而立之年的意思_而立之年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08
时间:2024-12-08
成语解释:三十岁的代称。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指30岁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形:而,不能写作“儿”。
近义词:三十而立
成语例子: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成语谜语:30岁
三十岁的代称。参见「而立」条。如:「他已届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马齿徒长。」
aged thirty (see 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汉语词语,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而”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说“而立之年”,则无所承接。因此,离开“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来单独用很牵强,不如说“当立之年”。
上一篇:发人深省的意思_发人深省成语解释
下一篇:心焦如焚的意思_心焦如焚成语解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