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漂杵的意思_血流漂杵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09

血流漂杵

xuè pú piāo chǔ

成语解释: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杵:旧时舂米的短木棰。

成语出处:《尚书 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血,不能读作“xiě”;漂,不能读作“piǎo”或“piào”。

成语辨形:杵,不能写作“楚”。

近义词:血流成河 、血雨腥风

反义词:兵不血刃

成语例子: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一回)

词语分词解释

漂杵 : 1.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血流漂杵是什么意思

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杀人极多

炎帝无道 黄帝伐之 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汉· 贾谊《益攘》

国语辞典解释

杵,木棒。血流漂杵指杀人很多,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战场上杀戮的惨酷。《书经.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血流漂杵的其他解释

血流漂杵:发音 xuè pú piāo chǔ。

解释: 杵,捣物的棒槌。这里杵是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血流成河,长杆兵器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战争残酷。

近义词: 血流成河、血雨腥风。

相反词: 兵不血刃。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