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通四辟的意思_六通四辟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09

六通四辟

pù tōng sì pì

成语解释: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大小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

词语分词解释

六通 :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3.谓通解六试题。
四辟 : 1.亦作"四辟"。2.四方开通。一说指春夏秋冬。

六通四辟是什么意思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国语辞典解释

顺应天时,任物性自然。《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后比喻四面八方无不通达。也作「六通四达」。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