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不绝书的意思_史不绝书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06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成语解释: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反义词:史无前例

成语例子:刘大年《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史不绝书是什么意思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

鲁之于 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国语辞典解释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唐.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反史无前例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