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总结优秀(整理2篇)

时间:2024-09-05

期末考试总结优秀篇1

这次期末考试我有很多不应该错的错题,现在就来总结一下:数学:1错的是一道“早九晚五”的题,让用二十四时计时法填入表中,我竟然忘写了。

总结:还是马虎,一心二用了。2错的是一道按正确的方向写路线的题,应该是向西北偏一点,我却看成向北了。

总结:看题不仔细,连检查也没看出来,真是太马虎了。

语文:1翠鸟的羽毛很鲜艳,问鲜字是什么意思,我写成了鲜艳,正确答案应该是鲜明。

总结:我看成艳字是什么意思了,唉,还是粗心惹的`祸。

2错的是一道填写一个句子用的是什么描写手法,看是填打比方或者是填举例子的题,我却写反了。

总结:没有读清句子的意思,没有按妈妈的要求,把每道题读三遍。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不牢固还需要加强。

3错的是一对反义词,巨大对什么,我填的是苗小,应该是这个“渺”。

总结:字还是没有积累够,以要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4作文扣了一分。

总结:作文中有几句话写的不太通顺,还有字写的不太工整,句子也不够精炼。总之,在作文方面,还应该多读书,勤练笔。

英语:这次英语我得了满分,心里特高兴,因为这毕竟是我进入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第一次得满分(期中考试得98分),但也不能骄傲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我应该有新的打算,应该有新的目标。

期末考试总结优秀篇2

一、试题特点

1、测试内容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以及苏教版九义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为依据,注意体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主要检测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水平,同时使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区分。全卷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六大部分。试题内容丰富、题量大、覆盖面广,涵盖了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大领域。

2、试题难度比例适中,按基础题、综合题、提高题7:2:1来编制试题。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重于考察数学学科基本知识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这份试卷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又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3、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侧重于理解与运用。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应用意识。如:填空题的第2﹑10,选择题的第5,判断题的第5小题.

4、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命题时不仅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比如填空题的第5小题,解决问题的第2小题.

5、加强对观察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如填空题的第8、10、11小题,选择题的第4小题,判断题的第5小题,第五大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的第4小题.占卷面赋分的18%.

二、卷面质量分析

(一)填空题(赋分25分)

本大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量较多。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测评,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共12小题。第1题是写数并要求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部分考生基本过关,有部分考生对“素数”、“合数”的概念不熟悉。第2题是找规律。考得比较理想,考生能准确地找出图形的规律。正确率达到90%以上。第3题是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大部分考生能找到正确答案,只有少部分考生对它们的概念理解不透,导致失分。第4题是考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部分考生认为3时30分所夹的角是直角,而没有联系实际作图分析等。第5题统计。大部分考生失分的原因是数字后面忘记带上单位以及不会计算“50”名学生的平均阅读时间,对统计图的信息理解不透。第6题是考“奇数”的问题。50%考生对用1字母转换成数字形式不理解。第7题是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考得较好。第8题是考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考得好的原因是找对了底角和顶角的比,很容易就算出底角的度数。第9题是用“0、3、5、7”组成不同的四位数。考生找到规律就很容易得分,只有少部分考生对最小的四位数错把“0”写在前面。第10、11、12题是错得最多的,考生对此类题型难以掌握,稍有变化就解答不了,正确率只有10%左右。

(二)选择题(赋分1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有数轴认识、可能性、统计图形、三角形周长计算、操作判断等题型,试题内容安排比较全面。第1、2、3、4题的难度适中,第5题的难度大,答案形式多样,有“1+5n;6n;6(n-1)”,考生做判断时有一定的难度,要经过细致判别才能选择出正确的答案。纵观这大题的测试内容和测试结果,大部分考生所掌握的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另外本大题的答案用序号“①、②、③”填入括号里,考生写答案时数字容易写错,建议答案符号可用“a、b、c”形式表示。

(三)判断题(赋分10分)

本大题有两个要求,先判断对错,再对错的说明理由,有50%的考生对对的也说明理由。本题共5小题。第1题大多数考生得分,能正确理解“温差”概念。第2题多数考生能正确判断结果,但对“数对”概念不理解,不会写理由或叙述不清楚不准确。第3题70%考生得分,小部分考生没有掌握“反比例”关系的概念。第4题90%考生能正确判断结果,但不会用计算结果说明理由。第5题为图形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多数考生没有得分,少数只得1分,能说明理由的很少很少。

(四)计算题(赋分22分)

本大题共3小题。第1题直接写出结果。得分率在75%左右。其中10—0.95=和32+91=这两道式子错误得比较多。32÷1000有比较多的同学得0.32或0.0032,学生对于一个数除以10、100、1000,引起的小数点的移动不过关。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分率在65%左右。错误比较多的是18.1—5.7—4.3+1.9和×24,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用上简便的方法计算,对于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够熟练。有一部分同学在计算时比较粗心,不注意审题,如写成了4×(1.87-0.87)。第3题解方程。得分率超过了70%。出现比较多错误的是计算3.7×5—2χ=时往往会写成2χ=18.5+,这道题如用等式的性质去计算的话学生比较容易出错,如教会学生“减数=被减数-差”学生应该容易掌握。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没有写“解”。总的来说,这大题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错误:1.学生的书写格式不规范,解方程中等号没有对齐。

2.直接写出得数这小题还有部分学生有计算过程、约分痕迹。3.卷面不够整洁,涂改、模糊、潦草现象很多。

(五)操作题(赋分8分)

本大题是实践操作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理解能力。第1(1)小题4分,多数学生能得3分,大多数失分在量角度时存在误差。标准答案为62°或28°,多数学生量得的结果为63°或27°.第1(2)小题2分,要求在图中表示出少年宫的位置。大多数学生在按比例定出1750米的长度时出错。第2(1)题是本大题得分率最高的,90%学生得分,都能按要求画出图形,而且画出的正确图形多种多样。第2(2)题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画出旋转的图形。能画出旋转图形的基本都能得分。从答卷很明显体现出学生们是两个极端。

(六)解决问题(赋分25分)

本大题共5小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卷面得分情况看,得满分25分的学生人数较少,约300人左右,多数学生在15分左右。其中得分较多的题目是1、2、4小题,得分较少的题目是3、5小题。第1题失分情况表现在:由于学生没有弄清楚“地球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的4倍还多13天”这一数量关系,列式为365÷4+13或365×4+13。也有少数学生用方程解,错把方程列为365=4χ—13。第2题失分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按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题。第3题得分较少。大部分学生弄不清“第二天读的页数”,有的学生当成第二天读6页。有的学生用方程解,但所设的未知数与方

程不对应。有的学生分不清比的前项与后项,或者知道比的前项与后项,但列式时忘了加括号。第4题失分原因有四个:一是分不清长方体的宽与高。二是忘记写单位。三是忘记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有的忘记加括号,有的错把公式中的“乘2”写成“除以2”。四是计算错误。第5题是失分最多的一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找不准单位1,不理解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不会用倒推法理解,不会用线段图分析来找出数量关系。总的来说,从本大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理解能力不强,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无数事实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注重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学生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防止学生出现错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规律和整个小学1-6年级教材中知识脉络的整体把握。对考试进行科学化的研究越多,就会发现考卷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基础知识的题目通过或变式或赋予丰富情境因素的灵活多样的能力考核题目构成,所以数学的基础知识始终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平时要加强备课,一节课的学习并不总是给学生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而是要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找到知识间的关联,跨单元、跨年级地统领教材,用最简洁的方式将之有效地串联起来结成“知识网”。

(三)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图表语言)互译的教学;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重视思维训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四)始终把数学思想方法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

从学生的试题解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看到哪做到哪”,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不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加工、处理,优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知识与应用“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数学的模型化方法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蕴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应用所学知识的条件和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实践。

(五)加强计算训练,形成技巧。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口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孩子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二是明确算理。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