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传统文化作文(整理7篇)

时间:2024-08-27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1

“快把你那根指头收回去,这叫仙人指路,很不吉利的!”“别用筷子敲碗,下辈子一会要饭的……”圆圆的木餐桌上,时不时的会有一位奶奶“优雅”的教说着她的小孙女,老祖宗们有关筷子使用的各种规矩。

奶奶是个大家庭里的姑娘,虽说不上大宅门,但家中的规矩,立的可谓是明明道道的。即使现在都21世纪了,奶奶的那一套“老古董”,她依旧还在分毫不差的阅兵一样的进行着。大到月初要祭财神爷,小到吃完饭要说吃好了而不能说吃完了,但凡是落下一个,她都要跟你念叨一整天。自打我会用筷子,她有关筷子的.规矩,就开始一件件的念叨个不停。

不知道怎么的,初来乍到的我拿着筷子,总是有根不听话的食指,高耸入云的指着前方,一使用筷子它就翘翘着,活像根自命不凡的香肠。家里四五口人都没在意什么,就只有奶奶眼神犀利的看着我,嘴里说着“快,收回去!”同时拿筷子柄狠狠敲了下那食指。我惊讶于奶奶的过度反应,但爷爷后来偷偷的告诉我,我这个筷子的用法叫“仙人指路”,在老辈人眼里就是骂大街,是对别人极大的不尊重,是犯忌讳。我诧异了,谁能想到这小小的两只筷子,还有如此的讲究!

大年除夕夜,圆圆的大木桌上又添上了一众的炒菜。大人们个个挽胳膊,撸袖子,系着大大的围裙,在锅边前前后后的张罗着,那时只有桌子高的我,只能被派去拿筷子。高高的筷子筒里插着长长短短的好几套筷子,我使劲踮起脚,抱怨着奶奶非要用这高高的筒来装筷子,指的随手抓一把,放在木桌上。可到了年夜饭正式开始时,奶奶却站在桌边,扫视着桌上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筷子一脸不开心,不过她忍住了,用她的话说,大年除夕,生气不吉利,只是自顾自的拾起筷子,仔仔细细的挑选一遍,直到那一把筷子都是整整齐齐的双胞胎时,才轻轻的放在碗碟边上,心情愉悦的招呼大家开饭。后来,我才知道,这筷子长短不齐称作“三长两短”,代表“死亡”之意,我哭笑不得,这帮忙拿个筷子,也能拿出点要命的毛病!

当我慢慢长大,在奶奶的熏陶中才逐渐懂得,筷子,是中华人民智慧的浓缩。筷子一头方一头圆代表天圆地方,长七寸六,代表人区别于动物的七情六欲,而一双筷子代表了我们老祖宗太极和阴阳理念,意味着完完美美。一双小小的筷子,可谓是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黄河流传了历史,筷子传承了信仰,奶奶念叨的“老古董”,可真没白费。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2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长江边的小镇上,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来到校门口,一抬头,滚动屏上醒目地显示着“向上向善快乐飞翔,文化玉石温润未来”的字样。那是我校的校风,给人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走进校门,一条文化长廊深深地吸引着我。左边墙上是孔子先师的画像以及他的经典名句,右边是孔子经典语录篇目介绍。看着这些文化瑰宝,让人对孔子大教育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浮躁之心顿显宁静。

来到篮球场,板报墙上是手写的唐诗宋词。读着这一首首诗词,欣赏着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文字,令人思绪万千,仿佛穿越到了唐宋时代,沉浸在唯美的诗词意境中。

穿过巷道,就是内操场了,那花瓣似的花坛中,一个个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学生的一幅幅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欣赏着这些作品,好像让我看到了一个个书法家、画家正在挥毫泼墨,未来的书法家画家在我校诞生了。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进教室,琅琅的读书声顿时传了出来,那是我们正在利用课前三分钟诵读国学。低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朗朗上口;中年级的《幼学琼林》《声律启蒙》韵味十足;高年级的`经典古诗文,意境悠远。

课间操,全体同学集中在操场一起诵读《论语》经典语句,那声音铿锵有力,那气势排山倒海,是多么令人振奋!

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高唱《孝道》歌曲,大讲“孝道”故事。中华美德,我们时时铭记在心。

艺术节,学校还举行了以“孝韵风雅”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那一个个穿着古装、谈笑优雅的小君子,舞姿翩翩的小淑女,更是把我校的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心田。我们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茁壮成长。

我爱校园传统文化!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3

星期天下午,亢老师带领我们神笔作文班的同学去“令氏家外家西府工艺品展厅’’去参观宝鸡的传统文化。我们听了一蹦三尺高,非常激动。

一路上,我们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大家都在议论着,那里到底有多好看?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心驰神往的令氏家外家西府工艺品展厅。那里摆着琳琅满目的'脸谱、皮影、花馍、泥塑和吉祥小串。

我们先来到到了泥塑展区,这时,解说员讲到泥塑是由泥巴烧成的,外面涂上油彩,制作成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三足蟾、五毒青蛙、红脸关公和黑脸张飞,这些都统称凤雅堂泥塑。

我们走过泥塑展区,又来到了马勺脸谱展区,听老师讲,马勺脸谱是由柳木或桐木制成,造型非常多,像舀水的马勺,在上面绘制彩色图案。绘制小鹿图案的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平安;绘制蝙蝠图案的代表辟邪平安的意思;绘制钱币的代表招财的意思……我们还看到了梭子、护斗和插花脸谱。

看完脸谱,我们又来到了皮影展区,皮影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地是陕西,由牛皮制成有十二生肖、五虎上将、四大美女,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五虎上将。

今天去参观这里,让我懂得了宝鸡民俗文化的魅力,我为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感到自豪。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4

提到传统文化,我就会想到包饺子,裹粽子,赛龙舟,看京戏,吃月饼。但我最喜欢裹粽子,因为它会让我回忆起和家人团聚的时光。

每逢暑假,我和妈妈、姐姐就会坐火车来到鱼米之乡——江苏,去往我心心念念的奶奶家。我们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走在熟悉的街道,到处都能听到、看到卖粽子的人在高声呼喊:“卖粽子了,卖粽子了,五元两个,又便宜又好吃。”不管他们喊的有多激情,我还是觉得,爷爷奶奶包得粽子才是最好吃的粽子。

刚走到拐角处,我就看到奶奶拿着热乎乎的粽子在门口等候着我们的到来,我和姐姐飞奔着扑向奶奶,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抱她,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快进屋里,粽子已经凉了,我们一起来包吧!”奶奶边说边拉着我们进了屋。只看奶奶慢慢地把昨天刚摘的粽叶放在接好的温水里,手一次、两次、三次地……打着粽叶,奶奶边打边笑眯眯地说:“在盆里拿出三四片粽叶。”爷爷把糯米、花生、肉和大枣放在四个盆里,奶奶顺手一握一个圆乎乎的粽子就形成了。我惊呼到:“爷爷奶奶,你们两个配合的真是天衣无缝!”奶奶中华传统文化—国画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这幅画很长,有528厘米呢!它宽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安然无恙地在北京故宫博物

张择端画这幅画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撑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摆小摊的摊贩,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画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各样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里面热闹极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小孩在欢快地放风筝,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那时的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街头溜达……画面上的人有的还不到一寸,但我们能看清楚人们都在干什么。

我国的民族艺术真是有趣!咱们中国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哦,我忘记了,我们可不要只观看不发扬呀,我们要把祖国流传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5

这是一个以电脑为书写工具,印刷体随处可见的时代,书法真的OUT了吗?

当我在书法兴趣班鉴赏了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的篆书;用笔有方有圆、字体扁密的隶书;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的楷书;轻转重按、如行云流水的行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草书……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奇伟瑰丽让我惊叹,它吸引我也拿起毛笔,开始了我的学习书法之路。

一开始,毛笔在我手中一点儿也“不听话”。下笔重了,笔画就糊在了一起,像黑脸的包公;下笔轻了,写出来的字又活像扭来扭去的.蚯蚓。看着写出来的字一个个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的,刚看到名家书法时的兴奋劲顿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书法班的徐老师是个乐呵呵的老头儿,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慢悠悠地告诉我:“书法最能磨砺人的心性,要想写一手好字可不容易,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在他的提点下,我耐住性子,从握笔姿势开始学起,像初学写字的一年级新生那样从点画结构开始练起。渐渐地,我写的字也有了进步,从最初的一星级升到了四星级,连徐老师也夸我写的字很有气势呢!

书法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热爱书法,祝愿它源远流长!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6

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总决赛后,很受鼓舞。“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口号像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中,来学习它,传承它。

在比赛中,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通过十二位能书善画的小名士精彩展示。我为小名士的诗词储备量感到钦佩,他们对国学的喜爱和努力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观看中,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感到骄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我们从小学会读书修身,志向高远,胸怀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懂得与人相处,热情友善,虚怀若谷;“梅花香自苦寒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让我明白坚强正直,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在学习软笔书法、葫芦丝和竹笛。这是一个艰苦但很有意义的过程,虽然练习它们比较辛苦,但我还是每天坚持练习。当我感到枯燥心烦的时候,一句句励志的.诗句就会浮现在我脑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它们会让我浮躁的心安静下来,用心去练习每一个笔划,揣摩每一个字;去调整指法和发音,吹出每一个动听的音符。它们是我精神力量的源泉,引领我前行。

这个节目加深了我对国学的认识,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希望自己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多诵读经典、读书看报,学习传统文化。我希望让我们这悠久的历史文化继续发扬,让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因她而优秀,而骄傲。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7

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道德高尚、关心国家、关心人民、教化人民的`精神。

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具有独特的特点、丰富的材料和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材料丰富多彩。如剪纸、陶瓷、刺绣、年画、皮影、风筝等,大部分材料寓意吉祥、长寿、富足、子孙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风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它渗透着丰富的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天文和地理知识。如端午节、粽子节、元宵节、元宵节、猜灯谜、中秋节月饼、中秋节等,这些习俗已成为全国性的娱乐活动。它们就像河水中翻滚的波浪。它们是中国人民的瑰宝,覆盖着中国大地,让人感到自豪。

民族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艺术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如京剧、国画、优美的民歌、多样的民间舞蹈、独特的民间音乐和有趣的图画,无不绽放着中华民族的礼花,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