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整理3篇)

时间:2024-03-0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边看图边学文,了解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育学生自觉保护青蛙和蝌蚪。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可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

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小蝌蚪成长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掌握的程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孩子对本课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我再以提问的形式追问:“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它们怎么相差那么大?”孩子们被问着了,我就以此引到本课的学习中。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有些欠缺。其次,对于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我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完全没有顾忌孩子的想法,只是草草地收场了。再次,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放开自己,导致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没充分调动起来,整节课的气氛比较闷。总而言之,我还需要多讲课,多让其他教师听课、评课,打磨自己,平时多读书学习,在磨炼中成长!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