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学前景范例(12篇)
时间:2024-03-25
时间:2024-03-25
【摘要】整体护理模式是以促进及恢复病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他不但注重对病人身体健康的护理,也十分注重对其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促进病人心理健康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阐述健康教育对整体护理的作用和意义,并为健康教育工作在整体护理中的展开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作用;建议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结合病人病情、心理、社会文化需求特点,以解决病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为满足病人心理需要和健康需要而进行的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可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对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健康教育不但是实现更高质量的整体护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恢复患者健康的必然要求,它是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是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其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由于健康的缺失,病人在治疗期间难免出现惊慌、焦虑的情绪,这对于其身体健康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为了避免病人出现抑郁心情,保持病人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态度,帮助病人尽早恢复健康,采取一定的心理指导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健康教育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病人对于治疗的信心,最大程度地减轻其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地配合医院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境,这不但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激励患者在日后主动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长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2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身体健康的恢复
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大部分患者很难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病情,这一方面增加了其心理负担,另以方面不利于其对自身病情的自我检测和控制,不利于其疾病的治疗。健康教育通过对病人进行病情上的讲解和心理上的疏导,不但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病情,消除其心理压力,也能使其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进行密切的自我检测和自我控制,这将使医院的治疗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也有利于病人尽早恢复其身体健康。
3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一方面,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向病人讲解其病情,还要向病人传授一定的医疗健康知识,这促进了医护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不断丰富,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健康教育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医疗经验的不断累积,提高其在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与病人的沟通,有助于增强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其更加认真负责和耐心热情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这不但有效促进了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也有利于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4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可以说,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对直接影响着其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与护士的沟通和接触相对密切,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护士负责,绝大多数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技术和医疗知识水平较为信任,对护士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也相对较高,因而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较为显著。这一方面使护士为患者留下亲切、认真负责、热情地印象,一方面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得到提升,不但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而且构建了病患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开展
由于健康教育不但涉及每个病人的病情,更涉及病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要,因而其实施要因人而异,灵活调节,以下是笔者对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开展的具体建议:
1了解病人心理需求:护士要在进行整体护理工作之前对病人的病情、信仰、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进行了解,揣测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性格特点,以此来确定将要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手段。由于病人的病情、背景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护士应因人而异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方案和健康教育计划,以适应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需求。
2健康教育计划的不断优化: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的心理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心理需求也将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护理人员不但要密切观察和检测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要细心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的变化,并结合这些变化对每个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不断的修改和优化,从而使健康教育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的、适应性强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过程。
3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疾病过程、处理病人症状、按处方合理用药、恰当处理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等等。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要耐心热情,语言要中肯温和,以此来使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4效果评价和不断改进:医院应定期、有计划地对护士的整体护理工作尤其是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这要求医院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估机制,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和奖惩措施,并对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此来激励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
总而言之,整体护理应当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应当是动态的、完整的。护理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结合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制定和不断完善其健康护理方案,并注意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累积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以期达到更好地整体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广军.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医学教育.2010(1):49
[2]邱丽萍.运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0(32):5900
[3]王景亚.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技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2):225
[4]耿面兰.呼唤沟通的临床意义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1):1085
(草案)
为了使我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好、发展好,从而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出康复医学科三年(2015年-2018年)发展规划:
一、组建康复医学科的前景与意义
康复医学作为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诊疗技术在康复治疗中得天独厚的疗效已得到社会的认可。
近年来,正是由于有很大的患者需求群体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非常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康复医学这门学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院康复医学科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建设好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康复医学科,是众多患者盼望早日解除痛苦、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更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二、学科建设
(一)我院康复医学科现状
我院作为三门峡地区唯一一家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建设和发
展走过了颇为曲折的道路。无论是在科室布局,康复专业人才梯队建设、还是康复技术发展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医院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把原有的康复科和针灸、推拿科有机的整合起来,组建新的康复医学科,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实现强强联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院康复的诊疗优势,为下一步康复医学科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发展思路和方向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及三门峡地区各医院康复科发展现状,我院康复科发展思路和方向是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主要针对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疼、运动创伤、脑中风、儿童脑瘫、老年病等疾病导致的功能丧失进行康复指导与治疗。(三)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打造成为豫西地区享有盛名的现代化中医康复中心,进而向打造晋豫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享有声誉的现代化中医康复中心迈进。
(四)具体实施计划
我院康复医学科计划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康复病区、康复门诊、现代康复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室、运动及作业疗法治疗室、语言及吞咽治疗室),中医康复治疗区(针灸部、推拿部、药浴熏蒸)。原则上病区和康复治疗区在一个平面上。
病区:康复医学科仍定位于内科系,业务上归大内科张耀民主任统一领导。
1、床位设置: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三级医院康复病区床位不低于30张。根据我院现状,2015年预备设置20张床位,2018年前达到30张以上。2、人员构成:主任1人、康复医师4~5人、护士长1人、护士6~7人。康复医师来源拟从其它科室抽调中级以上职称和住院医师各一名,同时从原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择优选择3名执业医师。门诊:①科室设置:由康复专家门诊、功能评定室、针灸、推拿专科门诊组成,逐步开展儿童脑瘫门诊、脑中风康复等专病门诊。②人员构成:康复专家门诊除康复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坐门诊外,拟聘请1~2名我院国医堂的老中医专家坐诊(具体人员待定)。现代康复治疗区:①管理设置:新建或改建面积不小于200㎡的康复治疗厅(新建地址为预留病区前空地面积约200m2,改建计划将现有康复科各房间打通面积约达到370m2)。开设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并逐步开展吞咽疗法、言语疗法。②人员配置:康复治疗师10人。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区:①管理设置:开设针灸部、推拿部、熏蒸及其它中医非药物治疗。②人员配置:中医针灸、推拿医师10人。三、设备规划
为了满足康复医学科建设需要,在充分发挥原有条件的基础上,需要配备以下设备:1、一般设施
2、仪器
共计约150万元。四、人才引进与培养
1、2015-2017年引进并培养中医、临床康复医师各1名,康复治疗师5名。
2、2015年将现有针灸科、推拿科青年骨干派到内科、骨科、ICU进行轮训,培养临床管理能力和对常见病的诊断、诊疗能力。
3、2015年-2016年选派4名医生及4名治疗师分批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康复中心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队伍素质。五、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
加强与省内、外各知名康复科(中心)的沟通、交流,与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康复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定期请专家到我院讲座、会诊等。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积极学习并开展各项新技术、新项目,如:蜡疗、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球囊扩张技术、小周天疗法、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等,满足临床需要。
七、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科室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各种媒介如:微信公众平台、电台、电视台进行宣传,同时加强与本地区残联、民政部门及其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合作,深入到社区、养老机构等宣传康复的重要性及我院康复的优势,使“康复一人,幸福一家”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神奇中医体验日”等载体让人们认识康复、认识中医、认识中医院。
八、创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建立科室文化,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具有高效、创新、团结、拼搏的康复团队。我院康复医学科的精神是:厚德、仁爱、创新、完美;科室宗旨:康复一人,幸福一家;服务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通过提高服务意识,打造优秀人才队伍,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使我院康复医学科逐步成为享誉豫西的现代化中医康复中心。
【关键词】综合调理;亚健康;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2-0147-02
RehabilitationEffectAnalysisofComprehensiveRecuperationintheSub-healthforWeatherForecasters/GONGShu,LIANWei.//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6,14(12):147-148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habilitationeffectofcomprehensiverecuperationinthesub-healthforweatherforecasters.Method:Fiftyweatherforecasterswithsub-healthwerescreenedasresearchobjectsfrompeoplewhounderwentahealthyphysicalexaminationinChinaMeteorologicalBureauHospitalfromFebruary2013toMarch2015,theyweregivencomprehensiverecuperationsuchasaerobicrespiration,musicorvisualrelaxation,traditionalChinesemassage,oxygentherapy,combinedinspectionindexes,therehabilitationeffect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heconditioningwereanalyzed.Result:Aftercomprehensivetreatment,thescoresofstabilityandbalanceinautonomicnervoussystem,compressivecapacity,pressureindex,fatigueindex,averageheartrateandcardiacstabilityoftheweatherforecasterswerebetterthan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Comprehensiverecuperation;Sub-health;Rehabilitationeffect
First-author’saddress:LugouqiaoCommunityHealthCenterinFengtaiDistrictofBeijing,Beijing100165,China
随着社会生活的加快,各种压力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报道显示,约70%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处于风险、压力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亚健康状况各不相同[1-2]。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研究目的,有多数学者在亚健康预防上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杨凤武等[3]学者提出了健康疗养保健方法预防部队在职人员的亚健康,并在疗养院实施过程中效果明显;王济[4]运用减压法预防白领人群的亚健康;佟子林等[5]主要对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进行研究;何颖[6]尝试了音乐对亚健康人群的辅助治疗。现有的文献及论文的研究均集中在单一治疗方法分析特定人群的亚健康效果,对综合多种治疗方法研究甚少。本文中笔者针对气象预报人员的亚健康状况及工作的特殊性,提出了综合调理的方法,通过多功能健康调理室设备,旨在帮助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在短时间内缓解身心压力,解除疲劳,恢复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中国气象局医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中筛选出50名有亚健康特征的气象预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2007年)中亚健康的诊断标准[7],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其中,男26名,女24名;年龄29~45岁,平均(35.5±1.1)岁;躯体亚健康40例,心理亚健康10例。
1.2方法
建立了由多种亚健康理疗器械组成,集声、光、电、气、磁等现代化理疗技术于一身的新型健康调理室,面积45m2,设备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调理方法具体如下,(1)有氧呼吸及氧气理疗:医用鼻式吸氧一般采用0.1~0.2Mpa,30~40min/次,当给氧10~30min后,心率及呼吸逐渐平稳,意识障碍好转及疲惫感逐渐减轻,PaO2升高或PaCO2下降,则为有效。(2)音乐及视觉放松:营造安静舒适的房间,光线柔和,可让患者采用舒适的,并配以耳机集中其对音乐刺激的注意力,也可起到防干扰作用。聆听喜洋洋、春天来了、锦上添花和假日的海滩等轻音乐。(3)视觉放松:三维动画效果,感受自然山川风景片、3D秀丽风光片。观景/音乐放松40min/次,隔日一次。(4)中医按摩:足底按摩,在甲状腺和排泄系统的反射区进行30~40min/次,颈部、背部、腿部按摩40min/次。每次4个项目同时进行,连续6次为一疗程,于调理前后均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分级
观测指标包括3个方面:自主神经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压力方面指标有抗压指标、压力指数和疲劳指数,心脏的平均心率和心脏稳定性。每种指标对应的记分:以极差、差、正常、好、优五级进行评价[8]。亚健康治疗效果分级表见表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50名有亚健康体征的预报人员经过综合治疗后,其自主神经系统稳定性及平衡性、抗压能力、压力指数、疲劳指数、平均心率、心脏稳定性等观察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根据气象局医院对气象预报人员健康调查的统计,其中经常性不舒服者占35%,特别容易疲劳者占52%,只有13%的预报人员认为自己健康,气象预报人员的亚健康高达87%。从其体检结果来看,亚健康症状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经常性疲乏、失眠、女性月经不调等,在工作中表现为适应力减退、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由于气象预报人员工作需要精神高度紧张,精神和心理的压力过大,过度疲劳和不良因素造成气象预报人员心理、体力、脑力等负荷增大,从而致使人体生理、心理失调导致亚健康的发生。
亚健康的医学致病因素主要是躯体神经调节不畅,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功能,掌握着血压、心脏搏动、呼吸、消化、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人体一旦压力大、极度疲惫,生活不规律,则会使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协调功能失常,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最终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亚健康的躯体症状是失眠和疲劳,精神压力是引起失眠和疲劳的主要诱因,压力容易导致身体性、精神性的疲劳,进而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9]。对此,笔者采取了综合调理方法,(1)氧疗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清除自由基,缓解紧张、疲劳等不适感;(2)音乐及视觉放松可以起到身心放松、改善心理状态、恢复心理平衡、缓解负面情绪、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显著效果;(3)中医按摩:掌握人体不同穴位的位置及治疗效果,采用中医按摩手法可缓解躯体上的头痛、肌肉酸痛、胸部疼痛、腹痛等不适[10]。本文经综合治疗后,气象预报人员自主神经系统稳定性及平衡性、抗压能力、压力指数、疲劳指数、平均心率、心脏稳定性等观察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综上所述,综合调理法可及时有效地干预气象预报人员亚健康向疾病转化,并为减缓疾病发生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在特殊行业的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果,叶亚飞.亚健康状况研究概况[J].新中医,2013,45(10):124-126.
[2]许景灿,任小红,李国安.我国职业人群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734-1736.
[3]杨凤武,王丽佳.部队在职人员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与防治[A]//第五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保健医学进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大连,2008.
[4]王济.上班族减压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
[5]佟子林,刘俊.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13-15.
[6]何颖.音乐对亚健康人群的辅助治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6):157.
[7]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
[8]陈晶,于征淼,赵晓山,等.亚健康量表的研制思路[J].医学与哲学,2009,30(1):29-31.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汇演主持词
一、开场白:(音乐伴奏:唱支山歌给党听)
主持人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卫生系统的同仁们:
合: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1:走过季节的群山,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主持人2: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主持人3:这是一段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肩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旧中国黑暗的阴霾,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指引中华民族踏上复兴的航程。
主持人4:这是一段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永葆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天翻地覆,让祖国的万里河山焕然一新。
主持人1:这是一段奋进开拓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实现国家富强的宏伟目标,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书写着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
主持人2:90年的伟大历程向世人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缔造独立、解放、幸福和富强的新中国。
合:让我们凝心聚力、共同谱写石景山区卫生事业新的篇章!
二、节目表演:
主持人1:下面让我们在社管中心、医管中心及九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代表队带来的《红歌联唱》的歌声中拉开今天红色经典大合唱的序幕。
2、祖国给我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医院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成立于1994年,
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三级专科医院,多年来,医院加快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在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玻璃体病变等方面形成了以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教授为首的老中青眼科专业梯队,形成了一整套疗效显著的诊疗体系。医院较好地发挥着全国中医眼科中心的龙头作用,科研、医疗、教学等综合能力在全国中医眼科界处于先进水平。
主持人3:九十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受了无数次的挫折磨砺,也经受了数不清的成功激励,支撑这个历程一路走来的是信念、是理想。
主持人4:这理想是亲爱的祖国给与,这理想是伟大的党指引,这理想带领我们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下面请欣赏眼科医院带来的《祖国给我理想》。
3、保卫黄河(工人疗养院)
医院代表:北京工人疗养院隶属于北京市总工会,是以康复医学为主导,集医疗、康复、休养于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同时,该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疗养培训中心、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健康体检唯一定点医疗单位。多年来,工人疗养院以康复医学为主导,集医疗、康复、休养于一体,持续拓展服务网络,逐步打造康复品牌战略,开辟着一条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道路。
主持人1:黄河啊,你用咆哮如雷的怒吼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儿女!我们的母亲河,你孕育了华夏民族,更见证了炎黄历史。
主持人2:黄河啊,你用奔腾不息的姿态引领着踯躅的华夏子孙!我们的母亲河,你是中国人民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坚强象征。下面请欣赏由北京工人疗养院为大家演唱的《保卫黄河》。
4、又见西柏坡(整形医院)
医院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国内、外极负盛名的整形美容外科专科医院,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整形外科医院己建成了部级伤残畸形治疗、科研、教学中心,成为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学科齐全的整形外科教学医院。通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整形外科医院的辉煌。今后,它还将以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继续不断创造着人类美的奇迹、美的和谐,
主持人3:西柏坡,在这里组织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夺取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主持人4:西柏坡,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西柏坡,在这里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下面请欣赏整形医院代表队演唱的《又见西柏坡》。
5、唱支山歌给党听(局属医院联合队)
医院代表:我区局属医疗机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弘扬传承祖国中医药文化、精神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等领域提供着多元化服务,为辖区百姓的健康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主持人1:有一首歌,在大地上传播,在阳光里穿梭;有一首歌,在血脉间流淌,在心灵中升华。
主持人2: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新社会当家作主人,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恩情似海深。下面请欣赏由区中医院、五里屯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为大家带来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6、在希望的田野上(局机关、公共卫生联合队)
医院代表:石景山区卫生局在打造北京crd、建设首都新城区的进程中,“加强行业监管、深化服务意识、整合医疗资源、造福地区百姓”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着有力保障。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全面覆盖,公共卫生监管体系保障有力。
主持人3:改革开放的旗帜灿烂鲜艳,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站在绿色的田野憧憬未来,让希望的歌声飞上蓝天!
主持人4:我们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徜徉在幸福的海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昂首阔步走向美好的明天。下面请欣赏由卫生局机关、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联合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7、越来越好(朝阳医院京西院区)
医院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多年以来,他们遵循“救人为本、经营为道”的办院理念,发扬“善良、责任、能力、关爱”的精神,围绕创建学院型医院,努力提升学术学科水平,为守护百姓健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1:有一种歌声用来表达内心的喜悦,有一种旋律用来赞颂美好的生活。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富强兴旺。
主持人2:有一种速度称为日新月异,有一种状态叫做与时俱进。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请欣赏朝阳医院西院区为大家演唱的《越来越好》。
8、江山(首钢医院)
医院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始建于1949年,多年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服务的根本思想,以“创新求实,科技兴院”为办院宗旨。以“重点学科带动医院发展,以特色技术带动学科建设”为战略,先后建立了医学影像中心、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等,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务实上下功夫,以科技为前导,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医疗服务。
主持人3:共产党人举红旗,亮红旗,牵挂百姓,风雨同行。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程似锦。
主持人4:共产党人打江山,坐江山,以人为本,情重如山。共产党人能打下江山,共产党人也一定能坐好江山!下面请欣赏首钢医院带来的《江山》。
9、走向复兴(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医院代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建院于1983年,是一所向社会开放的大专科、小综合性医院。医院以打造神经科学、妇产科学为重点学科。同时,医院在医学领域不断开创了自己的特色,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医疗需求。
主持人1:如果不是那一面红旗,怎会有今天壮丽锦绣的山河;如果不是那一点星火,怎会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永远跟党走,走上光辉的复兴之路。
主持人2:共产党是舵手,把握着前行的航向,共产党是灯塔,照耀着未来的辉煌,我们永远跟党走,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下面请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带来的《走向复兴》。
10、祝福祖国(石景山医院)
医院代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成立于1987年,是北京市急救中心石景山区分中心会,是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石景山区卫生规划中的区域医疗中心。石景山医院立足石景山,辐射京西地区,秉承“仁爱厚德、大医精诚”的院训,20余年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在充分体现医疗卫生政府主办的公益性的基础上,为保障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3:新中国,你是我血管中涌动的情,新中国,你是我壮行于四海的根。我愿把壮丽青春献给你,祝福你,我的祖国!祝你永远坚强!
主持人4:共产党,过去的年代你谱写骄人的历史,共产党,未来的岁月你再创历史的辉煌。我愿把满腔赤诚献给你,祝福你,伟大的党!祝你永远蓬勃!下面请欣赏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带来的《祝福祖国》。
【关键词】无锡;疗养因子;调查;应用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sandeffectsoflandscapeconvalescentfactorsinWuxisanitarium.MethodsResearchdataonlandscapeconvalescentfactorsinWuxiforthepastfewyearswerecollectedandanalyzed.ResultsThelandscapeconvalescentfactorsinWuxisanitariumplayedanimportantroleinregulatingmentalbalance,allayingtirednessandstrengtheningphysique,whichhadeffectsofpreventionandhealthcareandpromotingrehabilitationondiseasesofnervoussystem,respiratorysystem,digestivesystem,cardiovascularsystem,hematologicalsystem,immunesystemandmetabolism.ConclusionWuxisalutariumhasmildclimateandisrichinnaturalconvalescentfactors,whichischaracterizedwithlowermountains,spring,thetailake,landscapeandforest.Thebodycanbeaffectedbyvarioustypesoflandscapeconvalescentfactors.
【Keywords】Wuxi;Convalescentfactors;Investigation;Applicationanalysis
疗养院是以疗养因子为主要手段,专门为疾病康复疗养和健康疗养而设立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疗养因子可分为自然疗养因子和社会-心理疗养因子。疗养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疗养因子和社会-心理疗养因子有机结合,作用于人体,力争达到养生预防、保健康复、愉悦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
1自然与社会-心理疗养因子
自然疗养因子是指自然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理化因子,例如:气候、日光、滨湖、海水、矿泉、矿泉泥及景观等。社会-心理疗养因子包括政治思想、服务质量、医疗护理技术、营院建设、环境美化、文体活动、生活保障、文明礼貌、人际关系等方面。涉及如光、声、电、磁等各种物理因子、化学因子,以及疗养体育、疗养膳食等各种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理化因子,还有人文与历史景观、城市发展变迁等[1-2]。
2我院自然疗养因子
2.1地理优势无锡是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湖滨疗养地,具有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优势,比邻太湖,市区河道纵横,京杭大运河穿越其中。无锡市位于北纬31°7′~32°2′,东经119°33′~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距上
海128km;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
183km;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疗养院处于滨湖区沿太湖湿地公园中心地带,太湖之畔[3-5]。
2.2区位优势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又具有现代文明的江南名城,是一个文明遐迩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之南,苏南中心区域,与周围邻近大中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等)的交通极为便利,均处于5h发达经济圈内,邻近城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对于每一位疗养员来说,都不虚此行。
2.3天然医用及营养资源无锡地理环境优越属内陆湖滨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年均气温为15.3℃,7、8月份最热,平均温度为29.3℃,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d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均气压为1.016×105Pa。年均降水量为1052.2mm,6月份降水量最多,为167.7mm,占全年降水量的16%。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年日照时数2019.4h。2009年无锡市气候特点是:气温特高,盛夏高温明显,降水正常略少,日照充足。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鱼类为90多种,太湖中的银鱼,长江中的刀鱼、鲥鱼、河豚鱼是名贵鱼类。无论是太湖珍珠米、太湖翠竹茶叶、阳山水蜜桃、宜兴竹笋,还是多种鱼虾类,均具有极佳营养。
疗养院位于滨湖区太湖之畔,与太湖山水相连,绿色覆盖率90%,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氧含量丰富,是市区偏西南气候调节的天然绿肺,身处其中,分外幽静,犹如置身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日照充足,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生息,可以开展森林浴、日光浴、空气浴等,适宜各种职业人员的保健和慢性病疗养,尤其是对神经衰弱、失眠等亚健康状态疗效甚好,对呼吸、循环及运动系统的慢性疾病等疗效也较显著[6]。
2.4人文景观无锡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下辖江阴市、宜兴市。无锡南濒烟波浩渺的太湖,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湖,穿越市区的京杭古运河,称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象征无锡古老历史的锡山。太湖之滨有鼋头渚、蠡园、梅园、锦园、万顷堂、马山诸景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太湖风景的典型集成梅梁湖始终是无锡旅游的灵魂和精华所在;惠山之麓有锡惠公园、寄畅园、天下第二泉、惠山街、吟苑、东大池等以山、泉、亭、桥、祠庙等体现江南特色的锡惠胜迹;城区有古运河、城中公园、学宫、书院、试馆、名人宅第、旧街等以古迹见长的城区胜迹;有革命遗址、古遗址、冢墓及湮废古迹等遗址;还有泰伯庙、泰伯墓、吴文化公园等以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景观;江阴市有黄山炮台遗址、徐霞客故居、兴国寺塔、顾山红豆树院、鹅鼻嘴公园等以要塞、林海、名胜、野趣为特色的风景名胜游览区;宜兴市有国内外驰名的陶的故乡、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等胜景。近年来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太湖影视基地――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有位于马山的亚洲第一大佛――灵山大佛。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崇安寺、南禅寺、太湖广场等),为疗养和游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我院出发,行车十几分钟到2h即可到达上述的旅游点。无锡已集(长)江、(古运)河、(太)湖、(天下第二)泉、(善卷、张公、灵谷、慕蠡)洞、(惠)山于一体,构成江南水乡的特有风貌[3-5]。
3社会-心理疗养因子
3.1创造良好心理环境不同的心理环境条件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并产生一定效应的自然社会因素。疗养院心理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服务质量、医疗护理技术、营院建设、环境美化、文体活动、生活保障、文明礼貌、人际关系等方面。疗养员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乐观进取,才能有效发挥各种疗养因子的作用,达到消除疲劳、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要为疗养员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疗养康复效果。根据疗养员和工作人员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要求,认真研究他们的思想情绪、性格特点及医疗服务、自然环境、居住条件、文化娱乐、膳食营养、疗养目的,创造最佳诱因,给疗养员留下良好印象。印象一旦产生,将引起“晕轮效应”和优先效应,它将直接影响整个疗养活动的进行。
疗养员是一个来源、性别、年龄、职务、素质等方面不尽相同的很大的流动人群。创造最佳诱因,给疗养员留下良好印象,对疗养工作的成效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到接站准时,检诊简便。迎来送往多给方便,虽然平淡无奇,但对于疗养员,尤其是异地疗养者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诱因,到疗养院来疗养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旅途疲劳,人生地疏等,常使他们产生焦虑和不安心理,渴求帮助,希望尽快到达疗养院,满足洗漱、饮食、休息等需求。因此应选派责任心强,服务热情的人员负责接站,做到不管是寒冬酷暑、刮风下雨,还是车、飞机误点等情况均能及时接站。到院后由疗养科医护人员做必要的检诊和办理相关手续后,尽快安排食宿,以尽快满足疗养员的需求,消除焦虑和不安心理,产生到院如到家的第一印象。二是优美清净的环境,高雅协调的室内布置,同样是使疗养员产生良好印象的诱因。优美清净、高雅和谐的环境,可以使疗养员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并对大脑皮层和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消除疲劳,放松精神,缓解焦虑情绪,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因此,疗养院除具备良好的天然景观外,还应建造一些人工景观,如在院内栽种花草树木,修建画廊亭台,在室内放置盆景书画等,作为自然景观的补充,使疗养员产生进入疗养院如置身花园的良好印象,从而产生流连忘返的心理效应[7]。
3.2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塑造和谐医患关系在疗养院,人和人的关系对精神与情绪的影响是第一位的,设备和条件的影响在第二位。从生物-心理学角度看,调整人的社会关系对适应外界环境和保障机体健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应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教育全体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的思想,热情关心、帮助疗养员,积极做好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效应,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冷语半句六月寒”。因此在疗养活动中,工作人员与疗养员交往时应做到举止大方,仪表整洁,态度诚恳,文明礼貌,多用“请您”、“对不起”、“别客气”、“请让我来帮您”等礼貌语言。这样能使疗养员感到亲切、温暖而欣慰,产生疗养院工作人员文明礼貌、值得信赖的感觉,从而能够主动与工作人员亲近、谈心,接受服务[7]。
4疗养因子的应用
疗养员可分为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疾病状态和病后状态四种。疗养类型分保健疗养(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伤病康复、职业病疗养等。通过疗养因子的应用使健康者增强体质,康复者尽快康复,年老者延年益寿。
4.1景观疗养的应用优美的自然景观能使人消除烦恼,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并能调节内分泌及新陈代谢,使之向有利于机体康复的方面转化。周围的森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公顷阔叶林1d可消耗1吨二氧化碳,释放0.73吨氧气,并能吸收大量浮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同时还能降低噪音,调节气温。从而减少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充足的阳光能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和转化,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通过日光浴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利于关节炎、皮肤病、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新鲜的空气中还含有大量的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可促进机体对氧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二氧化碳的排出,降低血黏度、胆固醇及血糖,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功能。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有很好的康复作用。人文景观给予人爱国主义教育,使人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可使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外来的兴奋灶,使原有的病灶受到抑制,从而消除紧张、焦虑,使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进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景观疗养能改善心理痛苦,与选择的躯体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意义。景观以美学、艺术、道德的内涵影响人,必然与人的文化素质相关联[7-8]。
4.2人工疗养因子应用多种人工疗养因子:如低、中频电疗、微波、红外线、紫外线、针灸、火罐、推拿等,并配有理疗师、作业指导师和各种功能康复器械。疗法各有特点,对人体所产生的治疗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的可分为一般性治疗作用和特异性治疗作用。前者如加热、消炎、镇静、解痉、兴奋等,后者如直流电的电解、电泳,低频电引起的肌肉收缩,高频电的内生热,超声波的微细按摩等。各种疗法的主要临床作用可归纳为:消炎杀菌、消肿镇痛、镇静安眠、兴奋肌肉和神经、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改善微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等,疗养康复上可根据不同疗养员选择不同的疗法[7-8]。
4.3心理疗养因子应用疗养院的医护人员要注重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广泛的社会知识,细致观察疗养员的情绪反应和情态变化,根据不同心理需求安排疗养生活,把医疗护理、保健服务与心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搞好心理治疗室的建设,重视研究心理因素对疗养效果的影响。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对疗养员进行心理评估,实行双重处方制,区别不同类型,认真做好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热情帮助疗养员解除不良因素带来的思想负担和烦恼、焦虑、不安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良好的心理效能,使疗养员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疗养,促进身体健康,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热情重返工作岗位[7-8]。
疗养是集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整体治疗方法。通过对疗养员进行生活行为的指导,心理调整和防病治病知识的讲解,饮食及体育锻炼的安排,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不良习惯的纠正等,提高疗养员的健康意识,主动地、积极地促使机体康复,激发潜能。住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疗养院,生活规律,能使人精神饱满、心情开朗,乐而忘忧;再加上勤于锻炼,合理饮食,能更好地促进疾病康复、延缓衰老。
参考文献:
[1]赵瑞祥.自然气候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5):5-7.
[2]张德泉.疗养因子的应用与发展[J].保健医学杂志,1999,1(1):49-50.
[3]许刚.无锡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初步思考[J].北方经贸,2007,10:111-112.
[4]张慰冰.无锡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J].旅游学刊,1996,11(2):17-19.
[5]邹丽敏.无锡“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系统思考[J].企业研究,2003,10S:43-45.
[6]邵海荣,贺庆棠.森林与空气负离子[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5):19-22.
[7]陈景藻.疗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82-183.
关键词:医疗花园;康复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医学研究表明,由于景观的形象具有直观的物态性、四维的时空性、全面的通感性,它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有助于身心疾病的恢复。在康复环境中,自然要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疗养因子。户外环境中的有益因子,如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散发有康复作用香味的植物等,能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对机体产生镇静作用。现代医院开始由内而外关注医院外部环境空间的改造,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感受大自然气息、释放身心的康复空间。
一、城市综合医院户外医疗空间景观设计
公共交通空间主要是以医疗区为中心的区域,康复活动空间和私密空间往往围绕在医技区和后勤供应区。由于城市用地面积的局限性,设计时应尽量使有限的绿化面积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
1.公共交通空间
公共交通空间是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区域,一般是综合性医院的楼前广场或主要院落。它的功能主要是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艺术美感在此处的景观设计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也具有交通集散点和停车场的功能。大多数城市综合医院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由于用地规模受到限制,很少有完全独立的停车场,虽然近些年开始开发地下空间作停车用途,但仍保留了部分地上停车的空间,因此医院的主要院落往往要结合停车场功能进行设计。在使用功能上要求高峰时段合理分散人流及车流,做到人车分流。大型综合医院门口往往是出租车停靠、等候较多的场所,要在主要入口处考虑预留出租车停靠及等候区域,避免交通混乱。靠近城市主要道路的出入口应以人行出入为主。需要设有救护车专用出入口直达急诊楼。作为公共交通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楼前入口广场,在设计中,总的布局形式应以规则为主,体现医院高效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综合形象。由于其所处的位置往往紧邻急诊和门诊楼,是人流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绿化面积较小,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空间,适当布置一些具有观赏性的照明灯具即可。铺装材料以石材为主,避免使用表面光滑的材质,铺装形式上以简洁大方的抽象图案为主,最好能结合相应的指示功能。医院停车场的使用频率较低,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停车场可与休闲广场相结合进行设计。在夏季的傍晚,恢复情况较好的病人和医护人员可在广场中进行一些体育运动,提高空间的使用率。
2.康复活动空间
对于因疾病或重大事故而刚刚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而言,他们的情绪处于低落期,并不愿意马上加入社交生活,私密空间显得非常重要。私密空间主要还是存在于康复活动空间中的较隐蔽的空间,但仍要考虑周围环境的舒适性,如充足的阳光、凉爽的树荫,尽量远离嘈杂的环境。医院的户外空间中既有促进聚会交流的场所,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一些私密的小空间,供小组成员或需要独处的人得到一处宁静的休息场所。私密空间常用绿篱进行围合,让人们在静谧的环境中得到放松或进行私人谈话。私密空间的座椅在设计时也要考虑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座椅通常只能容纳2~3人,可以限制使用的人数,保证其谈话不会被打扰,座椅最好呈线性排列,彼此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周围适当地用灌木进行围合或利用地形进行不同空间的划分。虽然私密空间不希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打扰,但在视线上还是要保持其通透性,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病人所发生的情况。
二、对中国康复环境建设的启发
1、普及健康与环境的知识,提高大众对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的认识增强大众健康与环境意识,对医疗机构中现有适于康复疗养的户外环境加以适当改善并鼓励使用;对新建医院的选址和绿地景观做出合理规划,将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2、注意运用“循证设计”方法
循证设计是在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基础上诞生的一种设计思想,强调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数据来证实环境对健康的实证效果和积极影响。如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因子以减轻压力,改善健康,协助对病痛的控制,提高病人、探访者和医护人员整体的健康感等。循证设计的目的是依据科研数据创造一种全新的医疗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患者能得到优化的治疗,患者家属能够融入其中,医护人员的效率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所有在这个环境中的人能够从压力中解放出来。它不仅要考虑室内外空间,还要综合考虑包括视觉环境、声环境、触觉环境、嗅觉环境等在内的可感知的环境。循证设计为医院环境的康复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也为推广园艺疗法开拓了道路。研究显示,有花园的医疗环境相对于那些没有花园的医疗环境,有低本高效的医疗效益。循证设计是一种方法论,本原于科学实证主义,鉴于很多病症是可以独立观测和医疗的,而一些综合性病症的医疗效果也可以使用一系列综合数据来表述,利用此种方法可以对环境的医疗作用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找到指导设计的科学依据。而这正是我们行业可做的事情。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则把它列为第四类医学[2]。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它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3,4]。
1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
1.1现代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学既重整体的协调,又重个体的纠偏,这是中医康复学最根本的特色与优势,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9]。
1.3走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医康复学应引进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规范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量化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
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但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如对于两个同是中风偏瘫,中医辨证同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很难用气虚血瘀这一证候反映偏瘫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仅用气虚血瘀的变化来评定(衡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因此,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在中医古籍中,对功能障碍的评价尚无明确记载,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观点是中医康复学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心脏康复方面,也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心电图(12导联、24h动态)、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进而根据患者心功能、心脏能承受的负荷及心理应激制定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持续的时间等,并选择患者感兴趣且易于坚持的运动,量力而行,以身心舒适为度。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的特点;它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身心交融和高度统一,增强人体潜在机能,达到自我身心锻炼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冠心病人施行运动疗法的同时,再配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更佳的效果[10]。提示中药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解决心脏病后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2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6000万残疾人,1.77亿老年人以及大量慢性病人[9]。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不少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和防治,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就是养生学的热点问题。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它是身心性疾病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综合反映,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有更为广阔的天地[10]。
中医康复专业在国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医学一样,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和服务网络。然而,全世界6亿残疾人中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20%,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服务;另一方面,当前在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保健和健康消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疗法的合法性,并在医疗保险方面给与支持[11]。
总之,康复医学在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促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促进全民保健,促进残疾预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随枝.发展中的现代康复医学[J].宁夏医学杂志,1995,17(1):60-61.
2陈耀华.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18(2):30-32.
3岳旭东.略论中医康复学[J].国医论坛,2003,18(2):14-15.
4卓大宏.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渠道和发展前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146-148.
5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12.
6卓大宏.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1-103.
7关骅.康复医学与治疗学关系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2-554.
8张雅萍.略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6):48-49.
9袁嘉丽,李庆生.中西医结合养生学及康复医学在21世纪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思考[J].中医药学报,2003,31(2):1-2.
10张东坡.心脏康复中运动计划配中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探微[J].现代康复,2001,5(8):121.
1疗养院健康管理的实施
1.1疗养员入院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是指用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与疾病风险预测、预警及早期筛查的一种医学行为与过程。健康体检是开展健康管理的前提和基本手段。疗养员入院后首先由疗养科室指派一名疗养医师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方式与营养及运动情况、系统生理健康回顾、家族史、健康体检史等;进行全面物理检查;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相关疾病患者进行专科项目检查。
1.2疗养员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指对所收集到的疗养员健康或疾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连续地科学分析与评价过程,其目的是为诊治疾病以及维护、促进和改善健康,管理和控制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生理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社会适应性健康评估、综合健康素质与能力评估。对健康人群划分健康等级(表1),对患疾病者根据相关指南划分危险等级。
1.3疗养员健康干预健康干预是指对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等危险因素以及导致的不良健康状态进行综合处置的医学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健康解决方案设计与执行、健康咨询与指导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服务、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服务、慢病风险控制与跟踪检测服务、心理健康管理服务、运动营养管理服务。根据疗养员健康评估报告,由营养师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疗养医师、护士提供健康咨询及指导服务,结合疗养院自然疗养因子制定运动及药物治疗方案;心理医师提供心理健康管理服务。疗养周期结束前,再次评估与检测,提出出院后健康干预方案,并定期进行效果跟踪反馈。
2疗养院实施健康管理的意义
2.1扩大疗养院的职责功能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疗养院的功能也从单纯为疗养员提供身体健康保障向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和心理干预等领域延伸和拓展。疗养院既不能完全办成医院模式,更不能办成一种“纯养”模式或招待所模式。疗养工作如果仅仅局限于为疗养员安排体检、景观活动、吃好、住好、玩好的低水平单一模式上,就不会有大的突破发展。因此,疗养院工作必须扩大职责功能,把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体检、健康评估、生活方式指导、慢性病管理、疾病的治疗康复等健康管理内容纳入到疗养院工作中,对疗养员实施健康管理,才能深化服务内涵,体现疗养院自身特点。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是责任制护理的进一步完善发展,但又有别于责任制护理.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整体护理为准则,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促进病人康复为目标,以解决病人健康问题为目的的系统化整体护理.通过这种护理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促进疾病及身心康复、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护士责任感,而且能更好地完成新时期斌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这项护理模式已在我国西医上级医院开展,但也存在着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高层护理人员相对较少,以工代技护理人员占一定比例,缺乏专业的系统理论指导等诸多障碍,开展此项护理模式有一定难度,也有流于形式的个别现象,而我们中医医院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则有相对优势,我院于2000年以前已有40%的科室开展并效果良好,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首先,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以振兴中医、发展中医为已任的八十年代以后充实到中医护理队伍的专业护理人员,年轻有为,掌握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中医院的医师队伍更是人才辈出,高年资中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功底,他们以是仲景故里和仲景学术的继承人而骄傲更加潜心研究,努力工作.而八十年代后从中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则具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配合的优势。在工作中医护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其二,凡是学习过中医的医护人员,对(伤寒杂病论》都可以说烂熟于心,纵观仲景学说,从对疾病的观察、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生活起居、服药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到应用四诊观察病情,按照六经辨证辨病,进而采取恰当的护理方法,都具有独到之处。可以说它涵盖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其三,仲景护理学术思想不仅重视整体观,把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生理、心理状态以及致病因素和药物及治疗护理的反应,以及包括内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都考虑在内.而且创六经、脏腑经络辨证,开辨证施护先河。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归属各脏及各经,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老龄化;康复;社区老年康复中心
Abstract:WithChina'sagingpopulation,pensionprobleminChina,especiallytakecareoftheelderlywillfaceseverechallenges,theagingofpopulationisatrendofsocialdevelopment,neworsocialphenomenaareconfrontedwithtodayinmanycountriesandeven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recentyears,geriatricrehabilitationattractedtheattentionofthemedicalprofession,someunitsareprobedinthispaper,andrehabilitationtreatmentintheelderlyhasbecomeanimportantmedicalmode.
Keywords:aging;rehabilitation;communitygeriatricrehabilitationcenter
中图分类号:TU2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面对日渐增多的老年患者,老年人的康复医疗势必将会成为重要的考虑内容,而作为老龄化社会及康复医学内涵产物的现代康复医疗建筑,其发展模式和方向有其特殊性,我国目前在大规模的康复建筑方面已经有不少投入,而基于我国国情,从居家养老的模式出发,社区内的治疗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更符合其心理特征,推进社区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社区康复的形式符合老年人心理、生理的要求,弥补了综合医院和专业医院的不足,已经逐渐成为社区为老服务设施的功能需求,社区是老年人居住、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空间,也是老人们所熟悉的环境和交流场所,因此在社区内配置老年康复的设施,能够就近给老年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老年人可以不用离开所熟悉的家庭与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专业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
1发展背景及现状
1.1医疗服务观念的改变
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是根据急性病设立的,由于这种医疗模式和专业分科的长期影响,老年人的医疗服务离专业化的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老年人医疗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在于其连续性和综合性,在推行全科等综合性机构的同时,还需要发展老年护理院、老年病医院、专门的老年康复医院等延续性医疗服务机构。目前,我国还是缺乏严格的健康评估体系,这使得老年人的延续性治疗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取得适合的护理和治疗。老年患者的康复地点选择主要根据所需康复的复杂性和强度,一般病情稳定,不需要复杂临床处理的可在养老院或普通康复机构进行。
我国制定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常住老人能够密切联系,可以建成独立的室,也可以逐步增设其它的康复医疗专业部门,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就是其中的一种。
1.2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许多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或社会现象。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94亿,且每年以3.2%的速度在快速增长。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生活不能自理)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截至2012年底,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失能老年人口3600万人,慢性病患病老年人口0.97亿人,空巢老年人口0.99亿人,2025年之前,高龄老年人口将保持年均增长100万人[[]]。老龄化态势凶猛袭来,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子女负担问题、空巢问题、社会老年服务能力低下问题。人口结构迅速老化将严重影响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快健全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等社保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以及体系的建设。
2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规模及功能配置
2.1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规模
社区康复中心的建设规模取决于其服务量,即老年人口的多少,笔者认为在确定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建设规模时,应该充分考虑街道、社区老年人口以及老龄人口发展趋势等,根据这两个主要因素,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等来综合确定其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规模。
按照建筑规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12条中规定,老年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综合的社区服务场所,设有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或单项服务设施和上门服务项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设计规范》2.0.7条中规定老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综合的社区服务机构和场所。结合以上两本规范的定义,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建设的定位,按规范接近的是老年人服务中心中以康复医疗为主的服务设施。
参考规范标准,笔者认为从不同城市以及地区的情况来看,考虑分梯级次,区分功能和康复床位设置情况,以及医疗设备的投入情况,比方说尽管有些地区有很大的老年康复需求,但是资金投入未必跟的上,所以建设过程可以预留发展空间,再加上对于新的事物,人的适应和接受需要一个时期,所以起步不能建设规模过大。个人认为500-1000平方米的面积适合于小型机构,较适合起步阶段的康复需求,1000-1500平方米的面积适合中小型的机构,1500-2000平方米的面积适合于大型机构,其布局还可以按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和适应人群的不同进行增减。(见表2-1)
表2-1社区老年康复中心房屋面积指标
Fig4-5Communitygeriatricrehabilitationcenterbuildingareaindex
表格来源:作者自编
2.1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功能配置
2.1.1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功能内容
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功能组成的主要特征是专业性、多用性及灵活性,是老年公共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狭义的康复训练场所,还可以设有护理、文化娱乐、餐饮、休憩、心理咨询、管理等功能部分。其功能空间根据使用对象和功能类型的不同,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康复诊疗空间--与老年人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空间,是老年康复中心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公共功能空间--与老年人的康体娱乐活动及各类公共行为相关的空间,是老年康复中心的非诊疗空间。
(3)康复护理空间--与老年人的康复护理行为有关的空间,是机构中的居住功能的空间。
辅助服务空间--与服务人员的后勤服务工作相关的空间,是老年康复中心的后勤保障。
(5)行政管理空间--与医生、护理人员、行政人员日常办公、咨询和休息相关的空间。是老年康复中心中承担管理的部分。
“康复训练及活动空间”是老年康复中心最重要的部分,主要为失能以及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生活技能训练以及日间护理服务。根据以上研究各部分功能的基本构成情况:(见表5-2)
表2-2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功能构成
Table2-2Constitudethefunctionofcommunityelderlyrehabilitationcenter
表格来源:作者自编
2.1.2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功能流线
社区康复中心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康复医疗区、娱乐活动区、后勤服务区等,为了考虑自身发展情况及社区老年人口比例及需求比例等变化因素设立预留发展用地,复中心各功能之间的流线较为复杂,虽然社区康复中心规模本来不大,但是流线依然有几种形式:第一类为外来人流,包括患者、陪同家属、探视者、咨询、培训、宣传;第二类为工作人流,包括康复医生、技师、护士、职工、义工;第三类为物品流线,包括药剂、器械、食物、资料;第四类为污物流线,包括垃圾、污水等。各类型流线应防止交叉,减少和杜绝感染,是康复中心内形成有秩序的动态环境,组合好各建筑空间,采用信息诱导图标,引导内部流线。
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考虑护理人员的视线,因为服务的老年人以介助老年人为主,所以尽量在集中康复训练、公共功能区设计良好的空间类型,避免产生太多死角,导致护理人员的视线到达不了,而照看不好老年人。
完善的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功能关系与流线图(见图2-3):
图2-3社区老年康复中心流线图示意
Fig2-3Communitygeriatricrehabilitationcenterstreamlinediagram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内、外空间设计
3.1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内部空间设计
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是指能满足人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存空间。随着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人对行为场所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生理上的物质条件满足,对于安全性、受尊重以及个人领域空间权、私密性等精神上环境条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导致其空间设计有其特殊性。
病人进入医院后希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为重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作准备,病人的交往心态与健康人不同,因为身心能力有限,规模上表现为小型化,因感性突出,对象上亲和性更强,情调上喜欢舒适轻松。内部空间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康复诊疗空间指与患者诊疗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空间,同时又拥有具体使用功能的使用空间。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OT/PT室是设置在一个大空间内的,康复训练空间内摆放各种康复设备,通常会放置康复床位供康复师给老年人做康复训练用,还会有台阶锻炼、牵引设备等康复设备,不同的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大小不一,但一般都不会太小。
(2)护理空间的设计要采用家庭化的设计理念,康复病人行动不便,病房空间的合理设计是确保老年人使用方便的前提。护理空间一般由护理病房、护士站、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辅助用房等组成。
(3)交通空间指不同功能的一种通过性空间,分为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水平交通的作用是平面内联系各功能的空间,我们经常见到的走廊就是这种形式。垂直交通主要是楼梯、电梯。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包括:
①门厅首先要指示明确、流线清晰,要有供老年人咨询和了解的服务区域,门厅是康复中心的交通核心,其装修设计要营造出温馨、阳光的气氛,给老人以愉悦的印象,门厅规模不宜过大,紧凑合理即可,与社区机构的规模相匹配。
②社区康复中心的垂直交通主要依靠医疗电梯来完成,至少设置一部医疗电梯,楼梯的形式对于介助老年人来讲会有很大障碍,当然楼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楼梯要选择适宜的坡度,楼梯的栏杆、扶手、踏步等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要求。候梯厅的人性化设计要方便老年人等候电梯时休息、查看通知等,可适当扩大,并配备座位、通知栏等。
3.2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外部空间设计
在社区康复中心的设计中提供良好的户外空间环境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要求就有很重要的作用。外空间可以分为交通空间、康复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等三个主要类型。
(1)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承担着人流集散的的作用,交通空间中包含着车流、人流两个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要做到人车分流,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的车流主要有老年病人的接送医疗车、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车,以及一些外访车辆,从外部空间的整合设计考虑,在建筑的外部一定要预留足够的室外集散广场,作为车行交通空间。对于老年人建筑,在步行交通必须上下起伏的时候,相对平坦的坡道比台阶更好,尽量减少高差,在室外步行交通的较长的走道中间设置停留的区域。
(2)康复活动空间
康复中心的外部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结合设计一些室外的康复空间,供老年人散步、做康复训练、晒太阳和聊天。老年人在做康体训练的同时进行交流,在心理上老年人彼此之间交流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3)景观空间
康复景观应首先具备康复的潜力,通过提供一些功能空间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活动需求,绿化是室外空间做最生动的组成因素,能够使得环境生动、活泼,还能够改善小环境,对一些慢性病有间接的医疗作用。从医疗的观点出发,用栽植形成自然绿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弱化医院的诊疗特质,帮助病人放松,另外一方面可以对户外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和视觉分隔,运用栽植的疏密变化和树种的搭配可以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赵群英.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区康复.[J]水电医学杂志2000.05;
[4]凡尼·瓦维利·席妮卡、格里基·马拉加西欧提,符济湘译.医院之外老年设施的选择--设计的一种新挑战[J].医疗建筑,2007.10;
[5]菲利普·莫伊泽尔、克里斯多夫·席尔默.综合医院与康复中心[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前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在纲要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全面分析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方面的优势。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层面,因此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发展全民健康教育,改善当前居民健康状况,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一、全民普及“中医治未病”健康理念的背景分析
1.中国居民的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由于缺乏正确的健康指导,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饮食,少体力活动,抽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城镇、工业、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正在面临着各种健康影响因素与多重疾病威胁并存的复杂局面。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2.国家政策引导与支持
人民健康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近十几年,我国的健康领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日益健全,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也在持续提高。但是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变,这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在纲要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全面分析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方面的优势。
3.“中医治未病”对于实现健康中国工程的意义
习主席一再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中医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核心,体现了中医药预防保健的优势。开展“治未病”工作,切实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更好地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事业。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
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依据
1.“中医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明的大夫善于在疾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将病因祛除,如果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去治疗,这样做就像是口渴了再去挖井,快要打仗了才去铸造武器,不是已经晚了吗?这段话明确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愈后防复。它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
2.中医历代医学典籍中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2.1.《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圣人不治以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指出了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注重养生,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强调要预防为主,有病早治。如何疾病一旦发生,其变化可能是迅速而复杂的,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初期阶段。
2.2《金?T要略》中的“治未病”思想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对“治未病”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在生理上,肝脏和脾脏同属“宣泄”和“运化”的器官,具有免疫和排泄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理特点。肝脏发病必然累及脾脏,因此遏制肝病的恶化,必须“当先实脾”。其中实施“实脾”的措施,就是阻止肝病恶化的治未病手段。
3.“中医治未病”的三个层面
3.1未病先防: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充沛与否密切相关,正气充沛则气血旺盛,脏腑功能强健,机体抗病能力强。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2既病防变:指在疾病初期,正气未衰之时,就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及早的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容易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则病邪由表及里,侵犯脏腑,使病情愈来愈严重复杂,治疗也就愈加困难。所以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3愈后防复:指的是病愈康复的人群,要做好疾病后期的调养,帮助机体恢复正气。防止疾病再一次的复发。
三、“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应用
1.在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实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起“未病先防”的意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医疗开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将“治未病”理念通过入院宣教、住院指导、定期宣教、出院随访等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防治各种疾病。
2.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联系,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在社区居民中进行健康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老百姓所关心的健康问题。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使之防患于未然,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3.在院校开展健康教育
在中小学校园普及中医药文化,大力推广健康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干预,以阻止“未病”发展成“已病”的情况。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
大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在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健康教育中导入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而且对推广中医传统文化理念也有重要意义。成立大学生健康服务志愿者,大学生健康宣讲团等有意义的社团组织,进班级和各个社区进行健康宣讲。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关键词:民族药用植物;康复景观;设计;应用
1.民族药用植物与康复景观设计结合的意义
1.1促进民族医药与医学的发展
民族医药发展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我国已有民族药成药600多种,全国有民族药生产企业130余家,主要以藏、蒙、维、苗、傣、彝6类民族药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亚健康状态人群日益增多,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民族医药所具备重视大生态的“天人合一”思想、养生保健思想、个体优化诊疗和应用天然药物、自然疗法等优势。
1.2康复性景观的营造
景观是连接人与自然的载体,所谓“康复性景观”(HealingLandseape)是指:“从心理或者生理上能够使人恢复或者保持健康的环境”。民族不同的药用植物根据特性的不同可以结合康复性景观的营造促进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心理上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与不同心理疾病的人群进行营造,生理上结合人的5种感官即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进行营造。另外还有结合植物营造安静冥想空间,为个人或群体能够放松自身心情、静静思考,为其提供精神集中的一个焦点,在思考过程中向内观转化。景观可以起到“外供耳目之娱,内养仁智之心”的作用,是形神共养的最佳场所。
2.营造中的建议
2.1针对生理康复的设计
民族药用植物在生理上通过其药效结合康复景观设计可以从人体的感官系统出发,即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触觉系统、味觉系统。视觉上以药用植物色彩配置为主,红色系植物对神经麻痹、忧郁症患者有效,橙黄色对咽喉、脾脏患者有效,绿色对高血压、烧伤、感冒、神经衰弱患者有效,蓝色对肺炎、神经错乱患者有效,紫色对失眠、神经衰弱患者有效;听觉系统上,常用药材使耳朵感染处顺畅,舒缓头痛以及缓中耳炎等,如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eraCurt)加冰片可以医治中耳炎,积雪草(Centellaasiatica)舒缓耳疾引起的头痛,还有菱叶铁苋菜(Aealyphasiamensis),铁力木(Mesuaferrea),葫芦树(Crescentiacujefe)等植物可舒缓耳喉疾病;嗅觉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可以考虑设计长春花(HerbaCatharanthirosei),香紫苏(Perillafruteseens),芸香草(Cymhopogondistans(Nees)Wars.)有平喘,止咳,祛痰的作用,麝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生津咽喉且对于治疗头痛牙痛有显著疗效,柠檬香茅草(Cymhopogoncitrates)气味强劲对呼吸道的感染、喉咙痛、喉炎与发烧特别有效。月桂(Lanmsnobilis)气味香甜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昂天莲(Ambromaaugusta)有通经活血、消肿止痛功效等;触觉系统主要以触摸为主,主要的植物有海檬树(Cerberaodollam)其树皮、树叶、果实和乳胶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癣问题,薄荷(Menthahaploealyx)有可以调理不洁、阻塞的肌肤,其清凉的感觉,能收缩微血管、舒缓发痒、发炎和灼伤,也可柔软肌肤的效果,姜黄(cureumalongaL)用于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可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味觉系统营造上以消化系统为主,主要的植物有,莨菪(HyoseyamusnigerL)治疗久咳不止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等症,木香(Saussureaeostus)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三叉苦(Euodialepta(Spreng.)Merr)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肉豆蔻(Mynstieafragrans)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木橘(Aeglemarmelos(L)Correa)用于热痢,大小脉热泻、慢性腹泻、呕吐。
上一篇:八年级日记字(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