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现状(6篇)

时间:2024-07-24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1

【关键词】网络媒体,记者,新闻

记者舆论权利的至高体现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在公众看来,记者就是荣耀、诚实、道德、良知和正义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是把人们和周围世界相连接的桥梁。社会越发展,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对记者的期望值就也就越高。

一.网络新媒体带给记者这一职业的巨大挑战

但是自从网络媒体的出现,记者的权利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网络从兴起到席卷全球,不过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其发展的迅猛实在是让悠悠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咋舌。它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政治、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互联网上信息的极大丰富、迅速及时、无边无际、交互往来、多媒体等特点对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新的传播媒体正以无可想象的空间使传播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挑战着记者这一行业的先天优势。

1.挑战一:海量信息

从新闻的数量上,网络的出现,让我们进入了所谓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是开放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网络和接收信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会受到版面、播出时间、频道等各方面的限制,而网络却可以以一种全开放的形式接纳各种形式的信息。网络为所有的人提供了任何传统媒体所没有的自由传播的空间,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获得从任何传统媒体所得不到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上的“传者”和“受者”,就如万维网的发明人伯纳斯•李所言:“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这种趋势严重挑战了作为从事新闻报道的专职人员的记者的地位。

2.挑战二:即时性

在新闻价值的六要素中,时效性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它决定着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关键。“昨天的新闻就是历史。”作为传播新闻的专职工作人员来说,记者最主要的任务是用最短的时间捕获住新闻并且将其。但是由于网络的出现,记者在新闻时效性这一重要因素的掌控上越来越立不从心。因为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其新闻内容的采集、加工、处理、编排、播出,都有一段相应的时间滞后,而网络上的速度与效率却是无法比拟的,其消息的制作与简便,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网络向全世界信息。可以说,网络信息的采访、编辑过程就是其出版、传播的过程。

3.挑战三:”把关人”面临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网上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传统媒体未予披露的新闻内幕,也可以是传统媒体众多信息的集纳甚至个人生活的所见所闻等等,这使得过去大众传媒组织所特有的把关“特权”开始为广大的公众享有;因此,不少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在网络时代,“把关人”机制出现了缺失。尤其是作为新闻第一“把关人”的记者的“把关”权力几乎在播客,博客等网络工具的出现下消失殆尽。

二.记者应该如何面对挑战,赢得”双赢”

面对网络带来的来势汹汹的挑战,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传播的从业人员,记者除了需要更加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外,还应该迅速的调整自己面临这一个巨大冲击的心态,积极的寻找如何让自己利用网络这一把“双刃剑”,找到与网络媒体“双赢”的有效方法。事实上,在面临着这些巨大的挑战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优秀的素质高,能力强的记者率先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积极利用网络带来的功用,化被动为主动,做出了一些“双赢”的成功新闻事件,同时也为广大还未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找准定位的记者提供了一些经验作为参考。

1.浪里淘金,从网络中找到新闻热点线索

海量信息是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在高度开放的空间,人们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调阅网上的信息和信息,仿佛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人人都可以新闻。在互联网上新闻的快速滚动以及新闻信息的巨大流量使记者的工作权力受了极大的挑战。

但是必须清楚的一点是,新闻只是信息的一部分,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尽管网络上的信息的流量非常的大,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由于如此大量的信息不停的出现,让网络媒体的受众常常莫衷于是不知道到底该接受哪一条信息,再加之网络媒体缺乏严谨真实性的致命弱点,很多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海量的情况被漏掉。在这个时候,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记者大可以利用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化被动为主动,利用网络的海量信息,浪里淘金,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和传统媒体的工作一样,在网络中,新闻事实就分布在甚至隐藏在千奇百怪,变幻莫测的各种信息中。那些已经迅速适应了网络挑战的优秀记者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包含着新的具有某种新闻价值的信息从众多的,另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中剥离并收集起来,奉献给受众。今年年初著名的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的始末就是一个从网络信息中抽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反响的典型。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许多举报人为举报问题也会经常到论坛上发公开信或举报信,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中青在先的青年话题,天涯论坛等,优秀的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就经常可以发现类似的线索信息。今年3月初,网上各大论坛开始流传一个帖子,题目是《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帖子的内容是一张图片: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重庆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的钉子户”。3月8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将起刊发在专门报道网络新闻的“网眼”版上,随后,众多媒体记者云集重庆,进行深入调查,最终形成了新闻热点事件。事实上,只要正确看情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利用网络进行新闻报道,记者是可以在网络带来的冲击下自由穿行的。

2.抓住”真实和深刻”,弥补”时间”缺陷

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受众和媒介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网络在时效性上先天的优势让记者作为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者的地位逐步下降,新闻工作者失去了传统的对新闻源的优先接近权。对新闻事件第一手材料的获得,占有和解释不再是新闻工作者的独家专权,而成为受众与媒介共享的资源。特别是针对突法事件,网络媒体在时效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新闻记者往往不能出现在现场,而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新闻事件出去,因此网络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

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网上的新闻以及观点和评论,通常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缺乏令人深心为之折服的力度。多数网络媒体,满足于扮演信息平台的角色。类似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那样的有深度、有力度的报道,在目前的网络媒体中还很是少见。部分的原因恐怕是由于尚未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网络新闻采编队伍。同时,或许是由于网络新闻太芜杂、网络言论太散漫之故,即便有一些具力度、具深刻性的文章也易被湮没。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对网上简单的,有价值的,背景深厚的信息进行重点挖掘,是可以作成优秀的调查性系列报道的,如中国青年报有许多特别报道,编辑室都是先从网上率先知道的,然后派记者迅速感到现场采访,并寻求深度的突破。比如矿难,中青报的记者就经常根据网络信息的线索对,瞒报,超能力开采等进行深入调查,从而形成比较好的调查性报道。

3.化被动为主动,对舆论进行“导向把关”

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上,人为设置障碍阻止人们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已变得不可能,因此面对互联网络,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的特权和地位似乎正面临崩溃。不可否认的是网民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具有了一定的把关能力,但是,据此就认为“网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主要把关人”却也未免为时过早。也许记者的“第一把关人”的身份在网络新媒体的今天已经不在适合,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凭借自身的舆论导向优势成为“新闻的导向把关人”。

与普通网民相比,专业的新闻记者拥有遍布全球的即时信息搜索网络、专业的新闻信息传播知识、统一的信息服务行业规范等,他们是一群受过职业训练、拥有职业操守的“职业把关人”,他们的把关效率和质量都是普通网民所无法比拟的。南方都市报记者谭人玮作为

最早报道、跟踪华南虎事件的记者之一,在关键时刻在网上抛出周正

龙回现场照片,在“华南虎事件”峰回路转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在“陕西当法官”这一网络大新闻爆出时,北青报记者再次成

功的扮演了“导向把关人”的角色,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并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调查和采访后,证实了这是一个虚假的网络消息。成功的扭转了网络上对这个事情一边倒的声讨状况。因此,普通网民对要想提高获取信息的质量和效率,还得依靠“职业把关人”的帮助。在网络传播时代,记者仍然是“把关人群体”中的弄潮儿。

三.结语

当然,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给记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远远不止文中所提到的这几点,本文的目的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分析一些已经迅速适应网络带来的巨大冲击的优秀记者面临这些挑战的处理方法,让记者这一职业早日结束与网络媒体这一新鲜媒体的磨合,继续发挥“无冕之王”的舆论权力,与网络媒体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杨秀国著,《新闻采访学通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2.洛特非•马赫兹著,《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挑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9月;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2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Willis)于2003年7月首先提出自媒体(WeMedia)的概念: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包括微博、SNS社交网络平台、博客、个人主页等形式。自媒体由于具有“草根性”、“低门槛”、“零成本”和“互动f生强”等特点,已成为当下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媒介形式。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作为网络“原著民”的大学生们非常乐于通过自己所熟知的自媒体平台信息,表达观点和诉求,实现自己的网络民主参与。自媒体营造的“多噪音”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在充分享受观点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要面临虚假信息泛滥和谣言丛生的严峻现实,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技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客观理性,正确面对各种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概念界定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isSampson)在其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引入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的概念。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博士(DavidBuckingham)则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选择、信息分析评价、媒体参与及思辨能力。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2012年10月,笔者选取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等比抽样的方法展开实际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4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95%。其中男女比例为52.1%和47.9%;文科、理工科、医科及其他学科的比例为43.2%、46.4%、10.4%;本科一二年级、本科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的比例为42.1%、42.7%和15.2%。问卷共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媒介接触习惯与动机、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评价能力、媒介参与、媒介意识及媒介依赖6个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实证调研。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固定化

区别于传统媒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如当代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工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的“随身性”特征更加明显,大学生已快速步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之中。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高达98.6%,在422名调查对象中,仅有6人从不使用网络,其中每天使用网络超过3小时的为246人,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有80人。相较于网络,大学生使用其他媒介的时间非常有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每天使用电视小于1小时的为408人,阅读报纸少于1小时的为398人,收听广播少于1小时的为404人,阅读杂志和书籍少于1小时的为206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为信息获取,占总比的44.1%、其次为学习知识(24.6%)、网络娱乐(16.1%)和交流沟通(13.7%)。由此可见,校园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化”的变革已经完成,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日接触最多的第一大媒介,并且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已存在固定化趋势。

(二)大学生对网上信息持“适度求证”态度

网络媒体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受“眼球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不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通过夸大事实、捏造情节等方式制造骇人听闻或者低俗化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调查显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73.5%的学生持高度质疑态度,20.8%的学生基本相信,仅有5.7%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怀疑网上信息。但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也降低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核实,因此,他们对网上的信息采取“适度求证”的态度,对于以娱乐性为目的的信息内容基本不予求证,仅对事关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进行小心求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1.2%的受访学生常会想办法求证网上的信息,而20.8%的学生基本上不求证;在浏览信息时,仅有55.4%的受访学生常会关注媒介信息的者和背景资料。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会质疑网上传播的内容,但是在存疑的情况之下依然会选择转发而不是质疑性的评论,进而让这个消息继续传播。这也是议程设置权下放、把关人缺失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三)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能力较为欠缺

网络媒体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手握麦克风的信息传播者,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受访学生均表示非常乐于通过网络媒体交流信息、表达观点,但就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现实,大学生网上交流的热点话题依次为个人近况(73%)、社会热点(63.5%)、兴趣研讨(58.8%)、校内新闻(41.2%)和学习经验(22.7%)。91.9%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表达途径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圈子化”特征明显的网络媒介载体。微博、QQ、飞信等媒介平台较容易建立自己的虚拟环境,带有较强的“私人领地划分”性质,利于真实信息的表达;而博客、论坛等媒介平台则偏向于一种“公共领域”,环境相对比较“嘈杂”,观点易被淹没,甚至某个观点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很多人不愿选择在其中表达真实观点。

(四)网络媒介依赖现象较为严重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DeFuller)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BauerRockyChi)1976年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介依赖”这一概念。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种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人们对这种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此种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力就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的受访学生比例达96.7%,其中经常保持此种状态的学生比例达37%,仅有3.3%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91.5%的学生会出现每次都只想上网待一会儿,但一上网就很久下不来的情况;网络断线或连接不上时,就会坐立不安的学生比例高达75.8%;不愿意再去记忆相关知识,而是习惯于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学生比例为77.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网络时代“原著民”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状态。难怪在学生中会流传“老师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手机的流量”、“高中时手机聊QQ:‘上课了,不说了’;大学时手机聊QQ:‘下课了,不说了’”、“数字化的生活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常态,传统媒体对我们似乎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言论,这生动的反映出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

(五)网络对大学生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由于对其过度依赖,而被其所控制,进而引发自身心理状态、交往行为、身体机能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一系列异化现象。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曾形象的描述过这种状态:“在2007年的某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我正在失去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事物的能力。当我坐下来读书的时候,我只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两页,我的思维开始渴望刺激而分散注意力,总是想点击链接,浏览网页,或者到google去查点儿东西,网络所倡导的思维习惯正在控制我的思维。”过度的网络依赖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性很大,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譬如主动思考意识淡薄、抄袭现象严重、学业荒废、心理障碍、缺乏理想、没有责任心、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威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调查结果显示,被试学生中有66.8%表示上网使其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程度下降;75.8%的学生表示上网对其学习和生活已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75.4%的学生表示上网使其腰酸背痛;23.2%的同学已经出现了宁愿选择网上交友,也不愿意在现实中交友的情况。92.9%的被试学生认为网络对其价值观、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改变;89.6%的同学认为网络已引起其思维方式的改变。网络异化是由于人们适应网络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严重不足而导致的一种现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3

1新媒体新闻传播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前,专业媒介组织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传统“单向议程设置”现象普遍存在。

1.1议程设置的主体主要是传统媒体

因为其掌握独有的媒介资源,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的与传播集中在少数专业媒介组织受众。专业媒介组织完全有能力对议题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排序,受众则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自主性的发挥不过是从常接触的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去选择。

1.2议程设置的关系主要是传――受支配型

传统媒介环境下,专业组织媒介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受众一直处于支配被动地位。网络媒介环境下,当受众被“解放”后,议程设置理论更加难以回答到底是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还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这样的问题。

2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网络媒体一般运用的就是超链接和超文本,这种方式其实就是通过一种关系进行点和点之间的链接。这样就能通过网络信息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种信息的交换和储存的方式是非常简洁迅速的,它不像原来那种线性的方式去传播,而是网状的交叉的形式去传播的,可以迅速的从一个地方传达到另一个地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在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超链接的方式进行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想要获取某种新闻的信息也可以用查询的方式进行链接获取。另外,网络媒体还可以编辑给多窗口同时进行链接,这样就会省去很多的时间和麻烦。

3新媒体新闻传播模式转型的分析

3.1模式向度上转向网状模式

尽管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以后进入双向模式,但该模式免不了具有一种理想化、简单化的倾向,实现程度仍相当有限,总体上还是一种线性模式。对人类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构成要素的众多型和复杂性反映不够,不能用来分析和解释人类的全部传播现象,对人类传播的新媒介新技术未能给予足够重视。网络时代属于网状传播模式为主的时代,以往大众传播所建立的都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则是在数字空间展开的发散式的网状传播。多维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的网状传播模式。多维网络是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一大热点。

3.2模式类型上转向表达模式

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进入了表达模式,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互动、参与、开放、传者和受者的边界模糊,即时通信、博客、博客、维基、微博、轻薄等社交媒介给传者和受者在展示、分享信息和表达思想方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

3.3先进的技术支持

对于新闻传播形式的转变,国家是给予大力支持的,而且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在技术水平上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网络媒体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运用起来也是非常游刃有余的。这样就能把做出来的信息更加抓住受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胃口。

3.4把关机制的变化

在传播学文献中,传统把关理论把“把关”界定为“媒介工作中做出选择的过程,尤其决定是否让一个特定的新闻故事通过新闻媒介的门卡进入新闻渠道”。由此,把关机制主要是一种编辑选择机制,众多文献研究中的把关人也主要以编辑角色作为考察对象。网络语境中的信息控制形式则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选择机制之外,还包括导向机制(例如搜索引擎、超链接等)、审查机制(包括过滤、阻挡等)、安全机制(如密码、cookies)、增值机制、成本效应机制、基础设施机制、用户互动机制、规制机制(例如我国对网络谣言的规制)。

3.5模式范式上转向功能/批判模式

目前研究显示出了将功能/批判模式与文化/批判范式逐渐融合起来的努力趋势。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角色边界日益模糊,受众在新技术推动下被赋予更多的传播权力。

3.6分析重心上转向受众传播分析

受众传播分析指受众对信息不仅被动体验或主动解读,而且还对信息积极传播、创造。网络新媒体时代是用户创造内容的时代。众多网民在互联网上帖子,上传自己拍摄的图片、视频,或下载、转发、观看别人的图片、视频,这种传播景观在传统媒体时代难以想象,传统的传播模式均遭遇合法性危机的质疑,因此了解网民的传播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例如,人们同时使用多种媒体技术进行多种传播活动。

3.7超越时空的开放性

人类可以第一次在不同的族群、地域、文化背景等群体之间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和传播各种信息和新闻。而且人们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和在线的人们进行交流和传播。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述,还可以进行视频播放、群体讨论等方式进行。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不受报纸版面的限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更重要的,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只仅限于看到的人的,而网络的新闻报道,可以被无限的转载和转发,这就像撒网捕鱼一样,是网状的传播。这对新闻的时效性具有很深的价值和意义。

3.8网络媒体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

网络媒体的发展是迅速的,也是国家极力支持的,但是,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是不够的。因此,现在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的负面的信息。更甚的是,有一些信息虽然是负面的,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有可能导致舆论走向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有些居心叵测的人运用夸大的或者不实的的信息进行渲染后,用煽动的语言发表出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然后在网络里就迅速升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就会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变得盲目。这是网络媒体的弊端,也应该渐渐的完善并且杜绝。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4

>>新媒体视野下提高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研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媒体审视”误区与引导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舆情传播特点及引导对策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高校学生自媒体使用现状下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调查与分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监引导研究自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探讨试论自媒体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建设及引导机制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网络媒体监督与舆情引导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探究自媒体环境下的涉警舆情引导探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2016-11-23〕.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4〕蒲红果.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5

关键词: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挑战

现如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已经严重冲击电视媒体,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不可能被网络媒体取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被新媒体取代,不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观众是电视媒体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我国电视媒体现状

1.当前电视媒体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

2.电视广告存在以下病状:程序化、庸俗化、娱乐化。

3.电视剧节目存在以下病状:内容单一、题材集中、无创新。

4.娱乐综艺节目存在以下病状:克隆之风弥漫,原创节目稀缺。

5.面对互联网媒体的严重冲击与挑战,而自身无力反击。

二、电视媒体应对互联网媒体挑战的策略

1.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其一,电视作为一个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观众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是电视视听合一的传播效果。如果仅靠视觉或者听觉,或者简单单一地将视觉和听觉融合在一起,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媒体的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不能比拟的。电视视听合一的特性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不需要受众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受众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电视媒体传达的内容,这是电视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电视工作者可以发挥该项优势,加强电视媒体的直观性能的相关应用。

其二,树立“主流媒体”意识,有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坚持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感,电视媒体视点应集中在诸如重大政策的出台、生命状态的关注、生存环境的改变等问题上,敢于直面社会人生,用真理的力量影响和教育民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如近年来官员贪污现象严重,电视媒体报导此方面事件时就应该实事求是,将不争的事实传播给受众。

其三,电视媒体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电视广告冲击力强、感染力强,受众感觉特别真实、真切,因此电视媒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媒体难以实现的;电视媒体采用忠实的记录手段来再现讯息形态,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扩大受众范围。

2.体制改革,自主创新。

很长时间以来,电视媒体已经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不断进步并且走向完善。但面对互联网媒体的诸多挑战,电视媒体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就电视媒体而言,及时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措施了。网络媒体在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应主动积极地利用网络优势改进自身。如改革电视媒体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节目,开发网上点播节目、网上图像节目,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

电视媒体不利于深入理解受众广告信息,且电视节目制作费用十分昂贵,这些都阻碍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促使网络媒体介入传统传媒圈,这需要电视媒体改革原有体制,自主创新,丰富电视节目内容,新颖形式,降低制作费用,吸引更多受众。

3.贴近群众,切合实际。

一直以来电视媒体的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因此,电视媒体对受众的关注度较少。而新兴的媒体,即互联网媒体,其自身就是一个交互式平台,能够与受众进行良好的互动。尽管网络媒体为受众开辟了广阔的自由谈论的空间,但毕竟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不少传统媒体开发了各种与读者交流的方式,诸如电话、见面、座谈、旅游等,有了因特网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接收各种反馈意见、建议;与听众、观众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增加传播者的亲和力和受众的亲切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这又是网络媒体难以做到的,所以无论哪种媒体都不是无懈可击的,电视媒体要取长补短,发挥所长。

4.拥抱网络,媒体融合。

电视媒体早在互联网媒体兴起时就已经有过一次媒体融合,互联网媒受信息源、宽带、适应人群等方面的限制,而这些都从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得到了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较为全面的有线电视网络,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如果因特网没有借助有线电视网络,因特网也就不能瞬间兴起,互联网媒体结合电视媒体与网络的优点,一夜之间进入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利用因特网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比如,网民谈论和交流的内容,在博客中表达的观点和趋向,都可以展示一种社会关注的动向。针对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电视节目就制作新的热点题材节目。在制作节目的时候,需要了解和运用大量的资料,这时可以发挥因特网的搜索功能,检索相关事件的材料,极大地丰富和补充节目内容,增添节目的厚度和底蕴。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心中早已树立良好的传播形象。网络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降低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防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目光。

21世纪将是广播电视、个人电脑与电信大融合的世纪,广播电视媒体与因特网媒体融合的世纪。传统的电视媒体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既要发掘网络媒体的长处,又要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敏锐地把握社会的动向以便随时调整电视媒体思维方式和策略,从而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国青.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与融合[J].记者摇篮,2011-4.

[2]范宇航.电视与网络双赢[J].全国商情杂志编辑部,2010.9.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6

关键词:网络舆论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网络舆论;社会生态学

近年来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不断增多,传播学、管理学、情报学等诸多学科不断介入,相继推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同时我们看到,作为多种现实社会因素复杂互动的结果,网络舆论的研究与治理更需要综合视角与理念的介入,本文在社会学视域下,全面审视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并尝试对网络舆论生态进行意义重构,以此推进网络舆论治理中生态理念的介入。

一、社会生态学的概念介入

在生态学中,生态的概念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19世纪6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一词,即研究生物体、种群、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生态学”概念中,环境要素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这就将生物本身与其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环境不再局限于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水分等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生物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的竞争、共生等有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生物个体与一系列环境系统相互嵌入与影响的关系,并对“生态系统”进行思考。于是,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生态一生态系统一自然生态系统一“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脉络,“生态”概念也从原来的生物学范畴延伸到社会学领域,从对自然生态的关怀转向对社会生态的关注。

美国生态学家布克钦在《生态学与革命思想》一书中提出“社会生态学”概念,全面阐释了社会生态的思想,指出人类社会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他提出了“社会”和“生态”两个向度,“社会”向度强调从社会视角对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以寻求构建平衡的生态社会,体现的是社会关怀。“生态”向度主要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倡导运用生态学的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行自然重建,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工具价值。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一些学者对社会生态的研究也逐渐兴起并发展,生态意识不再停留在社会因素对生态的作用上,而是将社会作为独立的有机生态系统M行思考,由此推及到网络社会。

遵循社会生态的逻辑思维,网络社会无疑也是一个自我协调演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是一种技术结构,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关系,即表面上是技术化延伸的结果,但实质上是社会互动关系的具体投射。网络社会中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影响,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网络舆论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因子,直接影响着网络社会生态的发展。当然,以社会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网络舆情,并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网络社会生态的因子,而是要看到,网络舆论的发生和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具有自身的传播和发展规律,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生成和演化的生态系统。

二、网络舆论生态的意义建构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谣言、舆论暴力、舆论绑架等诸多问题不断显现,网络舆论生态概念的重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网络技术大发展带来的诸多舆论问题的回应和反思。在此,将网络舆论生态概念的核心定义为“关系”与“互动”,强调个体与群体、舆论与环境、过程与结果等各要素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生。

(一)关系

网络舆论生态关注的是一种关系。网络舆论生态的概念是将网络舆论本身视为一种关系结构。不同的舆论产生于不同的环境,舆论的相互作用又会创造新的环境,因此,我们在研究网络舆论生态时,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了解舆论本身,而是要关注舆论之间、舆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关注舆论自身所创造的符号环境或所创造的特殊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还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嵌入与映射的前提下,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实社会舆论生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网络社会环境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概念中实现统和。

(二)互动

网络舆论生态强调的是一种互动。与网络舆论环境的静态描述不同,网络舆论生态概念的核心是“互动”,即各要素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并且关注如何通过这种互动产生一种健康平衡的舆论环境。其中,任何与舆论产生一定互动关系的环境都可以是“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要素,包括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它关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互动。

(三)平衡

网络舆论生态倡导的是一种平衡。生态学提出了“平衡”的概念,强调保护性、恢复性和创造性的生态解决办法,特别强调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最高境界,也是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目标,其核心要义在于,网络舆论各要素系统(包括舆论主体与舆论环境及各中介要素等)通过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等作用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与稳定,最终实现和谐共生。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舆论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并不具有稳定性,而是具有阶段性特征。而且,这里所说的平衡与正面舆论、负面舆论的多少无关,与舆论活跃程度无关,是网络舆论各要素之间能够互相激发、协调的一种状态。因此,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目标也不是消灭负面舆论,而是实现正负舆论协调共生的健康状态。

(四)开放

网络舆论生态提倡的是开放和多元。网络舆论生态概念内容丰富,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不同维度去解读。从舆论主体来看,包括草根舆论生态、媒介舆论生态、官方舆论生态等;从具体内容来看,网络舆论生态也分为政治舆论生态、经济舆论生态等;从舆论平台或途径来看,也可以分为微博舆论生态、微信舆论生态、手机舆论生态等。

(五)思维

网络舆论生态传递的是一种思维。它不单将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生物”现象,而是将其作为一系列的有机整体,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它将个体与群体、舆论与环境、过程与结果等有机统一起来,综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有利于提升网络舆论研判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网络舆论生态的结构分层

网络舆论生B既崇尚以人为本,将人看作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同时也强调技术理性,关注技术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质环境,及其衍生或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结构,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生态的发展状态,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渗透,以达到动态平衡。

(一)技术环境

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各种舆论场中,媒介传播技术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不同媒介平台,均会导致舆论发生不同的走向。从总体上看,作为网络舆论的生存环境,技术性特征是网络舆论实现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着网络舆论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影响着舆论传播的深度。如博客、BBS上的舆论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远低于微信和微博。同样,由于微信和微博在信息传播上的差异性,也导致这两个舆论生态场明显不同,微信舆论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强关系、小圈子,相对比较稳定,微博舆论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处于相对松散的不确定状态。当然,我们所说的技术并不单纯指媒介技术。其中既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等纯技术范畴,也包括网络语言等影响网民发表和舆论传播的技术性要素。换句话说,网络舆论在其发生和传播过程中,也受到非媒介技术规范的钳制。比如,人们因为掌握信息技术、语言技术等关键资源和因素能力不同,而在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拥有资源多的人则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舆论生态中往往成为核心或者领袖。当前,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出现跨群体、跨地域、跨国界的交互式扩散,受众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到主动参与传播信息,原有的“主流”与“非主流”、“权威”与“非权威”等概念被不断解构,网络舆论生态中一些关系和现象遭遇新的解读和重组。

(二)社会文化环境

网络舆论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网络舆论生态的重要滋生土壤,它们建构着网络舆情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碎片化特征。纵观以往研究,许多都是以舆论为中心,强调舆论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和风险,却不同程度地弱化了社会文化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受众等等)对舆论的作用,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建构和影响。换句话说,网络舆情的发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形态紧密相关,其中不断传递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等为网络舆情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社会文化”形态既包括网络社会文化,也包括现实社会文化,二者相互嵌入、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网络舆论生态的文化圈层。但在实践中,网络社会文化比现实社会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更容易催生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现象,这也直接决定了网络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和多变的特征。

(三)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与消解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环境、媒体平台、网络话语等生态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催化,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发舆论的变异,由此影响网络舆论生态的平衡状态。当前,网络舆论表现出以下特性。第一,舆论热点的转化性。具体舆论事件衍生出其他事件,某个舆论议题转向其他议题。舆论的转化性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如“表哥”杨达才事件中,关注点由对包茂高速公路上重大交通事故,转向杨达才在事故现场面带微笑的照片。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又从“微笑门事件”转向到“表哥事件”,从态度问题衍生出问题。第二,舆论主体的罗宾汉情结。在舆论事件中,人们往往具有同情弱者的心态,如在涉及到官与民、贫与富之间的矛盾时,总不自觉地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其中可能会忽略事件的是非曲直。第三,舆论传播的高度传染性。单线传播转向交互传播,传统媒体的线状传播转化为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形成了链状、环状、树状相结合的传播结构,实现了舆论的裂变式传播,速度和广度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迅捷和广泛。例如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首先在推特上发酵,后来迅速在中东一些国家扩散蔓延,这种传染力是非常强大的。第四,舆论的不确定性。网络舆论变得越来越复杂,事实与谣言并存,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模糊,其不确定性、模糊性、脆弱性不断显现。

四、网络舆论生态的变迁

从近年来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主体,在突发事件发展舆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媒体和网站等平台成为网络舆论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而语言文本等则成为反映网络舆论生态图景的重要因子。在此,仅从官方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及媒体话语的转变,发现当前网络舆论生态已经发生变化。

(一)官方舆论生态的大众化

当前,传统的官方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习惯,这不仅损害了人们对官员的信心和信任,也直接影响了政府形象。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后,空洞、客套的官方话语生态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话语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假、空、长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成为当前官方舆论生态改善的重要典范。

(二)媒体舆论生态的“萌”化

在网络社会中,新闻媒体成为话语权的重要掌控者,在舆论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新闻媒体,无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处于角色的碰撞和转换之中,媒体的话语风格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例如,2013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微博发了条“再见了,北京”的微博,借用某夫妻移居大理的心路历程,吐槽北京的雾霾现象,文风清新,一度成为网络舆论场焦点这一微博的表述方式打破了媒体官方体例的束缚,成为网络舆论生态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三)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化

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越来越复杂,脆弱性越来越凸显,在此必须认清几个趋势。第一,移动化趋势锐不可挡。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智能媒体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爆炸性增长,其在网络舆论中的终端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二,媒介融合大势所趋。从技术上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决定了这个大方向;从政策上看,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了要着力推进媒介融合。我们也看到,媒体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都有可能成为媒体。一些大V的微博甚至比媒体更具有传播力。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两个舆论场的重合部分越来越大,其舆论强度也越来越强。第三,网络社交私密化趋势明显。互联网之所以具有这么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出自于网络社交功能。当前网络社交私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Path、whisper、无秘、吐司等用户不断增多。这种私密社交使网络舆情的私密化、隐蔽性、复杂性越来越强,给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强调多元治理模式,即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促使自上而下的舆论引导模式实现扁平化转向,与此同时,要弥合官方和民间、主流与非主流的隔离状态,促进网络舆论生态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