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员工的培训课程范例(3篇)

时间:2024-07-27

适合员工的培训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档案专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

任何一项事业的人才储备都对其本领域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档案事业亦是如此。随着百姓对档案工作的不断了解,社会大众利用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档案自身价值和独特作用的突出体现,档案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也越发受到各级档案部门的重视。

为更好地适应这一新形势,档案专业培训机构作为向档案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摇篮,必然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因此,为在此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档案专业培训机构急需突破课程设置的瓶颈,深入分析档案专业的培训规律和学员需求,在增强以往课程科学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与时俱进的新颖课程,通过培训类型的更新作为增强培训效果的突破口。

一、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的界定

本文将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界定为专门针对档案从业人员或档案主管人员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其档案工作从业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机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的服务对象仅为档案从业人员或档案主管人员。也就是说,假如某个培训机构尽管开设了档案专业相关课程,但该机构同时也开设其他培训课程(如英语、计算机、财会等),且面向社会所有人员的话,那么该机构不能被视为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相反,假如一个培训机构服务对象仅为档案从业人员或档案主管人员,为了提高其综合素质,即使开设档案专业外的其他课程(如管理类、文化类等),我们仍视该机构为档案专业培训机构。

此外,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和运作目的是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档案专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设置的现有类型

从目前来看,档案专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类型主要包括从业上岗类(简称上岗类)、继续教育类(简称继教类)、宣传贯彻类(简称宣贯类)、高级研修类(简称高研类)、师资研修类(简称师研类)五种。

上岗类培训主要是针对档案行业的新上岗人员(具有档案学专业背景的除外),使其掌握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并获得档案工作从业资格的培训;继教类培训主要是针对已获得档案工作从业资格的人员,并结合档案事业的新发展、新方向,以专题形式开设的培训;宣贯类培训主要是针对现有档案从业人员,以宣贯、解读档案行政机构的新法规、新政策作为课程重点的培训;高研类培训主要是针对具有档案专业中、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就档案专业领域某一热点问题以高级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师研类培训主要是针对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的授课教师,以提升其自身素养和授课能力开展的培训。

(二)现有课程设置的优点

综合看来,现有课程设置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理论教学系统,有利于新上岗人员全面掌握档案学知识;其二,课程受众分明,适合不同层次的档案工作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培训;其三,课程设置类别覆盖面广,充分起到宣贯、培训、研修等多重作用;其四,教学相长,根据上岗类、继教类、宣贯类、高研类培训的实际情况开展师研类培训,起到人才培养和师资培养同步推进的作用。

(三)现有课程设置的不足

综合看来,现有课程设置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性不足。比如,在上岗类培训中,授课教师往往通过传统的口述方式教学,这种方法尽管使学员在档案学理论方面达到了从业要求,但就其档案整理实操能力而言仍然差强人意。

第二,主题范围过窄。尽管现有课程设置类别全面,但主题较为单一。也就是说,现有课程只注重档案专业相关内容的教学,忽视了档案工作者在写作、管理、心理、文化、审美、历史等方面的培养。正如前面所说,档案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和运作目的是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因此,以这一标准来衡量,现有课程对档案从业人员而言,尽管可以很好的增强其专业知识,但却无法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三,直观性不足。比如,在继教类、宣贯类、高研类培训中,授课教师只能借助口述(最多辅以多媒体等手段)向学员描述某单位、某部门的馆舍设备、保管环境,以及先进做法等。运用这种方法授课即使教师做到最大限度的详尽,但学员始终缺乏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不易给学员留有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三、档案专业培训机构课程开发的举措

针对上述问题,档案专业培训机构在课程开发时应有针对性地着重考虑如下问题:

首先,针对实践性不足的问题,档案专业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学员人数和实际情况,适时开设实际操作类课程(简称实操类),或在原有常规理论课程中加入实操环节,并借助模拟档案等教具,在授课教师的辅导下,让学员分组体验档案整理的全过程。此类课程便于学员交流,有助于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学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互动,对学员解决本单位的独特性问题大有益处。

其次,针对主题范围过窄的问题,档案专业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文化潮流,开设除档案学专业外的综合素养类课程(简称综合类),或在部分培训课程中融入该内容。我们不可否认,宽阔的知识视野,有助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而事实也证明,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现的纰漏,未必由于档案知识缺乏所导致。因此,档案专业培训机构应破除专业的界限,有针对性地为档案从业人员开设写作、管理、心理、文化、审美、历史等人文类课程,极大地丰富其自身综合学识,切实落实“提高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宗旨。

再次,针对直观性不足的问题,档案专业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培训内容适时开设以参观、交流、研讨为主的实地参观类课程(简称实参类),或将其与面授培训相结合。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根据不同主题,可以挑选有特色的单位作为考察目标,将实地作为教学课堂,使更多的档案工作者直观触及先进单位的先进设备,了解其先进做法,吸收其先进经验。此外,参观、交流、研讨活动的开展,也可以促进被参观单位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适合员工的培训课程范文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培训便是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在职员工的培训,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的从业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员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操作习惯,拓宽员工的视野和思路,从而有利于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建立现代型、创新型企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企业内部培训的流程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培训规划与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几个环节,而培训课程的开发直接决定了培训工作的成败和效果的优劣,是培训工作过程中的关键。

一、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目标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围绕企业员工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剖析研究,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术要求变成切实可行的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培训理念有机结合,并迅速地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企业人才竞争优势。”企业内部培训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和素质型课程三大种类。其中,知识型课程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操作流程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是课程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员工技能知识和素质知识提升的基础。技能型课程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实践操作为主要内容,课程效果体现为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技能培训,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技能型课程的设计是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素质型课程着眼于对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宣贯企业的经营思想、文化观念,从而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知,督促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

企业内部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教育,它既要顺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以最低的培训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也要适应各个员工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学历背景,使参与培训的员工都能接受并由此得到提升。因此,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具体讲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企业内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从事某种岗位的技能和素质,在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以“员工缺乏什么就学什么,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为出发点,以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操作课程为主体,同时适应员工多样化的学历背景,选择难度差异化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水平的多样组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各参训人员的需要,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促进培训成果与企业生产力的优良转换,实现企业培训的最大效益。

(二)战略性原则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则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工作也应该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内部培训课程的开发,应当立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有功利化或者短视化的价值倾向,既要着眼企业当前实际,也要面向企业未来发展,由此建立一套内容丰富、层级鲜明的培训课程体系。

(三)创新性原则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应当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企业的创新就要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对一切,包括员工思想观念和现有技术、技能水平等在内的旧的事物进行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创新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要靠企业内部培训传递给每一位员工,因此,培训课程的创新性设计是创新人才培训的保证。只有培训课程开发有新意,才能保证员工的综合素质跟上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才能在以往重视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灵活应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才能在满足企业目前需要的基础上,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共享性原则

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企业员工,都拥有着一定的知识技能储备和生产工作经验,将这些人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成为一个个生动的实际案例。在企业培训中,参训员工既是培训的主体,又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因此,在课程开发时,应当注重安排充分的时间,让教师与学员之间以及学员相互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做到师生间的经验共享和能力互补。企业的内训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找到能引起参训者共同兴趣的话题,并营造出一种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各个参训者所有的实际经验,使其与培训者之间进行分享,随后,内训师也应当对这些分享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与培训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有利于促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创新,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

(五)反馈性原则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要注重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为课程开发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内容、及时改进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对课程开发进行评价反馈的主体可以是参训者本人,也可以是企业的任何一名员工,这样更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培训者参加培训的效果。

三、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流程

(一)培训课程开发前期准备工作

企业应重视对课程开发的事先准备,这也是使培训真正起到好的作用的必要前提。

1.培训需求调研。企业内训师在设计课程之前,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例如参与培训的对象是谁,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关注点是哪些,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解决什么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基础或技能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通过调研来获取。一般企业经常会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式来收集信息,之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参训者关注的重点,如基层员工侧重操作面,希望学会实战业务的进行步骤、方法和技巧;中高层管理人员则对战略制订、全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以此增加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明确设计目的和原则。培训的目的不一样,课程开发内容就会有明显的区别。如培训主要是让员工知悉业务的基本流程,课程开发就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果培训是为了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课程安排就要增加实际案例和现场模拟操作。培训的目的不宜过大过多,一定要具体明确,企业内训师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到,一次培训绝对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与此同时,课程开发还要注重遵守原则,保证课程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培训课程开发的实施和落实

1.搭建课程内容框架。大家都知道,建造房子时首先应将房子的骨架搭好,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最后粉刷装修。设计课程也一样,要先确定好课程框架,之后进行内容的补充,最后再对设计出来的课程进行评估与优化。搭建课程内容框架,把课程主要的关键性内容言简意赅的罗列出来,形成培训课程的主框架,在此基础上,把每个关键内容的组成部分再列出来,这样,一个有分支、有结构的培训课程框架就形成了。

2.编撰课程内容。当设计好课程框架后,将列出的每一个小的关键点进行细化,增加实质性的课程内容。企业内部培训的课程内容一般是基础性知识加上案例、实际操作等。课程内容要突出,方法和措施要配合好,课程内容设置中要善于利用表格、图形、模型等形象的工具,便于参训者更好地理解及掌握所学知识,使员工一学就会。

课程内容的编撰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之中,课程开发者可能会发现,已经建构的课程框架存在某些部分的缺陷或者针对框架中的某部分的内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不充分,那么,这时就需要对先前的课程框架进行局部修改并组织对相应的所需材料进行收集,随后再完善课程内容。这样循环重复的开发步骤会一直持续,直至课程内容编撰工作的完成。

3.课程试讲。内训师可以开展模拟式的课程教学,或外请专家、组织企业内专业人员、内训师等召开课程研讨会,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发现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较多参训者容易从主观角度对课程进行评论,且教师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到学员对课程的感受,导致参训者将对课程内容的意见与对教师的意见混为一谈,所以,课程试讲时选择合适的讲师更有利于课程开发者准确把握课程优化的方向。同时,课程试讲的次数也需要根据专家的权威性以及参训对象的知识水平来确定。

适合员工的培训课程范文

一、建立地区教师培训专家人才库

1.重视专家名师在教师培训中的引领作用。

我们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遴选省内外一些高校的专家教授和本市的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作为教师培训固定专家,并将这些专家的资料信息造册登记,建立起湛江市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人才库。这些专家普遍理论深厚、知识渊博、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实践经验丰富、熟知学员需求。根据每次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和培训形式等方面情况,从专家人才库中选择合适的培训专家,参与具体的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每位专家的专业特长和能力。这些专家名师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典型、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并且渗透着各地教育文化观念,对学员富有启发性。

2.重视本校教师培训管理能力的培养,激励本校教师参与各项培训管理工作。

每项教师培训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历时长,工作多,既要有授课专家,也要有后勤管理者。鼓励本校教师参与每次教师培训工作,根据教师能力,或者承担授课任务,或者负责日常培训管理。为了让他们能胜任教师培训的各项工作,学校重视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通过多种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考评奖励办法;成立教师培训教研室,并设立中学、小学、学前三个教研组,专门研究各级教师培训工作;要求专任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书》;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拓宽教师视野;通过报销书费,倡导教师研读专著;通过报销学费,激励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通过专项奖励,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等。

二、优化培训条件,实现教师培训“网络信息化

1.适应新形势,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和使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远程培训越来越受参加培训的教师欢迎,它突破了传统“面授”的机械性局限,为学员提供了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形式灵活、学习时间和地点较为自由的个性化培训,它避免了学员的培训与教学活动相冲突,让参加培训的教师省下大量交通费、住宿费、资料费和宝贵的时间等,令学习效率更高。我们非常重视远程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优势作用,加大投入完善多媒体功能室和网络平台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建成了100M出口宽带,具有能为10万名教师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提供服务与支持的“湛江教师培训网”和“湛江市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网站平台,并配有专用服务器,让每位学员都能快捷上网学习。同时,聘请了专业网络管理教师进行后台监控和维护,组织专门教师对网上学习进度的控制、账户管理、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研讨等环节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学员网络学习顺利有效进行。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