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儿》教学设计(整理3篇)
时间:2024-04-27
时间:2024-04-27
一、教材依据
《雪儿》。
二、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悟,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把文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生动的形象及生活的体验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对雪儿的喜爱之情。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让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展开平等的对话,在平等的对话和反复地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到人应该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与动物和睦相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诵读课文,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鸽子图;课文配乐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儿》,(课件展示雪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雪儿飞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儿吗?
2、如果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飞不起来了,你的心会怎么?
3、课文中的“我”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爱心,促使他们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味作者孤寂、向往春光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一段,通过数人朗读,比较优劣、询问感觉的操作步骤,让学生体验作者情感。
2、(问读得好学生)同学们都说你读得好,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什么了?读的时候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比较,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二)读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重点词。
2、读后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让学生反复读。(自由读、齐读)
①“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和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指名班级平时朗读最好的学生读)
③你们也想读得和他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师范读)
3、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4、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增强语言文字的形象感,学生更能专注地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当。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升华爱心。)
(三)读课文4—6自然段
1、“我”的盼望终于实现了吗?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课件展翅飞翔的雪儿)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谁能找出来?
4、集体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
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学生在“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姿态的优美的飞姿)
6、雪儿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
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照顾。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读中想象,从而体会人鸟情深。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四、总结全文,兴趣练笔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运用理解六法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媚
敷药
喃喃
哀伤
艰难险阻
忠实
盼着
弧线
施展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
⑶指名解词。
明媚:鲜明艳丽。
敷药:涂药、搽药。
喃喃:小声叨唠。
哀伤:非常悲伤。
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
忠实:忠诚可靠。
盼着:迫切地希望。
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鸽飞行的轨迹。
施展:发挥、显示。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
四、精读第一部分
1、导读。
从第1自然段看,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从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么对待受伤的白鸽的?
2、讲读。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鸽,什么样子?读一读这些语句,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谁能概括一下?
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这一系列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⑶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飘飘悠悠可以换成哪个词?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4、过渡: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⑴有钢笔描红。
⑵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2、课后作业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联系上节课学会的生字,检查学生的记忆力)
2、师出示一幅鸽子图,问学生: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中,这只鸽子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再次板书“雪儿”)
3、师:大家再次看到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呢?
[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
(一)1、指名领读第1自然段。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2、读完这个自然段,让学生当访问者,提问题。
生:①明媚的春光指的是什么?
②作者为什么向往这明媚的春光呢?
师:谁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学生自我提问结合教师导问以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性]
(二)自读2—3自然段:(要求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鸽?(受伤)
“我”又是怎样对待这只受伤“白鸽”的?(洗澡、敷药、取名)
2、“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望无际的蓝天是雪儿展翅飞翔的地方,自由自在的,还有白云是雪儿的伴侣)
②这也表现出了“我”十分向往着明媚的春光?
(师点拔:表面上解闷散心,实质上饱含了作者对雪儿美好祝愿,表明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渡:在这几天中“我”和“雪儿”的关系怎样呀!
3、用自己体会到这段的感情朗读。
[多种样式理解课文,结合有问有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性]
4、“雪儿”有哪些本领呢?
(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思考,并画出“雪儿”的本领句子来)
①齐读:(“雪儿”本领的句子)
②这句话告诉了人们什么?
(信鸽美名的来历,信鸽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忠实为人类服务,人们还给了它一个称号“蓝天信使”)
5、有感情地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结合内容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齐读4—5自然段。
出示雪儿展翅飞翔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看到雪儿终于能展翅飞回蓝天,我为它欢呼时,你知道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2、雪儿真的能在蓝天中划出一道弧线吗?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雪儿自由自在)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假如它会说话,会对它关心,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4、“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作者的话显示出了忍受着分别的痛苦,为雪儿送别(指导朗读)
5、“我”为什么要将雪儿放回大自然?(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内容思考)
6、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十分快慰呢?
[多种方式交流,以讨论代讲解,让学生在文中领悟感情,也用了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三、扩展。
1、师:以后雪儿会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2、师:我们现在来玩个游戏(信鸽传递信息)愿演者举手,并让学生戴头饰表演。(游戏介绍略)
四、总结
小作者的感情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纯真的心灵和善良的心灵打动人心,这篇文章也启示和鼓舞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从小确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作业设计
1、照样子,从文中找出5个合适的词。
(明媚)的春光
2、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信鸽是不怕,它能,忠实地,所以人们称它是。
②我望着它那,喃喃说道:“,,。”我把雪儿。雪儿,似乎,然后。
六、板书设计
5雪儿
我:腿伤在家→盼望外出
雪儿:照料白鸽→渴望康复
展翅高飞心中快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育学生从小确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材分析
《雪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这是一篇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文。本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让它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爱护鸟类的美好心灵,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我”腿伤在家,向往到外面去活动;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作者照料白鸽养伤并希望它快点好起来;第三段(第4—6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儿”展开双翅飞上蓝天“我”感到十分快慰。
设计思路
根据课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者,教师为引导者,提高品质素养,进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设计本课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量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自探究学习。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实际生活中。
二、考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先由学生自主提问题集体答,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习情况进行指导。
三、在精读课文中,培养学生朗读情感。
学生分析
这个班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美丽的乡村里,他们对鸟类并不陌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鸟非常的喜爱,还有些学生讲出自己怎么救过鸟放回大自然的事呢?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些学生非常活泼、可爱。
本课在这些生活的结合下,正好符合本课的情节。
教学时间2课时:(此课是第二课时)
课后反思
1、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课改精神,体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更新的体会全课。
2、这篇课文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感情,这就多练了学生情感朗读课文。
上一篇:温室效应的特点范例(3篇)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辅导方法(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