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星球(6篇)
时间:2024-05-03
时间:2024-05-03
人类自20世纪中进入太空以来,在宇宙探索上再没有太多进展。宇航员、哲学博士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认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主要任务是向外太空扩张,不是只限于建立科学基地。那么,在实现迁移太空的道路上有哪些问题等待着人类呢?
月球事业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以及重力、温度、照明度都与地球类似的火星被认为是两个主要的迁居星球。
把人类上月球之前,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保障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水、食物。如果可以通过浮土——月球表层的表皮土壤采到氧气的话,那么,水呢?
未来月球居民的饮食问题也很重要。人类将来能在月球上种菜、养鸡吗?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1/6,给植物浇水、植物的生长等都成问题。养鸡就更别提了,在那种重力状态下,鸡会像鸡毛一样飞起来。
建立外星城市还存在一个不小的问题——能源。如果我们要把人类迁移到别的星体,这些星体上必定要有大量的、不间断能源供应。目前对于太空能源的来源,研究者只知道两个——核能和太阳能。在月球上使用核能的前提是把核装置运离地球,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够保证装满铀的运载火箭在升空时不会发生事故。使用太阳能相对简单一些,人类只需“集中”太阳能然后把能量发送到“月球人”需要的地方。然而,如今的太阳能电池不便携带,使用效率也不高。
半圆状的城市
人类迁居别的星球还有一个基本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建造住宅。在外星房屋的设计上,科学家的最大难题是太阳辐射。研究者称,建造宇宙住房时有两个办法可以抵挡太阳辐射:要么将房屋建造得足够高大、厚实,要么深入到星球内部几米处建造房屋。
但首先人类不习惯生活在“地下”,其次要在别的星球上挖地三尺,必须运送大量建筑设备到这个星球上,这在经济上相当不划算。因此,研究者提出的最好方法是把房屋建成球形的充气式风动结构,可以部分埋入地下。
研究人员相信,未来的外星基地将是半球状物的集合。在这些半球状物下,人类将建造房屋和工业建筑。
“金星”计划
莫斯科国立工业大学的教授弗基米尔·伊格里茨基认为,在移居外星球的问题上,医学生物方面的因素比技术上的考虑更为重要。“即使是蜗牛也无法在失重状态下正常繁殖,因为在最开始的幼虫阶段它们的器官和神经系统就会出毛病。”
到了皮肤科,木星说:"请进。"地球说:"最近,我经常皮肤瘙痒,你快帮我看看是怎麽一回事吧。"木星拿来听诊器,听完之后,下了一跳,说:"人类不断的砍伐着树木,让你的森林逐渐变成沙漠。"地球伤心地说:"那怎样能治好呢?"木星意味深长地说:"要想治好你的病,还得让人类自觉的爱护树木,改善绿化环境。"地球谢过木星后问:"你知道去心脏科怎么走?"木星说:"下楼,右转就到了。"
到了心脏科,地球进去问水星:"最近,我总是觉得心闷的慌,您帮忙看看是怎么了?"水星先给地球量量血压,有做了心电图.最后水星悲伤地对地球说:"由于人类大量的把污水排放到清澈的小溪里,把小溪全都污染了.导致血压不稳心律不齐."地球难过地说:"那怎样医治呢?"水星安慰道:"要想治好你的病,就得告戒人们爱护水资源;净化水资源.""请问胃科在哪?"地球问.水星说:"上两层楼,左拐即到."
到了胃科,土星急忙把地球扶了进来,地球说:"我最近总是觉得胃疼,您帮帮我吧."土星说:"你的胃是因为人类大量从你的胃里挖出金;银;铜等矿物质,让你的胃里缺乏营养所造成的."地球泪流满面地说:"那怎么才能治好呢?"土星叹道:"只有让人类保护好环境."
地球从医院里缓慢地走了出来,"人类啊,救救我吧!"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宇宙也有“宜居”处
如果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那会是一个人类的宜居之地。宇宙中也有这样“适宜居住”的地方。在那里,行星表面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所以水可以呈现液态,不会蒸发殆尽,也不会始终凝固不化。
以前的探测结果是,葛利斯581d的公转周期为83天,由于距它的恒星太远,被认为其表面难以形成液体水,但新发现修正了这个数据,显示其公转周期为66.8天,这表明它的距离实际上离恒星要近一些,大约为地球和太阳距离的四分之一。在这个距离上,葛利斯581能够给它的行星更多的热量,从而使葛利斯581d上有可能形成液态水。
科学家们对这次新发现高度重视,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虽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大约350颗系外行星,但绝大多数都是体积巨大、轨道怪异的巨行星,其中的所谓“类地行星”也是要么寒无比,要么炎热异常,要指望在这样的星球上发现生命是难以想象的。马约尔等人的发现是人类寻找系外行星的重要一步,表明“适宜居住”的系外行星能够在宇宙中自然形成并且可能数量可观,因此,寻找这样的“类地行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葛利斯581e的公转周期只有3天多一点,离它的恒星太近,所以表面的温度很高,不可能存在生命。它的非凡意义在于它的质量非常接近于地球,这说明人类发现类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就在不久以前,人们发现的系外行星,其质量多比葛利斯581e大得多,例如葛利斯581b的质量是地球的16倍,葛利斯581c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2008年6月,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5颗系外行星,其中3颗的质量分别是地球的4.2倍、6.9倍和9.4倍。天文学家们把远大于地球但小于地球10倍质量的岩石行星称为“超地球行星”。人类目前正处在发现“超地球行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发现像木星这样的大行星已经不在话下,但离发现地球大小的行星还有些距离。
葛利斯581e质量不到地球两倍,它的发现是天文探测技术精度大幅度提高的结果,而由于“科罗”和“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升空,人们已经可以用更先进的“凌星”法寻找系外行星了,所以现在看来,找到接近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就更加可以期待了。
寻找“类地行星”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夫・马尔西是寻找系外行星的“高手”,他深知寻找系外行星的艰难,特别是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的小型“类地行星”。20多年前,这位天文学家用了8年时间搜索星空,他希望通过观测恒星的“摇摆”寻找到一颗系外行星。由于行星不发光,又处在恒星光芒的掩映之中,所以用当时的望远镜无法从地球上直接看到系外行星,天文学家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寻找它们。他们观测恒星的运动,假若一颗恒星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摇摆”,那么这颗恒星的周围就有可能存在着行星,因为“摇摆”很可能是由行星的引力造成的。1995年,马尔西和保罗・巴特勒找到了两颗系外行星,分别是大熊座47b和室女座70b,但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发现系外行星的人,就在他们发现了这两颗系外行星的前两个星期,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两位天文学家迈克・马约尔和戴迪尔・奎洛兹在飞马座51周围发现了飞马座51b,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相距我们十分遥远,又处在恒星的光芒之下,所以发现它们实属不易。天文学家们打比方说,发现系外行星就好比在几千米开外去寻找一只在探照灯边飞翔的萤火虫一样,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好在近几年来,新技术层出不穷。2005年8月,天文学家通过“引力微透镜”技术发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5.5倍的系外行星,它也是当时发现的最小的系外“类地行星”。这颗星的“太阳”也是一颗红矮星。由于这颗红矮星非常暗淡,导致其行星表面温度可能低至零下220摄氏度,所以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引力微透镜”是一种寻找系外行星的新方法,适用于寻找较小的行星,其原理是根据天体引力使光线弯曲而形成的所谓“引力透镜”的放大效应来发现系外行星。2008年6月2日,科学家用“引力微透镜”方法又发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3.3倍的系外行星。这是科学家运用这种技术发现的第七颗系外行星。
2009年2月,欧洲空间局宣布说,“科罗”卫星发现了一颗直径小于两倍地球的系外行星,他们将这颗星命名为COROT-Exo-7b,这是人们采用“凌星”法发现的最接近于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凌星”法的工作原理是捕捉行星经过恒星表面时恒星光度的微弱变化。科学家们推测,COROT-Exo-7b有可能拥有类似地球的岩石结构,表面非常热,虽然不会有生命,但在物质结构上很像地球,是一颗类似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这表明,宇宙中类似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是存在的,而且已经能够为我们所找到了。
是奇迹还是常态
实际上,迄今发现的所谓“类地行星”都并不是严格地类同于地球,尽管它们中的一些可以勉强被称为“类似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但其上的环境不是太冷就是太热,即便是葛利斯581d这颗被认为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行星也并不是那样“适于居住”。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7倍,这样大的质量很难形成类似地球这样的岩石表面,当然,它也不可能是像木星那样的气态巨行星,因为要形成这种行星,它的质量又太小了,所以科学家们推测,葛利斯581d很可能类似于天王星或海王星,它的表面覆盖着冰冷的海洋、氨和甲烷。
尽管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天我们已经能够越来越频繁地发现“类地行星”了,但老实说,要真正找到一颗完全意义上的“类似地球”的行星恐怕还是非常困难的。许多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坚持认为,我们的地球即使在宇宙中不是唯一,也堪称奇迹。这是因为,在宇宙中要形成一个“地球”,必须在包
括温度、质量、距离、轨道类型、物质组成等所有方面都处在“恰到好处”的状态上,稍有差错便难以形成真正的“地球”。而且,上述所有这些“恰到好处”的因素都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不变,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得到充足的时间从低级向高级进化和发展。至于智慧生命的产生,那当然就更堪称奇迹中的奇迹了。
想想这些“恰到好处”的因素都是在偶然中无一例外地凑在一起的,哪怕有一个因素出了问题,地球就会遭到类似生物大灭绝这样的灭顶之灾,我们便可以知道,要在茫茫宇宙中找到另一个“地球”是多么困难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地球真可谓集宇宙之万千恩宠于一身,是大自然真正的幸运儿。
不过宇宙中毕竟产生了一个地球,既然产生一个地球,那么第二个、第三个乃至于第无数个难道就不能产生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宇宙既然如此辽阔,我们就不能认为在茫茫宇宙中的另一些地方没有形成其他“地球”的“恰到好处”的环境。从理论上说,这也是没有错的。
目前,不少科学家似乎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宇宙中的低级生命也许是常见的,但智慧生命恐怕极为稀少,因为低级的生命,如微生物等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但高级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则需要极舒适的环境和长时间的进化,能在环境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上满足高级生命存在的星球恐怕不会太多。
“达尔文”计划
尽管今天的望远镜已能直接拍摄到了系外行星围绕它们的恒星运行的图景,但那些行星还是很大,比木星大得多,而且离它们的“太阳”很远,最近的为24个天文单位,晟远的为119个天文单位,而要用望远镜直接为一颗和地球一般大小,且距中心恒星的距离又与地球相近的“类地行星”成像,则要求望远镜在同等条件下能看到比现在成像的行星小3000倍的物体,而且不会因恒星光线的掩盖而看不到它们,要做到这一点,即使动用目前世界第一巨镜――坐落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上的10.4米口径的大型望远镜也望尘莫及。
不过,下一代巨镜会做得更好。今天,许多计划已经在科学家们的头脑中形成,有些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类地行星搜寻者”是美国宇航局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寻找“类地行星”的探测器,它由两台望远镜组成,其分辨率是哈勃望远镜的100倍,可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上搜索“类地行星”,并具备观测行星大气的能力。然而由于资金的原因,这个计划被搁置了下来,与之关系密切的“SIM行星搜寻”项目也被同时推迟。但欧洲空间局的“达尔文”计划则预计于2015年实施,美国宇航局很有可能与欧洲联手推行“达尔文”计划。“达尔文”包括4-5艘探测器,其中3-4艘探测器上装有口径3-4米的太空望远镜,它们组合起来等同于一架巨型望远镜。科学家预计,“达尔文”不仅能发现地球一般大小的行星,而且还能对它们直接成像,并分析它们的大气中是否包含支持生命存在的化合物,包括水、甲烷和氧气等。
1957年,随着前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人类向太空进发的梦想向现实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人类预想着靠太空移民来给不堪重负的地球以喘息的机会,让人类得以延续。在2011年的年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掷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他们发现远离太阳系之处,运行着一颗跟地球极其类似的「宜居行星――即开普勒-22b。这颗星球或许会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太空移民时代。
地球之外的曙光:
移居外太空
发现开普勒-22b
在浩淼的宇宙中,人类一直在探索新的家园。也许有朝一日,像电影《阿凡达》里一样,寻找到一个和地球拥有类似环境的潘多拉星球,并且向其移民会成为现实。2011年12月,NASA表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计划有了重要进展:观测发现在太阳系之外有一颗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具备与地球相似的天文条件,围绕一颗近似太阳的恒星公转,可能存在水源,温度也适合人类居住。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这一消息立即成为2012年初最热的话题之一,甚至远远超越了玛雅预言的影响力。
科学家艾伦所说:「开普勒-22b的发现证明了地球人并不孤单,宇宙中也许充满了各种生命体。为了纪念这个充满希望的发现,科学家们为开普勒-22b起了一个俗名――「地球兄弟。
开普勒-22b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之星,与地球有相近的天文条件。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2.4倍,并且这颗行星恰好落在所属恒星的「宜居带中。所谓「宜居带是指开普勒-22b从中央恒星接收到的辐射热量适宜,可以维持液态水不结冰,也不沸腾,而是恒定在一个液态的海洋状态。
星球的宜居标准
虽然称为兄弟,但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600光年,现有的交通工具是无望抵达了。
在开普勒-22b的星系中央,有一颗光谱型为G的黄矮星,这颗恒星比太阳年轻,所以质量也略小于太阳。普勒-22b围绕其轨道公转的周期约为290天,与地球上一年的时间近似。因为处于恒星「宜居带,开普勒-22b的表面温度为21摄氏度左右,满足液体流动和人体适应需求。如此完美的匹配,对渴望移民外星的人类来说,确实是充满诱惑力的行星。
开普勒-22b发现之后,「宜居星球的话题瞬间在全球热议。人类的未来将寄望于一个怎样的天体呢?
在宇宙中看地球,是一颗蔚蓝的行星,所以星球表面的液态水是「宜居的核心标准。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地球被称为蔚蓝色的行星,因为其表面有70%以上被海洋和河流覆盖。水是地球生命维系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人体。水分在人体中的比例约为60%,而在其他生物体中,水分也占了绝对局的比例。
在地球上虽然有极寒的南北极,也有极热的赤道,但地球表面的整体温度范围适宜,能确保人类可以承受。地球上的海洋与大气充当了温度控制器的角色,在维持温度范围的前提下,带给人类四季的变化和不同时间、季节温度的差异。这些在开普勒-22b上也有相类似的保障,所以这颗行星的平均温度可以维持在21摄氏度左右,接近地球的数值。
阳光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所以一颗宜居的星球,还需要搭配一个稳定的恒星。宇宙中星系的孕育周期相当漫长,中心恒星的年龄会决定周围行星的居住条件。通常认为,10亿年是恒星成熟的一个时间标志,只有中心恒星年龄大于这个数值,在其所辐射的「宜居带行星上才可能孕育出生命。很多灾难片都喜欢以彗星撞击作为主题,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一个行星系所具有的巨型气态行星数目也是判定行星是否宜居的关键。地球宜居的关键是有足够量的巨型气态行星,就像太阳系中的木星和土星,它们会吸引这些撞击,保护其他行星。
进驻太空之旅:新移民时代
奔向新行星
一颗「宜居行星却不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太空移民的新时代注定不能马上实现:开普勒-22b位于天琴座和天鹅座方向,距地球有600光年,如何奔向新的居住目的地对于现代航天技术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目前人类最快的航天器是「新视野号探测器,秒速15.5千米。但驾驶「新视野号从地球飞往开普勒-22b,大约需要1160万年的时间,地球物种还没有如此「高寿的。所以这个太阳系以外的宜居星球,暂时只能是人类一个美好的向往。
既然暂时无法实现移民,那开普勒-22b对于人类的意义何在呢?它为人类开启了一个新移民时代的梦想。进驻太空,多么让人兴奋的字眼!正如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的名言一样:「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从地球到开普勒-22b,太空移民时代也许就此发端。
宁静的远征
迈向太空需要非一般的技术支持,从阿波罗登月计划到第一个国际空间站建成,每一次太空旅程,都是一场革命,在安静的宇宙之中,展开人类轰轰烈烈的移民运征。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让人类成功摆脱了地心引力,能站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欣赏这颗蔚蓝色的行星。离开之后便是停留,宇宙空间站可以说是人类进军太空最重要的技术。
登月之后,人类改变了征服太空的策略,由之前的竞争转为合作。国际空间站由多个国家合作完成。这个飘浮在近地轨道上的太空住所:由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以及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电池等部分组成,能容纳多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独立的小型空间站通常一次即可发射完成,而正在使用的国际空间站,是分多次发射组件后,在太空「组装完成的。国际空间站就像动画片中「太空堡垒的雏形,虽然只能容纳数人,但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可以预见的太空生活方式。
当然,真正的全民太空时代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太空游的开放,却让一切变得可及了。支付20万美元享受一次太空旅行,维珍公司的「白骑士二号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标志。这架航空器将搭载航天器「太空船二号,带领游客进入太空。游客们的「旅游巴士被安置在母船两个机身之间的下方,随航空器一同飞行至1.5万米高度。然后航天器与母船脱离,并点燃混合火箭,依靠火箭的驱动力继续攀升,直至抵达亚轨道(距离地面约100公里)。此时所谓的「太空旅行才真正开始。游客会在舱内体验五分钟失重的感觉,同时欣赏太空景色。而这场属于平民的太空狂欢也即将于2012年展开,届时人类的太空之旅可能会真正喧嚣起来。
无限梦想力
人类移居太空不像搭个巴士或者叫辆出租车那么简单,而所有梦想的驱动力都来自于人类宏大的想象空间。虽然奔向新家园的技术有待大幅提升,但关于移民外太空的技术构想,真的是怎么精彩怎么来。
在一次关于星际旅游的研讨会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家约翰・莫尔提出了前往恒星的疯狂设想,他甚至设计好了最酷的运输工具――激光;出自物理学家德里克・蒂德曼之手的设想「环膛炮是一个超大离心机,依靠物理学原理帮助人类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甚至还有工程师提出了「太空电梯的构想,140亿美元就能制造一台,可能届时太空游的资费也能大幅削减;本杰罗公司则表示,拟于2015年发射「太空旅馆,率先抢滩未来的旅游市场⋯⋯
「太空堡垒
关于移民太空的设想几乎是科幻片最喜欢的题材,在电影中,「太空堡垒显然成为最重要的居住和运载工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杰拉德・奥尼尔认为,人类进行太空移民最好的办法是建造具有大型运载力的「太空城,人类可以在城中以居住的方式寻找新的家园。或者通过暂时离开的方法让地球进入自然恢复期,在适当的时候人类再返回地球生活。
一座「太空堡垒应该是怎样的呢?奥尼尔做了一个设想:首先太空城的外观是一对圆筒,利用内壁的独特设计来模拟地球的「自然。人类在内壁上种植花草树木,通过内部中央供水装置,模拟出地球的生态,甚至还有河流等等。在太空城内,模拟现在城市的样貌,建设道路、居住区、娱乐区、商业区、工作区等,让生存在此的人同样有家的感觉。在技术上,太空城外设计有太阳光反射板,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调整反射板的位置改变进入太空城内的光量,实现白昼和黑夜的交替以及四季变化。
天空的盛宴:生活在别处
一片待开垦的绿洲
当地球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时候,仰望星空,澄澈的太空成为人类一片有待开垦的绿洲。很多科学家都幻想过人类的未来居住空间,在太空中,依托大型航天器,或空间站,人们建设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通过机械力产生类似于重力的环境。为了模拟这种构想,科学家在地球上建立了封闭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二号。在这个独立的循环系统内,太空生活的初步形态得到实践,关于未来的模式有了科学依据。未来,在星空之上,人类将居住在一个可循环的空间站中,融入深空,踏上永恒的探索之旅。
太空生活计划
太空码头
在离地球不远的近地轨道和围绕月球和火星的轨道上,建造一系列空间港口,作为承接地空之间的中转站。
太空桥
太空时代同样需要类似汽车的交通工具,但在太空飞行,必须机动性良好。X-30试验机(「东方快车)、霍托尔、森格尔等设计都已经获得了认可,这些作品被称为「太空桥。
太空发电厂
把发电厂搬去太空的想法有些疯狂,但利用火箭将太阳能发电卫星发射到空间轨道上,再进行组合,就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发往地球。
太空加油站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核工程学专家预测,未来航天器将可以在月球和木星上「加油,大型的聚变燃料储存器设备将落户这两个天体。
太空工厂
我要把月球和其它星球上各种对人类有利的气体进行调整,让它造福人类。把对人类有害的气体,进行科学处理,成为对人类有益的新鲜氧气。发明出各种高科技产品,造福人类。利用月球和其它星球上的水冰分解,得到氢和氧使得空气质量既清新又舒适。让人类健康长寿。用月球和其它星球上形成的新型矿物质,提炼成为能抵御太空的各种压力和抵御撞击物,还能预防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的建筑材料,提炼出促进人类健康的绿色环保钢化玻璃砖,建造出优质高科技的新型楼房。
我要发明出各种各样的自动输送仪,让人类不需要出去购物,用自动输送仪输送。需要什么,只要在生活必需品一栏输入所需要的物品名称,自动输送仪就会立刻输送到需要者手中。
我要精心研制出适合人类健康生长的植物、树木,培育出能在月球和其它星球上生长的植物。让它们的果实香甜可口,能够延年益寿,让人类都能活到三四百岁。
我还要研制出让所有动物都没有病菌的全自动扫描仪,无论它们在哪里,全自动扫描仪都能够检测扫描,把它们身上的病菌都会做扫描清理,让它们不带任何病菌。还要研制出空气进化器,让它们在死后都会自动消失,不留一点污染。我要让各个星球上的工厂、车间都是无毒、无污染的环保工厂。
我要把未来各个星球的医院,都设计成科技发达的现代化一流的医院。不管你得了什么病,只要你走进去,就会立刻好转。现在医治不好的疑难病,只要是走进未来医院,所有的病就会立刻好转。有心脏病的人,在未来医院疗养几天,心脏就会很快健康好转……
未来各个星球上的娱乐场所到处都有,各个星球上的人类都已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工厂都是机器人操控,人类每天快乐的生活在净化空气以后的舒适环境中。
各个星球上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各色各样,美丽的花卉五彩缤纷,它们散发出清香扑鼻的香味,空气十分新鲜。人们走进公园,身体就会觉得十分舒适,空气中带有对人类身体十分有益的多彩氧气,让你走多远都不觉得累。公园里还安装着气候调节仪,一年四季都是舒适的环境,没有寒冷的冬天,也没有炎热的夏天。你想要休息的时候,在你面前就会立刻出现舒适美观的自动摇椅,你坐上去会觉得舒适无比,你离开时它就会消失。公园的鲜花美丽鲜艳,而且发出淡淡的幽香,这种花香你吻了就会给你补充能量,增加营养。你在公园行走,就不需要吃饭,喝水!花香飘荡在空中就让你精神百倍。公园的树木很是特别,你要是走近它,对它打招呼,它就会立刻出现一个你喜欢的秋千,你坐上去它就自动摇起来,让你觉得飘飘荡荡,好似进入仙境一般!各个星球新奇的东西太多太多……人类要想去哪里,只要你按动一下自动控制仪的按钮,它就会立刻把你输送到哪里!
未来的的学校都是快速学校,老师都是我们这些科学家设置的机器人,他们讲的那些课程和现在完全不同,我们发明出一种奇特的能量,教出的孩子聪明伶俐,只要五年就学完大学课程,不愿上学的孩子,只要走进学校就会变的不想离开,他们各自都发挥聪明才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有条有理。
我这个科学家,展开我的隐形翅膀经常穿梭在太空、月球、火星、地球和其它星球之间。在我的太空站,我观察那成千上万颗大大小小的行星恒星,和四处飞舞的流行。吸取它们的能量,研制出一种控制大自然的仪器,让大自然只会造福人类,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各个星球上做出的各种食物都十分香甜可口,人类每天只吃一顿饭就足够一天的营养所需了。各个星球上的水果,让人类吃了都会感到精神倍增,身体十分舒适。吃了这些星球上的食物,人类的身体从不得病,体质特别健康。到了未来世界,就没有地球和其它星球区分,都是一摸一样的高科技设备,人类没有穷富差别,不会再为生活奔波,无忧无虑,尽情的享受美好的生活。各个星球上的交通工具是一种轻便环保的无人驾驶飞碟,人类要去哪里,只要坐上去按一下指示标志,飞碟就会把他们载去哪里,没有一点颠簸的感觉。各个星球的植物、树木、花草和地球上都没有差别,我们这些科学家认真仔细的研究,把各个星球的有害物质去除,添加上各种各样对人类有益的元素,造福人类!让人类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战争,没有争权夺利,生活在和平共处的美好生活中!
首先,地球妈妈先向水星去借。地球见了水星,说:“你好啊,水星。我是地球,我来是想向你借东西的。你……可以借我一些水吗?我身体里快没水了,仅有的一点水也已经严重污染了。求求你了,借我一些吧!要不然,我的子孙们就无法生存下去了,求求你了!”
水星说:“啊,地球,当初宇宙妈妈孕育我们的时候,你是最漂亮的,怎么现在千疮百孔了呢?好吧,虽然我的水资源也不太多,还是借你一些吧。”说着,水星歪歪身子,倒给地球一些水。
地球说:“谢谢你了,水星。现在这些后果,都是在我身体里住着的子孙造成的。他们肆意污染环境,搞的现在垃圾成堆,水不再清了,树也不绿了,就连鸟儿也很少飞翔了。唉!”
地球又到了木星那里。
地球对木星说:“你好,木星。你可以借我一些树木吗?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现在我身上绿色的森林、植被已经很少了。请借我一些树木吧!”
木星说:“哦,地球,你好可怜啊!好,我借你一些树木吧!”于是,木星借给了地球许多树木和种子。
地球很感激,说:“谢谢你,木星!”说完,带着树和种子走了。
地球又去了土星。
她对土星说:“你好,土星。我可以向你借些土壤吗?我身上的土壤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都是被人们用电池、塑料袋污染的。”
土星很可怜地球,于是借给了她许多干净的土壤,地球很高兴。
地球又去了金星那里。她去借什么呢?哦,原来她去借矿产资源。为什么要去借金子呢?因为地球妈妈意识到,人类之所以将她污染的这么严重,是因为他们需要矿产资源。为了这个东西,人类不顾一切地滥采乱挖。地球妈妈借矿产,就是想让人们不会因为资源的缺乏而发生战争。
地球妈妈对金星说明了她的来由。金星听后很是感动,就借给了地球妈妈许多金矿石、铁矿石、铜矿石等矿产资源。金星还说:“地球,人类这样对待你,你还为他们着想,你真是太疼爱他们了!”
地球妈妈又去火星那里,她要借的是能源。因为她身上的能源快用光了,所以她要去火星那里借一些。
地球对火星说:“火星,你好啊。我身上的能源快用光了,你可以借我一些吗?”
火星说:“当然可以!”火星借给了地球许多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
地球妈妈终于借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她长舒了一口气。人类得到了这些宝贵的资源,生活又能正常的延续下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