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范例(3篇)
时间:2024-07-28
时间:2024-07-28
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独立出乡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完全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政、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政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政部门仍由乡镇政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优秀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政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独立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独立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政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其他人事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独立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丁奎缪方云单位: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陈公贤,陈宏辉.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4(6):20-22.
[2]李安宁,王德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5):1-4,16.
[3]曾庆鸿.论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14(10):1-3.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上个世纪的支柱性产业,一直引领着我国经济稳定前行,应该说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初期的繁荣与稳定。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攀升,经济发展方式在悄然改变,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地方局部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乡镇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以及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概述
(一)环境得到了优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乡镇农业经济从生产环境上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首先,硬环境方面,乡镇农业基础水利设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难题,进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乡镇农业抗汛、抗旱能力。其次,在软环境方面,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快速传播,这不仅有利于农民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有利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产结构发生变革
首先,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品种生产,转向特色化、多元化精品生产转变;其次,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及果业生产方面,均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极大刺激了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二、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观念依然落后
目前,我国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地区始终无法脱离政府扶持,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进程;除此之外,农业人员的思想过于保守,缺少创新意识,对新技术存在疑问与排斥,这些都导致了乡镇农业经济停滞不前。
(二)农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2015年我国农业信息采集数据显示,我国乡镇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地方乡镇农业局专业技术输入不足也导致了基层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落后。同时,随着乡镇青年人员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人员除了孩子就是老人,乡镇高质量劳动力呈现下滑趋势。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乡镇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基层农业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党中央有效政策的支持。仅2015年国家农业扶持与奖励政策就出台了22项(包括以往延续及新出台),例如: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等,这些针对性强、扶持力度大的相应政策由于缺少监督与及时宣传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发展观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农业发展观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首先,从基层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其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此外,针对一些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一定要下大力气组织专家实地进行生产经营指导,将成果转化落实到位,从认识上彻底转变农业人员的发展观念,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全面提升农业人员综合素质——实现精准扶贫
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基层农业局要本着扶贫帮困的原则,积极组织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从农户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对农业生产抱有热情的年轻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扶持过程不仅要重视专业技术层面,更要重视培养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专业技术领头人,以点带面,实现精准扶贫。
(三)加强政策引导——认真贯彻“十三五”规划精神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第四篇推进现代化农业中指出,为了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因此,加强基层单位的政策落实与岗位工作监督,不仅是创新乡镇农业的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所以乡镇政府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促进农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乡镇农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农户思想意识需要改进,进而适应当前多变的市场。基层乡镇农业工作者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而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鲲,王敏奕.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王继翠,李桂荣.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
[3]吴根英,钱小佳.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经贸,2015
为了全面掌握各乡镇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建设进展情况,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确保“2311计划”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座谈会。
3月17、18日两天,我们组织农牧、林业、水务、畜牧、电力、交通、农机、农技中心、林业站等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对全县13个乡镇的60多个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示范点进行了现场督查。通过现场督查的情况来看,各乡镇高度重视农业结构大调整工作,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地块落实工作谋划早、行动快,大多数乡镇示范点建设前期工作进展较快。等乡镇养殖小区已经开工建设;部分乡镇日光温室示范点进行了划线定桩,准备近日开工建设;、薛百等乡镇林果业示范点完成了开沟灌水等工作,定植前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同时,在督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是工作进展差距大。表现在各乡镇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进展较快与工作进展较慢的乡镇之间差距很大。一方面,各乡镇在日光温室、养殖暖棚、新农村建设、大田节水、示范点打造等方面工作进展有差距。另一方面,水权管理有差距。大多数乡镇始终把水权监管作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在水权管理中薛百乡创新水权管理方式,制定了“五不配水”、“五不供水”的水权管理措施,值得其他乡镇学习借鉴,但个别乡镇水权管理还不细、不实,特别对特色林果业套种经济作物水权配置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二是地块落户工作不扎实。从农牧部门统计的日光温室地块落实情况看,目前各乡镇已预留日光温室建设地块7173亩,占任务的90%,但从现场督查情况看,个别乡镇虽预留了日光温室建设地块,没有真正落实到户。个别村社虽然有建设的意向,但土地流转等工作没有到位。三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个别村社对今年县上出台的设施农业补助政策领会不深入,宣传有偏差,群众对今年的补助政策还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四是个别示范点建设不规范。特别是个别林果业建设示范点存在走捷径、图省事的问题,农家肥施用量不足,个别养殖小区、林果业建设点距离农户居住地较远,且交通十分不便、水电设施配套困难,给今后生产经营带来许多问题。五是苗木缺口较大。今年市上下达我县的特色林果业任务是3万亩,近期市上又追加了2万亩。目前,已到位苗木480万株,其中枸杞苗木120万株、红枣苗木100万株、葡萄苗木260株,按照5万亩建设任务计算,尚缺苗木560.46万株,苗木缺口很大,如果调运不及时,将错过栽植时间。六是整体工作进展慢。从全县设施农业和林果业地块落实到户情况看,落实到户的不足三分之一,设施农业4月份要集中开工建设,按照县上实施方案要求,枸杞4月10日前、葡萄4月20日前、红枣4月30日前要全部完成定植任务,时间十分紧张,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找准差距,靠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一要吸取经验教训。要从我们前几年发展设施农业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特别要从“4·24”、“10·24”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要求等发放到各建设点,确保今年设施农业和林果业符合规范要求。农业技术部门要采取发放资料等形式,把设施农业建设注意事项及建设规范、建材质量。
二要统一思想认识。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思想再发动、任务再落实的会,也是一次找差距、找问题的工作推进会。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产业发展,综合考虑我县实际情况,宜菜则菜,宜畜则畜,宜林则林。各乡镇必须高度重视当前特色林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工作,必须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尽快深入一线,组织开展工作,打开工作局面。
三要明确时限要求。各乡镇要尽快整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督查指导、召开有关会议,尽快安排部署,把任务落实下去。各乡镇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开工建设和定植的各项前期工作,包括设施农业地块落实到户、押金收交、划线定桩,以及特色林果业开沟施肥、泡地浇水等工作。林业部门要克服困难、多方联系,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所缺苗木的定购调运工作,确保苗木及时足够供应。县上把4月份定为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建设开工定植攻坚月,各乡镇必须按照实施方案要求,4月10日前完成枸杞定植任务,4月20日前完成葡萄定植任务,4月25日前完成红枣定植任务。同时,争取今年新建60%的日光温室和养殖小区在4月份开工建设,5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8月底前全面完成墙体建设任务。
四要做好落户工作。落户工作是我们落实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体现乡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落户工作不扎实,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将严重影响后期建设质量、扣棚定植、生产经营等工作。各乡镇要结合特色林果业任务再落实,进一步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形势分析、算账对比等方式,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任务落实到地块、敲定到人头。
五要严格规范标准。设施农业建设方面,在近几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关键要把好选址关,必须做到在二轮承保地内建设、尽量集中连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能够配套。特色林果业建设选址方面,要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与居住地距离、道路交通等因素。从督查的情况看,个别村社还抱有完任务的思想,特色林果业地块选择存在交通不便、立地条件差等问题,个别建设点还是水权配置计划以外的地块。今后,要借鉴设施农业建设的做法,对拟发展林果业的建设点,乡镇要提前申报,待林业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工建设。
下一篇:银行理财营销思路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