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认识范例(3篇)

时间:2024-09-05

审计的认识范文篇1

高校签订并履行的合同有很多种。其中涉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有联合办学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买卖合同(物资设备采购合同)、技术咨询合同等。从审计的职能出发,开展合同审计,参与合同管理。主要是通过规范合同签订程序,推动合同认真履行,开展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起到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目前主要开展的是对建设工程合同、买卖合同(物资设备采购合同)和技术咨询合同等合同从立项,市场调查,招投标,确定合同当事人、合同条款及合同价款的审核直至合同履行情况检查全过程的参与和监督。合同管理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了合同管理,就抓住了经济活动的牛鼻子,规范了合同管理,就能有效地规范经济秩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拟结合我校合同管理和审计工作的实践谈一些体会。一、我校合同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发展过程1.立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和合同管理办法1999年由校长授权,学校组建合同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由主管财务的校领导任组长,主管审计、后勤的校领导任副组长。计财处、资产处、监察处及有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成员参加领导小组,分口把关,共同负责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形成管理、执行、监督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严格经济合同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1999年制定了《湖南大学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同年9月下发了《湖南大学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补充规定》。2000年两校合并,为了适应合并后的管理,规范学校经济行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修订了合同管理办法,并下发了《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关于成立湖南大学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和专业组的通知》。2004年12月下发了《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修订稿)》。为促进学校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适用学校发展,2007年对《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修订稿)》作了补充规定,强调了由国家财政性资金支付的合同及标的额在政策规定限额以上的合同,原则上进行政府采购,实行招标签订。2.合同管理制度的实施合同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审计处,明确要求:经济合同由校务会批准立项,立项后由执行单位组织招投标并与中标方洽谈商拟合同初稿,经计财处、审计处对资金立项、对方资信、合同规范性进行全面核查,审计后报领导小组批准,方可正式签订合同。审计处根据学校文件要求制定了《湖南大学建设、修缮工程合同审计通知单》,对送审的合同进行认真的审计。2006至2007年,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的重点工作是抓好合同管理的制度修订,推进学校合同管理及相应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各合同管理专业组和相关处室分口把关,相关处室的职责更加明确细化,严格合同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形成管理、执行、监督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审计处主要负责审查合同标的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促进了学校合同管理规范化的进程。在此期间,学校出台了《湖南大学设备仪器采购实施细则》、《湖南大学大宗物资采购实施细则》、《湖南大学文献资源采购实施细则》、《湖南大学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实施细则》、《湖南大学修缮管理实施细则》、《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等文件。至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合同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合同管理、仪器设备及大宗物资采购、修缮项目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及文献资源采购程序。二、合同管理和合同审计工作的实践学校审计处认真执行学校合同管理办法进行的审计。通过审计发现问题,规范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形成有效的经济监督管理机制。为了做好合同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充分发挥自己业务能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湖南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合同审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合同管理系列制度,送审合同必须提供合同签订前期工作文字记录、材料、招投标会议情况记录、招标答疑记录、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设计图纸、合同文本等资料;对不能按正常程序组织招标投标的特殊项目,必须提供有主管校领导签字的《特殊项目请示报告》,报告中须说明原因、项目概况、造价、资金来源、结算方式等;采取总价包干的项目需提供经审计处确认的预算书;采取按实结算的项目需提供经基建、后勤等部门审核的预算书;送审合同资料存在下列情况的,不予受理审计:资料和资料内容不全;未按学校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不按招投标决议签订合同;改变中标队伍或中标金额;其他未按相关法规和学校制度操作的合同文本及资料;受理的合同,合同审计应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及学校合同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进行审计,并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合同审计通知单或者签署审计意见,报审计处处长审批后,将送审合同、资料及合同审计通知单或者签署的审计意见返还给送审单位;建设工程项目、修缮工程项目、仪器设备采购、大宗物资采购等合同履行情况的审计检查应根据学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的安排组织实施。近年来,通过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各合同专业组和审计处的共同努力工作,按照制定的《湖南大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湖南大学小型建设与修缮工程施工合同》等文件执行,做到了合同审计的规范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通过学校合同管理和审计的规范工作,我校的合同管理效果明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维护了学校权益。用合同管理的方式去规范、约束经济行为,避免了经济活动中由于缺乏法制观念给学校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减少了由于认识上、说法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纠纷,从根本上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以来杜绝了对外经济纠纷事件的发生。第二,创造了效益。在实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集中、公开的方式,施工单位和供货商的选择实行了公开招标投标的形式,提倡的是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原则,因此,能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实现优质服务,降低工程造价(产品价格)。就2009年,据建设修缮工程、仪器设备和大宗物资采购三个合同管理专业组上报的合同签订情况和招标投标情况并经统计,2009年3个合同管理专业组共办理609份合同,合同金额达16411多万元;经过招标投标工作程序的把关节约经费1233多万元,平均节约率为7.5%。#p#分页标题#e#第三,有效地防止了腐败。开展合同管理,把经济监督的关口前移,实际上就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监督。合同管理有校内各职能部门全方位的参与,形成了监督的合力,增加了经济活动中的透明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行为,加强了廉政建设,保护了干部。第四,培养了一支队伍。合同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各专业组的成员通过参加合同管理工作,法制观念增强了,市场意识增强了,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提高了。我校合同管理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生过合同纠纷。但仍存在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工作。如仍存在有不重视合同签订、特殊工程项目合同后补程序不及时且不规范、送审合同审计资料及内容不全且程序不到位,以及个别专业组合同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等。三、促进和完善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建议首先要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在认识问题上,首要的是校领导充分认识、高度重视经济监督。历届校领导非常关注合同管理工作,多次在学校的中层干部会上通报合同管理情况,把按程序办理合同作为一项工作制度,要求必须遵循并且把它落实到每一项具体业务中,使上上下下形成统一的认识。不按程序办一是办不通,二是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其次,组织到位。实行合同管理必须有组织保证,学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由学校校长和相关主管校长担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把关。合同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审计处,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具体工作。同时下设四个合同专业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作为专业组成员,共同参与,具体完成每一项合同的签署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第三,措施到位。健全的制度是开展合同管理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合同文本体系,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统。一是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即领导小组的职责,专业组的职责及授委托权职责。二是明确工作程序。三是明确工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确保了合同管理真正发挥作用,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第四,宣传到位。加强合同教育,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合同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加强对《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省、市政策及学校合同管理办法系列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使教职员工能够熟悉和使用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支持和理解合同管理工作,自觉按程序办事。只有依照法律、法规从事经济活动,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才能真正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五,执行到位加强合同签订的事前管理,认真按照《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⑴每一份合同的签订都应有符合规定的依据,都必须在招(询)标评审后确定的中标结果的基础上签订合同,项目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更改变动中标项目内容、中标价格等。⑵规范合同文本,对合同的格式、条款都要作明确的规定、要求,确保每份合同的内容详细、具体,使合同的签订尽量做到规范、完整,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全面和不明确,导致产生合同纠纷的产生。⑶严格合同签订程序,明确授予权范围,每份合同的签订,都必必按程序操作,层层把关,责任到位。(4)减少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减少超合同价款的情况发生,强化验收环节,确保合同执行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避免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第六,监督到位。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不定期地组织合同管理专业组和相关部处对项目签订合同和执行合同的情况,按照《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规定的项目、项目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存在的合同管理问题予以整改,对相关部门在项目合同中的协调与配合失误予以及时纠正。

审计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复核;审计报告

前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近年来,审计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审计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内容,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有关审计部门要对审计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审计项目的实际制定开展审计工作的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以客观公正的原则为根本,实事求是。

1把好审前调查关,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在审计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审计质量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管理,以此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现阶段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需要审计人员高度重视。通常情况下,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掌握审计项目的实际内容,为顺利开展项目审计工作奠定基础和前提。审计方案首先要具有合理性,明确审计目的,突出审计重点,以此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人的意识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所以审计人员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专业的审计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责任感,在分配工作时,要根据审计人员的特点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岗位分配明确,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以免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降低审计质量。此外,在设计审计实施方案之前,还要对被审计的单位进行总体调查,了解其总体情况、业务流程等,认识被审计单位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明确审计目标及内容,重点对管理薄弱环节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相关项目负责人员要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提出合理措施给予优化和解决,对其中设计到的法律法规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审计活动。通过大量的实践可知,具有高质量以及突出效果的审计项目在进行审计之前,严把审前调查关,并据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2审计实施要把握重点,善于跳出方案查问题

审计部门在进行项目审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审计方案,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运行状态进行内部控制,不要局限于审计实施方案,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跳出方案看待问题。因为不同的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一味地按照审计方案进行审计,就会走向极端,最终造成问题扩大化。基于此,相关审计人员要大量收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资料,并根据信息内容在已确定的审计实施计划基础上进行更改,使审计部门发挥最大的作用。总而言之,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审计环节,完善审计实施计划,抓住审计重点,切忌不可一味地按照审计方案进行工作。

3审计复核要扎实细致

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设置审计复核环节,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进行审计复核,保障审计复核扎实细致。审计复核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了解审计项目所获得的证据是否正确,确保审计底稿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审计证据以及底稿是审计复核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审计复核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前提。其次,审计定性及处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与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切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依照公平客观的原则进行审计,确保审计评价的实事求是,以及审计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

另外,审计复核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项目审计时是否严格按照审计计划进行,是否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更新审计实施方案;在评估审计风险时是否具有精准性,是否提出有效措施优化审计风险管理,以此将其控制在最低水平;相关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审计要求,是否具有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审计经验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是否掌握充分的专业审计知识。

审计复核是审计总体性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审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失误,从而为保障审计质量做出巨大的贡献。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审计资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主旨,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相关部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审计资源,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目的。要想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审计人员,加大对审计的管理力度,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大力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根据审计人员的自身提点进行工作分配,使审计人员的优势在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便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相关审计部门要定期组织审计人员教育学习,以此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积累审计经验,各部门之间积极沟通、联系。审计部门还要制定科学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审计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审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专业基础。此外,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审计工作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并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一套具有独特特色的审计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审计质量。就审计项目而言,要依据审计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审计人员,并在审计项目过程中,组成具有权威性的审计项目组,并设定项目总体负责人,纵览全局,协调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审计项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审计质量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需要采取长期有效的措施优化审计质量,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改善审计实施计划,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为根本,通过提高审计工作效果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5结束语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普及趋势,审计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审计工作水平也日益提高,审计质量作为审计部门工作效果的体现,是目前审计人员的工作前提。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审计人员没有明确认识到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根据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重视审计复核环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审计暑,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审计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0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建设力度,建立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资金的管理与运作,如何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运作,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浅谈个人对社会保障审计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1社会保障审计意义及作用

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对于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1促进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完善的助推器。从宏观看,社保审计促进了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社保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推动工作进一步规范:从微观讲,社保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功能相互融合,在实行监督检查的同时,为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服务社保工作更好地开展。

1.2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基金流失。社会保障审计开展,进一步规范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管理、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有效防范了基金的流失,使社会保障基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1.3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也是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重要举措。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就是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审计的职责,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每一分一毫都真正能用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上。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好岗、服好务。

2社会保障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社会保障立法的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审计定性、评价难,审计决定落实难。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保障险种陆续出台,而与之相配套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不利于基金规范管理。由此给审计的实施和判断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审计工作人员在了解大量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要分析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和衔接性,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另外,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大多是程序法,而不是实体法,对违反法规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审计处理依据不明确。

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在审计中存在合情合理而不合法的现象,给审计决定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某专项基金审计过程中发现,此项基金存放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基金的安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又更便于服务农民。然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必须将基金存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这就造成了合情合理与合法之间的矛盾,相关的审计决定落实起来也就有很大难度。

2.2社会保障基金种类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剧了审计力量与工作量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基金几乎覆盖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种类多、覆盖面广的特点。从种类上看: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救济、救灾、扶贫等社会救济基金,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福利基金,住房公积金、廉租住房资金,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等:从收支渠道看,其资金来源有各级财政拨款、单位及个人缴纳、社会捐助、基金存入银行利息收入、结余基金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滞缴罚款收入、调剂收入、补助收入、赞助收入等,从支出的范围上看,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下岗、低保、救灾、扶贫、助残、退伍、福利院、五保户和贫困户临时救济等:另外,还有政策性极强、管理和经办机构多等特点。社会保障基金的这些特点,在加大审计工作量同时,也使得审计人员在有些行业是无法涉足的,例如在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中,医院的延伸审计调查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药品是否滥用、是否存在挂床现象等均无法深入调查,这也无形增加了审计风险。

2.3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手段运用不足,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金保工程”,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社保基金的管理中逐渐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部门在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局限于硬件与软件的不足,审计部门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审计部门在开展社会保险审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便利开展审计,尤其是软件开发不足等问题(在审计实践中曾出现社保专项基金业务审计软件无法容纳基金数据库的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保障基金计算机辅助审计无法正常开展,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3审计对策

3.1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加强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功能。社保基金审计不能仅局限于查错纠弊,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上、制度上发现和揭露问题,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运营和监督检查的角度都是不完善的。特别是在一些新的领域更加不完善,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存在基金结余大,农民报销药品范围小,报销比例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使社保制度更加完善,就要求我们在搞好审计的同时,能够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从管理上、制度上和体制上找问题、查根源、提对策,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2加大审计调查范围,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审计。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就不能仅限于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审核,要结合审计开展大量的审计调查,弄清社会保障基金的种类、性质、金额以及管理、经办机构和运行模式等,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总体情况,根据掌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情况和政府当年的工作重点,确定社保审计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

3.3在组织实施方式上要积极探索“上审下”和“交叉审计”。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一方面有利于较好地解决审计情况上报难、审计处理难的问题,同时审计揭示的问题也比较全面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说服力强,影响面大,既能为党政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又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通过“上审下”和“交叉审计”,能够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社保基金审计工作质量,同时还起到了锻炼审计干部队伍的作用。因此,社保基金审计特别是在基层的重点县区要坚持“上审下”和“交叉审计”的组织方式,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审计效果。

3.4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社会保障基金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覆盖了社会的最基层、最贫穷和最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体现出来的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这项工作开展得好坏、资金使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用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这项工作。同时,社会保障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方针相当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出台之中,要搞好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就必须全面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强化业务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3.5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社会保障基金量大、涉及面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仅凭手工审计手段很难在浩如烟海的资金信息流中找到违规违纪问题的蛛丝马迹,只有借助计算机审计等先进的手段,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开展对社保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新方法、新路子。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前时就应介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熟悉相应的业务流程,采集、导入、转换、整理所审基金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握总体情况,确定有关审计重点。进入现场审计后,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检索、计算、分析和汇总等多种功能,进行辅助审计,查找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