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环境研究(6篇)

时间:2024-09-07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篇1

关键词:会计工作;企业管理;ERP环境;内部控制措施

在知识经济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前提下,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正在朝着更高科技水平、更高知识水平的方向发展。

为了顺应时展趋势。ERP以一种新性企业管理思想的身份获得了管理者们的认可并得到了不断的推广与发展,并被人们命名为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具体指的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基础、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学的新型科学化企业管理思想。通过将生产管理、物料采购、成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多个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功能更加完善,效率更高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ERP的深入实行,管理者在掌握企业的信息流通方向的前提下,进行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从而帮助管理者完成生产经营、购买物资、库存管理、资金预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等具体工作。同时,还可以对于相关管理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全面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必要性条件。

针对目前的ERP环境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如何把控好在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点,同时进一步发展ERP系统的智能水平,在机构智能方面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职能,这对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ERP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从本质角度出发,ERP是一种企业管理者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客体。但是受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影响,ERP尽管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却无法将管理工作做到面面俱到。换言之,ERP只是企业管理工具中的一种,并非全部。在ERP构建的环境下,企业的信息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功能和效率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的集成度更高、信息传递速率更快、信息传递途径更加便捷、数据采集范围更广泛、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同时,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开展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等诸多方面也同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ERP实行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支撑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ERP是只是一种控制系统,结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内容,ERP系统可以直接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运行带来支撑。

运用ERP系统的信息交互功能,可以有效的消除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沟通障碍,促进企业内外和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系统的信息采集是相对封闭片面的,只是针对本部门进行信息采集和业务活动整理,各个部门之间交流存在障碍。随着ERP系统的引进,这一状况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计算机可以自动执行业务处理流程中所需的相关操作,同时,海报整理信息的完整、全面和准确。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ERP系统的强大控制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实现系统控制领域的扩大。在ERP系统中,通过设置具体参数和多样化的信息汇总,可以帮助管理者加强企业内部的资源实时监控,解决了传统系统中信息处理滞后、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ERP系统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方面的影响

在ERP系统形成的特殊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采取了控制与应用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实现相关部门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控制加强,同时对企业全局各方面的内部控制也可以起到增强的作用。

另外,通过ERP可以进一步建立起检测、预防、纠错于一体的系统化章程,直接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过进行财务数据定期维护,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数据的安全监督,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和保密系数,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会计信息系统等经营风险。

(三)ERP系统对内部监督产生的影响

在ERP系统形成的特有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管理模式转变为人际交互控制管理,通过以计算机为载体,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人为的指标控制、方法设定、程序编写、内容调整等命令,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设定,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实施监督,并且可以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规范性予以有效的提高,进一步发挥企业内部的监督职能和作用。通过加强监督控制程序和方法,可以有确保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时效性。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的具体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调整和内部命令修改,以便于适应ERP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

二、在ERP环境下进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优化的方法

当前,我国对ERP环境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还很不足,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控制环境不完善、会计信息档案保存风险较高、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水平过低等问题。

经过我们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发展趋势研究,我们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整改方案。

(一)以意识的调整适应环境的要求

在当前的ERP环境下,不论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还是信息的处理方式,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质上的系统内部控制目标和基本要求并未发生改变。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依然是我们的重点,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依然使我们的最终目标。所以,结合当前的具体外部环境和新的工作需求,我们需要对从业者进行观念上的整改与转变,通过思想改变行为。通过对员工进行关于ERP环境的具体培训,将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建立起以ERP系统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树立各部门以及下属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的同时,进而加强整个团队成员间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信息横向流动的速度并保证信息交流的有效性,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全面形成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不断改善ERP的具体实施效果,使管理者的实际决策更加可靠。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管控

搞好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可以给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提供更好的基本保障。随着ERP的应用的深入推广,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流程得到了实际的优化,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在具体工作中,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的改革,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断改良信息沟通渠道,对信息录入实行全面审核,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注重ERP系统数据维护和软硬件更新,确保ERP系统不会出现功能性的滞后。通过不断的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和扩充,确保系统功能完善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以便于应对病毒入侵、误操作以及不可抗性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且应当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备份能力,避免出现信息资源的丢失和破损,保证归档信息的完整和全面。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建立起第三方的监控功能,避免出现信息伪造和篡改。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各个岗位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和各自的独立性,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将风险进一步拉低。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ERP系统构建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系统建设,对ERP系统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ERP系统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作用,对工作运行能力、档案管理能力、内部审计能力等企业运营能力进行不断提高,把握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关键控制点,在降低系统风险的同时,充分发挥ERP系统的具体做用,保证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施文君.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97-98.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篇2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其他控制要素是否有效,取决于控制环境的强弱程度,其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健全性的发挥。资源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特有一些经济学特征,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也有些不同,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一、资源型企业及其经济学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指集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初级品,以赢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特征如下:第一,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较短的生命周期。资源型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资源的特征所决定。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为耗竭性资源,这就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企业的寿命。第二,经济效益波动性大。资源型企业的产品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上游产业产品,始终受制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制于最终消费的层次和数量。无论价格还是产品的需求,都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波动及景气状况、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资源型产业的剧烈波动。并且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当储量较高时,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反之,当储量较少时,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第三,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一般制造业也存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资源型企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也是地面沉降、坍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诱因。第四,资源配置中自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边际收益递减。与其他加工型、服务型、知识型产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它需要追加大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人力等,特别是前期勘察费用多,采掘成本高,设备投资比例大,其相对收益呈逐步下降趋势。特别是采掘业,大量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无法持续地发挥投资效益。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恰是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高频率发生期,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资源瓶颈。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概述

1、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研究情况

(1)国外。随着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从原始社会出现管理需求的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没有对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的研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控制环境构成内容问题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问题;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三要素之一。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范畴包括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由五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构建的基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部环境”概念提出,提出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八要素之一。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提出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不再是以内部控制为中心。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内部环境”的概念,取代了“控制环境”。将内部控制的组成内容增加到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2)国内。国内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也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董事会,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及外部影响八个方面。其代表观点主要有:王世定(2001)认为控制环境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董事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及管理控制方法等内容。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应包括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李心合(2008)认为内部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管理者素质);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新增因素(包括会计信息、流程再造)。

2、政府等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规范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定义。其中上交所更关注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深交所则更侧重于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制定并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其中明确提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等。《基本规范》被看作是“中国萨班斯法案”,主要是因为它是以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制定的。五部委于2010年4月15日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简称《配套指引》),将《基本规范》里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并入组织架构中,新增了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两个内容。即将内部控制环境界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五要素。《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出台,要求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由此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coso还是国内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都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环境既包括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也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对内部控制系统有着影响作用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本文暂不讨论外部环境。

美国coso更强调“人”的重要性和“软控制”的作用,认为内部控制受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同时它主要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内控意识、公司文化等。我国政府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引用了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热点词汇,对控制环境内容的划分主要借鉴美国coso框架的观点。

可以说,《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框架性、原则性要求,如何把这些要求细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可操作性标准及做法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性。对其内部控制环境内容的界定既有一般企业共性的一面,也有一般企业不同的一面。我们认为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应当设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1、组织架构方面

《配套指引》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架构的概念,范围比原来宽了很多,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中把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合并在一起,这种处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两者都以企业为责任主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者密不可分。组织结构是权责分配的基础,同时组织结构要靠权责分配来落实;而权责分配要以组织结构为框架。对资源型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将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放在首位或重中之重。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发展战略方面

《配套指引》将发展战略纳入内部控制环境内容比较科学的。由于资源型企业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所以发展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企业各种战略的总战略,是统率其他企业战略的最高战略,其整体性在企业各种战略中更加突出。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其中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效地保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发展战略或者发展战略不科学,就是盲目发展。可以说,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是该类企业实现发展的纲领与灵魂,它也决定着要实施控制活动的范围及如何实施这些控制活动。反过来说,控制活动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发展战略应作为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人力资源政策是招聘和保留有能力的人员,以使公司计划得以执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策。coso报告认为,人是控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控制因素,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营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型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存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4、企业文化方面

资源型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文化对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有直接影响,并且会越来越多。对于资源型企业这种非持续性企业来说,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资源型企业只有企业文化实施到位,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本文并不赞同将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其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比如要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职工方面的关系;又有企业外部的,如要主动承担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义务。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任何企业都该履行的职责,更何况资源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理应担当起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们认为用社会责任来概括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宽泛,而且不好把握,过于宽泛的概念很难具体明确、很难制定规范,也不便于执行规范。并且coso、法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没有包括社会责任。因此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责任。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编号:ja10276s;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项目编号:jbs10200。)

参考文献:

[1]谭秋贤: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2001(11).

[2]田翠香、蔡炯、郭兰英:试论纳入环境因素的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08(5).

[3]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6]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7]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出版社,2008.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篇3

关键词:网络会计;内部控制;传统会计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

1、网络会计的定义及特征

网络会计是基于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核算模式。可以在线通过远程操作来处理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会计业务,实现对企业的实时控制。网络会计具有以下特征:获取会计信息的针对性更强。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了针对性,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相应的数据和报表。拓展了会计信息的传播空间。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或光电介质载体后会计信息的传输不再受距离的限制。网络会计环境将实现记账、报账、查账、报表、审计等多种远程处理功能,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全面、及时。在网络会计环境下,实现在线管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动态跟踪企业的业务,实现动态财务信息,极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企业决策者可以正确及时地做出财务安排,降低财务决策风险。网络会计则利用信息数据库的超强存储功能,获得其他相关的信息,扩充了信息的容量。采用网上报告的方式,并涵盖了企业绝大多数的财务及非数量化信息,有效地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

2、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为会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准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会计目标是适应网络经济及其技术环境的会计信息需求模式,大大扩展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和内容。将更多决策相关的信息,包括了不确定的风险信息、未来信息、各类非财务信息等,同时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需求。

(2)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会计管理模式使会计的职能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因此,对网络会计核算、网络会计监督等职能就有了新的要求。由于网络会计采取的是高速实时传递,信息千变万化,而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活动的双方又因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工作环节出现纸漏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网络会计管理方法就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会计监督要与之相适应。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交易后监督。要严格执行这些监督制度,才能保证网络会计工作的安全有效运作。

(3)对审计的影响

如今,传统书面资料形式的审计线索变得不完整,传统的审计面临着很大困扰,传统的审计方法很难对现今纷繁复杂的会计活动进行跟踪,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学会在

由于网络会计信息可以随机、实时、多样化地产生,利用网络数字信息提供的审计线索进行审计;利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网上实时审计。审计的的对象要从对综合性统一报表的审计转移到对原始事项数据的审计上。

(4)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数据,传统会计报表是全面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变动情况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无论是动态表(利润表)还是静态表(资产负债表)都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传统会计报表缺少对衍生金融的揭示。而金融工具交易风险性较大。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这方面信息的及时披露,以便他们合理地预估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5)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

现行会计计价原则采用了历史成本原则,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方法按现行市场价值入账,即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法。历史成本原则是一种静态的属性,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反映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者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市场策略。但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者从网络上实时获得价格信息,能够按现时价值进行资产计量,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3、网络会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对控制环境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包括公司治理机制、授权与职责分工、员工诚信与价值观等。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更新。通过网络将信息同时传递给所有使用者,因此企业高管可以直接详细了解基层业务执行情况,。内部控制的组织层次将减少。网络会计为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支持,而良好的治理机制为企业内部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网将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管理机构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管理层与财务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的履行其监督职责。网络也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模型,减轻决策人收集信息和建立决策模型的压力。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既可以准确、快速、详细地传达给基层执行人员,又能从网络上及时了解决策执行的过程与结果。企业在网络会计平台上构建与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等组织的相关成员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渠道,实时获取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沟通,实现最佳协作和利益共享。

(3)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网络会计环境下,数据全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全部责任都高度集中于数据处理系统,如果缺乏严格的控制,数据就非常容易被非法操作(浏览、拷贝、删除、篡改等)且不留下痕迹,造成数据的丢失。另外,如果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将影响网络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数据丢失甚至系统瘫痪,给内部控制带来新的潜在的风险。

4、网络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方法

(1)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对财务人员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以及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2)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建立信息服务器,下属各分、子公司把会计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集团信息服务器上。主服务器收到原始信息后,需要核对数据凭证,自动编制记账凭证,产生会计报表并上网,通过互联网信息使用者可以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全面预算控制

网络环境下,可以实时查询和编辑其权限内的预算信息,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大大缩短了预算编制时间,降低了编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网络信息项目库,.通过网络直接填报预算,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审核、批复。再将预算结果反馈到预算编制单位,预算编制单位按照预算执行。

(4)授权审批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岗位都要得到一定的授权,并用密码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提示报警。

(5)不相容业务分离控制

在网络环境下,需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和监控人员保障网络传送中的信息安全工作,而且网络管理和监控人员也要独立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工作及财务、内部审计等工作。

建立并完善财务控制信息系统

在网络时代,财务信息将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信息更形象、直观,包括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等。未来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都是动态的;同时,市场需求信息的公开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格局。占领信息的制高点,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

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提供周到、强力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操作、数据传输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充分利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措施。

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信息共享、实时监管优越性。同时,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当网络会计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的记录、复核等工作由人工转为计算机执行,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但是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的风险却增加了。这时,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需要采用针对网络会计环境的控制措施实行控制。我们必须及时解决网络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碰到的新问题和挑战,否则将阻碍财务会计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闰佳.网络会计系统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9:104-106

[2]余爱云.我国网络会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9:327-32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篇4

1.理论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和改变,会计工作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会计造假事件每年都层出不穷,会计信息质量、会计队伍建设现状并不容乐观。可以看到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指导,使得努力收效甚微。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是顺应了时展,能够为我国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指导。

2.现实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会计部门作用巨大。一方面,对企业外部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象流量等信息,企业外部投资者及债权人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评估,进而决定投资。另一方面,财务会计还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层、领导层提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确保资金安全、规避经营风险、改善企业管理等。而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传统工作方式难免会受到冲击。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更好的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1.会计信息化之定义

会计信息化通常是指,将会计信息当做管理信息资源来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其他通信为主的信息化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应用及储存,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社会经济体制运转提供足够且及时信息的目的。

2.会计信息化之特征

第一,会计信息化具有全面化。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其中从范围这一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既包括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又包括政府对会计的管理等其他所有会计领域,比传统的会计系统更加全面;从功能这一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实现会计核算功能,而且还可进行会计预测、决策、监督等多项功能,并且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原理及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流程进行重新整理。第二,会计信息化具有开放化。会计信息化的开放性特征是基于其对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具体而言时在运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其他现代化信息技术之后,提升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作业。从而使得较多的数据能够借助互谅网直接从企业内外部进行搜集,并且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借助互联网获得数据和信息,呈现一种日益开放的趋势。第三,会计信息化具有智能化。与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更多的是将人和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等其他信息化应用系统结合起来开展工作。正因为如此,会计信息化能够完成多方面的工作,例如会计核算、控制、管理等。虽然其具有较强的智能化,但是仍然需要管理人员参与整个过程,才能够实现其智能化。第四,会计信息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会计信息化多元化的特点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例如在信息收集方面,其能够通过对企业内外部部门信息结构进行转换、对货币形态信息实现接收等方式,来拓宽信息收集的通道,实现信息收集多元化。其次,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它能够根据既定的周期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也可以即刻生成所需财务信息,这就是时间上的多元化。

三、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

1.会计信息化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带来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可以简称为内控环境,主要是对建立并且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具有较大影响的各种要素总称。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其中,内控环境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企业的治理机制、管理层理念、管理层授权、员工诚信与工作能力等。在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之后,会对企业会计核算环境带来变化,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相比较,而此时的内部控制范围、控制程度都会加大。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往往将控制范围限制在企业内部,但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控制范围还包括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掌控、会计信息数据编码的掌控等。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企业界限将会慢慢消失,企业内部控制范围也不仅仅囿于企业内部,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实现多个企业之间信息系统共享。

2.会计信息化会对企业风险评估带来影响

其一,会增大企业风险评估的范围。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部门需要一批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互联网技术等人员,这就会增加会计部门人员组成。而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全部责任都集中在了数据处理系统中。这样一来,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就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浏览、拷贝、删除甚至是篡改,并且做到不留痕迹。其二,会增大企业员工的道德风险。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使得企业内部人员、外部人员均可对会计数据进行访问,即使是没有授权的人员也可以通过篡改的方式进行,而企业内部人员可能产生泄密、破坏的行为,加大了企业员工的道德风险。

3.会计信息化会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带来影响

第一,会使得企业业务流程有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会计信息化系统采用的是流程化管理模式,一改传统只能部分分割管理,真正实现了企业资源统一管理与共享。让企业组织机构从过去的金字塔式样向平行式转变,使企业管理层、领导层能够更好的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第二,能够对企业控制技术进行改进。会计信息化需要十分规范的授权责任体系确保其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每一个员工对系统的操作权限、信息查看及使用权限都会被严格控制。并且进行会计信息化之后,能够对信息进行批量化的筛选,实现控制技术自动化。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1.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整体优化

第一,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在关系加以调整。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技术的使用使得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之间的阻隔得以打破,出现了更多的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则相应的减少,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渐渐趋于平行。实际上,在这些表现后面隐藏的是对企业人员与职能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应当重新审视每一位职工与其职位的关系,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每一位职员都可能成为网络控制中的一个节点,内部控制已经从过去的命令式向协调式转变。第二,加强企业职员素质控制与培训。首先,应当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管理与控制,要严格把握好职员聘用这一环节,尤其是对财务人员而言。在进行聘用、任免时,要充分考虑岗位特征、人员配备,对于职员的聘用应当从其品德、才能、绩效、经验等多方面综合考察,还可以采用定期轮岗制度,避免财务人员出现的现象。再者,企业管理层应当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应当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财务会计岗位培训,真正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尤其需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以重视,在信息环境下,企业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会计技能,而且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会,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升会计人员操作技能。

2.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首先,企业应在充分运用信息资源的前提下,对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企业风险评估不仅是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而且还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尤其是在当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已经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影响。管理层应当重视风险评估工作,从环境因素、风险形成原因着手,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极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其次,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对风险进行控制。企业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瞄准时机,把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供求状态、客户信息等与内部风险控制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借助计算机多维建模技术,对风险进行模拟、分析,及时规避,做好决策。

3.强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监督体系,实现定期评估制度

对会计信息系统事前审计是一项十分有必要进行的工作,通过事前审计能够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发现问题,检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否还存在漏洞,是否与法律法规有相冲突的地方,是否可以真实的反映审计情况,是否可以流畅的运行系统;系统处理过后的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与正确性,避免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问题,降低舞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定期评估、审计也是必须开展的工作。这可以看做是事中控制,一般是采取调查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测试,看是否能够找到其中薄弱环节,并提出一些强化措施,使使用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最后,还应当对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以此检验其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发现误差要及时进行改正,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五、结语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篇5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一、我国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管理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必乱。我国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依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管理机制。我国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

内部环境在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治理结构;②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③内部审计;④人力资源政策;⑤企业文化。

二、我国内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基础。控制环境的优劣决定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效果,影响着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作用的载体。内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1.组织架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工作,它能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种舞弊风险,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2.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持续性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保证。

3.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国以才治,业以才兴;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源泉。

4.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主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三、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现状。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尽管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也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制订相应内部控制制度,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相比,还存不足;在大运输格局下,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比较滞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主要问题。①政企不分、政府管理与企业建设管理职能不分。铁道部作为我国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又代表国家出资铁路建设,同时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承担项目前期及建设实施管理职能等,从某种意义上看,更多扮演项目参建者、决策者的角色,而非铁路建设市场行业监督者的角色。②建设主体不明确、职责不分。铁路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分别由铁道部、铁路局、项目管理机构三级共同组织实施,致使铁路项目建设主体不明确,各级之间职责不分;权利高度集中,项目现场执行层与决策层严重脱节。③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按建设项目单独设置管理机构,现场管理主体延续性不强,加之项目建设与运营条块分割,容易形成短期建设行为,也不利于建设责任追究制;在项目管理机构内部,受专业限制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部分关键部门、重要岗位在业务循环中相互牵制力度有限。④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风险管理理念有待提高。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层缺乏现代管理理念,风险意识淡薄,未做到风险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未树立全面内部控制理念,错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事,也就是制订些财务管理制度等;在大运输格局下,存在重运输、轻基建观念。

四、加强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建议

1.突出铁路局建设管理责任主体地位。铁道部做为全国铁路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承担铁路建设市场监管职能,下放铁路建设项目建设管理职能,突出铁路局的项目建设主体地位。

2.完善路局、项目管理机构权责分配体系。铁路局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充分调动项目管理机构现场管理积极性,强化路局综合管理、考核及协调职能,为项目建设管理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科学划分铁路局、项目管理机构管理权限,明确两级建设管理职责。

3.构建科学合理的铁路建设项目内部组织机构。以建立区域性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为主的建设管理模式;对项目管理合同、投资、计价结算等重要管理环节,科学、合理分解、适度分权,由不同部门分管,建立相互牵制的控制机制。

4.完善铁路建设项目内部审计、评价机制。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大铁路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力度、范围;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等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充分利用专业工程技术审计成果,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审计质量;实行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制度。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环境不仅影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同时还影响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随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优化铁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科学有效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基建管理水平,是实现铁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010年.

[3]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10年.

[4]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0年.

[5]池国华《内部控制学》北大出版社2010.

[6]邹红.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当代经济》2009.6.77.

[7]熊汉兰.浅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导报》2009.227.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篇6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控制环境;战略目标

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环境概述

(一)会计师事务所概念及特征

1.会计师事务所概念

现在解析会计师事务所的概念,它是有具有专业会计水准,已获取资格认证的会计师所构成的会计业务机构,能够为需求方提供审计业务、会计业务、咨询业务、税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是具有属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由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的运作组织。

2.会计师事务所特征

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的行业属性体现在如下层面:其一是独立运作环节、其二是自负盈亏环节、其三是风险共担环节、其四是自主审核环节等,其经济组织形态具有代表性,企业运作目的是要达到最高化经济效益。若将会计师事务所与原有生产类企业进行比较能够了解,前者具有实物类资产占比趋低,通常情况下,很多相关机构没有传统企业所具备的固定资产,譬如厂房构建与设备采购等环节,同时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不高,最重要的企业运作方式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专业会计人才的工作效能,其次是事务所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工作是受到客户委托后,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会计服务,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监察,以及审计费用控制等。

(二)内部控制环境相关概念

1.内部控制含义

现在解析内部控制概念,这是一个运作体系,它是要求控制操作者通过动态控制流程,针对静态控制指标展开的工作,由此达成控制任务的体系,静态因素涵盖措施要素、制度要素、以及程序要素等。事务所选择的内部控制方式是以整体性质量管理模式为主,由此产生自律形式的控制效果,提升所内员工守法遵纪的理念,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意见,由此可以全面规避所内资产面临的风险,辅助事务所达成战略规划目标。内部控制因素涵盖以下内容,其一是风险评估要素、其二是控制活动要素、其三是信息交流要素、其四是内部控制要素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侧重于内部环境层面的分析。

2.内部控制环境要素

现在解析内部控制概念,这是针对内部控制创建与运营有重要印象的各类要素的统称。

(1)企业治理架构。这是对企业各个高层进行权责划分的运作体系,涵盖企业股东环节、董事会环节、监事会环节、经理层,以及其他领导等。有效厘清不同高层问的利益获取与责任归属,由此确立相互遵守的综合流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此种操作模式也是对企业目标进行高效监控作用。

(2)内部部门设计和权责划分。企业要达成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对员工进行高效管理,参考现有企业机构设计状况,在此基础上明晰各企业机构的位置、权力,以及职责等。采用职责分配的方式是要明晰企业各个部门与相对应员工在企业运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规范应该享有的权利。细致研究各个职能机构的特征,由此确定不同岗位的职权,选聘最合适的员工上岗工作,在突出各个员工价值的同时,也要做好企业监管的工作。

(3)内部审计工作。这是采用独立考评的方式,针对企业各种业务和运作情况进行评估,由此分析现有工作模式是否满足企业发展流程以及政策规管的需求。选择标准化、科学化方式考评企业活动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到,内部审计成为企业内部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这是在企业完善内部监管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考评机制。

(4)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在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进程中,其主题参与者为公司成员,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与工作态度将会对内部控制效能产生决定性影响。优秀的人力资源策略将会保证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创建的关键要素。

(5)创建卓越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在运作中产生的共同价值理念,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企业在不断运作环节中,企业文化将会成为企业行为品质的有效构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借助于企业现有的资源产生员工工作的最大效能,在营造出团队的集体氛围,由此构建组织综合价值机制。

(三)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意义

1.对行业发展的意义

想要达成行业发展战略目标,这是需要该行业所有事务所与工作者共同参加,由此才能够真正意义达成预期的发展效能,此种概念同样是体现在事务所产业环节中,需要所有事务所广泛参加,以行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快速抓住发展时机,不断提升内部运作的效能,关注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优化内部控制的价值,强化管理理念和监管手段。如果一家事务所在发展中没有行业发展的理念,不关注企业质量控制,以及风险防控,将会减弱行业品牌影响力,最终也是会对自身发展产生冲击。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