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6篇)
时间:2024-09-10
时间:2024-09-10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2009年的装备工作调研中,排在“影响实验课开设因素”之首的便是学校和教师对实验教学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于是,我们利用专题会议、专家讲座、组织参加培训和去外地考察等方式更新校领导、教师的教育理念,强化装备人的责任;利用《淮安教育》、淮安教育信息网及各类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的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最佳手段,是其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通过宣传和实践,学校和教师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组织学生做实验不仅不会影响学习,相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宣传,淮安装备人清醒地认识到抓好中小学实验教学是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给各级装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是教育装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而按照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扎实实地抓好中小学实验教学。
二、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实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责任心,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实验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开好实验课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将队伍建设作为抓好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实验教师队伍。一是抢抓学校布局调整的机遇,从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对照江苏省教育装备标准,配齐配足了各科实验教师,满足管理和教学的需要。特别重视配备专业素质高、操作能力强、吃苦耐劳的年轻同志担任实验教师。二是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我们把实验教师培训纳入全市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和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保证培训的持久性。同时,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保证培训效果。近两年,我们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培训实验教师两千多人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开展各种大赛,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实验教学的普及。一方面,我们在组织教师参加全省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前,会举办市级初赛,要求相关教师全员参加。另一方面,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市级比赛。如每年举办一次优秀实验教学课大赛,不定期地举办全市初中生理化生实验知识大赛,与淮安电视台合作举办初中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等。四是建立健全实验教师岗位责任和业务考核办法和绩效评估、奖惩机制,确定了实验课准备时间的课时折算(每次准备工作折算成0.4~0.6课时,各县区不同),妥善解决了实验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和待遇问题,稳定了队伍。
三、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实验室是中小学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实验课开设的必要条件和物质保障。我们根据《淮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完善、提高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一是加快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按照全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苏州会议提出的要求,推进中小学各学科实验室建设。目前,我市理科实验室、信息技术、音美地等专用室已基本达到江苏省教育装备二类标准,近40%的学校达到了一类标准。二是实现实验室的特色发展。对实验室建设,我们既执行标准,又不唯标准,始终坚持特色发展、个性化建设。在确保达到省装备二类标准的前提下,坚持装备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办学特色相结合,用办学的特色化指导装备的个性化,用装备的个性化彰显办学的特色。三是加快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加快理科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步伐,新建了一大批数字实验室,使实验数据采集更加简单、精确,数据处理、结果呈现更加及时、方便,便于老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交流;另一方面,花大力气建设中小学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从经验管理、行政管理向科学管理、网络管理过渡,使仪器设备的盘点、采购以及实验教学的管理等更加便捷、高效。四是出台政策,保证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和低值易耗品、药品的补充。全市有统一的要求,县(区)有自己的政策,比如洪泽、金湖、盱眙等地规定学校每年用于实验仪器、药品的经费,义务教育阶段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高中不低于每生80元。仅2011年,我市投入装备资金超过2.2亿元。全市中小学装备总值超过10亿元,极大地满足了实验课开设的需求。
四、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抓好实验教学的常规管理
抓好常规管理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关键。一是根据我市中学理科和小学科学等学科教材使用情况及国家课程标准,印发文件,明确中小学有关学科各年级的实验目录及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各学校必须开足、开好。同时,鼓励教师多做分组实验,鼓励教师改革创新,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二是编写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小学实验室实用指南》,为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实验课开设等方面提供了规范性的依据,为学校提供了统一的实验室制度、账册、实验记录等资料。三是充分利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从实验通知单、仪器准备、实验记录、实验室日志,到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开设,都在管理系统中有很清晰的呈现,教育局的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情况,提出意见。四是改进实验教学评价方法。评价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支配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制约学生的实验动机、态度和策略。两年来,我们着力改变以笔试作为实验教学唯一评价方式的做法,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即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情境,重点考查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基本消除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黑板实验”和单纯的“多媒体实验”等不正常现象。
五、多管齐下,扎实推进实验教学研究
我们以全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为主,组建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等实验教学研究中心组,按季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经常组织名师、专家、学科带头人等开设实验公开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研究的热情。特别是2012年5月份,在洪泽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首届教育装备促进学生更好成长”主题研讨会,9个县(区)130多名教师参加。通过实验教学观摩、现场交流、专家讲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制定并印发了《淮安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促进课题管理进入规范化的轨道。在全省首轮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中,我市21个课题被省立项,约占全省总量的1/5。目前,我们已制定了第二轮实验教学课题研究规划,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的学校和学科范围;每年举办一次实验教学论文和课件评选活动,既促进实验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也为他们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提供条件,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每年举办初中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课大赛,并将优秀实验课制成光盘,让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市教育局每年划拨专款支持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2012年是50万元)。
六、加强督查指导,推动实验教学优质高效开展
第一,市装备中心与教研、基教等部门密切合作,每学期定期到学校检查实验课开设情况,到实验室听课,帮助学校解决实验课开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好实验课。第二,将实验教学的有关情况纳入每年一次的全市教育装备专项督导,督导时必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必查实验课的开设情况。第三,在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评估暨装备管理使用示范校创建活动中,实验教学占60%,包括实验设施设备、实验教师队伍、实验课的开设、实验教学的质量等,并对实验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给予加分。第四,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加大实验知识在中考试卷中的比重,充分发挥考试的引领作用。同时,装备与教研部门通力合作,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认真做好中考实验操作考核工作。目前,我们正在思考将实验操作成绩量化并计入中考成绩的可行性。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教学、科研运行机制,提高教师整体教学和科研能力,为建设“一支学历层次、年龄层次、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的,适应学校理学发展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打好基础。
2、围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理学建设,积极申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办出学科特点。
3、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科技兴校和人才兴校”的战略方针,优化理学资源,变更单位名称,扩大办学内涵,申报理学本科专业。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1、变更单位名称,扩大办学内涵,恢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生,同时申报应用物理学或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2、成立与理学学科、专业相匹配的理学应用研究所,同时申报市级、省级、科研或教研教改课题;
3、完成大学物理实验室(完善)(49.68万元)和数学建模实验室(40万元)的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
4、圆满完成20xx年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评估”任务;
6、《大学应用物理》申报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7、完成“xx”规划附表2中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积极申报校级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申报1名副教授、2名讲师职务;
三、对策与措施
1、在深入分析学校发展方向,对社会市场经济尤其是攀枝花市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渠道、方式和方法,争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确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内涵,变更单位名称、完成1—2个理学专业申报。
2、加强基础建设,核心是“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建设。
(1)加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团队教学质量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本科教育教学思想。抓住学校实行教考分离这个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继续实施集体备课和集中答疑制度,以提高基础课教学整体质量。各基础课教研室认真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发挥老教师和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传、帮、带”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认真、深入地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保证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加强数学学科和物理学科建设,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要求建设《大学应用物理》。
加强科研、教研教改工作是强部之路,是提升我部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好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大科研、教研教改工作的力度,并注重效果。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教研教改工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设理学研究所,开创教研教改工作新局面。加快筹建数学建模实验室,完善普通物理实验室建设。
利用我系基础课教学资源的优势,开展考研复习工作,通过逐步探索和研究本科考研数学教学的模式,方法,总结经验、建立题库,提高考研数学的教学水平,锻炼教师队伍,为我校学生考取研究生做出努力和贡献。
加强数学建模的培训与竞赛工作,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制定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培训计划,同时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在我校的学生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生科技氛围,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革新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我校在同等高校中的竞争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苦练内功,积极应对学校试行学分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津贴分配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解决好教学任务繁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矛盾,顺利完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的双重任务。以学校系级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和教研室目标管理体制为契机,加强部、教研室的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各教研室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充分调动教师对参加教研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组织教师深入钻研、领会课程教学大纲,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使之符合高等教育法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同时,加强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的开设,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前段时间,通过《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统计,基本掌握了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现状,在这里一并给同志们简单展示一下工作状况。
《意见》首先对当前我市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明确的判断,并归纳出四个特点、五大问题,同时,提出了四个目的和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的部署。
四个特点是:第一,经过市区两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巨大的经费投入,大力推进了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第二,以初中建设工程和小学规范化建设这两大工程的推进,对我们主要项目的达标起到巨大的作用;第三,全市总体判断,中小学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第四,实验教学环境得到比较好的改善。当然,近3年由于中小学抗震加固工程的强化,从2009年开始,在2010年、2011年我们的办学达标工程投入并不多。
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存在着五大问题与不足,供同志们在实际工作中共同把握。五大问题是:第一,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目标存在巨大差距;第二,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也存在一定距离;第三,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具体体现在部分校长、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实验室、实验教学认识不足;第四,忽视实验教学的倾向依旧存在;第五,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及实验效益需要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四个目的:基于这样的判断,《意见》提出四个目的:第一,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通知》;第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第三,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发挥使用效益;第四,贯彻落实《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三个方面推进工作:2011年3月24日北京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了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进一步强调和强化内涵发展。文件考虑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第一,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第二,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如何判断实验教学的价值或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可以看到,《意见》主要是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强化实验这项工作的,这也是实验教学的第一个功能,即把实验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一个基本要求。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基本要求,二是重要途径。实验教学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实验考核难以实施,实验教学常常在教学过程中被悬置,虽然我们感觉很重要,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学校可能仍存在实验不开,实验室、教学设备、教学设施长期被闲置的现象。在解决如何加强实验教学问题时,相关业务部门做了全面的文献梳理,包括四川、上海、浙江等省市的做法,以及北京市历史上的相关规定。可以说,这一次从几个方面明确了加强实验教学指导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专业部门、学校、教师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等4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1.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服务作用
各级教研、科研、考试、师训、装备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教研部门要深入学科教研组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及时收集整理、总结推广先进的实验教学经验和成果,指导中小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好实验课。科研部门要联合教研、装备等部门研究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和教师实验教学进行专项评价,将学生实验考核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师训部门要联合教研、装备等部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科教师培训工作,促进学科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考试部门要落实初中和高中毕业会考所要求的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加强对考查的管理和监督。装备部门要配合师训部门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学内容的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实验教学工作主要依靠教研、科研、考试、师训、装备这5个部门共同努力,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重点,但相互之间也有交叉,因此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装备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后勤保障作用,更要对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实验室管理、师生需求等方面都有较深刻的了解,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学校是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将其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特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学科教研组应深入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有关实验转化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实验教程。学科教师应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学年、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做好每月、每周实验教学安排。
4.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实验教学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学校实验教学的参与者和实验室设备、安全和环境的管理者,应成为学科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得力助手。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参与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参与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和安排,实验过程中要协助学科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要及时向学校反馈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综合起来看,第一是专业部门,第二是学校,第三是教师实验教学,第四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希望把4个方面的力量来聚集起来,从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其时效性。
北京几所学校领导的发言,都是在特色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做重要探索的归纳总结,实验教学也是他们的亮点之一。希望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获益。
《意见》还提出几点具体要求:第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好实验课;第二,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实验室的使用;第三,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发有特色的教学实验,要支持鼓励教师做好这样的工作;第四,建设完备的实验教学规章制度;第五,将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查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当中,在期中和期末增加考查。另外要增加实验室实验教学的时效性,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科学、音乐、美术。学科教研组深入研究各个学科标准,把教材中有关实验转化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实验教程,学科教师应该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学年、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做好每月每周的实验教学安排。
我们发现,一个有效的实验教学,总是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紧密配合的,而且教师还必须做到有自己的清晰的教学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的安排。这次文件规定得特别明确:一是要求学科教研组和教师在这一部分加强工作计划性;二是要求教师善于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活动,在参与设计进行实验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方面的工作,朱立祥主任在下面将会做详细的说明。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留有比较充分的观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实验过程的情况。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和反馈。最近经本人对一些区县做的一些了解,包括区里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顺义、朝阳、昌平、海淀和西城有一些学校,把加强实验教学与加强管理、检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工作都是奠基性的,非常重要。
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是《意见》作出规定的,也是在我们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这个文件基础上特别提出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最了解实验室的现状,他们应该主动参与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是我们实验教学的参与者,实验室设备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得力助手。《意见》特别强调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参与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主要是指实验教研活动。实验过程中要协助学科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及时向学校反馈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向学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是以往没有明确提出的。为什么提出?如果五年前、十年前我们强调实验室教师仅是一般管理者,口袋装一串钥匙,打扫卫生就可以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应强调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走向专业化。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实验室的建设,第二是管理制度的建设。
1.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一是把实验室作为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二是学校的重要课程资源;三是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的园地。可见,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教育部对实验室的定义非常明确,中小学实验室包括中学理科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艺术专用教室、历史地理专用教室、实践活动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等。
请各位领导和校长们注意,教育部明确了“实验室”不仅仅是传统上的物理、化学、生物3类实验室,还要把通用技术、历史、地理纳入实验室范畴。因此,我们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视野要更加宽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变革、不断地提高,因此,对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实验室建设工作要求
文件明确指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依据:中小学实验室数量和面积要基本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实验室环境要符合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为此《意见》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进一步巩固实验室的建设成果。中小学坚持“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努力做到满足实验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环保、现代化的实验环境。装备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十分关注对学校实验室用材环保问题的监督和检查,有损师生健康的实验室材料坚决不能用。
实验室建设的策略,文件提出以下几条要求。
(1)重点关注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改造,杜绝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脱离学校实际,盲目追求豪华,造成浪费的现象。我们有一些实验室的建设,一些装备、图书配备完了以后,由于现有的某一方面的条件不够或由于师生使用意识的问题,一直打包放着,也是各级领导揪心的问题。
(2)有条件的学校加强探索特色实验室,如地理、历史、生物专用教室以及数字化的实验室这些特色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备,每一个学科的仪器设备都作了明确规定,中学阶段物理实验考虑到实验配备仪器400多项,鼓励师生利用低成本资源积极开展教育活动。
(3)实验教学有特殊需求的学校可以配置先进的仪器。装备部门要严把质量关,装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产品选型和质量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对集中采购的仪器设备实施抽查检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要进行信息通报,保证性能优异和质量优良的仪器设备进入学校。
强化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主要强调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范实验室的管理;二是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三是规范实验室各类档案管理。
在规范实验室管理方面,《意见》强调学校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也要有工作制度,同时又有严密的工作计划。教师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提前准备好实验,强化实验教学效果,确保效果的实现,并及时填好记录和仪器。
在规范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强调做好仪器设备的财产账册,健全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制度,加强仪器的维修维护等,《意见》作了基本的规定。更加具体的管理制度,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将进一步组织完善。在规范实验室的各类档案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各类账册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资料、实验课的通知单等。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行政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把其作为基础教育整体发展规划和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当地和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将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纳入区域改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工作中去。区县行政部门,包括市级层面要成立领导小组从事相关的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2.重点投入,落实日常的保障经费
第一,区县教委要按照专门的经费重点投资实验室,实验仪器的维护费用、开展实验教学所必须添置的耗材费用,并将这些费用纳入学校教育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市教委、市财政局2010年第50号文件提高了中小学生均定额标准。这个文件也将实验仪器设备和耗材纳入公用活动开支范围。所以,将来各学校在实验耗材使用经费上要纳入学校公用经费。最早起草的文件设有一个耗材使用经费比例,但是后来因为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学生数额、实验数量不一样,没有把这个比例最后写进去。第二,有条件的区县还应该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解决一些学校实验耗材困难问题。
3.示范引领,提高实验教学与管理水平
《意见》规定,要在全市建设一批实验室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先进校,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计划从2012年开始做出先进校的示范,在全市整体提高实验室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4.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
第一,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和技能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投入队伍中去,培养一批市区学校实验教学学科带头人。
第二,强调实验室管理人员,纳入中小学队伍的建设规划中去。我们同市教委人事处反复研究,实现实验室人员具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具有一定的学历,让学科教师轮流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室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特别强调的是,《意见》规定,有两个层面意思,一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未来新任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再像以前那样由学校淘汰下来的人员来做管理人员,而要求新任者也同样具有同等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科教师兼任实验室管理人员,或轮流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实验管理工作,下面北京市十一学校会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师在新机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开发和提供与课堂教学一致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文件给大家先有个基本的引导。
第三,学校设置实验管理员岗位,充分考虑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依据实验室的特点,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作为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四,实验室管理人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之中,每学年不少于40个学时。因此,这次会议我们邀请到了教研部门和师训部门的领导,希望大家在落实文件要求时,要考虑到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进一步采取工作措施。
一、主要工作回顾
1.制定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推进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南。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全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实际,基教处带领设备中心与基教研中心共同研究制定了《意见》。设备中心着重做好前期调研,先后搜集了我市教育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有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文件和制度,赴实地听取学校校长、任课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区县教研、装备部门的意见,发放问卷600多份,了解和掌握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撰写讨论稿达10次之多,为该《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见》于2010年10月正式下发,这是近十几年来市教育行政部门就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下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对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意见》中包含实验教学、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求、实验操作考核以及相关单位协作机制建立等许多要点,成为我市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亮点。目前,与《意见》相配套的实验室管理一系列制度初稿已形成,正在征求意见中。
2.完成了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修订和历史、地理、小学语文专用教室、高中通用技术选修模块配置方案,并探索出新的工作思路。组织研制符合新课改需求且切合我市实际的《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中学历史专用教室配置标准》《中学地理专用教室配置标准》《小学语文探究活动室配置标准》《小学科学教室配置标准》《通用技术选修模块配置标准》等,逐步填补我市相关学科专用教室配置标准空白,也为国家相关配置标准研究出了新路。设备中心还承担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装备规范》的起草工作。
在实验室专用教室建设与配置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新的工作路径,即“研究确定方案―建设样板间―课堂教学验证―修订报批―宣贯”,为今后项目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切入点。随着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和成果推广,必将为我市深化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
3.从确保中小学生安全出发,梳理教学仪器设备,并分批进行技术检测,为区县、学校采购提供指导。设备中心对15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梳理,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学生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优先进行技术检测,检测结果向区县装备采购部门通报。全年共梳理了120余种,对其中两种检测不合格的鉴定结果,分别在企业和装备部门专题培训班上作了通报,并请专家进行讲解。此外,还编印下发《高中通用技术安全操作手册》《北京市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展示厅展品推荐目录》。
4.继续培训好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努力实现人的发展与事业发展同步。
(1)区县教委分管主任培训。2010年初,基教处与市设备中心共同组织18个区县及燕山地区教委分管教育装备主任及教育装备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培训会,学习、解读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并就近年来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了广泛的交流;就正在开展的校舍抗震加固“校安工程”建设可能对办学条件达标建设的影响,以及保护好达标成果、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出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做好“校安工程”建设情况下的办学条件达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2)装备部门领导培训。举办第五期全市教育装备部门领导培训班,教育部机关领导详细解读《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起草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举办了首届北京基础教育装备论坛――“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论坛和“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论坛,成功搭建了华北五省市教育技术装备交流平台。继续组织装备部门的同志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各种专题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着力提高装备部门领导业务素质。
(3)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新仪器新设备使用技能再提高培训,培训的目标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教学仪器设备,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参训学员分期分批参加培训,并纳入教师“十二五”继续教育体系之中。培训采取送教上门、小班授课、讲练结合、专家点评的方式,共培训教师242名,深受学校欢迎。
(4)自制教具骨干培训。举办多次自制教具工作研讨会、培训会;建立市级自制教具骨干教师队伍;完成自制教具课题申报、评审工作,注重自制教具选题的创新性,特别是支持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具研发;采取措施促进优秀自制教具开发生产转化为产品,以惠及更多的师生。
(5)生产经营企业培训。举办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电气安全讲座,全市76家教学仪器设备生产、经销企业的经理、厂长参加。北京市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专家结合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实际,解读电气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现场解答提问。通过培训,全市教学仪器设备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执行国家安全标准、做好售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强化首都意识,在同行业中发挥表率作用。
(6)单位内部员工培训。坚持每月一次,每次一个专题,先后举办了电子白板、数字图书馆、高等教育知识、初中学生电源、教育研究方法等讲座,提高了员工服务、指导一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本领。
5.研究拟定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推动全市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有序发展。研究拟定《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具体任务和举措,又有项目推动及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将工作分阶段有步骤落到实处。
二、2010年的工作体会
1.领导班子自身的科学理论武装,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对本单位本系统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只有坚定不移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真干,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才能提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水平,才能提高服务于首都中小学技术装备改革和发展的水平。
2.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干工作,充分挖掘首都教育资源,对有效有力推进教育装备发展至关重要。做好教育装备工作,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策群力。中小学技术装备部门只有在市教委统一组织协调下,主动与教研部门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所有支撑实验教学的单位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益。
3.注重挖掘员工亮点、扬其所长,对构建学习型组织、发挥团队力量至关重要。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挖掘员工亮点,扬其所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积极组织团队活动,让领导与员工、党员与群众充分互动,营造其乐融融的工作氛围,发挥团队力量,不失为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之举。
三、2011年基本工作思路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长效机制,坚持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常态化。要严格落实领导班子集中理论学习计划,讲求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务求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要把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及上级决策要求上来,不断提高领导、指导本单位本系统科学发展的能力。要以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带动中层领导、党员及全体员工的学习,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深对教育方针政策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要求。抓好中层领导干部和党员两支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全心全意服务,用心用情服务,推动学校的教育装备整体水平提高。新的一年,设备中心试行“三分法”工作制,即业务科室员工及相关领导1/3时间在学校、区县调研;1/3时间用于内部学习教育培训;1/3时间在办公室用于处理事务性工作。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涌现出更多的“学习之星”和优秀共产党员。
2.大抓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落实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在市教委的协调组织下,会同市教研中心、北京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对首都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和仪器设备质量进行全面视导和系统调查,制订贯彻实施的具体办法。为了完成市教委确定的建成一批实验室建设先进校任务,促进我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2011年把主要功夫下在发现和指导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先进校建设上。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的物质形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了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做得更好、更规范,我提出如下几点思考供教育同仁们参考。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1、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县域教育技术装备采购计划、方案,做到科学、合理、适度超前,避免盲目采购,突击采购。采购计划、方案提前制定,及时报给政府领导,供领导决策。
2、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各校教育技术装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信息、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等项目的经费投入比例,改变重电脑、多媒体投入的做法,加强实验室、图书室等常规装备投入。
3、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全县学校逐校排查,摸清家底,对教育技术装备薄弱的学校,有计划的予以重点配备,改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的状况。
4、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均要十分重视软件购买使用。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软硬件的投入比应达到1:1。改变重视硬件的采购投入忽视软件的采购投入。
二、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发挥各类器材使用效益
1、各校要成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2、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县域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学校要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每年都要制定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每年都要有工作总结。
3、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抓好落实。
4、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备,在保障其运行稳定可靠的基础上,落实“堂堂用”要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电脑的使用状况还不容乐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大力推动。
5、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完善网站建设。
6、全面推广运用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7、学校要注重过程管理,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
8、学校要做好各种原始资料的保存工作,包括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器材领用、报损报废单,图书流通和各功能教室使用登记等等,都要有完整的资料保存。
9、教育主管部门对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中表现积极、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开展效果差、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无作为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
10、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中也是各有亮点。学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种亮点,然后加以提炼、整合、丰富、完善,形成自己独具的办学特色,提升的办学品位。
三、进一步落实好各科实验教学活动,规范县域督查研讨机制
1、学校实验学科的教师要明确本学年要做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学期初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报请教务处审批,并向学生公布。
2、实验学科的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实验课。确保小学科学、中学理化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开齐演示实验,确保初中毕业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合格率达97%以上。
3、实验课教师要填好实验申请单、记录单,对在实验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要如实核实填写实验仪器损坏单并报管理员,实验管理员要作好实验室使用登记。
4、对实验教学计划,实验申请单,实验记录单等学校要做好搜集整理工作,按学期整理装订保存。
5、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业务科室要定期对学校实验教学进行检查。
6、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业务科室每学期召开一次实验教学专题研讨会,研究实验教学工作。
四、进一步开展各学校图书管理借阅活动,共同营造书香校园
1、学校抓紧进行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充分发挥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2、对学校内部图书管理、借阅系统不统一的问题,各学校要尽快解决处理。
3、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不断改善学校图书馆读书环境,努力提高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和使用效果,把图书馆真正办成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同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4、图书室将每月各班学生到馆借阅情况统计反馈,学年评选出读书活动先进班级。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班主任要把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写进学生素质报告。
5、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电教馆、省装备中心每年开展的网上读书征文活动。
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教育技术装备培训,提高管理员业务素养
1、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业务科室每年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对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各功能室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督查、有反馈、有总结。
2、各校要重视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网管人员和器材专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重视开展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对县域和以上各级教育技术装备培训,各校要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加。
3、各校功能室专用教室管理人员要做到数量达标、人员固定、业务熟练、持证上岗。
六、进一步强化教育技术装备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效
1、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跟踪督查的重点是实施的过程,即发现、反馈、整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
关键词:实验室评估;计算机教学质量;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150-03
实验室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过程及效果进行评判和估价,是高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评估必须挈合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适应。教育部在1995年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的通知中和2005年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中都明确要求,“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长远看,实验室建设是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关联的,是高校办学水平累积的重要标志[2],因此它绝不能仅仅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对高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控的一项措施,而应在加强常规评估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日常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计算机实验室评估的意义
高校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模式正不断被打破,计算机实验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重要性,计算机实验室评估作为推动和保障手段,其意义体现自然重大。
1)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
实验室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实验室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长期隶属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也多为验证理论而设,实验室在管理上隶属专业教研室,管理和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环境较差,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实验室之间相互隔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实验室体制与管理要求,指导学校建立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学科间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既保证学校与学院之间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联系,又强调实验课的相对独立,计算机实验室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对相近公共实验室的进行集中合并管理,对专业实验室在统一指导下进行功能拓展,使实验室资源和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2)加强了实验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计算机实验教学课时量的增加,实验教学评价权重的提高,将实验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驾齐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机制。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强调要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队伍,要求对实验技术人员有培训计划和执行情况记录、总结,使得实验教师得到了与理论老师同等的地位和竞争机会,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4]。通过评估,高校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政府和高校自身对实验室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了,许多高校新上和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升了学校办学档次。
3)有利于多培养实践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评估促使各专业教研室主动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的联系,并积极深化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的改革。通过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被打破,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得到加强,完全改变了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倾向。评估促使实验室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的设备与环境,为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高校大多数计算机实验室不断加大开放使用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空间。
2实验室评估与计算机教学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1)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系统运行,管理先行。实验教学涉及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良好的运行和实验教学管理各环节的顺畅,必须建立将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教学条件保障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和保障实验教学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要以实验教学为主线,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各个环节,逐项建设落实,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施行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目前各高校较普遍的做法。
管理提升,制度先行。要根据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实验室教学实际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好实验室管理责任,特别是实验中心和各分实验室主任的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有记录、有档案,在实验室评估特别是实验室日常检查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有序执行。
2)实验教学基础投入
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使计算机教学对实验室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教学投入,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实验室投入机制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本身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中长期、满足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但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规划还受制于学科与课程总体建设目标,这就决定了目前实验室建设还需要与教学规划相适应,在建设进度上需要学校与院系有计划地推动。在设备资金投入上,应坚持以学校为主、院系共同努力,使得学校主要计算机设备资金的投入保障与院系补充部分相结合,既保证了主渠道的畅通又调动了院系加强计算机教学条件建设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基本组织
计算机实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从实验课程体系看,就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同步延伸,对教学计划原有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重组实验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方面的比例,在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现出研究性、设计性、训练性、综合性不同实验层次。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约为15-30%,使得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报告、作业、操作等评价考核,没有完全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即使计算机专业课程实现上机考试,仍是以理论考核为主,操作考核为辅,是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的重要原因。
4)实验评估体系完善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层次和实验教学特点,除国家和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在遵循国家部委制定的统一评估标准下,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日常自我评估评价的指导,将实验室评估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进行推进,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指导体系。为此,要充分考虑到实验室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以提高实验室效益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努力的目标,重点加强对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
3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措施
实验室评估要素较多,作为教学水平评估验收和等级划分评价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实验室评估,自然规定得十分详细,规范,在这里主要探讨实验室如何加强日常评估并优化评估方案的相关措施。
3.1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原则
首先确立正确的评估导向,要从本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实验室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重点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室效益,而不单纯强调实验室设施的重要。其次要重点选取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估中观察与评价的参考指标,如实验室条件保障、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使用效益、实验室特色办学等。再就是注意不同层次实验室的可比性,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如部级、省级和校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一般实验室等的不同标准要求,科学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等级差异。第四就是将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揭示目标建设内涵,反映实验室具体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
3.2科学制定实验室评估的体系
重点选取以下四个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估项:
1)实验室条件:反映实验室条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使用面积、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技术人员构成、实验室可持续投入资金和经费使用等。仪器设备和使用面积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定量评价反映在其构成数量上,定性评价反映在其使用性能和先进性上,是保证实验开出质量的基本指标。实验室环境则在保证基本的水、电、气供应下,保障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的安全措施,这是让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一个良好安全环境的外在保证。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从实验室主任的选聘到实验技术人员知识、学历、年龄、专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和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要配备专职队伍,制定详细的分工和职责规定,要有对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持续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不仅要考察实验室本身日常管理的执行情况,还要深入考察实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本身的管理情况,如对实验教学中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实验教材、实验项目、实验考试、实验报告等指标的考察,其中要重点考察实验过程的组织(每组实验人数安排规定、仪器设备的分配等)和实验项目(特别是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构成比例),同时应该将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指标来评价。
3)实验室效益:计算机实验室实践教学功能决定了实验室要以出成果、出人才为要义,实验室效益评估应占较大比重。实验室效益主要是实验教学效益与科研效益,这两类效益要建立在实验室综合效益之上,实验室综合效益包含评价实验室综合年使用率、实验室仪器设备及面积利用率、实验室人均负荷量等二级指标,通过定量测评,反映出实验室管理在提高效益方面的主观努力程度,在综合效益较高或提升明显的实验室中,评价其教学与科研效果更有意义。实验室效益评估重要的是确定好其评价权重,基础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效益权重相应高一些,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科研效益权重可略高一些。
4)实验室特色:为鼓励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管理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学与课程建设、实验室技术、实验室科研成果等方面设立特色评估内容,可以鼓励实验室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计算机实验室特色建设应突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通过实验教学平台的改建和扩建,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完成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构建社会服务平台,使学生在平台应用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让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接轨。
3.3采用真实有效的评估方法
计算机实验室评估首先要着眼于高校实验室现阶段发展特点和实际,对实验室各评估指标科学分解和细化,计算机实验室各评估单元内容尽可能量化,确定相应的加权指数,形成可操作的具体数据指标,要逐步完善高校实验室评估基础数据库,采取定期补充和调整的动态管理,保证实验室建设不断趋近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实验室建设方向。再就是采取基础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分类指导和分级评估相推进的新机制。基础评估以教育部现行高校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作为依据,强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设置、环境、设备、制度和队伍等建设方面达到科学和规范化要求,为实验室向更高水平发展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实验室性质和学科特点,抽取若干评估考核指标,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加权指数,进一步组成一个符合每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特点的评估体系。不同类别、不同等级高校实验室可以通过先行自评确定相应评估等级,再确定评估由相应的国家或省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结语
实验室评估有助于推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改进实验基础和技术条件,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计算机实验室评估应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的指导,不断促使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霞,王卫东.实验室评估的意义及其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6(1):3-4.
[2]徐小兵,胡惠君.高校实验室评估的作用与意义[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1):116-118.
上一篇:成熟的稻谷会弯腰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