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传承(6篇)

时间:2024-09-12

乡土文化的传承篇1

一、梧州疍家歌介绍与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彩的乡土音乐资源的文明古国,梧州疍家歌则是广西乡土艺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梧州疍家歌是藤县地区随着元宵歌而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水乡民间歌谣,出现于清朝末期,由一代代藤县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疍家歌对浔江地区以及西江流域水上居民的水乡本土音乐和水上渔民生活习俗的研究与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梧州疍家歌主要分布在太平、蒙江、和平、天平、藤州等浔江、濛江沿岸船家聚居区。疍家歌有着固定的演唱方式,水上船家民间生活、语言非常丰富,用藤县本土白话诉说演唱,朗朗上口,常用夸张、比拟、诙谐的修辞形式。迎亲送友、相互问候、掌舵撑船这些日常生活在藤县老人们的记忆中,都可以歌代言。

梧州疍家歌属于平腔民歌,它的旋律平稳舒缓,以同音作为重复1、2进行为主,旋律偶尔有5度6度音的跳跃,梧州疍家歌2拍子和4拍子是常用的拍子。梧州疍家歌具有吟唱性强的演唱特点。水上船家娶嫁和水路歌过程中所唱的歌谣,速度基本在中速之下。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渔民上岸了,很多疍家渔民已经脱离水上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渐渐向陆上人靠近,疍家歌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今,了解疍家歌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一部分年龄稍大的长辈会唱,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传承的缺失,疍家歌可能很快就在时代的潮流中渐渐消失。值得庆幸的是,梧州各个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危机,并重视起来,为保护梧州疍家歌,梧州的文化部门从2006年就设立机构,安排专员开始收集、整理疍家歌。其中梧州藤县的水上民歌更是在2008年成为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二、乡土音乐资源与小学音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要想把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数代人不懈的努力、保护、传播。梧州疍家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而小学艺术教育是乡土音乐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乡土音乐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加强乡土音乐方面的音乐教育,把老一辈留给我们的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让乡土音乐开枝散叶。并且,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从小学开始就对小学生开展乡土音乐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培育的需要。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音乐元素,这些音乐元素常常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思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各民族的不同乡土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增强学生对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小学生通过欣赏来源于我国各民族的乡土音乐时,逐渐能用自己的体会去感受当地的文化精神,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观念。利用乡土资源和原有的小学教学结合教育,可以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民族精神。

(二)乡土音乐传承的需要。乡土音乐的传承是源远流长的。音乐传承的分类一般有两类,即无意识传播和有意识传播。民间艺人的艺术表演或者其他活动这样的无意间造成的文化传播就是所谓的无意识传播。而像学校音乐学院之类的教育部门进行的音乐推广就是有意识传播。有意识传播是通过教育手段,利用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蒙思想来对乡土音乐进行传承。小学生可能并不懂音乐,但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还有欣赏音乐的意识,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所起到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小学生还会表达自己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事半功倍。首先,学校应该重视音乐课程,提供音乐教室以及所需的音乐器材,并上足、上好音乐课。其次,音乐老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鼓励小学生去欣赏乡土音乐,并在课上多放乡土音乐,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小学生养成欣赏乡土音乐的良好习惯。

(三)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种历史遗留的音乐资源十分丰富,但很多没有受到重视,利用率很低,甚至很多音乐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2001年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辛写的《寻找家乡的歌》,其中提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命题。因此,学校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家乡传统音乐艺术是传承和发展乡土音乐艺术的有效途径。音乐老师应该把乡土音乐带入课堂,并且增加乡土音乐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中的比重,让学生了解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文化精粹,从而爱上乡土音乐文化,提升民族素质和爱国情操。因此,小学教育需要重视乡土音乐,通过音乐教育将我国的文化传授给学生,利用这种途径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

三、乡土音乐资源与小学音乐教育融合的建议

(一)提高小學音乐教育中乡土音乐的地位。当前,要强化小学乡土音乐教育,就要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根本的音乐教育体系入手,让乡土传统音乐文化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再是局限于个别课程的改革中。

1.充分利用乡土音乐文化资源。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把民族乡土音乐加入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乡土音乐,接受乡土文化艺术的熏陶。当代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民族文化,因此,把乡土音乐带入小学音乐教学对教育学生民族乡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收集并整理当地梧州疍家歌这样的乡土音乐资源,再将其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学习自己家乡的音乐,感受到家乡乡土音乐的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2)积极挖掘梧州疍家歌音乐文化资源。学校可以组织本校音乐教师走出校园观摩,充实自己。例如,造访藤县地区民间艺人,学习疍家歌的演唱表演方式,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表演方式和一些道具使用,了解故事表达内容。现场可以拍一些照片和视频,通过音像加深了解和学习。教师通过学习疍家歌的演唱,收集疍家歌音乐的音像、乐谱、资料积累本土音乐知识,提高本土音乐素质,以便更好地用于课堂教学。

2.自己编撰乡土音乐材料。教材是常见的教学工具和文化载体,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使用最多的东西,因此教材的编撰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也是占有一定比重的。但是因为很多因素,一些地区的小学教材使用率偏低,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特别在乡土音乐教学这一模块。因此学校或音乐教师必须结合当地的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创编或改编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音乐课本。特别是创编一些含有疍家歌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音乐环境中学习音乐,学会唱家乡的歌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把原汁原味的乡土音乐彻底落实到音乐课程里,才能更好地使乡土音乐传承发展起来。

(二)构建新型的乡土音乐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感染熏陶式教育模式。感染熏陶式教学模式,需要老师模拟教学情境,创造出一种氛围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知不觉被带入乡土文化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欲望,对学生影响深远。感染熏陶式教学模式有一套流程,一般是情境感受興趣。

例如,制造疍民生产劳作的情境。教师可以将收集的音乐素材和民间艺术家表演的图片和音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给学生观看欣赏。通过整合后的音乐素材声文并茂,更加形象生动逼真,不仅在课堂中能营造出浓郁的疍家文化氛围,还能让学习对自己家乡的音乐更加了解,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乡土音乐。

2.引导探究式教育模式。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而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正确引导,给学生指明方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多种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在自由的空间里积极参与学习,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探究创新的快乐。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给出相应的学习内容后要说出课堂探讨的目标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探究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方法自己搜集补充一些研究材料。学生通过研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初步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开阔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明确要求,要求老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自主学习并能组织课堂活动且让学生加入进来。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参与到疍家歌的表演中,进行演唱、模仿简单的动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新鲜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加上身体的律动,学生充分体会到疍家歌音乐的艺术魅力,陶醉在疍家歌的气氛中。

3.融合式教育模式。融合式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去寻找素材,让音乐教学更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里就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去讲解解读课本中的歌曲、选段,还要有所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艺术需要广泛的交流来互补不足。

乡土文化的传承篇2

关键词:现代景观;乡土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73-01

一、乡土景观的认识

乡土景观即本土、地域性的景观,受到当地人的生活环境、气候、地域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传统性,不受外来文化与技术的影响,当然不同地域由于生活环境与风俗习惯的不同,乡土景观差别也很大。

乡土景观与城市景观是相对而言的。乡土景观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形成的,体现了当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表现了当地人的乡土文化与对自然环境的相适应。城市景观则过多的表现了科学性、技术性与美观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此外,乡土景观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与自发性。乡土景观是创造者与使用者为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过程,有一定的目的性。创造者与使用者的结合对乡土景观进行改变,遵从当地人的意愿,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自发地为人民服务,所以说乡土景观也有一定的自发性。

二、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乡土景观的研究,体现了对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景观的设计。

(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乡土景观的设计表现了现代人在精神上的需求,是无法用物质条件来衡量的。乡土活动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通过活动与人际交往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人们的生活与家庭压力,使他们遭受到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而对乡村淳朴的生活与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向往,这也体现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即“乡村情结”。

(二)回归乡土,重现历史与经验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的生活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导致现今的社会缺少社会共识。对于古董、老房子等传统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的事物,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更起人们共同的回忆与乡土之爱。乡土景观是属于老百姓的,反映了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对乡土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将乡土景观中文化历史发展变化记载下来,并保存与传承下去。

(三)创造一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园林意象

不同地域性的乡土景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地域的个性与特色,可以使景观的设计具有别树一帜的风格特色。

乡土景观更容易使人们了解到当地的生活方式、风俗以及自然环境,有利于旅游者与设计者的全面的参考。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对地域的乡土文化、风俗的传承以及现代景观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设计者对现想景观的设计。

(四)将乡土景观与现代景观相融合,为人们搭建情感交流平台

由于设计者对景观的认识不够,导致现代景观缺少一定的灵性,与现实生活的不融合。城市景观与乡土景观相比,缺少一定的思想与内容,表现形式过于单调,不如乡土景观含有丰富的内容,生动自然的表现形式。将现代景观的大规模性、高技术水平与乡土景观相融合,将乡土文化融入到城市中,为人们搭建情感胡交流平台,提高人们对乡土文化与乡土景观的认识。

(五)丰富了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与内容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乡土景观的创造虽没有现代的科学依据,也没有高技术水平,但却有大自然独特的风格,充满了光、水、声音、动物等乡土特色,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为设计提供了灵感的源泉。乡土景观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天然形成、或者没有经过有目的性设计的景观,最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因此,将乡土景观的创造灵感运用到现代景观中,丰富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与内容[3]。

三、总结

乡土景观是传统的民族风俗与地域形成的,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格局以及自然的进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乡土景观是当地人创造的,没有科学理论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分析,有利于现代景观的设计,将现代景观设计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让现代景观设计更亲近自然,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传承篇3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8年6月开始,笔者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的身份承担了“985工程”重点项目的子课题“东北三省乡土教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经过近2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对黑龙江省23所中小学校(包括1所职教中心)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风格各异的乡土教材,初步掌握了黑龙江省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如表1)。

黑龙江省23所中小学校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结合当地文化生态和生产需要,开发和实施各类型的乡土教材(见表3),从而突出了地方特色。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中学使用的《果树栽培》、《禽畜生产技术》、《作物种植技术》等乡土教材,主要针对当地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类型而编写的,从目前实施情况上看,这些乡土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确实为该地区畜牧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再如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聚居区,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和三间房达斡尔族中小学的《达斡尔语言》、《达斡尔美术》、《哈库麦勒舞》、《曲棍球》、《四人跤》等乡土教材是根据该地区达斡尔族聚集的乡情文化特点开发和实施的,这对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各民族相互了解多元文化知识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是立足于当地文化教育资源,多渠道地开发和实施乡土教材。如绥芬河职教中心编写的《英语》、《作文与写作指导》等20多本乡土教材就是在激烈教育竞争中,结合当地浓厚的中俄文化特色而开辟的一条生存之路;双城市第十小学的《阅读双城堡》,既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同时通过这些乡土教材把当地文化历史传播给了更多的人;宁安市朝鲜族小学的《我们学校礼仪教育》、宁安市朝鲜族中学的《礼仪、宁安、风俗》等校本教材,反映了当地朝鲜族独特的礼仪文化和风俗资源。23所中小学主要通过综合课、相对应的学科课程(如体育、音乐、英语、语文等)、班会活动、兴趣小组、课间操等多种方式(如表2),积极传播当地朴素而丰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礼仪风俗等乡土文化精髓。

三是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开发乡土教材,从而强化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的《赫哲族传统体育》、杜尔伯特自治县胡吉吐莫镇中心校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海林市朝鲜族中学的《民族历史与传统美德》等乡土教材,都是结合自身民族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特征开发和设计的,因此学生学习乡土知识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校、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使乡土知识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这些学校虽然有各种教学工作和任务压力,但仍以平均每周1~2节课的方式,积极开展乡土知识的传授,从而突出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四是缺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优质的乡土教材。仅从教材的编写内容上看,大多数编写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调查、走访等方式,大量收集资料,把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传说、文学故事、节日风俗等文化内容筛选编入,突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有些教材对资料筛选的严密性和目的性不够,只注重资料的简单陈述和展现,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个别乡土课程只是教师的口述讲授,所谓教材只是简单的讲稿而尚不能称其为教材;个别教材的原创性不高,其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尚未形成一定的编写体系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乡土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也弱化了乡土知识的文化传承魅力。

五是缺乏相关的教师培训。调查发现,各学校大多数编写乡土教材的教师,几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已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在全校教师中所占比例很小;乡土课程一般由各学科教师兼任;教师对乡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一般都是在教学中边摸索边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自学成才型”。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三间房达斡尔族小学、斡尔族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结合教学把民族舞蹈哈库麦勒舞加入到课间操中,同时在体育课中开展曲棍球、四人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哈拉达斡尔族小学,目前开设了达斡尔族服装、剪纸、绘画等民族文化课程,其中部分教师曾接受过中央民族大学阿协律・欧南・乌珠尔教授在该校进行的达汉双语教学培训,但这也是我们调查中唯数不多的得到相关培训的学校。可见目前急需与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相关的教师教育培训,这是当前保证乡土教材质量和优化课堂的主体因素,是促进乡土教材开发与课程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总体上看,黑龙江省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突出特征是:一是突出了地方特色;二是乡土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类型各异(如表3);三是得到普及性的相关师资培训学校不多。可见黑龙江省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确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需要更加完善之处。

二、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之一。那么教师在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应扮演何种专业角色?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1.教师是文化传播者

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过程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具体开发者、实施者和感悟者,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播者和指引者。在人类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因缺乏高等教育机构关于乡土专业课程设置等相关师资培训的社会资源和条件,教材开发者的积极性不高,教材内容的筛选与充实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即使有积极性的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有些老师不清楚什么是乡土教材,为什么开发,更不清楚乡土教材会给学生带来何种文化教育价值等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文化传播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必须掌握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认清乡土课程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功能,积极建构更为畅通的教学信息场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维度师生互动与合作,才能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体现者。

2.教师是文化的加工者和创造者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播者,对教学场域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创新。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导入者和实施者,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正确定位课堂角色的必备条件,更是重新组合、加工和创新课堂信息必备的积极品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在编写乡土教材过程中对什么样的内容应编入教材,应如何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存在各自的看法,常常感到有些困惑甚至茫然,这正说明,教师作为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主导者,如何正确选择、理解和传授乡土知识的文化性是一个极其关键因素。不过倡导一种“珍视乡土”的价值观是目前大多数编写乡土教材者的共同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加工和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感恩和回报社会,这是教师课堂角色的深入和升华。尤其是应试教育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积极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优质乡土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知识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实为必然。

三、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培训

1.通过培训及时提高教师的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作为地方文化的独特反映形式,通过选择、加工和创造传统文化精粹,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魅力,通过学校教育途径扮演着传承人类文化的重大责任。教师作为具体的实施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乡土文化知识,乡土教材的文化性、知识性和传承性,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独特的文化功能,才能更好地把有血有肉的文化特性挖掘出来,实施教育影响,成为学生接纳和吸收的精神营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目前在我国,由于不同学者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但无论把乡土教材作为强调传承地方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手段,还是强调为国家教育体系服务的教材特性,我们不容忽视百余年来乡土教材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乡土教材是能为教师按照当地人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更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尝试和手段。调查发现,基层中小学教师对乡土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教师的乡土知识贫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尚有困难;大多数年轻教师迫切希望参加乡土教材开发的相关培训。可见滞后的乡土师资培训,影响开发和实施乡土教材的效果和质量,制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应立足于当地现实,利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采取专家讲座、人物访谈、实地参观与走访、目标培训等方式,对教师定期进行有关乡土基本知识的培训,促进乡土教材的开发、实施与乡土知识的传承,才能切实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乡土教材独特的教育功能。

2.选择和筛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开发中编写者对乡土知识的把握是开发优质乡土教材的关键。调查发现,目前乡土教材的编写和后续开发与实施中尚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需完善之处。如大多数学校的乡土教材实行“一校一本”制,无年级区分,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并不能符合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身心有差异的规律和特点;再如从编写成员的结构来看,虽大多为在校担任相关科目的一线教师,但也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及并不了解当地文化风情的一些人员参与编写教材,故部分教材编写目的和方式简单,其内容选择上随意性大,缺乏相关理论依据和指导,更缺乏后期的教育反思与完善过程,尚存在“在摸索中因缺乏科学依据而无所适从”的现象。而且大部分乡土教材内容的收集与整理都是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学校或任课教师自费或义务性的一次性开发,故其开发中对如何把握教育规律及其贯彻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不得不放弃开发”或者“因资金不能再度印刷”等尴尬局面。因此应积极建立改善和提高培养真正人才为基点的乡土教材编写与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与实施?如何反馈与完善?如何后续开发与推广等诸多实际问题,注重与时俱进,删除和调整不适合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乡土教材内容,通过加工和改造,开发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规律的有区分度的乡土教材,以便于实现掌握乡土知识的同时塑造有用人才的教育目的,使乡土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从而提高学生成长质量。

3.建立多渠道师资培训模式

乡土教材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生存的土地,并立足生存条件,奔向未来的文化土壤,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积极树立乡土理念,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推广乡土文化资源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推广工作中,把编写教材作为教师自觉、自主、自愿之事,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作为教材的编写者与使用者,应具有如何传承当地乡土文化的基础和条件,才能更准确、尽致地发挥乡土文化固有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这是师资培训中要解决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乡土教材开发中首先要注重一线教师的培训,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级的师资培训体系,从而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成效性。一方面,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信息不畅等实际情况,调动当地文化资源、借助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帮助,鼓励教师与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跟踪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不能及时到现场接受培训或尚未有条件得到培训的学校教师,可适当采取远程师资培训方式及时能够得到培训。同时教师培训一定要在开发教材之前、开发过程和课程实施的自始自终紧密结合进行。这种多渠道的师资培训方式,可以真正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与生活状态,充分发挥地方乡土文化作用,使教师具有开发和导入优质乡土教材的多元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虽然目前构建更为和谐完善的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模式尚有困难,但这必将会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乡土教材以时弱时强的生命力生存至今的确不易,尤其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人们视野的今天,我们仍能在“乡土中驻足脚步,在乡土的浓郁芳香中沉思!”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值得庆幸的事,乡土教材不失为弥补和解决当今教育改革弊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传承篇4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乡土文化的传承篇5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构建与文化传承韩国的乡村学校社会转型期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困境与出路学校的文化使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与管理正在消失的乡村学校拯救乡村学校的公益尝试浅析乡村学校的雷电风险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与路径重构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改造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使命浅谈乡村历史文化观念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古村落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构想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长的使命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传承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研究浅谈乡村学校的安全管理与法制教育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cn=C01.

[10]王乐.乡村少年“离土”教育的回归――基于“文化回应教育学”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98-102.

[11]刘铁芳.乡土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6,139.

[12]张华龙.教育学视域中的古村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1-23,60-78,22,22

[13]廖泰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D].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6:34.

[14]邬志辉,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2011(7):22-30.

[15]赵婀娜.各地暂停农村学校撤并[EB/OL].(2016-03-23)[2016-03-28].

[16]翁乃群.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41,6,47.

[17]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86,92,321-324.

[18]唐松林,丁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52-56.

[19]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2.

[20]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52.

乡土文化的传承篇6

关键词:中学美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09-02

一、乡土美术教材编写概述

研究发现,在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途径还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根本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主要依靠教材来实施。所以,对区域美术文化资源的研究与继承中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了。那什么是乡土美术教材呢?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认识:①乡土:乡土就是学生长期生活并成长的地方,即家乡。学生因长期生活于此而产生对家乡深厚的、特殊的情感,其成长过程必会深受这种情感的影响;②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指植根于乡土中,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反映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主动传承的综合艺术形式;③乡土美术教材是指将本土的草根美术文化、资源和民间美术文化现象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便于美术教育教学与传承的资料或文献形式。当然,就整个美术课程来讲,乡土美术仅是美术地方课程资源中的一小部分,它是为课程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因此,乡土美术教材中应包括物态、人文、文本、图片等多种形式。

二、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

人文主义、多元文化观、教育即生活是新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与国际主流的教育改革价值观相一致。这些公认的价值取向将成为乡土美术教材编写的重要精神支柱与理论支撑。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注重人格的养成,重视教人如何去感受、思考、判断。乡土美术教育是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归依的,乡土美术教材也是为实现这种教育精神为主要取向的。

2.多元文化观。众所周知,社会是由多种独特的文化组成的,其间存在着差异和多元性。而乡土美术教育就是使学生去认识乡土美术的多元文化,透过对自己文化和异己文化的认识,学会关怀和包容。乡土美术教材,就是使学生在认识乡土美术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更多、更新的美术知识、文化。因此,对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而言,多元文化观应该是乡土美术教材编写的主要价值观之一。

3.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乡土美术教育其核心就是以学生对家乡艺术文化的生活感知和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了解地方区域美术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同时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三、教材编写的目标定位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多数国家都认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构成应该是:①有健全的价值观,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②有创造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③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其中包括交往能力;④有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种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概括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这四种基本素养又被称为世纪教育和课程的“四大支柱”。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认识到以前美术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并开始重视对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992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就已经制订了与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内容:“要按一定的课程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课外美术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最近新颁布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本身,还将其拓展至社会、自然、文化等范畴。将通过设置一些综合美术领域的课题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美术教育发展变革的这一趋势来看,乡土美术教育的价值已被认定。虽然乡土美术只是美术教学中的一环,但能否薪火相传属于自己的乡土美术文化,却是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关键,而这一指标的实现也需要靠教材的理性编写。

其实,乡土美术作为区域内草根文化传承者的共同创作,是自然而然由生活衍生而出、融合到实用性及功能性的一种文化,是区域内文化传承者共同的智慧财产,也可以说是区域内草根文化传承者的共同语言。乡土美术可以是表达一个地方世代相传的民俗,浓缩一个地方长期流传的传说,也可以是综合了许多生活需求的地方美术文化。所以,虽然乡土美术可能存在价值取向较为保守的情况,甚至于有些地域的局限性,但其依然代表着乡土美术的较高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思想和目标,我们才着手进行中学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研究,因为教育的目的除了帮助学生个体成长外,更重要的是要把上一代的文化和价值传承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乡土美术教材的传承性应该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其具体的实用性目标则分别是:①增进学生对乡土美术中自然、地理、语言、历史和其他艺术的认识,培养传承和创新的观念;②培养本区域内传承者对乡土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欣赏能力,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③养成对乡土美术主动观察、探究、思考及解决的能力;④培养对区域内各种文化的尊重,开阔胸襟与视野,增进社会和谐;⑤通过抢救、挖掘、整理、复兴,促进地方美术文化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钱初熹.当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