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乡村振兴工作思路(6篇)
时间:2024-09-15
时间:2024-09-15
作为**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载体,“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活动(简称乡村振兴“双亮”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各单位围绕“双亮”在“实干”上做文章,营造了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
一、活动组织“三个注重”有力度
一是注重创新与发展同步。为进一步激发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动能,自今年始,万州区创新以“亮产业、亮环境,学机制、比作风”为核心,组织全区40个镇乡党委政府和12个区级相关部门通过一年两次现场观摩学习,展示农业产业成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二是注重区级和镇乡协同。**区将40个镇乡按照地域分成四个组,分别由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联系)领导担任副组长,每组确定一个区级部门为联络员单位,负责乡村振兴“双亮”活动的组织开展,全部区领导、12个涉农重点部门及全区40个镇乡全程参与。
三是注重学习和提升共促。现场观摩结束后,参与活动单位分别对现场观摩项目进行测评排序,各镇乡对区级涉农重点部门服务态度及质量、业务指导、帮助镇乡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并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做法,引导学习交流工作方法,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切实推动作风转变。
二、活动开展“三个围绕”有深度
一是围绕“务实之举”开展工作。本次活动紧抓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件民生实事,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次探索。
二是围绕“发展之要”开展工作。**虽是农业大区,但农业产业和农村环境优势不显,生态与产业的转化思路有局限。此次活动以上率下增加动能,以点带面突出整体,以干带群深化协作,催生了一大批产业发展和人居整治的示范典型,带动力明显。
三是围绕“群众之盼”开展工作。此次活动将“兴产业、美环境”作为**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通过装扮乡村的“外在美”,经营“内在美”,表里兼治,全力打造“繁荣、宜居、活力”的升级版美丽乡村,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环境。
三、活动成效“三个层面”有进度
一是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活动由各级“一把手”牵头参与,通过上下“一盘棋”整区推动,“看、讲、评、述”步步推进,参与者本着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改进提高的目的,既学习好的做法经验,又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既是出题人,又是解题人,该立体体验增加了各镇乡和部门对乡村振兴的感性认识,也互通了具体适用的思路举措,帮助各单位更好的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从农业税赋到土地财政,农民为中国现代化的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趋向”,还是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牺牲农村牺牲农民的发展现状,明确工农城乡的平等地位。然而,一些地方的农村改革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是违背乡村自身的发展规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就是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而一些地方在急于求成的政绩观的驱动下,为了搞出“乡村振兴样板”,不顾实际大规模大范围大拆大建,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思路来推进乡村振兴,把战略远景当成一蹴而就的“攻坚战”,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也违背了乡村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是损害农民自身利益。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把经过世世代代自然选择形成的村落人为消除,“强迫农民上楼”,致使一些农民失去了屋前屋后种养方便的自给模式庭院,失去了宅基地,生产工具无处安放,连喝水都要付费,收入可能入不敷出,不仅造成社区占用优质良田、复垦旧村地力贫瘠的问题,还摧毁了乡村生态,割裂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导致农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三是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村庄是农耕文明留给人类的最大遗产,乡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但随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狂飙突进,在“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等口号下,一大批村庄被大规模整体拆迁,建成新城镇和高层小区,形成了“万村一面”的怪状。我国建制村的数量从1988年98万多个,到今天已减少到59万多个,几十万个历史地名及其民居老建筑消失殆尽,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四是造成人口流动不稳定。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关键阶段,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农村间流动的“两栖人”、“候鸟”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在城市定居的农民,还是在乡村常住的农民,或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市既有市民也有农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如果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不稳定、不规范,将导致成千上万的人返乡艰难又留城无望,就不仅会导致大规模返贫问题,更可能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逆转。
五是违背乡村振兴的初衷。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乡村需要承担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大功能。而消灭村庄加快非农化、让农民上楼等措施,不仅让农民丧失生产资料,一些日常生活的农产品不能实现自产自供而全部依靠商品化购买,陷入高生活成本低收入困境,而且会使农业生产所依赖的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源不断“减量排放”,走向灭绝,未来的农业生产可能“一粪难求”。造成农业生物链被严重破坏,耕地不断酸碱化,农产品质量不断下降。
农村改革永远在路上,创新探索是永恒命题,但也应该有几个必须坚守的底线:
一是不能把乡村振兴的战略远景当成可一蹴而就的政绩。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发展思路、实施路径各不相同。地区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基础、政策取向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更不尽相同。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一定要切实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等,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式,避免一个目标、一个模式同步推进。
二是不能偏离农民利益不受损的改革底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站在属于农民的乡村,去聆听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乡村,给乡村社会以充分的话语权、自主权。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创造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例如韩国的“新村运动”,政府就只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乡村规划和建设主要由农民自己决定。
三是不能因消灭村庄而突破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防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把握传统文明的“村庄”和城市文明的“社区”的本质区别,要根据不同地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所体现的区域差异性和形态多样性来设计,保持不同乡村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个体特征来推进,切莫造成“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的结果,让千姿万态的中国村庄变成城市里的建筑垃圾。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把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真正扛起来,把乡村振兴的鲜明旗帜竖起来,担当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振兴首先要看党员干部,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以锐意进取、固本开新的意志品质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落到乡村的田间地头。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磨刀石”。“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修炼“内功”,做到思想“不断电”、行动“不缺位”,努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多面手”。持续发扬脱贫攻坚工作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以“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和一大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披荆斩棘的同志为榜样,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乐于奉献,进一步激发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带领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必答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写好乡村振兴工作这篇“大文章”、答好乡村振兴工作这道“必答题”,必然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要保持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党员责任,把群众装在心里,用双脚丈量乡村这片沃土。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把忠诚与信仰书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确保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让时代满意的乡村振兴“满分答卷”。
过去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各级部门多年艰苦努力,脱贫攻坚成果斐然。新时代,新气象。全面脱贫绝非终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报告中被首次提出,它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乡村振兴”或许将和“脱贫攻坚”一样困难重重。乡村发展面临困境,它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人气,好像什么都缺。这些问题常年被媒体讨论,好像很难得到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新的一年里,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在“乡村振兴”政策来临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新的思想及具体工作准备。
发展特色产业促致富。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应是:提升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要让乡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就需要发展当地工商业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增收机会。但引进外资进行产业发展投资,对于普通乡镇来说也绝非易事。因此关注乡村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乡镇自己的发展路线非常重要。比如,一些乡村自己烧的拐枣酒、甜杆酒,自己制作的粉条,自己家养的猪肉,非常受当地区域群众的喜欢。
我们基层工作者日常应多多留意这些,多多思考——如何发展当地的特色产品?如何做出“小而美”的精品产品?如何使群众从乡村发展中受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深入地了解与探索,才能寻找到当地产业发展的契机,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丰富文化生活促和谐。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应是:满足乡村居民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积淀、文化滋养。但让乡镇大力投资发展大型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如建大型影院、游乐园),也有些不切实际。而且不同地区乡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大多也不尽相同。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精神娱乐需求,提供丰富、适合的精神食粮是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举。现实生活中,一些乡村居民喜欢当地传统的方言戏曲,一些乡村年轻人喜欢小众、新颖的“二次元”文化。我们基层工作者在下村、驻村工作中应多多交流,积极了解当地不同年龄群体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并创新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逐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建立当地方言戏曲协会,并组织巡演;创新尝试新的影院模式——私人影院等)。
享受政策红利促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应是:让一切创造乡村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对乡村出台专项重大政策的鼎力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会逐步释放政策红利。比如:设立乡镇专项创业资金,吸引创业者关注乡镇市场机遇;出台乡镇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成熟企业投资建厂;甚至激励公职人员再次“下海”在乡镇创业,在当地乡镇区域掀起类似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这对个人、企业都将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要做好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思想准备,理解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以多种方式和形式,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浪潮中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我国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形势严峻。但我们应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力量的参与下,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将乡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也要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新时代在召唤我们——要在乡村干出一番事业。
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县于2019年在试点镇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成效显著,该项机制将作为我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夯实“镇村工作一体化”,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瞄准目标。
“镇村工作一体化”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通过整合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力量,按工作责任定到村、镇上干部派到村、监督管理跟到村,实行镇村干部优化组合,融为一体推进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其中“干部下沉”是方法,旨在解决人才困境,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镇村一体发展是目标核心,做好镇村联动,把集镇和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和要求统筹谋划,进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联动推进,打造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新型平台,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农民身份向“非农”身份自然过渡,实现“就近市民化”和“就地市民化”。
二是抓好“领头雁”。
做好试点镇和精准选人工作,当好“领头雁”。结合镇工作实际及各村基本情况,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之后才能实施试点工作;优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把镇村一体化工作当做事业来做,挺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最前沿,面对面直接服务群众。总结经验、迭代推进,在试点中逐步完善机制,围绕目标,明确分工,建立考核奖惩制度,适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能够进行合理容错纠错,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是把好规划引领。
以全域理念把集镇、中心村和基础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村民生活区、商贸区、休闲区、农旅融合区、轻加工业区等。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城乡统筹、镇村共同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镇村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各项内容,使镇村发展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四是推动社会共建。
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转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合理参与、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入镇村联动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资源竞争、捐资帮扶、自主投入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当前农村社会所急需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扶持一批镇村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努力拓宽社会参与镇村一体化建设的渠道,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增强社会参与的实效,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和运行成本。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了短板弱项,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做法。目前,一定要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大格局、大手笔。一是顶层(上级)真正重视,投入真金白银。如杭州余杭区制定的《余杭区美丽乡村提升1510示范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就明确创建资金补助“一核”:(径山镇)区财政总补助3亿元“五线”:涉及的塘栖镇、良渚街道、瓶窑镇、中泰街道、鸬鸟镇,区财政每个镇街各补助1亿元“十点”:对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经区级评估达到创建标准的示范村,区财政按核定工程投资额的70%予以奖励,每村最高奖励资金不超过2000万元,项目建设所需其他资金由属地镇街承担。其中,对黄湖镇、百丈镇、瓶窑镇苕溪以西以北区域和运河街道、仁和街道的示范村创建资金由区财政全额承担,每村最高奖励资金上限3000万元。二是大手笔打造规划设计。如安吉县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即依托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和人文禀赋,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安吉,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形成了“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而且一张蓝图走到底,从各村实际出发,从小处着手,具有可操作性。循序渐进,利用几年时间进行建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确的政绩观,不贪工躁进。
二、抓党建、好班子。坚持以基层党建促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治理促平安社区建设。一是要有个好班长。如临安区湍口镇迎丰村村主任王丰华21本“村长笔记”记着村民260个心愿他用生命践行承诺,朴素地记录了王丰华的学习之路、治村之道,从提升百姓素质的烟蒂换盐,到发扬国学经典教育、传承家风家训,入细入微。二是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强化政治引领,切实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引领和核心作用,以自治为要,突出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把重大决策、规划蓝图交给群众民主决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
三、活机制、善经营。如安吉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坚持生态同步战略,率先提出生态产业化工作思路,借助创新驱动,用理性的乡村经营模式,唤醒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的感性消费观。一方面,该县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原则,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另一方面,根据“宜游则游”的原则,精心设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营造色彩农业景观带,通过农村节庆和品牌营销相结合,推动农家乐、季节性度假养老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临安区深入推进“新土改”。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改革,通过确权、赋权、活权、保权,将农村死产变为活权、活权变活钱,切实助推农民增收、改变生产生活。在农村产权全面确权的基础上,通过推动金融下乡、发展普惠金融等途径,为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保障和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坚持发展“乡村人文美”的战略,内促外延,以文化践行美丽,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一方面培育村民对于本村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以文化吸引外来的消费,有力推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安吉县余村办事形成了民主恳谈、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和乡贤评议的议事决策传统,探索出一套“自主提事、按需议事、约请参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的议事机制(民情回应书)。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仅自己有实力建设美丽家园,而且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余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选择了走美丽经济的转型之路。村民以山林资源入股,村里流转了6000余亩山林,发展林下经济,成立了农家乐服务中心,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
第二部分:反思不足
一、思想创新不够。因循守旧,不愿创新。小富即安,小绩即满,维持现状,不愿去了解分析新的事物。在面对和处理复杂问题和局面时,习惯于在"是"与"非"、"行"与"否"之间进行简单的抉择,思维不开拓,视野不开阔,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规划意识淡薄。对规划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规划看成是经济建设的“龙头”,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忽视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步建设,造成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也急剧增加,急功近利的侵占绿地,见缝插屋,规划不当,或不按规划实施,绿地的环境效能低下,使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三、敬业精神不强。纵观我们在干事创业中的情况,乡村干部的敬业精神不强,害怕困难,有绕着走的意识,与浙江相比,差距很大。
第三部分:心得体会
一、科学规划走前头。要在全局性上做到全域规划理念,突出差异性,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避免千村一面。规划者要深入调研,避免走过场,撑场面的形式主义,努力把握好各类规划的定位和深度;美丽乡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的维护,必须被视作与开发同样重要的地位。要对全乡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明确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体现农村特色。建议把规划作好后,一边建设,一边出去招商。坚持3——5年可或可见成效。
二、村民共建做示范。把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共建美好家园。要制订乡村振兴长期规划,每年选定1——2个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试验示范,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乡人大将发挥自身作用、走访选民群众,征集选民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建议意见。
三、生态治理是重点。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裸房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
关键词:乡村振兴;振兴道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之,全国上下掀起了有关乡村振兴问题的热议与研究,并出现了总结、介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乡村建设经验的热潮。必须承认,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绝对绕不开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乡村建设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有其自身的本质规定和特点,决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正因如此,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又进一步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1]。要进行这一探索,首先需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本质规定及其根本特点,进而才能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践路径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本质规定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聚,致使乡村逐渐破败,并成为制约一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各国的一种必然选择。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化解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财富向城市集聚的困境,都不得不去探索本国的乡村振兴道路。也正因如此,各国的乡村振兴道路在其具体的实践路径上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特征。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它们的乡村振兴道路也必然具有不同的本质规定。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国家的乡村振兴是受资本逻辑控制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马克思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2]。在资本自我增殖需要的驱动下,大工业迅猛发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城市突显出“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3]。由此便造成了城市越来越发达、乡村越来越凋敝。然而,破败的乡村无法适应工业和城市对资源及市场的需要,必然会制约工业和城市的持续发展,而这又背离了资本增殖的逻辑,因此,资本需要振兴乡村、振兴农业来满足其持续不断地增殖的内在要求。而社会主义则解构和超越了资本逻辑,确立了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正在贯彻和实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党和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促进乡村地区与城市的平衡发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本质是一条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
要体现这样一种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不动摇: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4]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认识、分析中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乡村日益破败等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找到体现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立场和原则、特别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和原则的解决路径,并在中国乡村振兴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乡村振兴理论。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5]。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道路同样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好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发挥出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优势,亦才能将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汇聚到乡村振兴中来,切实保证工业对农业、城市对乡村的反哺,保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而保证共同富裕宏伟目标的最终实现。曾指出:“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1]。
第三,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6]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地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基本原则写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强调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
第四,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373。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9]142。2015年8月21日,在中共中央就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时,也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根本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不仅具有上述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而且必然因中国独特的国情、乡情现实和文化传统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正是这种中国特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的社会主义乡村发展道路,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乡村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中国特色或根本特点集中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立足中国国情实际。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国情实际表现出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11]12,这一国情实际,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以乡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这是乡村经济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也正因如此,党的报告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加以强调,这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乡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第二,关照中国乡村现实。当前,我国乡村现实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1]。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是一条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协同推进的建设之路。这是因为,人多地少的矛盾必然要求人口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而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吸收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信息化又可以发挥润滑剂的重要作用。显然,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配套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不仅要重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就业、居住、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的市民化待遇问题,还要重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心理、思想、精神、价值和文化等的市民化认同问题。也正因如此,指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1]。二是小规模农户的大量存在。“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1],是我国乡村的真实写照。分散、粗放的小规模农户的大量存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优质、价廉的农产品和不断扩大的乡村消费市场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们必须培育新兴农业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珍视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上千年农耕文明的礼仪之邦。这种农耕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崇尚以德治国和任贤选能,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品德。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中,至今在中国的广大乡村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所说:“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理应充分继承和不断发扬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走出一条绿水青山、优美宜居的生态文明之路,一条重视德治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之路,一条既注重培育高尚品德、又强调弘扬仁爱礼仪的乡风文明之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践路径
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应该具有的特质,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应然”。要将这种“应然”转化为“实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遵循以下实践路径:
第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说到底,就是必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新时代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用关于美丽乡村、粮食安全、绿色发展、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治理、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思想武装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应对乡村建设各种风险和考验的能力,切实发挥好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确保农业和乡村的优先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早就提出过利用工业发展农业、依托城市发展乡村的思想。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国家只有采用大规模集体生产和最新技术(电气化)来改组全部工业,才能巩固社会主义,亦才能使城市给落后分散的乡村提供技术和社会的根本的帮助。
第三,依靠科技推动传统小规模农户就地现代化转型,探索多种形式的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关于如何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问题,学界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在“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下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这些探索都很有意义,并且在一些乡村地区也已有了比较成功的实践。不过,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小农户能否在自身现有规模上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土地的规模是恒定的,但规模恒定的土地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依托现代科技得到不断的提升。事实上,早在100多年前,列宁就曾指出:“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主要路线就是:小经济(就土地面积来说仍然是小经济)变成大经济(就生产规模、畜牧业发展、使用肥料数量、采用机器增多等等来说是大经济)。”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22年10月
党的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领我国农村发展的总抓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先谋先思先行,苦干实干,奋力向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优势不断凸显,工业发展已成为**县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一、基本情况
**县**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镇域幅员面积69.06平方公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下辖5村1社区55个村民小组,共2763户10926人(其中农业户数2628户、10506人)。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撑下,“乡三有”“村五有”“户六有”全面达标,实现农村道路村村通、通讯网络全覆盖、四小产业家家有,全镇共硬化公路80余公里,发展青脆李1000亩,樱桃957.9亩、猕猴桃1202亩,茶叶300亩,核桃7344.4亩(含退耕还林面积)。根据县委的发展规划,定位**镇为工业重镇,目前已有6家工业企业落地,从事石墨、霞石、砂石、花岗石开采加工,年产值达2亿元。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较差。近年来,全镇聚集财力、物力、人力,全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由于农村面广、基础薄弱、资源紧缺,加之历史欠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仍较落后,制约了农村长足发展。
(二)青壮劳力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农村便掀起了打工热潮,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大量的乡土人才流失,留下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仅**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就达6000人以上,加之人才招引、回引难度大,本地劳动力有严重不足,给乡村振兴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层干部缺乏。**镇始终注重村级组织建设,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但是个别村仍然存在干部素质不高、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党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现代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较低,头雁效应难以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乡村发展进程。
(五)空村现象凸显。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了享有现代生活的便利,许多农村常住人口涌入城镇并移居城镇,留村人口逐渐减少。特别是偏远山村,男性单身问题日益严重,年轻人须在城镇拥有一套住房才有谈婚论嫁的资本,致使绝大多数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造成农村外扩内空、人走屋空趋势不断加速,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新房无人住的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
三、对策及意见建议
未来,我们的主战场依然是乡村,我们要立足“三农”根本,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着力发展乡村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下足功夫。一是坚持政策支撑。营造良好创业兴业环境,研究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积极新建各类矿厂,把**建成全县矿产资源初、精加工的原产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兴业,带动农民就近就业。二是坚持适度原则。在农业产业方面坚持适度发展原则,创新制定农业绿色补贴和支持保护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银行+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各种股权设立、参与股权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增收。三是坚持闲产活用。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等,盘活农村存量闲置资产,通过集体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土地流转等,深度挖掘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群众经济与村集体经济同步壮大。
(二)突出工业集聚带动,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下足功夫。一是着力推动城乡空间融合。坚持以精准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县城+工业重镇+美丽乡村”三级城镇体系,以空间结构调整带动人口结构优化和资源均衡配置,突出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向乡村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二是着力推动工业产业融合。依托工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现代高效工业,以品牌创建、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为切入口,着力拓展工业增效空间,实现工业哦农业的深度融合。三是着力推动城乡要素融合。重点围绕土地、资金、人力三大要素实现良性双向流动,要持续深化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消除人口双向流动的户籍壁垒,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要持续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土地市场化,促进城乡地权平等交易;要持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撬动社会民间资本,促进城乡资本自由流动;要持续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上一篇:违规检讨书(整理9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