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相关知识(6篇)
时间:2024-09-15
时间:2024-09-15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创新网络;知识创新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而在实践过程中,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产业集群却逐渐走向了衰落,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不断升级,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升级必然会涉及到知识的积累过程,知识创新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最大动力,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质就是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分工不断细化。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已由过去那种相对独立的内部创新发展成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外部创新网络阶段,企业内外网络成为成功创新的基础,创新的位置也由企业转向了网络。为全面把握产业集群升级的规律,本文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创新网络的概念及内涵
Freeman率先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邢晓柳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内企业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在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集群内部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在长期合作和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2、知识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顾新认为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并拥有新知识的过程,它包含于企业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全过程,是通过把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获取外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晏双生认为知识创新是将所创造的新的思想性的、流程性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实践并开发生产出新产品的过程。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新知识的产生、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知识创新过程不仅包括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知识,还包括对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以及将新知识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3、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及内涵
Porter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即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使生产更有效率或者从事更需要技能的环节。武云亮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在全球价值链范围内产业集群获得附加值能力的提升。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以集群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集群企业能力来提升产业集群的附加值获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最终表现为集群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二、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及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关系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创新网络特征,主要从关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群中各节点的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创新网络划分成五个维度: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范围。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在集群企业的创新网络中,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创新网络关系直接决定了该企业从创新网络中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知识的流动也会受到该创新网络关系特征的影响。
集群网络关系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由多个结点所组成的大系统,其中的结点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顾客、供应商、高校或研究所、中介机构等。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作为众多结点中的一环,通过与其他结点间的往来与联系互相提供创新要素,例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这种交流与联系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根据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首先,网络成员间只有相互信任、遵守诺言和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并关注共同的利益所得,才能够提供真实信息,放弃以虚假信息欺骗对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成员间知识的整合。其次,相对稳定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成员关系还意味着成员之间的熟悉度更强,这样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时能够将目标迅速地锁定在拥有所需知识的企业身上,同时这还有利于企业找到整合知识的最佳路径和方式。最后,网络成员之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有利于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共享态度、主张以及协议的达成,从而促进成员间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有价值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知识的整合。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关键词:产品创新;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能力
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集群中行为活动主体(企业或机构)之间创新资源交换与整合及创新资源促进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主客体彼此作用构成集群复杂关系结网的过程。网内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开展着各种类型的知识活动。Bell&Albu的研究表明:集群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群的知识活动能力。各种知识资源在集群内组织间的配置情况,即集群知识资源的布局,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而集群网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利于增加创新知识资源获取的途径,利于实现创新知识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研究开发集群知识网络、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是社会网络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一、问题提出
对企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中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论证集群组织对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学者熊彼特(1984)、Perrin(1989,1991)、Lundvall(1992);新产业空间理论代表Scott、Storver(1991);企业网络理论学者JorgeBritto、CarlosQuandt(2000)、Meyer-Stamer(2002)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集群网络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实现。由此引发了针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倍受社会关注。近年学者们逐渐把视角转向集群网络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知识网络创新功能。实证研究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知识网络的要素、结构、关系、演化及绩效等。如Cooke从聚集性经济、制度性学习、联合治理、相近性资本和互动性创新概括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框架,不仅关注交互单元“节点”,而且注重网络联结“边”。Burt将Granovetter提出的网络关系弱联结优势理论应用到市场竞争行为,提出著名的“结构洞理论”,系统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系统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性。Bathel,Malmberg&Maskell等人从集群知识分工体系的角度,提出建设区域和全球交换的知识环境和交流渠道。蔡宁等考察了集群结构演化以及集群拓扑结构特征对集群功能的影响机制。彭灿则对集群知识网络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环境是集群网络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载体。
这些研究多是基于静态的知识网络,考察网络拓扑如何影响其动力学功能。而我们认为相反的问题同样非常重要,即网络上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何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而对集群网络创新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微观集群企业知识网络构建和集群宏观层面创新能力评价。正是集群创新研究的上述两个共同特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集群网络功能的新视角——即从协同的角度开展面向对象(产品)的集群知识网络创新集成问题,本文重点解决集群知识网络动态能力构建与整合生成问题。
二、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
1.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概念。要探求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内涵,首先要了解集群知识网络的概念。知识网络(KnowledgeNetwork)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领域,Bechmannn以科学家为单元对学术性知识流动的经济结构模型作了探讨,并首次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认为知识网络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在对知识网络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企业集群特殊情况,即集群知识网络不是由知识本身关联形成,而是表现为相关知识主体的知识关联。本文把集群知识网络界定为:是基于集群的相关知识主体在以技术创新过程为纽带的协同与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总和,是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网络结构。本质上属于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构成了网络的节点,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构成了网络中的线条。它包含价值网络和社会网络两个层面。
能力层面是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这种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围绕本文主题,本文特指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并将其界定为,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互补或竞争性知识获取、共享并创造新知识为内容,以创新价值为核心的动态能力集合”。相应地,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在是建立在集群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价值网络为纽带,以协同知识创造为内容,以集群价值创新为核心,以提升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态能力集合。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能力,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就是要合理构建知识网络并保障其顺畅、高效地运行。
2.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生成模型。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而构建知识网络就要确定知识网络结构模式。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三层框架结构生成模型,如图1所示。集群知识网络是由核心价值创新层、中间支持层和环境层共同组成的。其中,核心价值创新层是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核心,中间支持层是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基础,环境层是集群知识网络能力动态性的保障条件。三个层面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都不能形成和运行,三个层面共同维系着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生存与发展。
从总体来看,集群知识网络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内紧外松的网络结构,是一个整合集群内外正式与非正式网络的结构模型。集群知识网络结构在整体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①稳定性。稳定性主要体现在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这种稳定性源于本地社会文化的一致性和企业间信任关系的稳定性。②层次性。集群知识网络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总体的三层结构特征和局部构成特征。③演化性。集群知识网络,总要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于是就有可能产生从量变、序变到质变的过程,导致集群网络结构存在着可变性。
(1)核心层——价值创新层。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本文引入了一个新概念——集群价值创新元。所谓集群价值创新元,是一个“集合”概念,指由若干价值创造关联或竞争的企业为实现价值环节创新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集合体达到某种阈值,从而形成足够的“场效应”,产生聚集创新功能,这样一种集合体称之为集群价值创新元。显然,一个孤立的企业不能构成集群单元,一群分散无关联的企业也不能构成集群元。在知识网络核心层中,黑点就代表集群价值创新元,其构成主体是由在价值链上相互关联或竞争企业构成。与同行、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正式或非正式互动与合作,不但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资源达到双赢的知识创造和共享;还可以让企业获得某些关于原材料、市场、产品的知识,以灵活地把握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改进或推出新的产品,促进了价值链创新集成。
集群知识网络的核心层就是由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而形成的正式网络,其首要功能是实现集群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创造新价值。组成一个集群知识网络创新核心层的集群价值创新元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集群单元之间必须是相互关联或者互补,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的关联性越强或者互补性越强,由它们组成的集群网络越有创新优势。反之,组成集群网络的多个集群价值创新元如果是相互无关联或者不互补,那么不利于整个集群创新的实现。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的结构对其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集群核心层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集群内集群价值创新元内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使得集群内产生所谓“结构根植性”(StructuralEmbedeness)和“关系根植性”(RelationalEmbeddness)。为有效解决这两个根植性带来的创新能力“刚性”,必须发挥价值创新单元核心企业的作用和建立核心层成员与层的联系通道。
(2)中间层——知识网络创新辅助层。核心层知识网络价值创造的实现离不开辅助层的支持,辅助层主要主要包含知识中心(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这些网络节点各自掌握着不同的创新资源,在资源交互过程中承担着不同角色。知识中心,作为知识创新源泉,不仅是新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并可以为集群核心层网络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地方政府,虽然不是集群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主体,但在积极营造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创新,有效规范地方市场行为以及挖掘区域内潜在的创新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机构,区域内良好的银企关系,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介机构,包括区域内存在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无形中充当了知识传播载体与交换场所的角色,主要负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协调活动以及特定企业活动。
(3)层——集群知识网络外部环境。层知识网络是指集群边界以外的与集群成员(主要是核心层)发生联系的相关者,主要包括全球价值链上的其他外部客户集群、供应集群和同行集群以及外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和其他一些相关组织。在全球化分工体系的背景下,企业集群必然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一环,为吸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本地集群和其他一切知识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广泛而复杂的网络联系。获取这些知识对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尤其重要,由于这些集群中企业普遍知识层次不高,因而内部互相学习的效益不会明显,它们更需要到集群边界之外寻找知识的“富矿”,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跨越式学习而获得后发优势。尤为重要的是核心层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对称性与密集性可能面临“过度根植性”带来的路径依赖造成集群陷入“区域锁定”风险,导致集群创新失去活力,通过加强与层的弱联系有助于引入新鲜的空气和创新活力。
三、高技术企业集群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构建
确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结构生成模式后,应根据高技术企业集群实际情况构建知识网络。一般而言,集群知识网络构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核心(优势)企业培育。识别知识主体成员及其网络联系是建立集群知识网络的重要一环。有关研究表明:同多中心型集群和无中心型集群相比,以龙头(强势)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中心卫星型集群——龙头企业网络——更有利于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应用。在核心层中,核心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集群知识网络的“蜘蛛人”,它是集群知识网络的协调者,其存在使集群知识网络富于灵气和活力。核心企业是集群知识网络成功建立和运行不可或缺的灵魂成员。他能够协调和优化集群知识网络的合理配置;能够调动网络成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利地推动知识在网络中交流、分享与创造;能够合理扩展网络、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因此,核心企业(对价值创新元而言指优势企业)的培育是构建集群知识网络关键的一步。
2.建立核心价值创新层。核心层是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心脏,由具有价值相关性的企业组成,。各种知识资源在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内组织间的配置情况,即核心层知识资源的布局,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从理论上讲,集群核心层知识系统是由众多知识主体构成的知识网络,这些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之间应当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异质性,否则,就会对集群知识活动构成一定的障碍。具体说,当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过于“同质化”——组织之间的“知识距离”过小时,知识转移既无足够的动力,也无发生的必要;当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过于“异质化”——组织之间的“知识距离”过大时,知识转移就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实现集群知识资源网络优化配置的关键是在“同质化”和“异质化”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3.协调社会网络联系。构建集群知识网络需要协调集群知识网络内外各种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联系。构建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即集群内部及集群内外知识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集群知识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有利于集群知识系统的功能提升和持续进化。当然良好关系并不就是“密切关系”或“强关系”。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提高高技术集群知识活动的创新绩效方面,强关系和弱关系各有其作用:核心层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导致隐性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从而影响集群的创新;而与层的稀疏网络和弱关系则是获得最新信息和异质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扩大核心层成员联系和互动范围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强关系和弱关系不应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就高技术企业集群而言,由于不确定性程度高、技术变化快,弱关系更应强调。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在2006年I2月,北京市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正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从产业链的角度界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即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此定义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优秀的文化创意,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创作成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和消费,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知识产权的利用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
1、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活动,其产品内涵是一种设计、一种创意,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和创新环节的收益上,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保障创意主体、创意企业的合法收益。同时,文化创意产品往往以数字信息产品作为载体,与传统产业的产品相比,数字信息产品更易复制,复制成本与开发成本相比接近干零。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中国区的一份资料显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给音像行业带来了每年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激发企业的创意、创新活动。
2、知识产权的利用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可以通过交易、许可、融资开发、合作等方式获得收益,文化创意产业的营利活动与知识产权利用紧密相关。文化创意中的诸多要素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商标一旦成为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就会产生独立于相关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许可生产等方法获得利益;外观设计专利可以用于转让、许可,也可以折抵投资与他人合作开发;著作权的利用是文化创意价值实现的基础、等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创造成本高、投人大,但复制容易,复制成本很低,在复制和网络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个特征就更加显著。这一特性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很容易受到侵权伤害的产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没有收益,创意主体的创意动力会大大减少;而创意一旦丧失,文化创意产业则成为无源之水,发展难以为继。
从本质上讲,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提供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产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司司长DimiterGantchev认为,狭义的创意产业,也就是版权相关产业。过去6年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35个国家研究其版权相关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一与就业中的贡献率。从目前已经出版的33个国家的研究结果看,这些国家的创意产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5.6%,对其就业的贡献率超过了9%o`}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模式。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12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市版权局、市工商局协办,完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北京积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服务体系,北京产权交易所、国际版权中心及时项目,帮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等等。这一系列知识产权措施,促进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为12.6%ao‘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水平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显不足,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完善
1.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体系的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随产品的产生自动取得,但如果要保全著作权产生的证据.作者就必须申请著作权登记,这就意味着作者要做多次著作权登记,这对创意企业资金和人力上都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对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保护不充分,保护范围过窄,只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权”等四项经济权利对于文化创意成果的法律保护仍然存在真空地带,特别是广告、建筑、时尚设计等行业由于设计作品同质性强,对%r.窃、抄袭较难定义,相关法律法规在专利权、版权保护的内容与范围,以及如何界定侵权等方面还留有空白。
互联网的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在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但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与文化创意产业息息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挑战。由于数字作品易复制、侵权较隐蔽的特点,著作权人很难发现作品被侵权,即使发现也难于追究责任。而数字环境下的使用取证很难,损失常常难以估量,维权成本很高,成效很低,使著作权人、使用者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数字技术的发展把作品创作、传播以及使用带人了两难的困境,也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在北京的普及率很高,在软件、计算机和网络行业这种问题比较突出,在这方面北京仍有提高的余地。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市投资大、扶持优惠政策多、政府支持力度大,但落实到与创意产业发展最为直接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与完善L尚有不足
北京文化创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目前,北京己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5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8000家。u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偏小,创意企业中的创作团队常常只有几个人,尤其是在时尚设计、广告设计等行业显得尤为突出。企业规模有限,人数较少,就会把精力大部分放在创意成果本身的制作和销售,较少或没有时问关注创意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途径和效果会受到资源制约的影响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一方面自我创新的能力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对自身具有的专项技术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不足,使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途径和效果受到资源制约的影响,同时缺乏必要的维权与反侵权能力。文化创意企业在其创意的素材索取和作品创作、传播过程中还不能全面考虑到尊重和保护相关方的知识产权问题。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创造时,没有树立“权利先于创造”的理念,从而使创造者蒙受损失。
3.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行业遭到知识产权侵权形式不同,侵权现象严重
由于文化创意企业行业特征不同,其遭受知识产权侵权形式也有所差异。如电脑软件与互动休闲娱乐、电影电视、音乐行业中遭受侵权最多的“盗版与非法下载”,时尚设计企业为“商标侵权”,手工艺行业中的“专利侵权”,广告、建筑设计行业中则存在严重的“剽窃、抄袭”和“强占作品”现象等。在北京,“剽窃、抄袭”,“擅自复制”,“擅自使用”及“盗版与非法下载”等著作权侵权是文化创意企业主要的被侵权形式,在时尚设计、建筑设计、音乐、出版、计算机软件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4.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及市场监管能力尚待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产业化的过程需要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政府提供相关的公共泪及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能力的提高,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外,也需要借助社会中介的力量。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市的中介服务机构并不成熟,既缺乏专业人员,也很难提供中小企业需要的规范全面的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涉及众多行业,参与管理的部门比较多,如在北京,涉及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版权局、一〔商局等部门目前这种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尽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制止盗版、侵权行为,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
1.建立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齐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依托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而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针对新形势下我国法律中的不明晰地带,提请国家人大立法机构制定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在具有优势的领域参与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互联网络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现在基本在国家立法层面开展,北京市也可以考虑针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指导意见。
2.采取多种形式,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月前北京文化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有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己成为中国企业加人WTO后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文化创意主体自觉地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人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去,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及时制止、制裁侵权行为,从而不断激励人们的创意活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提升国际竟争力。
加强全民法律保护的意识,再好的政策和法规,如果没有民众的配合,任何事情都是办不好的。因此,培养北京市民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是解决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问题的根本出路。要积极、广泛地宣传并注意树立全民的保护意识。通过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实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逐步改变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只有市民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对文化创意进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才有真正的生存与延续的空间。
政府应制定相关措施,注意促使文化创意企业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纳人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去,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增强其商标、专利等申请的积极性。
3.注意结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需要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需要重点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很多类别,结合北京实际特点,应当重点加强以下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市场需求强劲,出版业的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北京是出版资源聚集之地,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盗版和非法出版的力度,保护网络时代的内容传播,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为出版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休闲娱乐观念的不断改变,游戏、动漫产品的需求市场越来越广阔,并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产业方向。为此,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激励网络游戏、动漫产品的自主开发,提高国产游戏、动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影视创作活动也因此呈现活跃发展之势,加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影视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针对新的发展环境,制定更完善的影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加强打击侵权行为的执行力度,鼓励影视制作业的发展。工业设计是创新的体现,包含了大量的知识产权,需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设计产品应及时申请专利,以保障企业获得充分的利润;激励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活动,提升工业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作为软件工程中关键的创造性活动,需要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对其加以保护,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以便为软件市场的良好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4.逐步完善行政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针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多头管理的现状,应该有效整合现有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尽快实行知识产权工作的归口管理,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工作合为一体,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效能,同时也利于与国外知识产权工作机构的对日交流和合作,更有效地处理涉外知识产权事宜。
在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进一步理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变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等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率;结合出台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北京市专利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措施,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切实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一、高校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为高校人才发展和创业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人才聚集的物质基础,是影响高校人才聚集水平的重要变量。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生存与发展环境。各区域社会开放度,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区域内高校人才的聚集效应也会因此有所不同。
2.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入可分为科技经费投入、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信息资源投入等。科技经费的投入是高校科技投入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人才吸引、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活动实施等都离不开科技经费的支撑。科技经费投入包括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专项经费、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及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的部分等。科技基础设施是高校人才进行科技活动必备的硬件设施,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基础投入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的大小,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可以说,高校人才聚集群体的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校内所拥有的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在信息时代,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高校人才的科技信息为知识的传递、溢出、共享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科技信息共享的越充分,越有利于个体人才知识的积累、组织知识存量的增加、信息共享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科技信息资源投入的价值与科技信息资源的的传递性、共享性、增值性和实效性密切相关。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资源的投入能增加高校组织的无形资产,形成高校人才聚集、知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创新能力比较强的高校,其充足科技投入,为高校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那些知识创新不足的高校,一般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科技经费筹集渠道少,创新融资困难。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区域高校的科技投入,而科技投入又影响着高校人才的聚集与聚集效应的提升。
3.高校数量。高校是人才聚集的载体,其在区域内的数量与知名程度将成为影响高校人才聚集的重要因素。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本科院校的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814所已增加到2012年的1145所。同时,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张,高校教师总量增长也较快,而且由于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及科研教学型大学的提出,科技经费的倾斜,使得高校的科技创新速度也在加快。区域内高校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会形成规模效应。同学科、同类型的高校之间会形成不同方式的交流和竞争,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高校又会相互学习,进行知识结构的互补和完善,形成区域内高校完善的结构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种区域的高校聚集群体,其内部的人才可能是有限的,但由于高校数量合理,能充分吸引和利用各类高校人才,才能发挥出1+1>2人才聚集效应。因此,高校聚集群体内的高校数量、质量以及结构,对高校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的作用甚大。
4.区域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水平既从宏观上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和效益,又从微观上影响着具体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一般来说,教育政策优惠、教育方向正确、教育质量良好、教育普及程度较高的区域容易引致人才流入,容易形成高校人才聚集现象和聚集规模效应、激励效应。
5.生活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便于高校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学习和研究中,主动进行信息交流,提高创新效率,产生人才聚集的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高校人才的社会保障,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机制的完善,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
6.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它能提升高校的品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反映,对高校人才聚集效应影响显著。高层次的高校人才,不仅满足于自己基本的物质需求,更追求更高层次的受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高校要靠优秀的校园文化吸引各类人才。高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显现,表现为高校的设施、实体等硬件;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高校精神、理念、道德规范和组织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是形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整个校园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是高校的“精神”;制度文化是高校潜层假设的制度反映,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高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吸引和影响着每一个人才个体,对高校人才聚集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影响高校人才聚集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高校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知识创新分析
(一)知识创新知识创新,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新的观念、实践或产品,都是知识的体现,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本身就是创新。新知识是知识生产的结果,新知识的应用和扩散会形成新产品、新结构和新关系。所以说创新是知识自然的、内在的性质。知识生产能激发创新,通过不断的生产新知识,推广新知识,并迅速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系统中,就能够实现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整合,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交叉性。科技型人才进行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合作创新,其研究结果加速了新思想的创造、交流和应用,加速了这些新思想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以造福于社会,这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也是为了组织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分配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为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即知识创新是为了经济和社会利益发现或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出现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中。相对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价值创造过程中贡献最大,所以隐性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共享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和关键,Nonaka和Takeuchi提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知识螺旋运动模型,即SCEI模型,认为,由于存在知识势差,知识转移表现为四种模式:潜移默化、组合、明示和内化,这四种单线模式可以动态相互转化,形成知识螺旋,进而形成环形和交叉模型,实现从知识转移到知识创新。
(二)高校知识创新2006年2月,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2)》指出: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这是对高校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定位。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创新是高校最本质的特征。与其他科技创新主体相比,高校具有自己独特优势,高校知识创新在区域中的知识溢出效应高于其他组织。《Nature》和《Science》能集中反映全世界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水平,据统计,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近年发表的论文,3/4的诺贝尔奖都是以高校名义发表、获得的;其中,排名前100名高校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占全部高校总数的3/4左右,前100名高校获得的诺贝尔奖占高校获奖总数的94%。我国高校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占全国发表总数的3/4,其中排名前50名的高校发表的SCI论文占高校发表总数的3/4。由此可见,高校创新直接影响和主导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排名靠前的高校,人才聚集效应水平高,知识创新能力相应也强。高校作为继承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收藏知识、创新知识的重要组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责无旁贷。
三、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影响分析
(一)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影响机理分析1.高校人才聚集促进知识创新作用机理(1)高校人才聚集是知识创新的基础。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日趋复杂化,离开组织提供的一定科技设备等资源,人才个体一个人的独自摸索,要取得科技前沿的创新几乎不可。在高校这个人才聚集的载体内,跨学科、多层次的各类人才可以通过组建创新型科研团队等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集知识、信息、智慧和技能于一体,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结构优化,采用授课报告、座谈讨论、实验分析、鉴定验收等方式和环节,既分工又合作,协同创新,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扩散知识及溢出知识。高校人才的这种聚集现象若在一定和谐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组织整体的系统效能大于各类人才个体功能之和的聚集效应,为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奠定较好的基础。(2)高校人才聚集可以保证高校形成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是无止境的,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常态性重要主体,其知识创新活动也在持续进行。为了取得更好的知识创新成效,高校不断在为科技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优化人才管理机制,从而吸引各类人才的聚集,实现高校组织知识结构的优化,使整个组织的创新能力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动态上持续增强。同时高校人才聚集效应的提升可以不断优化人才资源组织结构,促进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的持续提高,减少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从而保证高校形成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2.高校人才聚集下的知识创新优势作用分析(1)高校异质性人才聚集形成高校知识创新整体的系统性优势。由于每个人才个体的知识存量、知识广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偏好等知识结构皆不相同,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这种人才个体的异质性表现的越来越强。而高校则是这些异质性人才构成的复合体,高校使不同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现组织知识的互补,使高校具有人才个体线性累加所不具有的特殊功能,即组织的整体,这也是其他创新主体难以具有的优势。(2)高校人才聚集增加了高校的知识存量,使高校取得规模效应优势。高校内知识的生产、共享、扩散形成高校组织的知识积累,增加了高校的知识存量,有利于高校更高水平且具有持续性的知识创新。高校知识创新的基础就在于内部知识存量的积累。一方面,高校的知识存量伴随着知识转移而不断增加,实现了知识的静态积累;另一方面,高校将新接收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存量有机融合,可以激活高校的原有知识,并将其整合运用,产生新知识,实现知识的动态积累。高校知识存量与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呈正相关关系。高校人才拥有的知识存量(包括质量与容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目的、产出、回报体系等不同,高校更重视社会、学术界同行的承认、学术声望,重视政府和基金机构的持续的资助。所以高校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以教育、基础研究为主,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第二,高校人才人力资本价值高。一般地,高校人才所接受正规专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时间相对较长,其教育投资相对较高,其学历、学位层次较高,所以高校人才所拥有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存量更大、质量更高、系统性更强,体现出更高的人力资本价值。第三,高校人才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强。高校人才所拥有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能使其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保持其自身长久的活力。(3)高校人才聚集促进了知识的有效扩散,使高校取得知识外溢优势。知识扩散是知识进行创新和利用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校人才聚集区域内拥有更多的知识存量和人才资源,且为知识扩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文化、经济等传播环境,更易产生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流动和溢出。知识的流动仅是有效扩散的第一步,知识的溢出和转化才是知识有效扩散的关键之处,人才聚集为知识流动提供了物理环境,更为知识的溢出和转化注入了催化剂。知识在高校人才间的流动保证了高校人才知识的更新和提升,其中隐性知识的充分交流和接受更为知识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在高校的聚集,增加了彼此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地理上的充分接近和人才的频繁流动,使知识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知识的无限性、流动性和人才所拥有知识的有限性,使知识外溢优势成为一种必然。在聚集区域内,空间距离的缩短,增加了人才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随着交互力度的加强,信息通过多渠道得到了快速传播、转移、消化和吸收,从而实现了信息共享。
(二)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1.模型构建研究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利用模型进一步验证与量化,以说明因素间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为了说明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之间关系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及知识创新成果数据为样本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估计,进行多元数据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清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对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以及高校投入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研究,本研究假设各种因素之间均为正相关,据此建立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高校投入与知识创新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构建的全模型包括3个潜在变量,即高校人才、高校投入和高校知识创新,每个潜在变量有其对应的评价指标,即SEM中的观测变量。观测变量的选取具有关键的意义,因此在指标的选取时遵循结构效度原则和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根据现有文献中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提炼。具体指标的内涵与设置参见表1。2.模型结论分析(1)全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型。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研究假说,测量出如图1的结构方程模型全模型。(2)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模拟,得出高校人才、高校投入与高校知识创新3个因素之间的路径系数。从直接效应来看,高校人才对高校知识创新的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73,这说明高校人才聚集是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它对于有效的知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较而言,高校投入对高校知识创新影响的路径系数仅为0.64,说明高校投入对于高校知识创新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及高校人才聚集。(3)测量模型路径系数分析。通过图1所涉及的测量模型路径系数,可以清楚各个潜在变量能被其观测变量所解释的程度,即这个指标的选取能够反映潜在变量的程度。这个系数能够衡量指标的选取是否合理,同时对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高校人才的观测变量路径系数来看,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职称人数这三个指标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99、0.91和0.95,说明这三个指标都能很好地解释高校人才这一潜在变量。此外,高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数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5和0.88,也能较好地解释高校人才聚集水平。从高校投入的观察变量路径系数来看,高校R&D经费和高校R&D项目数这两个指标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5和0.96。由此可见,高校R&D项目数的路径系数远远高于高校R&D经费的路径系数,成为衡量高校投入的主要指标。从高校知识创新的观测变量路径系数来看,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很好地诠释了高校知识创新这一潜在变量,路径系数达到了0.98,说明发表学术论文在高校知识创新中占据了绝对主要的地位。高校出版科技著作和高校专利授权数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7和0.76,两者对高校知识创新的诠释基本对等,在高校知识创新的衡量中占据同样重要的位置。另外,高校所拥有的部级验收项目的路径系数只有0.6,相较于其它指标,它对高校知识创新这一潜在变量的解释程度还不够高。
四、结论
Abstract: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isanimportantapproachforDaqingOilfield''ssustainabledevelopment.ImplementingknowledgemanagementisthesourceofpowerofDaqingOilfield''s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ThepaperdemonstratesthesignificanceofknowledgemanagementtoimproveDaqingOilfield’s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Finally,countermeasuresofapplyingknowledgemanagementforimprovingDaqingOilfield''s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arepresented.
关键词:知识管理;大庆油田;自主创新
Keywords:knowledgemanagement;DaqingOilfield;independent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00-02
0引言
大庆油田发现于1959年,自1976年原油产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保持稳产,至今仍保持年产原油4000万吨以上。大庆油田稳产年限之长居世界大型油田之首,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截止2009年9月,累计完成工程规划设计1万8千余项,取得专利106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发明奖、科学大会将、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等各种奖项671项,为油田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
虽然大庆油田开发创新发展了从二次采油到三次采油,从水驱、聚驱到三元复合驱的一整套技术系列,使大庆油田在高含水期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2003年,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按照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这就意味着油田进入逐步递减阶段[2],如何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保持油气产量的相对稳定,成为大庆油田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经验表明,大庆油田只有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争取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搞好二次创业,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百年油田的发展目标。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让顾客满意的产品的过程;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企业创新行为[3]。可见,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知识管理和自主创新的共同价值。大庆油田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是快速、高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4]。大庆油田通过高效的知识管理,使自主创新人员借助知识管理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迅速筛选和获取大量的信息,对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以规避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风险,以提高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能力。
1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关系
1.1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的内涵知识管理不是另外一种管理时尚,而是一门新兴学科[5]。知识管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关于知识管理的统一表述,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定义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6]。知识管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不断重复,不同情况下顺序有可能不同。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因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7]。其中原始创新是通过完成自主的研发,以获取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集成创新是通过对市场上已有的技术和管理的集成,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产业。模仿创新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1.2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1.2.1知识管理与原始创新的关系企业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拥有丰富的知识资产、专业的研发团队,可进行原始创新。其中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原始创新的核心环节,即原始创新中应注意最关键的问题是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通过原始创新企业可望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承担的风险也很高。
1.2.2知识管理与集成创新的关系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集成创新通常发生于企业的成长期,即企业拥有较丰富的知识资产、较好的技术实力等。在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较为均衡。通过集成创新企业在一定时期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可从中获得较高的利润、承担的风险适中,但集成创新很容易被模仿、复制。
1.2.3知识管理与模仿创新的管理企业处于初创时期,拥有知识资产、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有限时,可进行模仿创新。进行模仿创新的关键环节是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模仿创新过程中易操作、风险小,因此,企业获得的利润比较少。
2知识管理对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2.1知识获取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任何企业的自主创新都源于新思想、新技术的形成,大庆油田的自主创新过程也不例外。新思想、新技术的形成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已有知识的形成是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因此,知识获取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和源泉。大庆油田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应注重知识获取,尽力获取与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相关的技术信息。
2.2知识共享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关键知识共享是指在最佳时机、地点,以最佳方式将最合适的知识传递给企业中最合适的人的过程[8]。系统动力学所研究内在因素相互牵动与“熵”不断的加强,因而加强知识共享、知识碰撞正是自主创新能量的来源和关键。大庆油田可建立行业内交流平台、建立行业内知识库及强化行业内知识培训体系等方式加强大庆油田内部知识共享的效率。
2.3知识创新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核心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的目的都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会产生新技能、新技术、新思想,它是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的难点和核心。目前,大庆油田的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勘探开发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大庆油田增加自主创新内容、拓宽自主创新范围来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重中之重仍是知识创新。
3知识管理提升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完善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实施知识管理的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油田发展,人才为本,建立并完善对单位、项目和研发人员三种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提升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大庆油田而言,需要知识在整个行业内进行交流和转移,实现组织内和组织间学习。由于行业内既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因此许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无法有效共享。对于提升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的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取,这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相关技术;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相对比较困难,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来观察、判断及联想等创造性发掘一些隐性知识,还有一部分隐性知识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隐性知识共享给企业。如,设置大庆油田自主创新人才的奖励办法,如自主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提供相应的物质奖励;及时肯定员工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表现和作用;采用“重赏不罚”策略,对于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员工给予奖赏,对于自主创新过程中失败的员工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可以使员工保持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营造知识共享和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综合,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能够接纳创新、鼓励创新,为员工创造相互信赖和相互合作的环境氛围,这样的自主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才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庆油田应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好的应用到油田企业,增强员工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大庆油田应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员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员工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总之,大庆油田应培育具有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加快建设鼓励创新的政策机制及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以推动员工积极实践知识管理,实现大庆油田的自主创新。
3.3建立行业内知识库DanieIr.Tobin指出知识库一般由以下知识组成:企业基本信息,包括公共关系信息、年度报告、出版物、企业总体介绍等;企业组织结构信息,包括地址、商、分公司、服务中心等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包括技术专长、服务特点等;基本流程的信息;关于专利、商标、版权,使用其它企业技术、方法许可证的信息;顾客信息。
建立行业内知识库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知识建立知识库,其中也包括自主创新过程中成功或失败案例,通过经验的总结,避免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
3.4搭建有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的交流平台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搭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交流平台,有利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从而加快知识的流动和提升知识的使用频率,为油田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保障。交流平台的设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比如油田可以提供交流的场所、座谈的方式、举办讲座,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无形的”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如设立论坛、博客、E-mail、视频讨论区搭建起员工沟通的平台,更能让员工在沟通交流中互相信任,积极分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4结论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管理方式,为油田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油田创新人员借助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加以应用、判断和决策,避免自主创新的风险,使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也是大庆油田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大庆油田开发五十年产能建设工程.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8,(5):30-34.
[2]王玉普.应用系统决策和集成创新理论推进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发展[J].管理世界,2007,(1):2-6.
[3]李刚.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0):25-27.
[4]林向义,张庆普,罗洪云.创新员工接受知识管理系统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4).9-15.
[5]盛小平,刘泳洁.知识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时尚而是一门学科——兼论知识管理学科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
[6]林向义,张庆普,罗洪云.基于DEA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18(4):155-158.
[7]杨彤,朱幼林,王能民.支持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46-249.
近20年来,各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大都市已呈现高度集群化发展的迹象。纽约、东京、伦敦等众多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早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心…。而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在创意产业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根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最近对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日益明显的集聚发展现象。截至2006年底,上海经过政府的四次授牌已建成7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筑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所以创意产业这种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城市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规划、培育的首要战略目标。
创意产业概念最初由英国提出来,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指出,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的动力,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此后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也纷纷引用并拓展创意产业的外延。从根本意义上看,创意产业不仅仅停留于头脑知识的开发,而主要是一个产业化概念。而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对形成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有很强的优势。同样,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度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信息交流、人才汇聚和创意的激发。因此,创意产业集群化符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性。查理和伦得尔(Charles,Landry,2002)认为从产业联系角度而言,受扶持的艺术产业(subsidizedarts)与创意商业组织(communereialcreativesector)由于产业互补而在空间上以集群的形式互相啮合;从整个创意产业体系而言,需要创意产业集群、创意阶级和创意社区这三者在一定场所上的融合,在相互之间通过复杂的关联产生影响(厉无畏,2006)。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阐述和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实用价值上。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化现象形成过程的解释缺乏深入的理论支持,对于现今人们较为关注的创意产业地理集聚这一现象缺乏系统的因素分析。由于创意行为通常依据的是隐性的知识,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和才干,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具有自身发展规律。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知识的分工和协调理论对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二、知识的分T和协调理论概述
哈耶克(Hayek,2002)在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的“劳动分工”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分工”的观点,认为经济学面临的不再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猜想,而是“知识的分工与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斯密猜想的要义是市场指引着分工中的人们的经济活动,以达到帕累托资源配置效率。哈耶克猜想的要义是市场指引着知识分工中知识劳动者的经济活动,以达到人类知识整体的有效运用。在哈耶克研究的基础上,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分工理论进行了研究。
哈耶克提出的知识分工问题可分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知识分工单元对自身掌握的片断知识的利用和发展,二是对互补的分工知识的协调问题,由于知识的互补性,知识分工单元要实现对其他单元片断知识的有效利用必然面对协调问题。哈耶克认为,劳动的分工本质上是知识的分工。知识分工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劳动分工的经济性表现在由于分工使某一生产操作达到了未分工时所不能达到的最适生产规模,最适生产规模则意味着单位生产费用最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Murphy,1992)认为劳动分工产生的专业化收益来源于知识分工所带来的知识积累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促成企业知识分工的原因本质上是达到其单位成本和积累效率的经济性。同时,知识的分工和协调体制对企业组织有着重要影响,德姆赛茨(Demsetz,1988)认为知识成本的节约,决定着企业边界。
知识的分工程度既受到了知识自身结构的限制,也受到了合作、协调成本的限制,是有限度的分工。个体所面临的机会集合,是个体所拥有知识的函数。决策者在两个方面具有有限知识。首先,在某一时空上,知识是既定的,技术可能性表明了当前人类关于自然法则的有限知识。其次,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由于生理的局限性造成知识的局限性。知识的有限性客观上造成了知识分工,但是任何经济和社会活动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共同发挥作用,任何知识片段的残缺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社会只有将因专业化分工而被不同个体掌握的知识片段组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在知识分工体系中,知识分工单元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在一起,存在着“知识各个局部之间通常存在着互相解释或互为强化的关系”的知识互补性原则,表现为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正是由于知识的互补性,这就要求组织能够促成内部知识分工单元之间的协调,以及利用其他组织所掌握的知识片断,使之与自身的经济活动协调一致。正像达文波特(Domnpod,2004)提出的知识市场概念,知识是以类似于其他产品市场一样存在分工,存在买方、卖方,知识市场存在交易问题就有成本问题,尤其当参与知识分工的个人和组织众多时,知识分工单元的协调会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和企业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两种典型的资源配置经济制度结构,对于知识资源的配置具有不同特征,在市场组织中是由价格机制引导知识的分工和协调;在企业组织中,对知识的分工和协调是通过权威指导的形式实现的。
三、知识分工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化形成与发展
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是基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的产物,是为了获取外部异质性创新资源和由知识分工产生的递增报酬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内在的动力机制是由知识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报酬递增。
首先,创意产业集群化有利于增强知识的聚合效应,从而可提高集体的创新能力。一定意义上来说,知识资源的互补是个体、企业及相关机构采取合作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人类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互补性”的而非“互替性”的,即一个单个个体在把知识运用于经济活动时,各自所获得的收益加总必定小于把知识联合运用于经济活动时的收益。这种基于知识分工的互补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互补性,即对同一个体或群体的知识基础而言,尚未获得的知识与已经获得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补性;二是空间上的互补性,即对不同个体或群体来说,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通过相互交往而获得互补性。从哲学意义上讲,有互补才会有交叉,有交叉才会有吸收,从而产生创新。因此,对合作各方来说,以知识资源的互补性为基础的合作,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其收益的重要手段。通过知识的聚合,个体、企业及各相关机构可以对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从而使其汇合成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的知识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基础上,创意产业参
与者的知识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提高知识的规模收益。在创意产业相关主体的合作关系中,由于网络知识的形成主要是以合作各方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的,因而并不需要参与各方有较多的知识资源的再投入,而只是对原有知识资源及相关能力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因此,集群式网络内部基于知识互补的合作,对创意产业的参与各方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收益。彼此间较高的知识资源的相互依赖,很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而且,通过相互合作,网络的参与者可以得到知识优势延伸和增强的机会,从而使个体、企业的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增强。从本质上来说,知识聚合是创意产业集群化的一种知识资源的优势互补,知识的聚合使参与者形成了解决新问题的力量,进而形成一种报酬递增机制。
其次,创意产业集群化有利于相同实践与实践网络中的知识共享。创意产业集群化过程中集结了大量的从事相同爱好及业务的个体、企业或机构,具有相同实践的人们地理上的接近还导致了知识在另一种网络中流动。布朗和杜吉德(Brown,JohnSeely&PaulDuguid,1991)发现,在硅谷随处可见一种类似于职业群体的“实践网络”。这种网络是由那些从事同样或者十分相似的工作的人们,通过行会或其他形式的职业协会或者非正式的群体而联系起来的。实践网络中的人们虽然并不都是在为同一家企业或雇主工作,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实践活动,经常遇到相同或相类似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共享着行业内的知识和技艺,新的创意就在这种情形下按照较小阻力的途径传播。这种区域内横向的知识流动比起一体化企业内部纵向的知识流动更为容易。因为知识的流动需要相同实践作基础,垂直一体化企业内部是按照分工而组织起来的,各部门的实践活动不同,面临的技术难题各不相同,要使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必须花费很大的气力。相比之下,知识在具有相同实践的同行之间流动,速度和效率更高。此外,知识交流也很容易发生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在硅谷,这种网络常常是很稠密的。比如乘车时天天见面,或者曾是同学、同事,或者同是某一俱乐部成员,现在是近邻。“产业簇群所具有的紧密度保障了距离的邻近性和这样的互动关系。”“人际关系加速着知识在不同的机构之间顺畅地流动。
再次,创意产业集群化提供了知识创新的空间。在很多情况下,那些对个体、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的外部知识资源在空间上是相对分散的,企业往往置身于区际的甚至国际的知识共享网络中。而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化而言,这些知识资源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它们围绕在个体、企业的周围构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知识场。知识场的存在意味着集群中企业具有可利用的丰富外部知识资源,但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据为己有还有一个获取吸收的过程,该过程的高效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易获取性,而集群环境通过地理接近和社会认同两种效应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点。所谓地理接近效应是指由于知识受体靠近知识源而便利了知识的获得,社会认同效应则是指受体和知识源由于共享相似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而促进知识传递。事物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场所发生作用,知识创造也不例外。野中郁次郎(IkujiroNonaka,2001)定义了一个“巴”的概念。“巴”是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巴既指物理的场所,如办公室、饭桌以及其他商务场所,也指虚拟的空间如电话、电子邮件等,还包括精神空间如共享的经验、观念和理想等。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相互作用。个人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巴中,就能够被共享、更新和增强。
野中郁次郎指出:与其说巴是一个容纳知识和容纳有知识的人的物理空间,不如说巴本身就是知识,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造巴的过程。国外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特别注意鼓励这种员工之间的互动作用,除了聚餐、轮岗等制度外,甚至在建筑物的布局上,刻意留下一块公共的空间,便于不同部门员工相互沟通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使相距遥远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地球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地理位置、距离的概念似乎失去了意义。然而从硅谷以及其它地区的情况来看,通信技术并未构成集群的离心因素。因为从个体、企业学习与创新的角度看,相关的个体、企业或机构群居一起,相互面对面交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之间借助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共享知识和交流思想,然而各种媒介在解决信息歧义性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伦格尔(Lengel,2002)引入了一个“媒介富裕”的概念,富裕是指媒介具有的通过阐明歧义问题来改变人类理解的能力。富裕特性包括:(1)提供快速反馈的能力;(2)传播多种阐释的能力;(3)传达个人感官的能力;(4)运用自然语言的能力。依照这些特性,达夫特和伦格尔将几种媒介作了排序。面对面沟通被列为最富裕媒介,其余依次为电话、个人书面文本、正式书面文本等。一般地,口头载体要比书面媒介更富裕,电子邮件虽然克服了距离的限制,具有很强的覆盖性,但它仍然无法传递诸如暗示、个人感官体验的信息,在反馈的即时性方面,它弱于电话,更弱于面对面交流。从知识的类型上来看,明晰知识(explicitknowledge)容易通过文件、通信手段传播,而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不仅仅包含诀窍、经验,还包括个人的感官体验、感悟、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知识创造中的缄默知识的共享、缄默知识向明晰知识的转化,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迅速反馈和频繁互动建立起来的,必须依赖于富裕媒介的沟通交流方式。因而,面对面交流方式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仍然具有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通信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四、创意产业集群化促进知识分工深化与创新效率的提高
创意产业集群化是一个知识流动与碰撞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知识的激活、碰撞和整合而产生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是由创新主体之间以及与用户在交流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所推动的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创意产业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不同的知识源及相关知识的流动与碰撞、知识的整合与学习,不同属性的知识及其流动与扩散的方式会引致知识交流效果的重大差别,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特别是隐性知识,即难以用语言、文字和符号完整表述且难以通过物理的手段传播和复制的知识,它往往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创意产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关键要素的知识,其价值就在于流动。解决了知识的流动与配置问题也就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显性知识一般具有相对完全的流动性,所以,解决知识流动惰性的关键是解决由于默会性、专用性和文化根植性所造成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惰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意产业集群化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
1文化根植性所引致的集体学习优势
集群化的文化氛围首先表现为地域文化,即由宗教文化、习俗和语言系统等所构成的文化基。在这个文化基的基础上,集群成员的广泛分工与合作又使地域文化具有了经济内容,形成共同的产业文化。在共同的产业文化下,集群成员频繁地开展交流互动,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彼此的认同感,从而使非
正式交流经常发生,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不仅使企业提高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而且还能学习创造未来的新技术。
首先,文化氛围的共享为个体、企业间的互信奠定了基础。一般来讲,个体、企业间的信任和行为协调是个体、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前提,而信任和协调是通过网络成员之间的重复交易和接触而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这样,创意产业集群化过程中共同的产业文化,不仅使个体、企业可以以非契约的方式开展交易,而且可以在一种相互信赖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技术共享,从而减低甚至解除了个体、企业对集体学习的顾虑,因而愿意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和承诺,愿意参与集体学习。
其次,共同的产业文化,提高了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从单个个体、企业来看,知识的流动和技术学习的效率取决于个体、企业本身的学习能力,即学习的内在欲望、对外来知识和技术的转化能力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能力,包括对知识的识别、内化和应用能力。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所塑造的个体、企业之间上述三个方面的相似性,促进了技术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在群内的交换与扩散。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企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大量的与该产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企业形成相似的管理风格和知识流的处理方式以及相似的技术学习的商业预期。这种共同文化所引致的相似性,使产业内企业都具有了较强的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使企业外的未编码化知识转化为企业内的编码化知识,从而使其融入企业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进而大大地提高了技术的学习效率。
最后,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人员流动频繁。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带有相似的痕迹。这样,人员在集群内流动将不会受到文化方面的制约。也就是说,由于根植性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使人员在企业间流动时,调整和适应的成本较低。即较低的切换成本使作为知识流动尤其是意会知识流动主要方式的人员流动经常发生,极大地促进了群内企业集体学习的效率。
2集群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交流优势
知识流动按照交流方式,主要有“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种。与正式的交流相比,非正式交流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频繁的交流频率。二是宽松的交流氛围。使交流的双方可以准确地理解各自的思想,更主动地完成产生新观念所必需的信息综合过程。三是知识的传输范围与动力机制。即非正式交流则通过广阔的社会网络来传输,使知识呈水平方向流动。同时,非正式交流由于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而展开,因而比正式交流更具有持久力。四是知识传播速度的累加性。由于非正式交流是通过社会网络来传播知识的,因此,在各成员甚至专家的交流中,彼此需要的信息可迅速获得。在彼此的面对面的交流中,对所交流的信息双方能同时做出反应,文化的一致性又使彼此沟通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使回应与解读过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通过群内的社会网络而进行的非正式交流还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功能,交流者从相关者那里获取的知识要比正式方式多得多。可见,集群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产业文化和普遍存在的非正式交流网络,深化了创意产业集群化创新网络的知识分工,有效地推动了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减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为成员自身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而拥有了外部企业所不具备的创新优势,形成一个集聚――学习――创新优势――竞争优势的不断演化下去的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增强的动态创新网络。
五、结语与建议
上一篇:函数教案范例(3篇)
下一篇:初中入学教育心得体会(整理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