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范例(3篇)

时间:2024-09-15

体育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范文

修订工作组:十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带来了广泛而又深刻的积极变化,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教师的话语体系发生了变化。原先循规蹈矩、单调乏味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受到学生喜爱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形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改进。此外,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学校体育环境有了改善。

《江苏教育研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的?坚持了哪些基本理念?

修订工作组:修订课程标准坚持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实验稿课标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修订是为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三是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应以共同性和原则性的内容为主,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过于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四是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修订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调查研究、不断讨论和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广大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几条基本理念是构建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可以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坚持了实验稿的主要思想和精神。

《江苏教育研究》: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修订工作组:总体看,修订后的课标大约有这样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将义务教育阶段该课程统一取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主要出于三点考虑:第一,更加充分体现“体育为健康”的思想,也是为了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名称情况来看,课程名称基本上都是统一的。第三,通过调查,大多数人认为应统一课程名称。

二是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以体育学习为主,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融合了部分健康行为养成和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样,可使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更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是对性质表述更加清晰和明确。修订后的课标在完善实验稿提出的课程性质定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本门课程的四个特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基础性主要强调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实践性主要强调“身体练习”,即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体能的练习和体育游戏活动。综合性主要强调两点:第一点是注重健身育人功能,即本门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规范意识、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第二点是强调本门课程以体育学习为主,同时融合部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是合并学习领域。修订后,将实验稿中“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将实验稿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五是提高课程内容的指导性。修订后,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一些教学内容供一线教师选择,并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课程内容以“水平一”和“水平二”表述,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倡导多采用体育游戏活动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六是加强教学建议部分的针对性。主要从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力争内容的明确和简洁。

七是重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评价建议除保留了实验稿的评价思想和主要内容外,还作了以下一些调整和修改:考虑到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故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为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除此之外,还特别增加了“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中考’和‘体育、艺术2+1’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说明。

《江苏教育研究》:课程标准的修订删减了“繁、难、偏、旧”,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什么?

修订工作组:大家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指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体系内容。至于删什么,减什么,是指那些与学生生存、生活无关紧要的、对促进健康作用不大的运动技术和内容。例如删去铅球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背向滑步推掷铅球的复杂运动技术;减去中国竞技体育界影响最深的“跨栏”运动技术教学内容等。这都是因为它们虽然在竞技运动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形成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完整体系,但并不一定对学生今后生存、生活和身体健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完全可能以一种更为直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来取代。

《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关注?

修订工作组:体育教师应认真阅读修订后的标准,深入理解并用心实践。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培训和研修活动,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请教,以提高自己对修订后课标的正确理解。

体育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现代教育

一、“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和健康的基本内涵

1.“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在阐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时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名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反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健康第一”思想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为确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

2.“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

现代社会,经济逐渐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危机,因此,增强体魄已经不是健康的唯一追求,“健康第一”思想正式现代社会要求的产物,因此国家卫生部提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将德智体美有机的统一在体育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共同发展,它涵盖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突出了它的全面特征,是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是使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和谐统一的新健康观,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课堂设计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要培养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在体育课的设计中运用现代教育思想。首先要以现代《新课程标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以现代《新课程标准》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锻炼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构思力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突出学生的参与,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强调学校体育不仅仅要增强学生体质、传授知识、获得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无论从课的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真正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持物投远的教学中,我经常创建在投掷区内设置标志进行比赛,采用比出手高度,比出手快,比推得远,并在退铅球的关键技术上给予学生以启示和点拨,学生乐而不厌的参与练习和参与竞争,有效增强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3.体育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在注意区别对待的原则,有时候同一个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教法,这要以具体的情况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法,总体目标一致,那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4.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我常常以舒适的场地布置,科学的设计,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以灵活多样的教法,是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新颖的队列队形练习,适合学生特点的形势多样的准备活动和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势,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要个学生自由想象、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给学生自由练习、自我表现和尝试成功乐趣的机会,使他们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中得到满足,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5.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关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协作互助的新型民主关系,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6.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特长培养,启蒙终身体育意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体育爱好、技术特长,并加以引导培养,从而促进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体育课堂中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身体锻炼知识、运动生理效果和健身效益的讲解,通过观看体育比赛视频等等,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主体精神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参加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结论

(1)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在体育教学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内容。

(3)确保“健康第一”在教学计划中的主体作用,无论是课堂教学、运动会的召开,两课一操的开展及课外锻炼等,都应把“健康第一”的思想渗透进去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4)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健康第一”理念也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体育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体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实施或适应过程中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推行,学校体育与健康学改革也不断在深化,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性质、理念、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学评价方面都体现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促进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把体育锻炼当作短期行为,只要最终考试能顺利通过便完事。教学中忽视长远效益,忽视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忽视心理、社会两个领域素质的培养,没有把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逐步向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转变,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如何,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可结合社区体育活动、校运会、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体育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的学习领域,体育教育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重知识、技能、技术教育向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做到“一专多能”,既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专项,又能做到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其他运动项目的练习。同时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横向联系,把有关的知识与体育相结合;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示范动作的质量和美感等自身素质、教学素养,保持强健的体格和外在的形体美;积极探索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善于总结,以适应课程标准的需要。

4.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是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念逐渐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感受到极大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地提高,加深了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了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增强了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增强了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二、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或适应过程的制约因素

1.教育思想仍受传统文化影响

重人文,轻自然,重道轻艺,学校体育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根本无法贯彻落实。因此,即使体育与健康教育能够在学校里站稳脚跟,却依然无法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体系。

2.学校教育培养目标长期受政策导向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政策的导向的影响,使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无论是从学生、教师、家长的任何一个角度出发,高考带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一切为高考让路”成为教育的宗旨。作为一门高考不涉及到的学科,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受到“重视”。据调查,目前还有些学校删减体育课,为高考让路。因此,不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话,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陪衬”。

3.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的不足

体育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小三门”的尴尬位置,在整个教育的领域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非主流因素。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严重制约了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当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如此多的领域目标、内容时,体育与健康教育或许感到的只能是无奈。

三、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建议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学习,把握教育思想,准确定位体育与健康教育

2.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联系,建立起与素质教育思想相适应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3.树立良好的政策舆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旧的观念,加大对健康的投入,全社会共同重视学生的健康问题。

4.立足现实,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四、结束

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式和操作运转办法,推进新课标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04.

[2]吴玲.体育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0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