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范例(3篇)
时间:2024-10-23
时间:2024-10-23
[关键词]新课改评价体系问题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启动,不仅带来了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导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的革新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就: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开展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考风考纪和招生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部分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院校分别开展了自主选拔和单独招生考试的试点,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选拔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此,明确新课改的目标及特点,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使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改革更好地指引新课程改革,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焦点问题。
一、新课改的目标、作用及特点
2004年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推行,这是顺应国际课改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越来越为教育界所认可,建立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机制逐渐成为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是顺应国际课改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统整协调作为高中教育培养的基本任务,蕴含着高中教育价值和理念的话语转换。新课程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推崇学生主体性,强调全面发展,突出终生教育,主张教育回归生活,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新课改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主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是此次高中新课改的重要突破点。
2.新课程改革的作用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项改革措施连续出台;高考的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录取体制、录取手段、选拔标准都在不断改进。这些改革措施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为高校选拔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也促进了墓础教育的大力发展;同时伴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的设置更加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新课改考试有利于中学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选拔录取新生。尤其是多样化的高考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学教学的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3.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高中都将实行新课程,这也就意味着在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行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内在潜能的发挥,并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课程资源中的地位以及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学科基础知识
强调人的社会性要求、基本态度。
(3)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文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倡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4)强调课程与学科间的整合
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引入教学,加强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当然,这种调整和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套进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问题着重体现为高考引导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新课程的改革。而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又必然成为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之一。现行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基础上的,这种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近年来,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全面实行了新课改,在招生制度改革上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理论上说,高考是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却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新课程改革。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我国普通高考的弊病就在于“一考定终身”。尽管“考分面前人人平等”一直被认为是体现我国统一性高考公平性的“至理名言”,其实质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生源不加区分而使用同一标准对考生进行评价。事实上,不同类型的高校对新生的要求,如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纠正当前教育的某些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高考的成绩影响了他们的将来。高考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程度,例如考试内容和形式的确定、高考难度的确定以及考查范围的确定,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问题
在我国,“应试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主流,高考这一指挥棒仍在发挥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引领着教育目的和引导着教育过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因此高考科目设置就直接影响到从小学到高中的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由于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唯一标准,其权威性不断地强化,导致基础教育以考试代替评价,高考渐渐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高考录取率即升学率成了衡量评价中学好与差的唯一标准。所以,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各中学为追求升学率不重视素质教育而只抓应试教育,为提高考生的分数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把学习目的变成“为考试而学习”,失去了把学习知识变成培养能力以及全面提高素质的本源。
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问题
高等院校与普通中学对高考改革要求不完全一致。新高考改革既要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又要考虑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注意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高校自主招生本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教育的困恼。自主招生考试基本没有考试大纲,完全由大学教授命题,知识点多而广,部分甚至超出中学学习范围,但众多考生为了争得多一次的考试机会,往往牺牲课余时间去学习超纲知识,参加各类比赛,考取各种证书,想要搭上自主招生的快车,结果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影响了正常学习。因此,高考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重要求,需要改革者进行认真思考。
4.综合评价方式的效度和公正问题
高校招生不仅具有选拔的功能,而且对基础教育还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新课程高考中的一大亮点,便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毋庸置疑,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克服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惟分是取”的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受到了许多质疑。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初始,很多省市虽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考核体系,但却没有对评价方式、操作规则等进行详细规定,造成操作难度大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监督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担心学校和教师拥有这样的评定权后,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的不正之风。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对策
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是高校招录制度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
1.坚持标准化统一考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问题着重体现为高考引导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新课程的改革。从世界范围看高考改革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时间分区域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这一经验性政策应该继续坚持。第一,统一高考标准划一、命题科学、管理规范,考试效度、信度较高;第二,统一高考是以公平性和客观性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量尺,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第三,统一高考具有其他评价手段难以比拟的经济,能够使考试简便易行,省时、省事、省力优点突出,有利于构建新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国情、省情、诚信环境和公众的承受心理等影响因素,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慎重稳步地推进高考改革。
2.完善基础教育评价方式
改革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方式,就要完善中学校本评价,中学要使用统一的新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反映在考生的电子档案中,提供给高等学校。“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该评价体系要求中学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层次特长及发展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补充课程,增加一些加深加宽型、知识扩展型、技术技能型的新课程,形成中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在实践中对该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可制订一些可执行的、可检查的,非主观评分的具体量化标准,以使学生最终的综合素质得分不是教师的主观印象分,而是学生高中阶段活动表现所积累的客观分,从而保证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避免片面性、随意性及出现人情分等情况。
3.改革高考评价形式与内容
现行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基础上的,即“以教育测验为评价手段,以心理测量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核查教师与学校效能的教育问责为评价目标,着重测量学生的智力与记忆事实材料的能力”。这种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中学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传授。相应的,高考内容也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只重视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忽视了对学生的应用力和创造力的考察。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基于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内在关系,高考形式与内容也应加快实现由知识考试向能力考试的转变,在知识考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考试,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独立分析、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上。
4.建立多样性考试选拔制度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在学习共同的必修模块之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应的模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选择,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必然需要个性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因此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考试选拔制度,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应该成为高考改革的有益尝试。在考试层次上,可以考虑将一般本科、重点本科和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分开进行,每个层次的考试采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上,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培养需求,通过统一高考、自主招考、毕业会考、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对学生进行考察并择优录取。
5.健全新课改高考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上,要求必须改变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为此,新课程方案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等项目,并将这些纳入高校招生的录取标准。单一的高考成绩已不是高校录取新生的唯一依据,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选修的课程、取得的成绩、参加的社区服务活动、获得的科技成果,也是高校考察的重要内容。这种多元化的选才标准,不仅可以加强高校对录取生源的立体了解,而且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建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多元化智能的承认和尊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要在高校招考制度中逐步引入多元评价体系,需要政府、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和广大考生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作为政府,一方面,应该积极倡导加强考试科学研究、培养专门人才,建立专业化的考试机构,实现招考分离;另一方面,要根据国情进一步扩大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招生自,调动高校制订多样化录取方案的积极性,这对科学建立高考评价机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庄小平.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与招生,2010,(2).
[3]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8).
[5]徐俊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与考试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07,(6).
[6]刘清华.高考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张华,李雁冰.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8]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9]王伟宜.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改革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Abstract:Facingthenewsituationandnewproblemsineducationworkofhighervocationaloptometrytechnologyunderthenewsituation,thispaperdeeplythinksontheconstructionofoptometrytechnologyspecialty,activelyinnovatestalentstrainingmodelandexplorestherouteandmethodofcurriculumreform,soastoprovidestrongguaranteethateyewearindustrycultivatesoptometrytechnologytalentsofhigh-qualities’skillsappliedthroughaseriesofteachingreform.
关键词:高职眼视光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optometrytechnology;curriculumreform;theprogramof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72-02
1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视觉保健意识逐渐加强,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迅速加快,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2知识综合、技术更新、岗位复合、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给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他们不仅具有一次就业和针对一个岗位就业的能力,更要有能适应转岗位群就业的能力,甚至要有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1.3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使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日渐明显: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较差等。
1.4从专业建设全局来看,目前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还存在专业特色不够鲜明、职业能力相对偏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基本建设相对薄弱、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的发展等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苏教职[2005]3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7]5号)和《关于常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常教发)[2006]32号)
3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努力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职业教育改革积累有益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4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1课程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总体部署,积极试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为行业和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按照“理论先导、点上实验、面上推广、总结经验”的步骤进行,力争通过5年的改革实践,在本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形成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4.2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①重点进行专业课改革,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②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③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行学分制。④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并重为重点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⑤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技术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⑥推进体现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5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
确立“抓住中心,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分层推进,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抓住课程改革这个中心,突出制度重建,队伍建设、研究先导、资源开发四个重点:根据岗位需求确立课程设置,围绕实用、应用形成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全面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研究。
文化课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服务专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实际、就业与升学的不同需要,按分类指导、分层次要求进行改革,基本维持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一些拓展、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更多的通过开设选修课完成。专业课主要采用项目课程,即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涉及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面宽的知识和能力可采用综合课程。
课程按模块化管理,即在一个公共教学平台上,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将若干课程组成不同的模块,学生通过选择模块(可以是若干个)来确定专业方向,通过选择许多课程完成某个模块的学习。每门课程分别对应一定学分,学生学习的成效按学分制来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6课程开发的方法
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由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建立有职业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劳动部门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生产管理领导、技师等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的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②进行职业分析或工作分析:根据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在不同企业广泛开展某特定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工作任务调查(可采用企业一线专家或专门人员研讨会的方法),用DACUM方法分析、归纳职业的工作任务,制定出职业的工作任务表(DACUM表),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制定该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包括通用的或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拓展的或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面,其中,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必须重点予以研究。这为后续的课程分析奠定基础。同时研究采用什么样的课程策略,如:项目课程或综合课程。③进行课程分析:要把实际工作任务引进到教学中来,进行整理和整合,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项目式的工作任务(或直接引用企业若干典型真实课题),形成项目课程,使项目课程的实施能覆盖各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更完整地达成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别是专门的和拓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对涉及职业的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岗位面宽的职业知识和能力(通用的、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可以单独整合,不实行项目课程,可实行综合课程,按理论实践一体化实施。④制定课程计划。课程计划要在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认真用好在职业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职业的工作任务表,使在课程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各门课程覆盖工作任务表中各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出现频率和难易程度的测算,确定课程时数,按职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专业的课程计划。⑤开发课程教材。课程教材要完全打破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综合课程的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项目课程的教材要将各个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形成的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构建项目式教材的体系,并进行编写,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项目课程教材内容更应该是类似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任务书,至于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所需的更多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通过其它多种途径获得,包括学科型的教材,或由教师适当讲解,但不必由教师包办或系统讲授。项目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职业活动中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7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本论课程改革的实施周期预定五年(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7.1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6月)为全面启动做好课程改革实施的思想、人员、组织和物质准备。
①在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眼视光技术专业工作小组机构。②组织课程改革队伍培训,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明确工作职责。③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有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文件以及兄弟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促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7.2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10年6月)在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专业工作小组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开发校本教材,建立新评价体系。
①专业工作小组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主要工作。②在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③邀请职业教育课程专家,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④每学期组织二至三次骨干教师参加的课程改革汇报会,每年组织一次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
7.3总结阶段对“三以一化”的新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提炼成果并进行推广,把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①对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测评,总结分析,撰写总结材料。②总结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各项科研成果,汇编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成果集,并撰写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③推广、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
8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为本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需建立相应的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8.1健全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系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以及医院(相关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本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及方案的实施,确定实验工作的方向,制定规划和制度,落实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培训、经费及有关政策措施,定期聘请课程改革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总结实验经验,及时推广实验成果。本专业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具体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确保专业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8.2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与课改工作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重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的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业资格证书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定期召开课改实验座谈会,了解课改情况,把握课改进度,总结典型经验;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完善评估评价制度。将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评优”评选和“教师绩效考核”。定期评选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
1对理论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龙安邦[1]从基础原指建筑物的根脚,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定义为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根本依据和理论起点,并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其他学者对于理论基础本身的研究是从其与指导思想的区别角度进行的。王华生[2]提出澄清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和哲学几个概念后才能进行对话,并认为大家将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混为一谈。”随后一些学者从概念上对两者进行区别,和学新[3]认为指导思想就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或运行起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的思想,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来使用的;理论基础是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所依赖、依靠的理论,或者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理论前提,都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来使用的。”体育界刘旻航等[4]也提出相似观点: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它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大的方向;理论基础,从学科层次上看,是比指导思想低一个层次的,是更为直接的基础。”经过学者反复研究,多数人对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两个不同层面的依据基本达成共识。
2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不同观点
2.1体育课程改革有无理论基础”
靳玉乐、艾兴[5]认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这种观点也同样体现在体育课程研究中,党玮玺[6]认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只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而没有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人认为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或者理论基础模糊,导致实践中对课程改革许多理念理解偏差。高嵘[7]认为客观地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宋翠翠[8]也表达出同样的担忧,整体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没有能为课程改革做好研究的准备”,并认为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导致实践中接二连三出现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剧、体育教师不知怎么上体育课等等问题。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反映出新一轮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基础准备不足。
与此同时,在教育学界也不乏对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高度肯定的学者。马福迎[9]认为反观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邓志伟[10]认为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已经相当明晰,只是近来的一些批评反而使这一问题陷入混乱。”
综上所述,窃认为造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的原因有:一是缺少判断有无理论基础的标准,或者说标准不统一;二是作为理论基础的理论应具备哪些条件?这些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论证。
2.2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靳玉乐[5]虽然认为在课改之初没有理论基础,但在应然”层面强调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改革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解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新课程依赖的哲学基础。罗槐[11]在其后的《中国教育报》上进一步肯定了其观点,并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学说,无疑是对目前各种课程哲学的最集中的概括。”无独有偶,该观点在体育课程领域得到部分学者肯定,如陈红新、刘小平[12]认为用本身争议就颇多的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显然是不妥的。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积极地吸取与借鉴国内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它是课程、教育的哲学基础。但是就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内涵及其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指导作用鲜有研究,同时由于课程、教育最终都要到哲学层面寻求本源,因此不免让人感觉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13]。
第二种观点:国外各种主义”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占主流的观点是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直接理论基础。刘昕[14]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并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被称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我国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何元春[15]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为逻辑起点的,是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一脉相承的。还有学者承认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是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同时,不否认各种主义”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面对众多的主义”有些研究者则持谨慎态度,高嵘等[16]认为我国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校体育硬件薄弱,体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大国,在这种国情下简单的‘拿来主义’难以成功。”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承认各种主义”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然而,除刘昕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其它理论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对这些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理论体系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更是缺乏作为理论基础如何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现的解释。
第三种观点:体育相关学科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吴永军[17]认为从新课程改革具体的操作来看,其理论基础还包含了现代课程论(结构课程论、掌握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以及一些后现代课程思想等。”张学忠认为[18]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是上述各种‘主义’,而是前人已研究成熟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原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支撑着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
综合以上观点,研究认为学科基础与理论基础还是有区别的,学科基础上位于理论基础,因为每一个学科又包含若干理论,如体育学科中的运动技能形成理论、超量恢复理论等。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解释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话,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课程改革宏观的理论基础,各种主义”作为直接的微观理论基础,那么上述各种学科基础可以作为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理论基础。
2.3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一元还是多元”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一元论观点主要指坚持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5]。
多元论出发点是将理论基础看作理论资源,认为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可借鉴和能帮助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各种理论都可以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资源来吸收、借鉴[3]。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使后人可以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因此多元论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更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原理。反之,只有多元性才能博采众长,避免偏窄,眼界宽广,高瞻远瞩。
窃认为,不管是一元还是多元主要还是看在哪个层面上,在宏观层面即在哲学层面一定要有核心理论主导,这一核心理论只能是唯一的,被实践所证明的,并具有稳定性。在具体操作层面,即直接理论基础可以也应该是博采众长。但这里依然存在多元是否意味着无限,多元理论之间是互补、融合还是其它关系?本次课程改革在实然”层面究竟以哪些理论作为基础?这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4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适合国情”
对建构主义、目标分类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持质疑或谨慎态度的理由在于这些理论是泊来品,不适合我国国情。高嵘[16]认为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有特定的适用情境,而西方的课程理念毕竟与我国课改的实施环境有不小的距离。李斌[19]对于借鉴国外的看法是重心从看与国外的差距转向差异,从为什么借鉴转向如何借鉴。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其它实用价值的成果。”
仔细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充斥着泊来品”、拿来主义”、水土不服”、本土化”词语,多是从宏观上泛泛讲一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对于这些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适用的土壤是什么,是具有特殊理论的局限性还是具有一般理论的普适性?我国学校体育的国情是什么,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完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同?这些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没有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直接下结论不免有武断之嫌,仅仅用非常浅显的大道理”论证难以做到以理服人。
2.5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继承传统”
对于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另一诟病是丢弃了体育课程传统理论。宋翠翠[8]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对传统”的分析和研究,存在着对传统”缺乏研究和尊重的现象。赖天德[20]提出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对此,季浏[21]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体育课程,新体育课程不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抛弃,而是对体育体育课程的扬弃。”还有学者对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张庆新等[22]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主要内容和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比发现:第8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在2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延长线上进行的,即是同一方向的。
3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展望
1)从专题研究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学界对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从课程改革之初从未间断过,但遗憾的是在十余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却没有对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专门进行研究的成果,大都散见于其他研究成果之中,且缺乏理论深度。因此,加强该理论问题的专门研究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2)从系统论角度整体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是就理论基础而研究理论基础”,始终围绕着哪些理论是理论基础”反复讨论,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如这些理论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些理论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知识观、教育观、课程观、师生观是什么等。只有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系统寻求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否则就问题谈问题最终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达成共识。
3)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百年前学校设立体育课程以来,多次颁布相应的标准”和大纲”。期间,尽管较少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但并不代表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从顶层设计角度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靠行政手段推进、自上而下进行,其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定体现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顶层设计文本中。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而言,除以上法规、文本之外,本应该存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及体育学科专家的著作中。因为,理论基础是体育学科专家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准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体育学科专家的大多数研究成果没有对此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这一遗憾直到2012年3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的出版才得以弥补。在该著作的第3章问题、挑战与回应”中,专门设立了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节,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简单补充论述,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23]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论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进一步向全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明确阐述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总之,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并逐步得到解决,同样,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将随着众多学者的关注而逐步清晰。
参考文献:
[1]龙安邦,范蔚.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4):21-26.
[2]王华生.澄清几个概念,才能进行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3]和学新.科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两个方法论问题[J].教学与课程研究,2006(9):87-88.
[4]刘旻航,孙庆祝,付玉坤.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体育科学,2006,26(10):75-80.
[5]靳玉乐,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05-28(03).
[6]党玮玺,张学忠.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对立[J].体育学刊,2010,17(10):71-74.
[7]高嵘,张建华.对我国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质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19-122.
[8]宋翠翠.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系列论文之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80-86.
[9]马福迎.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N].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0]邓志伟.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兼谈新课程的理论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6,6:18-22.
[11]罗槐.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课改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12]陈红新,刘小平.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8(3):109-111.
[13]高天明.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4]刘昕.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不适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8(9):29-31.
[15]何元春,葛宁,杨洪辉.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3-665.
[16]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83.
[17]吴永军.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8):5-8.
[18]张学忠.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105-108.
[19]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与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86-90.
[20]赖天德.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J].体育教学,2006(1):9-11.
[21]季浏.体育课程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6(4):12-14.
上一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6篇)
下一篇:比较教育论文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