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研究范例(3篇)
时间:2024-10-30
时间:2024-10-30
关键词:日语教学方法问题必要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日语的学习越来越受欢迎。国家和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日语教学,但是日语毕竟是一种应用语言,如果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学好一门外语还是很不容易的。如要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就需要对高校日语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而且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
1日语教学及方法介绍
现阶段,很多学校设置了日语专业,还有的学校把日语作为某些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为了提高日语教学效果,很多学者和教师都在努力地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寻求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方法。语言学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日语教学也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在寻求一种适应当时状况的、必要的、灵活的方法,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日语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翻译法和直接法两种。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而且翻译法是国内外外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翻译法是一种靠母语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说的是将词汇或者句子翻译成母语进行教学,它是外语教学最为原始的教学方法;直接法说的是不需要母语为媒介而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在直接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来理解、解决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通常会采用照片、实物以及绘画作为教材。通过逐步地完善和丰富教学方法,日语教学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1]。
2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的日语教学现状仍不太乐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在高校教学中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高校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并且教学管理模式也可以体现出高校对某一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国高校日语教学中主要以教学要求和考试检查两方面为指导。最终形成了管理松懈、要求模糊、教学随意以及学生学习无奈、质量上不去等;第二,交际能力培养不够。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要以讲授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课堂上老师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听说实践的时间少得可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灵活性。日语教学的特征比较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既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手段,主要是应试教学。虽然在日语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不够灵活,这让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灵活性;第四,日语教学中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国日语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这基本就是我国日语教学的现状,其中教学方法对日语教学成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一定要进行日语教学方法改革[2]。
3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日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日语教学存在严重的应试性和短视性,很多高校没有认清日语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在日语教学中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老师更是缺乏教学创新,忽略了学生日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在考试中得高分,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都变成了聋哑人。
高校只有通过日语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日语教学思维和模式,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对日语教学改革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最终改变日语应试教学的老套路[3]。
4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新举措
4.1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方法
我国日语教学的模式一直是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很少有机会真正地了解日本文化,对日语的学习兴趣也就比较淡薄,最终导致日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日本文化氛围,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才能把课堂转变成一个语言交际训练场,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同时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日语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课堂文化交流的组织者,也是学生文化交流的观察者、激发者以及引导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比较灵活地采用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景教学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发现法等。采取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的日语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并及时地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另外,老师要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去构建新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日语创造最便利的条件。总之,高校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方法一定可以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并最终提高学生日语综合能力[3]。
4.2增加实用性、时代性教学内容
日语教学内容对其教学质量和成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高校日语教学成效就需要对日语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进行日语教学内容改革中需要把握几个要点:第一,改革后的日语教学内容一定要满足时代变化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改革后的日语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传播日本文化,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第三,日语教学内容改革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且要体现出日语的实用性。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一定要以学生日语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位准则来进行,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彻底改变原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日语教学要多借助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现代化教学工具。
5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日语教学的现状应该做出及时的、科学的改革,通过综合性的改革措施来提升高校日语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要明确改革的目标,改革不能盲目的进行,有了目标的日语教学方法改革才会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燕,王运丽,侯铭铎.多媒体辅助日语教学的设计、应用及效果[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1-13
>>水电站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方法的调查研究基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组织与工作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调查研究对大学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青少年业余训练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利益生态调查研究关于日语二外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高校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工学结合模式下医护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报告高职院校《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专院校武术教学与改革的调查研究大学管理学教学的课程调查研究通过教学改革提高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程序性知识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林病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浅谈农业高校环境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引用日期:2015-12-15.
[2]胡祖庆,赵惠燕,胡想顺,刘德广.《昆虫研究技术》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3,(3):133.
[3]高素红,吉志新,田景文,赵春明,雷小庆,齐惠霞,梁文君.《昆虫研究法》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6):158-1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http:///view/3550515.htm.引用日期:2015-12-15.
[5]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吴海燕,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昆虫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森林昆虫学”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5,30(4):64-67.
学校教育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本质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有效过程。高校体育是培养现代合格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完整的个性、机敏的应变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在终身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是最后一个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高校体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及归纳演绎等方法,对近年新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进行总结,提出相关措施,以期为新疆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实践进程提供参考。
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沿用着前苏联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偏重于竞技体育,而忽视了体育文化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以及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沿袭“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权和自。教师按同一教学模式去衡量和评价个体存在差异的学生,过分地强调统一性和规律性,忽视了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因而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逃避体育课,久而久之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高校现行的体育课程结构,是按照旧《纲要》要求来设置的,主要由普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大一是普修课,主要以提高身体素质、普及运动技术为主,多以教学班为单位分派教师上课。二年级以选修课为主,可以按照个人意愿选课。三、四年级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选修课,大部分学校不开设体育课。就内容设置来看,大学阶段还是沿用了中小学开设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设置有一定的弊端,结果是体育内在性质没有很好地挖掘,至今也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体育学科知识,忽视了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体育需求,造成了一种怪现象的出现,就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3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教学的目标即教学的目的、宗旨和趋向。其主要突出的是教学的育人目标。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是按照教学内容的特点,遵循常规体育教学的思路,有序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尽管教学考虑到个体的兴趣,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学形式的变换,而在于教学的目标不确定,让学生掌握和提高现有的运动技巧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运动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教学的中心环节与现实脱离,忽视最基本的运动目标,忽略了健身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教学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晰的表现。
4教师缺乏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深刻理解
教师是一切改革措施和方案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改革的成败。高校的体育教学应与时俱进,学校应根据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经常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学习相关法规、文件,共同讨论和交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学术观点,以便做到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确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只注重阶段效益,经历了从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能力教育、竞技教育、快乐教育之后,直到本世纪九十年代,终身体育思想才逐渐得到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因为起步较晚,又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一纲要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各级各类学校留出了较大的研究和讨论空间,同时也为在全国各类学校实施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终身化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高校体育随着社会的变化正确地定位,主要方向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宗旨。在高校终身体育理念做指导的定位,进一步确立了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措施、方向和发展思路。终身体育理念对体育的地位、角色及功能作用的确认,对高校体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高校体育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充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特征是多样化和弹性化。教育部1990年制订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于2002年7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制订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2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依据以上要求,教师在选用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认识规律,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同时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确定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全面与重点、健康性与知识性、继承性与时代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目的性与趣味性的关系,力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校本特色的教材体系。体育课程建设应以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者结合体为重点,广泛开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内容。体育课程设置上必须体现其整体性、连贯性,从长远角度考虑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使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运动方法训练相结合。体育课程必须强调其实用性,使得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走出校门仍具有运动意识,积极参与健身运动。
3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
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为培养学生身体和技能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养成意识、能力和习惯,并获得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即体现“多功能”的特点。让每一位大学生能找到自己参与运动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运动项目,这是使大学生参与运动的最好前提。提倡“人人参与、人人争优”,正面引导学生,使得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贴近教学目标,取得最佳效果。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体育运动负荷,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掌握健身的技能方法,以及使学生学会“自主、自练、自评”的方法,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出发,对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了新的要求。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中,描述性的、弹性的居多,硬性指标较少,这为我们的体育教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4加大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待教学改革持不同的态度,同时在接受的程度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重视体育教师的全员培训和进修学习,要把理论知识的更新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师这个群体能在较短时间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在现有条件下,要尽可能多地投入经费,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教师必须克服自身缺点,积极主动去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积极优化教学理念和师生关系。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可有力地促进教师重学习、重反思、重实践、重研讨的教研风气的形成,还可以让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和新教师进行辅导,教学“一帮一”,互相观摩,共同研讨教学。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观摩课和说课比赛交流经验等活动,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保障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改革正在新疆高校全面开展,体育教学目标除应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以及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外,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重视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度,利用高校现有体育设施,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适当增加符合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扩展大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领域,并适当开设一些适合运动水平偏低学生的项目,以多样化的内容与组织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使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掌握2到3项运动技术。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引进人才资源,自学、培训一起抓,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使教师熟悉教学业务,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培训体系,注重教师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坚.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曲宗湖,等.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18(2):6.
[3]赵升,范凯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评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61.
[4]张红坚,等.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19(3):65.
[5]罗建国,赵亮.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2).
[6]赫冀成.教学科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7]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
[8]李飞.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5(1).
上一篇:电工电子技术概念(6篇)
下一篇:游记作文(整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