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6篇)
时间:2024-11-06
时间:2024-11-06
关键词:蔬菜;棚室;无公害;生产技术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经济措施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各种生活技术措施和生活方式不断的改善,对生活中食物质量要求日益增加。使得在生活中对蔬菜要求逐渐的有以前的数量朝着当前质量和优质化转变。要求蔬菜无污染、营养保健,品种多样。因此在当前蔬菜的生产过程中开发无公害蔬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当前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提高的最终结局。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有害物质的含量,其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对蔬菜管理措施的完善,对各种农药应用的少,使得其在食用的过程中各种残留的元素和污染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低。在无公害蔬菜生长的过程中,棚室作为其主要的生产基地是当前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
1、选地
由于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求无污染和无病害为主要的生产目标,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原理工厂和一些具有着较大污染的地区,避免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工厂废水和废弃等因素的污染。要远离工矿业的污染源,不受“三废”的侵害;而且在生长的过程中要求地势平坦,容易在干旱的季节进行灌溉,且要水质较好,不能够在灌溉的过程中对菜品进行污染、以至于在食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灌溉水污染造成的物质含量。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温室黄瓜品种中农26、番茄毛粉802有较强的抗性。播前晒种2~3d,可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及增强发芽势,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瓜类、茄果类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可消毒杀菌。
3、合理施肥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废料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更是当前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量的保证关键。(1)合理控制肥料的投入量。由于设施栽培环境相对密封,施入化肥不易淋失,肥效较高,宜多次少量酌情施肥。最好根据蔬菜产量、土壤肥力、不同肥料元素利用率等确定适宜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
(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充分发挥交互作用,减少生理病害。特别是减少氮肥、磷肥的施用,提高钾肥的投入,提高蔬菜品质。实际生产中,对高肥力菜地或在施用高量氮肥时,常施以较高量的钾肥,以便作物养分平衡,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作物对氮的过量吸收。
(3)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无机肥料具有养分释放迅速的特点,但是需要多次追施,以保证肥料的养分释放高峰与蔬菜对养分吸收高峰一致,如果施用时间不当、施入不及时,就会出现营养生长过剩或短期营养不足,造成减产。而有机肥料保肥性比较好,可以缓慢释放养分,保证作物长期的养分需求。一方面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协调养分的释放速度,提供作物长期有效的营养;另一方面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通透性,为有益的微生物菌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抑制致病菌的存活。
(4)运用配方肥进行施肥,防止土壤酸化、盐化。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施用配方肥。对已酸化和盐化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改良。可以采取雨季开棚、倒茬、加改良剂、换土、增施有机肥、生物肥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施用钙、镁肥和微量元素,保持养分平衡。
4、科学防治病虫害
(1)农业措施。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实行2~3年轮作倒茬,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清洁田园,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推广无土或洁沙栽培,可以避免和减轻土传病害,降低施药次数,节省肥料。栽培嫁接苗,如黄瓜、西葫芦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能有效防止瓜类枯萎病,并能增强抗其他病害的能力。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既可以保墒、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加大耕作层昼夜温差,又能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防止土传病害。
(2)物理措施。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消毒灭菌。夏秋季节是棚室闲置期,晴天高温闷棚5~7d,棚室内最高气温达60~70℃以上,可有效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病菌和害虫。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虫害,农家有机肥因带有病菌和虫害。
(3)生态措施。通过棚室内光照、湿度、温度、空气调节,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施用农药。例如:瓜类等蔬菜作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则不产孢子,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在棚室光、湿、温、气调节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并适当通风;经常擦拭棚膜,保持良好透光性;张挂反光幕,增加反光照,从而达到降低湿度,提高棚室温,减轻生理病害、冷害、冻害。
要进行轮作换茬,一方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减轻土壤中有毒元素的毒害作用。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害。同时合理利用休闲时间,如夏季休闲时高温闷棚灭菌、伏耕晒垡,可大大减少土传病害及病虫害的发生。
(4)增施有机肥,定期深翻土地
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团料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蓄热能力,使土壤疏松肥沃,缓解土壤盐渍化。深耕可减少植物根系与病原菌的联系,利用土埋和暴露病原菌在自然温度和干燥的条件下提高病原菌的死亡率。深翻有机质是无污染的耕作方式[4]。每年蔬菜种植时利用间隔时间深翻土壤,基施腐熟的堆、沤肥,加厚熟土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破坏土壤寄生虫寄存环境,有条件的还可以换土。
5、采收与包装
适时采摘,果菜类避免碰伤,叶菜类摘去黄叶、老叶,除去泥土。用无污染清洁水清洗,不仅洗净灰尘、泥土,还可减少有害元素含量。严格包装,避免二次污染,果菜采用托盘保鲜膜包装,叶菜类用保鲜膜包装,装运全部采用塑料筐,防止碰伤影响蔬菜表面质量。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标准要求
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并且,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一、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三关”,抓好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检测“六大环节”。总的来说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二、大田种植与管理
1、根据土壤类型不同,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2、精细整地。3、定植。根据不同品种要求,合理密植。4、中耕、除草、培土。5、搭架、整枝、疏果。6、小拱棚、大棚温湿度管理。
三、灌溉基本原则与方法
1、基本原则
(1)沙土壤经常灌,粘壤土要深沟排水。低洼地“小水勤浇”,“排水防涝”。(2)看天看苗灌溉。晴天、热天多灌,阴天、冷天少灌或不灌,叶片中午不萎蔫的不灌,轻度萎蔫的少灌,反之要多灌。暑夏浇水必须在早晨九点前或傍晚五点之后进行,避免中午浇水。若暑夏中午下小雷阵雨,要立即进行灌水。(3)根据不同蔬菜及生长期需水量不同进行灌溉。
2、灌溉方法
(1)沟灌:沟灌水在土壤吸水至畦高1/2-2/3后,立即排干。夏天宜傍晚后进行。(2)浇灌:每次要浇足,短期绿叶菜类不必天天浇灌。
四、施肥基本原则与方法
1、施肥原则
(1)选用腐熟的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辅以矿质化学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肥料。莴苣、芫荽等生食蔬菜禁用人畜粪肥作追肥。(2)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否则可能引起菜体硝酸盐积累。
2、施用方法
(1)基肥、追肥。①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②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数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③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2)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①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蔬菜生长初期以追肥为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②各类蔬菜施肥重点。ⅰ、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点。ⅱ、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肥重点。ⅲ、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为施肥重点。(3)注意事项。①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②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4)根外追肥(叶面肥)。
3、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改良
&n
bsp;(1)短期叶菜类,每亩每茬施石灰20公斤或厩肥1000公斤或硫磺1.5公斤(土壤ph值6.5左右),随基肥施入。(2)长期蔬菜类,石灰用量为25公斤,硫磺用量为2公斤。
五、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防治原则:一是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二是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三是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
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等一套农业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减轻病虫害。
2、物理防治。通过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有利于或无碍于蔬菜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有害微生物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4、化学防治。无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虫害,又要减少污染,使上市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无公害蔬菜栽培,除了选好环境条件、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健全栽培管理措施外,还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一是采收前自检。查看是否过了使用农药、肥料的安全间隔期,有条件的可用速测卡(纸)或仪器进行农残检测。
关键词:绿色蔬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2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3071
1土壤的选择
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高效栽培蔬菜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土壤的选择要结合蔬菜的生长特点,综合蔬菜生长对阳光、风、水分等因素的需求。要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保证蔬菜的高效生产。
2选择优质蔬菜品种
蔬菜的高产栽培,要选择优质的蔬菜品种,蔬菜品种的选择要适应栽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优质的蔬菜品种种植周期相对较短,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带来经济效益等。
3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有助于蔬菜的高产栽培,随着蔬菜种植技术的改进,育苗促进了蔬菜的高产栽培。而育苗过程复杂,不仅对技术要求高,同时对技术含量要求也高。育苗的技术要点主要有5个部分:在栽培前,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通过微量元素浸种、低温处理等方式进行种子的消毒和基本处理,随后进行种子的催芽工作;处理好床土,床土和营养杯土的营养要高,且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腐熟的有机质,另外大田土、牲畜的粪便、土子灰以及砂要合理配比;加强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管理,确保苗床土壤适宜种子发育;育苗期间要配合使用氮肥、磷肥以及钾肥,在育苗期间喷洒2~3次的磷酸二氢钾以及2次硼酸和硫酸锌的混合液;在定植前7~10d开始炼苗。
4科学施用肥料
蔬菜生长过程中,要科学的施用肥料。科学的肥料用量能够促进蔬菜的生长,但如果过多施用肥料则会影响蔬菜的质量。高产栽培中,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肥料,根据蔬菜的长势、土壤的肥沃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肥料配比和使用。
5植株调整
蔬菜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植株调整,通过对蔬菜茎叶、果实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以及蔬菜的结构进行调整,来提高蔬菜的生长情况。植株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搭架、整枝、摘心、疏果、打叶以及压蔓等。在进行植株调整前,要熟悉掌握蔬菜的植物特征、成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开花结果的习性等,从而确定如何进行植株调整。
6合理调控灌溉次数以及灌溉量
科学的灌溉有助于蔬菜的快速生长,尤其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灌溉的重要性。在蔬菜生长中,要结合气候的特征确定灌溉的量好次数,如果当年的气候较为干燥,可以增加灌溉的数量和次数,反之减少灌溉的数量和次数,防止蔬菜苗木的死亡。蔬菜的灌溉次数和量还要结合蔬菜的生长特点,要分析蔬菜对水的适应能力,对水需求量大的蔬菜要适当增加灌溉量和次数,反之,如果对水的需求较少,则适当减少灌溉的量和次数。
7对于优质蔬菜生长的温湿度的调控
优质蔬菜的高效生长离不开科学的温度和湿度,因此蔬菜生长过程中,要控制好蔬菜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菜农可以根据菜地的大小、环境等因素放置温度和湿度的监测点,对菜地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低时,可进行雾化喷水,来降低田间的温度,提高土壤的湿度,促进蔬菜的生长。
8病虫害的防治
蔬菜栽培要预防病虫害对蔬菜的侵袭,蔬菜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蔬菜的栽培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抗病种,保证蔬菜的优质和高产;蔬菜的栽培,要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在同一片土地上,要轮流种植茄类蔬果和瓜类蔬菜,非种植季节时,要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深翻土壤,保持菜田的清洁,科学合理的施肥,合理的安排种植数量和密度,加强对土壤的消毒,清除菜地的杂草;加强对蔬菜的生物防治,利用各类微生物和菌类进行害虫、病害的防治,例如运用苏云金杆菌进行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用农用链霉素来防治白菜的软腐病、用植物和生物的天敌特性来降低病虫害等;对昆虫进行化学诱杀,例如毒饵诱杀地下的害虫等;做好物理防治,可结合昆虫等特性进行物理防治,温汤浸种进行消毒、大型蔬菜的套袋保护、网室的隔离栽培等等;可进行人工捕杀,在菜田堆草来诱杀地下的害虫等;科学运用化学方法进行虫害的防治,在适合喷洒化学药剂的时期,适当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杀虫,在蔬菜成熟前30d停止使用农药。
参考文献
[1]吴新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0(08).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综合防治;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508文献标识码:A
无公害蔬菜就是蔬菜产品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农药的残余量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食用后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不造成危害。无公害蔬菜种植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及在蔬菜栽培过程中,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尽量减少或者不施用农药,或者配以生物农药,利用天敌等技术防治,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对蔬菜的危害,减少农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1无公害蔬菜栽培地的选择
1.1栽培地的选择要求
所选地块不能与常规的栽培地块相混,最好有隔离带,土壤无重金属及其他的污染,灌溉水源污染。
1.2完善设施
常规栽培的蔬菜转化为无公害栽培需要2a时间,多年的蔬菜需要3a的时间。同时为了避免蔬菜地受到污染,需要有相关措施设置隔离,国内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规定的隔离带是8m。
2以传统的农药防治为基础
2.1细心、严格的选择品种
为了保证蔬菜的高品质,同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实地情况,如经常发生的一些病虫害。需要引进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种子和种苗,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需要,选择品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确保蔬菜品种对常发病虫害较强的抗性。如:番茄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同时,还能考虑到蔬菜的生长周期,尽量避免高峰期,确保蔬菜在病虫害低发生下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农药。
2.2严格种子消毒
种子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可有效杜绝部分病害的发生,常有方法有温汤浸种、药剂拌种、干热消毒、药剂浸种。
2.2.1播前温汤浸种
蔬菜种子一般在45~55℃的温水浸种10~15min,期间不断搅匀,使种子受热均匀。要防止蔬菜苗期,如线虫和菌核病,可采用10%食盐水浸种10min左右。
2.2.2药剂拌种
防止出现枯萎病可以用50%的多菌灵进行拌种,药剂应当控制在种子重量的0.3%。
2.2.3干热消毒
干热消毒是把种子放在70℃的干燥环境下72h进行消毒,并暴晒1~2d。
2.2.4药剂浸种
药剂浸种处理可用0.1%高猛酸钾或0.1%硫酸铜。如防治真菌的病害,还可以用72.2%霜霉威800倍液进行浸种。
2.3培养壮苗、合理轮茬
培养壮苗要时间合适、育苗设施要先进、种子处理要科学、苗床管理要及时。育苗前一定对苗床进行消毒,防止杂草和其他病害、虫害,育苗可采用穴盘基质,但是一定要确保无病土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蔬菜苗床管理上要防止苗的徒长、防病害。分层管理及时除掉一些弱苗、病苗去除。确保培育出来的幼苗、根系发达、茎节粗短,且无病害。
近几年来,蔬菜栽培技术一味追求新奇,追求蔬菜的高效益,往往忽视了蔬菜的轮茬倒茬,蔬菜近年来出现的根结线虫、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严重,成为一些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轮茬可使用旱生蔬菜和水生蔬菜(或参考其他方式轮作,留坝水生蔬菜受限制)进行交替种植。连坐分为前后茬为同一种蔬菜的时是连坐,前后是同一科蔬菜也是连坐。蔬菜的轮作主要是前后茬作物不能使植物学分类上的同一科。合理的轮茬不仅能够优化土壤的氧化条件,减少土壤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物质,起到优化土壤理化作用,而且轮作是克服连坐障碍的最有效的措施。
3推广综合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不要以单一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要以农药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等多种手段和措施进行。
3.1保护利用天敌
利用瓢虫、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如:瓢虫扑食、蚜虫、白粉虱,丽蚜小蜂寄生在白粉虱的若虫或者蛹上,赤眼蜂防治菜青虫和棉铃虫。
3.2利用生物制剂
苏云金杆菌,防治食心虫,用白僵菌防治地下害虫,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阿维菌素防治菜青虫、斑潜蝇,利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多种蔬菜的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
3.3利用土农药
尽可能的多使用土农药或者植物性农药,如烟草石灰水防治多种蔬菜害虫。尿素加中性洗衣粉,既能防治蔬菜红蜘蛛、蚜虫,也能施肥治虫一举两得。在葱蒜或者韭菜试用草木灰既可以防虫又能增产。用高猛酸钾灌根或者防治西瓜枯萎病、白菜软腐病,也可以防病又可以作为微肥。这样不仅能保证蔬菜的高品质,也没有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减少投入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3.4生物防治
采用防虫网,阻挡有翅的蚜、白粉虱等害虫迁入到棚内,同时在菜间铺设银灰膜可以起到避蚜的作用,利用大多数害虫的趋性,采用黑光灯、黄板、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尤其是夏季和秋季杀虫效果更为明显。性诱剂进行诱杀,特别是在害虫盛期可在蔬菜田间摆放带有杀虫剂液体的盆。放在作物1~2cm的地方使虫自行爬到盆中,起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4严格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
如呋喃丹、1605氧化乐果、久效磷、甲基异柳磷、杀虫米等高毒农药。
5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
当前生物防治还不能满足蔬菜的防治效果,还需要一定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一定要科学化、合理化、对症用药。防治时间要早、正确掌握用药量,科学复配,注意轮换农药,避免长期使用一种农药使害虫对农药产生抗体,尽量减少农药对蔬菜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史文明.蔬菜无公害栽培与土壤健康[J].西北园艺蔬菜,2013(05).
[2]张作跃.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研究[J].农技服务,2008(05):172.
[3]宋红卫.无公害综合防治蔬菜病虫害[J].湖北植保,2013(04).
关键词:蔬菜;无公害;栽培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233098
1选址与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
绿色无公害蔬菜对种植环境要求较高,只有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才能生长出绿色蔬菜,需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远离对蔬菜生产具有污染性质的场所;种植地块的土壤要具备营养丰富,抗病虫的优质无污染土地,土地肥沃深厚,组织结构好及有机质含量较高。选择的种植土壤需经过3a常规生产系统的转型试栽后,在经过多年检验达到绿色蔬菜栽培要求后,才可种植出绿色蔬菜。
2选种处理与播种
在选种方面,无公害蔬菜种子通常可选取抗病虫强与抗逆性较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在播种前,对蔬菜种子要进行晾晒,种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温汤浸种,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以控制种传病害,促使苗齐、苗全、苗壮;对种植苗床要采用土壤杀菌药物进行多次消毒与灭虫处理,把土壤中的病原菌、杂草,以及虫卵等消除干净。
通常情况下,要参考蔬菜的品质特性、气候特点与栽培方式等进行选择适宜栽培时间;可采取小高墒栽培方式进行种植蔬菜,以免由于田间积水而影响菜苗生长;在播种时,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确保菜苗间有一定的光照,以降低菜苗株间的湿度;在种植菜苗期间,要对病株进行定期清除,以防或者p少病虫害的发生机率。
3合理灌溉、科学施肥
对于浇灌蔬菜的水,不可用受污染超标的地下水或工业废水,灌溉水一定要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另外,需注意的是,根据不同蔬菜品种与生长时期,确定适宜灌溉时期与和灌水量,以防过早或过涝。这是因为旱涝对根系生长与对养分的吸收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蔬菜光合物质的合成,导致蔬菜品质与产量降低。
在肥料施用上,要保证优质高产,需进行科学合理化施肥,以减少污染,要以有机肥为主,尽可能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由于有机肥有较强的酶活性,不仅可增加有益微生物群落,还可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与营养;另外,有机肥可提高作物对病害的抗性,抑制有害菌活性,是对土传病害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但需注意的是,只施用有机肥,不能满足作物的充足营养,也难以持续保证优质高产,因此需要平衡施肥技术的运用,合理搭配化肥中的氮、磷、钾、钙与各种微量元素,并通过调整配方达到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比例适当,以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最小化。还有就是,尽管生物肥料有较安全的使用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有研究表明,除了固氮菌等少量微生物外,许多微生物并不能给土壤带来外源营养成分,比如解磷菌与解钾菌,也仅能有限地吸收转化土壤本身的磷与钾,基于此,要想发挥生物肥料功效,需采用合理搭配有机、无机与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才可做到。
4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
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要加强对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降低农药的使用率,以免农药过多残留。
4.1农业防治
在播种前,需选用抗病品种,以及使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培育幼苗时要对病害、虫害幼苗进行及时的清除,以确保菜苗的健康;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与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种期;采用温室或营养钵育苗,高温促根与早炼苗,以防苗徒长,同时可减轻苗期病害,保证幼苗健壮,使抗病力增加;进行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轮作、间作,以减少病源与虫源。
4.2生物防治
通过天敌与无污染生物药剂等达到控制蔬菜病虫的方法。在种植区域内,需营造作物的天敌生存环境,同时尽可能在种植期选择对天敌杀伤力较轻的药物;可人工释放作物的一些天敌,如寄生蜂与扑食瞒等。
4.3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蔬菜病虫害方法有很多,比如晒种、温汤浸种,以及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灭病灭虫,嫁接栽培,诱杀害虫,喷洒无毒保护剂与保健剂等。
4.4药物防治
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以及无污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化学农药对蔬菜的病虫进行防治。在蔬菜种植中,采用多种防治方法进行合理的利用,避免盲目用药,对蔬菜的病虫防治才可取得良好效果,确保安全质量,以及减少农药残留。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1-0179-01
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饮食的重要性。无公害蔬菜逐步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关注无公害技术的发展,积极推动无公害技术的使用,为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技术推广提出建议。
1无公害蔬菜概述
无公害蔬菜主要是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不对蔬菜进行过分的分为干预,保证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提升蔬菜产出的质量。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农作物原种场积极贯彻国家政策规范的要求,对农作物种植进行改革,使用新型的农作物品种,推广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
2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分析
2.1重视种植环境管理
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保证周边的环境符合种植需要,不能使用污染的土地、水源;对种植的基本设施进行完善,保证在种植期间蔬菜不能受到污染;需要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规划管理,防止病虫害对蔬菜的损伤。
2.2重视农业措施
首先需要对种植蔬菜的种子进行选择,使用一些质量较好,防病虫害水平较高的蔬菜,这样可以减少后期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提升蔬菜种植质量和产量。其次,对蔬菜种子进行认真的消毒处理,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种植区域进行科学规划,降低病虫害的概率,减少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和蔓延。最后,需要对蔬菜种植周边区域进行管理,将田地周围出现的杂草等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无公害蔬菜的生长。
2.3重视生物防治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病虫害,无公害蔬菜也不例外,但是在进行农药的使用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例如,蔬菜青虫的防治,可以使用Bt乳剂,并将一些病虫害的天敌引入到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中,通过生物链对出现危害的病虫害进行治理,尽量减少化学性农药的使用,降低蔬菜对人体的危害,提升蔬菜的安全食用质量。
2.4重视物理防治
无公害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问题,但是有些病虫害问题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避免。例如,利用银色反光腹膜技术,可以有效的对蚜虫进行防治。同时,合理的使用农家肥,这些肥料的使用,可以提升土壤本身的质量,增加土地资源的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提升蔬菜的生长质量。
3结合案例,对无公害蔬菜培育进行推广
3.1案例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农作物原种场为了种植无公害蔬菜,进行塑料大棚地的建设,并在建设中对大棚的阳关照射程度、向阳情况、水源、土地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制定无公害蔬菜种植计划。
3.2具体措施分析
重视大棚内相应光照、适度的控制,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严格的监控,对于白天和夜晚的温度进行比较,防止出现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同时对湿度进行控制,大棚内湿度根据昼夜进行区分,白天保持相对湿度在55%,夜间在85%左右,防止蔬菜出现腐烂情况。最后,需要重视透光度,保证大棚内的透光度在70%-85%之间,保证无公害蔬菜的成长。
对于绿色蔬菜的管理,还需要增加对肥料以及虫害的管理,绿叶蔬菜更容易出现病虫害,因此需要增加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的进行施肥,对于蔬菜的管理更加谨慎,防止蔬菜出现白斑病等问题,并采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和杀毒矾等来防治病害,但是需要合理控制农药使用数量,避免出现农药使用过量的情况,造成蔬菜的农药污染。
结束语
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需要进行推广,这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重视环境考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升蔬菜种植的质量。同时,需要关注绿色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少斌.常见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6,18:64-65.
[2]王立春,陈凤生.浅谈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20:121.
上一篇: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范例(3篇)
下一篇:美丽的公园作文四年级(整理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