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6篇)

时间:2024-11-16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63-001

近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影响并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问题根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本文阐述的立足点是探究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强化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脱节,成人高等教育都缺乏系统性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是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相对比较灵活,在以提高成人知识素养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出现不同教育模式下,教育内容的相互独立,缺乏教育的系统性。无论是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都缺乏系统性,无法在教育课程内容上实现有效衔接。

(二)管理部门缺乏协调,弱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是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保障。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表现为行政部门与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在责权上存在模糊,职权间的交叉重叠,势必会弱化管理力度,进而出现管理效力下降等情况。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但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方面,明显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方面,现有分散式的组织形式,弱化了国家在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现行管理体制缺乏执行主体,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作为管理保障。

(三)社会积极性不高,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仍是社会公众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不够,在思想观念上对成人高等教育存在偏见。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缺乏企业、行业、家庭等的积极参与,教育管理的社会性力量过于淡薄。从属性上而言,成人高等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但其也有特殊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实现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势必存在诸多困难,所以进一步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认可度十分必要。

二、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一)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实现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

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行政管理组织系统的完善,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首先,成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系统的完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机构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设置。通过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集中行政管理职责,确保行政管理应有的权威性;其次,基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应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实现各级政府强化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与组织协调;再次,积极推进现有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强化行政管理机构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指导、教育规划等领域的管理能力,确保教育管理更贴切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明确行政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

(二)逐步强化社会参与教育管理的主动性,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推进,关键在于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社会参与程度,在教育管理中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面。一方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相对较低,无论是民众、行业,还是企业、家庭,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教育管理的立足面缺乏;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的积极参与,提高社会参与度,就是强化成人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逐步推进成人高等教育规范化发展,实现不同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衔接

成人高等教育的涉及面广,不同层次的教育相互脱节,不仅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为此,我国应积极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强化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强化不同成人教育模式内容上的相互衔接,便于学生继续深造,接受更加系统的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化学科技能人才的培养,突出学科能力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依托于自身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壮大,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要突出改革的针对性与导向性。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简要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2]华伟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2)

[3]贾林.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但目前发展形势良好,对高等职业院校职工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职业素质如何评测也需提供方法和工具。本研究从高等职业院校职工职业素质中抽取出职业教育知识、态度、行为(简称KAP)作为研究层面,首次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为后续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工具,为改变教师职业教育知识、态度、行为提供参考策略和途径。

一、调查问卷内容

(一)问卷设计

采用德尔菲法设计开发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基本步骤是:(1)拟定调查提纲,准备向专家提供的资料(包括预测目的、期限、调查表以及填写方法等)。(2)组成10人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选择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一线教师组成10人专家组,其中,从校外选取3人,从校内选取7人。(3)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由专家做出书面答复。(4)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5)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6)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如此反复,直至达到专家意见基本一致。(7)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确定问卷结构、测试题目数量、内容。经过3轮次调查、修改、筛选,最终确定了高等职业院校KAP调查问卷。

(二)问卷构成

问卷中,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质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项选择,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最高10分,最低0分。

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包括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认识、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认识、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喜爱程度、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评价、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关注程度、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举措的参与度、对教师自身继续教育的态度等共10个条目。每条目按消极至积极4点量尺计分,每条目根据选择分别记1至4分。态度部分最低10分,最高40分。

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包括备课认真程度、授课认真程度、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技能训练、课后辅导、与学生交流、教师间交流、教师学历提高、教师进修、参与教学改革、发表教改论文、参与科研研究等共18个条目。采用4点量尺计分,每条目按经常、有时、偶尔、不参加,分别记4至1分。行为部分最低18分,最高72分。

二、现场调查

采用独自设计的KAP问卷对廊坊卫生职业学院350名职工开展了现场调查,收回问卷325份,回收率93%,有效率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与各因素方差分析

从以上结果提示,科室性质、职称对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年龄、性别、婚姻、学历、任职年限、职务、健康状况、居住距离、子女状况、家庭负担等对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进一步对不同科室、不同职称进行两两比较检验得知,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分别与辅导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高级职称人员与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二)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与各因素方差分析

从以上结果提示,性别、学历、科室性质、家庭负担等对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年龄、婚姻、职务、任职年限、健康状况、居住距离、子女状况等对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学历、科室性质、家庭负担进行两两比较检验得知,男性职工与女性职工之间(P=0.011)的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分别与高中(中专)及以下人员之间的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专职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P=0.002)、教辅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P=0.002)、后勤服务与教辅人员之间(P=0.037)的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无负担人员与负担较重人员之间(P=0.022)、负担较重人员与负担很重人员之间(P=0.029)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与各因素方差分析

从以上结果提示,科室性质、任职年限、居住距离、家庭负担等对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年龄、性别、学历、婚姻、职称、职务、健康状况、子女状况等对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进一步对不同科室、不同任职年限、不同居住距离、不同家庭负担进行两两比较检验得知,专职教师与辅导员之间(P=0.031)、专职教师与后勤服务人员之间(P=0.009)、教辅人员与辅导员之间(P=0.013)、行政管理人员与后勤服务人员之间(P=0.004)、辅导员与后勤服务人员之间(P=0.001)的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任职三年以下与三年至十年以下之间(P=0.023)、十年至二十年以下之间(P=0.002)、二十年以上之间(P=0.021)的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居住距离在五至十公里以下与十五公里以上之间(P=0.034)的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无负担人员与负担很重人员之间(P=0.008)、负担较轻与负担很重人员之间(P=0.003)的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一)高职教育知识得分高低受职工所在科室性质及职称高低影响较大

调查显示,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明显高于辅导员、教辅人员和后勤人员,这与两方面不同有关:一是学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重视程度较高,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二是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需要学习更多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有内在发展的需求动力。学校要全面提升职工素质,普及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让每一名职工都关心学校发展、投身职业教育,就要高度重视员工培训,为所有员工提供学习机会,激发每一名员工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作为学校一员,特别是辅导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要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培训,自发学习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为培养合格人才尽心献力。对调查分析可知,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这可能与正高级职称人员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时间较长、学习机会较多、理解较深入有关,其他较低职称人员要多学习有关知识,积极参与培训,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从整体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得分分析可知,6分(满分为10分)以下人员占79.4%,如果按此为不合格的话,普及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的任务还很繁重,而且也刻不容缓。

(二)高职教育态度受性别、学历、科室性质、职务、家庭负担等因素影响显著

调查显示,男性职工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女性职工;高中(中专)及以下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专职教师和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明显高于教辅人员;家庭无负担人员与负担很重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态度得分均明显高于负担较重人员。解释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一是男性职工比女性职工有较强的对职业教育关注度、有较紧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等,从而导致男性在选择对高等职业教育态度上与女性有较大差别;二是低学历人员表现出对高等职业教育更加积极的状态和热爱、关注,他们更加希望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取得一定的成绩与认可;三是行政管理人员不同程度的引领着不同团体进步,他们更加热爱职业教育、投身职业教育,更加希望获得学习机会,更加希望取得一定成绩,他们的态度也就超出其他群体;四是家庭无负担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职业教育、关注职业教育,相应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态度选择更趋于积极,而负担很重人员也表现出对高等职业教育较为积极的态度,这更加值得深思,他们那种不甘落后、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可能也正是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

可以看出,要调动广大职工投身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需要分析不同类别职工对高等职业教育态度的不同,特别要注意关注弱势群体,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机会。

(三)高职教育行为受科室性质、任职年限、居住与单位距离、家庭负担等因素影响显著

调查显示,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得分中,辅导员得分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人员,专职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较高,后勤服务人员之最低;任职三年以下人员得分最低,随着任职年限增长得分逐渐增高,但任职二十年以上人员分数有所下降;居住与单位距离在十五公里以上人员得分最高,在五公里以下人员得分最低;负担很重人员得分最高,家庭无负担人员得分最低。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辅导员在日常教育行为中做得最好,素质较高,专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教育行为较好,后勤人员是需要加强管理的队伍,要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改善教育行为;从任职年限长短与得分高低来看,要强化对年轻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尽快规范教育行为,但对任职时间较长的老教师也不要放松要求,防止出现滑坡和懈怠;对本调查对象具体分析显示,居住与单位距离在五公里以下、家庭无负担人员均为年轻教师,他们从教师时间较短,日常教育行为还有欠缺,这也正是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的重点群体。调查结果显示,居住与单位距离较远、家庭负担很重人员教育行为得分并不低,可见这两方面因素不是制约职工投身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3

作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在高等教育的多个领域开展了指引性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先生立足实践问题,自觉运用教育基本规律,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许多观点已经或正在逐渐为实践所检验和证明。系统梳理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对于把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服务个体发展:职业教育乃平民学生“命运之所系”

潘懋元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教育基本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站在学生、家长和办学者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思考,展示了鲜明的“平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一)“高职学生也是大学生”[1]

由于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性质、地位等问题认识不清,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定位不准、导向不明,加上传统文化“重学轻术”思想根深蒂固,教育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对高职教育的严重“矮化”,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学习内容应比本科少点、容易点,甚至一度将其定位为技能培训。这种对高职教育的理解,认为高职学生是“高考失利者”,并藉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形成一种社会文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潘先生很早就认识到,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不是体现在水平的高低,而是“社会适用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共同承担着为社会“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尊重高等职业教育,尊重高职学生。为此,潘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高职院校学生也是大学生,也应当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2]。并指出,应改革高考制度,废除以同一张考卷考察不同类型人才的做法,实行分类考试,为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分别选拔适合的生源。

(二)职教发展乃学生“命运之所系”[3]

从晚清实业学堂开始到今天的职业院校,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以招收“寒素子弟求学”为主[4]。2015年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显示,“高职院校91%的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5]。对于这些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就业前景是其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社会学历层次与就业前景密切相关,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将高职院校的层次提升问题与个人及家庭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形成了一股“专升本”热潮。

在分析“专升本”现象并提出解决对策的时候,潘先生独树一帜。基于对学生和家长生存发展需求的尊重与关切,潘先生没有简单地否定高职“专升本”的合理性,而是通过对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条分缕析,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鲜明地指出,正是由于一系列政策“重本轻专”,导致“于学生而言,专升本乃命运之所系”[6]的局面,并进一步指出,调整政策,给予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社会地位,让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和家庭能获得实利,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专升本”现象。与当时以严格控制高职院校和学生“升本”的以“堵”为主的政策相比,潘先生提出的“宜导不宜堵”[7]的解决思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远见卓识。

(三)职教政策制定应基于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8]

潘先生目睹了新中国成立至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清末的实业学堂和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也有过深入研究,他清醒地认识到,从实业学堂到新中国的高职高专,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未得到明确和落实。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我国高教政策长期以来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在1990年和2007年前后,潘先生在不同文章中犀利地指出,由于“战略与战术矛盾”,致使有利于高职教育的政策效果被另一些不利政策抵消,如招生政策、收费制度、拨款政策、毕业生待遇等,都未能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而是体现出对高职教育性质的误解甚至“歧视”。加上院校行政?别的差异等,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始终难以落实。为此,潘先生在多个场合的讲座和不同文章中,反复强调了政策制定要配合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办学者和师生呼吁。

追溯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着青年时代读书求学的鲜明印记。潘先生出身贫苦,幼年时期,家庭生活靠父亲卖米糕维持,先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尤其是磨米。家庭成长环境以及从小自食其力的生活,使他很早就知道了“一技之长”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意义。1935年,年仅15岁的他获得了一份在小学当教师的工作,这份工作一开始也是作为“谋生的职业”。童年的经历以及旧中国的贫困给潘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基于个人及同时代人的生活实际,他十分认同杨贤江提出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类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为特殊的劳动力’”等观点[9],并将杨贤江视为“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启蒙教师”[10]。正是早年生活及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形成了潘先生职教研究乃至教育研究的平民立场。

二、服务经济社会:升级职教重心推动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前瞻性与预见性是潘先生高职教育研究的另一重要特点。他立足于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观立场,基于对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意义的深刻把握,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开展高职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展示出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早在1945年,潘先生就读厦门大学教育系时,即以《劳工教育的理论与实施》为题撰写了学位论文,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劳工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后,先生更是自觉运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反复强调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呼吁升级职业教育发展重心的同时,强调高职院校应立足地方,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使命。

(一)“技术与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延伸,是必然的趋势”

潘先生是我国较早明确提出要升级职业教育发展重心的学者之一。他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归结为应对两个挑战:科技改革的挑战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挑战,并指出,“自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加快步伐以来,高等教育界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并采取对策,而对于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所关注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则被前者所湮没,渐渐为人们所淡忘”[11]。他注意到,二战之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世界许多先进国家纷纷重视职业教育的升级发展,但我国政府一直以来主要停留在发展中职的思路上,深刻影响到社会对高职教育价值的认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OECD资助下成立的124所职业大学,虽然这是新中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开始,但后来,在“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下,职业大学纷纷改为普通大学,在校名上悄悄拿掉了“职业”两个字。针对这一现状,潘先生一边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一边寻找破解的对策。1998年之后,高职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以杨金土等人为代表的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高职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人才的理念,并且对“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等提出一系列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迈入了一个“职业性”受到尊重和关注的新时期,但是,对于升级职教发展重心、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仍然不多。为此,潘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证、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高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8年到2005年间,潘先生反复强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随着高新科技产业的产生而形成,随着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而红火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产品与服务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以及人民对经济与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技术与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延伸,就成为必然的趋势”[12]。他指出,“科教兴国,不但需要若干所一流大学,还需要更多培?B应用型、操作型的科技以及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中,潘先生也多次明确指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以增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13]并一再强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能否完成,主要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健康、顺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任务”[14]。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发展情况,在《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博士课程的考察环节,他多次带队,先后考察了宁波、成都、西安、江西、黑龙江等地公办、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0年,在湖南大学的一次座谈会上,潘先生谈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合理性时仍然强调,“过去许多工作只要中学程度的人才就够了,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是生产力提高的需要”,并强调,“这是最基本的原理”,结合其对大众化发展路径选择的思想,其重点仍是强调扩大高职教育规模的合理性。

(二)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力量

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跨越新旧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经世致用”是潘先生高教研究的重要追求。他十分关注高教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关注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研究尤其要重视发挥职业教育尤其高职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对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专科”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地位的清醒认识,潘先生提出了“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思想,并提出构建终身教育完整体系的想法,成为其高职教育研究“家国情怀”的另一重要体现。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更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高等教育地方化就更有其必然性”[15],而要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大力发展专科教育和确立专科教育的地位”,“明确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力量”[16]。结合其对于专科的理解,他所强调的,恰恰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他指出,“高等学校为本地区服务的形式要多样化。包括培养应用型人才、增设实用课程……教学、科研与本地区企业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等等”[17]。并从对国家经济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展望中,敏锐地提出了拓展继续教育,将其“与正规学历教育一起,构成终身教育完整体系”的思想,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发挥的重要内容,因为高等教育“通过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特殊劳动能力的功能,主要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包括大专、中专和继续教育”[18]。

尽管1990年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没有完全如潘先生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但是,实践在经历了曲折之后,依然遵循基本规律,回到了地方化发展的轨道上。今天,各地经济发展注重挖掘区位优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思想的提出,表明了市场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1999年之后,地方举办高职院校以及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的做法也蔚然成风,再次展示了经济社会基本规律的重要指导力量。

三、基于人才培育类型定位建立独立体系是中国特色职教发展道路的基本选择

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顺畅,即使1998年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取得了快速扩张,但是,由于对高职教育性质、定位、发展模式等重大基本问题认识不清,高职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迷惘。在创立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过程中,潘先生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生命在于实践”,“离开生活和实践的高等教育学及高等教育研究,就无法成长壮大,就不会产生力量”。潘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完善,得益于其在高度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实践问题的殷切关注与孜孜求解。如果将建国前的“劳工教育”视为其对职业培训的关注和研究,文革之后,潘先生主要基于教育基本规律,研判高职教育实践问题,从高职教育的性质、本科高职的定位到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独到见解。

(一)高等职业教育是“类型”而非“层次”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出台政策,允许本科高校从专科高校中招收毕业生继续开展教育。潘先生注意到这一政策出台之后,鼓励了专科高校对本科高校办学的模仿,于是他产生疑问: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会有怎样的后果?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基本原理,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专科与本科,同样与高中衔接,在起点上并无高低之分”[19],在学制上,“两者也并无衔接关系”[20],“两者不能构成相互衔接的高低层次关系,而是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21]。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政策背后对高等教育结构理解的偏差,将误导社会,强化偏见,使得专科成为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从而极大弱化甚至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潘先生感到问题重大,必须予以澄清。为此,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谈到高等教育结构时,他专门强调,教育结构中的层次结构关系,是指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层次之间的关系,而新中国的“本科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专科教育,侧重于应用技术与工艺”,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专科虽然在理论基础的宽厚上比不过本科,但在应用技术与工艺方面,它的要求并不低于本科,甚至在熟练程度上比本科的要求还更高”。这个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上,一向被人忽视,没有弄清楚,因而导致教育实践中一些做法的正确与否,说不清楚,从而产生一些不利于专科教育发展的影响”[22]。

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有限的时期,似乎并不突出,但到了1990年代末,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对于高职教育政策体系与发展前景的影响日益凸显。为了改变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这一偏见,1998年之后,潘懋元先生多次强调,“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3],“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理论型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但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24],“专科与本科院校的区别,也主要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而不是培养层次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相比,是一种强调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正是以潘先生为代表的学者群体的积极呼吁和正本清源,2006年,教育部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教类型”,标志着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

(二)人才培养类型是高校定位的主要依据,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于职业本科

以学位高低或科研规模大小划分高校层次高低,是导致我国高校定位不明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纪之交的规模快速扩张,量变的同时,将调整高教结构等深层次质变问题提上了重要日程。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能否合理定位,决定着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究竟该依据什么进行分类定位?早在引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之时,潘先生就已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没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大众化”。“如果全国的大学都培养科学家…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A段,我们就会没有饭吃,因为无人种地,无人做工。”[25]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潘先生强调,高教机构的定位,主要应该看它培养什么样的人:“定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职能”,“如果只以学位高低或科研规模大小划分高校层次高低,必将鼓励所有高等学校以最终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

因此,潘先生在研究高校分类定位过程中,强调要认真研究处于精英大学和高职院校之间的本科高校的定位问题。他将这类高校统称为“应用性本科高校”,认为这类高校应定位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在这类高校之中,新建本科院校则应“主要定位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理由有二:从外部需求看,因为国家工业化尚未完成,高科技(信息技术)与工业化相结合,要求大力发展专科甚至本科以上的高职教育,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从院校内部实际看,“新建本科院校,不论公办或民办,都是由水平较高、条件较好、规模较大、业绩较佳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文化积淀,可以增强本科教育力量”,同时,“它有大众化的办学经验,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地方办学”[26]。基于此,潘先生认为,新建本科高校从自身基础出发,扬长避短,继续办高职是比较好的战略选择,他指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在于你是哪一类型的教育,而在于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27]。但是,在提出这一思想的时候,潘先生也进一步指出了“这条路在现行制度上还未建立”[28]。直到201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制度构建方才开始。

(三)建立职业教育独立体系是中国特色职教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多年的关注中,有一个现象让潘先生十分痛心:部分在专科层次办得十分有特色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本之后,盲目学习普通本科的办学模式,最后特色尽失,无声无息。基于对高职教育性质及本科高职发展的思考,考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潘先生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思想。早在2003年,潘先生就指出,高职“能不能专升本,我个人认为,能。但有两条,第一,专升本之后还是高职。第二,不能一哄而上,大量升本”。他还指出,高职升本之后,还可以有硕士、博士,但也是少量。因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是由现实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

尽管不同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同,但是,基于对中国具体国情和社会文化的理解,潘先生认为,建立职教独立体系是我国落实高职教育“类型”地位的基本保障。他看到,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评价和认可率偏低,原因在于“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单一,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仍未得到充分认同和发展”,“断头路”式的发展道路,本身就是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的一种体现,再加上“职业培训制度尚不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当前高职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制度很不健全”,现有职教体系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传统的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也难以培养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潘先生指出,“有必要建立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完整的从低到高的独立体系,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区别于传统的普通高校体系,使之更贴近社会实际,并从终身教育角度审视高职教育定位,将职业培训融入终身教育体系[29]。

潘先生建立高职教育独立体系的提法,是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理论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提出,影响、推动并将进一步指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其发展的大好机遇。创新教育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的任务日益加重。应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构建创新性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对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

所谓新经济,比较权威的解释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以知识为主导,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新经济的出现,标志着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一个与工业文明迥然不同的以知识的生产、传播为基础的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经济与我们常说的“知识经济”并无本质区别。新经济是一种新事物,但它的出现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事实上,它正在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培养适应这一变化的创新性人才无疑是全社会面临的考验,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与挑战相伴,在不断迎接挑战中改革,在不断应对挑战中发展、成长。在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中,影响较大、广为注目的主要有:改革开放、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正在发展中的新经济。

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使其面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来自不同方面的新矛盾,如何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在政治主导型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需要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而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在第三次世界科学技术革命阶段,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科学与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科学与技术等科技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发展需要高级专门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所以觉悟了的中国政府与人民为迎接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把希望寄托在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摇了原有高等教育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其建立曾使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就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但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主要是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成为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类专门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迎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挑战的核心问题。

“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思考将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提供了依据。既然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新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就是21世纪的挑战。如果说前三种挑战是关于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现时社会的问题,改革虽然涉及各个方面,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某些方面,是中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特殊挑战,那么,新经济对高等教育而言不是局部的挑战,而是时代的挑战、全局性的深刻的挑战、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挑战,它预示着不仅我国而是整个世界高等教育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迎接挑战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中国社会现实变革的重大课题。对高等教育而言,挑战是具有双重性的,就像一把双刃剑,每一次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发展机遇,会使高等教育成功地实现一次变革,获得一次飞跃。

首先,挑战是一次考验。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哪一次挑战,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都是其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挑战虽然主要来自高等教育的外部,但对高等教育内部来说也是严重的冲击。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高等教育必然通过其内部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其内部变化是否正确和有效反映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如果反映不当,不仅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会遭受挫折,还将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挑战对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考验。

其次,挑战又是机遇。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外部的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能否满足这一需求的矛盾运动。长期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运行,社会的缓慢发展往往不足以刺激其发展变化。但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使高等教育外部与内部形成较大落差时,高等教育如不进行改革就难以维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使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挑战确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

再次,中国高等教育应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将要进行的是一场全面、快速、深刻的改革与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科技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的冲击波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力量,使我国高等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或者说人们对加速和深化改革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那么,世界范围内的具有对人类社会整体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的新经济的到来,它所带来的挑战不能不使人们感觉到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迎接新经济的挑战,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创新,构建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的中国高等教育。

三、实施创新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挑战的战略性决策

新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不断创新,适应新经济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进行创新,同时。经过创新的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创新的特点。新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靠创新,而高等教育是创新的动力源。通过创新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进而推进新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应对新经济挑战的对策和目标。改革传统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应对新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追求和指导思想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新经济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新经济呼唤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精神。这就是说,应对新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必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加发挥创新的功能。中国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充分发挥创新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本身必须充满创新性,二是高等教育必须能够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以创新的精神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造,建设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观念、内容、方式方法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创新工程。因此,高等教育的创新,具体地体现在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过程的创新和知识的创新。

(二)观念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前导

观念创新在高等教育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创新的观念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够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但因为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下来的,并且是比较稳固的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观念创新也是最困难、最持久的。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创新:确立高等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特殊产业的观念。高等教育产业是指由高等教育本身或培养专业人才的活动,它是基于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直接的经济或产业性质,或通过高等教育本身能够带来直接的与间接的经济效益而确定的。高等教育的长远经济效益大于近期经济效益,而长远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而不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高新科技产业和未来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先导与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有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从宏观意义上讲,高等教育是一种先导性的、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2)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创新: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观念。大众化是继精英化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且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观上的一次大变化。多样化是大众化的途径或表现形式,新经济对不同专业与技能、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决定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

(3)高等教育时空观的创新:确立高等教育终身化和信息化的观念。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时空观里,高等教育是一次性的和有一定地理限制的,这种教育看重的是在高等学校度过的学历。随着知识更新率的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观念正逐步落后于时代,更不适应于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信息化正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适应这一发展潮流,传统的高等教育时空观必须转变,要确立高等教育终身化和信息化的新观念。

(4)高等教育人才观的创新:确立重视个性化与创造性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观。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观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同一模式、专才培养和继承性教育,显然.传统高等教育人才观与新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完全背离的。高等教育的个性化指的是在全面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教育要有助于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是新经济时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提倡创造性的高等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目标。

(三)教育过程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

教育过程创新或培养人才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的创新:就是根据发展新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调整已有的目标。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目标主要为: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道德要求的新型公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获得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总之,适应新经济要求的高等教育目标在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基础较宽、适应能力较强的通才;从整个培养目标上来说.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内容的创新:主要指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等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和难点。高等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求要体现综合化的特点,要反映知识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要反映新经济对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品质的要求,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要求,要增加实践性和活动性的内容。

(3)方式方法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强化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实践性,突出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创造性,体现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自主性,重视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合作性,强调高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4)手段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是高等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化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和网络时展的要求看,无论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效果.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高等教育手段的创新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学生学习手段的创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实施远程教育)

(四)知识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重点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体性教学管理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57-0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面对着学校规模扩大和学生人数增多,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个性需求表现出多样性,主体性意识增强,使得教学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关系成为高校管理中的热门课题。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参与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教育不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不可能适应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社会的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必须改革精英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确立主体教学管理观,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求,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和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主体教学管理观是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认识的必然结果,国内外的教育理论界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学生的主体性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国外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国外在对高校学生培养以及一些教育理论中都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研究。早在19世纪,德国的洪堡就力图按新人文主义的方针改革教育制度,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的个性全面协调地发展,将教育制度引向单纯陶冶人的方向。他创办柏林大学的观念,后来成了德国大学的楷模。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和关注个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进步的社会把个别差异视为珍宝,因为它在个别差异中找到了它自己生长的手段”。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1929年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力,学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获得主动性的思维,大学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1998年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这就要求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深入改革,实行开放政策,以便满足不同类型人们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国家高校教育改革的学分制和个性化思想也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本质和要求。

(二)我国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纵观我国的教育历史,尊重学生发展一直是教育家弘扬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儒家学派私学中所推行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仍对现代教育有较大影响,其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体现了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思想。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创办于19世纪末,在教育中就出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蔡元培在1912年比较民国教育与君主教育时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可以认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缘起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呼唤、反思传统教育和回归历史潮流的需要。其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对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讨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演化为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讨论,在90年代中期以后由理论进入到实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目前,主体教学管理观已成为高校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学生主体性。高校教学管理中学生主体的需求,必然会带来教学管理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学生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学生的主体性反映了人的基本属性、学生的主体需求和教学管理的主体关系。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个人主体形式出现在自然和社会中,以个人主体参与自然、社会的活动,从而与自然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这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体特征。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员,是以高校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个人主体参与为过程,以个人价值目标为取向,在高校中生活和学习的,这是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特征。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是教学管理主体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性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与中介客体之间存在“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在活动中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环节,在认识和改造中介客体的同时,也建构了自身。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蕴含着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关系,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这是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有的地位。

二、高等教育大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

高校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学生数量的增加有关,在教学管理中也是如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主体性发展促使高校教学管理观发生根本性改变,主体教学管理观是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反映在教学管理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等方面。

(一)教学管理的多样化人才观。高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教学管理的人才观。在精英教育中,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崇尚“精英至上”的人才观,压制人的个性,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只培养少量的社会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成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原因在于人们已逐渐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权利,其基本需要是为实现个体的价值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学生来源和学习目标的多样性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人才观创新提供了源泉。为了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需要更新高校教学管理的人才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中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多样化人才观中,体现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高校的基本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学生发挥个性的途径,为社会培养多样性的人才。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多元化质量观。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质量观。教学质量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求而制定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规律进行教育的整体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精英教育中,往往是采用单一层次和单一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没有考虑到教学质量与学生接受程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质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观,应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反映了不同的主体对高等教育认识的多样性,也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目标、学生的质量追求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差异性,这是高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发展的演进结果,构成了高校教学管理要素的各个层面,影响着高校教学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里,高校教学管理要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使教学质量的内在结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实现社会需求、教学质量和学生主体价值三者的有机融合,创建结构多层次、功能多样性、形态多模式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体系。

(三)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学生观。高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教学管理的学生观。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和管理结构的调整,把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有形的教学资源管理转向无形的学生成长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的学生观对于相互间的双向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传统学生观和现代学生观有着明显的不同,彰显出传统管理文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学生文化的碰撞。传统学生观突出“管”,现代学生观突出“服务”;传统学生观侧重从学校出发开展工作,现代学生观侧重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展学生工作;传统学生观强调统一和服从,现代学生观更注重个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教学管理者应有的学生观。从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要素看,学生的主体性在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对主体性发展的诉求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者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学生个性化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为满足学生的价值取向创造教学管理的有利条件。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的践行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学管理观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方法论准则,是教学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中,需要对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环境和教学管理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新局面。

(一)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理念反映了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观念,在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首先要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需要叫作“人的一般本性”,人在自然需要之上产生了新的历史形成的需要,例如,社会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实现)和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需要,等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使得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多,学生的成长地域、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学生群体的共同需要和个体的个性需要,教学管理者应了解和适应学生的共同需要和个性需要,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服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中,首先,将教学管理的计划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结合,使学生在教学管理的计划性中发挥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自主性的需要。其次,将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学生的创造性结合,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管理规范,从而指导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再次,将教学管理的统一性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系。最后,将教学管理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将管理学生变为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标和价值,以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个性体育教学个性人才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14

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给高等教育提供了保障。由于师资力量充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辅导,有完善的体育器材可以利用,使得高校的体育课非常具有活力。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校的扶持力度也较大,所以,高校的发展处速发展阶段,给学生带来的资源也非常丰富。在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所以接触起来也比较容易,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处处为学生着想,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个性,一定能给高专体育课带来新的生机。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有很多种,只要是对学生个性发展有利的都是值得推广的。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和规律性,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体育知识的讲解本身就是一种技能的传递,体育课还是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高等专科学校里体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个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高专的学生个性成熟、思维开阔,只要体育教师加以教导,就可以完全激发他们的潜力,合理运用体育教学策略,配合学校先进的体育教学技术装备,发挥高等专科学校的优势。个性教育是新时期的教育主流,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在当今社会,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校只顾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究高等专科学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个性。

一、体育教师利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形成个性

(一)体育教师工作认真负责

众所周知,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注重专业化训练,作为培养人、锻炼人的课程,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增强对教学的重视,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将教学看作是任务,应该把教学看作是责任。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要按照教学要求合理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积极推进体育工作稳步前进。体育教师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体现。每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二)注重榜样的力量

教师在学校里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是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阳光、健康、积极、乐观的形象,利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每一名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都希望在校园里迅速成长,然后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为将来就业做铺垫,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帮助学生摆脱困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热情洋溢,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给学生在思想上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三)体育教师要具有创造力

要想学生具有个性,体育教师首先要具有个性。因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教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所以不能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并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选择一种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将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体育教学要勇于面对困难,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和师生矛盾等问题。

二、在体育教学中真正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在高等专科学校里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千差万别的个性使得学生的性格和特长都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不同的水平安排教学活动,增加一些具有个性化和开放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寻找到快乐。我在实际教学中常会遇到教同一个体育知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很快掌握,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要学很多次才能学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堂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那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

由于学生的潜力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一样。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的潜力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最终决定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先天因素的确是影响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关键因素,但是后天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教学、家长的引导、社会的影响都会给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潜力再造带来影响。高等专科学校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对体育倾注的心思也很大,所以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

(三)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的教学体制比较健全,为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非常用心,他们希望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生学习需要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利条件,将教学氛围调节到最佳状态。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现在很多学生出现厌烦体育课的情况,他们不爱运动,不愿意做集体活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会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育课堂。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在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大多是“课内学知识,课外求发展”,将基础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个性发展。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都有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但是觉得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工具和内容,争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体育教学值得关注的,网上会传出高校体育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这种做法绝对不会在我的课堂上出现,因为我非常关心学生。

(二)打破传统,营造个性化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个性发挥,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师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和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体育教师要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教授学生体育知识转换为教授学生体育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高等专科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注重平等和谐的氛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自己教学的目标。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其中运用最广的有趣味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激励法和比赛竞争法等。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当教师讲篮球比赛规则的时候,不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乏味枯燥,这时我会利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给体育课堂带来乐趣。

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我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促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钱应华.新时期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2008(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