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的起始点和基础(6篇)
时间:2024-11-22
时间:2024-11-22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施途径
近年来,高校扩招政策持续深入,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给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如今,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会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明显。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政治辅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高校现有的思政教育方式与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亮点。这是一种见效明显、推广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本文以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为主题展开研究,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与特点
1.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
所谓朋辈心理辅导(peercounseling),是指由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顾名思义,“朋辈”具有“朋友”与“同辈”的含义,这些人往往享有相似的价值观念、生活经验或生活方式,共同关注类似的问题等。就高校来说,大学生的朋辈心理互助,主要指同学之间的相互安慰、劝导与鼓励。如今,朋辈心理辅导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2.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往往由一个群体中有号召力与影响力的人发起,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人际交往技巧,由他们向周围的大学生传播知识与技能,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特点:
准专业性,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与大学生间一般的人际互动有所不同,也略异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比较有限,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一般性心理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困惑、情感交流等。
主动性,高校心理咨询遵循“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很难做到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然而,朋辈辅导员们来自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同辈学生的心理需要与问题,通过主动为同辈们提供心理帮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覆盖面广,据相关心理学调查研究显示,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最有可能向身边的朋友、同学求助,而不是父母、教师或专业心理咨询者。这就说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比专业心理咨询所涉及的对象更多。
二、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弥补高校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随着高校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然而,专业心理咨询者的数量依旧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心理求助的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均有一些类似报道,比如天津对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7%的大学生具有心理障碍问题;杭州市科委从8所大学中随机抽取298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25.4%的大学生具有心理障碍问题。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基于这种情况,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可以缓解专业心理援助供应不足的压力,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美国著名学者HoffmanWarner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非专业人员在接受过20-40个小时的培训后,其咨询效果绝不逊于一名专业心理咨询者,甚至在某些方面给受助者带来更加积极的变化。我国学者甘诺通过调查发现“朋辈心理辅导在促使当事人调整情绪这个层面上更为有效”。不难看出,如果朋辈心理辅导者在受助者遇到心理困惑时及时给予支持与劝导,那么不仅可以帮助受助者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其在态度、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3.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毋庸置疑,朋辈心理辅导是依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实施的,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需要。首先,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渴望独立,他们正处于一个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也处于转折期。他们对权威往往持排斥态度,喜欢与同龄人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倾诉烦恼。我国学者苏英姿做过一项调查,发现53%的人在遇到心事时,喜欢向知心朋友倾诉,94%的人平时常常与朋辈交往、交流。类似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方式、相近的价值理念,使得朋辈辅导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另外,大学生往往非常重视与倾诉对象交流时的氛围,因为遭遇心理困扰时,往往会比较紧张和敏感,所以他们渴望能在熟悉、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讨论自己的问题,而与朋辈辅导员一起交流时,能较好实现这一需求。
三、实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途径
1.建设朋辈辅导员队伍
与同学、朋友之间的普通帮助不一样,大学生朋辈辅导有其特点,它要求朋辈辅导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建设一支优秀的朋辈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高校要想顺利实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首先就要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通过各种形式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作为朋辈心理辅导的培养对象。
在选拔过程中,可以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报名学生进行筛选,要着重从这些方面进行考察:具有亲和力较强的个人形象;对心理学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基础;具备宽容、善良、热忱的性格;为人乐观、真挚、幽默;具有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倾听与表达,思维清晰;人际关系良好,和别人和睦相处。具备这一系列基本素质的人可以考虑成为朋辈心理辅导者。
选拔出朋辈辅导者之后,还要对他们加强进一步培训,使他们牢固掌握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知识、朋辈心理辅导技术等。这样可以为朋辈辅导者开展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构建阶梯式分层心理互助模式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发展基本可以分为适应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趋于成熟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比如适应准备阶段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时期的困难阶段,新生刚入大学,面临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交往环境的巨变,可能会感受到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稳定发展阶段是大学生在校生活全面深化和发展的时期,刚刚入学时的不适应基本消除,各方面的关系也趋于稳定与成熟,但是人际关系烦恼、学习压力、情感困扰,依旧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趋于成熟阶段是大学生逐渐走向职业生活的过渡阶段,选择继续深造或是直接就业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冲突,使他们进入困惑之中。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只有切实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展开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构建由高年级学生辅导、培训低年级学生、同年级学生互助的阶梯式心理互助模式。培训低年级学生就是帮助新生在入校伊始就适应大学生活,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可以从新生中选拔班级心理委员,由他们在班级内部宣传维护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在同年级朋辈心理辅导中,由接受过基础心理辅导训练的朋辈辅导员为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帮助,相同的生活情境使朋辈辅导员更容易共情,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支持。高年级朋辈心理辅导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优势,由于高年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接受过更多的专业训练,且过去经历过与低年级受助者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所以,构建阶梯式分层心理互助模式大有裨益。
3.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活动
虽然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但其权威性确实比不上专业心理咨询,很多大学生对其持观望态度。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就要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利用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站等手段加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力度,使其深入人心,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力。高校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社区网站,引导大学生主动登入,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意见与看法,以此改进辅导思路。为了保证朋辈辅导工作的有效性,朋辈辅导员需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专业规范要求。如发现可疑情况必须及时上报给专业咨询教师,一起讨论与交流,避免耽误受助者的病情。朋辈辅导员在与受助者进行情感沟通时,要遵守“情感限定原则”,不可过度亲密,否则会导致受助者产生依赖性等。
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远远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朋辈心理辅导应始终与专业心理咨询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Mamarchev,H.L.PeerCounseling.Searchlightplus:RelevantResourcesinHighInterestAreas.No.52.AnnArbor,MI:ERICClearinghouseonCounselingandPersonnelServices,1981.ED211904.
[2]陈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
[3]明瑞勤,淑萍.高校扩招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浅见[J].党史文苑,2005,24(12):69-70.
[4]甘诺,严红艳.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50-52.
[5]苏英姿.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175-176.
一、一味打击现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差生的原因绝大部分不是由于智力因素,而是因为偷懒、厌学或某一次、一段时间的开小差掉队等因素造成学习上的暂时掉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部分老师恨铁不成钢,经常对这些学生罚写、罚站或严厉批评等。严厉打击让学生对老师失去信任,对学习更加厌倦,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二、放弃现象
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学生厌学,学习成绩差,时间久了,老师连打击都省了,直接把学生安排在后排一些不起眼的位置,让其自生自灭。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不到温暖,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学习更加没有动力、信心,自己也开始自我放弃。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教书育人的职责,首先应该更新观念,差生、优生都是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因此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工作,摸索积累了以下经验提供参考:
一、给予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被爱
被爱是幸福的,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的许多同学因为成绩差,老师无视他们、同学轻视他们,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学校学习的快乐。这是老师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学生开始喜欢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有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这就有了美好的开始。
二、给予表扬、鼓励,树立自信心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体会到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想要追求更多的成功的力量。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时候都应把机会留给差生,对他们投去期盼鼓励的目光,给予充足的时间思考、解答,对于其在解答过程中发生的困难,巧妙的给予启发和帮助,让他们获得成功。从心理上获得胜利的喜悦。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或偶而闪光,都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逐步上升。
三、给予个别辅导,进步更快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强,差生主要是由于基础差、知识一知半解、掌握不系统造成的。要转变差生的学习素质、数学素养,还是应从基础知识抓起,采取经常性的个别辅导、循序渐进的方法。第一、课前辅导、查漏补缺。每次新课前,要辅导差生掌握好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好准备,才能保证新课听得懂,跟得上。第二,课内常关照,新课中要就基础知识多提问,让他们板演,及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课后及时跟踪了解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辅导。第四,测验反馈,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辅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学习进步。
四、利用班集体的力量,给予差生帮助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大学阶段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独立面临着学业困惑,交友恋爱的困惑,就业择业的困惑等等。随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个群体逐渐成为一个机体健康、心理却严重亚健康的特殊群体。一项对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近30%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心理病症和精神分裂之类的精神疾病成为其休学、退学和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任务、性质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在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峻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中,起到了有效的化解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使得辅导员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开始严重失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保障途径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的培训。高校应加大投入经费,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了对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对此,笔者在了解陕西省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情况的基础上,简要提出高校在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高校应对辅导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培训。其次,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中,也应针对辅导员的层次进行分化培训。对于新上岗辅导员和有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进行区分对待。最后,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应注重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如运用案例研讨分析、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培训形式,加强培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虽然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中占有重要比例,但是其工作环境与现状决定了这个群体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被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所占据。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的辅助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讲授、心理健康专题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但是高校要求他们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开展心理调查和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促使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三)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渠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教授在《登天的感觉》一书中提到,哈佛大学的学生咨询热线已经相对成熟,他们主要针对一般的心理问题提供服务,如对情感冲突、学习困难、家庭矛盾、同学不和、考试焦虑等问题的咨询,也包括对特殊心理问题的咨询,如对厌食症、贪食症、自杀预防的认识等问题的咨询。他提到,学生的相互咨询,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专业咨询人员的不足,也可使学生之间更加容易产生同感共鸣。当然成立学生咨询热线的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专家的定期指导。结合我国高校基本情况,高校辅导员应大力鼓励和支持这样的学生群体出现,定期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快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深入的开展工作,为更好的协助心理咨询专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三、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建构主义;思考
0引言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从高校逐渐进入了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但是,学者们对于多媒体课程的研究都以普及学科为主,多媒体教学中公选课的比例远高于专业课。为此,笔者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辅助教学的现状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见表1),旨在通过该项调查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助教学的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利于今后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1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为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等4所九江地区普通高校的学生。其中本科学校1所,专科学校3所。本项调查以专题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较为全面系统地获取了第一手材料,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问卷调查采用整体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每个学校随机选取2004级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涉及高校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认知态度和效果,以及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的内容。本次调查实发问卷600份,共收到有效答卷516份。调查数据采用EXCEL和人工核查进行统计。
2结果分析
笔者首先将问卷调查中涉及高校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其中多媒体教室数已占总数的90%以上。本次调查摸清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现状,如使用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教师的年龄以中青年为主(86.8%),教学进度上比一般进度要快(64.1%),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补充(73.09%),参与程度上学生与老师能进行交流等。但是本次调查也暴露了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辅助教学承载的信息量不大,辅助教学课件的切换与讲课的联系不紧,辅助教学质量一般,教师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大多数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评价学生的作业和组织复习或考试。
表2显示,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巩固得到提高,而且课堂内容形象直观、增加信息量的认同度较高,但同时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缺乏书本的作用和容易遗忘知识。
表3中显示,调查内容1、2、5、6的答案有一半以上证明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表明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很高的认同度,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其中2的答案,证明了学生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善。该表也显示,学生在学习中对老师提供的图形图像大部分都有联想。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现代教育技术会因为学生程度不一而导致更大的差异的答案是对半,说明学生在学习中,老师的教学任务并没有完成好;另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好,学生大部分都有联想,这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目前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
3几点思考
本次调查选取样本较大,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中的诸多因素一一进行了调查,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的现状。本项调查表明高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由于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不仅能够改善教学环境,还能够优化教学结构,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但是,本次调查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多媒体教学中辅助教学承载的信息量不大,辅助教学课件的切换与讲课的联系不紧,辅助教学质量一般,教师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些问题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我们以下深刻的思考。
第一,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辅助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其大脑中蕴藏的巨大的学习潜能,计算机基础辅助教学模式下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使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第二,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学习者的学习是以教师自始至终的细心设计、组织、引导和指导为前提的。没有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良好组织和对学习活动的精心指导,学习者的学习只能是盲目低效的。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变化较快,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以加强在岗教师的业务提高。建立和稳定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师的要求。
第三,注重学习环境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首先应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小组成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达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
第四,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仍会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第五,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认识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是: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同时还需教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过程进行辅导、讨论和答疑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完善课堂教学。
第六,改革教学考核手段。为了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白皮书和蓝皮书(注: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出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若干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版)”(蓝皮书)的要求。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同时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学生择业难、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日益凸现,中国各校纷纷应用不同的方式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按照适用对象职业成熟度的不同可以将之分成三种形式:课程和讲座、职业心理测评、职业生涯辅导,其中职业生涯辅导又有个体和团体之分。这几种职业指导方式推广至细、由浅及深、由理论到应用,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学校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职业成熟度予以针对性的、系统的指导。
职业指导的理论根源于人的差异性,人的差异不仅限于生理特点,诸如身高、性别、肤色等等,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的能力、优缺点,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好恶都是不同的。职业指导就是根据个人的这些内在特质和外在要求帮助人们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活动。职业成熟是衡量个体职业发展水平的量度标准。现代生涯发展理论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完成的职业任务,我们完成这个任务的程度就称为职业成熟度(Super,1957)。中学和大学阶段属于青少年职业探索阶段(15—24岁),对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职业成熟也就是做出适宜的职业决策的成功程度。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不是同一的。由于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差异,目前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努力探索各种积极有效的职业指导形式,主要有开设职业课程和举办系列讲座,进行职业测评,开展职业咨询和团体职业辅导。每种方法的适用人群、对应内容、应用深度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一、课程系列讲座
开设以课程、讲座形式的职业指导是学校中最为传统、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一般由专业的心理学、管理学或者社会学教师担任。课程和讲座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这么几大专题: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职业基本素质、面试与商务礼仪、就业形势与政策解析、大学生就业途径与技巧、面试与笔试技巧和求职简历制作。有时学校还邀请校内外人力资源专家授课,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带来了鲜活的实战经验,提供了更全方位、专业化、系统性的课程。但是这种形式的指导在各种学校的使用形式也不同。初高中一般只是将之开设为选修课,大多由班主任兼任。在高校也有选修和必修之分,这与国外的重视度还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以口授为主的指导形式以介绍知识为主,将各种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学的知识有机的贯穿于其中,面向全体学生。但是这种需要依靠个人领悟力的方式对不同职业成熟度不同的学生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它对具备较高职业准备的学生有很好的启迪性,这一类学生只要一经指点就能自觉地进行职业探索;但是对于职业成熟度不高的学生而言就形同虚设了。
二、职业心理测评
职业心理测评是心理学家在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化程序进行编制出来。好的职业心理测评问卷经过多年的探索与修订后而趋于成熟与完善,可以保证测验工具的科学性,测验结果的准确可信性。心理测验作为一种准确地了解人们的心理素质的科学手段,是职业指导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手段。
职业心理测评以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为基础,他认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职业心理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人格测验,他主要适用于那些对自己缺乏了解和认识的人。目前国内外在最常用的霍兰德职业量表、斯特朗·坎贝尔兴趣调查表、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由美国劳工部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科学家们将心理测验量表编入计算机程序,学校花费一定的资金引进,学生可以到相关机构进行测评,系统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自动生成一份8-12页的测评报告用于职业指导。
好的职业心理测评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操作性强,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学校也比较乐于通过这种简单、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职业心理测评也招致了一些质疑:首先,心理测评存在一个本土化问题,目前国内的几乎所有职业心理测评问卷都是在西方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由于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社会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对问卷的适用性有所保留;其次,在西方已经普遍采用动态、发展的职业指导观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怀疑这种静态的、一次性完成的职业测评的准确性。在不同的情绪和态度下,人对自我和事物的认知也是会变化的。因此这种通过一次测验就下判断的方式未免有些草率。
三、职业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辅导是建立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兴起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基础上的,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碰到一些自己不能解答或解决的问题时,个体寻求职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职业生涯辅导注重体现被辅导者的成长性,主张“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虽然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的学校大部分仍然以采取授课和职业测评为主的指导方式,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逐步的开展职业辅导工作。职业辅导根据参与辅导人数的多少和被辅导者职业成熟度的不同区分为个体职业辅导和团体职业辅导。
1、个体职业生涯辅导
个体职业生涯辅导顾名思义辅导对象只有一人,这部分被辅导者大多职业成熟度较低。职业生涯辅导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也是辅导对象和辅导员双向沟通的过程。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双方共同参与,以平等的立场,进行持续的沟通,实现促进被辅导者自我了解与行动计划的目标。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在面对面交流之后,职业辅导者对被辅导者的能力、兴趣倾向、个人风格、个人动力测试等进行分析、评价,写出报告。然后,再与被辅导者继续交流,解决职业困惑和潜在问题,给出基本职业建议与最佳发展方向。职业辅导最终的目标必须促进来访者的自我了解,提高来访者的职业发展决策能力。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职业心理测验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辅导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它不以一次的测评为基础,而是通过一定的辅导技术使被辅导者自觉的进行自我探索,是一个真正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当然这样的职业辅导对辅导者的要求也很高,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辅导经验,这也是目前职业辅导难以在国内学校蓬勃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
2、团体职业生涯辅导
所谓的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就是将个体职业生涯辅导以团体的方式实施,它合理的利用团体情景下的人际互动,通过设计的一系列的心理小游戏使团体成员在相互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进而加深自我了解,发展自主性。早在1955年,Hoyt即预言个体对团体辅导的需求将超过对个体辅导的需求。正如Tolbert(1974)所言,生涯团体辅导的要素应包含:生涯计划和生涯决定、职业信息的导入、正确的自我认知(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提供机会探讨个人的生涯意义、从其他成员获得反馈等。
由于团体职业生涯辅导的经济有效,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了尝试: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职高生生涯成熟及生涯效能的影响研究(张英萍,2003,浙江师范大学);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姜旭,2005,清华大学);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李斌,2005,河北师范大学);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的影响(臧刚顺,2006,河北师范大学)。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团体成员虽然在职业认同、生涯成熟或生涯确定等方面会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基本上其特质是同质性的,即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以上三种方式都是目前国内常见的职业指导方式,他们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以课程、讲座形式出现的职业指导介绍的主要是职业指导赖以立足的理论基础,其它的各种方式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职业心理测评则是通过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对职业指导中自我了解和人职匹配这一部分进行的深入探索,尤其适合于需要对自我进行更深一步了解的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建立在一个新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更加平等互动,更加人性化的技术平台深入的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所涉及到的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以期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辅导并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职业困难,而是通过挖掘潜能,发展自主性,培养能力来全面提高被辅导者的综合素养。它对那些自我意识比较薄弱,职业成熟度相对较低的学生效果尤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团体职业生涯辅导灵活多变而又经济有效,非常适合于在各中学和高校推广。
由上可知,学校在进行职业指导时不应仅采取某一种方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有区别,有重点的开展各种职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我作为一名小学心理专职教师,已经在两所学校中度过了十多个年头的职业生涯了。从2000年起开始做心理兼职教师,到2003年任专职心理教师至今,要说这是一条路,是令人感到兴奋的,还是艰辛的呢?我想通过简要地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来梳理一下作为一名心理专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到底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以及个人对未来专业发展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得到广大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共鸣。
一、没有“新”方向,就不会有“心”开始
还记得刚刚成为专职心理教师的时候,我总能接到一些学科教师“扔”给我的学生,向我讲诉关于这些“问题”学生的种种情况之后,就说“你是心理教师,你看怎么办?”我会因“心理教师”的称呼而感到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使命似的,觉得解决问题就是我作为一名心理教师的职责,而且是重要职责。
随后,我就对这些教师说:“我知道了,我来处理吧。”然后煞有介事地把“问题”学生作为来访者进行个别辅导。然而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个案往往还没有进行几次真正的辅导,就因为各种原因而终止了辅导,随之而来的是写一份不能称为个案小结的小结。这样的情况在我的工作中不胜枚举。更令人意外的是,有些教师领着学生怒气冲冲而来,说了一大堆话之后(有时候竟然不知道是说给我听的,还是说给学生听的),我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就领着学生走了,而等我想要做一些深入的了解时,教师的回答却是“没事了”。
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消防队员,等待着“警报”拉响的一刻,然后不顾一切地冲向火海,解决自己认为可以解决问题,而结果往往是不仅无法控制“火势”,反而弄得自己失去了方向。当然我没有任何想要责怪前来寻求帮助的教师的意思,反而觉得他们对我是信任的,所以才会在困境中找到作为心理教师的我帮忙。
我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消防队员”呢?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之后,我发现依然不能有效地让“突如其来”的来访得以圆满解决。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心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向改成预防问题发生,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当学校整体都对学生发展起到作用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出色。如果学生是乐于接受教育的,并能在学校各项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感,那么所谓的师源性问题和厌学情绪就不会那么突出了。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不能单一地指向“问题”学生和教师,而是要指向学校教育,指向学校的整体教育氛围。作为心理教师的我,有必要调转心理工作的方向,开辟新的领域。
二、转换工作空间,“搬”出心理辅导室
和许多心理教师一样,之前我的办公室在心理辅导室,而我就像一个“专家门诊”的坐诊医生似的,除非有教师带领学生上门求助,否则基本上不会有学生主动“上门求医”。因此我决定转换工作空间,把自己的办公室从心理辅导室“搬”出来。
1.心理教师“搬”出心理辅导室
我主动要求从“心理辅导室”中搬出来,与学科教师一起办公,从形式上消减师生对于心理教师的陌生感,有利于心理教师主动观察、帮助学生并开展辅导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心理教师也是一般学科教师,只是专业领域不同而已。这样一来,学生看我的目光不再有疑惑,教师对我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2.心理谈话“走”出心理辅导室
我认为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区分一般性“教师教育”和特殊性“心理谈话”是没必要的。所以,一旦有“心理谈话”,我就带学生到校园的走廊上、花坛边甚至是大树下,只要是学生熟悉的环境都可以是辅导的地方。这样“去标签化”的环境更有利于消减谈话阻抗,为后续的辅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转移工作重心,建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在学校领域中,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正常”的,而大多数所谓的“问题”只是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因此心理教师应该多做一些发展性的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因此,心理教师有必要承担起建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任。在不同类型的课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辅导课。
1.以基础性课程为依托,开设限定拓展课
在学校原有的基础性课程中,我认为品德课的育人目标与心理辅导课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只是育人方式存在差异,品德课强调认知和社会价值,而心理辅导课突出体验和心理成长,我认为可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因此,从2010学年起,我校在春城校区的四年级进行试点,在四年级每周三节品德课中拿出一节开设为品德心理活动课。一年的试点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2011年起,我校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将品德心理课在莘松、春城、景城三个校区的四年级中推进,每班每两周上一节,由专职心理教师任教。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探索校本《心理辅导活动手册》的开发,初步划分了六大主题。为了能让学生保持对授课内容的新鲜感,我将《手册》设计成“活页”,即“一课一纸”的形式,可以灵活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利用活页纸开展教学。一张活页纸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辅导活动课,又可以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
2.以校本“学生成长体验课程”为依托,开展自主拓展课
根据学生的需求,我一方面在校本“学生成长体验课程”的“快乐走班”版块开设了体验式的“心灵鸡汤”“心理游戏”课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课程内容按照参加课程的学生实际情况而设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形式的游戏体验,深受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我在校本“学生成长体验课程”的“健康养成”版块开设了“午间心理故事”课程,即每月利用两次午会课时间开设心理体验课程,该课程统一备课,采用视频、绘本、访谈录音等途径以广播的形式实施。
3.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目标,开设“选择性菜单课程”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心理辅导有多元的需求,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从促进每一位师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出发,开设了“选择性菜单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非四年级学生。
“选择性菜单课程”是由班主任觉察问题,向心理教师发出“需求信号”,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班级授课。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心理教师共同完成授课。主要内容包括一年级的“入学期辅导”,二年级的“伙伴辅导”,三年级的“学习辅导”和五年级的“青春期辅导”。一年级的“入学期辅导”是指每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除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幼小衔接之外,还注重学生的入学适应辅导。具体做法是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辅导,在活动中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建立集体归属感。五年级的“青春期辅导”是指当五年级学生纷纷站在了青春期起点,萌动着“青春”的气息时,我们利用好听易懂的绘本故事讲述“荷尔蒙夫妇”的“科研成果”等,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可能发生的变化。
4.结合校园节庆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我校立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学科活动,将学科活动拓展为学校两个月的“书香节”“炫动艺体节主题活动周”等。
四、转换工作视角,看到学生的心理积极品质展现
是否还要继续把所谓的“问题”揽到自己的身上,来“帮助”学生呢?我发现学校网站有心理咨询的栏目,我决定开始寻找正能量,并传递出去。
1.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
办公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我开始留意其他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现他们的不少方法既符合心理辅导的理念,又具有操作性,是可以为很多教师所学习的,于是我打开了自己的“第三只眼”,观察他们的做法,提炼他们的方法,宣传他们的理念。我把发生在身边的育人故事写成小品,再以心理导读的方式加以点评。
2.相信“第六灵感”的作用
我所谓的“第六灵感”是指相信所有人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只是有时候缺少有效的方法。教师的工作节奏快而繁忙,都在感叹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关爱自己的心灵成长。心理教师要组织一两场心理讲座或者是团体培训不在话下,但这并不能长期陪伴教师,尤其是当教师陷入低落、负面、消极情绪的时候,心理教师很难做到及时到位。这时候,我发现一个很不错的心理网站,有不少含有积极暗示的图片和文字,我把这些图片和文字加以改编,与当前学校中热议的事件和教师目前阶段心理需求结合,把简洁的、正能量的文字和图片放在学校网站上。
在建设这个栏目的过程中,我的“第六灵感”不断地得到激发,为自己能寻找到有价值的方法而高兴。
五、转投学科教学研究,结交心理相关学科领域
学校只有一个专职心理教师,所以我承担了与“心理”有关系的所有事情,除了辅导学生、开发课程以外,还承担了教学研究工作等。虽说研究工作有点“自己玩”的感觉,但总是希望能有人能“一起玩”。当我发现学校其他学科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心中更是觉得孤单。
现在我的做法是,只要其他学科教研集中的时候,我都会“挤”进与心理学科相关的教研组中,倾听他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经验并加以利用。
1.学习学科教学共通之处
既然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被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那么它就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听课、评课,需要有正常的教研活动。一方面我参与到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尤其是品德课、探究课等课型,吸纳该学科的有效做法;另一方面我主动邀请班主任、学科教师来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听课,为我提出一些来自他们角度的思考。这样一来,我就是有“组织”的人了。
2.研究学科教学独特之处
在与其他学科进行研讨交流的时候,往往也会摩擦出思维的火花,我觉得学科价值是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出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要有意识地研究学科的独特性,这样一来无论是学科还是教师都能做到互相促进。比如,我在参加了上海市第四届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玩中有新意》这节课之后,写了《“玩中有新意”的玩法简介》一文,刊登在《心理辅导》杂志上,文章详细、深入地反思了自己的心理辅导课教学的前后变化。这节课采用一个活动分层、递进贯穿的新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上一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例(3篇)
下一篇:暑假生活日记字(整理1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