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6篇)

时间:2024-11-23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篇1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循证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20-0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后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如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患病率,属于高危妊娠,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循证护理其核心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1]。用现有最佳的研究证据制订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诊断和计划,实施最佳护理措施的护理行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对2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循证护理.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为心理问题、饮食管理、用药指导、低血糖的预防、预防感染和出院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2例。孕35周以下的孕妇14例,足月孕妇8例。分娩方式:平产14例,剖宫产8例。发生妊高症1例,巨大儿2例。

1.2所有病人满足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结核学会制订的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50g糖筛查大于等于7.8mmol/L;两次空腹血糖为5.8mmol/L,口服100g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为10.6mmol/L,2小时为9.2mmol/L,3小时为8.1mmol/L。上述4个数据中,若有2个或2个以上数值等于或超过上述数值即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2]。

2应对措施.

2.1健康指导:教会病人及其家属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技能、并给予心理支持,使其能主动参加和配合治疗。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特点及危害,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血糖自我监测及结果的意义,胰岛素的应用及注射,心理及情绪自我调节,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远期糖尿病的预防等[3]。指导孕妇做好自我胎儿监护,如指导孕妇多左侧卧位,自数胎动,间隙上氧增加宫内供氧,防止胎儿宫内窘迫,如有异常随时告之医生进行治疗护理。每周测体重,宫高,腹围1次,每天测量血压1次,每2~4小时听胎心1次。

2.2自我血糖监测:指导孕妇利用血糖仪用正确的方法在餐前半小时,餐后2小时各测末梢血血糖值1次。每天测空腹尿常规,根据所测值来调整饮食。

2.3饮食控制: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它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4]。饮食控制能降低产妇并发症如妊高症、产后感染等,降低胎儿并发症如畸形儿、巨大儿的发病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三餐定量,准时进餐,多食用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按总热量为30~35卡路里/公斤体重配餐,其中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0%,脂肪25%。同时给予维生素、叶酸、铁剂和钙剂,适当限制食盐摄人。在提供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里,小麦优于大米,干饭优于稀饭。水果应在2餐前进食,少量,计入主食量。避免进食高含糖量的水果,比如香蕉,甘蔗等,可选草莓,猕猴桃等。多吃新鲜蔬菜,选高纤维素的食品,不易饥饿。也可选择黄瓜,西红柿代替水果。多吃降糖食物,如南瓜,洋葱,豆制品及含铬丰富的食品,如坚果,牡蛎,玉米等。

2.4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降低血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保持体重增加不至过高,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正常分娩。运动方式可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中速走,持续20~40分钟,每天最好1次,进餐后1小时进行。体重控制要求孕妇在妊娠后期每周体重增加在0.5公斤左右,当体重增加过快、体重不变或减轻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2.5药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病情控制要求更加严格如控制不满意,经饮食疗法控制后血糖还未达到理想水平时,应用胰岛素调节血糖。使用胰岛素时,应注意抽取剂量要准确,确定适宜的注射时间。短效胰岛素应在三餐前30分钟。中效胰岛素应在早餐前30~60分钟注射,也可放在晚上睡前使用。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要及时观查孕妇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汇报医师,给予葡萄糖口服。

2.6防治低血糖:妊娠期间及胎儿娩出后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尤其胎儿娩出后,抗胰岛素因素随胎盘娩出而迅速自血中消失.血糖急剧下降.极易发生低血糖休克。密切观察患者脸、唇色改变,遵医嘱定时、及时监测血糖变化,注意有无眼花、心悸、气促、心慌等低血糖症状.产后须卧床24小时以上。监测血糖、尿糖,每天3次,必要时随时监测。注射胰岛素数量准确,进餐前注射,病人纳差时,应及时报告医师,适当调整胰岛素的剂量。警惕反跳性高血糖现象,切忌盲目加大胰岛素剂量。

2.7预防感染:糖尿病病人的糖、蛋白、脂肪代谢紊乱,白细胞趋化性吞噬、杀菌作用均降低,机体营养不良、脱水、降低了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易诱发细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强病人的消毒隔离;加强病人的口腔护理,用朵贝氏液漱口,每天2次;病房每日通风,紫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床头柜等。

2.8出院指导:院前制订详细的指导计划,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预防感冒,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遵医嘱坚持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不可擅自减、停服药;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测血糖、尿糖以及正确注射胰岛素;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低血糖反应及发生时采取的措施;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室内定时通风;外出时随时携带甜食和病情卡以应急需。

3讨论

3.1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护理理念。其核心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护理人员慎重、正确、明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和意愿进行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应将上述3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现有最佳的研究证据去发现易被忽视、易危及病人生命的潜在的信息,制订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诊断和计划,实施最佳护理措施的护理。目前循证护理已渗透至护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和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5]。

3.2循证护理不仅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生活质量,而且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6]。先进的护理理念打破了以往生搬硬套教科书的护理方法,根据病人的客观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一个更好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斌全,李洁.循证护理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5A):1221

[2]赵桂;黄五星;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年05期

[3]于晶.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影响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J],2006,21(15):2063

[4]李韶霞;邱彩凤;邓宝平;曾宇玉;唐洁仪;2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9年36期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妊娠合并糖尿病;影响

1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

1.1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病情未控制或合并他产科并发症时,流产、早产、死产、羊水过多明显增加。由于母体血糖水平过高,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体重过多增加,造成胎儿巨大(医学上称出生体重超过4000g的新生儿为"巨大儿"),导致分娩困难,使发生难产、手术产、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的机会增多。

1.2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机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妊娠早期,尤其是停经后第8w(受孕6w内),是胚胎器官形成期,如果此期受外界不良影响,即可促使畸形的发生。较常见的畸形有:脊椎、四肢骨骼畸形,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糖尿病孕妇的胎儿由于受母体糖代谢紊乱的影响,体内织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新生儿得病率明显升高。如肺发育受影响,呼吸后易患呼吸窘迫综合症,胎儿胰岛功能受到损害,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症,这两种疾病也是造成糖尿病孕妇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整理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例,年龄23~39岁,平均30岁。

2.2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此不多作介绍,下面笔者将对常规的护理方式以外的护理干预。

2.3定期检查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立即转为高危门诊。根据病情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每1~2w检查1次,妊娠28~32w每2w检查1次,妊娠32w后每周进行孕期检查,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孕36w住院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住院治疗调整血糖。

2.4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食动物性食品,每日总脂肪的摄人量

2.5药物疗法教会孕妇如何进行胰岛素的注射及胰岛素的单位换算、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与饮食的关系等。出院前评估孕妇掌握的程度,并要求孕妇自己操作,合格后才能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教会密切监测血糖,按时进食,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2.6预防低血糖由于有些孕妇在执行饮食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度节制饮食的状况,或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状况。因此,在住院期间,告诉孕妇低血糖的症状,身边常常备有糖或巧克力等,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口服糖或巧克力。同时做好血糖监测,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2.7心理调适有些孕妇使用胰岛素有恐惧心理,担心胰岛素影响胎儿或使用后难以停药。因此在使用胰岛素之前,耐心解释胰岛素的作用及对胎儿的影响,保证孕妇使用胰岛素。

2.8新生儿出生时处理新生儿出生时应留脐血,进行血糖、胰岛素、胆红素、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钙、磷、镁的测定。无论婴儿出生时状况如何,均应视为高危新生儿,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开奶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

3结果

观察组4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为3例、产后出血为1例、巨大儿为1例、羊水过多为2例、剖宫产为11例、无胎儿畸形。对照组4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为14例、产后出血为3例、巨大儿为1例、羊水过多为7例、剖宫产为26例、胎儿畸形为2例。

4讨论

4.1饮食控制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治疗与护理的关键,饮食治疗的总原则是既能满足母亲和胎儿的生理需要,又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含量。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采用少量多餐的用餐方式,以孕妇不感到饥饿,又能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保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4.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得知病情后,出现焦虑和紧张,加之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进入临产期产妇进食减少,血糖难以控制,此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使患者在合理的饮食调节下控制血糖升高,可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4.3适时选择孕周住院观察待产,通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及干预措施,有利于保证母儿孕期、分娩前后的安全。妊娠合并糖尿病并非剖宫产手术指征,其分娩结局主要取决于孕期血糖的控制。

4.4提倡全程监护陪伴分娩产时采取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及胎儿监护仪持续全程监护,可有效防止产妇低血糖、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分娩质量。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以及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的病情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护理干预。病情较重或护理不当对母婴的影响较大,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孕妇一旦确诊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应多做孕前检查,合理饮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多元化的护理干预能够大大降低孕妇和胎儿并发症的几率。

总之,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要向患者宣传有关妊娠时糖尿病的知识,帮助她们正确了解、应对疾病。同时鼓励孕妇坚持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同时做好孕妇的监测及产期、分娩期的护理、产后的护理,保证母婴平安[1-3]。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0).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篇3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院内护理;家庭长期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48-02

娠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第一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排除孕前或孕初已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仅在此次妊娠期间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1]。其患病率在亚洲女性为5%-10%,并且该比例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不断上升[2].在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新诊断标准下,国内GDM的发生率可达10%以上[3]。GDM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是产后发展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4]。

1GDM产后发展为DM的危险因素

GDM的发生是IR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而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已被公认是T2DM的病理生理基础[5]。许多与DM,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因素如体重增加,空腹及餐后C肽和胰岛素水平,血甘油三脂,FFA,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等都与GDM相关。因此GDM与T2DM许多共同发病基础是导致GDM女性成为DM高危人群的重要原因。

2GDM产后院内护理

2.1病情监测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现。②产后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空腹及餐后2h血糖检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③观察出血量、体温、排尿情况,严防产后低血糖、大出血及感染的发生。④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产后留置尿管不超过12小时,观察体温变化,嘱多饮水,保持会清洁。

2.2新生儿护理①新生儿出生后按早产儿护理,室温保持在24-27℃,加强保温,保持皮肤清洁,护理好眼部及脐部。②婴儿出生时采脐血测血糖,防止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出生后早期母乳不足,新生儿摄入量不足,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通过补充葡萄糖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6]。③新生儿低血钙。新生儿娩出后即抽血测血钙水平,观察有无手足抽搐、震颤惊厥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若症状明显,可用葡萄糖酸钙对症处理。

2.3母乳喂养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超过2个月以上的儿童其发生糖尿病,肥胖的概率明显降低,而哺乳可以增加15%-25%的能量消耗,因而有利于降低产后血糖[7].另外,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早期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风险,同时可以减少将来发生肥胖、高血压、DM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8]。重症糖尿病的产妇不宜哺乳,应回奶;轻症可以哺乳,注意的护理,防止发生乳腺炎。

2.4饮食护理一般建议非母乳喂养的妇女产后热量摄入为104.6kJ/(kg・d),母乳喂养的妇女为125.5kJ/(kg・d),膳食纤维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富含纤维的食物包括豆类,谷物,水果,蔬菜,全麦面包,低脂奶等。相关饮食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甜品类、香肠类、烧烤类、煎炸类制品是GDM的危险因素,而粗粮、海产品类的摄入是GDM的保护因素[9]。海产品类中含有m-3多不饱和脂肪酸,该类脂肪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特点与膳食营养分析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改善糖代谢紊乱。

2.5运动护理根据产后患者的工作性质和身体健康状况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爬山等,运动时问尽可能在饭后1-2h进行运动。避免在黄昏或夜间进行激烈活动。每天运动30min以上。以不疲劳为原则,运动强度达到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70%。每周不少于4天,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锻炼,不宜做剧烈运动。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降低基础的和葡萄糖刺激的血清胰岛素水平[10]。兰玉[11]研究发现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对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影响较大。有意识的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

2.6用药护理GDM患者产后体内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大部分GDM患者分娩后即不再需要使用胰岛素,仅少数患者需继续使用胰岛素,产后24h胰岛素的用量减至原来的1/2-1/3。降低产后6-9周的胰岛素用量,可以有效降低GDM产后患糖尿病的风险[12]。另外约80%的母亲有一定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对GDM患者产后给予单次剂量为300000IU维生素D,既能在产后3个月内维持25-羟维生素D浓度在50-80nmol/L范围内,改善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还可使胰岛素抵抗情况有所改善[13]。

2.7心理护理孕妇分娩后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而容易产生产后忧郁,焦虑[14]。GDM又属于高危妊娠因此产后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对知识缺乏,有的病人对疾病满不在乎,护士应向产妇讲解GDM的相关知识,如不治疗使代谢紊乱加重,将引起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使其正确看待和重视产后的心理干预积极配合产后护理干预。

3产后家庭长期管理

3.1加强产后随访及生活方式管理最近一项Meta分析表明,有GDM病史的妇女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增加7倍[15]。加强产后随访的必要性研究发现GDM妇女在产后3-4年发生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显著高于孕期血糖正常的妇女,容易导致代谢性疾病的高发。这提示我们产后进行严密随访的重要性。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6]。目前我国主要以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为主要形式,以系统的、个体的饮食及运动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使其建立和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保持良好的睡眠,按时作息,不要熬夜,以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绳宇[17]等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且产后糖耐量减低产妇产后的体质量状况。Ratner等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妊娠期糖尿病史的糖耐量减低产妇的糖尿病发病率下降约53%。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尽早进行个体化的营养与锻炼,可以降低体脂。增强肌肉力量[18]。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产妇在产后继续在营养门诊加强饮食管理比在产后按普通免糖饮食的产妇的随访率高,更有利于减低血脂。从而改善糖代谢状况,最终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3.2产后血糖的管理由于专业人员重视力度不强,产妇自我感觉缺乏,医疗服务系统的不足,以及家庭支持缺乏,导致只有少部分GDM女性进行产后血糖监测,Blatt等报道,只有19%的GDM妇女在产后6个月进行血糖筛查。目前,我们一般认为分娩后血糖正常者应在产后6周行75gOGTT,前三年每年做OGTT,之后每三年做一次,45岁后每年都做,需要终身随访.

3.3母乳喂养和产后避孕①母乳喂养同上需持续强化。②由于GDM妇女处在生育年龄,故避孕也是产后干预的一个方面。由于妊娠本身可能通过增加体质量及受孕激素的影响导致GDM发生,因此避孕既阻止再次发生GDM,也可以降低产后T2DM的风险,几种避孕方式可能会影响糖尿病发生风险,包括哺乳期闭经,激素类避孕药,宫内节育器。

4结语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GDM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产后管理远落后于对其危险性的认识,随着GDM诊断标准的放宽,GDM患者将增加,如何在全国范围内针对GDM进行孕期及产后有效的管理,将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因此,对GDM患者及早进行产后干预,定期监测血糖、按照要求随访,可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对保护和促进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敏,冯玲.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全程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246-3247.

[2]周琦,聂敏,孙梅励,等.妊娠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10,19(6):530-533.

[3]杨慧霞.推进循证依据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193-195.

[4]付根学,妊娠糖尿病诊治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0),1559.

[5]李明,牛秀敏.血清镁与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2):92-94.

[6]罗梅.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血糖变化与喂养.中医临床研究,2011,3(7):90-91.

[7]Mayer-DavisEJ,DabeleaD,LamichhaneAP,etal.Breast-feedingandtype2diabetesintheyouthofthreeethnicgroups:theSEARCHfordiabetesinyouth-controlstudy[J].DiabetesCare,2008,31(3):470-475.

[8]ChristopherG,OwenPeterH,Whincup;DerekG,Cook.Breast-feedingand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andoutcomesinlaterlife:evidencefromepidemiologicalstudies.TheProceedingsoftheNutritionSociety,2011,70(4):478-484.

[9]徐常恩,沈婕,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特点与膳食营养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13,29(3):228-232.

[10]丽萍.邵豪.陆泽元.妊娠糖尿病:产后管理减少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国际内分泌杂志,2010,30(4):258-260.

[11]玉兰.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16-417。

[12]GundersonEP;HeddersonMM,ChiangV,eta1.LactationintensityandpostpartummaternalglucosetoleranceandinsulinresistanceinwomenwithrecentGDM:theSWIFTcohort[J].DiabetesCare,2012,35(1):50-56.

[13]Mozaffari-KhosraviH,Hesseinzadeh―Shamsi―narm,SalamiMA,eta1.Effectofasinglepest―partuminjectionofahighdoesofvitaminDonglucosetoleranceandinsulinresistanceinmotherwithfirst-time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J].DiabetMed,2012,29(1):36-42.

[14]李会莉.48例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19):144-145.

[15]BellamyL,CasesJ,HingoraniA,etal.Type2diabetesmellitusaftergestationaldiabete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Lancet,2009,373(9677):1773-1779.

[16]RatnerRE,ChristophiCA,MetzgerBE,etal.DiabetesPreventionprogramResearchGroupPrevention0fdiabetesinwomenwithahistoryofgestationaldiabetes:Effects0fmetforminandlifestyleinterventions[J].JClinEndocrinolMetab,2008,93(12):4774-4779.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篇4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循证护理

GDM即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妊娠后出现或第一次发生的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该病复杂程度高,危害高,若治疗不及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均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孕产妇、围产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属于高危妊娠,是造成孕妇、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针对于GDM的诊断、治疗方法还尚未统一,所以各国对此病发生率的报道相差较大,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5%[1]。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不断发展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是护理领域不断发展的新趋势,其具客观性、可行性、科学性等特点,是从经验型到科学性的多度形式,是护理理论、实践二者的有机结合。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9月收治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向其实施包含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血糖控制、药物指导、出院指导等在内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2月-9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2例,年龄28-39岁,平均年龄为32.5岁;其中30例足月孕妇,12例孕妇孕周

1.2方法

1.2.1循证护理小组为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我科专门成立了包含护师和护士的循证护理小组,其成员的工作时间均在8年之上,并具备熟练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1.2.2循证护理问题的提出循证护理小组人员通过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与患者进行一一交流,同时结合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探究引发患者血糖值升高的因素。最终提出的相关问题有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心理、饮食、出院指导等。

1.2.3循证护理支持循证护理人员在已提出护理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分析、筛选有用资料后,结合临床理论知识和患者需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全套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本文以患者护理前后的FBS、PBS,孕产妇、围产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文根据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χ±s代表计量资料,以t检验比较两组间均数,X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

2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FBS、PBS的变化本组42例患者在接受循证护理后,与护理之前比较,患者的空腹血糖(FBS)和餐后2h血糖值(PBS)得到了有效控制,且P

2.2护理后孕产妇、围产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42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后,有4例孕产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5%;仅有1例围产儿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4%,显示出科学明确的循证护理可保持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3循证护理

3.1健康教育①及时向患者做好健康知识宣教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熟悉掌握妊娠期、糖尿病等相关知识,意识到GDM疾病对自身及婴儿的潜在危害;②详细讲解控制血糖稳定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③给予患者胰岛素等相关药物的用药剂量、时间、注意事项等准确信息;④指导孕产妇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工作,做到每天测血压、每2-3小时听一次胎心。

3.2提高患者的心理护理①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和交流,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②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质疑,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做出正确认识,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以保持心态的稳定,同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③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灵沟通,可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出现的抑郁、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找出诱发负面情绪的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

3.3血糖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血糖的稳定控制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3],同时也可有效降低产后感染、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方法如下:①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饮食结构,按照每日147KJ/kg原则向患者提供热量,使孕妇体重增长速度保持在126KJ/kg一下;②合理安排蛋白质、糖、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比例,一般蛋白质占20%-25%,糖占45%-50%,脂肪占25%-30%,并适当补充无机盐、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足量的纤维素对血糖的稳定有控制作用[4];③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参考米饭优于稀饭,小麦优于大米的饮食原则;④孕妇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铁、钙剂,控制食盐的摄入量;⑤避免多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甘蔗、香蕉等,多进食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南瓜、坚果、玉米等。

3.4用药指导多数GDM患者经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后都可将血糖水平保持在稳定范围内,若护理后血糖值还未达到满意程度,可适当使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项:①根据患者血糖值控制程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治疗类型,主要包含长效、中效和短效3种;②静脉滴注胰岛素时应遵循(葡萄糖:胰岛素)4:1进行,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③向患者讲解胰岛素使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胰岛素使用剂量、注射部位和注射时间;④伴随孕周的增加,体内生成的抗胰岛素物质含量会逐渐升高,此时胰岛素使用剂量应适当增加,32-33周,其用量可达最大值,产后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高,因此用量应减少至产前的1/3-1/2[5]。

3.5产后出院指导嘱咐产妇出院后要继续检查空腹血糖值,血糖正常者产后6-12周应继续口服OGTT75g,同时让孕妇意识到产后的血糖值正常并不代表痊愈,应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有文献报道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再次怀孕时,其复发率高达33%-69%;嘱咐患者产后应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定期复查;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和正确的注射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如贤.妊娠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627-628.

[2]陈小琼.5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循证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36-37.

[3]王斌全,李洁.1循证护理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5A):12211.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

新生儿;静脉补钙;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单位:355000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用于纠正低钙血症,临床应用广泛,然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后,常有不良反应发生,如局部皮肤出现静脉炎、钙化点、过敏反应[1,2]软组织骨样硬化甚至坏死[3]。这不仅给患儿增加痛苦,也给护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增加了护理风险。针对这问题2012年1月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新生儿科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了新生儿静脉补钙护理流程。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108例新生儿静脉输注10%葡萄糖酸钙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8~12月新生儿静脉输葡萄糖酸钙4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并加强巡视进行静脉输钙剂,出现局部皮肤钙化点6例,骨样硬化3例,局部组织坏死2例。将2012年1~8月新生儿静脉输葡萄糖酸钙65例患儿设为实验组,采用本科制定的新生儿“静脉补钙护理流程”进行静脉推注,结果仅2例出现局部皮肤钙化点。实验组男35例、女30例,体重18~30kg,早产儿28例,重症足月儿37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体重185~32kg,早产儿19例,重症足月儿2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输注钙剂并加强巡视,而实验组则采用本科制定的新生儿“静脉补钙护理流程”进行静脉推注。护理流程:A选择血管:使用新穿刺的血管,选择粗、直、避开关节、皱褶处,保证输液通畅。禁用头皮血管和已输过高渗性药物的血管。B药物准备:10%葡萄糖酸钙以5%葡萄糖液稀释3倍或以上以降低浓度对血管的刺激。C静脉推注给药:用微量推注泵以05ml/min速度均匀泵入。D加强输液肢体的保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E专人守护,严密观察局部输注情况。F输钙完毕用3~5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或拔管,再用喜辽妥护理血管以预防血管硬化或钙化点出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静脉补钙方法的主要区别就是护理流程的改进和护士高度重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补钙后出现皮肤局部症状的例数比较:实验组出现局部皮肤钙化点2例,发生率3%;对照组出现皮肤钙化点8例,骨样硬化5例,局部组织坏死2例,发生率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体会

新生儿低钙血症时易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惊厥、手足搐、喉痉挛、震颤等,常伴有不同程度呼吸改变,心率增快和紫绀等,最严重的表现为呼吸暂停。如不及时补钙抢救,预后较差[4]。因此,静脉补钙已成为抢救新生儿低钙所致呼吸暂停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同时由于新生儿血管小,血管壁薄,对强刺激性药物的耐受性差。10%葡萄糖酸钙PH值为6,明显低于血液的PH值,所以钙剂有时渗入皮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总结本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108例新生儿静脉补钙不同的护理流程,作者认为,只要护理人员自觉树立高度认真的精神,补钙前详细了解患儿病情,评估患儿的全身营养状况,以及血管条件和补钙天数,做到正确选择血管;严格掌握药物浓度和用药速度以降低对血管的刺激;专人床旁严密看护,细心观察局部皮肤情况;补钙结束后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或拔管,再用喜辽妥护理血管以预防血管硬化或钙化点出现。如有异常及早妥善处理,严密交接班,确保对创面护理的连贯性,均能在短期内消除局部症状,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戴芳小儿输注钙剂导致头皮坏死的原因与护理.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313-1314.

[2]唐云丽危重新生儿静滴葡萄糖酸钙引起钙剂外渗的治疗及病因探讨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2).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篇6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应用价值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71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怀孕后机体出现血糖持续升高现象。大量研究[1]证实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存在诸多影响。鉴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所造成的威胁,临床必需加强该类孕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单纯通过降血糖药物在一段时间内或许可以控制血糖水平,但持续用药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样存在[2]。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来改善血糖水平,成为保证妊娠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值监测2次均>6.0mmol/L)孕妇为研究对象,经询问均为妊娠期发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4±2.4)岁,孕周28~38周,平均孕周(31.6±2.6)周,初产妇48例,经产妇12例,空腹血糖(8.4±1.6)mmol/L;观察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6.8±2.6)岁,孕周27~38周,平均孕周(31.4±2.4)周,初产妇50例,经产妇10例,空腹血糖(8.6±1.7)mmol/L。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和空腹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孕妇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入院须知、体征监测、医院环境、合理用药和适当活动等,观察组孕妇入院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人性化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确诊后,及时告知孕妇,同孕妇沟通,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动态监测记录血糖变化,由医生评估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策略。②健康教育:由专业护理人员向孕妇讲解分娩注意事项和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因素、危害性、治疗方案等,引起患者的重视,做到积极配合治疗。③心理护理:同孕妇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对于焦虑、紧张的孕妇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向孕妇讲解分娩过程,用体贴话语指导正确对待分娩每个阶段,给予孕妇心理支持和安慰,尽可能消除孕妇恐惧心理。④饮食护理:入院后了解孕妇的饮食规律,根据体质量为其制订科学食谱,合理搭配营养,热量每天需限制在125kJ/kg,碳水化合物50%~55%,脂肪20%~25%,蛋白质20%~25%,多食低糖量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食品及高脂肪、低胆固醇食品。⑤运动干预,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策略,前提是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孕妇餐后1h进行适度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min,有助于缓解压力。⑥加强监测,定期监测孕妇的心率、血压、血糖、宫缩和胎心活动情况,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⑦产褥期护理,做好感染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孕妇会阴处清洁,采取适当保暖措施。

1.3观察指标监测记录两组孕妇入院后血糖变化,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主要包括血糖控制水平、医院环境和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母婴结局4项内容,每项25分,总分100分,

91~100分表示很满意,81~90表示满意,71~80分表示一般,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护理干预1周后空腹血糖为(5.3±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1.1)mmol/L(P

2.2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6.7%(52/6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6.7%(4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美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2%~5%,国内该病发生率为1%~5%,近些年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给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已有报道[3,4]指出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危害母婴健康,分娩妇女中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加大,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越加重视。血糖升高对孕妇的影响主要包括流产率升高、妊高症、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等,对胎儿的影响包括巨大儿、窒息儿、早产儿等发生率增加。相关文献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分析指出胎儿血糖会随孕妇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糖代谢异常致使胎儿胰岛素分泌,其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羊水中糖含量过高,从而刺激羊膜,致使羊水增多,容易造成胎膜早破,增加产后出血率。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如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成为临床所关注的问题。仅依靠血糖控制药物难以有效的将妊娠期孕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加强其护理干预同样重要。本院采取人性化管理,建立个人档案,从而为制订个性化降血糖方案提供依据。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孕妇对分娩过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其用药、饮食和运动的依从性。合理搭配饮食和适度运动均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环节,需要医护人员和孕妇的共同努力。运动可促使葡萄糖进入肌肉,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促进降血糖作用,但切忌过度运动,以防对胎儿造成影响。妊娠期各项指标的监测是指导治疗的前提,也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键环节。观察组经过护理后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存在诸多影响,加强妊娠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陈艳芝.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84-86.

[2]DanielleS.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Isadiagnosisassociatedwithanincreaseinmateralanxietyintheshortandintermediatedterm.DiabetesCare,2003,26(2):385-388.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26.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