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的目范例(3篇)

时间:2024-12-24

口腔护理的目范文

[关键词]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口腔炎症;生理盐水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7(b)-0158-02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方式有很多,口腔是主要途径。正常人在进食或吞咽咀嚼过程中,口腔可启动自净功能,有效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与繁殖。ICU病房多为重症或昏迷患者,少有正常进食状况,因此自净功能降低;另外手术进行气管插管或化疗等会引起口腔黏膜的损伤等,更易引发口腔感染。口腔感染极易形成溃疡甚至引发严重的真菌感染,增加患者潜在病痛的概率[1]。因此防止口腔感染,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牙龈炎冲洗剂的清洁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ICU病房入住患者80例(有口腔疾病者除外),男48例,女32例,年龄10~80岁,平均43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护理前口腔状况、口腔细菌定性检查结果、口腔酸碱度以及患者病情和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固定两组护士,每组2名,每日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实验组使用牙龈炎冲洗剂进行口腔护理,护理前应向其解释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解释该实验的目的及意义,使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和支持该研究。患者头偏向一侧,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准备好牙龈炎冲洗剂,连接吸痰管与负压装置并打开,检查装置通透性,吸净患者口腔内的黏液或痰液。嘱患者口腔打开,将输液管出水端对准所要冲洗部位,打开开关,并在冲洗过程中有效控制出水量和冲洗压力;同时边冲洗边持吸痰管吸取冲洗过程中的污水及唾液,防止冲洗液吸入气管引起呛咳。具体过程如下:患者咬合上下牙齿的状态,由内向外,由臼齿向门齿方向冲洗牙齿外侧面;然后患者保持张开上下齿的状态,冲洗上排牙齿内侧面、咬合面、下排牙齿内侧面、咬合面以及颊面;然后以相同的方法清洗口腔另一侧[2-3]。最后冲洗舌面、舌下和硬颚部。

对照组将牙龈炎冲洗剂换成生理盐水,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两组冲洗频率均为每日2次,于早晚餐后半小时进行。

1.3观察指标

口腔护理每日2次,时间7~10d。观察记录护理前后患者口腔状况,有无口臭、牙龈炎、溃疡及真菌等病症发生,有固定化验员用同种方式对其检测和判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相同的护理方式及频率状况下,实验组患者口臭1例,真菌感染1例,口臭发生率为2.5%,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口臭7例,真菌感染10例,口臭发生率为17.5%,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5.0%;实验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牙龈炎冲洗剂的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

3讨论

3.1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洁净,防御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ICU患者病症较重,极易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无法良好地进食或咀嚼,另外患者有可能进行气管插管或氧气套管插入等,易损伤口腔黏膜的完整性,破坏口腔天然屏障及自净功能。同时重症患者在预防全身炎症感染时,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极易导致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破坏其原有防御功效,导致大量细菌的生长繁殖,大量菌体的分解代谢产物若没有及时有效的清理,就会发生口臭,加重口腔感染等并发症[4]。

3.2冲洗法较常规法清理的优势

常规的口腔护理如用浸有清洗剂的卫生棉擦洗牙齿,唇舌等不能有效清理牙缝等处的污物,达不到高要求的清洁效果,不能有效预防口臭及各种口腔并发症。而使用牙龈炎冲洗剂交替冲洗的方法,冲刷结合,能够准确清洗口腔各部位,有效洁净牙间隙,全面清洁口腔死角,确实达到了高效清洁的目的,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提高患者心理愉悦度,显著降低了口臭、溃疡等口腔并发症,阻止了细菌的滋生,预防口腔感染[5]。颜航群等研究认为,口腔冲洗时冲洗液与口腔充分接触,可增加冲洗液的药物效果以及口腔的湿润度,因此在改善口腔状况和降低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优于擦洗法[6-8]。冲洗法是一种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3.3牙龈炎冲洗剂较生理盐水的优势

有效的口腔护理能有维持口腔内正常酸碱范围,并达到抑制细菌滋生的目的。牙龈炎冲洗剂的有效成分有DP300、茶多酚、甘草酸、维生素E、甘油、进口渗透剂、黏膜保护剂及其他十余种中草药提取物,牙龈炎冲洗剂不同于生理盐水,它更适合于口腔环境的酸碱度,同时所含医药成分可帮助杀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阻止细菌滋生,如DP300具有广泛的杀菌抑菌作用,对引起口腔炎症、口腔感染及口臭的病菌有特效,且对口腔皮肤黏膜无刺激;天然植物提取物茶多酚是高效广谱抗生素,增强口腔黏膜代谢,保持黏膜完整性,其抗氧化性能迅速消除口臭,使患者保持口气清新[9-10]。另外甘草酸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高内源性SOD水平,消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溃疡的作用;使用牙龈炎冲洗剂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口腔护理效果;另外,对于部分患者,即使不使用冲洗方式,口腔内含漱牙龈炎冲洗剂也能起到有效清洁口腔的作用,且较临床护理时专门的冲洗方法更省时省力,是一种可以广泛推广的口腔清洁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云.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56-557.

[2]马玲宁.冲洗法口腔清洁在口腔内手术后患者口腔护理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93-994.

[3]刘静,陈碧平,郑周益.冲洗法对颌间固定口腔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07(3):63-64.

[4]郑宁.牙龈炎冲洗器在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67-68.

[5]罗姜.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和口腔护理液在口腔清洁中的效果比较[J].重庆医学,2008,37(20):2377-2379.

[6]颜航群,魏棉花.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冲洗法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5B):1289-1290.

[7]程婷婷,胡利红.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73-74.

[8]徐璟,冯波,贺玲,等.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56-57.

[9]王娟.肿瘤化疗患者的口腔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899-901.

口腔护理的目范文篇2

方法:阅读1999-2008年国内外相关口腔护理文献,总结其最新进展。

结果:现临床有各种口腔护理方法及新型口腔护理液。

结论: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口腔护理及口腔护理液,以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口腔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66-01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口腔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而且能预防和治疗口腔炎症。随着人们的的日常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口腔护理研究的不断更新,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的保养与预防。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促进口腔正常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液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口腔护理最新研究方法

1.1常规口腔擦洗组:采用《护理学基础》介绍的棉球擦洗法对口腔进行护理操作。临床应用最广泛。但存在清洗范围小、压力不足等缺点,当口腔分泌物、污物较多时难以擦拭干净。

1.2口腔冲洗法:结果表明,口腔冲洗的口腔清洁效果满意。冲洗法护理后细菌生长、口臭症状以及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擦洗组。口腔损伤严重、大面积口腔溃疡的患者,尤其是经口气管插管或口腔癌术后等对口腔清洁度要求较高的患者,采用冲洗法能较好地除去创口内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缺点是易引起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及成本较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患者难以接受,仅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或舌癌术后等对口腔清洁度要求较高的患者。

1.3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改良法: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在麻醉咽喉镜照,射明视下行口腔护理用物同前,另增添弯形麻醉咽喉镜,由两名护士合作,先擦拭可视部分,再用麻醉咽喉镜在明视下擦拭,右侧下牙咬面内面、舌下面、舌上面、上牙咬面、上颚、舌根、咽颊部,同法擦拭左侧口腔,吸尽口腔内残余液体,再更换牙垫,再用胶布固定牙垫和气管插管。经研究改良法优于常规冲洗法。

目前口腔护理液多采用过氧化氢溶液、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因这些液体的咸、酸、苦、涩,使病人舒适度降低,难以从心理上接受。口香糖是一种休闲食品,所含的木糖醇甜味与蔗糖相当,但不会被细菌发酵产酸。咀嚼口香糖能够刺激迷走神经,使唾液流率显著增加,并提高口腔食物残渣的清除率而且口香糖口感良好,还可去除异味。患者容易接受。但也存在口腔清洁度效果一般。细菌清除率较差的缺点。

1.4泡沫棒:国外护士采用的口腔护理用具主要为泡沫棒(相当于为患者进行口腔冲洗)。

2口腔护理液

2.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能清洁口腔,但无杀菌作用。有报道生理盐水用于口腔护理,患者口臭的发生率为40%左右,口腔感染率为27%[1]。有学者指出临床上常规使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对于禁食时间短,机体抵抗力较强的患者可以达到清洁,消毒,舒适的效果。但对于外科监护室等的重症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禁食时间长,机体抵抗力弱或大剂量使用抗菌素后菌群失调等因素,易引起口腔感染。因此,对于ICU患者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并发症的效果不佳。

2.2口泰:口泰主要成分是洗必泰,甲硝唑等,具有持续强大的杀菌作用。但俞莉和张育苗等[2]指出口泰不能抑制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长。

2.3碘伏: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不稳定络合物,对牙孢,病毒,原虫都有很强的杀菌效果。经研究l%聚烯吡酮碘液护理后细菌生长、口臭症状以及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优于1∶5000呋喃西林液及口泰[3]。

2.4力百傲液:力百傲液是一种新型的抗感染消毒液,主要成分是0.05%醋酸氯己定,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有缀强的抑菌、杀菌能力,对绿脓杆菌作用也较强。

2.5中药液:舒爽中药液成分及煎制方法:金银花15g,半边莲15g,杭自菊10g尹生甘草5g,淡竹叶5g,土茯苓15g,薄荷3g,佩兰5g,加水400~500ml浸泡20min后煎成200~300ml,过滤后冲入冰片王1g,装入无菌瓶内备用,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孔福仙和刘秋艳等[5]将舒爽中药液用于临床,提示舒爽中药液对于防止口臭和口腔感染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和复方硼砂液。白虎汤组成的成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石膏有清热解毒功用;知母味甘,性寒,滋阴清热。

2.6制霉菌素:制霉菌素为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重危患者使用多种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口腔局部使用小剂量的制霉菌素,可使口腔各菌群重新达到新的生态平衡,防止真菌感染的发生。

2.7大蒜:大蒜素是大蒜的提取,研究证实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而且价格低廉,不良作用小,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真菌感染的防治。

2.8将3%过氧化氢溶液、5%碳酸氢钠、薄荷水按1∶4∶5比例配制成新型口腔护理液,降低了过氧化氢溶液及碳酸氢钠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清洁过程中不产生泡沫;护理液气味清新,杀灭细菌、病毒、芽孢及真菌,口腔清洁效果好。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临床对口腔护理效果的深入研究,许多口腔护理方法及新型的、自制的口腔护理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效地防治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药物,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口腔护理已不单纯是治疗和预防的手段,而且为病人提供了舒适清新的口腔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卸仙.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三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J].当代医学2008年6月总第143期

[2]曾利辉,刘晓艳,谢晓娟.口灵含漱液和生理盐水预防术后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比较一现代护理

[3]郑文雅,王艳,徐燕,力百傲消毒液应用于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评价.《护理杂志》2005年第22卷第01期

[4]朱锦青.血栓性脑梗塞临床急救诊断治疗[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23(10):165-167

[5]耿晓英,张爱香,杨德民,等.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08(12):108-110

[6]黄西华,鞠玉山.老年人与无症状性脑梗塞[J].黑龙江医药,2012,02(15):176-178

[7]杨平.37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2,07(05):162-164

[8]刘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10例临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5(07):119-121

[9]赵晶,单宇,吴强,等.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02(15):175-177

[10]王亚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01(10):256-258

口腔护理的目范文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处伤;个体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66-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口腔颌面部损伤较为多见,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口腔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清洁和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2005~2009年,我院对118例口腔颌面部多处伤患者行个体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8例颌面部多处伤,车祸伤107例,建筑伤6例,刀砍伤3例,爆炸伤2例。不同程度的颌面部软组织挫伤、裂伤、颌骨骨折、牙槽骨骨折、唇裂伤、舌裂伤。

1.2手术类型:颌面清创65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31例,颌间结扎15例,牙槽骨折固定7例。

2结果

113例伤口一期愈合,5例伤口二期愈合。

3护理

个体化口腔护理是针对病人病情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化的口腔护理操作,严防口腔护理并发症。

3.1病情评估:详细评估口腔及各生命体征,制订个体化口腔护理措施。每次操作前评估,做到操作时心中有数。评估内容:各项生命体征、手术类型、病情轻重及愈后;口腔黏膜及牙龈情况、有无异物、出血、溃疡;术后注意口腔留置物是否易位及脱出,固定物是否对组织有损伤。

3.2口腔护理措施个体化:对危重病人,先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再彻底清创、口腔清洗。伤口污染严重者,因口腔清洗难度大,易导致异物残留、伤口感染,需把住首次清创关。清洗液、漱口液的选择遵守循症护理的原则,不盲目使用。先测定口腔pH值,中性选1∶5000呋喃西林,偏碱选2%硼酸,偏酸用2%碳酸氢钠或0.3%过氧化氢溶液[1]。根据创面的不同时期及创面情况决定口腔护理次数。创面愈合初期,组织水肿明显,口腔护理次数可以适量增加,5~6次/d;创面愈合中期,减少口腔清洗次数,增加漱口次数,可用复方氯乙啶含漱液含漱[2],3~5次/d;创面愈合后期,肉芽组织生长,停止清洗,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漱口液反复多次漱口。爆炸伤按烧伤原则处理,可给予烧伤膏外擦。

3.3操作方式多样化:做到冲洗、擦拭、喷洒、蘸、含漱、刷洗法合理选用,酌情联用,并灵活应用五官科器械。如患者张口度正常,冲洗、擦拭、刷洗法并用,即先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用肥皂水、外用盐水洗净伤口周围的皮肤,如有油圬,可用汽油或洁净剂擦净,然后在麻醉下用大量生理盐水或者1%~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同时用纱布团或软毛刷反复擦洗,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细菌、泥沙、组织碎片和异物。在清洗伤口的同时,可进一步检查组织操作的范围和程度。对张口受限、口腔分泌物多、有死腔者(如颌间结扎术后),用口腔冲洗法,双人操作(一人用牙科冲洗针从磨牙后区间隙处注入液体进行冲洗,一人用吸唾装置从另一侧磨牙后区间隙处将冲洗液吸出。创面广、触之易出血者,应少擦拭以减少出血,可用含漱与喷洒法结合。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