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实训心得(6篇)
时间:2024-12-27
时间:2024-12-2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介绍和现状述评
会计电算化,是指人们将电子计算机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由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即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胜任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及其他的社会单位和部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企业及其他的社会单位和部门的财务会计监管,防止高级管理人员的营私舞弊,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会计电算化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原因
会计电算化创新了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改变了会计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传统的审计手段滞后于电算化的会计要求,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因此,开展电算化审计势在必行。
1.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得审计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高效的会计电算化过程,可以有效的增加审计过程运行速度和效率,可以有效的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信心,以及社会部门和企业的审计过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很多审计过程的工作人员的头脑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很多人甚至没有听到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也不了解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所以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的增强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信心,以及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审计工作人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审计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对审计工作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会加大审计工作的负担。观念上的偏差在会计电算化中表现出来,因此会计电算化使得审计工作正确轨道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加快审计工作的运行速度,使得审计工作得以有序的运行。
2.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得审计过程保持正确的方向,减少了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
如果会计电算化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么会减少审计工作的营私舞弊以及贪污现象的发生,因此会计电算化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加审计工作的有序运行。企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多审计人员至最基层的审计人员也是受影响对象,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实行的。因此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审计的有序进展。所以积极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的增加审计的有效进展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有利影响的原因
会计电算化建设是审计获得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工作人员使用的必要工具,因此对审计产生了很多有利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于审计的有序的和安全的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行与维修成本进行优化和控制,有利于实现审计运营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单位获取最多的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是解决审计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审计是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导下,借助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才能实现审计的高效率、高效益。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1.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投资,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新技术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会计电算化运行能力,同时也能较少运营成本。另一个方面,能够减少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工作人员的需求,减轻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审计工作流程的安全系数。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审计工作有序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会计电算化有健全的管理机制,那么会计电算化必然会在审计工作中实现良好的绩效。
2.加强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培训,对于审计人员以及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训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审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来讲,可以有财务的培训,技术的培训,虽然不同的培训侧重审计工作的不同方面,必须时刻加大力度,对审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运营结果。因为会计电算化是审计人员有序和有序开展各项业务的先行条件。
四、总结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过程的详细描述,发现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维持审计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构建有利的组织文化,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度完善加强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理论的培训,以提高组织审计工作运营的效果。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只有切实制定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才能使审计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COSO,《会计电算化—整合框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所需的知识:
为了学好本课程,要求学此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以培养会计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人才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借助两个基地,实现三阶段三结合”,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以高仿真实训室(模拟软件)为载体,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深度融合工学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毕业生零库存”。
课程特色:
一、紧盯就业岗位群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贯彻任务驱动的思路,工学结合,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要实现无缝”对接。
任务驱动:
以任务承载知识点:按照岗位要求,将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13项具体任务,通过任务实施掌握知识要点。
模块训练:
以模块训练技能:在实施任务的基础上,按核算软件6大模块设计实训案例,开展模块技能训练。
综合训练:
按岗位强化实践:选取企业一个期间的真实业务,按实际岗位分工要求完成核算任务,提升岗位操作技能。
三、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以证代考”、双证书”制,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能力为本,素质为先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财务软件操作技能训练;
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切合性
培养能力:
强化电算化会计核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一般关键能力
掌握财务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熟悉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职业道德规范
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知识、素质与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能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算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二)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具备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变更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技能培养目标
技能培养目标: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能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工作;熟悉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
1、选取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案例,介绍相关核心操作,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案例教学)
2、设置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启发式教学)
3、按模块划分角色,每人承担不同任务,便于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掌据相应角色的技能与思考方法。(角色体验教学)
4、分配任务,说明主要思路,具体操作有学生自行探索,按完成情况打分考核,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探究式教学)
5、在任务中设置陷阱,让学生按常规操作,遇到陷阱,无法完成任务,由此分析问题,提出知识点,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问题陷阱)
校内实训教学条件:
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目前我院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训教室2个,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室2个,配备计算机100多台,安装了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金蝶K/310.3ERP,满足学生校内上机实训学习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容的学科,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做到了理论会计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把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内容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对学生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精讲多练加以巩固。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教学组织上,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块,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本课程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每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具体的项目任务,倡导行为引导法、项目任务法和案例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块体系如下
本课程的课内实训共72学时,其中单项实训24学时,综合实训4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重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日常处理、出纳管理、期末处理、UFO报表管理、金蝶K3软件操作。难点: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期末处理、UFO报表管理。解决方法:1、教学时间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给予了保障,对重点内容采用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进行精讲;对于难点采用分散渗透法”、个案训练法”等方法进行细讲。在日常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开展实训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理论教学中融合模块式实训教学,并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内容接轨,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职业认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2、会计电算化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该方法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践的能力。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把知识加以引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3、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仿真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教学。以工学结合为有效途径,将课内单项实训、课内综合实训、课后学生自主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由基础到综合,由实训室到企业现场,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提升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形成理论、实践教学交融渐进模式,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4、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作了较大的修订,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的考虑,制订了考核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应用性,全面考核学生,本课程的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对单元实践测试等综合技能,考核方式从期末笔试为主转向平时、实际动手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由于强化了平时的实践环节考核力度,重视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
一、目前中职学校电算化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内容,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制约,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目前中职学校财经类大部分学生要求参加会计证考试,因为会计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门槛”,因此老师在上实训课时,重点练习与考证有关的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的通过率的目的。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都制定了与考试相关的课程标准,有的还以此来衡量教学,这就导致把有限的课时用于考证,破坏了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完整性的结果。考试的范围与专业需求及社会需要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考试内容狭窄,即使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也无法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仍无法胜任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保守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也受到实训时间、老师业务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在实训教学中,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从职业岗位需求角度分析这些内容显得零散而不系统。上面这些内容强调的是教材,没有突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使用体现为老师要求学生机械的把教材或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进行验证式教学。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在验证型的实训方式下难以做到。
3.实训项目单一化制约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
由于受到教学资源配套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制约,实训项目存在单一化现象。如行业会计的实训项目单一,大多数是工业制造企业会计的实训项目,其他行业会计(如商业流通企业)的实训项目有待开发。实训项目的内容比较简单,经济业务不全面,不具备典型性,特别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集团公司)有待开发。
4.教学软件种类少、仿真性效果差
目前,学校实训机房安装的电算化软件选用的是与考证相关的用友T3教学版软件,从而学生只能围绕此软件进行系统功能认识和操作流程学习,对其它各类财务软件的模块结构一无所知,如果学生长期使用某一种教学版财务软件或单机版财务软件,将有很多功能受限,从而不能及时把握财务软件的发展动态,失去其仿真性。
二、合理设置、整合实训内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1.会计考证与能力培养要分清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固然重要,但它的考核内容毕竟与企业应用是有距离的,我们的实训教学不能只为了会计证,实训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考证可通过选修课或晚修等课外时间的强化训练来进行。在日常实训教学中,整合会计考证内容,使得“课程考试”和“认证考试”合二为一,相信在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会计证考试是水到渠成的事。
2.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每次上课前都要设计好教学活动任务,上机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进行分析讲解,个别问题可由小组长帮助解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学”和“教”的良性互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学教法·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探讨
3.加强实训项目多元化训练,实现学校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企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模拟不同性质的单位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等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解决实训项目单一的具体做法为:首先在校企合作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几种不同性质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模拟,将学生分组,以每组代表不同性质的单位,对组内各个成员按照实际会计岗位进行分工,对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岗位的技能得到提到。当毕业时可以从容面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
4.建立和完善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创造完整的实训条件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的保证。建立和完善好实训室,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硬件方面:应具备网络化工作条件,基于因特网BS(浏览器Web服务器)的实现管理与业务统一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网络版会计电算化软件,学生可以分组模拟不同单位,建立各自的账套;通过网络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诸如工资、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的同学完成审核、记账、结账和报表的编制。在每次模拟实践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自身的感受,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而且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学生要随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从而给予指导。
(2)软件方面: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软件建设上要安装功能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有代表性的网络版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软件,使软件在版本或功能、使用方法上与当前各单位普遍采用的财务软件基本相同或相似,尽可能地保持教学所用软件的先进性,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需要。软件至少包括:
①用友T3网络版。既可以完成正常的企业实训练习,又可以满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需要,还可以以此软件培养优秀学生参加省会计电算化大赛或全国会计电算化大赛。
②金蝶K3网络版财务软件。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不能只懂一种财务软件,应当要掌握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财务软件。在南方,中小企业使用金蝶财务软件颇为广泛,所以在实训室内应当安装金蝶K3网络版财务软件。
③会计岗位3D仿真实训系统。该软件以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企业环境,通过仿真十二个会计岗位(出纳、成本、销售、费用、投资等)的会计核算,使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氛围之中完成岗位实训。它以近似游戏模式进行会计实训,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5.实训教材选取或编写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118-01
一、目前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会计电算化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院校的教师对“实践性”的认识却走上了极端。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的教师过分注重实践教学,而忽略甚至完全没有理论教学。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演示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步骤,只是穿插一些理论或者完全不讲解理论,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演示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这样的做法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接受操作,但结果却导致学生只会“死”做而不会运用,一旦遇到不同的问题,学生根本就不懂怎么回事。
(二)实训模式和内容单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计电算化的实训都是先由教师演示每一个步骤,然后再由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实训的内容也仅限于会计电算化的单项练习,包括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供应链等系统。学生接触的实训都是教师演示的步骤,所以学生做起来会比较顺利。但这种实训模式和内容弊端很明显,当学生遇到了问题时,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因为他们没接触过这些问题,也就不知道什么原因,更不知道如何处理。
(三)学生缺乏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认识。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主要是从教师上课对会计电算化的介绍中得知的,学生不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也不知道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更不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情况。
(四)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心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这就对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任课教师要熟练掌握会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熟练精通计算机方面的有关知识。在现实教学中,能够熟练掌握这两方面知识的教师非常少。年长的教师比较熟悉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但对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很陌生;年轻的教师比较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会计理论方面认识不深刻,而且实际经验也不够。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新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的整体,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能力。一方面,学生能够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原理,懂得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独立完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内容应包括理论教学环节、实训教学环节、学生能力培养、师资水平提升等。
(一)理论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安排专门的理论课程,一般理论与时间的比例在13左右比较合适。当然理论课程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第一,理论课可以在实践课前面进行。在教师演示操作之前,先花1―2节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个操作内容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先认识理论再操作,比较容易接受,但这个方法会使理论课变得枯燥乏味。第二,理论课也可以与实践课一起进行。教师一边演示操作一边讲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纯理论课的枯燥乏味,但教师在讲课时把握起来比较难。第三,理论课a还可以在实践课后面进行。教师先给学生演示操作,然后再给学生介绍其中的概念原理。这是一种创新方法,学生学会操作以后再讲解理论,会让理论变得更加明白。
(二)实训教学环节。1、单项内容实训教学。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模块一般包括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供应链系统等。教师在授课时,一般先按照每个模块单独教学,让学生掌握每个模块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实训的内容。这也是将来学生做综合模拟实训的基础。2、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在学习了每个功能模块之后,接下来的重点实训就是如何将这些功能模块的实训内容综合运用。这是对学生单项实训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学生学完总账系统后进行一次中期综合实训,再于期末进行一次完全综合实训,这样对学生的运用技能会有很大的提升。3、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虽然学生在校内经过了单项内容和综合模拟实训,对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校内实训的内容与企业实际的工作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企业会计电算化数据的来源、输入和处理等等。因此,最好能够有机会让学生去企业电算化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真正认识企业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从而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训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三)学生能力培养。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应该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人才地培养目标,从未来专业岗位地实际出发,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为依托,以实践过程为中枢,以理论教学为,重在培养学生地职业素质和专业岗位技能。一方面加强学生理论水平,对会计电算化的原理和方法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为将来为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学生运用能力,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和应用能够扎实掌握,并能分析和解决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的内容。有些教材是利用往年的内容来编写,侧重理论,实操的内容少;有些教材是利用数据库程序来设计,教师和学生需要有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基础,才能有效利用教材教学和自主学习,但实际上对于偏文科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按照教材的内容学习,显得有些吃力,兴趣也因此消减。会计电算化教材的综合实验资料,都是偏向于工业企业,操作相对复杂,对于中小企业的实际案例编写很少,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软件账务操作流程。
二、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型教学体系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急需具备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的会计人员。但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人才缺口也相当大,因此,中小企业是吸收高职院校财务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电算化技术性人才,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而在会计软件应用能力人才培养中,须重点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型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高职院校三年学年制中,第一学年第1学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第2学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理论课和基础实践操作课,这门课程需要在机房完成,包括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都要适时、适度地加到该课程中。第二学年,根据第一学年的内容,设置更为深入的课程内容,重点包括各行业企业的会计软件操作,特别是社会上主流的会计操作软件。第三学年第1学期的课程设置为实训课,主要内容是中小企业的相关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操作,整个做账的流程,设立详细的资料。这学期是学生集中实训的时期,将前两个学年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灵活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会计软件综合操作能力。
(二)加重单项课程的实践环节
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各项标准,在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基础上,第二学年的2个学期,在基本专业理论课中,额外开设纳税申报环节课程及成本核算的单项实践内容。
(三)将电算化教学内容融入到会计专业相关的理论课中
在会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课中增加与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关的实操演练,让理论与实际有效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延伸。
三、实训型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确定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职业技能课程,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必须要通过该课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第一学年中需要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第二学年根据第一学年的课程,继续开设中级会计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与会计电算化相互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清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采用逆向思维方法教学,促进双向进步
会计电算化教学让学生熟悉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操作环境,而且还需要学生在操作软件过程中,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需要从问题出发,向前一步寻找原因,一环扣一环,逆方向去思考和判断,便能理清操作流程,分辨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在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期末与总账不平衡,固定资产系统不能结账,根据常规操作顺序,“资产增加—计提折旧—资产减少—凭证审核记账—期末对账结账”,反方向逐一分析和检查,就可以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样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适当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能有效掌握软件操作并及时发现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实训型教学环境
应在校内建立实践性教学基地,如会计基础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专用多媒体实验室等,与学院的公共机房相分离,做到实训室1个专任会计电算化任课教师、2个会计电算化实训专员,保证机房可以分配给30到50人规模的班级,达到一人一台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满足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业务实训等课程的基本需求。在机房建设中,要配备常规教学需要的用友软件及中小企业日常业务需要的金蝶软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多媒体实验室。校外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例如与银行设立订单班,培养银行业务需要的人才;与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协议,分配相关的实习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有资源的高职院校可以与某些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成立会计服务机构,对外记账、验资、审计等业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真实接触实际业务,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
(四)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根据划分的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教学内,目的明确,教学效果相对明显和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如根据企事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将传统的教学内容重新设置,规划项目名称,分为软件推广、财务会计、人事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每个项目定义相关的能力训练任务,例如软件推广,则学习初始和探索财务软件;财务会计则需要学习建立账套,设置基础档案,初始化账套,处理财务日常业务、出纳往来款业务等;人事工资管理,则需要学习初始化人事工资系统,处理计提个人所得税、福利费和各项保险费用、工资业务;固定资产管理,则需要学习初始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计提;成本核算管理,需要学习设置成本核算方法。把任务作为课堂的能力训练,开展项目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以赛促改,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从2012年开始,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技能大赛,就是模拟企业的会计操作流程,分岗位完成相关的任务,分团体赛和个人赛,得分高者胜出。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组队派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能提高会计专业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全国大赛,配备更好的教学软件和环境,让学生在大赛的前期准备阶段,积极参加院校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各种校级会计技能竞赛。在不同层面、不同环境下,渲染实际操作造就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招生实力。
四、总结
黎小长从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出发,以琼州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构建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岗、课、证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刘飞认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的背景下,探讨会计电算化专业怎样建设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之上,他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许久霞在《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一文中写道:专业是学校的核心,专业建设应是学校建设的龙头,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思路应以校企合作为基点,以建立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为要点,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为支点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杨晓芳从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出发,针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现存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途径:建立正确的专业建设思想和长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模式改革、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和实习基地。
二、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秦学斌基于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反思:简单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能满足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才能够对学生的会计职业发展有更深远的影响。孙金平从培养什么人(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如何培养人(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设计)”两个问题入手,提出了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唐婧妮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持续发展等核心问题,提出自己的三点建议:一是要以实现学生职业持续发展为核心,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组织;二是要高度关注学生职业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是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由晓霞、吴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后得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需要进行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优化、实训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师资结构调整进行改革。邹奎和其同事们选取贵州省部分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总结指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时要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收各行业的物质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建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李丰乾的改革思路是:一是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二是课程体系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三是课程设置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马建华、邢琰彬、刘瑞红、李建卿等人一致认为: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要强调职业技能为核心,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张小红、吴平萍提出:课程设置与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严重脱节、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足是当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位教师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后提出如下建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设置课程时要以会计工作任务以及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导向,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朱莉、黄进龙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建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即:尝试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提高技能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以项目课程、案例教学为主体的技能进行考察体系。
四、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黄士嘉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以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精选课程教材;改善教学条件,将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操作时间;完善课程考核标准;加强师资培养,加大在职教师的继续培训力度。曾在外资企业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梁丽文,结合其在高职院校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经验,从ERP系统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设置要侧重会计电算化相关专业;尝试计算机系与会计系的学生进行伙伴式教学,以弥补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弱项;重点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刘红、唐继碧、黄海荣等人对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十种可供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郑翠菊、林文、王伟一致认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应结合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要求进行教学模块重组;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结合电算化类岗位的职业标准要求,选取课程内容;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做、边学,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课程与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相结合,实现课证融合”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钟亚兰、涂利平、罗杰所在的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四川省唯一一个教改试点专业,他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总结,认为要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其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性和针对性。
五、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医院院感防控措施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