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防范总结范例(3篇)

时间:2024-12-29

网络安全防范总结范文

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具有开放性、高效性等特点,加之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一些缺陷,其使用权限的控制、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性的威胁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首先,恶意攻击的手段和途径就有多种。如利用病毒的传播破坏计算机网络的运行。通过非法访问窃取计算机网络资料、数据等,造成单位内部资料、文件等的泄密、破坏、遗失等。或利用网络协议的一些漏洞进行攻击,造成计算机网络的入侵,窃取资料、损毁文件等,导致计算机网络难以安全、稳定运行。其次,通过各种手段截收重要信息。如利用外部电缆非法接入窃取内部信息。使用恶意软件、木马程序等窃取资料,截获重要信息等。再次,内部人员的窃密、泄密等行为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风险。如内部人员将自己的网络使用账户借给别人使用,由于账号权限的差异就容易造成内部资料的泄密等。又如内部人员无意中使用了带有病毒、恶意软件的U盘、光盘等,导致了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风险。总之,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应加以重视。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规范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办法是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的基础,是确保办公现代化、智能化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网络安全防护是计算机网络使用的重点关注问题,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稳定的前提。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是防火墙技术,此外还有加密数据、计算机网络访问控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很好的保障了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性。

(一)防火墙防护措施防火墙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网络环境中,通过网络通信扫描对网络流通数据进行监测、限制。就像一面“墙”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开,对一些可疑文件包等进行过滤、处理,从而确保了内部网使用的稳定、安全。防火墙的防护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进入内部网的信息都是经过防火墙过滤后才能通过的,降低了内部网的安全风险,避免了一些恶意软件、木马程序等对计算机的入侵、破坏。2.通过防火墙的信息会被防火墙收集和记录,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一切活动都需在防火墙的监控下进行。在防火墙的严密监测、限制下,计算机网络对于不安全隐患的预警功能大大提高,有效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3.防火墙可以进行网络使用端口设置,对一些特殊网站进行访问限制,有效的阻止了一些恶意软件的入侵,同时确保了信息的正常输出。

(二)防病毒技术的应用防火墙最大的作用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过滤、监控和限制。但防火墙对于绕过防火墙的病毒却无能为力。防病毒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应对绕过防火墙的计算机网络病毒。首先,应用防火墙将带病毒文件、数据隔离在内部网之外,避免其越过防火墙造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其次,利用防病毒软件对已入侵的病毒进行“消灭”。一方面,要注意电脑病毒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杀毒。另一方面,对检测到的病毒及时的清除、处理,确保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稳定。再次,对计算机的数据库做必要的备份,避免数据被病毒破坏后无法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确保其能满足计算机操作使用。同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库的增量备份、事物日志填写等。

(三)加密数据防护措施加密数据防护是利用信息加密技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保护的一种手段。首先,为保护内部网数据、文件等的安全,对其进行加密设置。通过链接加密、节点加密、收尾加密等形式,减低外来攻击对计算机的入侵。其次,通过加密确保内部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防止数据信息被拦截、破坏。再次,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控制,对数据资源的应用安全进行不同等级的检测、控制,防止数据信息被非法使用、恶意破坏等。此外,还要注重加密的隐秘性、便利性,确保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效率。

(四)入侵检测防护措施入侵检测防护是防火墙的有益补充,其相互作用能起到更好的计算机网络防护作用。首先,入侵检测系统会对不同的网络资源进行采集、分析和判断,对异常文件包等进行阻止并报警。其次,入侵检测系统会对用户和系统行为进行监控,对计算机的异常行为进行跟踪、响应,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再次,入侵检测系统会自动建立事件数据库,将各种中间、最终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分析,并对检测到的漏洞进行攻击。

(五)其他防护措施除上述外,系统容灾、漏洞扫描修复等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防护过程中。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操作者、管理者总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稳定,确保电脑数据的安全、完整。避免信息泄露、病毒入侵等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的重大损失。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控制、检测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隔绝在内部网络之外。再结合杀毒软件、入侵防护等对侥幸进入的恶意软件、不良软件进行跟踪、分析和清除。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固然重要,但万事都有其适当性。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过程中要避免盲目、跟风行为,理智的、规范的设计、执行计算机安全的防护措施。如何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最有效的防护,首先,要从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做起。广义的计算机网络包含计算机、打印机等,其病毒、木马程序等的传播途径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也可以通过U盘、光碟等传播。因此,总给人一种“防不胜防”的危机感。在计算机网络防护中。第一,要规范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范围,封死恶意软件的传播途径。同时,对各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确保放权的准确性和操作的流畅性。对调职人员、离职人员,及时的收回其用户名、修正其使用权限。第二,规范计算机网络的使用途径,对用户权限、身份等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越权操作、随意操作,确保出现问题时责任清晰、明确。第三,选择适当的电磁兼容环境,避免辐射导致的收据错误、传输干扰等。第五,小心审核陌生文件、文件包等,在计算机上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的修补系统漏洞,避免外来入侵。第六,定期对电缆、电源、网络连接等进行检查,防止相关部分受损、遭到破坏等,保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良好环境,确保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软、硬件设施的安全。第七,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软件、硬件、数据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数据、文件等的泄密、损坏情况发生。

四、结论

网络安全防范总结范文篇2

今年以来,按照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我局坚持“点面结合、常抓不懈”,针对我局干部职工和退役军人群体工作特点,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为有效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部署

成立由副局长郝占雄任组长、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列出工作清单,细化落实措施。深入开展宣传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坚持月报告、季讲评、半年总结等方法,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明确防范措施,使此项工作常抓常新、持续推进。

二、工作措施

1.加强教育引导,增强防范意识。通过宣传栏、微信群、例会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干部职工和退役军人服务对象进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家不断增强应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敏感性,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2.认清诈骗手段,开展防范宣传。通过典型案例让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手段(一是电话诈骗;二是网络诈骗;三是短信诈骗。)和特点规律,拒绝各种高回报诱惑,并对各个种类的“警方防范提示”进行具体讲解和引导,使每名同志既有识骗“慧眼”,又有防范“绝技”,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和广大退役军人抵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的“免疫力”。

3.加强信息管理,严防信息泄露。一是严格管理干部职工个人信息,引导每名同志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严格管理个人信息,严防非必要公开个人信息。二是严格管理服务对象信息,严格按程序要求办事,严防退役军人相关信息违规披露,给军队、单位、个人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三、工作成效

通过局机关和局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每名同志的警惕性、敏感性不断增强,辨别力、免疫力不断提高,自我防范和参与打击治理新型电信网络犯罪活动积极、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干部职工将相关预防诈骗知识传递给家人,营造了家园共同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浓厚氛围,形成了防范合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我局所属干部职工及家属未发生任何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受害问题。

四、工作短板和整改措施

1.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手段更新快,防范关口前移难度大;

2.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防范技术门槛高,相关专业人才比较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积极探索信息条件下的网络违法犯罪新动向,及时学习宣传公安部门专业的防范知识,主动关口前移,做好防范。并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在快速反应、果断应对上下功夫,确保早识破、早防范。

五、来年工作思路

2022年防范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严格落实市上统一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按照“加强领导、全员参与、防打结合、确保安全”的思路扎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六、对此项工作的建议

网络安全防范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专用网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不同使用层次的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网络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地运行,不受外来入侵者干扰和破坏。所以解决好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1.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包括组网的硬件、管理控制网络的软件,也包括共享的资源,快捷的网络服务,所以定义网络安全应考虑涵盖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全部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罗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

(2)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而且安全工具也存在着自身的漏洞,不及时的更新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漏洞成为攻击的工具。

(3)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多数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经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

(4)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BUG。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发现和公布出来,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的BUG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了新的BUG。系统的BUG经常被黑客利用,而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几乎无据可查。比如说现在很多程序都存在内存溢出的BUG,现有的安全工具对于利用这些BUG的攻击几乎无法防范。

(5)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系统安全问题出现。然而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的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它们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努力更正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他的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

3.网络系统安全综合解决措施

就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3.1访问控制安全

访问控制识别并验证用户,将用户限制在已授权的活动和资源范围之内。网络的访问控制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口令

网络安全系统的最外层防线就是网络用户的登录,在注册过程中,系统会检查用户的登录名和口令的合法性,只有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系统。免费论文参考网。

(2)网络资源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

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共享文件、共享打印机、网络通信设备等网络用户都有可以使用的资源。资源属主体现了不同用户对资源的从属关系,如建立者、修改者和同组成员等。资源属性表示了资源本身的存取特性,如可被谁读、写或执行等。访问权限主要体现在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可用程度上。利用指定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可以有效地在应用级控制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网络安全监视

网络监视通称为网管”,它的作用主要是对整个网络的运行进行动态地监视并及时处理各种事件。通过网络监视可以简单明了地找出并解决网络上的安全问题,如定位网络故障点、捉住IP盗用者、控制网络访问范围等。

3.2数据传输安全

传输安全要求保护网络上被传输的信息,以防止被动地和主动地侵犯。对数据传输安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密与数字签名

加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信息的非授权泄漏。加密方法多种多样,在信息网络中一般是利用信息变换规则把可懂的信息变成不可懂的信息。

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安全问题。数字签名采用一种数据交换协议,使得收发数据的双方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接受方能够鉴别发送方的身份;发送方以后不能否认他发送过数据这一事实。

(2)防火墙

防火墙(Firewall)是Internet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安全措施,它可以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能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检测网络内外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免费论文参考网。

(3)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VPN(VirtualPrivate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络,它是将物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网络通过公用骨干网连接而成的逻辑上的虚拟子网。它可以帮助异地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与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VPN技术采用了鉴别、访问控制、保密性和完整性等措施,以防止信息被泄露、篡改和复制。免费论文参考网。

4.结束语

总之,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将面临更多威胁和新的挑战,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同时又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保持清醒正确的认识,掌握最新的安全问题情况,再加完善有效的安全策略,便可以阻止大部分的网络破坏,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丁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与防御策略[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2]程立明.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

[3]单玉冰.网络安全浅析[J].清华大学出版社,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