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范例(3篇)

时间:2025-10-10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范文

关键词:临床观察;用药依从性;原发性骨质疏松;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代谢中骨形成的偶联和骨吸收中出现障碍,导致机体钙磷代谢紊乱,骨密度降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临床50岁以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1]。而当机体出现超过1处骨折、骨密度T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5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50~88岁,平均年龄(72.3±1.2)岁,骨密度T值在-2.5~-5.3。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4];经临床症状及骨密度、实验室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无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3个月内未应用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药物,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服用钙尔奇D600mg/次,1次/d;A组进行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疗法,1喷/d,每喷含20μg鲑鱼降钙素;B组进行鲑鱼降钙素注射剂疗法,肌肉注射50IU鲑鱼降钙素,1次/d;连用2w后改为每2d注射1次,两组均治疗30d,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用药依从性。

1.3药物与试剂碳酸钙D3片(II)(批号:H20093675;厂家: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批号:H20030905;厂家: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注射用鲑鱼降钙素(批号:H20052161;厂家:湘北威尔曼制药)。

1.4临床疗效标准评估患者的骨疼痛减轻程度,显效:治疗14d后患者的骨疼痛减轻程度超过30%以上;有效:治疗30d后患者的骨疼痛减轻程度减轻超过30%以上;无效:治疗30d后患者的骨疼痛程度无改变或加重[5]。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百分比之和。

1.5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评估比较A、B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5.0%、71.4%,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用药依从性的评估比较A组、B组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92.9%、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常见骨密度低下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50岁以上中老年较为常见。骨质疏松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折、身体驼背、缩短、腰背痛等症状,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常常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产生泌尿系、肺部感染、褥疮、脑梗死等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质量。骨质疏松引发的骨疼痛主要源于骨矿含量减低、骨吸收增加,此外,耐受负荷下降引发的肌紧张、骨膜下皮质骨吸收及骨小梁的破坏等因素,均可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疼痛。

本研究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疗法,鲑鱼降钙素可对痛觉中枢的特异性受体产生作用,阻断组织释放前列腺素,同时刺激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β-内啡肽,使血钙浓度降低;增加肠钙吸收;降低破骨细胞的活动及数量,抑制增殖破骨细胞;同时该药可增强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具有中枢性镇痛功能。本研究对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同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B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5.0%、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92.9%、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邬红,杨拯,窝金海,等.鲑鱼降钙素联合基础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的汇总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73-174.

[2]栗昕.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161-162.

[3]王秀军,建国,刘桐龙,等.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701-702.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范文篇2

锡林郭勒盟盟医院,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摘要]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药物主要有促进骨矿化类,抗骨吸收类和增强骨合成类这三大类药物。本文介绍了这三种药物。

[

关键词]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3(c)-0093-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丢失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直至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于绝经后女性;I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见于老年人。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卵巢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致使骨量大量地丢失,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为73%[2],并发骨折者高达10%以上[3]。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有约8400万,预计到21世纪中叶会增至2.2亿,造成骨折的达130万~160万。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危险,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及生活质量[4]。骨质疏松症往往早期无显著的临床症状,所以被叫为“寂静的杀手”,病人的诊治有些困难,如果不及时、及早预防和治疗,当病人出现骨痛甚至发生骨折时,往往已晚矣,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药物主要有促进骨矿化类,抗骨吸收类和增强骨合成类三大类药物。

1骨矿化剂类: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Ferrari等[5]发现,每日补充800~1200mg的钙和400~600U的维生素D,可使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下降26%。阿法骨化醇属于活性维生素D,大量研究证明阿法骨化醇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并能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抑制骨吸收。夏春晓等[6]研究发现口服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单独使用。黄笑鹏等[7]发现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唐祝奇等[8]研究结果提示钙剂、维生素D3单独或联用可减低绝经相关的骨密度下降,有效防治骨质疏松。杨杰[9]研究发现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对改善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单用。

2抑制骨吸收药物

2.1二膦酸盐类

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治疗骨质疏松和其他以骨吸收增强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的有效药物,也是应用面最为广泛和临床疗效最为确切的药物,主要包括阿仑膦酸钠、帕米膦酸钠、依替膦酸二钠等。其中阿仑膦酸钠属于第三代双膦酸盐,骨亲和性在双膦酸盐中排名前列,是当前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阿仑膦酸钠可与矿化的骨基质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前体向骨骼表面聚集,进而抑制破骨细胞成熟,有效降低骨转换,增加骨密度,对缓解骨痛也有很好的效果,还能预防骨折。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被广泛地证实[10],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但患者一般都能耐受。据国外文献报道,并非仅阿仑膦酸钠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利噻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奈立膦酸盐等亦能起到该作用[11]。古东海等[12]研究发现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期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指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后者。吴友伟等[13]研究也发现单独服用阿仑膦酸钠较单独服用碳酸钙能更好地降低患者的骨转换,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周沛然等[14]研究发现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

2.2降钙素

降钙素主要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所分泌,是调节钙代谢的三大激素之一。临床使用的降钙素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是降钙素中活性最强的,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重建的作用,且具有抑制中枢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对伴有骨痛的骨质疏松患者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已成为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但单独使用降钙素,可引起低血钙及其所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吸收和骨丢失的增加。因此,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给予钙剂与降钙素联合使用。钙剂能有效地降低降钙素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防止骨溶。伍先明等[15]研究发现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应用对老年骨质疏松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对腰椎BMD的增强作用,优于后者单独使用。官绍华[16]研究表明采用鲑鱼降钙素可以有效地增加骨密度,尤其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使用方便,不良作用小,临床疗效优良。周建党[17]研究发现鲑鱼降钙素联合阿法骨化醇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优于单独服用后者。

2.3雌激素

雌激素是人体分泌的类固醇性激素,在维持女性正常骨量及骨代谢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己被公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可延缓成骨细胞凋亡,刺激骨钙素分泌,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密度和全身的骨矿含量,有效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刘福志等[18]研究发现对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应用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较单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更能改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骨密度。但是长期应用雌激素增加了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心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几率。因此,雌激素替代疗法不能作为一线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

3骨合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PTH)

PTH是人体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蛋白,是人体维持钙、磷代谢及骨转换的重要激素。研究结果证明,间歇性小剂量地给予PTH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并能增加骨量。特立帕肽是一种生物合成的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在使用rhPTH(1-34)后,不仅可以使BMD得到提高,还能显著增加血清骨钙素水平,使骨折发生率显著下降。Walsh等[19]研究发现,特立帕肽能显著降低7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发生率。李丹等[20]指出特立帕肽较阿仑膦酸钠更能有效地提高腰椎BMD。陈成旺等[21]发现在促进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形成方面,甲状旁腺素优于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

综上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案应在改善营养状况、加强运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疗效、费用和不良反应等综合因素决定,合适的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骨折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RachnerTD,KhoslaS,HofbauerLC.Osteoporosis:nowandthefuture[J].Lancet,2011,377(9773):1276-1287.

[2]许洁,赵东宝,刘文斌,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246-1248.

[3]胡军,张华,牟青.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趋势与防治进展[J].临床荟萃,2011,26(8):729-731.

[4]IwamotoJ,MakitaK,SatoY,etal.Alendronateismoreeffectivethanelcatonininimprovingpainandqualityoflifeinpostmenopausalwomenwithosteoporosis[J].OsteoporosInt,2011,22:2735-2742.

[5]eingrimsdottirL,GunnarssonO,IndridasonOS,etal.Relationshipbetweenserumparathyroidhormonelevels,vitaminDsufficiency,andcalciumintake[J].JAMA,2005,294:2336-2341.

[6]夏春晓,蔡希,陈其余,等.阿法骨化醇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1):64-67.

[7]黄笑鹏,孟健.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和预防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分析[J].上海医药,2013,34(9):21-23.

[8]唐祝奇,秦宁,刘春,等.碳酸钙联合阿法骨化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J].交通医学,2013,27(5)439-441.

[9]杨杰.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809-811.[10]李鸿浩,李幼平,侯超,等.我国示范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之十六:中老年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J].中国循证医学志,2012,12(8):59-60.

[11]HadjiP,ZanchettaJR,RussoL,etal.Theeffectofterip-aratidecomparedwithrisedronateonreductionofbackpaininpostmenopausalwomenwith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J].OsteoporosInt,2012,23:2141-2150.

[12]古东海,张妍,吴凤玲.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6):37-38.

[13]吴友伟,史丽萍,邢坤.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5):487-489.

[14]周沛然,洪霞,夏维波,等.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3):207-212.

[15]伍先明,吴俊.鲑鱼降钙素(密盖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

[16]官绍华.探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78例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35-36.

[17]周建党.鲑鱼降钙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4):367-368.

[18]刘福志.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40例[J].中国药业,2013,22(23):72-73.

[19]WalshJB,LemsWF,KarrasD,etal.EffectivenessofTeriparatideinwomenover75yearsofagewithsevereosteoporosis:36-monthresultsfromtheEuropeanForsteoObservationalStudy(EFOS)[J].CalcifTissueIn,2012,90(5):373-383.

[20]李丹,陈兴明,乔凤娟,等.特立帕肽与阿仑膦酸盐对比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1):997-1001.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骨肽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6-0052-02

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指由多种的因素而导致骨质量与骨密度下降,从而破坏骨微结构,增加骨脆性,易发生全身性骨折的骨病[1]。该病多数与遗传、废用、营养、疾病、内分泌、药物等因素有关,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高峰骨造成影响,从而易丢失骨量,导致骨质疏松。临床上常采用双磷酸盐、氟盐、维生素D、降钙素等药物进行治疗[2]。上述的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使用时间长,疗效不明显等不足。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采用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4~81岁,平均(63.2±3.6)岁。所有患者均有全身酸痛、腰背酸痛,负重加剧。胸闷24例,气短伴呼吸不畅27例,身高缩短36例,驼背26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患者可能出现骨折,并伴有功能障碍、肿痛与疼痛发生。小部分患者表现出身高缩短、驼背、骨擦音、畸形及脊柱侧凸。经QCT测量其骨密度降低,X线检查骨小梁是否发生稀疏,骨皮质有无变薄,并有无扩大骨髓腔出现。对照组采用理疗并进行钙尔奇片口服,2次/d,

1片/次,此药为复方制剂,其中每片含钙600mg,维生素D3125国际单位。试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3]。将80mg的骨肽注射液溶解于250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1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临床体征与症状的变化情况、骨折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腰椎正位、髋部骨的密度采用骨密度仪进行检测。

1.4疗效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关节肿痛情况、骨痛情况及四肢活动情况等临床体征与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治疗效果分三个标准,即显效、有效、无效。若患者腰酸疼痛的症状均消失,QCT提示骨密度值上升明显或达到正常值范围,疼痛的分值有所降低,关节活动正常,为显效;腰背疼痛有所缓解,QCT示骨密度值较前上升但仍未达到正常值,关节活动未完全正常,为有效;如腰背的疼痛症状未见任何好转,QCT值无改变,关节活动不便等,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试验组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已属于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4]。据相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大概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有两亿人,数量是非常惊人的[5]。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进入多发病与常见疾病的前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健康不注意的普遍化,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且骨折较严重,对社会、家庭、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与经济压力。

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指由多种的因素而导致骨质量与骨密度下降,从而破坏骨微结构,增加骨脆性,易发生全身性骨折的骨病。典型的特征表现为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损伤、骨基质与骨矿成分有所减少、增加骨脆性、骨皮质越来越薄、减少骨小梁的数量。该病的临床症状为四肢乏力、身高变矮、疼痛、指甲易裂且变软、胸闷、呼吸不畅、关节活动障碍、气短等。受内分泌失调的影响,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造成破坏,导致成骨细胞的作用被削弱,令大量的骨质被破骨细胞吸收,从而释放出骨钙,出现骨质疏松。所以,在临床治疗上,除了要补充钙质,还要对骨质的吸收进行抑制。

据相关研究统计,有32%原发性的骨质疏松患者在病发时无任何症状[6]。直接发生骨折,这对临床的治疗是十分困难的,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对老年人而言,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避免骨折的发生对患者有着重大的意义,已是临床医学上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性激素的水平、日照的时间、饮食习惯、遗传、运动等。仅凭口服钙制剂进行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对破骨细胞的吸收抑制与骨细胞的分化进行骨质疏松治疗研究的进步[7],在临床上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其中有效的方式便是进行骨肽注射液治疗。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治疗组进行骨肽液注射治疗,其临床的体征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好转,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效果没治疗组的显著,其骨折的发生率同样高于治疗组。由于骨肽注射液包含无机钙、代谢因子、微量元素、有机钙、氨基酸、无机盐等,对骨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并对破骨细胞的吸收发挥了抑制作用,可进行节骨的调节,成骨细胞可在刺激下增生,从而形成新骨,对磷与钙的代谢进行调节,增强镇痛、抗炎、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无毒副反应出现[8]。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的因素有关,如饮食因素、日照因素、运动因素、遗传因素、代谢因素等。与常规治疗相比,对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对骨破坏进行抑制,维持骨代谢平衡,对骨质疏松的症状有改善作用,增加骨密度,使用更方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更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田杰.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1):151.

[2]刘悦,吴刚,李磊.骨肽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6):404-405.

[3]刘维润,孟爱贞.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48例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26(5):395.

[4]黄建民.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0,31(16):2159-2160.

[5]王象腾.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195-196.

[6]宋轶萱,樊继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综述,2008,14(3):400-40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