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原则范例(3篇)

时间:2025-10-19

道路交通管理原则范文

Abstract:China's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levelhasconstantlyimproved,thehighwaytrafficconstructionrequirementsarealsoincreasing.Especiallyexpressway,asanimportantcomponentofhighwaysystem,itsconstructionscaleandquantityrequirementsareconstantlyimproved.Inexpresswayengineeringconstruction,thenewlybuiltexpresswaysareinevitablytocrosstheoriginalexpressways.Inordertoeffectivelydealwiththerelationship,ensurethesafetyoftheoriginalhighwaytraffic,diversiondesignofthenewexpresswayisnecessary.Thisarticlefirstexpoundsthestartingpointoftemporarydiversiondesignoftheexpresswayengineering,pointsouttheprinciplethatthediversiondesignshouldfollow,andanalyzesthescaleandparameterdeterminationofdiversiondesign,andfinallyproposesthetraffic-keepingscheme,inordertoprovideeffectivereferencefortherelateddesignandconstructionunit.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保通

Keywords:expresswayengineering;temporarydiversion;design;traffic-keeping

中图分类号:TU3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175-02

0引言

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是高速公路建设当中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新建和原有高速公路出现交叉情况时,如何在确保新建高速公路施工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证原有高速公路的交通通行,就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完成临时改道设计工作。严格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进而对改道设计的规模和参数进行有效确定,落实设计中的保通方案,才能确保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1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的出发点

对于新建高速公路和原有高速公路的交叉问题,过去原有高速公路中的立交和涵洞便能缓解该问题,确保新建高速公路施工的正常进行,原有高速公路也能实现道路畅通,不会出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行车辆数量和通行频次越来越高,原有立交和涵洞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为此,在新建和原有高速公路交叉处,当原有高速公路处于新建高速公路下方时,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临时改道,通过改道设计和施工使得两者交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既保证新建公路施工,又能满足车辆通行需求。当交叉段施工完毕后对改道设施进行拆除,便能恢复原有高速公路的正常交通。

2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有效规避设计与现实状况的矛盾冲突,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由于临时改道设计的改道设施在交叉段完工后便会进行拆除,因此,应当在确保车辆安全正常通行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临时改道设计的工程规模。这样一来,不仅能加快改道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还能有效降低改道施工造价,达到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其次,应当以少拆、少改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避免加大施工量,增加施工周期和成本。另外,应适当降低行车速度和道路服务水平,以便符合降低改道施工成本的要求。

3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规模参数的确定

3.1通行能力分析临时改道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当前的交叉段临时便道进行有效设计,满叉段新建高速公路施工和原有高速公路交通通行的需求,在交叉段施工完成过后临时便道便要被拆除,故临时改道设计只需完成短期规划,做好近期交通资料的收集工作,进而完成通行能力分析。如对交通量增长速度的资料收集分析和交通量构成比例的总结探讨等。对施工期间临时便道的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和小时交通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等信息进行准确计算和预估,以便在设计当中能够依据相关信息确定单方向高峰小时交通量,确保设计便道能够满通畅通需求而不会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或交通瘫痪问题。

3.2设计参数确定临时便道的路线长度和路基宽度设计必须以上述的通行能力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而结合理论计算和分析,得出相应设计参数,才能最终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首先,对于便道路线长度设计而言,应当以原有高速公路高峰小时通行量作为基础依据,并结合车辆时速状况,综合得出设计路线长度。时速设计应避免过大或过小,导致路线设计过长或者车道数量过多增加施工成本。应以理论时速与车道数量、控制点设置相结合,最终得到最为科学实际的路线长度。其次,在便道路基宽度设计方面,结合路线设计长度信息,以必要控制点信息为支撑,合理调整起讫点,进而确定路基最佳宽度。

3.3路基的设计在具体的路基设计当中,应首先完成设计施工段的地质和水文信息,掌握其地形特征、气象规律,最大程度降低现场客观因素的消极影响。在路基填方材料的设计选择中,应以粒径小于15cm的粗粒土为填料材料,保证填方速度和和填方质量。在衔接部位设计处理中,应当确保原有腐殖土得到有效清除,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承压能力。同时,在填料变化部位增设土工隔栅,以消除不同填料之间的材质区隔,保证衔接部位的路基质量。如路堤高度在3m以上,则应注意在增设土工隔栅时关注新老路基衔接设计,采取横向铺设方式进行有效铺设。

3.4路面结构层在完成路基设计工作后做好路面结构层设计,才能实现临时便道的基础构成的有效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相对复杂,其设计内容和要素具备相当的系统性,应当注意设计的有效规划。设计之前,应将设计段的气候条件、土质状况和交通量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做好路面结构厚度的准确计算。一方面,应确保路面结构厚度能够保证其预设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有效避免厚度过大增加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此外,在路面铺设材料的设计选择上,应以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铺设材料,并以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面层的铺设材料,在保证便道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合理控制施工建设成本的效果。

3.5交安设施和机电、绿化设计交通安全设施和机电设备、绿化材料是临时改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是确保道路交通正常通行、达到绿化环保效果的必要手段。因临时便道施用时间和周期较短,一旦交叉段施工完成后便要进行拆除,故在设计当中应当注意后期的回收利用问题,避免造成巨大浪费,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在材料设备的设计、选购等方面,关注其质量功能和回收利用属性,最大程度实现其后期回收。应对交通安全和通信设施的种类、数量、功能等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并以就近原则完成绿化苗木的选择,以便在使用后能够便捷地移植回收。

4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设计中的保通方案

4.1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改道施工安全为确保高速公路工程临时改道施工中车辆的正常通行,就必须设计出有效的保通方案。临时改道施工中施工过程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道路通行状况,为此,应当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在进行施工单位招标选择时,应当严格审查投标单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水平,严格把控安全问题;其次,在实际施工当中,施工单位需建立常规培训制度,一方面加强施工技能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则强化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确保改道施工的安全。

4.2建立全天候值班制度,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建立全天候值班制度,对施工区域进行24小时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快速消除,并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导致交通拥堵和瘫痪。同时,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在改道施工区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和限速牌,在弯道处设置反光锥和其它安全设施,实现车辆通行速度的有效限制,避免施工区域复杂的地形环境引发车辆碰撞和追尾等安全事故。

4.3加强与交管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临时改道施工必然要与交通管理部门和公路交警打交道,实现与其的有效沟通联系,达到两者的有效配合,能够有效消除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将安全问题引发的道路拥堵发生概率降到最低。首先,在施工前做好申报工作,办理好必要的手续,明确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其次,严格执行高速管理施工管理办法,在施工期间不断与交管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其安全管理意见和建议,有效纠正期间的安全隐患;此外,及时向交管部门汇报施工计划变动情况,以便交管部门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4设置完善的应急预案,有效处理拥堵与事故设置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车辆故障或交通事故能够进行最快处理,避免引发道路拥堵。首先,对于车辆出现的抛锚问题,应立即向道路两端交通疏导人员通报道路拥堵情况,由其进行车辆绕行指挥,避免加重道路拥堵状况。同时,通知就近车辆维修人员完成故障车辆抢修,使得故障车辆尽快离开现场,恢复道路的通行。其次,对于交通事故而言,应在发生后立即报警并切断两端交通,保护事故现场并完成人员抢救工作,由交警完成现场处理,恢复便道交通畅通。

5具体案例

下面笔者以某高速公路扩建的改道方案为例,旨在论证改道设计的可行性。

5.1分流方案该段线路交通流量大,扩建时需要考虑具体路况,既要保证分流,又要维持好秩序,避免带来太大的交通压力。初期影响较小,能够保证正常通行,在路面施工时需要组织交通,利用路网进行分流。路网改道后的分流能够确保交通流量2万辆每天左右。

5.2绕行方案施工是对道路进行了封闭,制定了改到方案。方案中选择单侧封闭,另一侧绕行的方式,利用中央分隔带作为绕行路线。扩建时个别匝道临时封闭,另外考虑两种绕行方案:利用其他匝道、新建其他绕道。

实践表明,两种方案对于该段高速公路的临时改道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对于车流量也有很好的缓解,值得改道工程借鉴。

6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高速公路临时改道的设计角度出发,论述了高速公路临时改道的设计原则,明确了公路改道设计的一些参数元素,阐述了高速公路临时改道设计的具体实践方法,最终,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的改道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分析,表明高速公路临时改道设计的可行性,因此,值得施工技术人员在以后的工程中进行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兴锋.杭甬高速公路扩建的临时交通工程设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81-82,86.

[2]刘海涛.泉厦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行车安全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1(01):51-53.

[3]齐景伟.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和临时交通工程设计原则探析[J].华东公路,2015(03):87-88.

[4]刘庆.基于跨越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组织措施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5(05):698-700.

[5]程家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06):59-62.

[6]龚啸,赵昌清,胡冰.高速公路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2(04):35-36.

道路交通管理原则范文篇2

【关键词】快速路;临时开口;交通影响;交通组织;策略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路周边新增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打通施工材料运输通道,往往需要在快速路上开设临时开口,而开口的开设将对快速路上车辆运行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针对快速路临时开口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保证快速路临时开口附近路段的安全与畅通显得极为必要。本文拟通过分析临时开口对快速路交通运行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快速路临时开通组织的原则和策略,以期将在快速路上设置临时开口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1临时开口对快速路交通运行的影响

1.1降低快速路通行服务水平

临时开口的开设使快速路上形成了分、合流影响区。在分流影响区,驶出车辆的干扰使得相互跟驰车队中的前后两车间的车头时距增大,降低了快速路通行能力。在合流影响区,汇入车辆的干扰导致主线车流无法顺畅行驶,导致车速和通行能力均下降[1]。并且运输车辆的进出还将增加快速路交通量(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这些都会使快速路通行服务水平大幅降低。

1.2加重快速路交通安全隐患

快速路分、合流影响区的形成使运行车辆必须在一定长度限制内选择相邻车道上可接受的车流间隙进行加减速操作,以便完成换道,这要求驾驶员需频繁进行速度调整,使交通流由基本路段上的平稳运行,转变为分、合流影响区的紊动运行[1]。可见,分、合流影响区内车流交叉或冲突会大幅增多,这加重了快速路交通安全隐患[2]。

2城市快速路临时开通组织原则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的主要客货运集散通道,具有流量大、车速快等特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快速路临时开通组织须遵循以下原则:

2.1确保交通安全与畅通原则

保证快速路开口附近路段的交通安全与通畅是工程建设期间交通组织的根本目标。在进行交通组织时,应合理设置施工现场防护围栏和安全设施、交通引导标志标线,安排好现场警力与交通协管员等,以确保人、车交通的安全与畅通运行。

2.2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原则

任何交通组织措施都不可能彻底解决临时开口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需制定必要的保障措施(如与利益冲突方诚恳协商、修筑施工便道或搭建施工便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等),以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

2.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临时开通组织方案需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沿线群众的出行问题,积极完善人行通道设施,以保证开口周边群众的出行需求[3]。

2.4贯彻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运用交通工程理论,进行开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安全评估,使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是指所提出的交通组织方案能切实可行地应用到实际中,以保障开口的正常交通运行。

3城市快速路临时开通组织策略

3.1消除车流交织段和冲突点,降低安全隐患

消除分、合流影响区内车流交织段和冲突点的主要措施有:①按照《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CJJ129-2009)》要求,在快速路最右侧设置变速(加、减速)车道,即拓宽快速路应急停车道,使运输车辆能通过减速车道右转驶入开口或通过加速车道安全汇入快速路,从而大幅减低驶入或驶出车辆对主线车流的干扰、切实保证行车视距,并有效缩小汇入车辆与主线车流间的速度差[4]。②规定除特殊情况(如最右侧车道停有故障车)外,运输车辆自驶入快速路后须始终保持在最右侧车道上行驶,不能进行换道或超车。此两项策略能使运输车辆从驶入快速路至驶出快速路期间,在快速路基本路段上和分、合流影响区内,均不会与主线车流产生交叉或冲突,能很好降低开口对快速路通行服务水平的影响和减小安全隐患。

3.2完善交通管理设施,落实工程保障措施

在进行城市快速路临时开通组织时,交通管理设施布设的完善性和合理性对交通组织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保证交通组织方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应积极完善或增设临时开口附近路段的交通管理设施,如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标志、LED信息显示屏、电子视频,以及与管理设施配套的交通标线,主要用于引导交通流有序通过快速路开口路段,并诱导过境交通,从而平衡开口路段交通负荷[5]。同时为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及方便开口周边群众出行,应落实一系列工程保障措施,如以积极协调方式使各方意见统一、修筑施工便道或搭建施工便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完善人行通道设施等。

3.3制定运输车辆装载标准,优化行车线路

为规范运输车辆驾驶员行车行为、减弱车辆自身及其洒落物可能造成的交通影响,需合理制定运输车辆装载标准,并优化其行车线路。其中,运输车辆装载标准为:①按照2014年7月1日施行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给运输车辆安装GPS,并纳入重点车辆监控平台,否则不予发放或审验《道路运输证》。②对运输车辆进行标准改装,每车均加装自动软篷密闭装置、LED顶灯等,以整治运输车辆的冒装、撒漏问题。③规定运输车辆通行时间避开快速路早晚高峰,以保障快速路交通畅通。行车线路优化则要求运输车辆尽量缩短其在快速路上的运行里程和时间,以降低对主线车流的影响。

3.4变革车辆资质审查策略,实行各方联合执法

针对运输车辆的资质审查,采用“三步走”策略,即首先由工程建设单位对车辆的GPS安装、车辆改装、驾驶员证件等进行初审;其次由项目所属片区交巡警支队对车辆相关资质进行复查;最后由内环快速路支队对车辆资质进行终审,并颁发运输通行证。针对运输车辆的日常运行管理,则实行各方联合执法策略,即工程建设单位负责在快速路开口处监督进出运输车辆是否为已通过审核的正规车辆;项目所属片区交巡警支队负责在运输车辆经过的快速路进出口监督车辆是否有冒装、装载不合理等问题,并做好驾驶员日常安全教育;内环快速路支队负责在运输车辆经过的快速路段上监督其运行秩序(如是否靠最右侧车道行驶、是否超速等)。

4结语

城市快速路临时开口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本文基于临时开口对快速路的交通影响,提出了快速路设置临时开口的交通组织原则和策略,为我国各地区制定快速路临时开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秀文,荣建,刘小明,等.快速路分、合流影响区交通特性及通行能力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02-104.

[2]李淑庆,彭囿朗,肖莉英,等.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3):14-19.

[3]吴祖峰,许永兵.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0(1):32-35.

道路交通管理原则范文

关键词:交通标志;标线;标准;意见

1.概况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向驾驶者传递交通管理和服务信息的重要手段,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交通的顺畅与安全。这些年来,深圳道路交通标志越来越完善,但仍有交通标志存在内容不合理、信息不清楚、设置不到位等情况,给驾车者带来不便,有时甚至还会误导驾车者。

2.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依据

GB5768-2009(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14887道路交通信号灯

GB/T18833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GB/T2382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F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T280路面标线涂料

JT/T367-1997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GB/T24725-2009突起路标

JT/T597LED车道控制标志

深圳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规则及实施指南

3.道路交通标志的基本要求

1、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颜色、形状、字符、尺寸、图形等一般要求,以及设计、制造、设置、施工的要求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一般规定。高速公路辅路、城市快速路辅路上设置的指路标志遵循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要求。

2、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有效、合理使用新形式、新材料,充分考虑机动车驾驶人视认性与设置有效性,并与交通标线等交通工程设施相匹配形成系统。

3、交通标志中的英文译法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及《深圳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及实施指南》的规定。

4.道路交通标线的基本要求

1、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颜色、形状、字符、图形、尺寸等一般要求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一般规定。

2、深圳市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宜遵循以下原则:

(1)与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相匹配的原则:根据道路等级、状况、交通流特性,科学地组织交通流,有利于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通畅。

(2)合理设置车道的原则:充分利用道路的有效面积,积极开辟附加车道以及增加路口导向车道数量,提高道路利用率。

(3)合理选择车道宽度的原则:以各类车辆的车身宽度与横向安全距离之和,结合深圳市近年来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和交通管理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车道宽度。

(4)路口进出车道相匹配的原则:一个路口可供某一方向车辆利用的进口车道数要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出口车道数。

(5)提高路口通行能力的原则:在保证机动车(特别是公交车辆)、非机动车与行人视线良好、左右转弯顺畅的前提下,利用人行横道和停止线前移措施,缩小路口,缩短车辆通过路口的时间,进而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6)科学合理的原则:标线线形宜符合车辆行驶和行人行走轨迹,路口与路段标线衔接顺畅,标线整体设置科学合理。

(7)与其他交通设施相匹配的原则:同一地点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所传递的交通信息不能相互矛盾,不能给道路使用者造成困惑。

5.现状问题

目前深圳市的绝大部分交通标志标线的都是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标准设置的。根据调查及市民反应的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标志、标线的缺损;

缺损问题主要集中在特区内旧城区的城市支路和特区外部分次干道及支路。存在标志牌缺失,损坏,标线缺失、模糊等现象。

2、标志、标线设置错误;

标志牌面信息设置与现状情况不符,误导驾驶者的情况常有发生。或存在标志牌的更新速度不及时,与新建或改造道路情况不符。部分道路标线设置同样存在该问题。

3、标志位置被遮档、不清晰;

因道路两侧绿化遮档原因,导致驾驶者无法完全看清标志牌信息,待驾驶者驾车驶近时,已错过该路口。部分标志牌信息存在被粘贴的宣传单等物体遮档、恶意破坏等现象。

4、标志设置不规范、不统一;

全市标志牌由于设置的时间、设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不同,标志牌设置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

5、标志英文名称不合理;

标志牌信息的英文名称由于采取的翻译标准和方式各有不同,存在不统一、不合理的现象。

6、标志信息量不足。

标志牌信息量不足,可提供给驾驶者和道路使用者的信息量十分少,高效、人性的指引作用有待提高。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技术新标准

2009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交通部随后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因国家标准、行业规范面向全国的应用对象,只能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和细化。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深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的新标准在标志标线的设置参数、设置方法、法律含义等方面有较大调整和变化,并着重强调了大城市交通管理的需求。

2010年10月25日,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和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联合组织编制的《深圳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我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将有新的更为详细的技术标准。

公开征求意见的新标准建立了包含机动车指路标志系统、非机动车和行人指引系统和公共交通指引系统在内的交通指引体系,对交通标志版面、支撑、信息选取、保持系统和连续的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新标准的编制,旨在进一步规范深圳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提升设置的科学化水平,重点强化交系统化设置水平,强化区域通以及深圳市与周边路网的有效衔接。新标准将得重点体现以下内容:

1、突出服务功能,让你少走错路;

2、高速公路入口预告标志将统一;

3、增设行人和自行车、公共交通指引系统;

4、注重促进交通顺畅与安全;

5、新标准贯彻了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标准的建议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和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联合组织编制的《深圳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结束,下阶段的修订、工作将继续进行,在期待其正式的同时,对于我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标准提出几点建议:

1、突出服务功能,人性化设置的同时,需对新标准做有力宣传,让新标准深入民心,容入市民的生活;

2、新建及改造的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应从设计阶段开始贯彻执行新标准;

3、增设行人和自行车、公共交通指引系统的同时,相应的配套设置应加快建设,如自行车道的建设、快速公交的建设等;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