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防守步伐教学范例(3篇)
时间:2025-10-20
时间:2025-10-20
摘要持球突破是规则变更的产物,是篮球运动一次飞跃,球员可采用个人娴熟的传运技术,结合个人因素攻破对方防守,从而显示出突破技术的攻击力,也大大提高了战术配备和得分率,增加了篮球运动的观赏价值。持球突破是一项进攻性很强的技术,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更是一个球队获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但如何在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持球突破方法,正确地把握持球突破时机,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篮球持球突破时机
一、教学过程中持球突破训练分析
(一)持球突破时机的把握
所谓时机把握,就是掌握突破时机。持球突破者利用投篮或向一侧做突破的假动作时,使防守者身体重心变化的一刹那,迅速起动突破。当然,必须有熟练的基本技术,所以在突破时能否把握最佳时机往往就构成了整个持球突破成败的关键,运动实践证明,只掌握持球突破的方法,而没有掌握时机的捕捉能力,根本不能使持球突破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持球突破时机的捕捉
由于我们所用的教材中对持球突破时机的掌握没有明确的阐述和着重的强调,因而在教学与实践中,对时机捕捉在训练中容易被忽视,使这项重要的进攻技术,没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提高,意识和能力没得到很好的统一,这从我们的许多教学训练和比赛就能看出。在持球突破的运用中,持球者很少能准确地捕捉到良好的时机实施突破,更多的是盲目地运球、变向、转身、死拼硬撞,最后多是尚未完成摆脱对手就勉强投篮或传球。盲目的突破只能导致突破失败,像距篮6-7米有直接投篮威胁的区域,任何多余的运球、传球,均是画蛇添足,势必贻误战机,失去良好机会。在以时间和空间争夺为中心的篮球竞赛中,能争取到0.1秒的领先优势,都有可能决定比赛的胜负,突破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于时机掌握的好坏,只有掌握时机才能提高速度。因此,在训练中把时机的捕捉作为突破过程的核心来进行培养,这样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创新,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持球突破时机的运用
所谓时机的运用,就是在突破时,寻找到防守者重心移动的一刹那,迅速起动突破对手,捕捉到一瞬即逝的时机,果断而迅速起动,便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时机的运用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假动作制造时机进行突破,二是强行寻找时机突破。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捕捉到良好时机。怎样才能捕捉到良好的时机呢?一是在接球前就应该了解对手位置、距离、步伐和身体重心情况,抓住其某一点不当,立刻利用持球突破攻击对手。随着防守技术的发展,对持球突破要求越来越高,在实践中仅利用快速起动,一般都很难突破对手。所以就必须用逼真的假动作调动防守者,寻找突破时机,使其产生错误判断,改变身体重心位置,这样突破效果就显而易见。因此,具有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及时准确地掌握突破时机,才能很好运用持球突破进攻技术。
二、持球突破技战术的训练
运用念动训练法,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意识的培养,通过多次默想练习,形成正确牢固的突破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实践练习法,进行大量的练习,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进行多角度的模拟练习,提高捕捉时机的能力。在实践中,练习脚步移动,用假动作、传球假动作、半转身假动作等练习,提高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在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持球突破技术掌握与运用的分析。我认为,持球突破不但要有良好的突破基本技术,另一方面,更应具备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这样才能摆脱对手,实现突破目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时间、有要求、有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练习,不能只强调不实践,或者一笔带过。在突破的四个环节中,注意身体姿势,快速超越对手。同时也应强调动作的连贯性,不能脱节,否则会影响动作的完成。临场比赛是平时训练的“镜子”,捕捉到突破良好时机在篮球运动技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在训练和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实践,力求创新。为了提高突破能力,必须在学生熟练掌握突破技术动作的同时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直到在实践中准确及时地掌握突破时机。时机是持球突破的关键,在持球突破中的核心地位显而易见,应把掌握时机作为突破技术的核心进行培养和训练。熟练的脚步动作和投、突、传技术有机结合,是持球突破技术的基础;时机掌握是持球突破取得理想效果的保证,也是科学训练的体现。只有在训练中,自始至终都把“时机”作为一种理念注入学生的思想之中,习惯成自然,意识和能力达到互相统一,灵活运用,那么时机的培养才有所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儿;运动员;篮球;基本功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6-02
国内篮球运动改革步伐,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在不断深化。我们从中国篮球CBA与CUBA看到了中国篮球运动的希望。篮球运动的激烈环节就是近身攻防与对抗拼抢,这一环节需要运动员脚步的动作,奔跑速度要跟上,摆脱与滑步和跳跃动作复杂变化,需要注意如何合理冲撞。追求投、传、运、突的动作的准确性。对于抢打、封、断等,技术水平要求稍高些,运动强度大的动作,由于在能量消耗上稍大,需要运动员在力量与速度和耐力与弹跳的高强度的训练。可见,结合少儿身体发育特征,针对篮球运动员在速度与灵敏度和弹跳能力上的训练很重要,这些要素影响着少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表现,在少儿身体素质训练实践中,科学地安排训练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成效。
一、少儿运动员篮球速度训练
在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的快速运动能力被称为速度。反应速度与短距离的移动速度,是少儿运动员篮球速度素质训练的关键。在训练的过程在,需要加强下肢的步幅和频率训练,同时加上起动与急停的反应训练。在篮球运动中,步伐速度的训练是基础。
1.步法训练。少儿运动员篮球训练,需要控制身体重心变化与平衡。笔者为了提高少儿的小步快跑、高抬腿、后蹬跑等篮球步伐技术时,坚持每一堂课都进行练习,尤其是左右交叉跑、原地快跑、滑步、交叉步等综合篮球技能素质的训练。
2.起动跑法训练。根据比赛变化情况,提高少儿运动员篮球反应速度与动作的灵敏性训练。笔者在训练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原地或移动跑,然后突然给出信号,快速做出说要求的反应的快跑训练。接着给出徒步或运球信号,对学生进行起动变向、转身冲刺、急停等跑法训练。并排两人距球2米待令,笔者给出信号,学生进行抢球练习,并穿插快速过人的切入动作训练,让学生熟悉多种起步跑法。
3.跑中的观察与控制能力训练。在篮球比赛中,选择合理位置很重要,笔者在课堂赛场的教学过程中,对少儿运动员的观察力进行训练,通过在赛场上占据合理的位置来进攻对方。选择适合的位置摆脱防守,切断对方进攻路线与自由。在5米折回变向跑,30米往返跑,50米绕障快速折线跑、曲线跑、侧身跑等训练。同时培养少儿运动员的篮球意识,绕场地做跑动中球的自抛与自接训练,提高进攻速度和防守质量。笔者对高度与速度提出要求,球不能落地。限制时间,让学生从端线快速传接球,三次后闪速投篮。
二、少儿运动员篮球力量素质训练
篮球比赛是身体、技术与智慧的竞争,更是力量的较量。在赛场上突然变向、跳跃投篮,身体在攻守中的冲撞,运动员没有较好的力量素质是难以应对的。这种力量是指肌肉迅速伸收缩的快速爆发力。学生必须精神集中,在篮球对抗赛中,技术动作要快速灵活。
1.上肢力量训练。手臂控制球、夺球能力,需要手指手腕爆发力的训练。笔者在对少儿运动员上肢力量的训练,是通过课上做指卧撑,快速屈伸手指来实现的,并配以轻杠铃进行卧推抓举练习。
2.腰腹力量训练。协调用力,保护、控制球,需要少儿运动员身体重心保持平衡,提高腰肌与腹肌力量训练。笔者对学生是通过仰卧举腿、体前屈伸、俯卧挺身来实现训练的,同时让学生练习跳起空中传接球训练。
3.下肢力量训练。少儿运动员篮球力量主要其实的下肢的爆发力训练。下肢力量的训练主要依靠动力练习,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在主要安排学生通过跳来实现的,如蛙跳、立定跳、纵跳摸高等来进行少儿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提升。力量素质训练中,笔者在加强少儿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同时,注意他们轻、快、灵敏、弹跳的力量素质的训练,再加上篮球技术的配合,真正实现力量中见活力。
三、少儿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
笔者有目的的对少儿运动员进行较系统的篮球战术意识培养。在训练中,培养少儿认识客观事物在变化中的状态与过程,根据篮球运动项目原理,使得到的初步认识在具体行动中得到升华。加强少儿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训练,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篮球基础训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组队初,笔者首先对篮球队员注意进行了解,摸清每一位少儿运动员的个性和气质。然后,在尊重少儿运动员个别差异性存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同时,对少儿运动员要进行战术思维的训练。灵活而敏捷的战术思维,是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核心。这就要求少儿运动员用脑灵活,保证战术的配合与应用同时机和方位保持高度一致性。通过模拟训练法与有效的情绪控制训练,帮助少儿运动员消除紧张情绪,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
总之,篮球比赛其实是一场身体与技术的竞争,篮球队员在思想智慧和各种力量的比拼,比的是全面的技术水平,不仅要有较强控球能力和对篮球的支配能力,更多的是良好的战术意识与机智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的较量。只有对少儿运动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进一步提高,在篮球比赛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
参考文献:
[1]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孙明志.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2.
[4]赵豫.试论篮球核心后卫的培养和训练[J].体育学刊,2005,(5).
关键词:篮球;少年运动员;教学
篮球运动是我国青少年特别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美国NBA球员所展示的高超技战术水平更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特别是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登陆NBA联赛,也使得更多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投入到打篮球的行列。在中小学篮球教学中,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练员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根据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特点进行教学
1.1以多种方式培养少年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少年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引导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第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文化体育活动非常丰富,学生社会课外活动的选择大为增加,如音乐舞蹈学习、书法学习、足球、跆拳道等,特别是网络游戏更吸引大批学生沉迷于其中,如何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参加篮球活动确实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吸引学生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包括美国NBA篮球联赛、我国的CBA联赛、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比赛,让学生从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中欣赏到运动员的精彩表演,感受篮球的无穷魅力;
对偶像的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的潮流,如歌手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等都拥有大批的歌迷和粉丝,C罗、卡卡、梅西等是足球迷崇拜的偶像,姚明、刘翔则拥有大批的忠诚粉丝,因此大力宣传和介绍世界明星的成长过程和趣闻逸事也是培养篮球球迷的方法,从而吸引这些青少年球迷参加篮球运动;
组织学生多进行各种比赛,班级赛、校级赛,比赛要隆重热烈,服装、场地、组织正规有序,让运动员感觉到光荣感,增加他们打篮球的兴趣;
请高水平的运动员与学生见面,或进行技术辅导,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从而激发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信心。
1.2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要从全面身体训练入手
运动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只有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时期,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在快速生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质机能也在不断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持全面身体发展,才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全面身体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建立条件反射和形成运动机能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
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篮球教学中,要加强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年龄越小,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就要更多,要特别注意发展速度、灵敏、柔韧性等少年儿童时期的敏感素质,而对力量素质训练要非常慎重,甚至不必特别安排。
少年儿童的全面身体训练要采用多种形式,这样才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球类活动、体操、田径、游戏等。少年儿童的身体训练不应该和成人运动员一样安排专门的身体训练课,而应该分散到每一节课进行,可以安排在开始和结束部分。身体训练可以采用结合篮球的游戏进行,以提高兴趣。少年儿童不宜做举重或负重练习,也不要做静力练习,力量练习可以利用自身体重或轻哑铃,同时要注意各种肌肉群协调发展。
1.3基本技术是少年篮球运动员学习的重点
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显示出少年儿童的神经处于快速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可塑性,对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非常有利。而经典的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出,学习新的技术动作的过程正是一个建立新的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在少年儿童时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基本技术时,要特别强调动作的正确性。由于少年儿童学习动作很快,很容易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一旦动力定型形成,再进行改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学习的进度和质量,甚至会对今后的运动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时间内学好正确的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不但学习动作快,而且也容易巩固,因此在学习新动作之后要不断练习、强化,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为以后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出,少年儿童的神经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兴奋性高,很容易调动,对新事物敏感;二是兴奋性容易扩散,注意力不易持久。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少年儿童在学习新技术时很容易上手,但是新鲜感不易保持,学习复杂动作时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学习基本技术中要循序渐进,不要过早地学习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动作,否则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有可能形成不准确的动力定型,为今后的学习造成困难。
1.4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控制运动量
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中的运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运动量过大,超过了少年儿童的生理负担量,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损害健康;而另一方面要提高运动成绩,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作为保障,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成绩很难提高。因此如何能在这两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需要教师和教练员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量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运动员有一个适应过程;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大运动量应该从加大强度着手,而不是延长训练时间;
大运动量和中、小运动量结合,适合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
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小运动员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2少年篮球运动员基本教学内容
2.1身体训练
(1)要重视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掌握基本动作,以及进一步掌握高难度的技术。因此少年篮球运动员要重视身体训练,同时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将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在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要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身体训练的内容。在身体训练中要结合篮球技术和战术进行,发展篮球运动所需要的专项身体素质。其中包括步伐训练、启动训练、冲刺训练、跳跃、身体的空间平衡能力等内容。
步伐是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向前后左右方向的滑步、跨步、攻击步、交叉步、后撤步、前转身、后转身、急停等多种步伐。
快速启动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在比赛中占得先机的重要保证,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高度的灵活性和很好的肌肉爆发力,在身体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这些素质。快速启动训练可以采用向前方、两侧和转身向后的快速启动练习,听声音信号或看手势启动,在静止状态或慢跑中发动。
冲刺跑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见的跑动形式,练习冲刺跑的手段有一般的快速启动冲刺跑、摆脱防守队员后的冲刺跑、急停变向冲刺跑、慢跑中突然加速冲刺跑、连续反复冲刺跑等。
跳跃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跳跃能力,特别要结合篮球技术练习进行,如抢篮板球的冲抢上跳、篮下的连续跳跃抢篮板球、跳起盖帽、向侧方起跳断球、向前(后)跑动中向上跳起接(断)球等。
2.2技术训练
(1)技术训练是达到战术目的的基础。篮球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运动员不掌握良好的基本技术,全队的战术目的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如传球、接球、运球、投篮、抢断、抢篮板球、防守等基本技术,如果掌握得不好,要提高和发展高难度的新技术和在比赛中贯彻预定的战术意图、完成战术配合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少年儿童开始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技术训练,打好技术基础,为将来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2)正确地掌握技术。在技术学习和训练中,教师和教练员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首先。明确技术的正确概念是掌握和提高技术的先决条件,是技术学习和技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技术教学中要抓住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技术的关键。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和教师要不断改进学生的动作和纠正其错误,要注意观察、分析,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或新队员,要耐心指导,以老带新,互帮互学。
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技术开始时期,教练员和教师就必须注意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如弱侧手持球、运球、传球,弱侧腿的转身、起跳,弱侧的防守等,使少年运动员从一开始就得到对称发展,这样对今后向高水平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3)学习技术要注意灌输战术理念。教练员和教师在对少年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时要灌输战术理念,即在进行技术动作本身的教学同时,要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这种技术,运用的时机和注意事项,其他队员如何配合,同时可以结合如何防守方法和对抗防守进行教学。这种结合实际应用战术学习技术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尽快地将学习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掌握一定的技术之后,要多组织在有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以适应临场情况和提高战术意识。
(4)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少年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低,但是模仿能力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的示范教学。可以由教练员进行示范,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和高水平比赛录像,直观的示范或录像会给小运动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们模仿和学习动作有极大的好处。
在进行示范和看技术录像的同时,教师和教练员要适时地进行讲解。讲解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起作用,它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规律,让学生知道动作的关键、如何应用等。讲解要有针对性,要清楚易懂、简单明确、形象化,结合示范或录像进行。
由于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强而分析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把动作分解后教学是不适当的,要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方法,它能保持动作的完整性,有助于少年儿童掌握技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
[2]何信夫.论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
上一篇:创客教育发展前景(6篇)
下一篇:创客教育教案(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