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高低运球教学反思范例(3篇)

时间:2025-10-22

篮球高低运球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意识;篮球意识;培养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就能在比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主动地寻找和掌握战机,采取恰当的对策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克敌制胜。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现代篮球比赛的实践也证明,运动员水平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我们发现,有好多队员个人技术比较好,然而到场上就不能正确发挥其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不会动脑子打篮球其结果势必会影响队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全队的攻防质量。可见,篮球意识的培养应成为篮球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

意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篮球意识从广义上说,是运动员对篮球的比赛规律的理解和认识。NBA原尼克斯队主教练纳帕特・赖利说:“一个运动员只是为自己获得球才会移动,他绝不是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如果他同时又会为同伴创造机会,使全队受益,才算懂得篮球运动的正真奥秘。”因此,可以把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根据场上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和。篮球意识可按队员的临场表现,分为:

1.传、接球意识。比赛中随时准备接同伴传来的球,接球后传给有机会的同伴。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

2.投篮意识。接同伴传球后,要根据防守者的情况,及时把握好投篮时机。

3.突破意识。当接到球后若对方防守站位较近,没有投篮机会,则突破上蓝或分球,给同伴创造机会。

4.跑动掩护意识。当你无球时,主动给同伴做掩护,创造进攻的机会。

5.防快攻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由攻转守的节奏上积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并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

6.协同配合防守意识。指运动员既有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又有与同伴协同组成关门、交、换、抢过、保护、夹击、围守、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

7.抢篮板球意识。是一种艺术而巧妙的顽强的拼搏意识。运动员一旦建立起牢固的抢篮板球意识,就能在比赛中以极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机智地争夺篮板球。

二、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

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本人的感受,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意识不强,则很难改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战术的动用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训练和比赛,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积极思维,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有意识地进入角色,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动态观察能力,特别是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与衔接。培养运动员用眼睛余光观察的能力。

2.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积累间接经验即是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捷径。积累间接经验,应注重教练的理论传授,使理性知识得到升华;阅读前人的经验总结(有关专业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3.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独立地练技术动作,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4.战术思维训练。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迅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迅速准确,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动作。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激发运动员战术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对形成和提高篮球意识能力有很大帮助。

5.注重节奏。比赛节奏是一种艺术性的配合默契的集体行为。增强队员的节奏意识,必须使全队思想统一,使反应和行动产生积极影响。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中,应对节奏提出明确的要求。

6.教练员的主导作用。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每次训练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使他们明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职责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正确解决,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的意识问题是篮球教学、训练中的一项复杂、重要的内容。应在教学训练的基础上,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通过看、学、讲、练等手段,达到提高篮球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9).

[2]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3]陆国萍,周志仙.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篮球高低运球教学反思范文篇2

【关键词】中学生;业余训练;文化学习;协调发展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邢台市五所高中篮球特长生基本概况

通过对邢台市五所高中的93名篮球运动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男篮球队员59人,占调查运动员总人数的63%。女篮球队员34人,占总人数的37%。其中八中没有建立女子篮球队。其他学校的女子篮球队员人数也远低于男子篮球队员。此外男子篮球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7.6岁,女子篮球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7.1岁。男子平均训练年限为2.8年,女子平均训练年限为2.6年。数据表明:邢台市五所高中男女篮球队员年龄与训练年限相差不大,但男女篮球运动员的比例较不协调,女子篮球的普及程度尚待提高。

1.2邢台市中学生篮球特长生篮球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现状调查

体育高考生,不仅需要体育成绩过关,同时也要求文化成绩过线方能有机会被大学录取。也就是说,两条线一个没通过都注定与大学无缘。而现阶段,许多人认为体育训练成绩与文化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矛盾,即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下面笔者将针对邢台市五所学校篮球运动员们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现状调查结果进行解析。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11%的同学在刻苦学习前提下训练效果是状态不好。58%的同学则认为和往常一样。26%的同学认为在好好学习前提下自己的训练状态更好了。11%的同学选择其他原因。运动心理学家认为:“技术训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控制过程,仅仅靠教练员的外部控制即“外因”是难以实现的,而必须将“外因”与运动员的内部控制即“内因”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因此,当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不断加强,知识面日益拓宽,智力水平、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之后运动员在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就能更准确、有效地按照教练员的意图来完成技术训练与学习,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因此,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伴随的应该是训练效果更好,但是图表仅有26%的人选择状态更好了。证明现在青少年运动员没有很好的做到将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不够。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11%的篮球运动员在刻苦训练下文化学习效果很好,19%的运动员选择效果欠佳,54%的运动员选择效果一般,16%的学生觉得效果不好。据专家分析:“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为努力学习奠定思想基础,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形成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优良的意志品质,为提高文化成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训练,不但不会影响文化学习,反而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文化成绩的提高。”但是现在图表反应的实际情况是篮球运动员们在刻苦训练的伴随下学习效果却欠佳和一般。证明当前青少年文化学习与篮球训练呈现不协调发展的状态。

1.3运动员的高考专项目标分数与文化目标分数分析

一个人的目标有多大,履行度有多高,往往决定了他的路能走多远,走多好

根据调查显示:6%的篮球运动员给自己订的高考目标体育分数是60分,16%的同学订的目标分数为70分,45%订的目标分数为80分,剩下32%的篮球运动员订的目标分数为90分。由此看出:多数同学对自己的体育成绩比较自信。有利于训练成绩的保持与提高。此外,5%的篮球特长生的高考目标文化分数为200分,47%的学生为300分,40%的学生订立的目标为400分,剩下8%的学生高考目标文化分数为500分。由此看出,多数同学渴望有个较好的成绩,但是挑战最高分数的人数却只占到总数的8%。说明他们针对于文化成绩的自信度远低于对体育成绩的自信度。不利于文化成绩的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篮球特长生们对学习的喜欢程度低于对训练的喜欢程度。不利于学训协调发展。青少年运动员没有做到将促使训练与学习协调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很好的相结合。将文化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不够。此外,这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们的学习、训练和作息时间安排欠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训练质量和学训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些篮球运动员们对于文化成绩的自信远远小于对于体育成绩的自信。重体轻文问题比较突出。学训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个矛盾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2、对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课余训练,针对于其形式来说,是业余时间进行的,其特点之一是课余性。针对于其性质来说,与文化学习同属学校教育范畴,是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指体育和智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

运动员自身,父母,教练,学校,社会等对篮球运动员们的学训协调发展的态度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们的学训是否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笔者针对邢台市五所高中的篮球运动员以及他们的父母、教练、学校和社会对于他们的学习和训练协调发展的态度进行了调查,下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此分析。

根据调查所示,父母、教练、学校、自己注重学训并抓的比例都超过了60%,证明无论是父母对孩子,教练对队员,学校对学生,自己本人期盼的结果都是学训可以协调发展,最终考上理想大学。但也能看出学校部门有28%的比例重学轻训,运动员自身有25%重训轻学现象的存在。说明还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学训对待失调的态度。

根据调查数据所示,社会对体育生的认可与尊重程度较高的占42%,一般的占40%,很高的只有16%,很低的占有2%。说明社会对体育生的认可与尊重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只有较高的社会评价才会使体育特长生渐渐抛弃:“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误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体育训练的荣誉感。从而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们学习与训练协调发展。

3、结论

3.1篮球特长生们对学习的喜欢程度低于对训练的喜欢程度。不利于学训协调发展。

3.2青少年运动员没有将促使训练与学习协调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很好的相结合。将文化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不够。学校领导、老师、教练等对篮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重视程度不足。

3.3这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们的学习、训练和作息时间安排欠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训练质量和学训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篮球高低运球教学反思范文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性项目,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艺、顽强拼搏的意志,而且还要求运动员有全面的技术、战术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意识在现代球类运动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篮球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现代篮球比赛实况来看,队员在场上具备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在篮球比赛中更加重视队员的战术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1

1.引言: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范围非常的广,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篮球技术、战术、规则、场地、器材等多方面均在不断地发展,运动员、教练员都具备了良好的专项素质和能力所以,篮球比赛的取胜不仅要靠身体、技战术水平、教练员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要能够准确判断、处理好在激烈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机应变地采取各种攻防技术,以争取比赛的胜利。所以,在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锻炼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更要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篮球战术意识培养的相关文献给本研究提供依据。

2.2.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3.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殊机能和能力。

篮球战术是指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攻、守方法的总称,它既是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又是运动员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篮球战术意识是指队员在篮球比赛过程中以攻、守对抗致胜的观念,迅速合理地运用技术来应付复杂多变情况的思维反映过程。

4.培养中学生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必要性

4.1从战术意识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来看,培养中学生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战术意识被誉为运动场上的“活灵魂”,是运动员高度智慧的结晶。战术意识与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智力能力相适应,战术意识的强弱,往往是衡量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争夺激烈,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还要求运动员能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特殊情况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准确的应变措施,即合理的运用“战术意识”的能力。

4.2从篮球运动的特点来看,培养中学生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也是十分必需的

篮球运动激烈、对抗、复杂、多变的特点决定了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在比赛中队员要根据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采取正确、果断的行动,才能取得“攻必克、守必固”的效果。同时,篮球运动作为集体运动项目,不仅要使队员融入到整个队伍当中,而且要使自己成为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所以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战术意识的形成是思维活动在执行战术行动中的具体体现,加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从中学生运动员的篮球训练内容来看,培养战术意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战术意识是抽象的,只有在技术、战术的运用中,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技术、战术训练中培养战术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运动技术的形成是动力定型建立的过程,是在感性知觉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并经过思维加工而成的,所以,技术的形成既是强化动力定型的过程,也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即技术意识形成的过程。

5.培养中学生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5.1加强中学生运动员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和启发运动员的再创思维,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任务。只有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才能对篮球运动的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刻,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篮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内容,正确地理解教练员的意图。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场上出现的复杂情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要为运动员参加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深刻理解规则和裁判法,学习一些生理、心理、运动力学、运动技巧等基础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5.2加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基本技战术的训练

5.2.1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

对每个篮球运动员来讲,掌握全面、扎实、有效的基本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战术意识只有通过娴熟的、过硬的基本技术才能得到具体地、有效地体现。个人的基本技术练习得到熟练之后就进到个人战术意识的练习。个人的战术意识是很重要的,它是运动员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对篮球基本技术的运用。不仅要求运动员自身能正确的运用技术,重要的是要和其他运动员形成良好的默契和共识。在篮球的技术训练中,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多练,特别是技术的主要环节更要多练,使篮球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注意及时过渡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要按照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加以训练,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

5.2.2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树立和培养集体观念

激发战术思维是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核心,战术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培养战术意识的中心环节。在激发运动员战术思维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篮球基本战术训练,使运动员掌握固定的战术配合。在战术训练的过程中,从简单的二、三人配合逐步地向全队的整体配合过渡,无论是二、三人的配合,还是全队的整体配合,都要使运动员明确各自的职责、行动线路、配合形式,通过战术的讲解与分析,加深对战术规律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战术思维能力,从而为激发运动员的战术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树立和培养集体观念,就是要培养一种有战术配合的团体精神。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要求运动员要团结在一起。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场上队员要协同的、有节奏的在移动中进行配合,组织起有效的攻防阵型。

5.2.3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教练是传授知识的人。他的教学方法直接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有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来到的新的集体里,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自己的追求,放松了篮球训练,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影响了技术的提高,还有的运动员训练很刻苦,但成绩总不够理想,究其原因,这些篮球运动员多注意技术的锻炼,但理解能力较低,掌握动作、运用动作上缺乏灵活性,他们往往死练技术动作的学习方法,而忽视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习能力上的失调,使训练成绩难以提高。此时,就要求教练员认真找出队员所存在的不足,分析影响运动员训练成绩的各种因素,并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排除,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这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5.3在技战术训练的同时重视实战和观摩比赛

5.3.1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在平时训练中观察力和判断力是非常必要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战术意识的途径之一,也是形成良好战术意识的重要条件。而提高场上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是养成和锻炼运动员爱动脑筋,提高对球场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培养篮球战术意识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因为常常在比赛中要观察对手的举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判断力前就要加强他们的观察力的训练。在观察力训练的过程中要对中学生的视野进行扩大作为培养观察力的第一步。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打比赛时常常出现给对方偷球或者防守漏人的现象,这是由于没有运用余光来观察四周所形成的。视野的扩大首先要加强专项学生使用余光来观察,因此在平时训练就要求学生多利用余光来观察球或者不看球,把重点观察放在场上。

5.3.2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运动员参加比赛

在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种篮球比赛,不断积累和提高战术经验也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的重要手段。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取比赛的胜利,同时也是检验训练的效果。通过比赛可使队员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有正确的分析能力,能识破对方队的意图,加强本队队员之间的默契,以使自己掌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能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

6.结论与建议

篮球战术意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篮球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培养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所以,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要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在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平时地训练中,对运动员的基本技、战术训练进行严格地要求,结合实践,加强身体对抗训练。

第二:树立和培养集体观念,培养运动员的战术配合的团体精神,充分发挥运动员的集体能动性。

第三: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比赛的过程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第四:努力提高运动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战术思维的能力,创造能够引起运动员积极进行战术思维的条件。

在贯彻实施全面的、系统的训练计划的过程中,要时刻要求运动员运用“智慧”打球,使运动员具备在困难、被动等多种情况下随机应变、转败为胜的能力,在巩固、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同时逐步地培养篮球的战术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少龙.谈中学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9:7—9

[2]张力彤.论篮球专向技战术意识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3,(9)4:21—23

[3]唐建强.对我校篮球专项课教学问题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6:15—16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