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收集5篇)

时间:2024-07-0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篇1

这次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刚才陈局长和张局长分别作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认真总结了两年来的卫生工作和2004年计生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区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客观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我完全同意,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近两年来,卫生和计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工作的提档升级。公共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初步形成,计生属地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过去的一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的一年,是业务工作不断开拓进取的一年,是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的一年,是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工作在计生和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问候!下面就作好新形势下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作好卫生和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卫生、计生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口素质问题,是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这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今天的事业不但要有利于当代还要惠及子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努力作到“五个重视”,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人口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所有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任何发展都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如果人口的数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口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也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阻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把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卫生和计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我们的现实却明显的暴露出不和谐的方面。在人际和谐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总体上看可以说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缩小。但是个别方面,比如出生人口素质,居住环境、享受医疗待遇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在人与自然方面,人的数量增加,对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加剧。当代人已经开始侵占后代的资源,在吃子孙饭,那么我们的后代如何去生存,恐怕要比我们艰难得多。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逐渐表现出来。从全球看,气候问题、粮食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从我们近两年经历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上看,其成因也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前些天电视上报道部级保护动物大黑熊下山吃人,就引起了是保护熊重要还是保护人重要的纷争,那么熊为什么要下山?就是因为人类越来越多,破坏了山上的自然环境,熊为了生存只好下山找食物。我们区人与环境的不和谐也存在许多问题,空气污染还不能彻底地解决,还有部分村民饮用象茶水一样颜色的地下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区财政还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去解决和改善这些不和谐。总之,这些现实已经警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卫生和计生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生活质量。反观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一些低素质人口多生、高素质人口少生或不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人口素质越来越差,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和职业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在城镇和农村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人群,难以承受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导致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问题是否能够逐步加以解决,既关系到我们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也是检验先进性的问题,更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切实把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计生和卫生工作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新时期卫生和计生工作注入了新理念、提供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境界。卫生和计生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促进工作不断攀升。

当前,卫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第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卫生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扎扎实实搞好“三大体系”的建设,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应变的处理能力,做到有预测、有预警,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缩短突发事件信息传输、反馈的时间,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要坚持制度创新。既注重解决体制,又注重制度创新,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功能全面、责任明确、信息畅通、反应快捷、运转高效、成本合理的管理指挥体系,及时准确作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决策;三是要坚持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运行机制,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作出统筹安排,抓好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救治五个环节,完善信息报告、指挥决策、预防控制、医学救治、执法监督五个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力求做到果断决策,妥善处理,有效控制。

第二、积极改善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优质服务。这几年,区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很大,从医院用房到医疗设备都逐步予以解决,但是医疗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必须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常抓不懈。坚决纠正轻人才、重设备,轻人文关怀、重机械服务,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的倾向。要建立医疗质量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加强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解决好诊治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做到接诊快、诊断准、处置当,着力研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第三、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给予医疗服务方面的特殊照顾和救助,是中央针对当前农村实际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我们投入一定资金为龙凤镇各村改建卫生所2个、新建卫生所5个,解决了农民“看得上病”的问题,但农民“看得好病”和“看得起病”还是我们要面对的新问题。因此,今年我们要在规范化管理农村卫生所,强化对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农村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有的村卫生所投入使用后运行得很好,但是也有部分卫生所建成以后,村长、书记一次都没看过呢,就是说领导没有将政府投入建立起来的农村卫生所重视起来,更谈不上管理了。因此,各村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将农村卫生所管好,用好。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聘请本村医务人员,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维护农村卫生队伍的稳定,保障农民群众就医安全。要对农村大病医疗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确定大病的定义和大病的种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我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切实保证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对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采取审慎稳妥的态度深入调研,探索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尝试个人拿一部分、政府补一部分、社会保险交一部分,帮助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扰,全面改善农民的就医条件。

计生工作要具体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要在观念创新上下功夫。要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真正当成计划生育的主人,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实行换位思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二是树立经济社会和人口与计生工作同步发展的观念。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人口,两手都要硬,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胆尝试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把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目标之内。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把解决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的首要位置。在经济发展中考虑人口压力,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努力作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子孙后代留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第二、要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工作任务上,要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视人口战略研究转变,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安全。在工作内容上,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展生殖保健,提供优质服务,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在工作方针上,要由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三为主”向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转变,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工作方式上,要克服依靠政策约束、行政命令等行政手段指导工作的行政化倾向,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减少行政干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群众主人地位。

第三,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要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出发点,针对管理中的难点、弱点、盲点,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和推进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有目的地调查计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继续按照“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和计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单位负责、社区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要在巩固好计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实事求是地搞好综合改革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难点、逐年完善,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管理机制健全的计生综合改革机制。要走出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误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三、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卫生和计生工作新局面

大力推进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切实强化领导,统筹兼顾,合力攻坚,务求实效。

第一、强化统筹安排,加大重视力度。卫生和计生事业都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把卫生和计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使卫生和计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应有位置。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公益财政的要求,不断加大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的足额投入,确保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报酬的落实。财政、审计、计生等部门要对基层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挪用、占用、弄虚作假骗取专项经费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严肃处理。要继续坚持计生工作党政一把手新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制定便于掌握、有利于操作且内容简化的目标考核,严格目标考核和奖惩,考核结果要与政绩、奖惩挂钩,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第二、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宣传和表彰卫生和计生系统典型,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通过执法检查,媒体曝光等形式加大监督、查办力度,依法严格处理少数不法人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机制,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一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好典型。深入了解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是否兑现,有没有乱收费和“冷、横、硬”问题,对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吃、拿、卡、要”违纪行为,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决不姑息迁就。要严格行为纪律,全面落实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严肃查处收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开大方、滥检查、乱收费等违纪行为。对纠风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篇2

为加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构建新型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运行机制,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总体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相一致,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要,资源配置合理,反应快速灵敏,运作协调高效,保障严密有力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3、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举办、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二、理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1、明确公共卫生职责。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依法运作的管理体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建立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公共卫生工作。市政府将定期组织对各区、县(市)和各有关部门进行检查考核。

各级政府要制订公共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实行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计划、卫生、教育、财政、宣传、公安、外经、贸易、科技、农业、外事、检验检疫、交通、民航、铁路等部门和单位要制订公共卫生工作方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公共卫生工作。

2、加强对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管理。各区、县(市)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人在任命前应征求上级业务部门的意见。积极探索卫生监督工作新体制,对重点工作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实施全市卫生监督力量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执法。加强各区、县(市)卫生监督力量,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各乡镇(街道)设置派出机构或派驻人员。各乡镇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由各区、县(市)卫生部门管理。各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的公共卫生工作由政府指定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完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卫生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完善由传染病医院、有关传染病专业防治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组成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各县(市)要设立传染病医院或与传染病防治相适应的传染病病区,并根据合理、快速、高效的原则,建立应急医疗救治指挥中心,完善应急救治网络。

2、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面积按机构工作人员70M2/人以上标准建设,卫生监督所的建设面积按机构工作人员50—70M2/人标准建设。各区、县(市)疾病预防中心的建设面积按机构工作人员70—100M2/人标准建设,卫生监督所的建设面积按机构工作人员50—70M2/人标准建设。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按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等部门确定的机构装备标准配置设备。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充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街道)预防保健人员的编制配备标准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市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村(社区)要设立专职或兼职预防保健人员。市、区县(市)公共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要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

3、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建设。建设国家卫生信息网,整合社会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由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医疗机构组成的功能完善、高效快速、网络通畅、反应灵敏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报告、监测和预警网络,并逐步向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和其它有关单位延伸,扩大覆盖范围。

四、完善公共卫生运行机制

1、明确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各地实际,明确功能定位,调整工作职能,扩大服务功能。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要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常见病和各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主要职能,逐步取消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机构的有偿服务功能。市级公共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规划、指导、监测、预警、科研、培训等。各区、县(市)公共卫生机构要制订工作计划,重点做好系统监测、动态监管和疫情处理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公共卫生机构要以为人民群众提供系统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公共卫生工作。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防治水平。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基础性与日常性工作,拓宽和深化服务领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功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各级公共卫生监督机构要强化监管功能,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各级妇幼保健和精神卫生机构要强化指导、服务和管理等功能,提高妇幼保健和精神卫生工作水平。各级院前急救机构和重点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医疗机构要提高院前急救和医疗救治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各级爱国卫生机构要强化组织和协调等功能,提高爱国卫生工作水平。

五、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制订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各级政府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应急预案),将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督查和协调。各级政府要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协调小组,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并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严密有序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科学健全的医疗救治体系,保障有力的物资供给体系,反映灵敏的信息监测预警报告体系,执法有力的卫生监督体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也要制订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完善预防和控制工作机制,做好处理急性中毒、各类传染病、生化武器袭击和核辐射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制订工作规则,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领导,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监测、治疗和管理等责任。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各级急救机构要加强急救设施设备的建设,完善急救网络,提高急救能力。

在完善市传染病医院建设的基础上,新建1所治疗特种传染病的市第二传染病医院;改建市急救中心,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结合资源调整,在相关医院设立适合处理生化武器袭击和核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各县(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定点医院建设,构建功能合理、职能明确、网络健全、高效快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

1、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比率并逐年提高,市及有条件的区、县(市)逐步达到同级财政支出比例的5%以上。各级财政应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事业所需的经费。财政投入首先应保证公共卫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添置设备、开展业务项目、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

2、确保公共卫生工作经费落实。各级政府要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工资、基本奖励和福利经费,保证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的投入。急救机构及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其他公共卫生机构按照工作性质和承担的任务,由财政予以补助。各级政府要落实承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所需经费。

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实施意见》(浙财社字〔20*〕85号),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各区、县(市)财政要保证乡镇(街道)预防保健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和工作经费。各区县(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要保证村(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的工资补助和专项工作经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篇3

1信息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的可行性

1.1卫生信息中心的功能定位根据国家的规划,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应在市卫生局领导下,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技术方案、规范、制度的制订,成为全市卫生信息管理的枢纽和业务指导中心,为市卫生信息业务建设、培训、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应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应承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持和公共卫生咨询服务的日常工作,承担市卫生数据中心的管理和卫生信息的开发、整合及综合利用,平时开展卫生信息服务需求研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有计划地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等。

1.2目前现状与业务开展情况目前,苏州市市区范围内已建设了卫生城域网,全部采用光纤铺设到各医疗卫生单位机房,并且市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通过电信VPN线路接入苏州市疾控中心机房,保障了通讯的速度和访问安全性。而且苏州各市(县)、区大部分已成立了卫生信息中心,各市(县)、区范围内的卫生专网均已建立,这为建设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正在积极筹备过程中,已经采购了一部分硬件和网络设备,软件和系统的整合工作也已经开始进行,并且一部分业务系统已经在为公众和基层单位提供服务。例如,政府的实事工程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数据平台、卫生监督执法系统、全市计划免疫数据平台、12320信息平台等,并且正在组织相关的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实施WHO2008年~2009年资助项目———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与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研究。

1.3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苏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信息管理已不仅仅是卫生工作的一种保障手段,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苏州市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快速推进,这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2信息中心建设的展望

2.1总体目标在未来5年内,以提高卫生行政效率和优化卫生服务为目的,依托计算机广域网,建立一个功能比较完备、标准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应用系统平台;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行政、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用等信息系统,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2.2主要任务重点建设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包括应急指挥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等子系统)、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电子政务)、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含医院信息)、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包括社区卫生、医教科研等子系统)等4大系统。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以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指挥和信息系统,完善突发事件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等功能,提高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处置、指挥能力。

(2)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市、区(县、市)二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3)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规范引导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另一方面,整合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为民服务的信息平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篇4

“预防”――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秘诀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存在着不确定性,它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平时,管理部门和民众感觉不到它的潜在威胁,因为这方面的投入得不到短期利益,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现实资源,一般很难从长远考虑它的长期发展,仅仅是维持现状,使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但是应急的弹性储备很少。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预防本是一项投入少、效率高、收益面大、立足长远的大事情。突发疫情与自然灾害一样,如果平时不修筑堤坝,建立完善的应急系统,一旦疫情如洪水般来临时,必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回顾中国防治SARS经历的过程,暴露了卫生工作“重城市、轻农村、重治疗、轻预防”,及“预防为主”方针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及国内外经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包括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理两类缺一不可的活动,应急处理又分为危机处理和后果处置两个阶段。因此,应急反应不等于单纯的危机事件后果处置。为了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必须预先有准备,预置资源。不能等待危机事件发生后,再被动应对。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实质上就是建立跨部门合作的危机管理机制,确立有关部门职责任务,建立指挥协同关系,指导各部门应急准备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因此,总后卫生部履约事务局刘久成局长认为,建设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应该把握以下问题:首先要预防为主,准备在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能仅仅着眼于事件后的应急处置,必须立足于建立事件前的防控机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准备在先是现代应急机制与传统危机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其次要统筹综合,平战兼容。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应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统一配置和使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所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三是政府责任,跨部门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政府领导下跨部门合作的危机管理机制,需要公安、交通、农业、环保、宣传、军队、武警等部门广泛参与。政府应承担组织者、领导者和投资主体的责任。第四要依法建设,软硬件并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章体制,依法建设和管理,依法行使职能履行义务。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才队伍、科学研究、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等“软件”建设。

同时他认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应由7个内在构成体系和3大支持系统组成。

1、组织指挥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包括“危机处理”“后果处置”两个阶段,中央、省(市)负责“危机处理”,“后果处置”应是事故所在地政府的法定责任,中央、省(市)按需要提供支援。建立指挥体系的重点是依法建立政府指导下的跨部门合作机制。国家应授权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药卫生保障的应急准备活动,中央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设管理机构。

2、疾病监测、预警及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疾病监测体系,扩大法定报告疾病范围,建立全国性疾病监测报告电子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收集分析影响疾病分布的相关因素(如急诊人数、发热病人数、抗生素使用量等),建立国家疾病预警报告网络。

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培养一大批合格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医师。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生物病源检测多级实验室网络,深化疾病控制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优化管理。

4、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在县级以上城市建设和完善城市灾害医疗救治系统,依法确立各级医院和急救机构在城市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任务和应急反应机制。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和警察、消防人员、现场急救医务人员培训。建立一批专业化的城市灾害医疗救援队。

5、应急救援体系。中央和省(市)应按任务,分专业建立一批集预防、检验和救治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救援队,发挥其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支援以及必要时的技术保障功能。

6、药材储备体系。药材储备是应急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机制,采取实物储备、经费储备和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建立国家和省市两级药材储备体系。

7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急准备计划、应急处置预案,有关业务机构的实施方案和专业计划。部级专业机构应开发、颁布技术指南、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等技术性法规,指导基层专业机构业务建设。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三大支持系统分别是:

1、教育培训系统。上述7个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有赖于良好的教育培训和必要的演习、演练。国家应建立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培训体系,开发培训课程,组织专业训练。通过在职培训,双学士教育、专业学位等措施,加快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2、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体系。国家应当把防范生物危害,特别是防止重大传染病和反生物、化学恐怖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部署,稳定支持。通过设立专项科研计划和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防止重大传染病和反生物、化学恐怖相关技术、方法和装备研究,支持对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础性研究,包括重要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国家必须重视对疫苗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储备,特别是针对国内少见、或只在国外流行,以及生物恐怖病原的疫苗和其它生物制剂,不可能借助市场机制,只能依靠政府投入。国家应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卫生防病科研基地和技术中心,努力使少数实验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应建立生物安全防护4级(BL4)实验室,有计划地开展国内少见、全球新发或只在国外流行的传染病,以及生物恐怖病原防护研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国家危机管理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国家危机管理机制的子系统,其建立、完善和良好运作有赖于国家危机管理整体机制的发展完善、在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统一领导、职责清晰、防范为主、依法管理的国家危机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危机(灾害事故)管理的跨部门合作机制,建立法定协调机构。

结合当前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实际,他提出10条建议:

1、转变观念,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要立足于事件防范,预先准备,依法管理;

2、把反生物、化学恐怖纳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范畴;

3、建立社会危机(灾害事故)管理的政府协调机构,授权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监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药卫生保障应急准备活动;

4、注重法制,健全法规,依法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5、尽快完善疾病监测报告与信息系统,组织城市疾病监测预警网络试点;

6、完善城市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国家药物储备计划;

7、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全国生物病原检验多级实验室网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卫生防病科研基地和技术中心。建设生物安全防护4级(BL4)实验室,有计划地开展国内少见、全球新发现或只在国外流行,或潜在生物恐怖病原的防护研究。

8、把防范生物危害,特别是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反生物、化学恐怖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科研计划,支持重大基础性研究和相关技术、方法及装备研究。

9、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培训,改革公共卫生专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合格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10、深化疾病控制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建立竞争机制,提高队伍素质。

“危机”――公共卫生体系变革的一次契机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公共卫生发展具有地区性和多样化的特点,每天都可能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积累了许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如1961年广东阳江霍乱流行,1988年上海甲型病毒性肝炎爆发等。然而,由于我国政府长期倾向于采用临时性的强制性很明显的行政手段来处理危机,虽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资源浪费严重,临时机构随着危机的结束而解散,处理危机的宝贵经验没有归纳总结得以系统化制度化和全国共享。同时,近年对经济增长的迷信导致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失职,对市场的迷信导致市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既违反公平原则,也缺乏效率。公共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和“自寻出路”的政策,毒害和瘫痪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现存的体系根本不能适应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全球一体化,城市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新形式。这次SARS危机从各方面放大凸显了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脆弱无力和低效。

SARS危机充分暴露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反应体系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完善,疫情报告信息网络不通畅,实验室快速诊断系统未建立,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不得力,医疗救治体系不适应,公共卫生评价系统不到位。SARS对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作为21世纪首次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罪魁祸首,SARS唤醒了中国人的健康危机意识,正在催生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黄建始教授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小机率高危害事件,既有传播的全球性又有事件的地方化特点;既有事件发生的不可确定性又有事件先兆的可监测性特点;既有对生命健康直接危害又有对人群心理震荡和社会负面冲击的特点。因此,应对体系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六个方面。

⒈防病于未然,预防为主的思想应该充分体现在体系的设计里,中国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首要目标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将99.99%的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公共卫生应对体系有足够的应对能力,迅速控制局面,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化的特点决定了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这个体系的建立就必须根据中央领导最近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手抓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方向,使中国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建设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该体系的建立将充分体现全社会大公共卫生的概念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化,保证我们能够充分的调动、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全民参与,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应该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危机意识,做到战时与平时相结合,常备不懈。

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体系的建立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借鉴国内外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没有必要重复别人犯过的错误。

⒋中国公共卫生应对体系能否做到高效可持续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建立一支精干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能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持和维护体系,能否体现高科技信息化,能否具有自我评价不断完善的可持续。

⒌必须认识到中国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资源分配上,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建设和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维护和完善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⒍我国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预防和应对。预防第一,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系统应该包括训练有素的公共卫生队伍,十分有效的公共卫生项目和政策评价机制,强大的流行病调查和卫生事件监测能力,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和安全可靠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因此,该体系至少应有以下六个子系统,他们的有机整合可以达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优效益。

一个高效的体系必须有一个高智能的大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高权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决策机构。该中心包括领导决策系统、指挥协调系统、监控督察系统和执行运作系统等。平时授权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办公室组织、协调、演练,保证整个系统随时处于最佳准备状态,战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一经启动,即能24小时运转,信息畅通,资源充足,具有高效的指挥功能。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是关键。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强大的信息武器保证。它包括传染病报告和监测系统,症状监测预警系统,临床预防信息沟通交流系统,临床和预防医学专家信息库和生物、化学、核威胁信息库。

疾病预防保健网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基石,包括三级预防保健网,现场流行病学队伍,现场实验室快速诊断系统,预防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危机沟通和公共关系专业队伍和健康教育专业队伍。

医疗救治网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包括医院外医疗急救中心,三级医疗救治网络和中毒救治中心。

医药器械应急用品储备系统为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消除了重大公共卫生和灾难事件处理的后顾之忧。

危机监测和评价系统则监测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提供反馈,保证体系的高效率。同时,也对危机处理的策略和措施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体系的完善和可持续性做好了机制方面的准备。

“任重道远”――中国公共卫生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认为,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面对十分严峻的挑战。

从全球看,当前疾病流行模式有三种:一是营养不良和传统的传染病,患病人群与较差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多是经济发展后与不良的个人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三是新生传染病(AIDS和SARS等),与人口剧增、社会行为、环境危害和公共卫生设施不全等混杂一起,多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都市并易形成全球传播。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实际存在着社会二元结构的情况。三种疾病流行模式存在于不同地区甚至同一个地区,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且差异明显。可以说,当前我国疾病流行模式是世界疾病流行模式的缩影。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春天完成的“中国医疗卫生评估”报告,中国医疗卫生条件的地区差异非常严重。东南沿海地区的卫生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西部地区的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比东部沿海地区要高出三四倍,而且很多人死亡于很容易治疗和防疫的疾病,如产科病、婴儿破伤风、肺炎和腹泻。研究表明,关于产妇的统计数据也同样遵循这一地区模式,每10万名产妇中,上海仅有9.6个产妇死亡,而新疆和的这一数字分别为161和466。统计数据还表明,结核病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染病,发生率呈上升势头。西部的传染率要高于东部的50%。更为严重的是,到目前为止,90%的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保障。1998年的数据表明,28.3%的村民所享受的普通医疗服务由于经济的原因逐年下降,63.7%的村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接受的医疗服务水平下降。很大一部分人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退出必需的医疗服务,形成贫与病的恶性循环。据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中有一半因病改贫,因病返贫。

SARS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这只不过展示了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SARS在中国带来的公共卫生体系危机,不过是未来多种突发性危机事件降临之前的一次预演。SARS并不是人为的事故,它是天灾,但如果处理不当,天灾也会带来人祸。SARS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据亚洲银行初步统计,SARS在全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90亿美元,在中国大陆损失达179亿美元,占GDP的1.3%,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损失达120亿美元,占GDP的7.6%。SARS也是对中国政府的考验:它像一次没有任何先兆的摸底测验,要考验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能否保持团结和效率;它像一道刁钻的追问,要考验政府在患难时刻是否仍然能够把对公民的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它更像一声警钟,唤醒了全社会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全面发展重要性的意识。

SARS爆发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网与城乡防病体制几乎处于瘫痪或崩溃状态,是众所周知的情况。全国范围内“重病轻防”的思想严重回潮并笼罩着整个医疗卫生界,我国健康体系的社会投入本来就很少,2000年仅占GDP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15-20%的GDP占有率。而近些年来,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和分布又呈畸形发展,个人投入占到这部分投入的2/3以上。广大农村的农民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一些地区连基本预防接种都发生了问题。医疗卫生改革本应是作为公益事业加以统筹,片面强调市场机制以及私有化,使经济效益、金钱第一成为公办卫生单位的首要考虑,社会效益和人民利益形同摆设,有时连这种摆设都不要了。关于全国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的运转情况,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三分之一在运转,三分之一在挣扎,三分之一不行了。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早已不是一块净土,这里的腐败现象是和社会其他领域同步的,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严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SARS突袭暴露了我国社会对传染性疾病危害性认识不足、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完善的漏洞。非典过后,人们对如何在常态下保持有序管理、出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从容应对、公共卫生高效地保障人民的健康等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去年四月中旬后,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公开、透明的做法,公布疫情、颁布有关法律法规,撤换不负责任的官员,基于科学规律采取大规模人群检疫和隔离措施――“四早措施”,动员全国方方面面力量,依靠科技抗击疫病灾害,拨出大量公共财政承担SARS救助费用,拨款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WHO与各级政府和工商界、科技界合作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控制了疫情。

SARS给我们上了一堂极好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危机事务处理的课。最近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国策,即五个统筹,或五个协调发展。要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也即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区域间平衡发展(东部、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与扩大内需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定于对国际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的把握,基于对人性、人的权利自由等人类社会观念的深刻认识,基于对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集中代表,基于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重大目标所提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社会走向成功的标志。

从国际经验来看,能否成功地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蔓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建立一套传染病监测体系,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出现异常数据或有新的疾病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地预测和汇报。当疫情出现的时候,要有一支精干的队伍直赴现场,调查疫情并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提出对策方案。实验室的研究迅速提供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技术支持,在这方面,由于很多病情是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需要各国之间密切加强合作。流行病学研究应该对疾病爆发的前因后果、疾病的传染途径,尤其是疾病与人类行为、环境因素的关系做出分析,帮助公共健康部门在防治和控制疫情的时候科学决策。加强医生和兽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病菌从动物向人类传染的动向。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健康体系,包括相应的基础设施、制度安排、支持、训练和装备公共健康工作人员、加强对公众的普及和宣传等。要有一个高效的危机处理小组,在防治和控制传染病的过程中,要保证物资、人力和资金的调度畅通无阻。有效的公共沟通和公共关系策略,和国内外媒体、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相关的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度过危机之后,应该对危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做出科学评判,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SARS危机以及中国公共卫生的现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公共卫生管理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他提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改革的措施:

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建设,更加重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加重视对社会的管理。建立并推广危机应对机制;公共财政支持改革公共卫生体制;政府应该有一套成熟的公共关系体制;引入外部的监督力量;调整政府施政目标;要强调信息、数据获取、整合的能力,实行信息公开化,成为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

加强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从国际经验看,健全、高效、低成本的卫生体制的特点,一是具有着眼于个体的医疗系统,二是具有着眼于群体的公共卫生系统,三是具有卫生筹资系统,四是具有着眼于与健康相关产品的执法监督系统,五是具有着眼于医学技术进步的生命科研系统。这些系统都围绕着保护和增进国民健康为目的,相互依存、配合和支持,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卫生工作,影响国民健康。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好卫生工作,直接做好公共卫生和执法监督,部分参与医疗、筹资和科研活动。

强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过SARS事件之后我们应当形成共识:只有经济增长、无社会发展或者只有收入增长、无健康增进是“跛脚”的发展观,社会发展应当成为发展的中心目标和重中之重。这包括为人民创造就业岗位,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为人们提供基础教育、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机会,为人们提供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服务,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在公共卫生领域内的投资,再也不能被认为是社会消费性负担,而应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战略性投资,当前尤其是要看作一种战略性投资机遇,它与我们修筑高速公路,全国电网的重要性一样,可能与教育一样更为重要。健康就是GDP!

法制先行,依法行政。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法制要先行,必须严格依法行政。需要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在公共卫生领域,有时将采取如隔离等强制措施,影响人身自由,按我国的法治原则,要有法律授权才能实施。我们有传染病防治法,政府可按授权采取适当措施,但还可能有其他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

建立健全国家统一的处置突发事件指挥系统和应急机制。

创建新型农村医疗体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消费者和提供者三方关系的新框架。

加大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的公共卫生管理意识。

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不仅要加强与WHO以及各国政府的官方合作,建立全球化的公共卫生的监测网络和情报交流体系以及共同决策机制,也要通过NGO,学术界(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工业界的参与,来加强包括人员培训和技术转移在内的能力建设。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更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于中国公共卫生的未来发展,我们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

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事业。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人类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这就是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不断延长,而这主要是通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的。如果公共卫生状况很差,各种疾病流行失控,健康水平低下,人均寿命短,那么,这个社会中的经济不管如何发达都是没有意义的。公共卫生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存,即使经济取得一些发展,也会被消耗殆尽。因此,公共卫生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医学科学的范畴,而具有极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公共卫生的指标直接标志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公共卫生危机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

相关链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五种事件: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

4、重大职业中毒;

5、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最新链接

在2004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卫生事业,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做好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计划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乡镇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全面提升乡镇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创建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为载体,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卫生应急快速有效应对能力,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卫生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平战结合、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能力明显增强,卫生应急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年10月底前,全区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建成率达100%。

三、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合格标准

根据《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区卫生局对各乡镇卫生应急工作进行考评验收,得分达到85分即可授予“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称号,对得分较高的单位可以申报“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

四、工作任务

(一)健全卫生应急组织体系。乡镇应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设立应急办,并要有专(兼)职的卫生应急管理人员、资料员,建立乡村两级卫生应急体系,形成信息畅通、指挥有力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

(二)建立完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完善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实现与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联网,保证信息传递通畅,指挥调度高效运作。

(三)完善卫生应急预案。根据卫生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相应卫生应急预案,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技术方案,初步构建政府、专业机构较完善的预案体系,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水平。

(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指定专人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

(五)强化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按要求组建完善的分类卫生应急处置和急救医疗队伍。

(六)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加强和规范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推动卫生应急知识进乡镇、社区、工地、企业、学校等单项卫生应急演练及宣传工作。

(七)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根据满足要求、平战结合的原则,乡镇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应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做好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加强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和及时补充、更新工作,保障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八)完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公共卫生职能建设,有效整合公共卫生各类资源,建成平战结合、沉边盖底的卫生应急工作网络,有效推进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建设。

(九)强化应急宣传和社会动员工作。要建立与安监、财政、公安、教育、农林等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和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调联动和信息沟通。有计划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和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公众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努力提高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

(十)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全力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中的医疗、餐饮保障工作。

五、创建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建立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应急队伍力量,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2、召开创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创建职责。

(二)实施阶段

1、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单位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人员职责,落实各项创建工作措施,制定和更新应急预案,扎实有序开展创建工作。

2、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应急办对创建工作开展自查工作,根据检查结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整合、规范各类台帐资料。

3、开展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应急培训工作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演练评价工作。

4、建立种类齐全、数量合理的应急物资库。

5、开展卫生应急进乡镇、社区、工地、学校、企业等活动,推动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建设,全面普及卫生应急知识。

6、迎接区卫生局督查,根据督查反馈的有关问题进行整改。

(三)验收阶段

10月上旬报验收申请,区卫生局组织业务指导单位专家对卫生应急示范乡镇进行验收。并组织申报“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创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领导小组,把创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应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二)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加大卫生应急工作软硬件改造的协调和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创建活动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