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7-25
时间:2024-07-25
关键词青少年;学雷锋;主力军
作者简介郑自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雷锋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具有先进性、民族性、生活性的特征,这使得它既能代表时代走向,又相对那些“纯理论”而言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推动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如何推动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呢?
一、要在发挥青少年学雷锋的
主体作用上下功夫
过往的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比较倚重于权威教育、服从教育,轻视乃至无视青少年自身的理解、体悟、自省、自律等作用,使得不少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的表现与学雷锋活动外的表现迥异,凸显出雷锋精神上的知行不一、知情不一等矛盾的双重人格,正像流行语说的“活动中雷锋,活动外小人”。这造成青少年群体长期徘徊于学雷锋的主力军范畴之外。而正如现代德育理论指出的那样,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青少年的智慧和道德发展”,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1]因此,要真正使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我们就需着力激发青少年学雷锋的主体性,唤醒他们在学雷锋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扩大学雷锋活动的覆盖面,提高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的参与性。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参与性的提高是其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需要多搭建青少年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渠道,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我们需要把政府、学校、单位统一组织的活动与青少年自发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把集中学习的活动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把学雷锋活动开展的目标定位于增进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提升其生活自由度和幸福指数,把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到网吧、KTV、酒吧、游戏厅、公园、广场、商场、宾馆、体育赛场等青少年容易聚集的场所中,让学雷锋活动成为青少年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过程。
二是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容,赋予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以更好地引领青少年。能否让青少年主动学雷锋,并学而有用,有用而后又学,关键是看内容是否对青少年有吸引力,是否切合时宜。从现时代的要求看,推动青少年学雷锋,重点是要引导青少年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学习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学习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学习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三是推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生活化,让青少年亲雷锋而信其道。《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要学习的榜样时,才会相信、学习榜样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要让青少年乐意学雷锋,我们就需要使青少年觉得雷锋亲切而愿意去亲近他并跟他进行心灵上的融通。而在过往的学雷锋活动中,雷锋形象总被抬得很高,近乎“神明”,这让青少年觉得敬畏而远之。因此,当前我们亟须在“还原雷锋”上作出努力,要使雷锋看起来更像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挖掘雷锋的生活素材,找到一个跟现代人很像的雷锋,需要挖掘青少年身边的“活雷锋”,用一个个“活雷锋”去感染他们,感化他们,需要把学雷锋活动的开展置于青少年的具体生活情境之中,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形式去引导他们。
二、要在改善青少年学雷锋的
外在环境上下功夫
学雷锋活动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德育活动。现代德育理论将影响个体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简称“四因素论”)基于“四因素论”,我们可以认为,青少年成为新时期的“活雷锋”,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不仅需要正面的理论灌输、疏导、对话和丰富的实践锻炼,而且还有赖于外在环境的熏陶,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要使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我们就需要在优化外在环境方面作出努力,让环境在学雷锋活动中真正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环境等。不论是家庭、学校、单位还是社区对青少年学雷锋的影响都具有正负功能,它们在功能上的互补和排斥对青少年学雷锋的效果有强化与弱化之分。因此,我们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中需要注重对它们进行统筹协调,加以整合以使它们的功能协调一致,实现功能互补。一方面,我们需要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单位等社会环境在空间上的整合,即要使它们在推动青少年学雷锋的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实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环境等社会载体在时间上的整合,即要协调有序地发挥好这些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学雷锋的推动作用。
二是要完善政策制度,优化制度环境。制度作为显性的价值原则和刚性的规范要求,可以弥补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中“软性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当前,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学雷锋行为的立法司法保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定《青少年学雷锋行为保护条例》,维护青少年学雷锋的权益。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青少年学雷锋的保障制度。如完善奖励和宣传制度,不断提高青少年学雷锋的物质奖励标准,将学雷锋行为与青少年升学、就业、提干、优先享受社会保障等相挂钩,在就医、保障性住房申请、教育等方面,对生活条件困难的青少年学雷锋模范提供帮助,发生法律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另外,我们还应建立和完善助人培训机制,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助人之技。将救助常识和重要技能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作为中小学、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加强对青少年施救中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教育。
三是要加强网络管理,优化网络环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网络已成为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业已形成并趋于发达。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增强青少年学雷锋的效果,我们需要用雷锋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倡导网络道德自律。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优势,开发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雷锋精神学习主题网站,建设一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且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网络文化论坛,通过网络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我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建立牢固的社会主义道德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同时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对信息处理、鉴别、筛选和使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使青少年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我们需要健全网络法规,提升网络技术以规范网络环境,摒除不利于青少年学雷锋的有害信息。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特点,保持自身网络立法的特色,真正做到借鉴与创新相融合,制定出适合本国实际的网络法,使打击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三、要在拓展青少年学雷锋的
具体途径上下功夫
所谓途径,就是方法、路子。正所谓“方法对头,事情好办”“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技术环境,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青少年学雷锋的途径,增强学雷锋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力。
一是要在继承中创新,继续发挥包括团队日、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报刊、校报校刊、慰问五保户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在内的传统优良活动载体的优势作用。近年来,一些学雷锋的传统优良活动载体在一些省市被当地宣传教育组织“改造”后继续发光放彩,在引导青少年学雷锋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内蒙古自治区,有个“金锁链”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29年前由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36名学生发起的“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像接力棒一样传递至今,该学院先后有1000多名志愿者加入其中。
二是要努力挖掘青少年学雷锋的时代路径,致力于把青少年学雷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学雷锋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学雷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结合起来。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价值追求、道德追求和目标追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新时期,把青少年学雷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把学雷锋活动整合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也为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在目标、精神和道德等方面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少年成为学雷锋的主力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实现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呢?近年来,湖南望城雷锋学校在实现青少年学雷锋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方面探索出了一种有特色、有实效的模式,这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湖南望城雷锋学校探索形成了“梯次递进”的德育模式,旨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的特征,分阶段、分层次制订德育目标,从而培养具有新时期雷锋精神面貌的时代雷锋传人。[2]
三是要重视新媒体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中的开发和应用。新媒体的产生催生着教育手段和路径的变革,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增强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舆论、学习和生活娱乐阵地作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新的重点领域,充分利用“红色网站”、手机报、微博、网络论坛等快速、便捷、灵活的特点,将其作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雷锋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开发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高质量的学雷锋新媒体资源库,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雷锋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媒体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媒体使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以提升和巩固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开展的实效。■
参考文献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路径一、新形势下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理论来源于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主流的思想观点,也产生于现实,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一)信息化时代青少年面临价值观选择困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性和复杂化,反映在我国的价值观领域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性的趋势,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先进和落后的、积极和腐朽的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对于心理尚未成熟,抵抗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要在这些价值观念的交锋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非常困难,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传媒的普遍流行,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便捷生动的渠道。但由于网络传媒的开放性和商业性,不可避免有各种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借着文化要大众化的幌子充斥着网络媒体,使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二)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渗透愈发深入
世界各国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价值的培育。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更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崛起。法国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为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也为其国家实力的增强做出了贡献。各国越来越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并将文化价值观的宣传渗透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加以推进,而价值观念的竞争则是文化竞争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被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代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教授曾指出,文化全球化本质上是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或价值认同,简单说,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入侵。“苏联解体”就是上世纪世界格局的最大变革,它给中国一个深刻的警醒:价值观的沦落是灾难性的,社会主义的活力在于必须保持价值观的先进性。广大青少年由于其自身的心理弱点而首先成为被渗透的主体。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高他们辨别各种思想意识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免疫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侵蚀,从源头上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势在必行。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问题突出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也被称之为是心理风暴期、混沌期、危险期和第二个反抗期。尤其是在青少年早期和中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要求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一定的目标,但是能力与期望之间往往产生偏差,使得青少年的内心经常充满矛盾,情绪与行为也不太稳定,自制力和承受力都比较弱,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引导不到位,将会影响到下一阶段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正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心理特殊性及社会环境、大众媒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令人担忧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理想信念淡漠和价值观扭曲。受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以及西方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呈现出功利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特点,他们在政治上的追求趋弱,淡化社会理想信念,更加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的个性化发展,尤其当他们的社会理想信念与生活理想相冲突时,青少年往往会选择调整或放弃社会理想信念,转而选择金钱至上或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念。
2.道德观念淡漠和素质滑坡。青少年虽然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对善恶、是非、美丑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严重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相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对周围发生的社会不良现象,青少年的态度也存在认知和行为选择不相符合的困惑。比如,屡屡出现的“扶老”现象,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是应该做的,但结果却出现施救人被讹诈现象,传统道德行为标准和个体行为结果产生冲突,加之社会舆论缺乏正确的宣传引导,给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带来一定的困扰。而对于近期频繁出现的“女生群殴”事件、“3分钟扇同学18个耳光”等校园恶性事件,则无不在拷问着每一个青少年的良知和道德观。
二、新形势下加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在多样价值观的相互激荡中,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随着社会实践条件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地向前深化。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研究,不仅能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张耀灿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在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中都穿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具有高度趋同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能够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成熟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1.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基于青少年价值观缺失的现状,尤其是目前青少年犯罪比例的升高以及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把目光投向这个领域,也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极大关注。在2014年教师节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提高其道德素养,提升其精神境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2.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将价值观内化过程描述为三个阶段:由外在压力造成的而非真心实意的服从阶段,自愿接受的同化阶段,以及新行为已经进入潜意识,自然而然地成为个体一部分的内化阶段。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认知阶段。认知与行为容易发生偏离,要使认知真正转化为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便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这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不相符的。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强烈且具有反抗情绪,反感死气沉沉的知识传授,喜欢多元、个性、创新的表达。有调查数据显示,大众传媒备受青少年青睐,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作用巨大。因此,新形势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则是对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一种革新,也是现代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示优势的一种考验,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和兼融性。
3.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只有人民群众发自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一种自觉追求,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强大的精神支柱,进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精神信仰决定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未来核心竞争力。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确定国家未来的综合国力及其战略地位。
三、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强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是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最新凝炼。如何使广大青少年把这3个层面、24个字的基本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探究其有效路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路径一:正面灌输,积极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会自发地在青少年头脑中产生,需要有意识地加以灌输。灌输方式应多样化,可利用当地红色资源,通过组织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渣滓洞”“杨虎城公馆”,瞻仰“纪念堂”“百色起义陵园”,走进“小萝卜头塑像广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让广大青少年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活动过程中情感和心灵的震撼,用正面灌输和积极引导的方式,达到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目的。课堂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应做到有灌输又要有互动,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举办先模人物事迹报告会、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实地调研考察等,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努力促进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正面灌输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路径二:区别对象,循序渐进。
青少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年龄群体,由儿童期到青春期到青年前期、中期和后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层次差异。针对差异性,应采取区别对象,分层施教的策略。在2014年5月30日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中强调:“少年儿童培育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自身年龄和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合适的方法是体验教育,而体验教育由低到高又可以分为游戏体验、情景体验、和角色体验等。中学阶段则采用互动参与、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的方法效果更佳。
路径三:“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是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关爱而不溺爱”,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
二是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导向作用。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4年10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三是净化社会道德教育的环境作用。社会环境的净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当前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问题,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同时,校外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养育的主要土壤,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营造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无缝对接。
路径四:知行统一,注重践行。
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积极创新校外实践活动,注重行为积累,抓好习惯养成,在身体力行中促进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如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参加义务清洁家园、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宣传,争当“文明小使者”“道德小标兵”“社区小义工”“家庭小帮手”,开展爱心募捐、资助灾区及困难家庭学生等公益活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时机,组织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四、结语
强调:“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抓小抓早,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种发芽,并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实践证明,推进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强大合力,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12.
[2]赖纳・特茨拉夫著.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俞可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人民出版社,2012.
[4]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9-9.
关键词: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05-02
职业是个体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职业在满足从业者物质上需要的同时,还为从业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职业时间贯穿于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选择了某种职业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所选职业又直接影响从从业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幸福指数。由此可见,职业的选择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意义重大。青少年学生作为成长中的新一代,无论接受何种形式的教育,最终都会走向社会,选择一门职业来生活,并借助职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于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基本处于空白,虽然有的地方做过相关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在应试教育、市场经济背景、独生子女过度溺爱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下,效果不佳。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体而言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早期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发展回顾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建立了完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20世纪的20年代引入我国,但是受当时国情限制,发展缓慢,近些年受市场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就业政策和形势的变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才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上海复旦大学MBA班学员开设和主讲该门课程,从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正式进入高校。并开始在企业员工招聘、人才测评和员工培养等方面应用。2008年教育部下文明确要求各高校在大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把其纳入必选课程范围。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截至2012年11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职业生涯规划”词组检索到相关收录论文资料6194篇,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收录论文7776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仅仅停留在对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技术的介绍,缺乏系统实效性的研究,国内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实践中也逐渐发现国外舶来的理论和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老师和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产生了怀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暂时还没有落地开花,由此可见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存在对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不够重视,专业人才匮乏,内容不具有针对性,职业生涯辅导人员素质不高、不够专业,甚至把职业生涯规划片面地做成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上还处于空白,此现状严重制约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现阶段我国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者和学生缺乏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巨大作用,缺乏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许多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家长和学校“大包大揽”、“高分万岁”的影响下严重缺乏对职业应有的认知和实践,从而导致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对自我认识片面,在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全面;对职业认识更是非常模糊,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职业、每个行业又有什么具体的分支、各种职业的性质、从事某种职业需要的能力、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认识知之甚少;在文理分科时也盲从家长和老师意愿,忽略了自身的实际兴趣和爱好,造成大学后不喜欢所学专业,影响了一生的发展轨迹;最终导致对职业的认识模糊、片面、不完整,对于职业规划意识尤其淡薄,学习生活和就业完全剥离。而这些都是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活动缺位造成的。
2.缺乏相应配套专业课程、专业师资、具体实践配套。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对青少年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与之配套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咨询、师资、测评及培训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系统、连续、专业的发展。虽然有学校意识到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但是苦于没有配套课程、专业师资和具体职业实践。缺少适合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特点的系统的权威教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现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专业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在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
3.家长、长辈的溺爱和越位剥夺了青少年接触职业的机会。现阶段“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加剧了长辈对子女的溺爱,过度溺爱和望子成龙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过分、过度的越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物质上全力满足、姑息迁就,而另一方面又过度的越位式剥夺独立,对学业成绩与未来工作上的“过高期望”漠视孩子自身的兴趣,严重压抑了学生兴趣,剥夺了其接触职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受此影响,广大初高中阶段青少年出现了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的能力等。
4.缺乏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法规和评价考核机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高中阶段的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除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的原因之外,缺乏针对初高中阶段青少年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性法规政策和考评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政策法规的缺失造成了初高中教育机构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苦于无法可依,针对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法规政策有效的监控、指导、激励和考评机制,无法充(下转第210页)(上接第205页)分地调动积极性。
5.缺乏对初高中阶段辍学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虽然我国已经普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仍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而辍学的初高中段青少年辍学流向社会。仅在2010年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初中毕业生2000万,当年我国高中毛入学率为80%,这也就是说仅2010年就有至少400万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高中学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中明确提出:“2023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等战略目标。这样就提出一个新课题:怎么针对这些适龄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学无动力,考大学无能力,就业无准备,生涯无规划”,最终“毕业即失业,上岗即下岗”,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三、国外在初高中学龄段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
职业生涯规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1989年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此项文件中明确和提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年龄从六岁开始,并且还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进行了分类,并分步骤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培养青少年学生学习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首先通过在适龄青少年中开展职业教育,通过一系列的职业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有了对职业较为具体客观的了解,为后期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对职业了解和接触的基础上便萌生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再通过下一阶段的教育逐步地教会适龄青少年学生如何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进一步帮助和教会学生们了解目前的外部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时间活动使学生们掌握就业技能。美国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也正是凭借这样系统性和长期性的教育,才使得美国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青少年大多数都具备较强的职业愿望、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加拿大在开设完备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同时,更多地根据初高中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参与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并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和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使广大初高中青少年在职业意识、职业探索和职业生涯规划环节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学生与外部职业环境进行互动,强调学生们在体验中将职业规划从抽象向具体。加拿大这种在初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强调体验性、灵活性和发展性,从而有效地帮助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成为独立的职业规划者。
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中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和方式也很独特,尤其是在职业环境体验和经费投入方面对我国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帮助。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是一种体验教育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寻找自身的职业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是“人职匹配”在工作中获得乐趣的境界,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功利目标,应该上升为一种对职业的理想的追求。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强,同时此时期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黄金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规划则国之规划。”为了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应该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3+1”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BD1212064。】
参考文献:
1.宋争辉.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童伟中.关于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4.蔡红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求索,2004(5)
[关键词]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行为特征;建议
前言
体育消费目前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在日常生活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费者是体育消费的主体,了解体育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无疑是我们研究体育消费的立足点。体育消费者在购买体育商品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和体育消费欲望,形成不同的消费层次和结构写作论文。青少年是体育消费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城市青少年是体育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标准,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周岁至25周岁。它既包括一部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包括一部分19-25周岁的已成年人。不论是在个人消费方面、家庭消费、社会消费趋势的影响方面青少年群体都表现得相当积极。同时青少年作为未来消费的主流、未来消费的意愿领导者,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影响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的走向,其参与体育消费的程度会影响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归纳出这一人群的体育消费特点,以此为有关部门指导青少年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沈阳市13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行为。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笔者通过对沈阳初中、高中以及社会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关于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其体育消费的行为特征,同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青少年体育消费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总结。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365份,有效率为73%。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当代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方面共有的特点
1.当代城市青少年视体育消费为时尚消费,把体育消费看成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青少年向来是求新,求奇,走在时代前面的先锋,体育消费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时尚的象征,首先在品牌概念盛行的今天,运动服装以它新型的款式,流畅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强烈的现代意识,时代感和个性感更是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眼球;其次运动项目也成为引领当今时尚消费的流行因素,无论足球、篮球这种传统项目,还是轮滑、单板、攀岩这种新兴项目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最后,体育明星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尤其雅典奥运会之后,刘翔、姚明等已经成为青少年眼中的明星,从而带动了追星一族的体育消费。
2.当代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意识较强,消费观念超前,但尚未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青少年由于受年龄、社会阅历的制约,其体育消费观念虽已初步形成,却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花钱买健康”的理念,只是停留在把体育当作游戏的意识层面上,觉得好玩、感兴趣才去消费,属于感性消费。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城市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人受传统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形成了“量入为出,略有盈余”和“先攒钱,后消费”的消费理念;而当今的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受西方的生活方式、观念、思想影响较大,有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观,这无疑是对中国千百年来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这就为青少年体育消费创造了首要条件。在进行青少年年均体育消费金额的调查中显示,几乎不花钱的占11.8%,50元以下的占23.6%,51-100元的占24.5%,101-200元的占22.6%,210-500元的占12.4%,501元以上的占5.1%。
3.当代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结构与成年人的体育消费结构相比趋于均衡体育消费结构主要包括实务型消费、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总的来说,与成年人相比,当代城市青少年的体育消费结构趋于均衡,虽然实物型消费仍居主导地位,但比例逐渐下降,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消费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沈阳青少年体育实物型消费占总消费的54.8%,体育劳务消费占34.9%,观赏型消费占10.3%。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另外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尽管属于一种强制性的教育行为,但它却十分“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促进了他们在课外的体育观赏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
4.由于年龄的原因,青少年体育消费具有自愿型和非自愿型兼有的特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愿型消费占主导地位由于青少年对体育知识了解程度低,选择范围较窄,加
之其消费具有对父母的依赖性,他们在购买行为上一方面要求独立,另一方面又缺乏生活经验,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其购买心理与行为常形成矛盾。因此,笔者将青少年体育消费行为大体上分为自愿型体育消费和非自愿型体育消费。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自愿型的体育消费者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6%,非自愿型的占到总人数的44%;自愿型的体育消费内容以体育用品为主,尤其是运动装备,非自愿型的体育消费以体育培训为主,主要是家长为了孩子的素质技能培养或升学等因素的考虑而为孩子选择的。
笔者认为,自愿型体育消费是指青少年由于对某一体育项目或用品发自内心的喜爱甚至狂热而自觉地要求购买该体育商品。这种购买行为往往是由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城市青少年大多喜欢猎奇,追求新颖时尚,因此青少年对体育活动内容的品位需求远远高于成年人。首先,体育服装上要求款式新,追求名牌,他们常以拥有“名牌”而自豪。其次,运动项目上他们追求前沿的、刺激性强的项目,如轮滑、攀岩等代表时代潮流的项目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同时这些项目也体现了他们的年龄优势。第三,当代城市青少年大多是在校读书的学生,校园这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行为,跟随性消费,炫耀性消费也比较严重,由于新潮前沿的体育运动是时尚的象征,多数青少年都有一定的虚荣心,因此体育消费也成为学生之间进行攀比的途径,从而引发了他们的体育消费。
笔者认为,非自愿型体育消费是指并非出自青少年的意愿而从事的体育消费活动。这种消费活动主要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完成的,受家长的体育观念的影响较大。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体育方面有所发展,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在孩子的体育教育上投资,把孩子送到专业教练那里去训练;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掌握一门运动技能,就会给孩子报一些专项培训班;有的家长只想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或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良好的道德情操等,就会带着孩子去观看竞赛表演或是带着他们去参与各种体育运动,这些活动都带动了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虽然其中一部分青少年开始时可能是非自愿或被迫去参与或观看比赛,但后来可能发展成为自愿行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青少年,在体育消费的状况以及消费观念、心理和消费结构是不同的。笔者将青少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
1.在校初、高中学生体育消费特点
首先,18周岁以下未成年的青少年一般都是在校中学生,他们当中一部分人进行体育锻炼是迫于升学的压力,高考时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可以加分,所以可以加分的体育项目容易受到重视,家长也愿意出钱培养孩子。其次,体育活动时间是保证体育消费的基础条件,由于中学生课业负担都很繁重,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少,因此中学生的课业或多或少的限制了他们的体育消费。据调查,由于课业繁重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占42.3%。再次,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几乎成了中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日常着装,这一点是任何年龄的群体都不具备的。最后,由于年龄的原因,特别是初中生的依赖性很强,他们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有人陪伴,据调查初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和同学在一起的占70.5%,排第一位,需要在老师指导下的占23.6%,排在第二位,而独自一人的只占5.9%。
2.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与上述初高中学生相比,在校大学生一般都在18周岁以上,他们的体育消费目的比较明确。除了满足健身要求,他们进行体育消费还可以满足社交、娱乐需求。其次,大学生学习负担较轻,主要以自学为主,因此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为他们的体育消费创造了基础条件。第三,大学生一般都住校,受父母约束较少,比较自立,因此以自愿型消费为主。
3.18周岁以上参加工作的城市青年体育消费特点由于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意义上限制着体育消费,因此有必要把城市青年分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青年,以区别他们在体育消费方面的差别。首先,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青年在进行体育消费的时候表现得更理性,更具科学性,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系统的体育教育,了解运动方面的一些常识,因此他们大多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消费;而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青年易冲动,跟潮流,追时髦。其次,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体育消费意识较强,目的较明确,他们更清楚体育运动的益处,因此他们体育消费往往是主动消费,比如他们会有“我要去健身”这种主动思想;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和流行元素的牵制,有一部分消费属于被动消费,比如有些青年人看身边的人去健身,会产生“我也去健身”这种被动思想。最后,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体育消费的文化色彩较浓,并且较善于计划,控制性较强。这一特点,也可以延伸至在校的大学生。
三、建议
1.指导青少年体育消费,应着重培养青少年的体育消费意识,指导其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在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与游戏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笔者认为体育应该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出来的最好途径,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可以使青少年脱离庸俗低级趣味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体育消费可谓是一种积极的消费方式。
2.培养在校青少年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学校体育教育,可以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关于体育消费常识的简介。体总网的一条报道标题为“学校体育迎来突破性发展体育消费平均397.42元”,可见学校体育在体育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3.对于那些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了的城市青年,则需要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如在大众媒体上穿插一些体育消费知识或在社区进行一些必要的宣传等,正确引导其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载自黄志坚.谁是青年?———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研究报告1(中国青少年研究网—专题研究报告2003),
2曹可强.论居民体育消费的特征.《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张辉,罗建英.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3
4刘峰.陕北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5.1
5周传志,冯奇荣.论家庭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第3期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社区教育;实践困境;运行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丰富的科技成果。他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越来越乐于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愿参与到社会活动和服务中去,这就直接影响到社区教育的顺利推进。但是社区教育是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虚拟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成为当前社区教育的重要职责。而且在市场经济时代,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加,直接加重社区教育的负担。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社区教育特殊作用的重视,努力为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实效性寻找科学路径。
一、关于学术界对青少年社区教育研究现状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例,2017年7月16日以“青少年“社区教育为词频进行精确检索,一共有52篇相关文献。其中,硕士论文10篇,会议3次,期刊论文35篇,报纸文献4篇。但是文献的时间跨度大(1994年1月—2017年7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少,研究成果少,核心期刊刊载数量更少,这也说明加强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一)青少年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村落,都在加快探索符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社区教育模式。但是由于对社区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资金缺乏、专业人员少等问题,使得社区教育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对顺利开展社区教育极为不利。蔡玉敏提出,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问题逐步暴露。“农村社区教育体系尚不健全,无法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要。[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失,导致身心健康问题频现。特别是贵州毕节四兄妹自杀身亡,给整个社会都敲响警钟。同时,媒体也经常报道青少年自杀事件,也要求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发展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黄亦皎也认为,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问题[2]突出,沟通交流问题封闭。而且他们缺少父母关怀照顾,缺乏人身安全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樊兰福认为,农村村落教育“观念落后、硬件设施不足、人才短缺[3],严重影响社区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还比较缺乏,没有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不利于引导青少年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和自觉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当今学术界的关注点是农村青少年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城市青少年社区教育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绵阳城市社区教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覆盖范围有限、设备和教育理念落后、专业人才不足。“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社区教育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二)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目前,广大青少年群体除了上学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和社区里度过。父母一般都需要工作,平时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度过愉快的青少年时光,是当前社区教育的重要使命。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成为学校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曲晶等认为,社区教育具有“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沟通功能[4],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作用。陈堂忠认为,社区教育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5],对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王子富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对道德塑造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熏陶功能、调节功能、保障功能等,对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王维认为,加快社区教育建设,能够有效构建学校家园、爱心家园、和谐家园、梦想家园,并形成教育合力,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综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快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不但能够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和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起完善的保障体系。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青少年更多愿意沉浸在网络空间度过自己的课余时间,而不愿意走出去与别人沟通交流,参加社会实践。这就要求加快完善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模式,有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社区教育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频现,城市青少年问题也层出不穷。加快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给予广大青少年群体充分地照顾和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因此,根据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三)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区域性经验总结。在大力推进青少年社区教育的进程中,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不断探索社区教育的新模式,对推广青少年社区教育经验具有重要启示。冯博雅等全面介绍了广州仁爱社区服务中心的“小天使行动[7]项目经验,对推广青少年社区教育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张雪飞以社区实践辅导站为媒介,引进少先队、共青团的工作经验,积极开展社区少工委工作,切实保障青少年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张荣介绍了城市闲散社区的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构建的经验:“政府倡导、高校与社区互动互惠、社区资源整合等[8],共同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张廷华等分析了杭州某社区的社区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成效,并介绍他们的社区教育经验。丁艳根据农村地区的现状和留守儿童的特点,提出多元智能开发的发展策略,要求根据农村特点,“开发多元智能课程、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挖掘社区人力资源[9],多措并举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成熟的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都是各地区自己的探索结果,比较缺乏可复制、可移植的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并且各个地区缺乏相互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任务非常重。但是社区教育观念不强、建设落后、资源不足、人手缺乏,严重限制农村地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在绵阳市游仙区调研的过程中,同样发现社区教育没有成熟的经验,缺乏专业的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对社区教育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长成才,及时总结出成功的教育经验,并在全国各地区加以推广,切实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四)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借助有利政策,并结合社区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作用,加快构建完善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是提高社区教育实效性的科学举措。左敏认为,根据生态理论的要求,以社区为本、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为载体,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四维一体的教育体系[10],是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重要方法。王红益认为,“有计划的利用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总结经验、完善评价机制[11],整合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是青少年社区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程曦等认为,地区发展模式下的社区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社会参与的重要手段,也是社区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要以社区为平台,实现青少年人际社会化;完善社区微平台,促进青少年社区参与;提高社区角色认知,提高青少年人际能力[12],切实调动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比较成熟,西部地区建设比较落后。而且,城市地区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优于农村地区。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逐步增多,农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呈增长趋势,直接导致农村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任务加重。这就要求加快探索西部地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特别是加快创新西部农村地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方法,为西部地区青少年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保障体系,为他们成长成才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困境———基于对绵阳市游仙区
Y社区的调查绵阳市游仙区大概有54万人,各种类型的社区有几十个。在研究的过程中,深入分析游仙区各个社区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选取游仙区Y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经验总结、文献阅读等方法,寻找出Y社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特性问题和当前社区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运用矛盾分析法辩证地看待社区教育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深入系统地分析我国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现实困境,为学术界科学审视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方法借鉴。(一)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主体不协调。社区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仅靠社区的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这项重要任务。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寻求社会优势资源介入,增强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力量的帮扶工作,引导社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社区教育,“有效发挥社会主体积极性和增进各主体之间推进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的协调性[13],已经成为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科学举措。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绵阳市游仙区Y社区的青少年社区教育的重任主要由社区来承担,其他社会力量的贡献微乎其微,不能满足社区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主要关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社区教育部门力量薄弱,社会力量不愿意参与到无利可图的社区教育,社区家长的社区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任务繁重等,直接导致青少年社区教育主体不协调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困境。(二)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落后。青少年社区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参与社会事务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根本满足不了广大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社区教育场所主要是陈列一些四大名著、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等传统书籍,且更新速度慢。然而,学生大部分喜欢科技、天文、地理、体育等走在时代前沿的课外读物。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更愿意借助自媒体等互联网载体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社区也满足不了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社区教育的室外活动场所小、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青少年对学习、娱乐和文体等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也不具备专门针对于残障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活动场所。因此,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能力较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需要有充分的人才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目前,社区居民中青少年的父母都忙于工作,连孩子的家庭教育时间都不充分,更别说让父母参与到社区教育中。调查显示,父母把教育的重任寄托在托教和补习班,而自己忙于工作的家庭占据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爷爷奶奶年龄都比较大,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经力不从心。社区工作人员的学历大都以大专为主,年龄相对比较大,容易与青少年产生隔阂。受社区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以及他们对青少年思想特点、知识体系的掌握不够,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往往不能满足青少年对知识和实践的诉求,难以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进来。基层政府主要关注的是校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假期的安全教育,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虽然每年也有一些高校的志愿者参与了青少年的社区教育,但是缺少持续性,也缺少知识丰富的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不能有效地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能力。(四)青少年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缺乏。游仙区Y社区对于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法律保障,主要依据国家和省市法律法规和教育法为依据,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而且也缺乏相应的省市顶层设计和基层社区的条例要求,不利于协调推进社区教育事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等第三方力量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对于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因为“投资大、没有明显的经济利益[14]和缺乏制度保障而不愿参与其中。而且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对于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等难以提供经济支持,这给社区自筹资金加强社区教育提出巨大挑战。同时,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平台建设落后,只注重社区实地场所的建设还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要求,还要进一步加快完善网络等载体。加快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整体规划,有效凸显社区教育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特点,有效弥补社区教育的不足和缺陷。
三、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建设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青少年每年大概有100多天因为假期而生活在社区里,“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社区内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活动,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5]。在调查的过程中,认为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仅占47.8%,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4.3%,其他则认为加强与否都无所谓。但是社区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根据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建设,能够有效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大大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有效弥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缺陷,有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加强青少年教育,能够有效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三维互动教育机制[16],搭建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桥梁,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的青少年教育机制,有助于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当今就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青少年家长越来越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更加注重对青少年学校教育和课外补习的投资。然而,在社区教育弱化的情况下,加强社区教育建设,逐步形成三方“共同认可的教育理念、资源共享、平等合作等[17]共识,共同提高青少年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时展的现实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有效激发社区教育的活力,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能够科学引导青少年自觉参与到社会实践与社会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感受和认知,全方位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二)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但是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最敏感的时期,“加上心理与生理发育的不同步,以及现实社会与心理预期的巨大落差[18],往往引起犯罪事件的发生。在市场经济时代和自媒体时代,通过强化青少年的社区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通过引导青少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将青少年预防犯罪的教育活动寓于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中,有效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其中,也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参与不良活动的机会,切实拓宽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领域和空间。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教育活动将会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三)有助于促进青少年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甚至是大中专教育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社会认知、社会经验和社会情感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脱离,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能够有效地联系起来,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以运用的机会。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开展主题统一、内容连贯、形式新颖、效果凸显的教育活动[19],在实践过程中加深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理论知识的认知,有效改善和扩大学习知识的领域和层次。同时,社区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能够大大提高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把心理教育与健康成长相结合,有效促进青少年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水平的实践路径
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撑和制度保障,这就要求基层社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创新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根据当前青少年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实践路径,是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举措。寻找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策略,吸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不断提升服务青少年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满足广大青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创新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着力点。(一)完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需求。青少年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取决于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性。针对青少年接受教育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操作实践的特点,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作用,更好地开发学校设定的理论课程之外的课程,比如,摄影技巧、音乐舞蹈、手工制作、文明礼仪等课程,不断满足青少年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青少年社区教育也要“把多样化需求与地域特色相结合[20],切实加强本土特色课程的开发,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且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也要科学规划近期和远期目标,在保持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新课程。特别是针对当前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环境保护、遵纪守法、传统文化等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要加快完善,构建起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使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夯实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基础。社区教育资源不仅包括图书馆、学校、博物馆等实体教育资源,也包括社区文化、社区意识等可以感受得到的文化资源。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势作用,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使社会教育资源中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为青少年社区教育夯实基础。比如,借助各类学校的资源优势,“构建起资源共享平台[21],能够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一些公益组织等非营利组织参与到青少年社区教育中来,“作为克服政府失灵,又与现代国家体制相适应、相协调,拥有灵活、创新、贴近基层和效率高等优势[22],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推进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新时期学习型社区奠定基础。(三)加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针对青少年社区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快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现有师资力量的专业培训。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组织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招募专兼职教师。通过划分职责、提高待遇等,“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教育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有效承担起未来社区教育的重任[23]。最后,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根据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的需要,积极引导具有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教师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志愿者队伍。同时,也要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切实为青少年社区教育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打造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科学性。根据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困难的现状,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需要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意见,加强市、区、街道和社区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政府部门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利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区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教育基地的建设和使用[24]。特别是要加强街道办事处的引领作用,协调公安、司法、教育、文卫、体育等各部门,以及社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协调运作、整体联动,积极构建服务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新格局。同时,社区也要加强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加强与家庭、学校的联合,探索出高效的社区教育管理评价机制,加快推进青少年社区教育“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方向有序发展[25],切实提高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系统性、协调性、长期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蔡玉敏.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少年的社区教育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4):43-44.
[2]黄亦皎.对留守青少年开展社区教育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6(27):322.
[3]樊兰福.农村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5(11):99-101.
[4]曲晶.论社区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20):188.
[5]陈堂忠.社区教育在当代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3(5):38-40.
[6]王维.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助力青少年素质提升[J].中国农村教育,2016(4):42-44.
[7]冯博雅,杨艳秋.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探索———以“小天使行动为例[J].社会工作,2007(7):24-26.
[8]张荣.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闲散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的建构[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1-4.
[9]丁艳.论社区教育与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开发[J].科技展望,2016(26):302.
[10]左敏.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模式探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介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40-42.
[11]王红益.浅谈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36):44-46.
[12]程曦.地区发展模式下青少年社区教育实施途径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7(1):110-111.
[13]侯怀银.社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8.
[14]郝俊英.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出路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150-152.
[15]范绪锋,张贵勇.社区教育:该为孩子做点啥[N].中国教育报,2004-06-20.
[16]杨水龙,王燕.搭建绿色教育平台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和谐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6):72-75.
[17]郭润明.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条件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5(24):13-16.
[18]唐永俊.青少年社区教育之心理教育初探[J].现代交际,2016(12):150.
[19]李莉,韩爱珠.“南开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5):63-67.
[20]徐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和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5(12):47-48.
[21]秀.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151-153.
[22]汤汉林.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角色、优势及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4-16.
[23]杜明霞.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新城区社区教育路径探索[J].成人教育,2017(7):33-35.
[24]施培豪.强化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7(6):49-51.
上一篇: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收集5篇)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