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疾病预防措施(收集5篇)
时间:2024-08-01
时间:2024-08-01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1为进一步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确保对我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证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1、统一领导
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我园坚持在我区教委和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的领导下进行。
2、预防为主
我园保教结合严格做到向教师、家长和幼儿宣传普及预防各类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防护意识。保健医和各个班级教师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离园检查,保证一个也不能漏检。每天统计在园出勤率,有病儿的患病登记记录等。儿童未入园,当天了解儿童情况,教师在交接班做详细记录。
各班保育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通风、卫生、消毒制度;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阳光消毒;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餐具、用具消毒制度、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每天有保洁员高师傅负责用84消毒液消毒。保健医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各个班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一旦发现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3、分级控制
我园依据上级确定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范围和趋势,明确对传染病事件管理。幼儿园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快速反应
我园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行动。
三、组织领导
我园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负责幼儿园传染病应急工作的领导协调。
副组长:(副园长)
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的具体指挥。负责后勤保障,如消毒药品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各班级、后勤日常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四害及我区有关部门要求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
王红岩(副园长)
负责组织和安排各个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传染病健康知识的教育,抓住这一契机,提高幼儿关注自身的身体,出现问题学会用语言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合理安排各个班级户外活动,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成员:
专职保健医:马立华
兼职保健医:郭玉华
专兼职保健医:负责各年龄班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培训、数据汇总及传染病突发时的园内报告工作。以及健康教育(幼儿、教职工、家长)、班级、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通风、消毒检查等工作内容。
各班班组长(或教师):负责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落实本班级幼儿传染病的疫情和疑似病例上报保健医控制措施。
各班保育员:负责本班级通风、卫生、三餐、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消毒等具体工作。
食堂工作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幼儿园每餐幼儿餐具、用具消毒、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制度。
保洁员高师傅:每天负责用84消毒液对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具体消毒工作。
四、应急程序
1、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
②我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教委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保健医贯彻妇幼保健院的工作精神,建议家长发烧、咳嗽、流鼻涕的儿童要去医院检查确诊,并及时告诉幼儿园,避免幼儿的接触与呼吸道传播传染病等。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入园。
2、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健医指导教师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保健医指导班级保育员负责对全体幼儿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并对患非传染病幼儿跟综询问记录。
⑤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对发热幼儿要加强电话跟踪,及时了解最新病情,及时上报。
②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班级幼儿和教师不串班。
③保健医负责检查指导保育员及相关人员对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②班组长、教师要立即把事件报告保健医,保健医立即报告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
②园长及值班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并在第一时间报告教委(园长报告)、卫生主管部门等;并做好预情的续报工作,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教委报告。
③保健医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并立即将发病幼儿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并立即联系幼儿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保健医协助业务园长对教职工和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⑨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2一、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范文
副组长:牛刚柱杨广社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传染病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
(三)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日常工作要求
(一)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出好宣传专刊;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脑炎、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三)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认真开展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坚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观察患儿所在班级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四)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五)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
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
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
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
工作目标
1、
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
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报送机制,做
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
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组长:***、***;副组长:办公会成
员;
组员:全体园委会成员;对应科室:德育处、总务室、保健
室。
2、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免疫接种(或服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以
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3、
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
上报流程:发现疫情的教职工保健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常务组长(后勤副园长、德育保育副园长)组长(园长)领导小组集体根据疫情分析研判
组
长宣布即启动应急预案—常务组长分别向教育局、辖区卫生部门上报。染病病例、二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
生
事件时,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
话,
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以最快的
通讯
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
时向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
5、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
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突发事件预防措施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
管理。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
食堂必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
格证,加强食品原料采购与贮存、食品加工、餐饮具消毒、
食堂的安全保卫等各环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
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
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
病传播。
2、
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
染环境和水源。
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公共环
境卫生,为幼儿园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幼儿园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幼儿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儿童入园查验接种证
制度。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
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幼儿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
疾病的发生或流行。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
措施。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
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大力宣传、普及
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提高师生员工
及幼儿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幼儿及家长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
能力,教育幼儿及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俞
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建立联系与信息报送机制。建立幼儿园分管部门
与
人员、幼儿园与家长、幼儿园与辖区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
部
门信息联动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对
各类可能引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发出预警。
(六)做好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物力和It力
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现场控
制的应急
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
按程序进行上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
组
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①联系辖区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的可疑中毒食品;
③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④与中毒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
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⑤组织人员对共同进餐的幼儿或职工进行排查;
⑥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
取样留验;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⑦按照政府和卫健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
施;
⑧对幼儿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当
地政府以及卫健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⑨在幼儿园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
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幼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
宣传教育,提高师幼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⑩幼儿园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辖区卫健部
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2)传染病应急措施:
①及时隔离患病的幼儿,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②教室、寝室等人员集中的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做到
有效通风透气,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
病);
③暂停组织室内场所的大型集体活动(主要针对呼吸道
传染);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主要针对肠道传染病);
④协助卫健部门对患病人群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⑤对病人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幼儿、老师进行随访,并
配合政府或卫健行政部门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⑥加强每日晨午检工作,对缺勤的师幼逐一进行登记,并
查明缺勤的原因,对患有传染病的师幼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
学观察,暂停入园或上班;
⑦每日对患病师幼进行追踪和记录,了解疾病转归;
⑧密切关注传染病流行情况,必要时经卫健行政部门组织
专家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后,可报请教育主管部门并经市政府批
准,采取临时停课等特殊措施;
⑨与患病幼儿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
工作,稳定其情绪;
⑩按照政府和卫健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
措施;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市政府以及
卫健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在幼儿园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
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幼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
教育,提高师幼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卫健部门和
教
育主管部门报告。
(3)预防接种(或服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
应的应
急措施:
①联系辖区卫健部门(医院),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幼儿
②停止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封存剩余接种疫苗或药
品;组织人员对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的幼儿进行排查;
③与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
疫苗取样留验;
④按照市政府和卫健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
措施;
⑤对幼儿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
市
政府以及卫健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⑥在幼儿园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
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幼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
宣传教育,提高师幼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⑦幼儿园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卫健部门和
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4)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
除以上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外的其他类型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参照上述措施执行。
五、善后与恢复工作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
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幼儿园正
常
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寝室、
功能室、食堂、厕所、公共环境等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
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经卫
键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病愈证明后方可复
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其水源必须经卫键部门检
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
有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二)幼儿园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损害的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
2008年5月18日9时,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红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红古区平安镇岗子村有一名儿童出现发热,手、足、口腔出现皮疹,请我中心专业人员协助调查,10时,我中心派疫情调查组赶赴红古区平安镇岗子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古区平安镇岗子村现有常住人口2799人,其中,学龄前儿童174人,岗子村有一所幼儿园,现有托幼儿童74人。自2008年5月12日起,该村儿童陆续出现发热,部分儿童手、足、口腔出现皮疹,截至5月18日下午17时,累计出现5例病例,3例为岗子村幼儿园儿童,2例为散居儿童。患病儿童年龄分布在1-4岁之间,其中,1岁2例,3岁2例,4岁1例。经调查,病例周利婷,女,3岁。该患者于5月13日出现发热,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皮疹,随在当地村卫生所就诊,于5月16日住进红古区人民医院,查体:T:38.4℃,手、足、口腔部位有皮疹,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无症状,实验室检查WBC:8.4×109。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目前,患儿仍在接受治疗。
对其余4名儿童调查表明,均无发热、手、足、口腔皮疹不明显,医生嘱咐在家留观。我中心微生物检测检验所业务人员随后采集患儿咽拭子,送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疫情发生后,红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人员对病例进行调查,及时关停岗子村幼儿园,在岗子村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治疗。
二核实诊断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我中心调查组人员认为患儿刘利婷符合临床诊断病例。
三建议
(一)将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政府部门:将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及时报告区政府主管领导及卫生、教育行政部门。
(二)对手足口病的诊治要易早而快:对手足口病要易早而快,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对手足口病患者要做到隔治并重:在重点地区,要加大对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毒疫情监测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对发现的病例先隔离再治疗,隔治并重。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应收住院,重点救治。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医学观察,出现症状及早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
(四)对手足口病要以预防为主: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在日常生活和看护患者时做好防护措施就可预防。学校和幼儿园发现患有发热或疱疹的患儿,将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病愈后方可返校。学校、托幼机构要落实晨检制度,教室和校舍等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并对缺课者进行记录。对玩具、用具等物品每日进行清洗消毒。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患有发热或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必要时可依法采取暂时停学、停课等措施,以保护易感儿童。
(五)消毒隔离:对岗子村所有旱厕进行消毒,对关停后的幼儿园进行终末消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供消毒技术指导,并督促落实各项消毒工作。
(六)对岗子村幼儿园进行终末消毒:关停后幼儿园要跟儿童家长取得联系,掌握儿童的健康状况,做到及时发现病例,及时报告病例。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主动配合有关工作。
(七)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另一方面要进行正面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普通传染病。加强全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对岗子村要进行入户宣传,教育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肥胖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0-0032-02
Studyof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onobesityinpreschoolchildren
ZHANGLin,GUOWen,LUBeina,ZHAOBeina,XUPing(1.Tianping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XuhuiDistrict,Shanghai200031,China;2.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XuhuiDistrict,Shanghai200237,China;3.Kangjian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XuhuiDistrict,Shanghai200233,China;4.YinghuaKindergartenofXuhuiDistrict,Shanghai2002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incidenceofsimpleobesityinpreschoolchildren,toassesstheeffectivemethodtoreduceitsincidence.Methods:From2012to2013,1618childrenintheeightsecondaryclasskindergartenswereselectedformeasurementofweightandheight,andallobesechildrenwereintervenedwithreasonablediet,properexerciseandhealtheducationfor1year.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thechangesofobesitydetectionrateandthedegreeofobesitywerecompared.Results:Thechildren’ssimpleobesitydetectionratewas6.86%whentheywereadmittedintothekindergartens,andafter1yearofintervention,thecorrespondingsimpleobesitydetectionratewas4.76%,andthedifferencehadth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preschoolchildren;obesity;intervene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我国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呈现上升趋势[1]。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日益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而且与成人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有一定关系[2]。本文主要调查了8所二类幼儿园2012年和2013年入园儿童的体重,身高。对肥胖儿童采取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观察其对改善儿童肥胖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本辖区所有8所二类幼儿园2012年和2013年入园的学龄前儿童,其中2012年入园的3~4岁儿童799名,男408名,女391名,2013年入园819名,男420名,女399名。
1.2方法
对所有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统一使用seca立式儿童身高体重测量仪。用儿童青少年营养评估系统对肥胖儿童进行饮食评估,结果反馈给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并根据评估系统提供的同年龄儿童食谱指导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实施,幼儿园配备专门的营养师为肥胖儿童每周制定食谱,厨房按照肥胖儿童的食谱进行采购和制作。班级老师对肥胖儿童制定运动锻炼计划。项目包括游戏、跑步、爬楼梯、做操等,要求每次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min,每天运动1次,每次运动1h,以上措施由幼儿园老师或家长监督完成。幼儿园每3个月举行一次健康教育家长知识讲座,同时由教师、卫生老师和儿童保健医师为肥胖儿童家长制定科学的家庭饮食和运动计划。1年后评估综合干预的效果。
进行综合干预1年后,再次对799名儿童和819名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1.2.1判定标准
参照WHO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依据我国现行使用的身高标准体重表,体重达到或超过标准差的20%以上者为肥胖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3]。除外由疾病引起的超重和肥胖儿童,伴有先天性或严重疾病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如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4]。
1.3统计分析
资料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干预前后的肥胖状况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肥胖检出率及干预效果
2012年入园的799名中,检出肥胖儿童52名,肥胖检出率为6.51%,2013年819名中检出肥胖儿童59名,检出率为7.20%;干预后,肥胖的检出率均低于干预前,分别为36名(4.51%)和41名(5.01%)。干预前儿童肥胖总检出率为6.86%,干预后为4.76%,经χ2检验,χ2值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干预前后肥胖程度的比较
干预前共有肥胖儿童111名,干预1年后,肥胖儿童检出77名,肥胖儿童减少了34名。干预前共有超重儿童246名,干预1年后,超重儿童检出258名,超重儿童增加了12名。重度肥胖8名中有4名转为中度肥胖,中度肥胖18名中有12名转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者中有1名变成超重,轻度肥胖85名中有29名转为超重,轻度肥胖者中有11名变成正常,超重246名中有7名转为轻度肥胖,超重者中有10名变成正常。可见干预后肥胖儿童减少,中度和重度肥胖者减少,主要以轻度肥胖为主。见表1。
3讨论
综合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控制有一定效果。本研究采取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与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后肥胖的检出率是下降的,肥胖的程度也是减轻的,与国内的研究基本相同[5-6]。儿童单纯性肥胖其成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有关。常见的体重控制方法如饮食、运动、行为等措施,无论那种单一的措施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必要的。通过采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与健康教育综合干预使得肥胖儿童的行为-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从而控制肥胖的发生。
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重在预防。生后第一年的脂肪快速发育期后,脂肪重聚期在4~6岁左右,所以对学龄前期儿童肥胖的预防对控制儿童肥胖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在托幼机构中要有明确的儿童膳食调整方案,要加强儿童的户外运动量,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户外运动项目。但单纯依靠幼儿园,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肥胖的,必需要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经常对儿童家长开展营养咨询讲座和双向交流活动,提高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的认知,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家长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7]。通过儿童、幼儿园老师和儿童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九市儿童体格调查发育协作组,首都儿科研究所.2005年中国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609-614.
[2]韩春玲.宝鸡市2007-2010年5岁以下儿童肥胖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5):569-571.
[3]丁宗一.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9):190-192.
[4]金蕾萍,杨莉敏,张伟敏,等.学龄前儿童肥胖的预防和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3):363-364.
[5]王文嫒,赵桂兰,王绘新,等.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综合干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9):204-205.
开学第一个月内,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园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幼儿园根据教育系统防控紧急会议内容由主要领导负责牵头,健全应急机构,启动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并就幼儿园防控工作做了具体部署,立即开展防控布控工作。
二、明确职责完善制度
1明确职责:
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甲型流感、手足口症两防两控工作,统一协调指挥。
副园长:负责指导组员工作,分工到位,责任到人,按照要求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保健医生:负责防控传染病、卫生消毒、及时对师生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进行专题培训工作。负责幼儿园师生健康情况的调查、资料整理,严格落实好晨、年检、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行政助理:协调各部门做好防范工作,负责日常消毒及相关物资的供应工作。
保教干事:负责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形式宣传防病知识,加强对幼儿及其家长的宣传教育。
后勤管理:负责门禁防控工作的开展,保护幼儿园师生健康安全。
食堂管理:负责食堂、餐饮防控消毒工作,保障全园幼儿饮食安全。
各班级组长:负责本班级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各项工作的落实。
领导小组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并指挥了各部门开展防控工作,随时掌握全园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动态。
2完善制度:
(1)坚持晨、年检制度。幼儿园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组长负责,每天早晨记录家长签字的体温测试单,并坚持晨、午间对体温异常的幼儿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复检后立即向保健室汇报,保健室按要求向上级汇报。发现问题立即与家长联系,请家长把孩子带回家看病。
(2)坚持通风制度。幼儿园要求各班每日根据防控工作要求按时给教室、卧室、盥洗室、卫生间窗户进行通风。
(3)坚持加强幼儿园公共卫生区、班级、专用教室、食堂消毒措施,坚决清除卫生死角。
三、加强宣传家园联防
1印制宣传材料、利用广播及培训讲座、园务会时间向全园师生宣传预防“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卫生常识,按照科学、客观、适度的原则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宣传防护知识,使每一位师生了解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痫”的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只要按要求进行防控工作甲流和手足口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同时,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课间活动时间,增强师生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此外,还通过园报、园网刊登了相关的知识,供家长学习增加对幼儿的防护。
2给幼儿园每位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做好思想动员和工作调整,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呼吁家长合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促请家长留意子女和自身的健康情况:如幼儿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家长应迅速带幼儿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不要让孩子带病上课,并立刻向班级老师请假,并特别说明病因,以便幼儿园及时向上级汇报。
四、监控严密措施到位
1幼儿园召开园务扩大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幼儿园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工作,确定立即购买红外线额温器,提高体温检测的精确度及效率,要做到不漏人。对发现异常的幼儿立即劝回,由家长带去医院进行检查,幼儿园按规定上报。
2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教师对幼儿健康情况的警觉性,坚持每天对入园师生进行晨检、红外线体温监测超37.2度不得入园,对来园和请假师生进行情况追踪,做好记录,按要求上报。
3要求各班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班级清洁卫生、温度适宜。教室要安排专人做开窗通风工作,保证空气流通。
4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治,严格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做到疫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5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入园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衣,必须经红外线体温监测记录以及本人确认签字,体温超过37.2度不得入园。严把外来人员进园关,防止外来人员将疫情带入幼儿园。
6隔离室、保健室定期消毒并储备相关物资。院政治部办公室为每个班级、办公室、食堂、门卫、公共卫生区负责人员配备了棉纱口罩;幼儿园为所有班级、部门配备了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控物品。
7每天早晨,幼儿园全体行政人员两人一组形成三个晨检通道在园门口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集中监测体温,晨检幼儿手足口。如有气象变化晨检将设在南楼一组、北楼两组人员分别进行,班级老师负责在晨检处接孩子进班。下午经军务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幼儿园进行了全面消毒。
8向全体家长印发了《关于甲型流感防控的方案》,向家长做好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及配合幼儿园防控要点。
9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幼儿园所有大型聚集活动暂停后,为幼儿组织回一批板蓝根冲剂,根据院中医科主任指导分段、按量给全园幼儿预防服用防止感冒。
10按照卫生局文件标准给所有班级重新印发了各项防控、消毒工作表格使幼儿园两防两控工作更加制度化、细致化进行。
11幼儿园和医院预防保健科组织了幼儿流感疫苗接种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
12院务部军务科请专业人员为幼儿园消灭蟑螂、白蚁,杜绝虫害。
上一篇:压力容器论文(收集5篇)
下一篇:德育工作计划及总结(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