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演讲(收集5篇)

时间:2025-09-20

语文课前演讲篇1

一、操作方法

(一)提前布置,充分准备。以一天一个为主,有时可几人合作。演讲人员、演讲顺序由教师或课代表提前安排。演讲内容由教师根据现阶段教学内容指定范围,由学生选定。

(二)恰当点评,鼓励为主。每次演讲完,教师简要点评。教师点评时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对成功的演讲从内容和演讲技巧方面,进行充分的肯定,让参与者享受成功的愉悦;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教师要从中发现闪光点,让演讲者体会到小小的成功,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三)控制时间,灵活把握。一般说来,演讲的时间应掌握在五分钟之内,时间过短不足以把问题讲明白;时间过长则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其他教学环节。

二、演讲内容

(一)名人演讲稿。演讲的材料必须是高质量,有新意的。因为它要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可选一些中外名人优秀演讲稿演讲,这样于人于己,于学习于做人都是好的方式。选文长了可节选,也可连续接力播报。

(二)各类故事。故事是吸引人的文字,往往意味深长,寓意深刻,是较好的课前演讲材料,它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也可以有效地拓宽他们的视野,陶冶情操。

(三)经典散文。欣赏文质优美的散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是提高语言文字水平的有效方法。毕淑敏、刘墉、余秋雨等名家的作品,富有哲理、文质兼美,是学生品读的美味佳肴,修身养性的补品。

(四)满分作文。在不同的年级,选些与初中作文教学相关的学生满分作文作为写作的范文,可及时地给学生提供文体模式的参考。如,学说明文时,让学生找些满分作文中的说明文演讲,增进他们对说明文的感性认识。

(五)诗词赏析。语言精辟,内涵丰富的诗词赏析美文。既可让学生吸收写作灵气,又可为阅读鉴赏提供参考,能有效地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品味有不可忽视的好处。

(六)时事新闻。到初三时,要学习议论文的写作,需要收集广泛的论据。此时,引入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到课堂来演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地积累作文素材,储备议论文的时新论据,为写议论文铺平道路。

三、演讲形式

(一)宣读式:为了不过分加重学生负担,演讲一般可不脱稿。但要求流畅,感情充沛。这种训练可以常规使用。如演讲满分作文、新闻事件、中外优秀散文等均可以如此。

(二)访谈式:选定一个大家熟悉、关注的话题,由一个学生以采访形式,采访其他同学,畅谈对该问题的看法、感想。如“中学生该不该谈恋爱”,“朋友借钱不还,我该怎么办”等,由课代表组织准备。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辩论式:指定大家感兴趣的、特别是学生中最希望探讨的,以及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前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着手准备公开辩论。如,学完《羚羊木雕》一文,可布置“我”方与“父母”方的辩论会,辩论“到底该不该要回羚羊木雕”这一论题。

(四)表演式:这种训练一般不用,毕竟学生准备的时间较长。初中高年级,表演能力强了可以使用。例如,在学完课文之后,课本剧表演、课文片段表演;看到社会现象,真实地演绎。

语文课前演讲篇2

一、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沟通课堂内外

课前演讲取材于听众身边的人和事,国内外新闻,听起来易接受、倍感亲切、有较强吸引力,最受听众的欢迎。如校园里新近出现的一种活动,街头巷尾上演的一段真情故事,新闻媒体传递的一个热点问题,都可以演绎成一场精彩的课前演讲。

当然,从课外中取材进行演讲,教师要积极引导、组织,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演讲资源宝库,只要细心观察、深入思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下瞬间的灵感,长此以往,到演讲时就会灵感如泉涌,何愁演讲不出反映时代生活的内容?

如我校举办艺术节,燕文同学观察到师生对此十分投入,表演节目非常精彩,思索为何有如此精彩的节目?经过深思熟虑,她以《艺术的召唤》为题演讲,演讲中既表明自己对艺术节的喜爱,又提出了艺术与年轻人成才问题的关系。内容要点为:世界需要创新,社会势必进步,人类需要求知,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艺术节的举办,使那些长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仁人志士”能大展拳脚,冠冕堂皇地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最后讲到:“年轻人要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表现自我,这是历史的发展和要求,也是艺术的深深召唤。”针对家乡环境及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锋涛同学通过细致观察和深入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大声疾呼:请爱护我们的家乡,爱护地球,不然地球将要开除人类。当从新闻媒体得知“神舟九号”成功返回着陆,好多同学针对此事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自豪感的演讲。

强烈的环保意识、公民道德意识和爱国热情等话题,拿到课堂来演讲,能使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沟通了课堂内外。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课前演讲,既可以促进课内外学习紧密结合,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二、延伸课外学语文,促进听说读写用语文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与社会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热衷显示自己的理想和才能欲望,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见解的渴望,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大多数学生都是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的。课前演讲,由于是老师、同学在场的一种公众场合的演讲,他们必然竭尽所能,以展示自我风采,博得师生的赞扬。所以演讲者在演讲前一般都认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厚积才能薄发,要给听众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为讲好某个话题,演讲者就得像海绵吸水那样,从各种报刊、书籍、网络等媒体、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等,选取大量与所讲话题有关的信息,积极准备演讲稿。这一过程的能力,自然大大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我在讲授《失街亭》之前,我先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并且课前特意举行一次以“我看诸葛亮”为话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比赛中,泽青同学讲到应学习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尚品格;伟煜同学则以诸葛亮之明慎,却不信刘备之言,错用马谡,致失街亭之误,引发出知人之难,处事应集思广益的看法;朝贤同学演讲的题目是《刘备比孔明更多一招》,他讲到刘备用“三顾茅庐”激其志、以“白帝城托孤”逼其忠的方法,使孔明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演讲,显然学生必须课外涉猎大量有关资料。

课前演讲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谭惟翰认为:“听说读写相对独立而又有密切关系的四种语文能力。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来说,听读可以给说写提供某些表达技巧,以资借鉴;而说写实践又能加深对表达技巧的认识,增强对听读内容的理解,听说读写相互制约,只要紧密配合,就能相辅相成。”谭惟翰这一番话肯定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内在联系,语文教师应认识这四者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牵一发动全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也说:“不善听未必善读,不善说未必善写,故应当一把抓。”课前演讲虽然主要靠演讲者的说,但演讲前演讲者往往要去读、写、听。台上讲,台下听,锻炼他们听的能力,一次好的演讲是双赢活动,收获的不仅是演讲者,还有听众。可以这样说,一次课前演讲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理解,又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也给他们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教学的功能不应停留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还肩负着思想教育等重任。课前演讲有思想教育的功能,是自我教育的氧化剂和互相教育的催化剂。璇娜同学在演讲《我们很幸福》时说:“一位同学考上重点高中,却面临辍学,她跟几位同学到他家串门时,发现他家一贫如洗,……”全班同学对她的演讲感触很大,纷纷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

语文课前演讲篇3

我从来没有见过大雁。

脑海中满是关于大雁的幻想,一时间挥之不去。也时常徜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思索着有关大雁的一切:它们的样子,它们的特点,他们的生活习惯……尽管手头边就有许多关于大雁的资料,但是我却能够忍住了不看,因为,只有我心中的大雁才是最美丽最英勇的。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有褐色的长长的羽毛,摸起来很硬;他们的脑袋很小,但目光却很尖利,足以看透人们的心思;它们的翅膀很长很大,忽闪起来很有力。而在他们的背部,有着象征无比英勇的斑斑血迹。可是,令我疑惑的是,他们为什么像普通的鸟类一样只吃虫子而不吃其他小动物呢?

为此,我常常在初露寒鸦的秋季静静的伏在窗口等待,为的就是一睹他们的风采。从下午到晚上,从日头未落到墨色将苍穹染得漆黑。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大雁。也许……也许是自己疏忽了吧。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于是,我依旧每天静静的趴在窗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天界中的云梢。可是,一个秋天过去了,没有大雁出现。

我想不出更好的理由安慰自己,于是告诉自己,大雁在今年秋天偷偷的溜走了,等到春天,他们便又会飞回来。这个想法伴随了我很长时间,直到——那个百无聊赖的星期天。

语文课前演讲篇4

语文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稿范文

同学们:

大家好!

有个女孩,在月台上追赶一张被风吹飞了的纸。热心的人们看见她万分焦急的样子,以为那是一张对她十分重要的纸,便纷纷加入追赶的队伍,可那张纸仿佛要存心捉弄大家,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来,像附了魂一样。越是这样,女孩追它的决心就越大。

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那张纸乖乖地就范了。那个追到纸的人,得意地将战利品递给女孩。女孩优雅地向大家道谢,然后拿着纸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一个垃圾筒跟前,将它塞了进去,回过身,她微笑着对大家说:好了,现在它终于去了它该去的地方。

故事讲到这里,也许你会诧异于女孩的举动,也许你会怀疑于故事的真实。好了,先放下这些都不说,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想象: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垃圾从同学的手中滑落,成为路面上醒目的感叹号?是否有随手丢弃的塑料袋在风中翩翩起舞?是否会在厕所洁白的墙壁上看到几个刺眼的脚印?

同样的,在你的周围,是否有人大声叫嚷,让你的耳膜阵阵发聋?是否有人口出脏话,污言秽语,招来人们鄙视的目光?是否有人唏嘘起哄,吹口哨,叫人不可思议,令人费解?

语文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稿范文

今天是语文课。我也想说说语文。

语文是中华民族国语的基础,是我们学会文字表达的工具,也是我们认识世界、面向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他是上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旗手。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他立志报国,远渡东洋求医。学成回国后,他发现:中国落后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文化的落后,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发表很多杂文随感,抨击黑暗落后,唤醒了大众。

我想起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发表一首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雪》,让蒋介石大怒,汇集很多诗人编诗,要抢占鳌头,却一败涂地。毛泽东以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夺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对语文的学习,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开始我以为语文不用学,谁不会说中国话?在学习中,我开始认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我在语文课中,不仅学到了写作、阅读、分析,好学到了很多道理。我爱语文课了!

同学们,让我们学好语文,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语文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稿范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前不久,我读了一则童话故事,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以后,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地幸福

王尔德的这个快乐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个巨人,他两次的自私与冷酷给花园带来了冰雪寒冬,让孩子们失去欢乐的同时,他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园里明媚的景色!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快乐也一样,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我还记得这样几句名言:把你的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乐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相反,有了快乐,一个人独乐,最终也不会快乐。

与别人一起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其实很多时候,与别人分享快乐,既是给了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既给了别人一个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这样,那么请打开你的心灵,真诚地与别人分享吧自己是一团火,就要想法把别人点亮;自己是一盆水,就要想法把别人洗净;自己是一粒米,就要想法长出更大的稻穗;自己是一弯月,就要想法给夜行人送去清辉与人共享快乐,你也会更加快乐!

谢谢大家!

语文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稿范文

今天是语文课。我也想说说语文。语文是中华民族国语的基础,是我们学会文字表达的工具,也是我们认识世界、面向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他是上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旗手。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他立志报国,远渡东洋求医。学成回国后,他发现:中国落后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文化的落后,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发表很多杂文随感,抨击黑暗落后,唤醒了大众。

我想起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发表一首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雪》,让蒋介石大怒,汇集很多诗人编诗,要抢占鳌头,却一败涂地。毛泽东以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夺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对语文的学习,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开始我以为语文不用学,谁不会说中国话?在学习中,我开始认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我在语文课中,不仅学到了写作、阅读、分析,好学到了很多道理。我爱语文课了!

语文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生活中,有的人激情似火,有的人深沉如海,有的人沧桑而质朴,有的人浅薄而浮华。生活就是这样多姿多彩,我们又何必为寻求自身价值而抵触别人合理的存在?要知道,生活自有她的逻辑,丑恶的终将让位于美好的,虚幻的终将被真实所代替,短暂的终归短暂,永恒的绝对永恒。因此,欣赏别人就是对别人的尊重。

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鼓励。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其实,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备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也必发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欣赏别人,是自己前进的基石。一位西班牙学者说:“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所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因为欣赏别人是建立在赞同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声喝彩,别人的成绩、优点乃至成功的方法尽收心底。没有人不渴望优秀,当你向别人说出“你真是好样的时,其实你已在无形中为自己找到了新一轮的奋斗目标。

欣赏别人,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别人的欣赏和鼓励有时候就是一剂良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温馨,还能给人以鞭策,使人的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懂得欣赏别人,别人也许也在欣赏你,久而久之,别人的优点也成了你的优点,别人的美丽也成了你的美丽,你也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欣赏别人,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聪明的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提高自己;愚蠢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有的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的成绩,听到别人获奖就不自在,看到别人进步就不痛快。这种自私、偏狭的心理不仅会使自己形成性格缺陷,还会影响与同事、朋友之间的交流,从而影响自己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前演讲篇5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自我展示。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展示的习惯和能力。演讲实质上就是学生的一次自我展示,站在演讲台前,要想想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演讲什么内容,怎样使自己的演讲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老师把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演讲无疑满足了当代初中生表现欲强,不甘落后,急于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讲演内容一般不局限于课本有限的内容上,而是让学生广纳博采,突破授课内容的局限,开阔视野,激发阅读兴趣,从语文课外获得知识,叩开思维的心门,实现课内外衔接。这有利于语感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调动学生情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智商,80%归诸情商(EQ)。情商主要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简单说,情商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谁的情商开发得好,谁的成功机会就多。因此,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甚至是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现行语文教材充满了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只有有情趣的语文课堂,才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会天人合一,有高峰的体验,所以语文学习的视角必须伸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要开发课堂之外,与学生成长联系紧密的课程资源。教师这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在着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

另外,特级教师于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积淀民族文化,厚积则勃发。孩子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博览群书,涉猎广博,为积累写作素材打下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演讲实质上是对学生思维、口语、表演及心理水平的检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演讲能使其清晰感受到自身的发展状况,增强自信心,进而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批判意识。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语文课堂上的演讲活动的安排可以分为演讲课和课前限时演讲。演讲课不宜多;课前限时演讲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优势,可作为语文课堂的组成部分。课前限时演讲分成一般演讲和即兴演讲。一般演讲即有准备的演讲,在演讲开始阶段采用这种形式。每节课开始的三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及评议,在这之后公布下次演讲的学生及演讲的注意点。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为自己的演讲做准备。

开始阶段,教师应多表扬、多鼓励和多肯定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演讲热情,积极参加演讲活动。在一般演讲比较成熟之后,可进行即兴演讲,限定话题范围,让学生提前10分钟准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性。即兴演讲更能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也是较高层次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每次即兴演讲后,还要开展演讲评议活动。评议有教师评议、听众评议及自我评议等。所有评议活动要始终围绕一个目标: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水平。评议为对演讲的相关内容提出观点和见解,必要时由此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在具体操作中,演讲活动的一般演讲和即兴演讲可以穿行。但是,如果只靠隔一段时间上一次实践课提高语文能力,则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语文实践课的实施中,力求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加入学生的实践,把语文实践课分解为每天的语文实践训练,主要表现形式是“课前三分钟”。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思想的时期,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精力旺盛,爱好广泛,求知欲强,学科课程的知识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听说读写的机会,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学习语言的潜力得到开发。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