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6篇)

时间:2024-07-24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1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建立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而非机械工程学规律来指导经济生产,既考虑工程承载能力,又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系统退化;承载能力之内的是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地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共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无数实践显示,循环经济能够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上,江泽民提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通过延长生产链条,推动环保产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循环经济是以保护生态和最有效的利用资源为特征,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许多地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但能源消耗量巨大,我们每创造1美元利润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目前,很多产品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如不尽快走循环经济道路,则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必然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因此,我国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只有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2

热能与动力工程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热能与动力之间的合理转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赖于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热能动力或热能电能的合理转换,以促进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发挥其在提升经济效应水平方面的重要价值。结合实践经验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能源利用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当前实践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多个学科,且各个学科相互关系非常复杂与系统,后期应用中还可以支持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从专业构成的角度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专业模块:第一是建立在热能转换与利用基础上的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包括新能源的开发、能源环境利用工程在内);第二是建立在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基础之上的热力发电机及汽车工程;第三是建立在电能转化为机械功基础上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第四是建立在机械功转化为电能基础上的火力火电与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2.热能与动力工程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1)从经济角度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系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涉及多个相关的行业与领域。包括电力、钢铁、金属、石油,以及建筑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均对热能有着相当大的需求。当前已形成的风力发电技术以及动力发电技术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动力能转化为电力,从而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电能是整个经济发展体系中的基础与支柱,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势必会为电能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社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并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2)从环境角度来说,结合我国各个行业领域对能源的利用现状,发电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煤炭或石油等常规能源来实现。然而,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方式无法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在此类常规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势必会排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产生的物质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对大众的健康造成危害。为了促进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很多时候会忽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终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当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变。而在电力生产中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能够很好地缓解生产中存在的困境,通过对各类清洁能源的综合应用,减少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质,减轻环境污染,不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还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3.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应用

3.1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及热电厂中的应用现状

1)热能与动力工程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其能够被应用在锅炉中。锅炉是由外壳以及锅炉使用过程中的电器控制系统组成,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燃烧的过程,鉴于燃烧使得锅炉产生极大的热能,在炉底安装控制器就是为了能够随时监控锅炉的运行情况,这也是保护锅炉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自身就会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系统,它会将一定的机械热能转化为其他能量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但是,意外在所难免,往往或因为这部分转化的能量而烧坏锅炉,因此,必须要对锅炉的运行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地使锅炉的运行精密度得到提高。2)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节流调节中改变工作状况可能会造成不小的节流损失,但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截流调节的负载适应性明显高于喷管调节,因此节流调节多适用于容量较小的机组;第二,喷管调节是在满足负荷适应性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达到平衡各种不同汽轮机的调节以及变化。

3.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与热电厂中的技术创新

1)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领域中,如何实现对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热能的转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本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中,锅炉的作业方式转变为了智能式,可促进锅炉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同时,考虑到燃烧期间的空气、燃料与锅炉温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预设值的综合比较实现对锅炉性能的合理检测。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准确地评估锅炉内部的气体流动情况,预先设置模拟数值,评估不同速度下所形成的矢量图,以此为边界层分离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领域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重热现象的方式,根据热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科学确定重热系数,以达到减少能量损失的目的。与此同时,从调频角度上来说,相较于一次调频模式而言,二次调频的精确性更高。在电网频率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智能调节的方式对二次调频预先设置对应的方程式,以实现对机组的重分配与组合,满足控制功能的要求。

4.结语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3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的开发。能源是自然中能够进行能量传递,同时转换为人们需要的能量。自然中的能源,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基础物质。动力工程中研究的问题,就是将能源进行最大限度转化和利用的问题,使有限的能源在利用过程中,能够提升其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自然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是针对传统能源进行利用,对新能源进行开发的过程。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提升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开发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这两方面都涉及到我国科技领域中的节能技术。

2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在传统能源工程中的应用。节能技术在传统能源工程的应用中,主要针对的是煤炭资源。我国的煤炭资源产量丰富,煤炭中也含有十分高的能量。但是,煤炭的燃烧会产生许多对人类有害的碳化物和硫化物,同时,煤炭资源内部含有的硫元素排放到空中容易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节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主要是对煤炭资源进行改造。改造中要求对开采出的煤炭资源进行脱硫处理。处理后的煤炭不仅可以减少对空气与环境的污染,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节能技术中要求,使用煤炭资源的企业,需要设立气体收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及时的对排放气体进行检测,收集对大气有害的气体,提升节能减排的效果。(2)在石油能源中的应用。石油能源的使用历史虽然没有煤炭资源的使用历史悠久。但是,石油能源在现代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具有超乎想象的能源功效。然而不得不肯定的是,石油资源同样属于一次能源。石油资源会随着人类社会需求量的增多而不断减少,最后导致石油能源枯竭。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石油能源的同时,对石油能源进行保护,具有节能意识。与煤炭能源不同,石油能源属于清洁能源,其燃烧后的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实质性的影响。针对此类能源,可以寻找其能源的替代品。比如甲醇和乙醇等。替代物是可以通过人为来生产的,符合节能技术中的持续发展思想。(3)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新能源的开发,可以有效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当今已经开发出的能源种类很多,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每种能源的使用,需要符合当地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率的使用。同时,节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需要动力工程技术能够将其矿产资源和新能源,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热能、核能等,再通过相应的技术,将其转换为动能。

3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几年来,牺牲的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为了尽快扭转这一局势,致力于减少环境的污染,提升能源的利用率等工作刻不容缓。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当今人们的基本要求。面对此种形势,我国必须加大对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另外,还要大力开发新能源,环节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改变能源短缺的现状,将我国的科技与经济齐头并进。如今,我国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理,对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进行了研究。许多新型能源的开发也得到了国内各大企业的支持,新能源将慢慢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将大程度的改变环境污染,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4结论

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极大节约各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效率,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针对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从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述入手,对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在传统能源工程中的应用、在石油能源中的应用、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等重要内容。最后,本文对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展开了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节能技术应用水平提供一份借鉴,使节能技术能够在我国大力发展。

作者:周林元单位:新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利平.知名的化学工程、燃料电池专家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十一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燃料电池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J].功能材料信息,2010(04):3-6+2.

[2]唐易达,唐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8):19-20.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4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目前,生态旅游正以全球最快的旅游发展方式迅速壮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国外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广泛受到学术界所关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1986年被正式确认并受到各国学术界的关注;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制订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国际上很多国家开始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国内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快。1993年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994年中国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CETA);1995年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书;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广为倡导的一种旅游方式。近些年,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重研究轻实践、重宣传轻开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泛化问题等。依据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具有下列几方面特性[2]:首先是自然性,即旅游活动的原始自然性,旅游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其次是参与性,指旅游者、旅游管理人员与旅游地居民共同参与到旅游业活动中。第三是保护性,即旅游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景观保护第一,注重环境容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第四是普及性,即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不断扩大,并得到普及。第五是专业性,即涉及生态旅游的旅游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都要具备专业的生态旅游知识,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与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结果。生态旅游作为当代旅游业的转折点,代表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支生力军,其发展每年以10%~30%的速度进行(整个世界旅游业发展速度每年为4%)[3]。综上所述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旅游者旅游动机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接受教育,去学习、体验自然,以获得某种特别感受。因此,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具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如表1。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00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在四川联合召开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围绕“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有近3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4];在撰文研究方面,王尔康、郑本法研究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5~6],庞少静、李玉文等研究了生态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7~8],明庆忠等总结了生态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保护教育的对策[9],宋珂、杨春宇等不少学者近年来对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10~11]。这些研究都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但从资料检索研究表明,目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还较少,将生态旅游理论应用到水源区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还未曾出现。积极发展水源区生态旅游产业,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自然环境或是文化背景都适合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应该成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因此,积极开展本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是促进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

当今世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随着全球及我国旅游的不断升温,旺盛的旅游需求及其产业拉动会大大促进水源区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可见,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将成为未来水源区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而需要新型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形式。旅游者旅游动机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接受教育,去学习、体验自然,以获得某种特别感受。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兴旅游方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输水区域数十座大中型城市的饮水质量问题。因此,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调水的关键所在。要想做好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大力调整水源区的生产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水源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来看,生态旅游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产业选择形式。首先,生态旅游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者旅游的出发点是到旅游目的地体验自然、保护自然并接受教育与学习,生态旅游活动重视可持续发展,注重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杜绝短期旅游经济行为。因此,生态旅游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第二,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效地促进当地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政府与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可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大量的资金收入。第三,生态旅游有利于教育当地居民,提高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过程会使旅游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受到很大的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综上所述,发展生态旅游是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积极调整水源区的产业结构是开展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要结合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及产业结构特征,重新规划与布局水源区的产业发展结构与发展方向,减少排污企业的数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从宏观发展上,要限制第一产业的发展,合理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促进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的旅游资源大国,到2022年其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要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万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8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800万人次;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650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生态旅游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不再认为自然是被征服利用的对象,而是走进自然,尊重自然,学习自然的厚重,与自然和睦相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无上微妙境界,是传统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旅游的创新和升华[12]。可见,旅游产业尤其是生态旅游是符合水源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向,水源区相关部门要抓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机遇,积极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

开展水土保持、绿化江山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实现水源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水源区首先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要大力植树种草、绿化江山。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实施“以经济林保防护林、生态林”的发展战略。在不影响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努力营造经济林、薪炭林;要改善水源区农村生活的能源结构,广泛开发沼气、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薪柴林的消耗量;要结合生态旅游的特征,积极发展生态观赏林、生态观赏草地的数量;要在水源区内大力发展以猕猴桃、山茱萸、辛荑等为主的名特优特色经济观赏林基地。同时,还要在广大农村大力种植苹果、核桃、板栗、大枣、桃树、梨树、葡萄等常规的温带水果观赏树种,积极开展乡村采摘游、观果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使水源区林业发展在植树造林、绿化江山的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水源区生态林建设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机制,使其建设由“单纯输血型”转变为“输造血结合型”。同时,也为水源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进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世界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政府宏观管理、科学依法管理是开展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保障。政府管理主要包括出台水源区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采取相应的机制、措施与手段、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规划、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土地整治、水土保持项目的规划与审批、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监测体系的构建与监管、公民环保宣传教育等工作。首先,水源区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发展政策,在财政支持、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方面要加大环保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产业项目审批方面,要支持那些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无污染或者污染小的项目,要加快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强化机制管理。要营造良好的评价、监督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诚信指标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调控、部门协调、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形成环保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第三,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走依法保护、依法管理生态环境的道路。

加强水源区公民生态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意识决定人的行动,要想开展好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首先要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下工夫,要大力宣传贯彻生态环保的生存发展理念,增强水源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源区生公民尤其是企业管理者、生产者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水源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要改变相关管理部门的环保意识,尤其是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及生产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水源区各部门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强化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使每一位生产者都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管理企业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不仅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排污,也可通过培训企业员工来加强环保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产业链来影响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政府强化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与监管,是加强生态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的关键。在水源区公民生态环保教育方面,首先,要明确政府在环保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到水源区地方教育体系中去,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重要职责,把当地的环保教育变成政府行为,并使其成为常态化工作。政府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环保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各类环保教育材体系,加强环保教育的师资培训。其次,在教育、宣传渠道上也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出版单位的作用,大力出版或刊登关于环保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对广大公民大力开展环保发展的普及性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13]。

结合新农村建设,重新布局有利于环保的居民生活新区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抓住全国新农村改造建设发展的政策机遇。在水源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新区的建设、土地的利用、经济的发展都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对于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借新农村居民住宅地重新规划的机会,迁出常住居民,实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对于新规划的居民住宅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好居民生活、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于水源区的移民建设要走生态移民的道路。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生态移民是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措施。移民安置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发展目标,使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为使调水工程能够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利用,要坚持走生态移民之路,把移民安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衔接好。建议将这一区域的生态移民作为扶贫工作和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同时将开发生态建设、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6]。

重视环境保护的督查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体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广泛而长期的艰巨工作。政府不仅需要出台水源区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机制与措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立法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常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出台生态环保方面的督查与监管政策与措施,在人力、财政上给以足够的支持,要建立和完善长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督查体制和机制;对企业环保要营造良好的评价、监督机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在环保监督管理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努力提升环保管理的科技含量;要注重3S技术,尤其是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分析、制图以及信息查询与检索等方面的应用。GIS在生态环保方面具有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数据查询、检索、统计、量算、基本空间分析、显示表达以及空间分析、模型分析等众多功能。利用GIS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文档信息管理模式,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手段与效率。因此,对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要结合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与3S技术建立起一个有利于水源区整体联动管理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监督平台,实现对水源区环境状况随时观测与记录,对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持源头细水长流、清水常驻。同时,也要强化预防监督执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推广遥感普查等先进技术,建立健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促进水源区生态环保发展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质就是生态资源、水权的合理转让与补偿措施。建立生态资源、水资源补偿机制是实现水源区生态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有利于水源区生态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利用,有利于筹集大量的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为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环保居民新区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资金投入,而水源区多属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经济实力与财政投入水平很难保证水源区大量的生态环境改善资金,而主要受益地区是中线工程的受水区,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因此,本着“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受水区有义务、有责任承担水源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付出的资金成本。因此,建立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源区生态与水资源的补偿机制要因地制宜,实行科学化、合理化、法制化、透明化,通过明确的补偿形式、范围和方式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议国家制定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补偿条例,明确合理的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采取科学的补偿方法与手段,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科学而合理得监管机制,使补偿资金真正应用到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生态补偿与水资源费补偿基金应由国家统一收取,而后再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反哺给供水的上游地区。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途径可以通过国家税收对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转移支付;京、津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用水量,按比例分摊环境成本;另外,受水区可通过到输水区投资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间接补偿,或利用都市优势帮助输水区向国家争取建设项目和投资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水源库区政府也可以积极争取世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援。

结论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5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工业;环境;脱钩;金昌

中图分类号:17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3-0162-04

DOI:10.13483/ki.kfyj.2015.03.03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旧有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以及一系列经济结构失衡,比如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过度依赖,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巨大等。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则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很好的模式。要低碳与发展共同前行,打破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恶化之间的连接势在必行。这个打破连接的过程就是脱钩(Decoupling),也叫解耦,即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对资源以及资源产业过分依赖,重工业比重大,劳动就业结构单一,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单位产品耗能大,空气与水体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另外由于建市时往往只考虑了资源优势,较少考虑自然条件与地理区位,多数城市位于偏远地区甚至沙漠里,又制约了城市进一步发展。这类城市若不及时转变发展模式,将会随着资源开采殆尽、环境严重污染而走向消亡。资源型城市建设低碳社会面临的困难是所有城市里面最多、最复杂的,若能成功转型,无疑将在我国建设低碳社会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甘肃省金昌市是典型的以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必然与能源的高消耗紧密相连。2012年金昌市工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为75.8%,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3.61%,工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7%,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市总能耗的88.23%。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完全避免污染物排放,有色冶金业作为金昌的支柱产业,向来是污染大户。同时金昌地处戈壁,生态承载力低,自然净化力差,高污染产出与低污染处理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金昌实现生态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工业发展对资源利用、环境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应用Tapio弹性脱钩模型定性定量地研究了金昌市2002--2012年间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耗、污物排放的关系,以探索新形势下资源型城市发展之路。

(一)方法和数据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脱钩”则是断开这种关联,即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与造成的污染。本文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统称为环境成本,代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脱钩”又被细分为“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前者指环境成本与经济同时增长,但环境成本的增速小于经济增速,后者指经济增长而环境成本下降。自从“脱钩”被引入到资源环境领域,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评估各地区的环境政策、发展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已有研究对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为主,判断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出现脱钩等现象以及脱钩的程度等。

在诸多脱钩研究方法中,以OECD的脱钩指数法与Tapio的弹性因子法应用最为广泛。弹性因子法不受统计量纲变化的影响,能够清晰界定和说明各种环境成本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数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政策方案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文采用Tapio的弹性因子法,公式如下:

其中e为弹性脱钩指数,EC为环境成本,DF为驱动力,代表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根据e与1的大小关系以及EC与ADF的正负情况,可以将脱钩状态分为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6个类型。由于传统上以e=1来界定脱钩还是负脱钩容易过分高估一些较弱的变化,于是Tapio法将该分界点向两边各扩充了0.2,定义0.8

本文全面分析了金昌市工业发展与环境成本的动态变化,利用弹性因子法计算了金昌市2002--2012年间工业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废水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脱钩关系。

本文从2002―2013年《中国环境年鉴》、《金昌市统计年鉴》与《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具体包括金昌市历年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耗水量等。由于工业增加值反映的是生产活动新增加的价值和转移价值,较之工业总产值可以更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模、速度和效益,所以选用工业增加值作为驱动力。

工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成本有两种形式,前一种是资源索取,表现为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完成生产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后一种是污染物排放,表现为向自然环境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前一种用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工业用水量来分析。由于工业增加值能耗数据缺失,故只能分析至2006―2012年。对于后一种,由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物)中废水以及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粉尘对环境有较直接、严重的影响,故选其历年排放量计算相对工业增加值脱钩指数。

二、结果

2002―2012年间,金昌市的工业高速发展,除却2008年受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使得该年工业增长率仅有5.4%,剩余年份工业增加值都是两位数的增长率,即%ΔDF一直为正,所以脱钩指数总是位于第一、四象限,只会出现强脱钩、弱脱钩、扩张性耦合与扩张负脱钩四种情况。但由于金昌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能耗,重点耗能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举措,提高了行业加工转换效率,使能耗增长速度慢于工业增长速度,从图2中可见,2006―2012年间工业能耗总量一直在增加,同时脱钩指数小于0.8,为弱脱钩,能耗增长率小于经济增长率。2008年金融危机时,工业增长率只有5%,能耗总量几乎没有增长,可见这一年脱钩状态虽好,却是由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

金昌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毗邻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稀缺,社会节水意识较强,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2002―2004年,工业用水增长量为正,同时脱钩指数小于0.8,因此为弱脱钩。2005―2006年实现了强脱钩。2007―2012年用水增加量都为正,2007年脱钩指数开始反弹,2008年达到了4.45的高值。2008年金融危机时工业增长率只有5%,而工业用水却大幅增加了24%,为扩张负脱钩。2009年为扩张耦合,2010年又小幅反弹,扩张负脱钩,随后两年脱钩情况逐渐变好,变为相对脱钩。

金昌市的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来源于硫化镍铜矿的冶炼过程,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核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破坏力。由于早期污染较大,近年来金昌比较注重污染物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与工业增加值的脱钩水平持续改善,2002、2004―2009年间二氧化硫排放量都实现了负增长,因此为强脱钩。但2011年出现较大的反弹,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9%,使得指数一度达到1.72,污染物增加量超过了经济发展。

烟(粉)尘主要是工业燃烧、冶炼、金属焊接产生的颗粒物,是大气环境恶化的另一元凶,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金昌地处戈壁,沙尘天气较多,自然状态下维持空气中颗粒物的正常水平已经不易,控制工业产生的烟(粉)尘则更艰难。从图中看出,脱钩指数波动较大,但除了2004、2006年为扩张负脱钩,2009年为弱脱钩,剩下年份都实现了强脱钩。总体来说烟(粉)尘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金昌作为工业城市,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排放得不到控制将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2002―2006年、2010―2012年废水排放脱钩指数与二氧化硫趋势相近,2006―2010年间,工业废水脱钩指数经历了一次反弹。另外,在研究年份中,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以3~4年为周期波动。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全面分析了金昌市工业发展与环境成本的动态关系,利用弹性因子法分析了金昌市2002―2012年间工业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废水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脱钩关系。

研究发现:金昌市工业产值增长与环境成本之间基本呈现出弱脱钩状态,有少数年份呈现出扩张性耦合与扩张负脱钩状态。2002―2012年间,金昌市的工业产值高速增长,造成能源消耗不断增多。但由于产值的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因此能耗一直都呈现弱脱钩。但在2011年工业用水量、二氧化硫排放、废水排放脱钩指数出现了反弹,可能是由于:(1)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有色金属价格迅速下跌,金昌市工业产值受到影响,同时工业产品产量没有减少,对金昌市工业增长形成了一定压力;(2)2011年同时也是金昌火力发电、电石、炼铁等高耗能生产快速增长的一年,随着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逐步实施,减排空间正逐步压缩。总体来看,金昌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已经开始减缓,但各个分压力的减缓幅度并不相同,有的已经实现强脱钩,有的还是弱脱钩。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就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看待脱钩过程中的波动

一方面,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向外输出资源,极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影响,一旦外部需求减少,就会极大影响当地的生产活动,造成滞销以致减产。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对有色金属需求大幅减少,由于各个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量不一样,对金昌市不同的环境成本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减排容易受到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如新颁布的环境政策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新近投入使用的污染处理设备等。因此脱钩过程并不会是一路平坦,而是有波动的,甚至有可能出现倒退的情况。对此,政府和监督机构应该理性看待城市脱钩过程中的波动,坚持贯彻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因为暂时的波动而失去信心。

(二)灵活探索转型道路

资源型城市的职能是不断地开发资源和输出资源及其加工产品,其分工定位是造成现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而产业转型恰恰是我国降低能耗的重要方式,故而资源型城市目前只能靠技术改造与淘汰高耗能来节能降耗。由于这种方式节能空间有限,能耗不可能大幅降低,因此对于这类城市应结合其特殊性,不应生搬硬套其他城市的指标,实行综合治理,维持污染排放在较低的水平。虽然尚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型,但城市仍可以进行多元化有益尝试,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6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及宜居城乡创建、农村污染减排为抓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围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重点,统筹规划,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不断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要结合各镇(街)功能区定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周边的镇(街)要在发展中坚持环境优先战略,加大治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山区镇要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加强镇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创新机制,协调联动。

创新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形成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充分发挥各镇(街)组织、引导和指导作用,落实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宣传手段,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公众参与,确保行动计划得到全面落实。

(三)工作目标。

到2013年,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基本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部分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污染源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群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完成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完成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基本完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基本完成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场建设;

实施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完成全县30%的自然村综合整治建设;

开展1至2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实行“以奖促治”,综合整治;

开展生态镇村建设,建成省级生态镇1个以上、生态村3个以上;建成市级生态村(镇)6个以上;

开展宜居镇村建设,建成1个宜居城镇,2个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

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态健康养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二、主要任务

(一)以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1、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

2013上半年完成全县各镇(街)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估,逐步建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定期监测制度,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监督监测制度化、常态化。2013年底前,逐步开展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监测与评估工作,为科学有序开展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2、稳步推进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统筹城乡供水,扩大市政统一供水范围,减少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数量。依法开展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饮用水源保护区应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到2013年,完成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方案。

3、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定期开展影响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安全隐患排查,依法取缔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防止水库水华及水源污染事故的发生。

4、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充分利用现有自来水管网,加强统筹规划建设,通过管网延伸方式实现连片、跨区域供水。结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农村居住人口分散的山区,因地制宜选择较小规模的集中式或分散式供水,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到2013年,全县基本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全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以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按照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要求,加快推进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水源保护区红山镇及其他山区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污水输送管网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对于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且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分散处理技术;对于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或旅游业较发达的村庄,可推广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集中处理技术。符合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可采用城乡统一处理模式,将污水纳入邻近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

6、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

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县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到2013年底,完成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使其服务涵盖县城及周边镇村。

开展“大清洁、乡村美”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进一步清理农村垃圾,建立保洁机制,完善现有“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在远离集镇的村庄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深入推进乡村清洁美工程。鼓励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要在优先推行垃圾分类基础上,选取有机垃圾与秸秆、稻草等农业废物混合堆肥以实现资源化利用,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垃圾定期运到附近镇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建立农村环卫保洁制度和垃圾收集运输机制,通过每家每户参与以及鼓励农村低保人员参与等多种形式,建设相对固定的环境保洁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转运车辆,维持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运行。

(三)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推进农业污染减排。

7、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

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依法划定畜禽养殖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畜禽养殖业有序、可持续发展。

要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畜禽养殖业的各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督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达标排放。要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的环保监管档案,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逐步将其纳入环保日常监管范围,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2013年6月底前,要完成制订本地区畜禽养殖业整治方案,开展统一、集中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清理整顿行动,并于2013年底前完成本地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区)清理整顿工作。

8、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

以列入“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及列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重点,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要明确本地区农业源减排的目标、任务及工程项目,加大投入,推进畜禽养殖全过程综合治理、加快各类治污设施建设或升级改造、改进养殖方式、提高养殖专业户小区化管理水平,引导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和统一治污,促进“十二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力争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积极推广生态养殖。

积极推动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开展环保达标创优活动,建立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畜禽养殖场(区),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从源头控制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开展生态养殖和固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引导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化转型,推动种养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等农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将污染治理与能源开发、资源回收利用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做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面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和改造,完善环保设施。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因地制宜推广干清粪或铺垫式节水清粪、有机肥生产、沼气化处理、农牧林种养结合等多种形式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四)以实施名镇没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推动村庄综合整治。

10、全面开展村庄综合整治。

积极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围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与村庄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开展整治。坚持“抓点、带线、促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危害农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大力实施整治,针对不同地区存在的某一类最突出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连片治理。

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到2013年全县完成全部建制镇总体规划,完成70%以上村庄规划。以村庄规划为指导,结合宜居村镇创建活动,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全面开展村庄整治。重点抓好城镇的出入口以及主干道、国道、省道两侧1000米以内的村镇整治建设。按照建设宜居农村和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强污水治理,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开展乡村清洁美工程,加强垃圾收集和处理,做好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推进“卫生村”、“万村绿”等创建活动,实施“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实现每年整治15%的自然村的目标,改善农村生态条件。

(五)以开展生态示范及宜居村镇创建活动为重点,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1、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1至2个镇推进生态示范建设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注重加强生态村镇创建等基础工作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工程建设。到2013年,全县新建成省级以上生态镇1个以上、生态村3个以上。市级生态村镇6个。

12、积极推进宜居村镇创建活动。

认真按照《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办发〔〕24号)、《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试行)》要求等,以宜居村镇创建工作为统筹,以宜居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的行动计划编制、实施工作。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工作,2013年前建成1个省宜居城镇、2个省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示范带动全县深入开展宜居镇村建设。

(六)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监管为重点,促进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

13、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的环境监管。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在农村地区开发建设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开展农村地区工矿污染专项整治督查,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

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监管,抓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和环境风险应急管理。提高资源开发环境准入条件,严格落实新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新开发矿山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履行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开展资源开发类和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落实企业和业主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责任机制,督促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预防,规范开发建设与日常运营活动,保护生态环境。2013年底要组织一次开展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自查工作,落实环评及“三同时”制度,落实生态治理和恢复责任,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各镇(街)要加强监管,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强化联动,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全方位监管格局。

14、加大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

以加强工矿企业污染防治监管为重点,从源头控制土壤污染,强化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农业区和农产品产地周边的工业点源,防止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农用土壤造成污染,严格限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开展对主要粮食产区、瓜果和蔬菜产地等重点地区土壤污染加密调查,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风险评估。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分类型制订和实施污染土壤管理对策,对土壤污染严重、不适宜种植养殖的土地,依法调整土地用途,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对受污染的农田土壤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示范。

(七)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5、积极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推广各类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降低农药施用量。调整肥料结构,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微生物肥料和垃圾堆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水平,结合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改进农膜使用技术,减少农膜对土壤的危害。建设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袋(瓶)等废弃物收集池,防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6、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因地制宜推广和开发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加大有机农产品基地、沼气示范等工程建设投入,推广稻田立体种养、“猪-沼-果”物能循环再生、丘陵山区立体种养、基塘结合、庭院立体经营等生态种养殖模式,建设与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物质的循环利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开展环保产品认证工作,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促进农产品规范安全生产。

(八)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提升基层环境监管水平。

17、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县监测站在2013年底前实现达标建设;逐步建立并延伸农村环境监测网络,提升对农村饮用水、土壤及空气的环境监测能力。完成重点区域内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并调整和扩大监测点位布设范围,在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增加重金属、蓝藻等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同时,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开展定期监测,对存在污染隐患或风险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适当增加监测频次。加强对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环境监测水平,使其逐步具备水、气、土壤中常规监测以及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能力。

18、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

县环保部门负责全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各镇(街)要设立专门机构,有条件的村可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农村环保工作。各镇(街)要积极探索,强化农村环境管理和服务,可通过将有关工作委托给村(居)委会、实行购买服务等形式,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

为切实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建立环保、发改、财政、国土、城乡建设、水务、农业、卫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生态办,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努力解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探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机制,建立本行动计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制度,由县生态办牵头分年度对相关单位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动员,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参与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行动计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明确职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县生态办、县环保局负责农村环境保护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行动进展情况,负责牵头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县环保局负责指导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问题村”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生态村(镇)创建等,强化农村饮用水源、畜禽养殖、矿产资源开发等环境监管,会同县水务局指导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县发改局负责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项目审批立项,并及时下达财政年度投资计划;县财政局负责研究制订有关财政政策和措施,按规定落实和监管农村环境保护行动所需资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名镇建设、宜居镇村建设,协助各镇进行村镇规划编制等工作;县村庄整治办负责村庄整治、名村示范村建设;县水务局负责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农业局负责指导和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生态健康养殖,负责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污染源减排等有关工作;县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县卫生局负责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监督管理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废旧矿山的生态修复等工作;县林业局负责农村的绿化工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三)加大资金投入,健全保障体系。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项涉农资金支持,用好省、市、县村镇规划编制和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有效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推动项目的实施。

统筹有关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断探索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治污成效突出、示范推广作用明显的项目和技术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订资金优惠及扶持政策。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