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范例(3篇)

时间:2024-07-26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范文

关键词: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工作过程导向,学习情景,项目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482-02

DiscussionofTeachingon"NetworkServerConfiguration"inSecondaryVocationalEducation

ZHENGMing

(NanjingXingangVocationalSchool,Nanjing210028,China)

Abstract:Workflow-wizard,the"networkserverconfiguration"ofteachingforapreliminarydiscussioninsecondaryvocationaleducation,proposedserverconfiguration"fourcycle"and"foursteps."

Keywords:networkserverconfigurationandmanagement;process-orientedwork;worksituations;projectdriventeachingmethod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完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各种形形的网络服务都需要网络服务器的支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已经将这部分知识内容纳入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成为主要的专业课程内容之一。

对高职《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已经有很多人做了许多探讨[1-3]。但在中职,面对着学生基础弱、课时少,以及学生面向的工作性质不同,教学设计的起点不能很高,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不能太庞大。

从实际考虑,中职“服务器配置”教学应该立足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拓展知识,同时兼顾学生以后可能面对的实际工作情况。笔者从网络管理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对中职“服务器配置”这一单元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1“理”、“实”一体,感性为先

服务器配置这一单元内容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又含有必须讲授又难于理解的原理,按照传统的流程,先讲原理,再进行实践,学生开始时具有的一些兴趣会在晦涩的原理中消磨殆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以实训为主线,自始至终都在实训环境中,将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形式呈现给学生,将课堂教学和实训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辅以对实训内容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的不同点,逐步加深对网络服务的理解。

2工作流程为主线,体会网络管理特点

为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网络管理员的基本素养,将配置过程总结为“四个周期”、“四个步骤”(见图1)。在每个服务器配置项目教学活动中,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工作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沿着这样的流程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检查。

“四个周期”其实是网络管理员日常工作的模式。首先,与个人用户不同,网络管理员负责处理的是全单位的计算机,他的所有配置和改动,要在全单位的计算机配置情况下综合考虑。一旦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到所有的用户,因此,网络管理员的所有配置和改动,必须事先加以规划;其次,服务器要对多用户提供服务,必须保证安全性,所有的配置在完成后必须加以记录,便于日后追踪。因此,第1、4周期虽然不是教材中的内容,却是网管员重要的工作职责。将这部分的内容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个步骤”是服务器配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服务器是为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的,因此,服务器配置是否正确,要从其他计算机上进行验证。而这是全无网络管理经验的学生难以想象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实训中,每次学生出错反映最多的地方是客户机的配置和验证。原因有二:首先,服务器配置错误要从客户机上才看出来;其次,客户机配置其实反映了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关系,而对学生来说,当两个问题发生关联时,最易感到困惑。因此,实训操作中我们特别强调服务器配置的“四个步骤”,尤其是从客户机上进行验证。我们通过对操作流程的强化,使学生了解网络环境的特点,体会网络管理员的思维方式。

3兴趣为引导,理解工作流程

成功一个自己的网站,是最初接触到网络的学生共同的兴趣。从这个基本点出发,通过实训讨论课,我们将知识、技能和“四个步骤”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并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4强调不同“服务”,整合实训内容

大部分学校教材中,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部分的内容比较杂乱,没有进行前后内容的联系与结合,即使是项目化教学的教材,也只是将每种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造成了学生学习各种网络服务管理时,前后颠倒,毫无联系,无法将学习内容统一理解与配置。

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各种网络服务的功能,将杂乱的网络服务划分为两大类:基本网络服务(图2)和网络应用服务。强化介绍基本网络服务的原理,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了解某一种或两种网络应用服务的原理。这样,不局限于操作系统平台,而是让学生体会“网络服务”的概念,在熟练掌握所学的特定服务器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四个周期”、“四个步骤”的工作流程,学会自主学习探索的图径。

5结论

针对中职网络专业“服务器配置”单元课时少、内容多、原理难以及学生基础弱的现状,结合网管员的工作实际流程,在教学中提出了服务器配置的“四个周期”和“四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取得了一些良好的开端。但是,如何在切合学生现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段剑伟.浅谈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80-92.

[2]王钧民,邢丽.《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增刊),2010(6):74-75.

[3]邢丽.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开发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3):92-93.

[4]梁家明.“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4):131+140.

[5]刘秀元.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魏茂林.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范文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具体由凭证单元、账簿组织、报表体系、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等组成,主要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完成对价值运动中所产生的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形成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对会计数据加工处理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数据处理工具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会计数据标准化、集中化和自动化;内部控制程序化。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在了解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之后,我们有必要知道这样的信息系统到底存在着怎样的风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给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会计电算化。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而且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增大,如硬件因素引起的风险、软件方面引起的风险、工作环境引起的安全风险、病毒“黑客”侵入引起的风险、管理因素引起的风险等。本文就管理方面的风险加以阐述。

管理风险是指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有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而引起的风险。它包括内部控制薄弱造成的风险、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备份恢复机制缺陷带来的风险以及内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引起的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处理方式和内部结构上与原来的手工会计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原来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保证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否则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单位会计工作的混乱,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甚至会给国家、社会、集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内部控制薄弱造成的风险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的应用问题

内部控制重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分离。采用计算机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这一在手工核算体制下常用的有效控制原则,在很多时候却得不到遵循。由于数据处理集中进行,导致职责合并严重,会计人员大大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职务得不到分离,如有些单位会计人员既从事数据输入、输出工作,又负责数据报送,这增加了他们在未经批准情况下,直接对使用中的数据和程序进行修改、复制或删除等操作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数据的准确和及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数据的安全性差

(1)数据信息易被篡改。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都是用纸张记录,其法律效力被广泛承认,而且所作的任何修改都会有痕迹留下来,数据不易被篡改。而在电算化会计处理过程中,计算机存储方式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不易实现签字、盖章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手段。因此,数据极易被篡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甚至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数据。

(2)利用数据信息进行计算机舞弊和犯罪。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这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机会。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般手工操作系统的银行舞弊案每次造成的损失为10.4万美元,而使用计算机系统的银行舞弊案的平均损失为61.7万美元,是一般手工操作系统的6倍以上。

3.审查、复核机制被削弱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工作被分成几个步骤,按一定的程序完成,任何一个步骤或一道手续的处理,都意味着是对前面步骤或手续的复核和审查,前一步骤中出现了错误,往往可以在后一步骤中被发现并加以修改。而使用计算机后,大部分会计处理步骤不再存在,被计算机所代替自动完成,审查、复核等控制机制随之削弱,甚至消失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记账、报表等均由计算机处理,再也没有经手人负责,如果处理过程出现错误,将无从追查责任者,审查、复核机制被大大削弱。

(二)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操作不当的形式有很多,但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现:①职员在进入电子数据处理领域时,没有经过适当的身份检查和识别。②没有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利用远距离终端进入系统。③口令泄露给未经批准的人员。他们可能自己寻找口令,或从废弃的输出结果中取得口令,也可以通过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以得到口令。④控制表中或授权等级库中没有及时清除离职人员的姓名和口令,使他们在离职以后依旧能够接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⑤没有受过培训的人员处理实际数据,有可能无意地改变或破坏计算机文件。⑥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人员对硬件设备的不正确操作可以引起系统的损坏,从而危害系统的安全。不正确的操作主要是指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的程序使用硬件设备。例如不按顺序开机、关机,有可能烧毁计算机的硬盘,从而造成数据的全部丢失。

(三)备份恢复机制缺陷带来的风险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计算机硬件存在着某些缺陷,如硬盘的损坏而没有备份,数据会丢失。即使有些计算机硬件系统存在恢复机制,但是恢复控制薄弱。如对备份文件未能做到恰当的保管;还有部分单位当系统遇到意外事件无法工作时,不知道如何恢复系统,也没有制订系统恢复计划。

(四)内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引起的风险

1.会计人员的无意行为

由于电算化系统内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或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的数据录入错误,操作步骤失误,监控力度不够等,使会计数据录入或处理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和不完整。

2.人为的舞弊行为

电算化系统的内部工作人员为了达到窃取商业秘密、非法转移资金、掩盖各种舞弊行为等非法目的,有意协助竞争对手获取和破坏会计数据,从而对会计软件数据等进行非法篡改、删除,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要保障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各单位不仅要遵循国家制定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及计算机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还应建立一整套从投入使用、业务操作到设备管理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加强职务不相容的内部控制、加强数据安全的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控)。

1.加强职务不相容的内部控制

职务不相容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是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来承担不相容的职责。职务不相容控制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①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务分离。电算化部门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部门或人员,用户部门是指产生原始数据或使用计算机处理所得信息的部门或人员,两者之间应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②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务分离。电算化系统从建立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根据职能不同划分为两大部门,即系统开发部门和系统应用部门。系统开发部门主要承担系统的开发研制以及系统的维护工作等,系统应用部门主要负责日常会计处理工作。③岗位授权的职务分离。单位应根据企业规模及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设立系统管理员、电算主管员、软件操作员、系统维护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这些岗位可以一人多岗,也可以一岗多人,但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2.加强数据安全的内部控制

数据安全控制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毁损、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数据处理结果正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和审批,并经有关的内控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②数据处理控制。包括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和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控制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文件标识、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等。③数据输出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与输入数据是否匹配,输出数据是否完整,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3.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控

随着会计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手工方式下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要求,这就要求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内设置操作与监控两个岗位,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份备份。当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机器上,由监控人员进行即时或定期审查,一旦出现数据不一致便进行深入调查,以实现有效牵制,从而实施有效监控,加大审查、复核力度。

(二)加强操作管理的内部控制

企业操作管理控制主要用来规范每一个操作员的行为以及各自之间的权限,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操作管理的内部控制一般包括:

1.严把操作员上岗关

操作员必须经过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持有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方能上岗。

2.规定操作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

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真实,对需输入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电算主管员审核签章,操作员不得输入计算机;对已输入计算机的凭证需由电算主管员核对并签章后方可登记机内账簿。同时,操作员应按被授予的权限严格作业,不得越权接触系统,以避免人为因素或操作不当给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3.建立操作员上机登记制度

操作员应认真填工上机日志,记录每天的上机操作内容,并定期打印会计软件提供的上机日志。

4.操作员不得泄露密码

为防止密码泄露,企业可对操作密码实行双人控制,即将所设密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电算主管员掌握,另一部分由操作员掌握,只有两者同时兼有密码,方能进入操作。这样可以达到相互监控的目的。

(三)建立多级备份机制

1.服务器双机热备份或RAID镜像技术

在后台建立双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进行系统热备份,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自动切换,保证在一般故障情况下服务器系统的不停顿工作,这在多账套、多部门应用以及远程网络服务条件下保持数据库不间断服务尤其重要。RAID是廉价磁盘冗余列阵的英文缩写,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它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冗余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即一个逻辑磁盘由两个物理磁盘组成,并且每个写操作都在两个磁盘上进行,如果其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数据可从另一个磁盘读出。

2.财务软件系统自动备份

财务软件系统必要的自动备份可以弥补用户自主备份不足所产生的损失,虽然它会消耗系统资源,并且频繁的自动备份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一般是定期自动备份(如一周、一月)和数据更新时强制性自动备份(如大量数据输入、结账时的备份)。

3.系统管理员定期集中备份和账套主管的日常备份

这是用户自主进行的备份工作,要做到勤备份、少恢复,任何恢复操作必须有明确的书面记录,记载数据恢复的原因、恢复时间、恢复人和用以恢复的备份数据详细情况。数据的备份应分别存在3个以上地点,并由专人保管,贴上写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并定期进行转储。

(四)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及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制度

1.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搞好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后续培训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高质量的会计软件需要优秀的软件设计者的研制开发,会计软件的持久应用也离不开称职的软件操作人员,他们应该是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不断升级,有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也存在升级、增加新功能的问题,这就要求将会计电算化培训列入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内容中去,在培训时不仅仅是对操作系统的培训,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机制,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步骤范文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任务驱动法;应用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学校就应该以培养综合能力强、各方面素质高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任务驱动法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加强任务驱动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为培养新型人才做好准备。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所谓任务驱动法指的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一项教学任务,该教学任务之重要蕴含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完成他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从而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对该项任务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能够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合作学习或者自主探究等等。

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任务驱动法,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任务驱动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善,在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确认,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不复存在,这就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保证。

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步骤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设计教学任务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应该注重任务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够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综合其中,是学生能够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协调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任务的实践性,所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完成,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任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比如,在布置学生对操作员的权限进行设置之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权限。

(二)提出教学任务

教师在提出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因为情景会给学生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感觉,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从而能够使学生调动所学习的知识参与到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来。比如,在学习对会计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给学生布置初始化设置的教学任务,在提出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以“财套主管”的角色登陆完成相关任务,其中的任务应该包括本章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会乐于担当教师给自己所安排的角色,并挠有兴趣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

教师提出教学任务之后,就应该由学横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分析任务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暗示,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讨论。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总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任务,提出该任务会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实践教学任务

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制订了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步骤之后,就应该付诸实践。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自主选择,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小组合作是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从别人身上学习到更多知识,从而能够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独立完成任务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实践的能力。当然,任务的完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

三、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比较强,学生要了解相关会计软件的所具有功能,同时还要具备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借助于任务驱动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门课程,但是学习一门课程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就能够完成的,教师还应该注重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任务驱动法和其他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效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进行科学的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衡量和评估的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实施了任务驱动法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所提出的目标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评价系统应该力争科学合理全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首先应该确定教学任务,然后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提出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分析教学任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该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效结合;第二,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辽宁;辽阳;111000)

参考文献:

[1]冯志平.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09)

[2]罗莉.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3]孙莲香.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08)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