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三年级语文教案(整理6篇 )

时间:2024-03-28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篇1

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

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3、知道写日记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格式,初步学会写日记。

4、能正确朗读课文。

5、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善于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作业

本第三题。

[

雷锋日记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篇2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精致浅显的童话故事,故事好懂有趣,学生喜欢,故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课中我设计了“文字串门”游戏,让学生变换标点和文字顺序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对这个游戏尤为感兴趣,连平日里不怎么爱动脑的陈卓都举起了小手,很多同学在游戏结束了还意犹未尽。我不由想到,如果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语言活动,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主动性吗?“文字串门”游戏从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篇3

蜗牛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但幼儿只是知道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对蜗牛的其他外形特征及其生活习性了解甚少。

为了让幼儿真切知道蜗牛喜欢生活的环境,我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先带幼儿进行了一次捉蜗牛的活动。因为是分组活动的,每一组有一个小组长进行负责,所以一到室外,有的小朋友就连忙四散走开了,有的小朋友却是很有秩序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进行了讨论,只听有的小朋友说: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呢?菜叶上,潮湿的地方吧,草丛里,墙角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争论着。“走,去那里看看。”小组长小静指着种植园地说。于是一组的小朋友全都跟了上去,“这儿,这儿肯定有的。”他一组的小朋友连忙蹲下来用手轻轻的`扒开菜叶,很小心的样子,但是没有找到,有几个小朋友就产生了疑问了:“这里怎么一只蜗牛都没有啊?”小静发话了:“到那边去找找看。”大家都一窝蜂的跟着他来到了食堂后面,不多一会儿听见了一个很兴奋的声音“我找到了一只蜗牛了!”只见娜娜小朋友大声的说着。其他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东西,不找了,围着娜娜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有的说:“让我看看呢。”有的嚷:“我都看不见了。”还有的说:“我也去找找”这一句话一说口,小朋友都分散开来了,又一次去寻找了。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没有去打扰他们,来到了另一组,因为从他们的脸上没有找到“高兴”两个字。走近一看,才了解到了原来他们一组一只蜗牛都没有捉到,失望在他们的脸上是显而易见的。我请他们请教其他的小朋友是怎样捉到的方法时,“希望”两个字立刻出现在他们的脸上。仔细的观察小朋友捉蜗牛的情景,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是那么的认真,没有一个小朋友在偷偷的玩,包括我们班的调皮王也是那么认真的在探索,在发现。

然后,我们把蜗牛放在自然角里饲养,小朋友们带来了菜叶,观看菜叶的变化,观察蜗牛爬行时的样子。我还为幼儿提供了辅助工具——放大镜。借助放大镜,幼儿细致地观察到了蜗牛的两对触角。

通过亲身体验,幼儿获得的有关蜗牛的知识不再是空洞乏味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篇4

当晨雾中的女孩带着心灵的清香,款款步入月季花丛,俯下身子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多美的境呀,多美的情呀。课文涤荡着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如花瓣沁人心脾。

美文美教!在美的朗读中品味,在美的抄录中深蕴,在美的对话中感动,在美的情感中流泪。

围绕着女孩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展开朗读,读中找到根据,读中悟出情感。

当学生在我不舍得摘下整朵花......省略处填空,但我太爱妈妈了,我想看到她的微笑但我想让爸爸不担心,让妈妈开心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希望妈妈的病快点好呀!一声声孩子们的心声,在我的心中震颤。

当孩子们表演着我和母亲的对话时,浓浓的真情尽情流淌。

当今天孩子们的爱母小报摆在我的桌上,一张张和母亲的合影,一张张展开的笑颜......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篇5

1.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编故事。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习作兴趣。

3.能够语言通顺、内容具体地把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把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写清楚。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2.交流、想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讲述故事的内容和感受。

1.听故事想象。

师绘声绘色地讲《萤火虫和小星星》的故事。

师生对话、交流。

话题之一: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有的复述故事,有的抓住语言、动作和关键词句说故事,有的创造性地说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话题之二:你们是怎么听的?说说自己听的方法。

生:一是听出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二是边听边想象画面,让自己头脑中有一个鲜明的形象;三是听出重点和故事说明的道理。

2.编故事想象。

(1)小组互说。要求人人都发言,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

(2)全班交流说。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3)创造性地说。师生可点拨补充。

1.明确要求,自主拟题。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1)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做主人公。(2)重点想象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事。(3)主人公不宜过多,题目应简洁,如:《猴子新招》《小白兔与长颈鹿》《黑熊爷爷病了》等。拟题方式仅供学生参考。同学们相互交流自拟题目。

2.自由想象,完整叙述。(生介绍自己的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3.放手试作,创新表达。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用笔写下来,相信你是最出色的童话大王。

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网篇6

学完《灰雀》这篇课文后,我发现学生不是很会思考问题,不是很会针对自己的疑问提出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不少缺陷:看问题不全面,不善于联系实际地看问题,不能有条理地分析……是呀,否则也就不是小孩了,但是,如果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设疑产生自己的想法,并能大胆地将它说出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能自圆其说,也是很不错的。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