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美学特征范例(3篇)

时间:2024-07-28

设计的美学特征范文篇1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83-03

一、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由来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说来,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就是指这四个基本特征在视觉图形上的表现。

艺术家在塑造个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创作环境以及所依据的创作理念,都深受其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同一地域的艺术家们因生长环境中文化的大同小异,其创作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最终会扩大并形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精神,于是也就有了民族特征这一概念。

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独有的特征。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视觉艺术风格。

当然,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不同时代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二、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特征。譬如,日本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学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日本化”设计风格,它具有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东方韵味特征。德国视觉艺术设计受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它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为设计趋向理性,重点在简洁、直接,注重可读性,与德国严谨务实的民族特征相吻合。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受其民族特征影响,其设计形式注重人的个性、情感和心理的表现,美观灵活,充满意式幽默,这是在“文艺复兴”的文化底蕴下形成的民族特征。中国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是含蓄、传神表意、以意代形等,这是儒学文化等传统意识形态造就的。

日本的视觉艺术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与柔和的民族特征。“雪”“花”“月”和“物哀”等是日本自然美学观念的精髓,也最常见的设计题材,通过对这些具备强烈民族特征的图像的设计,表达人们对自然之中稍纵即逝的、纯洁的、伤感的事物的喜爱。在色彩方面,日本的视觉设计运用“白”“青”等素简、清淡之色较多,他们喜欢自然事物及植物的原色和水的清纯无色,这是因为日本民族把自然事物的色彩也赋予了美学和文化学的意义。在视觉艺术设计中,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就表现为一种图像简单、不完整、破损和以物寓意的设计风格。

德国的视觉艺术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它的视觉艺术风格趋向理性风格,严谨、精致、务实是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非凡”的民族特征。在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设计师的思维极其广阔,不拘一格,比如一些设计师常常会利用很平常的书本、灯泡与铅笔等素材,将其组合、分割、拼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思维手段表现强烈的意念追求,进而演绎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寓意的新视觉形象。

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师非常善于从“文艺复兴”的丰厚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并使之与自己的设计完美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后“实用加美观”原则让他们的设计有个性、自我的风格。除实用之外,设计师的思想、追求、和幻想会被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设计别具一格,更加出众。总的来说,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核心是人的力量;抛弃低劣的人性,恢复、高扬明晰的审美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意大利设计追求的美好境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中国文字、工艺品和许多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这些独特形式,即民族特征,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可以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形式专利”。它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相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当代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的新风格。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与凰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又体现出现代视觉语言的特色。中国2008北京申奥标志,其形象以传统的吉祥造型“盘长”为基本构架,这种造型源于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在民间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心心相连,事事如意”之意。可贵的是,设计者还加入了时代的设计形式,对“盘长”的造型做了出人意料的夸张设计――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断意连”的写意手段,使其“静”态之形变为动态之像。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结”“运动员”和“五角星”三种意蕴的结合,其形象可以说是生动自然、寓意深刻。整个标志既洋溢着吉祥之气,又有运动意味,体现了民族特色。

三、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视觉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趋势必然导致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步减弱,甚至可能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虽然国际性的设计可以带来传达上的方便,但是,如果缺乏民族性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多元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可能会走向刻板、高功能化、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在全世界视觉艺术设计日益趋向相似的时候,有一些设计师开始关切设计的个性,关注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史,这个文化资源宝库为我国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在现代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学会深刻地理解和继承民族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同时在与国际设计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积极地吸收其精华,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的民族特征,打造中国式的视觉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英国设计基础系列:视觉形态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设计的美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建筑艺术工业设计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一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但建筑艺术只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美的空间形象。它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欣赏主体和建筑形象相互作用的体验与鉴赏活动。它是欣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主观心里意绪。所以,人要是自己居住的环境空间更加艺术化,就必须能够发现、感受建筑艺术的美,能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去充分领略它的魅力。而这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十分的重要了,它对人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根据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造型,创造出一个既适宜居住和活动,又具有一定观赏性的空间环境的实用艺术。它一方面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技术活动,在适合物质材料的性质和规律的情况下,改变物质材料的面貌,使它适合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审美功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类的审美感受。物化着人类的精神体验。建筑艺术的实用性。一方面表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适用于主体的活动需要。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建筑的外部形式适应于材料的结构功能。建筑艺术直观的形式美,往往都是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其次,建筑艺术是一种空间创造艺术,它的审美特性常常直接表现在它自身所具有的造型美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艺术虽然始终是适用于审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如果建筑造型缺乏形式美和表现力,建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门艺术。所以,建筑艺术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形体、比例、尺度、质地、色彩、装饰等建筑语言,根据对比、同一、均衡、节奏韵律等造型规律,创造出可视的三维空间艺术形象。总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集中体现在建筑的造型上。而不同的建筑形式。又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或是形式美的愉悦,或是精神的震撼,或崇高、或优美、或独特、或怪诞。但建筑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的审美特征出了与它自身的空间形式有关外。还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建筑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态。它一旦建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环境集体的一个部件,因而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构成它的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如果建筑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就会拓展建筑的意境,增强它的审美特性。

第三,建筑艺术还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与音乐的确存在相类似和关联的地方,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以类似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同时,建筑艺术与音乐的关联还表现在二者都运用数比率。所以我们说,建筑具有音乐的某些审美特性。

第四,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由于建筑既是一种物质生产,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所选用的物质材料、结构方式、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不仅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时代的物质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情况,而且也凝聚着一定的阶级、民族、时代的心理情绪、精神风貌和审美理想。积淀着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因此,人们把建筑称作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欣赏建筑艺术。就像是阅读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第五,建筑艺术具有反映生活的抽象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反映,但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具体的描摹、再现客观生活,它通过抽象的线、面、体的表现手法去隐喻、象征的表现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真实。总的说来,抽象性、象征性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特征,象征、隐喻的运用使建筑艺术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精神功能。但这种象征应该自然的从建筑本身中流露出来,而不是刻意的加以修饰的表达和摆弄,可以说,建筑的象征愈抽象,它的魅力就愈永恒。

总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人们欣赏建筑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人们充分地掌握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才能充分的感受建筑的魅力。另外,无论我们身处室外还是走在大街上,始终不能摆脱那些分割的建筑空间与巨大触目的建筑形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对建筑艺术进行鉴赏和审美。

那么建筑艺术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又是什么呢?

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的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工业设计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工业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算起,经过包豪斯的设计革命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家,由于普遍的重视工业设计,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工业设计已远远超过工业生产活动的范围。形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它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生活的各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工业设计还反映着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的问题,引导着人类健康的工作和生活。

设计的美学特征范文

伴随着美学设计发展,一些学者对美学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美学评价的主观性及不确定性,使得设计者很难得到客观评价结果,因此研究美学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神经网络由于其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非线性、容错性和推理能力等美学评价中所需的良好特性,非常适合处理美学评价这类涉及因果关系、数据中可能存在矛盾和错误的不精确知识.

本文以工业缝纫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学特征的参数化产品外形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形态要素与外形模型特征参数之间关系,运用特征参数表达美学形态要素,实现了产品的参数化外形设计.以100种外形模型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美学评价结果,将模型特征参数与对应美学评价结果作为训练样本,构造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美学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基于该系统的产品最佳外形设计模型.

1.基于美学特征的参数化产品外形设计

产品外观主要受其关键形态要素控制,通过形态要素的放大、缩小、变形及组合,可获得不同的外观创意设计效果,形态要素与产品外形特征控制参数存在关联.以工业缝纫机为例,假设其美学形态要素总共有m个,决定其三维外形的主要特征参数有n个,则形态要素与特征参数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

1.1形态要素的提取

工业缝纫机芙学形态要素主要集中在形状、表面特征和各部分比例关系等方面.本文以不同品牌的37种工业缝纫机作为样本,从整体与局部对其形态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1)比例形态要素.如图1所示,基于实验样本研究,总结归纳出工业缝纫机各部分之间关键出例关系如下:a.总长度与总高度之比;b.机头长度与总体长度之比;c.机尾长度与总体长度之比;d,中部主轴高度与总高度之比;e.顶部宽度与底部宽度之比.

2)机头形态要素.从主视和侧视2个方向研究得到表1所示的机头形态要素.

3)中部主轴形态要素,中部主轴形态从长度与横截面2个方向研究.研究其截面方向时,假定侧表面为2个垂直平面,则中部主轴横截面主要由其底部特性决定,表2给出了中部主轴形态要素.

4)机尾形态要素.机尾两侧表面形状基本确定了机身侧表面形状,其形态要素主要考虑形状及顶部与底部宽度比例.沿机尾右视图方向对其进行分析,形态要素归纳为表3所示的6种类型.

5)内轮廓曲面形态要素.内轮廓曲面形态从截面和长度2个方向进行研究.截面形态同中部主轴截面形态要素;长度方向形态主要为直角过渡型和抛物线型2种风格,如图2所示.

1.2基于美学特征的参数化产品外形设计

1.2.1外形特征参数与美学形态要素间的关系

基于形态要素分析,将工业缝纫机归纳为表4第1列所示共12个主要形态要素,表中“〇”表示形态要素与特征参数之间存在关联.针对这些形态要素,利用UG软件,基于参数化建模思想,将工业缝纫机的12个美学形态要素与三维参数化模型的特征参数建立联系,完成基于美学形态要素的参数化三维模型的建立.

图3所示为参数化模型关键特征参数作用位置示意图,图中&~巧7含义与表4中相同.模型共有17个关键特征参数控制缝纫机12个美学形态要素,表4所示为缝纫机12个美学形态要素与模型17个关键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某些形态要素是由多个模型特征参数控制的,反之,一个模型特征参数又可能影响多个形态要素.

现以机尾为例说明特征参数如何控制对应的形态要素.机尾右视图轮廊形状由图3所示特征参数Pg.P,及P1()控制,其中,P?)和分别为机尾顶部和底部宽度,改变这2个参数可实现缝纫机机尾顶部与底部的宽度尺寸及二者比例关系变化.Pj机尾右视图轮廓线中两侧曲线的形状控制参数,侧曲线通过构造规律曲线方程实现.两曲线方程分别为

现以机尾为例说明特征参数如何控制对应的形态要素.机尾右视图轮廊形状由图3所示特征参数Pg.P,及P1()控制,其中,P?)和分别为机尾顶部和底部宽度,改变这2个参数可实现缝纫机机尾顶部与底部的宽度尺寸及二者比例关系变化.Pj机尾右视图轮廓线中两侧曲线的形状控制参数,侧曲线通过构造规律曲线方程实现.两曲线方程分别为应用UG草图功能及控制曲线,分别在如图4a所示的基准平面1和基准平面2内构造了2组封闭曲线.平面1内构造的第1组封闭曲线由Linel,Line2,Line3,LawCurve1和控制曲线LawCurve2构成;平面2内构造的第2组封闭曲线由Line4,Line5,LawCurve3及控制曲线LawCurve4构成.

第1组封闭曲线中Line1,Line2和Line3全部在草图中完成,并对其施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尺寸约束如图4b所示.其中,Wup为机尾上表面宽度,H为机尾髙度,为机尾下表面宽度;改变这3个参数,可驱动工业缝纫机主表面发生改变.

几何约束保证封闭曲线各连接关系不变.控制曲线LawCurve1与LawCurve2为外形变化控制规律曲线,其参数方程表达式如式(1),(2)所示,2条控制曲线均以图4中Line1的中点A作为参考点.基准平面2内封闭曲线组构造方法与基准平面1内封闭曲线构造方法类似,本文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工作,以图4a所示基准平面1内的Line1,Line3及控制曲线LawCurve1与LawCurve2组成的封闭曲线作为截面线,利用UG实体造型中的拉伸(Ejanjde〉功能,沿Line5方向拉伸形成实体SolidA;然后再利用自由曲面造型功能中的StudioSurface1乂1,分别选择LawCurve1和LawCurve3形成自由曲面,如图4a所7P;同样,选择LawCurve2和LawCurve4形成另一自由曲面_最后,用这2个自由曲面剪切前面通过拉伸生成的实体SolidA,郎得到工业缝纫机侧表面.

1.2.3外形设计实例

为使工业缝纫机外形模型符合实际,模型对应的17个特征参数必须在一合理范围之内取值.根据对现有各种缝纫机产品尺寸、比例等形态要素的取值进行测量J3纳,本文确定了17个特征参数的扱大值和极小值,并且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

图5所示为4个缝纫机模型,分别对应4组不同特征参数(主要区别为特征参数尸^尸卜戶⑴值).

2.基于BP网络的工业缝纫机美学评价系统

2.1调査样本的生成

本文的调查样本数目为100个,通过给定100组不同的工业缝纫机模型特征参数生成.从中随机选择80个模型样本作为BP网络评价系统的学习集,其余20组作为测试集以测量评价系统的泛化误差.

本文将100个调查样本分为和J4类,H类体现在缝纫机模型机头、机身的不同形态;C类体现缝纫机内曲线、机头主视图和机尾主视图的不同形态;B类体现在缝纫机比例形态变化;J类体现缝纫机中部主轴截面、机尾截面的不同形态.

2.2调査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的处理

产品使用者是产品市场要素的关键环节,是创造新产品的主要依据.设计新产品的目的即为使用者、消费者服务,因此选择美学评价指标时,应尽量选用消费者常用评价用语.本文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5个评价指标描述工业缝纫机美学:1)独特的-大众化的;2)协调的-怪异的;3)小巧的-粗大的;4)圆滑的-棱角的;5)满意的-不满意的.每组评价用语评价尺度分5个等级.

通过对50位客户调查获得了上述100个调查样本的调研数据.对于任一调查样本,其调研数据可表示为矩阵%(矩阵V,的列数为美学评价指标数,行数为被访者数目

2.3美学评价网络的构造

2.3.1神经网络的选择

本文选择BP神经网络构造美学评价系统.网络输入向量对应缝纫机外形模型17个特征参数值,期望输出向量对应该模型的5个美学评价指标值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

2.3.2BP神经网络层数选择及各层节点确定

工业缝纫机美学评价系统采用3层BP网络结构.输人节点为控制工业缝纫机外形的17个特征参数,输出节点为对应该模型的5个美学评价指标值,故网络输入节点数为17,输出节点数为5.采用实验尝试方法确定隐层节点数为15.隐层采用双曲S型传递函数,输出层采用对数S型传递函数.

2.3.3算法流程

工业缝纫机美学评价系统算法流程如图6所示,

输出向量对应该模型的5个美学评价指标值V=[0[%,处,…,火5]d=l,2,一,80.以80对学习样本(&,17)对网络进行训练.对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应用剩余20组样本作为测试集对其测试,得到误差平方和为0.687263.美学评价指标两相邻判定尺度间的取值相差为1,考虑到美学特性的人为主观因素等影响,该误差是可接受的,从而证明该美学评价体系能够作出合理评价,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本评价程序建立在Matlab软件平台,使得程序易于移植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

3.基于美学评价系统的最佳缝纫机外形样例

5个美学评价指标中,满意度指标表明顾客的综合满意程度,其他指标分别侧重于缝纫机美学的不同侧面.本文以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上述神经网络评价系统,获得了满意度值最大的一组工业缝纫机模型特征参数值,如表5所示.该组特征参数在评价指标丨独特性,协调性,小巧性,圆滑性,满意度丨下的评价分值为I_1.4005,1.9339,0.7413,1.1033,1,7291丨.图7给出了对应不同视图方向的三维参数化模型.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