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6篇)

时间:2024-07-29

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篇1

妇科慢性炎症主要的是指妇女生殖器官的炎症,包括各种复杂原因引起的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和白带异常等。女性生殖系统经常会感染各种特殊炎症出现外阴瘙痒、灼热肿痛、阴道充血、白带豆渣样、白带量多、疼痛、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开始,往往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导致其他恶性疾病的发生,严重损害妇女们的健康。。从病原学来说,支原体的致病能力弱于很多其它病原体,所以当真的出现炎症而且检查出支原体阳性时,首先要考虑有无其它病原体。因为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导致身体炎症后,身体局部抗病能力下降,才继发支原体感染的。因此,一定要对妇科炎症病因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防止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根据致病原因,妇科疾病可分为感染类、损伤类和器质病变类等,首先主要介绍常见女性生殖器官炎症的相关因素。

1、产生妇科炎症的病因

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垫,经期性生活等。宫腔手术精湛操作消毒不严。人流、分娩等妇科首先手术对宫颈及阴道造成损伤引发感染。女性外阴和黏膜是参与性活动的重要器官,性生活经常会对局部组织产生损伤或交叉感染。感染传播疾病:不洁性生活或过频导致病原体的入侵。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是相通的,病菌可由阴道进入子宫。女性外位皮肤非常娇嫩,皮肤汗腺丰富,皱褶多,隐蔽不暴露,透气性差,最容易被病菌攻击。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它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菌和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阴道口与尿道口、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

另外,也会患妇科炎症,成熟女性阴道pH值呈弱酸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细菌繁殖,预防感染的能力,而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内pH值较高,因此抗感染能力差,易被细菌感染。加之幼儿有随处乱坐的习惯,外阴易被尿液粪便浸渍,使易感因素增加,因此婴幼儿易患外阴炎、阴道炎。

炎症不及时治疗,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恶性病变。

炎症不治疗会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炎症的侵害环境中,对免疫功能、新陈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一些妇科炎症不仅危害女性本人,而且还会波及家人,若是妊娠女性,还可引起宫内感染、产道感染等环节感染新生儿,造成流产、早产、先天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

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篇2

关键词:产妇;泌乳量;干预措施;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06-01

母乳喂养是人类哺育婴儿的最理想方式,母乳是其它婴儿食品不可替代的最佳食品。据卫生部2010年5月6日资料显示,我国初产妇泌乳量相对较低。我国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大约是67%左右,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到的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纯母乳喂养率25%左右,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2002)提出的6个月内100%纯母乳喂养的目标差距较大。此外,国内外奶和奶制品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探索、研究母乳分泌不足的原因及诱发因素,提高母乳喂养率刻不容缓,对孕产妇进行干预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下面我们将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初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1.判断标准

泌乳量是一个弹性概念,自胎儿娩出开始启动,随后逐渐增多,10个月后又逐渐减少。泌乳量不足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妇幼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1992年规定,前3d内母乳总量200ml;每次哺乳时间30min;每日排尿6次;哺乳后仍有哭闹、觅食现象,凡有上述一项者视为乳汁不足[1]。

2.干预措施

2.1母亲生活、工作环境干预

本次研究在经过对1532名初产妇的调查后发现,母亲生活、工作环境状况,对照组与干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促进泌乳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长期进行户外活动,房子装修后过较长时间入住,居住环境周围绿化好、长期居住在空气清新地带等。

2.2认知干预

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认知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率。纠正其对传统做法(如忌口、过分避风、过分保暖等),让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正确的喂奶技巧,配合早开奶、多吸吮可促进早期泌乳量增多[2]。

进行孕期培训是认知干预的主要措施,通过培训让孕产妇熟悉分娩的每一个步骤,掌握分娩时的自我保健方法和要领,消除精神紧张和恐惧,充分发挥自身潜力,顺利完成分娩并成功进行哺乳。据陈满意[3]报道产前培训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刨宫产围手术期干预

近年来,由于围生医学的发展以及麻醉、输血和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妇营养强化,超重儿和巨大儿增多等现象,导致刨宫产数量不断增多。多数学者认为对剖宫产母亲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均能促进泌乳量[5]。因此,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全面及时的护理干预,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并采用各种有利措施来提高母乳喂养率。

2.3按摩干预

产后按摩是产科的一项新技术,在治疗泌乳量不足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妇因生产导致精神紧张、疲劳过度、气血虚弱等可引起产后泌乳量较少。通过按摩(包括产前、产后),增加了血液循环,使腺管通畅,同时,牵拉反射性地促进脑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从而促进泌乳量增加[6]。

2.4产褥期褥汗干预

产褥期褥汗即生产后的汗液分泌量,产褥早期,由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产妇穿着过厚,均使褥汗分泌过多,导致泌乳量减少。另外褥汗过多可引起产妇睡眠不足及情绪不佳,进一步加重泌乳量减少。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后健康知识的宣传,使产妇及家属认识到褥汗虽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过多对泌乳量有严重影响[7],减少褥汗过多的措施有;①室温不要过高。②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但要避免穿堂风。③产妇穿盖要合适,不要穿戴过多、盖的过厚,内衣裤要及时更换。

2.5情绪干预

情绪改变可经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乳汁分泌。如果情绪低落,错过泌乳启动的最佳时机则会导致泌乳量较少。故在产前因将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分析,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并教会产妇和家属育儿知识及预防保健措施,使其都能充分认识到产妇的情绪对泌乳量的重要性[8]。配合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提升母乳喂养率。

2.6母婴健康状况干预

母婴都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的前提基础。但一方身体欠佳,都可导致泌乳量减少,故应该做好以下工作来提高母乳喂养率:①合理搭配产妇饮食,增加产妇抵抗力。②保证产妇体力充分。③保证产妇居住环境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④教会产妇及家人科学育儿方法,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8],故尽可能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保证母婴双方身体均健康,进而促进产妇泌乳量增加,保证母乳喂养顺利实施。

2.7营养干预

正常情况下,产后乳汁分泌量逐渐增多。但当乳母热量摄入不足,如节食等可使泌乳量减少到正常的40%-50%,并导致泌乳期缩短。结合产妇机体状况和对食物的需求,适量增加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如多吃蛋、奶、鱼、禽、瘦肉等,补充足量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汤汁类,多吃海带、猪蹄和穿山甲[9]等,同时避免摄入退奶食物,如韭菜、麦芽水、麦片、人参等均有利于泌乳量的增加。

2.9不同喂养方式干预

有报道指出,按需哺乳可将泌乳时间提前并产生更多的乳汁。即完全根据婴儿哺乳需要和母亲乳胀感进行喂养,这样有利母亲分泌更多的乳汁。同时,当婴儿吸吮无力或吸吮次数不足时进行挤乳刺激能有效提高72h后母乳喂养成功率[10]。因此,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实施按需哺乳有利于泌乳量的增加。

3.结论

3.1全方位综合干预要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实施,必须从孕期教育培训、的准备、产后正确合理的护理、良好的情绪保持、母婴健康状况的改善、营养的保证、孕产妇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提供、按需哺乳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3.2加强孕产妇自身保健孕产妇应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多食用绿色食品、多穿宽松[11]棉质内衣、房子装修后过相对较长时间入住,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高质量的睡眠,正确进行按摩,做好围产期保健。合理营养,尽早开奶,母婴同室,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以减少出汗量,保证婴儿身体健康,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育儿方式,但泌乳量不足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应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干预来促进泌乳量增加,保证母乳喂养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编《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程》[S].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学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0-16.

[2]曹国敏,认知干预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探讨[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8,,2(2):174-175

[3]赖荣娣阮梅芳产前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1):42-43

[5]许招领,沈景丰,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95-1096

[6]徐亚平,辨证论治结合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3):210-210

[7]柴运娥产褥期褥汗与乳汁分泌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8.48(12):54-54

[8]朱文华,于桂玲浅谈母乳喂养中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9):851-852

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篇3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临床诊断;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且在临床上,产前超声诊断的范围及内容等,均获得了相应的拓宽,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关键技术[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筛查严重畸形儿,且能显著降低围生期的胎儿病死率[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及产前检查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6岁,平均(24.12±3.14)岁。孕周为19~39周,平均(28.0±3.5)周。1.2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GEVoluson-E8型,对胎儿的各系统器官进行全面检查和测量:在对胎儿肾脏进行观察时,应当扫查胎儿脊柱长轴纵切面,同时旋转超声诊断仪探头90°后,再对肾脏横切面进行扫查。1.3观察指标观察和分析胎儿肾脏结构、充盈状态、膀胱大小、回声特点,以及肾脏形态、大小等。

2结果

2.1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12例,其中重复肾1例、融合肾1例,肾积水2例、异位肾2例、肾脏不发育2例、肾脏发育不全2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2例。而产后实施超声检查并证实的为4例,合并脑积水为1例,经引产尸解为1例,羊水过少2例。肾血管于肾门区汇集典型病例见图1。肾脏发育不全病例见图2。孕28周,胎儿右侧肾积水并重复,右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囊肿及重复输尿管扩张图1孕28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孕31周,胎儿双侧肾脏较小,且肾动脉血流信号可探测图2孕28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声像图特点(1)肾积水:双侧肾窦分离,且肾脏双侧或者一侧增大,肾盂宽度>7mm。(2)异位肾:1例为盆腔异位肾,其主要表现为肾脏一侧正常,对侧肾区没有回声,且显示的肾上腺为平卧特征,肾脏回声只在盆腔内可见;声像图显示起自于肾动脉。而1例为同侧交叉异位肾,其主要表现为肾脏一侧具有两个肾脏回声可见,且为一小一大,声像图显示双侧肾脏分别具有一根肾动脉血流,而在对侧肾区则没有肾血管回声及肾脏回声。(3)融合肾:在脊柱两侧为双肾上极,脊柱前方为下极实质融合相连;其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两套肾血管回声。(4)重复肾:肾盂为上下两个,患侧肾增大。处于下部的肾盂没有出现分离,且为正常的强回声。同时在膀胱内部,囊形结构可见,上位肾盂与输尿管囊肿相连,从而造成了输尿管扩张以及肾脏积水等现象。声像图显示肾门区汇集有2组肾血管。(5)多囊性发育不良肾:不规则的肾形态,其周围有多个囊肿出现,且大小均不等,各个囊肿之间没有相互连通,可见回声增强的肾组织或者无正常的肾实质组织;声像图显示为点状血流信号或者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6)肾脏发育不全:双肾过小1例,即表现为比正常肾小二分之一以上,具有增强性的肾实质回声,且皮髓质结构显示不清晰。声像图血流显示,其双侧具有细小的肾动脉,而肾实质内部显示的血管不清晰。单侧肾脏发育不全1例,即肾脏一侧过小,且血流显示为健侧较粗肾动脉,患侧细小肾动脉。(7)肾脏不发育:缺如单侧肾1例,其患侧肾脏图像不能显示,且显示的肾上腺为平卧特征,存在健侧肾动脉。双侧肾脏缺如1例,即不能显示双侧肾脏,声像图血流显示不出双侧肾动脉,人在盆腔两条脐动脉之间,充盈的膀胱不能显示。

3讨论

泌尿系统一般在妊娠11~14周,通过体节外侧中胚层进行分化形成,且肾脏的主要功能为排泄[3]。在14周妊娠时,胎儿膀胱内会有尿液存在。20周形成肾单位,32周全部形成。通过阴道利用高分辨力的探头进行检查,早在9周时,就有可能显示胎儿的正常肾脏,且在12周时可对胎儿肾内部分结构进行观察,且在14周时可显示胎儿肾脏,在18周时则可恒定显示胎肾[4]。在临床上,胎儿泌尿系统疾病并不少见,且在胎儿生产之前,维持其生命的必需器官并非双肾,因为其主要是通过胎盘循环对代谢产物进行交换,因此在生产之前,肾脏发育不良胎儿或者先天性肾缺胎儿均可存活,但其生产之后就会导致死亡[5]。因此如果检查到孕妇存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则需采取措施终止其妊娠。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且目前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20例孕妇之后,检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为12例,而产后实施超声检查并证实的为4例。因此可以看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且能对临床治疗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且能对早期筛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以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中。

[参考文献]

[1]何治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5):19-20.

[2]马艳,席晓萍,彤丹.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6):6551-6552.

[3]梁汉飞,董文达.彩色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筛查的临床价值[J].实用全科医学,2005,3(2):126-127.

[4]宋冰,黄慧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86.

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篇4

前不久.甘肃等地陆续报告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查,导致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所服用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这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作出了专门部署。

启动应急机制,彰显以人为本

患儿的生命安危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

——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

——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对不合格奶粉立即实施下架。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

——有关地方和部门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机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全国各地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急部署婴幼儿奶粉专项检查,将三鹿牌受污染奶粉全部下架,逐一登记封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救治患病儿童。

目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正在垫付资金,争分夺秒救治病人。考虑到城乡接合部,县、乡、村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食用问题奶粉的婴幼儿比较多.卫生部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到边远地区,入乡进村,最大限度地发现病人,并将患儿集中到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进行集中救治.

工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即开展奶粉市场清查工作,一经发现2008年8月6日前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立即全部下架。并依法处理。

农业部迅速要求各地农牧部门成立生鲜牛奶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小组.按时完考,试大网站收集成专项检查任务,杜绝不合格生鲜牛奶流入市场。

公安机关对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开展了讯问、调查和取证工作.力争做到快侦快破,在证据确凿的基础上,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9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检查奶制品,整顿奶制品行业。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必须认真吸取教训,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事故处理,完善检验监督体制.加强监管工作。截至发稿,冀纯堂已辞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并被河北省委免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职务,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已经被刑事拘留.

奶粉事故凸显监管漏洞

经初步查明,导致多名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在原料奶里加入三聚氰胺的目的.是为了虚增牛奶中蛋白质的检测量。在所有被检出三聚氰胺的奶粉中.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最高的达2563毫克/公斤。

调查显示,三鹿集团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了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在确认奶粉的质量出现问题以后.三鹿集团也采取了召回部分市场产品、封存还没有出库的产品等措施。但是。三鹿集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奶粉竟然堂而皇之走出厂门。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有毒奶粉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环节。从此可以看出,恰恰是在“农田”到“餐桌”的产业链上,监管环节出现了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不仅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这其中,既有不法企业的利欲熏心.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基于狭隘的利益考虑,对食品违法行为“睁一只跟.闭一只眼”,这又怎么可能做到监管执法有力?

应该说,随着一个个大案要案的曝光,国家对食品药品市场治理整顿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情节恶劣、问题严重的案件还在相继出现。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一个“管”字,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至少应专业、独立、透明、公开,实行行政问责机制,一旦出现渎职事件,对监管者能够有效进行责任追究。

众所周知,食品专项整治中一直存在着“打不疼”、“打不死”的问题。有关人士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够,执法不严、打击不力,甚至以罚代刑、一罚了之。违法成本太低导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因此,对违法违规者,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从严惩处.从而使违法违规者追悔莫及,更重要的在于警示利欲熏心者,使其必须守法经营.不敢心存侥幸。

食品安全监管要多管齐下

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篇5

【关键词】单腔导尿管吸痰婴幼儿

【abstract】toobserveone-timedrapescavityintheinfantcatheterssputumsuctioneffect.method:will446casesneedsputumsuctionbydisposablesterilechildrensinglelumencathetersuckingphlegm,statisticalchildrensuckingphlegmefficient,adversereactions.results:usingdisposablesterilethansinglelumencatheterefficienttheconventionalsputumsuctionpipesputumaspirationhaveincreasedsignificantly,suckingphlegmadversereactionistheconventionalsputumsuctionpipesputumaspirationforsignificantlyless.

【keywords】sputumsuctionsinglelumencatheterinfant

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的24.5%—56.2%[1]。婴幼儿由于其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等,有痰不会咳,很容易堵在喉、气管或咽于胃中,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肺炎患儿有效排痰,决定着疾病的恢复时间。吸痰是儿科常用的、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也是婴幼儿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操作。吸痰是利用负压原理,将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或误吸的异物吸出,达到清理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但婴幼儿黏膜细嫩,抵抗力差,吸痰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堵塞吸痰管。我科对肺炎患儿吸痰采用不同材质,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治疗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需要吸痰患儿446例,男236例,女210例,支气管肺炎172例、毛细支气管炎160例,重症肺炎114例,其中日龄28天—6月234例,6月—1岁146例,1岁以上66例。

1.2方法

1.2.1材料

选用事达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规格:8fr,10fr,12fr,14fr。

1.2.2吸痰方法

评估患儿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按需吸痰。

吸痰前给患儿吸入高浓度的氧1—2min,防止在吸痰过程中缺氧窒息。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边。检查吸痰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压力,试吸少量生理盐水,将患儿转向操作者一侧,并使其张口,护士以无菌操作为原则,将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一般28天—6月选用8fr导尿管,6月—1岁选用10fr导尿管,1岁—5岁选用12fr导尿管,5岁以上选用14fr导尿管)装在中心吸引装置的玻璃接口上,一手将导尿管末端(连接玻璃接口处)折叠便可进行吸痰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要做到迅速、轻柔,吸痰完毕后再给予高浓度吸氧2—3min。

1.2.3效果判断标准

有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4%[2]。无鼻黏膜出血,口唇发干明显缓解,痰鸣音减少,无恶心,无阻塞吸痰管。无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4%,有鼻黏膜出血,患儿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无明显缓解,痰鸣音无明显减少,恶心明显,阻塞吸痰管[3]。

2结果

血氧饱和度>94%433例,占97.09%;口唇发绀明显缓解,痰鸣音减少442例,占99.10%;鼻黏膜出血5例,占1.12%;阻塞吸痰管8例,占1.79%。采用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有效率较采用常规吸痰管提高,吸痰不良反应较常规吸痰管明显减少。

3讨论

由于婴幼儿气管与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弹性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且黏膜柔嫩纤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排痰能力差,吸痰时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出血。采用单腔导尿管吸痰优点在于比常规吸痰管柔软,管壁薄,在吸痰过程中不易损伤鼻黏膜,且对于小气道梗阻常规吸痰只能吸出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而采取深部吸痰法更易损伤患儿黏膜。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有足够的长度,是硅胶材质,具有弹性,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深部吸痰时不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吸痰时要控制好吸痰的负压[4],避免因吸引负压不足,粘稠痰液在抽吸过程中脱落,形成新的梗阻;避免因负压过大,抽吸时间过长,造成缺氧,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时间应小于10s,整个吸痰时间应小于15s。口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动作应轻柔、迅速、准确,尽可能减少对气道损伤,开放负压后,将吸痰管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吸出,整个吸痰治疗要求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吸痰过程中,因负压过高,或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且停留时间长,负压将小黏膜吸入气管内而导致出血。所以,吸痰管插到气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婴幼儿时期的婴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够完善,对分析和综合外界刺激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还不成熟,对皮质下中枢活动不能很好地控制,以至在受到强烈的刺激时,皮质下兴奋很容易扩散,从而引起兴奋活动等。患儿受到刺激时,常出现强烈的哭吵、反抗,表现为头左右乱摇、口唇紧闭、四肢乱动、双手抓吸痰管、极度不合作,同时增加耗氧量,吸痰时易出现鼻黏膜损伤[5]。吸痰虽然不是有创性操作,但不易被病人接受,尤其是儿科患者。一方面,要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给予鼓励、赞扬、安慰,轻轻抚摸患儿,用鲜亮玩具或音乐分散患儿注意力。李清华等[6]提出,音乐不仅有减轻患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紧张的生理反应等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患儿免疫力。另一方面,护士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向患儿家属讲解吸痰的作用、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吸痰时会有憋气等非常短暂的不适,取得患儿家属积极配合,减少患儿吸痰不良反应,避免护患矛盾。同时,加强辅助排痰措施,如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机械震荡排痰,湿化痰液或利痰剂的使用。rosen等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压压力并不能通过负压装置表盘上的读数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内径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粘稠度。因此,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吸痰管大小及调节负压大小。患儿黏膜细嫩,抵抗力亦差,如果过滥吸痰或者操作不当,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易致黏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在吸痰时应按需吸痰,即痰量多时增加吸痰次数,痰量少时减少吸痰次数,无痰时不再吸痰[7]。另外,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率失常,所以,掌握判断好吸痰时机,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8,9]。任海燕[10]提出,适时吸痰方法,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的前提下,对大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同时,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少食多餐,忌过饱,以免吸痰时引起恶心呕吐,阻塞气道。经临床实践,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用于婴幼儿吸痰,能提高吸痰有效率,减轻吸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4—248.

[2]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36.

[3]leleygaskin,jackiethomas.pulseoximetryandexercise[j].physiotherapy,1995,81(5):254—261.

[4]黄秋葵,周璇.不同吸引负压对小儿吸痰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9):45—46.

[5]严吕芳,饶晓玲,何可芝,等.两种吸痰程序效果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7.

[6]李清华,王小军.音乐疗法在婴儿吸痰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25):2399—2400.

[7]americanassociationforrespiratorycare.nasotrachealsuctioning2004revisionupdate[j].respircare,2004,49(9):1080—1084.

[8]姚景鹏.护理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8—79.

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篇6

关键词: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术;尿路多发性结石;HCG

尿路多发性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1]。临床上微创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腔内技术主要有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2],这些手术方式对患者题均有一定的要求。本文研究了运用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尿路多发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尿常规检查、B超、CT检查以及生化功能检查,检查结果为一侧输尿管上端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9例,膀胱结石合并一侧肾结石患者11例,一侧输尿管上段合并膀胱结石患者9例,一侧输尿管内多发性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患者9例,一侧输尿管整段多发性结石患者7例,一侧输尿管合并膀胱多发性结石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26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39.50±3.60)岁。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类型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法进行治疗,对于多结石、多部位的患者采取分期逐项处理措施。观察组运用仰斜半截石位泌尿技术治疗,具体方法为:进行连硬外麻醉处理,是患者保持平仰卧,并保证患侧与手术床边缘对齐,使用三角垫支用具对患者患侧进行垫支处理,主要垫支部位为腋后线至腰协臀部,保持垫高角度为25°。使肩部向后仰,患者健康体侧手臂另行支护,抬高患者健康体侧下肢,并屈曲成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的患者,先行进镜处理,通过输尿管镜视野对尿道以及膀胱结合进行激光处理,然后退镜,在尿道口设置引流导管,再行进镜,观察输尿管,发现结石后进行激光碎石,通过输尿管通过进行肾盂冲水,结合皮肾镜取石建立通道,留置导尿管。术后进行及时的抗感染和补充电解质处理,术后2d再行血、尿常规检查以及生化功能检查,显示无异常可拔出尿道管。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行血、尿常规检查,生化功能检查,CT检查,记录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平均HCG下降值,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结果

观察组中碎石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5.7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病变,通常停留在输尿管、肾脏、膀胱等部位,并可形成多结石并发现象[3]。传统的结石治疗手术包括体外震波碎石、腹腔镜手术等,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但需要分期处理,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麻烦。腔内镜手术可以实现肾脏和尿道的完整通路,便于患者及早恢复,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4]。

多数泌尿结石治疗方案均具有适应证,对有各自的要求。仰斜半截石位泌尿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是手术时间短,该治疗方式不需要患者变换,大大减少了截石位变换所需时间;其次是微创痛苦小,术中出血少;最后是手术成功率高,患者保持仰斜25°能够使肾脏后组肾盏位降低,增大了结石排除效率,并且能够对泌尿鞘中残留物起到有效的排净功能,提高了碎石速度和质量,并能保证通过顺行和逆行两种方式及时进行取石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仰斜半截石位泌尿技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具有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清除彻底,手术并发症小等特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廖林楚.肾盂切开取石术结合使用肾镜治疗肾多发性结石70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21):96-97

[2]徐辉,邹晓峰,袁源湖等.腔内微创技术在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06):871-87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