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的防护措施(6篇)

时间:2024-09-14

化学品的防护措施篇1

[关键词]生态茶园绿色防控实施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2-0147-01

绿色防控是一种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为导向,以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采取人工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诱饵诱杀和科学使用农药等无公害防治措施,以控制病虫、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加快茶园生态系统恢复,从根本上加强茶园自我调控能力,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达到促农增收的目的。但目前广大茶农为节约成本和节省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在茶园中滥施化学农药,导致茶叶产品农残超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人们对茶园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茶农的绿色防控认识水平

为广泛宣传茶园病虫草害防治知识,增强广大茶农对茶园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的绿色防控认识水平,确保茶农能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合理的在茶园中施用农药,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在茶园中实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使广大茶农充分认识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生态茶园建设中允许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目录及推荐使用的化肥目录制成宣传图片下发至各农资供应网点、配送中心、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让广大茶农懂得科学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品的安全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提高茶园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为建立绿色、生态、有机的茶园基地,真正从源头上把好茶叶原料质量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有关部门应该按照“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问责到人”的原则,制定生态茶园建设后续管理实施意见;引导村、组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条例等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清理、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管理,完善农资服务体系;加强农药、化肥市场监管,开展违禁化肥农药施用检查工作;推广茶叶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和无公害茶叶生产等绿色防控技术,严格管控违禁化肥农药在茶园中施用,从根本上提高茶园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培训,充分提高广大茶农的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为切实提高茶农的绿色防控意识和科学技术水平,有关部门应认真制定培训计划,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组织各农服中心、茶企业、农资供应网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茶农代表进行茶园绿色防控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形式要求多样化,要有充分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能只搞形式主义。具体可从茶叶中农药残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性、实施茶园绿色管控的重要性和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广大茶农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造成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分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及浓度高低的影响因素,从根本上提高茶农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生产安全、绿色的茶叶产品提供科学保障。

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茶园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水平

要想在茶园中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收到良好的管护效益,必须实行多种措施并行,在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机械结合的技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和人工或机械除草,杜绝一切化学除草剂。通过农业防治手段,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升茶叶品质,最终达到控制农药残留的目的。从茶树种植的土壤检测、茶叶生长过程中农药化肥的科学施用和茶园周围环境的治理等方面科学管理茶园,向农户广泛宣传科学种茶、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不断提高茶农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对茶农们进行农药化肥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让茶农掌握茶园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对茶树病虫进行预测预报,建立科学完整的茶叶生产保障体系,全面提高茶园的绿色管护和综合治理水平。

五、壮大农业科技队伍,普及茶园科技知识。

化学品的防护措施篇2

论文关键词:发电企业;危化品;存储管理

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是一家燃煤发电企业,其正常生产所用的部分物资从属性上说,属于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范畴。为加强危化品的安全运输及储存管理,我公司先后制定了《易燃易爆品管理规定》、《油品及化学品管理程序》、《移动式气瓶安全管理规定》、《公司燃油罐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氨站氨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仓库火灾事故处置方案》等,通过这些安全管理条例和规定要求从制度上确保了危化品在运输、存储和使用等环节过程中的安全、健康、环保,建厂十几年来没有发生一例危化品事故。

笔者结合日常物资供应工作实践,谈谈对在用危化品的认识及储存环节如何加强危化品的管理工作。

一、燃煤发电企业的危化品

凡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化品。我公司目前使用的危化品主要有:毒害物品(如液氨、丙酮等)、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烧碱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易燃气体乙炔、氢气、助燃气体氧气等)、易燃液体(如己醇、丙酮、煤油等)。公司对危化品的危险源进行了评估,其中主要有:酸、碱、氨车的接卸,有可能发生酸碱氨的泄漏,造成伤人、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化学试剂有害气体挥发,造成人员中毒;易燃易爆品未隔离遇火种,发生爆炸;润滑油泄漏,造成地面污染、人员滑倒伤人、对皮肤造成伤害;氧气、乙炔使用未按规定摆放、固定、漏气,发生爆炸伤人。针对这些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制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化学工作)、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化学实验室管理办法、化学药品库管理规定、化学主要危险品事故处理预案、公司危险化学品概述与防范及处理措施、化验人员和仓管人员取危化品证上岗等。

二、危化品仓储管理的一般性要求

1.设计及施工

危险品仓库的建筑、设计须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储存室或仓库的构造必须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资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灭火、防护拦坝等安全设施。任何易燃和爆炸性物资的储存都必须与相关法规相适应,不得随便存放。具体实施:对于储存的易燃液体,应建立适当的拦坝,以容纳任何溢出或泄漏;评估仓储物资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兼容性;对于小型仓库的危险物资储存应分间、分类、分堆储存;性质相抵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资要单独储存;所有装有易燃液体的窗口都必须贴上相应的标签或标记;所有易燃、易爆压缩气体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气瓶装载,并贴有相应的标签或标记,使用中的压力气体必须做好记录(如压力、数量、存放地点等),用后的空瓶必须送回到专门地点存放,并做好标记;安装在仓库或储存室的通风、照明设备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定期检查;存放易燃、易爆性物品的所有仓库都应适当加锁,以防止未经许可者进入;危险品仓库的建立必须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获得许可证;对不用的、过期或老化的危险化学品按有关规定妥善封存及处理。

2.仓库的整洁

存放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保持整洁,仓库内必须有统一的划线保持人行走道的畅通。所有易燃品、化学品、爆炸品必须分类,分间存放,贴有标签并在货架上排列整齐。所有装载危险物质的容器(无论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都应处于完好的密封状态。对于有可能倾倒的气瓶、液罐等物资应采取措施妥善地安放在支架内或搁板上防止意外。如有溢出的物体应立即清除。储存危险品的仓库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装卸危险物品必须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摩擦和重压。应在大门入口及储存室内显眼处张贴“严禁明火”和“禁止吸烟”等必要的图形标志。及时消除仓库内使用过的旧布和其他可燃物料。在适当的位置标明最大库容量。

3.使用接地

若有需要,仓库应按标准使用接地装置(避雷针),接地电缆和接地状况良好,并经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对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安全性,并做好记录。当将易燃液体从一个容器倒换到另一个容器时,为了防止静电荷的积累,应进行适当的接地连接。接地连接用的导线或电缆、线夹应状态良好,且正确使用。连接用的设备应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妥善保管。强调倒换过程中易燃性,安全工作程序的警告标志应张贴在工作现场。

4.容器及包装

进库的所有物资都必须在包装容器或箱上清楚标注。标注必须正确无误,对于特殊的物资除注明常规参数外,还应显示其基本特征和安全注意事项。物资应存放在适合的容器内或包装箱中。入库时应详细核对品名、规格重量、容器包装等,如发现品名、包装不合规格,容器渗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转移到安全地点处理,不得进库。除留足必需的空容器备用或换装的需要外,尽量减少容器的库存量,以降低风险。员工应有适当的培训,以便学习、了解物资标注的含义。

5.HCS大容量储罐

HCS大容量储罐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爆裂。设计时应考虑在周边增设拦堵坝,以防止泄漏时污染周围环境或河流。正常运行或使用时应有一定的措施确保排放阀全关闭。应有合适的监控手段和设备并制订应急措施(预案)以满足意外危急时的需要。大容器储罐必须按要求加标签。

三、危化品仓储管理的一般工作程序

1.物资需用计划制订

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制订危品厂区运输路线图:其中对大宗用槽车罐车装运的酸(碱、氨)的进厂应专人专车按指定路线带路监督过磅,且设有液氨(酸、碱)车辆交接记录表,包含日期、车牌号码、带车进出厂人员签字及接卸车人员签字、交接时间、车辆的毛重、净重。装卸过程中注意使用PPE防护用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装卸。仓库严格按照公司《油品及化学品管理程序》进行收发料,危险品库应安装通风设施及温湿度计,仓管员应每天对通风设施进行巡查,保证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在高温季节应每天检查危险品库室内温度,如危险品库室内温度高于30℃,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向部门领导汇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危化品仓库全面检查,主要是检查库房的照明、通风、堆放、整洁状况。库内显眼处悬挂有储存危化品的MSDS(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便于仓储人员或使用人员及时了解物资的属性及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2.确定公司区域范围内危化品的存放点

每月对各工作区域的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制订公司所有危化品现有的库存清单。清单内容包括:储存或使用的化学品的名称、化学品类别及危险性分类、化学品数量、存放场所。同时检查各点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3.建立仓储管理系统

将储存场所要求、储存标志、储存安排与储存量、收发储存化学品、储运条件、禁配关系、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与管理、废弃等按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利用仓储管理系统制订标准的工作程序。

四、加强危化品仓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基础性安全规定是保证危化品安全存储和公司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面罩、呼吸防护器、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相关的岗位及人员必须配备、配齐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标志:放置或使用化学危险品的部位或岗位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标志或警告牌;标明危险品的名称,注明其危险性质,如“易燃气体、有毒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剧毒品、有毒品、腐蚀品”,“防止腐蚀、防止中毒、严禁烟火”等。

排气设施:由于化验或水处理工作中常常产生有毒或易燃的气体,因此凡是有药品存放或使用的地方均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我公司的通风设施一般采用通风柜及排气扇。

冲洗设施:应在大量使用或储放酸、碱、氨等部分或岗位设置喷淋器,以便人体不慎接触药品后的冲洗;应在上述部分设置冲洗水装置(冲洗水阀、水管等),以便在发生药品泄漏或扩散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冲洗用水。

消防器材:应根据储放或使用药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危险性放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

安全保卫:化验班或仓储班应将腐蚀品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锁在专门的药品柜中,按《化学药品库管理规定》进行领用及双钥匙保管;建立完整的化学危险品台账。

应急药品:在储放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位或岗位,应配设急救箱,内含急救包、云南白药、红汞、紫药水、碘酊、胶布、美宝烫伤膏、绷带、创口贴、纱布、棉花等药品或用品。

化学药品:在储放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位或岗位,应配备洗眼装置及洗眼液;同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与性质配置低溶度的碳酸氢钠或硼酸及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酸碱烧伤时的应急涂洗之用。

2.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讲座

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事危化品工作的员工要重点进行安全专业培训,这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之一。

3.模拟现场突发事故的紧急救援

以此检验相应人员执行《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的水平,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

化学品的防护措施篇3

摘要:化学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危险化学品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掌握危险化学品的性能、特点以及处置措施,才能在现场先期处置中进行自我保护。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处置措施;自我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化学品产生的速度愈来愈快,据有关资料报道。20世纪50年代,全球化学品的年产量在百万吨数量级,20世纪末,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超过四亿吨,在已知的约六百万种化学品中,在市场上出售的已超过八万种。每年约有千余种新的化学品被生产出来。同时各类化学品的越来越广泛。今天,化学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化学品促进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化学品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大到化学品引起的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事故,导致人类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小到因日常接触化学品对广大劳动着带来的健康损害,严重地影响了生活的质量,破坏或剥夺了人们对日益美满生活的享受。

危险化学品带来了挑战是严峻的,据统计,日前市场上出售的化学品中有近万种对人类构成较严重程度的危害,其中约两百种已被确认为致癌物,一些化学品或者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能引起人体损伤病,某些化学品能导致足以致命的伤害,化学品还能导致火灾和爆炸,近年来,屡次发生的事故还历历在目。

(1)清水河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1993年8月5日13时25分至17时30分,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附近的危险物品储运仓库发生多次爆炸,爆炸中有3栋仓库被炸毁,12栋仓库局部燃烧,造成15人死亡,101人受伤,据事后调查,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以及仓库内危险品存在严重的违章,是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4号仓库内混合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而发热燃烧是主要原因。

(2)重庆硫化氢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的位于重庆开县高桥镇晓明村境内的罗家10号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从井内喷出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散,导致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6﹒5万人被紧急疏散安置,造成经济损失6432﹒3万吨。

近期国内发生的化学事故导致人员重大伤亡的案例不胜枚举。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公安民警总是第一接到报警,第一到达现场。民警受到伤害的事件屡次发生。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地扑救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及其本身燃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危险化学品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危险的工作。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紧急救治对策研究已是当务之急。严峻的形势要求一线干警在工作中必须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才能在现场处置中对危险化学品处理,而后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要进行有效自我保护,

首先,必须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因为危险化学品标志是通过图案的、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与简洁地表征危险化学品特性和类别,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资料。

例如:底色:白色

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黑色)

文字:黑色

其次,还要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性能数据。

1.编号在《危险化学品名录》中,每种危险化学品有三个编号:⑴危险货物编号;⑵UN编号是联合国对危险化学品给出的全世界统一的编号,如一氧化碳为1016;⑶CAS号是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给出的在欧美通用,我国国家“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也采用此编号,如一氧化碳为630-08-0。

2.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之比。一般危险化学品是气体、蒸气时,以空气=1为标准,如一氧化碳为0.97,氯气为2.45。

3.熔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将固体试样升温,测得的固态与熔融态相互共存时的温度,单位以摄氏温度表示。

4.沸点液体物质在沸腾时温度称沸点,单位以摄氏度表示。

5.临界温度是指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就是加压力使气体液化时所允许的最高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物质只能处于气体状态,单用压缩方法不能使之液化。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如氨是132.4℃,氯是144.0℃

6.临界压力是指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各种物质的临界压力(压强)不同,如氨是11MPa(112.2kgf/cm2),氯是7.46MPa(76.1kgf/cm2)等。

闪点和自燃温度(1)闪点又称闪燃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中闪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可燃物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在空气或氧气中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热量蓄积使温度逐渐上升所发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7.爆炸极限是一种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或压力)范围。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或蒸气(如乙醇、苯、汽油等的蒸气)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火花会引起爆炸。其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其最高浓度称作爆炸上限。

第三,要认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治

包括: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害及防治。如氯气等;

2.易燃液体的危害及防治。如苯等;

3.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危害及防治。如连二亚硫酸钠,别名:保险粉等;

4.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危害及防治。如过氧化氢等;

5.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的危害及防治。如氰化钠等;

6.腐蚀品的危害及防治。如硫酸等;

7.放射物品的危害及防治。如铯-137

第四,还要掌握和使用各种防护设备

主要由以下必备的防护设备和器材:

1.化学应急救援装备;2.常规化学应急救援装备;3.特种化学应急救援装备;4.呼吸防护器材的分类;5.常用呼吸防护用品6.简易呼吸防护器材;7.简易皮肤防护器材;

那么一旦出现核辐射突发事件,民警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以保障这些人员在完成应急救援任务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可接收的照射。为了使受照射危险减至尽可能的小,首先要了解减少照射剂量的三个原则:(1)在有辐射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要少,(2)与放射源的间隔距离要大;(3)若有可能,要充分利用屏蔽防护。其次,要为他们配备能报警的辐射探测仪和个人剂量计。同时,还要给他们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例如,防护面具或口罩、防护服、防护鞋和帽等,以减轻或防止放射性污染。

使用辐射探测仪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内容包过仪器的特性、需要测量的量,以及相应于报警水平照射的辐射危险。

化学品的防护措施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状分析;对策

为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现状,2008年12月对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职业危害知识了解不够,对存在的危害未足够重视;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调查对象

济源市6家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共32人。其中主管护师15人,护师13人,护士4人。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收集,调查问卷分三部分:①一般情况: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②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情况。③对于职业危害所采取的措施。

3结果

调查后发现以下问题: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职业危害认知不够,多数护士对存在的职业危害没有足够重视;②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防护措施不到位,医院配备的防护用品不齐全或未规范配备;③对锐器伤后的处理和标准预防了解相对较多,但平常工作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不能严格按照标准预防进行防护。

4讨论

4.1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4.1.1物理性职业危害

4.1.1.1锐器伤手术室工作中经常使用刀、剪、针等锐利器械,在频繁护理工作中易造成自伤或误伤他人,是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4.1.1.2电离辐射伤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使用X线机进行定位,由于防护知识和防护用具缺乏而易受到损伤。手术间消毒时常用紫外线,可引起眼炎、皮肤炎。

4.1.1.3长期站立与搬运病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长期站立,固定的工作姿势,腰腿部长期受力,易造成劳损和双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易患颈椎病。再加上饮食作息没有规律,这些都能造成医护人员不同程度的隐性伤害或职业后遗症。

4.1.2化学性职业危害

4.1.2.1化学消毒剂多种化学消毒剂在手术室的广泛应用,使得医护人员每日被迫接触甲醛、戊二醛、含氯制剂、臭氧等,长期接触可引起鼻炎、哮喘、接触性皮炎、记忆力障碍、头疼、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4.1.2.2有害气体的影响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微量麻醉废气的环境中,术中CO2、氩氟醚、异氟醚等麻醉药品的残余都可污染空气,影响身体健康。

4.1.3生物性职业危害

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手术的开展,护士的工作明显加重,超负荷工作致使生理、心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固定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频繁急走及处理重物致使腰酸背痛;工作无规律、精神紧张致使身心疲惫。其感染途径多数是经血液和呼吸道。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易感染HBV、HCV、HIV、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变异冠状病毒等。

4.2防护措施:

4.2.1加大职业防护宣传教育,强化职业风险意识

加强职业危害认知教育,首先从改变观念开始。医院管理者必须注重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在职培训,强调职业危害对护士自身健康的影响,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可举办多种安全学习班,发放宣传手册等结合实例进行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将风险降到最低.[1]

4.2.2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预防规范措施

大多数护士是在受到伤害后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因此,建立预防规范措施很有必要。工作中执行正规的操作流程,推行规范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职业危害。同时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促进护理人员执行防护措施。

4.2.3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锐器伤

建立锐器损伤报告管理制度,护士一旦被刺伤,应立即评估发生情况,使受刺伤者得到恰当的治疗及跟踪监测[2]。要求护士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用后的针头与其它锐器及时、正确放入锐器盒内;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为不合作的病人作治疗时,有他人帮助[3]。注意正确的工作姿势,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传递器械时,应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手术中用弯盘传递锐利器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带口罩、手套,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肝功、HIV的检查结果,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4.2.4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被调查的6所医院手术室中,有三所医院无X线防护屏和防护衣,2所医院仍使用甲醛熏蒸消毒,未配备废气抽吸设备;防护镜不合格;由此可见,防护用品的配备处于严重的不足状态。切实加强防护用品的配备,加强防护措施的落实,才能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4.2.5合理安排工作,防止身体疲劳,减轻心理压力

在平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既要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缓解紧张程度,借助有效的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流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之余适当调整自我,积极做好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

4.2.6化学危害防护

合理使用消毒剂,甲醛消毒完毕,须吸出残余废气后再取出消毒物品,戊二醛使用时容器加盖,接触时带手套、防护镜、防止溅入皮肤和眼内。定期检修麻醉机,减少空气污染,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手术室职业中现存的及潜在的危害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理管理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则.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63-64.

化学品的防护措施篇5

1.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①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组成以护理人员为主,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在进修和实习人员中,医院感染标准防护意识欠缺表现突出;②对污染物品的初消情况在接收时查对不严格[1];③对制度落实不能精确到位;④缺乏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动意识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客观因素

①噪声危险因素: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院配备的设备越来越多,如清洗机、干燥机、排风扇、塑封机、等离子消毒锅、脉动蒸汽压力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等不同程度的产生噪音。护理人员长期在噪音声环境中工作易引起烦躁、头痛、听力下降等。②利器损伤因素:利器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几乎所有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利器损伤史。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接触到被体液、血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机会很

多,接触各种穿刺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利器械刺伤造成感染,导致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有发生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害。美国医学会(ANS)针对针刺伤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的隐患性调查,认为两者相关性较大,特别是(HBV)传染性更强[2]。尤其是在夏季护理对策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落实各项实际工作的依据。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安全,与全院的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并在保护患者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三项标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落实系统的规章制度是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3]。因此,要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加强质量监控。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全院的手术器械、用品等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任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长期处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因素危害的环境中,对其身体及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潜在危害。

2.安全护理对策:

一、生物隐患的干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戴口罩、帽子、防护手套,用专用回收车到各科室回收,在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进行集中处理时戴口罩、圆帽、护眼镜、手套、穿长筒防滑靴及防水围裙,防止污染液溅到皮肤粘膜及眼睛上造成危害。

二、化学隐患的干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接触化学性质职业危害因素的规范操作,个人防护措施到位,配制消毒液时要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面具。当消毒液溅至皮肤粘膜时,立即用清水冲洗,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制剂对皮肤粘膜的伤害。超声清洗机清洗时取放物品后及时加盖,避免消毒液挥发对人体造成伤害[4]。

三、噪音隐患的干预措施科室机器需专人管理,定时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性能良好,操作时轻拿轻放,避免噪音的产生,工作人员应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

化学品的防护措施篇6

【关键词】

消毒室;暴露;防护;措施

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就是消毒供应中心,简称消毒室。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全院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进行回收,然后通过清洗、消毒、灭菌进行再次使用;同时还担负着一些医务所用物品的包装、灭菌、敷料的制作等工作。在消毒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因为接触的感染源比较多,属于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危险群体。因此,对消毒室的工作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积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针对我院消毒室所存在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主要如下:

1.1物理伤害因素

消毒室有许多消毒的机械设备,消毒供应水处理设备、自动清洁机、超声波清洗机、干燥机、高低温杀菌机,这些机器在工作时,会发送大量的噪声,且尖锐刺耳持久。工作人员长期置身于噪声环境,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都会有所损伤,特别是听觉器官更是会受到伤害。

1.2化学因素伤害

进行消毒通常要使用一些化学制剂,如除垢剂、酶制剂、除锈剂等,还有如果是低温灭菌,就要使用环氧乙或烷甲醛等,这些化学制剂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挥发在空气中,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1.3生物危险因素

回收回来的设备、物品都是被污染过的,上面附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消毒室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暴露在消毒室的环境之中,回收、清洁、消毒、清点、存放等,与这些物品和器械密切接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污染因素,潜在的传染病的受感染的几率会高于其他医务人员。

1.4心理和生理性危险因素

消毒室承担着全院物品收回与发送工作,有一些大件的器械灭菌还需要转载搬运,长久的站立和大量的体力付出,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腰部损伤、肌肉、关节的损伤、下肢静脉曲张等,加之消毒室无直接创收而是服务于临床科室,各项工作待遇不能给予,高强度的工作造成身体的劳累,工作中得不到认同,易导致心态失衡。所以消毒室工作人员通常都承受着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2防护措施

2.1物理因素危害的预防

对消毒室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进行有利的改变。消毒室内首先要干燥保暖,装有空调或暖气。为了更好的散热要在高压灭菌室内安装换气扇。灭菌器的排气口必须接到室外去,且要距外墙2米以上再排放。高压灭菌尽量集中到一起进行,灭菌结束立刻关掉灭菌器及大功率排风扇减少噪声。对各种设备要及时保养和维护尽量降低噪声,工作期间可佩戴防护耳罩减弱噪声,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安装消音或隔音设备进行有效防护,将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降至最低。

2.2化学因素危害的防护

化学消毒剂应集中重点保存,使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严格控制使用消毒剂浓度和剂量,避免过度和不科学使用消毒剂,尽量用清洁消毒设备代替化学消毒,减少消毒剂的使用。在减少污染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职业暴露。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操作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防护设备。对于活性氯消毒擦试、拖地,应开窗通风,以降低空气中氯的浓度。

2.3对生理、心理因素方面的防范

改变站操作为座椅操作,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强度的姿势。在正常工作以外,多进行锻炼,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改善消毒室的工作待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价值观,多交流解决他们的困难,使其有一个积极进取乐观的心态。临床医务人员对他们要多给予理解,支持和尊重。此外,合理安排时间休息和放松,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2.4紧急处理措施当职业暴露一旦不可避免的发生时,要立刻采取以下紧急应对措施:①对受到污染的皮肤使用肥皂液反复擦拭并使用流动水大量清洗,如果受到污染的是黏膜,则用生理盐水冲洗。②如果已经有伤口出现,首先要在伤口的旁边轻轻的将损伤处的血液挤压出去,然后再用肥皂液擦拭伤口表面,再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不要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小结

消毒室作为暴露的高危部门,其部门人员只有做好防护才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全院,服务于社会。因此,工作中必须加强防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对自己和工作本身都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