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范例(3篇)
时间:2024-09-16
时间:2024-09-16
关键词:幼儿;激发兴趣;有效阅读;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G633.2文献标识码:A
在早期阅读中,家长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0-3岁婴儿阶段,大多数婴儿的阅读活动在家庭中进行。
而在3-6岁幼儿阶段,虽然公共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幼儿园开展了大量的早期阅读活动,但是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的支持。我们应该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体验精神成长的快乐为核心,在阅读中追求阅读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拓展知识的快乐、阅读后与同伴间交流分享的愉悦。对于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两种适龄的阅读方法,同时结合孩子喜欢的,或高一级的阅读方法,进行反复阅读,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如果孩子们在阅读时缺乏思考,那么他们的读就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就不可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习的效果也不大;如果只有思考,而没有广泛的阅读来扩大他的知识背景,那么他的思考也注定不能深入,他的疑惑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在小时候学会有效阅读――读思结合,那么他今后的学习道路将更加崎岖,以至于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孩子。
一、怎样让孩子学会有效的阅读呢?
(一)让孩子在阅读时有画面感
我记得我读小学时,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读课文时,她脑子好像经常在放电影似的。读到“百花齐放”,眼前就会出现姹紫嫣红、百花盛开的景象;读到“川流不息”,就似乎看到了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好像看到了那气势磅礴的瀑布从悬崖上飞泻而下,真像银河从天而降……如果一个孩子,在阅读时,脑海里随时出现词语、句子描绘的画面,那么我想他就是就是在联想,就是在思考。这样的阅读不但是有效的,而且是生动的。
(二)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其实,小孩子最爱想象,也最会想象,我们老师要经常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比如读了《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孩子说说,还有谁会把荷叶当成什么?有的说:“小雨点儿把荷叶当成滑滑梯,‘嘀’溜到了河里”,有的说:“小雨点儿把荷叶当成了跳台,在跳水呢!”有的说:“小雨点儿把荷叶当成了琴,在弹奏滴滴答答的乐曲呢!”还有的说:“夏天好热,我把荷叶当作一顶凉帽。”……在课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这样能够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点,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阅读,阅读会变得更有趣,更有魅力。
(三)让孩子在阅读是养成思考的习惯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举手很多,大胆发言,很会表达,老师让他找有关句子,他会找得非常准确。这些都说明对老师的提问,他们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很会表达,也是他思考的结果,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部表现,有怎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表达。这些孩子的阅读总会越来越棒,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另外有些孩子,对老师的提问,总是懒于思考,几乎不举手,或者只是在给生字组词、找近义词等比较浅显的问题的时候举手,但是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他似乎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回答了,在作业或考试,遇到有思维难度的题目,他就不行了,往往会做错。这其实很正常,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孩子他的理解能力肯定比那些不爱动脑、害怕发言的孩子强得多。所以在阅读时要努力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特别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
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地提问,如果孩子能我们提出不懂的地方,说明他正在积极地思考,千万不能一棍子打死,说:“你连这点都不懂”。其实孩子提出他的疑问总是有他的理由的,我们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想一想。对那些积极提问、善于提问的孩子我总是大加赞赏。对那些从不提问的孩子,我对他的学习倒是不那么肯定,因为当你反问他时,他反而什么都回答不上来,不知道自己读些什么。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珍惜孩子们的提问。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能使幼儿顺利阅读,并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幼儿的阅读主要是凭兴趣进行的,他们注意的是画面。他们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很难做到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
(一)认识书名。每次翻阅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一起阅读书名。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大部分能说出书的名字。
(二)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喜欢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那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最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三)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书看完了,马上又去换书。让他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往往一句话也讲不出。于是我就改变方法,首先把书里的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角色、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让他们独立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还能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阅读的兴趣。
在培养幼儿养成早期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管理图书的能力。要让幼儿养成整齐摆放图书的习惯,知道爱护图书,图书坏了会修补。可见,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呵护孩子善问的火花,孩子们一定会养成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的确是阅读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01).
有一次走在前面的女儿转身回来,缠在胸前,说脚酸,要妈妈抱,妈妈说:“长大了,还要人抱,羞羞!”女儿有些磨蹭,却又认真地说:“妈妈,我想再变小一点。”“为什么?”“变小了,再变到妈妈肚子里,就不用走了,对不对啊?”
妈妈说,孩子这样的质疑很多、很有趣,比如“孙悟空、唐僧他们为什么要到西天取经,西天是他们的家吗,他们怎么去?”“‘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什么是‘九天’不是‘一天’?”等等,种种质疑带给妈妈很多快乐,提供很多教育的良机。
身为一名教师,四岁孩子的这种质疑精神质疑能力使我大为震惊。孩子的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如今弥足珍贵的“创意”“逆向思维”。说真的,那些故事那些古诗已被我们诵读教授过千遍万遍,但为什么我们从来就没有那样的“奇妙发现”,而孩子却独具这样可贵的“奇思妙想”?看来,从小就得注意培养孩子的思考。从简单的动脑筋的游戏,如捉迷藏(物品)、变魔术、拼图等,到有意识地让他选择自己要玩的玩具、有意地设置障碍,设置问题让他思考解决的方法,到在生活中处处引诱他多问“为什么”、处处让他“你自己说看看”等等,都是为了让孩子主动动起脑来。特别是在偏远的乡村,没什么特长、没什么好的条件,只能力所能及地培养孩子一些终身受益的东西,为此这位母亲首选的一项就是——让孩子爱上思考。而从孩子的现在来看,她的最朴素的教育已初见成果了。
确实令人赞叹。以我们教育的眼光看来,这位母亲教的似乎不是什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之类的知识或技能特长,但她却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教孩子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学习,而这恰恰是孩子学习生活最宝贵的东西,是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用的。
学会思考对于人的一生,尤其对于一个学习中的孩子是举足轻重的。“思考”会使孩子学习细心、主动,会使孩子做事用心、负责,还会使孩子思维敏锐,生活充实。
回忆我自身的教学经历,历数那些最让老师看好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很爱思考。思考让他们爱学习、爱提问,有广泛的兴趣,有优良的成绩。我一直不赞同不少老师对学生这样一句不以为然的批评:“你很聪明,这道题你不是不会,就是太粗心。”其实“粗心”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根源就是你没有养成思考探索的习惯,而这样是绝对成不了一个优秀的学习人的。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一个人在生活或学习中懂得思考,懂得发问,可以说他离答案只有半步之遥了。因为“学若有所思,必有疑,有疑又必有所思”,“疑”来源于“思”,在疑的同时你就是已经在学了,而且是“小疑而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启迪思维的钥匙。爱上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是一个优秀的学习人必备的优良品性。
我们的思考不求有如牛顿苹果树下的思考,小爱迪生阁楼上的思考,法拉、阿基米德甚至于如今的余秋雨、于丹等名家、学者那样功成名就,但我们的思考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顺利,更加有意义。有如那位乡下的平民妈妈,她思考出了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孩子的思考又让她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希望。
然而,我看在眼里,我们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缺少思考力。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电脑、电视既“赏耳”又“悦目”,孩子们常是不用脑子般的“一睹为快”“一笑而过”;而所有的家务、劳务也总是由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包揽无余”;再加上社会上没有学生专门的娱乐场所、科技场馆,生活中没有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学习、积累、探索,所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泛散、很被动,哪谈得上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我也承认,我、我们作为教育者对孩子的思考力培养很不够。我从事农村一线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了,听过很多课,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对孩子思考兴趣的培养,思考方法的培养,思考行为的锻炼都是微不足道、零碎、肤浅的。而有一些在家庭中有养成思考习惯的孩子进入学校,往往就成为班级的佼佼者。我们自惭形愧,不能像那位妈妈一样把“思考”当做一项目标一种技能来全力的培养。
一、引言:
现今的教育,老师习惯主宰整个课堂,问题基本都由老师提出,没有给孩子提问的机会,学生只会全盘接收不会主动探索,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孩子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从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的孩子,在家里有父母包揽一切,家长无智慧的溺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家长就告诉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孩子听到最多就是:要听话。孩子被家长牵着鼻子走,家庭家教育中,对孩子质疑问难引导严重缺失,如果学校教育再忽略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死板,只有盲从的奴性,不会有探索质疑的意识,发明创造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培养孩子质疑问难,势在必行。那么重视孩子们质疑问难能力,有什么意义呢?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有益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引路人。但是在目前很多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总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着老师意愿团团转。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求教师要在教课前安排学生自读自学,提出疑难困惑,课堂上在老师的调控下再进行教学,如此的教学,可以大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而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真正有效,为学生服务也落到了实处。
2.学生质疑问难,可以激活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有疑问才会去探索,有探索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新知识,“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问号就会紧紧勾住了孩子们好奇的心,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疑问越多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烈,注意力也就越集中,思维也就越活跃。通过老师的掌控和引导,学生便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
3.重视学生质疑问难,可以促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边读边思考,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断质疑,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不断思考,激活思维。在阅读的时候不断思考,不断分析,一边阅读一边揣摩,深刻领会文中的意思。只有边读边探索,阅读后才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小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质疑
起初,孩子们只会读但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启发,老师应该灵活使用疏导、指引、点悟等不同的方法,给学生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并解决自己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会更关注更感兴趣,讨论起来就会更加投入。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思维自然会很活跃,这样也就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大胆发问,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才会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唤起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他们敢问、多问、乐问、善问、不断探索的求知精神。
2.课前预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解疑
叫学生带着要求做好课前预习:边读边想,提出困惑,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敢问爱问。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朋友的姿态和同学们平等交流,创设畅所欲言的氛围,学生才会把自己对文章的评议、怀疑带到课堂上来。面对学生质疑时,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注意呵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学生自己质疑后,再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要不断探索,不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倡导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提出有思维价值问题的孩子给予奖励,授予其“智多星”“小爱因斯坦”等美名。强化孩子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能乐问爱问。
3.多引导,让学生在拓展中再质疑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在教学中老师要时刻注重培养孩子们多思善问的能力。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质疑:“还有啥办法能帮蝌蚪找到妈妈?”同学们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可以贴寻人启事”“我要当一条热心的小鱼,帮助她找妈妈”“我要送小蝌蚪一个气味辨识器,叫他利用气味找到妈妈。”整堂课,充满着激情。总之,老师要把学生教出“问题”来,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延伸、拓展中再质疑,让他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探索新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飞跃。
四、总结
下一篇:交通安全防范预案(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