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例(3篇)
时间:2024-09-24
时间:2024-09-24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政治伦理道德的教化学说,长期占据着支配的地位。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儒学对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仁”,“仁爱”,即“爱人”。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性,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即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同情人,关怀人。
“忠恕”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忠”和“恕”是“仁”的具体表现。“忠”的本义为诚心竭力,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忠厚诚恳,以及对事业的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恕”包含有宽恕、容人的意思,体现了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思想,构造了一种忠诚、宽恕、兼容、博爱的精神体系。“诚信”,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儒家主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取义”,“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和“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是儒家提倡的道义原则,强调了道义在人的行为中处于第一的伦理位置,为本末之本,体用之体。
二、儒家思想与医德教育的内在联系
道德品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中不断追求而逐渐形成的,并通过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图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
医德,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综合体。医德教育,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对医务人员施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影响,培养和塑造其医德情感,训练其医德行为,强化其医德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品质的期望越来越高。同时良好的医德修养和合格的心理品质也是医者本身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取得丰富医学知识和精湛医学技术的关键。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就一直指导着医学界的道德行为。孔子认为“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论语.子路》),孟子强调“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儒倡仁义,医知博济,医与儒有相对之益,医当以仁爱之心,行精诚之术,此乃医通儒之精髓,亦儒与医相综合之必然。
三、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1.以儒学核心思想为根本,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儒家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即“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它在医学上的表现就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在医德教育中的表现就是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我国的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准则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强调不仅要关心人,尊重人,更重要的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到“以人为本”的终极人文关怀,这与儒家强调的“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一致的。仁者爱人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儒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将仁爱精神推广到宇宙万物,推己及人,尽己为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正是医务工作者天职的体现。
2.以儒家基本思想为拓展,发扬爱岗爱业精神,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儒家以“仁”为其核心思想,并在“忠”、“义”、“信”、“礼”等方面找到了支撑点,完善了其基本思想,丰富了哲学内涵,构建了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忠”,在人与人交往中表现为对人忠诚老实,在工作中表现为对工作敬业;“义”,是与“利”相对的道德范畴,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核心内容;“信”,强调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礼”,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儒家思想把人生的社会责任感看作道义和志向,把“道”看作是最宝贵的,超过了人的生命价值。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儒家的这些基本思想均能做为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行为准则:强调医务工作者为人处事要忠厚,对待自己事业要忠诚,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增强自己对事业和职业的认同感,以解除患者病痛,维护人类健康为己任,追求精湛的医疗技术,增强职业规范意识;强调在义与利面前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铭记“救死扶伤”的天职;强调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要建立一种平等、信任、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勇于承担责任,改善紧张不谐和的医患关系;强调医务工作者举止端庄,语言和蔼,以礼待人,热情大方,使患者产生亲切感、依赖感、安全感,创造一个和谐、和蔼、和睦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人才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6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医学院校肩负着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医学院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出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药人才培养中的统领作用,把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医药人才的一项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是医学院校完成其承载的历史使命的要求。医学生是当代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医学院校的历史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医学院校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变化,医学院校做为医学真理的开启者、追求者,医学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医学文化的引领者、弘扬者,医学道德的培育者,理应自觉担当起为社会做出示范,引领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所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药人才培养中的统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是引领医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活动趋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致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性、多层性与多变性的特点。对此,医学院校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批判、抵制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根据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新时期医药人才培养的实际,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2.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知和行统一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学中,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清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和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对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针对医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这个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根基。只有解决为谁而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把刻苦学习与发展个性、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通过教育,让医学生把专业理想和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稳定专业学习思想。
2.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培养仁爱意识
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中华传统道德中关于“立人”、“达人”的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自觉培养仁爱意识,把注重礼貌,尊敬师长,善待同学,讲究卫生,爱护生命,变成他们内心自觉的要求,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负担起治病救人的重任。
2.4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对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就应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各类文体活动,让医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和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创新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运行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做保证,从而达到合力育人的目的。
3.1建立导师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不仅是施教者,又是示范者,教师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聘请各专业教师担任医学生的导师,对医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这样教师就能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培育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也能以率先垂范、执教忘名、授业求精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从而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3]。
3.2建立学习制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良好的学习制度建设既能体现对医学生的真诚关怀,又有利于规范行为。建立各项学习制度,加强对医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能随时校正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
3.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医学生学习热情
严格执行奖学金评定制度,对在学习、生活中,取得优异成绩、表现突出的医学生给予奖励、表彰和宣传,为广大医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在入党、评优活动中,对成绩不合格的医学生采取一票否决制[4]。
3.4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按照“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将教学、教辅、机关、后勤等部门各项工作,统一到育人上来,形成育人合力。同时,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向家长寄送成绩单,电话沟通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2.
[2]胡嘉纪.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长征,2009,3(10):52-53.
[3]刘向信.引导大学生在知荣辱明是非中成人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3(7):20-21.
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目前我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表现出多样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很多问题。赵伟等调查指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无主人翁和责任意识”;〔1〕雷世富指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参与各方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张俊琴等指出当前研究生的“任务式和团队式”社会实践多,“自发性和个体式”实践少,实践认识存有偏差、忽视过程,“实践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而医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当以疾病、生命实践对象等为研究范围,这一领域依然有许多缺失人文理性的行为存在。杨国荣认为“实践要以求善为指向,扬弃功利主义的正值与负值”。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所表现的负态与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有关。冯向东认为,教育中“功利主义的肆意扩张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扭曲了教育实践”。因此,要设计科学的实践路径和机制来为研究生社会实践赋予人文理性价值和精神。
二、医学研究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的人文需求
“项目化社会实践”是一种依托项目来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嵌入道德伦理、科研精神和服务公众等人文理性的社会实践模式。在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中推行这一模式,是当下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缺失人文理性的现实需要和弥补。
(一)医德缺失下的实践需求
当下医患关系并不和谐,这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德教育缺失或失效有关。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呼声下,高等院校的医学教育和实践需要找出医学教育的最佳路径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来说,其医疗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教育模式转换下,医学研究生的医德和人文素养不可或缺。因此,除了课堂教育的改进和改革,还需要辅以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模式来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因此,从实践角度“项目化社会实践”功能之一就是要建构出新的医德内涵和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以理性的视野预前重构医患伦理关系和医德医风。
(二)生命意识淡薄下的主体需求
医学教育和研究的终极目标始终围绕着生命的延续和存在,但是当下生命意识的淡薄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及实践严重缺失。王一方指出,二十世纪的医学将“征服疾病和敬畏生命对立起来,忘掉了生命的敬畏”〔6〕。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使得医患失语。功利主义和利己思想不断消解着传统医德精神,医学科技和工具不断遮蔽了“生命”的人文关切。因此,在观念层医学研究生的“项目化社会实践”需要在浓厚的“生命”意识下重构“疾病”和“生命”的关系。
(三)医生污名化下的话语需求
在“自媒体”时代,随着医患矛盾关系的时常紧张,“医生”和“护士”不断地被妖魔化。与此同时,“白衣天使”和“白衣大褂”等传统的“隐喻”词汇也不断地被污名化。医生的“救死扶伤”形象和“大医精诚”精神被整个社会集体怀疑和不信任,由此传统的隐喻词汇的形象夸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看病难、看病贵”、“缝”、“八毛门”、“医闹”等话语。这些话语的背后除了医德沦丧和医风不良的现实写照外,更是医学人文精神崩塌和严重缺失的表现。因此,在话语层“项目化社会实践”还需要重构医患话语表达的修辞和词汇。总之,“项目化社会实践”要把工具理念和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在引导研究生进行主动实践的同时充分尊重和调动实践主体的自主性,不仅要培育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要提升其生命意识、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等。
三、医学研究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的现代性人文赋值
医学研究生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把训练研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精神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但更重视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因此,在项目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赋入具有现代性精神内核的人文理性。
(一)赋入传统医德的精神内核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医德和精神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和规范是在长久的医疗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它已经超出了职业素养的范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层的道德哲学思想。尽管“大医精诚”的观念仍历久弥新,但在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大背景下,传统医德及其理论体系的消解,成为了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医乃仁术”的医德内核,形成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医德伦理体系。传统医德“人贵物贱”的仁德理念和“重义轻利”的职业精神使得整个医疗体系充满浓厚的人文精神。现代医术和工具以及“重利轻义”的观念彻底消解了传统医德伦理,因此,医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需要面对并构建新的医德伦理。在路径选择上,以“疾病”和“生命”作为选题和实践的核心议题,积极嵌入传统医德的“仁心”和“好生之心”,在继承传统医德精神的基础上赋予现代性的价值内涵。现代医学的“生命哲学”如何践行为具有传统医德精神的实践行为和模式,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关乎疾病、敬畏生命和关爱生命”的现代人文精神,是医学社会实践正在探讨和总结的课题。疾病信息、医疗技术和医德情感在现代医学转型下需要赋入传统医德的精神内核,形成现代的医德伦理和观念。
(二)建构出现代人文的创新人格和精神
研究生创新能力核心要素要求具有发散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具有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具有科学演绎和科学阐释的能力等。就能力构成看,创新的核心要素是智力层面的,需要经过学科的系统学习和专业化的训练才能达成。另外,创新能力的最终形成离不开非智力因素。医学研究生的项目化社会实践除了担负着重构和践行现代医德伦理的功能外,还要承担起培育和训练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的任务。赵伟和张俊琴等关于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调查和阐发,启示我们对社会实践进行理性反思。医学研究生在面对“疾病”和“生命”时如何保持具有现代科学所需的创新人格和精神,也是我们推行的项目化社会实践着力思考和建构的人文价值要素之一。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和死的范畴,“征服疾病”和“延续生命”需要医学技术和医疗工具,更需要人的正能量的心态。医学研究生保持积极正态的学术动机,是创新人格形成的重要内容。向善性的学术动机是当前研究生需要培育和具备的,也是项目化社会实践要积极构建的。以谋取利益和金钱的学术心态来对待生命,必然会导致整个医学伦理和道德秩序的崩塌。项目化社会实践还要着力培养研究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对问题的质疑力和洞察力等。在项目实施过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好奇,以积极、幽默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和钻研,都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要具备的非智力因素。如果丧失对课题项目的兴趣、参与和交流,整个实践也就失去了人文性和科学价值。培育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是项目化社会实践建构人文理性的重要议题。项目的选题、论证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协作。在具体和系统的分工协作中,实践主体才能感受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才能认识到整体和个体的力量。同时,现代科学的竞争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建构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等,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践,也是一个长久过程,需要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和精神。
(三)赋入公众意识和公平精神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