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范例(3篇)
时间:2024-09-26
时间:2024-09-26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ji发兴趣②读物介绍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2011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2011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2012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2011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全员的一种共同的信念与价值取向。一所优质的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与教育理想。所谓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自身内涵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我们以“书香校园、活力课堂、儒雅教师、阳光少年”作为办学愿景,并形成与之相应的学校文化。
一、坚持思想引领
学校要发展,没有思想引领不行;教师要发展,没有专业素养不行;学生要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个性与特长不行。我们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统领下,构筑“教育愿景”,用“理想的校园”、“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少年”作为我们学校发展新目标。
1、理想的校园
理想的学校能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适应无法预见的未来世界,使学生成人成才,走向成功的起点;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天地,使教师成名成家,走向成功的基地。我们认为理想的“校园”应该是充满“书香”的。
(1)建立书香班级。我校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班级书柜,增加书源,作为学校图书室的补充,班级书架上的书主要是是各班级发动学生进行献书活动中行到的。孩子们都将自己心爱的读物带到教室,每班的书柜都存有一百本左右图书。这里的书是动态的,同班的学生互换看,不同班的学生也定期交换看。
(2)建立教师书吧。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起教师书吧。一是统一为教师购书,每学期都为教师购买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二是由教师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报刊杂志或教育教学类书籍,学校给予经济补助。三营造舒适的读书环境,我们单独开辟了一间教师书吧,里面进行了精心的布置,有沙发、音响、盆景、茶水等。四是鼓励教师自己出钱订阅图书和报刊,统一放在办公室里,互相借阅,做到资源共享。
(3)营造阅读氛围。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对于“书香校园”的建设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征集校园读书口号,经过评选,最后采纳的口号为“徜徉书海,品味书香”,学校把这句话挂在最醒目的地方,时时激励教师和学生走进书海。学校在围墙、走廊、办公室、教室悬挂了以读书为主题的教师和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这样既营造了氛围,又提高了品位。
为了将书香气息带给家长,我们通过发告家长书、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家长参与读书,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支持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与此同时,我们还专门召开了家长委员会会议,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建好自家的书房,每个班级力争推出五个书香家庭。
2、理想的课堂
我们把“活力课堂”作为目标,努力做到:
构建活力课堂,激情满怀上好每一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到课文中去体会、去悟情,把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学生的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让学生从现实世界投入到文本世界中,使文本描述的万物在学生的内心成为鲜活的形象,最终使学生、教师、文本能有效地对话,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构建高效课堂,把每一课当成公开课。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建构知识的意义,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用以人为本的热忱和科学有序的方法,引领学生享受高效课堂带给他们的成长幸福。
构建魅力课堂,把每一课上成经典课。(1)思想的魅力。课堂是产生思想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学生放飞思想的精神天堂。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有正确的学生观,素质观。(2)文化的魅力。我们的课堂要成为知识的课堂,但更要成为文化的课堂,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3)个性的魅力。这是我们魅力课堂的核心。课堂是教育人的场所,人是有思想的,所以理所当然应该是各具特色的。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情感的教师创造出情感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情感的魅力。一节课要上得好,首先教师要有充满激情的心灵。(5)艺术的魅力。所谓“循循善诱”,诱就是诱导,善是一种境界。
3、理想的教师
教师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也在成长,教师在感染与熏陶学生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品质,真切的享受职业的尊严和幸福,从而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发挥教师的聪明智慧。于是,我们把“儒雅教师”作为教师的追求的目标。它体现在:
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的享受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善良、公正、责任性是教师德性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
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
有较强的实践新课程能力——深刻领悟课程理念,准确把握教材思想,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点:
(1)新教师培养。根据我校师资配备的情况,在引入教师时除对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年龄、职称、经历作要求外,还要对其道德素质、心理品质、专业精神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2)全员培训。学校创新教师在职教育机制,提高教师研修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根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尝试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修课程为模块的培训体系,教师修完必修课后,动员和支持教师参加选修课的学习,以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同时鼓励教师以新课改理念为主题开展研究,引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展、成长。
(3)骨干教师培养。学校为骨干教师搭建示范课、研讨课、专题讲座、师徒带教等一系列展示平台,开展展示交流活动,使骨干教师在各种展示活动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4、理想的少年
“阳光少年”是我们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阳光少年的内涵是: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有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
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感受到生活充满了阳光,懂得感激,学会回报,由此形成成长的动力。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古今中外、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遇事总爱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尝试,不断形成认知冲突,不断试图解决问题。
有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积极主动,懂得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反省自己,且不断培养自己的发展能力,主动的成长。
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有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不仅满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过程与方法,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建构品牌特色。
特色是学校优良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是实践学校办学理念、反映学校整体的独特个性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
1、加强活动渗透.
(1)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题活动。如:“爱我校园”系列主题班会、“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活动”等等。第二,多次举办以“与爱同行”为主题的大型爱心教育活动,为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等捐款,并邀请家长和教师参与,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每次活动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大力组织社团活动,砥砺学生的品性。我们以“拓展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制定了《社团管理条例》、《社团评定和奖励办法》、《社团指导师管理条例》、《社团活动规范化要求》,在校团委的的统一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申办、自主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完善,建立了风荷文学社、书画社、合唱团、广播站、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棋艺社、羽毛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等。我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2+1”活动和校园体育节,让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我们还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如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母亲节、感恩节等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同心邀明月”中秋诗会成为我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经典之作;利用建党纪念日、国庆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国耻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率先在全镇发起争创三好标兵的倡议。
(3)强化文化濡染。校园外矗立校训,彰显厚重、敦实的学校文化积淀;求是楼张挂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群像,弘扬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精神;建成校园文学教育宣传园地“风荷”橱窗,凸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设置“成长在线”学生书画长廊,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开展“在实践中成长”活动,展现一年来的办学业绩。求真楼张贴有校园之星、班级宣言等,每期100多名校园之星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宣言根据各班的奋斗目标和特色精心提炼,展示了各个班级不同的精神风貌。宿舍楼和餐厅分别布置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标语和图片,将行为习惯的养成予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之中。
2、创建特色项目。
(1)家校互动,共育新人。根据教育局“一校一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家校互动,共育新人》的品牌建设项目。①成立了家长学校委员会。②召开了形式多样的家长会。③开设了家长开放日,提高家长的育人观念。④开展了“三走进”活动。⑤课题研究促进家校合作。
(2)推进社区教育,追求终身教育。开辟了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拓宽学校教育空间,我们动用社会力量,共同建立了功能齐全的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实践等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基地。如“铁果门校外辅导站”、“烈士陵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校外法制教育基地”、“敬老院爱心奉献基地”等。
(3)构建德育大课程体系,在活动的体验中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
智慧启迪梦想,科学点亮人生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汇报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2013年,学校以“多彩还给童年”为办学理念。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2年)》《江苏省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2年)》关于“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扎实有序地推进了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智慧环境
1.校园网络。学校网络带宽达百兆以上,满足了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学校网络接入教育城域网,具备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功能。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活动场所。全网支持IPv4/IPv6。有线、无线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实行实名制上网。
2.数字终端。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132名学生,63位教师。所有班级都配备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并通过有线+无线与学校主网络连接。
3.智能广播系统。学校建有完善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播放满足不同需要的广播,完成学校正常的上下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的播放,并完成安全应急演练及大型活动时的播放指令。
4.自动录播教室。学校建有可移动的录播系统,可实现现场录制、网络现场直播等功能。学校教师的教研课,研讨课及承办上级组织的赛课等活动均利用录播教室完成。
5.学校以焦点教育软件为平台,建有“焦点智慧教室”学台,焦点教育平台专门安排了工程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培训,经过培训,老师们都能熟练运用软件上课,在教学过程中采集教学与学习行为数据,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同时我们还将焦点教育软件应用于我们端午活动中,提升了活动的品味;另外我们还承办了区级智慧课堂应用现场会,在展示课中,我校赵国佑老师和陈霞老师利用焦点教育软件分别上了两节课,得到了现场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6.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在实现现场直播的同时能多机位同时录制保存,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五期的录制和播放,内容涵盖校园内外新闻的播放、安全教育、小刺猬行动、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7.所有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泰微课、一师一优课等公共服务平台上均开通账号,同时积极利用平台上传及下载适用于自己课堂的课件、教案等,并存于学校内网中便于互相学习参考。
8.我校从2014年起就积极开展推进“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应用、共建共享。学校多次开展泰微课相关培训,通过培训,极大的激发了老师们制作泰微课的热情;大家积极制作泰微课,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赵国佑老师一人就制作了一百多节泰微课,其中A等级达56节,B等级达52节,借助泰微课的应用,同学们觉得这样的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学习更加高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未来,学校将为每个班级配备电子班牌和智能一卡通系统,借助相关系统实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和班级文化、学生风采、电子课表展示等功能;目前已完成相关报批手续,下一步将进行招标落实等相关工作。
二.智慧学习
1.学校建有学校内网,师生能充分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泰微课等公共平台开展网上教研、公共科目研修、资源共享等教学活动。
2.学习空间。学校每个师生都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泰微课等服务平台建立了实名制网络空间,教师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目前,95%以上的学生,100%的教师空间处于活跃状态,空间得以有效应用。
3.学习资源建设。
学校通过培训,所有教师掌握了资源建设及上传共享的方法。通过校园内网建设了一大批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案、媒体课件、一师一优课、微课程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全学科资源体系。
4.智慧阅读。学校教导处利用电子图书系统和攀登阅读APP,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智慧阅读。充分利用电子大屏、黑板报、读书角、机房电子阅读、读写月等阵地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方法,推荐阅读书目,推广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师的读书经验等;德育处、大队部密切配合,利用班会、家长学校、微信平台等渠道推荐阅读,开展美文欣赏,创设阅读的氛围,激发阅读的兴趣。
5.学生应用能力。学生利用信息课这个主阵地,学习了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方法,基本适应了“智慧校园”环境。教师们在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信息课上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个人安全防范、个人空间建设、参加科学素养大赛等已形成常态。此外,通过泰微课、学校网站、创客观摩等获取教育资源,将自己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自我测评等成果通过自制的PPT、WORD及个人空间与大家分享,形成了智慧学习的新常态。在2015年举行的江苏省“传承经典”阅读知识竞赛中,我校李思琪同学获得特等奖,我校也获得团体金奖。
三.智慧管理
1.学校网站。学校建设了主网站+微信平台的网站集群。主站内容丰富,板块设置合理,信息更新及时。校内各网络空间、各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学校微信平台利用信息快、数据流量小、可移动浏览与管理的优势,很好了补充了主网站的不足。泰微课更是为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提供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大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的个性化与安全性、快捷性。
2.教师空间。老师们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泰微课等平台上拥有网络空间,并已利用空间课件、视频等。
3.管理者及教师应用水平。学校建立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制度,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门的信息化培训,包括泰微课的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等。
4.教学服务系统。学校利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泰微课、学校自主的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专题性素材;利用网络教研、微课等系统为知识点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工具;同时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网络办公系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管理系统、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江苏省教师管理平台、卫生管理系统、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语音教材征订管理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泰州市资产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
5.安保服务系统。
建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校园网络安防系统,安装有高清摄像头100多个,录像储存不小于3个月;与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安防系统结合校园百兆网对校园进行了无死角监控、一键求助报警等功能,并将配合一卡通系统实现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6.家校互通。学校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一起作业等平台,进行有效的家校互通,内容包括作业传送、学生出勤、当天学习及在校表现等反馈,使家校联系真正实现了零收费,高效率;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在线服务,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此外,学校还通过微家校、学校主站、学校伏羲教育博客等平台,提供校内外科学、文化、艺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信息功能。定期开展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等课外活动,并发表相关报道或文章。
2015年,我校戴娥老师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刘晓棠老师在学科与信息化结合课堂比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2016年刘晓棠老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得部级优课。近两年,我校教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市一等奖多达30人次,在部级刊物上发表有关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应用的论文多篇。2017年,杨红美老师带领学生在高新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高新区参加泰州市比赛获得二等奖;2018年赵日朋老师带领学生在泰州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泰州市参加江苏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斩获一等奖的殊荣。
四.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
1.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彭小艳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行政人员及相关教师参与。各项职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总务处主任赵日朋具体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电教处副主任卞伟、总务处主任助理杨红美协助负责相关工作。
2.规划科研。学校把“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列入学校2018年整体规划,并制订了专门的建设方案,时序安排清晰,措施切实可行。同时2018年,泰州市教育信息化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相继开题并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
3.制度保障。学校有《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方案》《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建设与应用纳入《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工作考核细则》,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智慧校园建设。
4.资金投入。“智慧校园”创建设施设备由教育局统一配送。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校党支部委员会和经审小组监督执行,保证专款专用,并且按照“三重一大”决策要求,规范严格执行,保证了可持续的经费投入。
5.机制创新。
上一篇: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