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6篇)
时间:2024-09-26
时间:2024-09-26
如何形成一套学生能普遍接受的大众教学方法,这个问题让很多年青老师备受困扰。
一、找出难点,逐个击破
对于比较复杂和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和枯燥,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这时就应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一般情况下,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少的知识,就越难理解。因此,教师应经常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为了便于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就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DNA的空间结构,老师用语言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二要注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许多生物知识的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一是抓主要矛盾,二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很复杂,也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二、构建网络,以点带面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在脑中形成一条清晰鲜明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具体来说,构建知识网络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生命的基础学习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埋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三、掌握生物知识的内在规律
生物同其他事物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学习生物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识规律和大脑活动规律。因为,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人的认识都是由少到多,由浅到深,逐步深化的。因此,生物学习不能急于求成。掌握生物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又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
在课下,要注意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以便能够熟练运用,让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被学生“同化”吸收。例如学习了细胞分裂,可以把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及关系罗列一下,列成表格,这对以后做题是很有帮助的。再比如在细胞分裂中,先有哪些细胞器参与植物的细胞分裂,又有哪些细胞器参与动物的细胞分裂呢?每节课后都把课本仔细地通读一遍,毕竟有些小知识,需要课下来补充。
四、归纳总结,定时复习
生物知识的内部既存在着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知识形成网络,构制知识体系。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在学生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1)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与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2)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实际运用,使其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生物复习高中教学
一、未雨绸缪,合理有序
一进入高三阶段,老师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同时把当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对照考试说明逐题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选修新课学习、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必修选修三册教材共十四个单元分七个专题,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记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
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3)联想迁移法: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
四、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关键词】浙江省;高考物理试题;启示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对2012年江苏物理试卷的分析:难度适中、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结合《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对江苏物理试卷进行评估,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整体难度适中,完全符合《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基本上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延伸,试题表达明确,没有存在歧义的地方。此外一点,这套试题充分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本套试题更多的考查学生的物理能力,将物理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多将题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一个生活情景,从中引发出物理问题,更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从分数的分布来看,与以往的分布基本一致。力学和电磁学分别出现了43分和53分,而学修的课程出现了24分。从分数分布中可以看出。力学、电磁学两者的总分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87%,对于高考物理有重要的作用。本套试题为今后物理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导,即重视基础知识和知识的灵活掌握,对一些复杂的运算则不需要太过纠结。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试卷特点
1.基础题增加,稳中有变
试题重点是对重点知识的考核,在力学和电磁学上进行了相当大比重的考查。例如,试卷的第14题考查了力学知识,主要在于对受力分析和力与运动的考查,第15题是对万有引力知识的考查,第16题考查了波的基本现象及基本性质,第17题考查了家庭用电,第18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第20题考查了电容器和振荡电路。试题与11年相比题目类型变化不大,考查的重点放在了日常教学的重点上,使考生对题目很容易入手。
2.关注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
第21题探究了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实验,考查的是基础的折射问题,第22题时对力学的考查,通过实验来考查力学的基础知识。这两道题都偏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基础知识上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
3.联系实际,从实际生活中构建物理模型
第19题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以日常的生活为背景,要学生在此基础上设立模型,考察了考生对电荷转移和静电场的掌握。第23题同样来自于生活,要考生求鱼在水中受到阻力,要求学生要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建模。
试题的原型均来自于生活,试卷中通过试题与实际情景的结合让考生们更容易入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问题本质的运用,与此同时,在试题中有对图象的考查,要求考生有对图象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从整体上说,今年的物理考题的难度不大,注重基础,适合考生的发挥。考题既有对过去几年经典考题的继承,又有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让考生的成绩更真实。
三、教学启示
浙江省的理综题目总体方向与原来一致。就是注重对基础题目的考查,以及要求考生要有处理物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其考试的内容应与《大纲》规定的范围相一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把握,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1.研究上好三种课型
在备考阶段考生要面对的三类课型为复习课、习题课和讲评课。而课堂上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因此必须注重课堂效率,要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
复习课要对重点的只是进行强调,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规律等要重点讲解。习题课以讲解题目为主,在讲解题目时要对题目中含有的信息进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讲评课之前要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并找出一些出错较多题目的错误原因。对于错误题目的类型进行概括,让学生能够掌握类似题型的解题技巧。
2.精选习题,加强定时训练
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好对题目的选取,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平时的测试,要模拟高考的模式,做定时训练,让学生有高考的氛围和感觉,能够较为合理的分配时间,有时间意识。对一些重点的题目要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复习时要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要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重点的章节的重点部分进行重点的练习,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再遇到类似的题型时有较明确的解题思路。
3.重视实验的复习,提高学生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而物理的基础是实验,因此,只有把握好物理的基础实验,才能够真正的学号高中物理。从近年来的考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实验的考题对学生来说仍然是薄弱的一环。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除了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之外,还要对实验有所延伸,做到灵活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应对新的题目。在试验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验证性的实验,要让学生们用验证性实验的解题思维其开拓思路。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对重点实验的把握,要在重点实验上就行突破,让学生掌握灵活的掌握类似的题目,在遇到新的题型时,能够举一反三的掌握实验。
结语
总之,2012年浙江省物理高考试题在考查的知识方面相比以往有所改变,对实验的考查越来越灵活,对于基础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更加突出,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基础和能力方面的联系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建强.2012年高考浙江理综物理试题解析[J].物理思与行,2012(07).
一、出示基础题进行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在物理“基本知识”的复习这一环节中,老师们通常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又漫不经心,没精打采,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在复习课梳理知识时,我打破传统教学,带领学生整理知识,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学
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力》时,我先出示基础题让学生做:
1.人用扳手拧螺母时,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在扳手把末端拧螺母比在扳手把中间部位要容易些,这是由于_______不同而引起力的_______不同的缘故。
2.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判断它受到了力是观察到_______。
学生做完以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每一题,把每一题知识找出来,梳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有的放矢,掌握效果好。
二、出示典型例题解析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形成物理思维
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始终是落实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是课堂典型例题教学及训练。《力》的复习中,基本知识复习后,做力的示意图是关键,于是我又出了作图、实验探究题。
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它所受的重力示意图。
2.如上图,均匀金属圆环被吊在空中,请画出金属圆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如上图,用50N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学生做完,交流结果后,让学生根据训练归纳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1.确定对象。先要确定好分析对象,即受力的物体。2.分析受力的性质。即受哪些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关系等。这一步很关键。力的分析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3.按照规范,作出力的示意图。这样做既突破本章重难点,又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总结本节所获,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知识
有一句名言说:“人类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如果把总结与合作学习紧密结合,既可以推陈出新,又可以使合作交流优势互补,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力》的复习课上完后,我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谈本节所获,大家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在交流中形成本章的系统化知识。
四、强化训练题,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题进行训练,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有关知识。由于学生的复习任务重而相关的题目多如牛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时,必须做好对习题的精选和分类工作,使学生的练习适量、适度。在精选习题时,应该以历年的中考试题为主,同时兼顾各地的模拟试题。在对试题讲解时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工作。《力》的复习课计算题较少,但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我出了两道计算题:
1.有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5.88N,这个物体能否放在称量为500g的天平上去称?
2.一物体质量为300g,能否用0-5N的弹簧测力计测其重力?
学生做完以后,我问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思考后说:有。一种是知道质量求重力用G=mg来算,比较重力;一种是用m=G/g来算,比较质量。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而通过基础题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典型例题解析突破重难点,总结规律,小结本节所获,强化训练题,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物理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
1认真听课,融会贯通
上课的听课效果不如人意:要学好任何一门学科课堂上的40分钟非常重要。可以说掌握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课上40分钟来实现的,有的同学课上利用的不好。在课堂上,教师系统地讲解物理要领和定律,指导做实验,组织讲座探索新知识,纠正学生常犯的错误,解答学生的难点,指明学习重点,还经常点拨思路,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做出良好示范。因此认真听课是我们学习中少走弯路,顺利学好物理的保证。
2学好语数,垫石辅路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数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在I=U/R中,却有I与R成正比,I与R成反比.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物理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同理,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好坏对物理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又如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和温度升高到2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语文知识对学好物理课的重要。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明确一轮复习该学什么、怎么学,这样能够让一轮复习更加的高效、务实,也为接下来的二轮、三轮的复习备考做好铺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请各位同学查收。
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从近几年高考看出,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而且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要以基础为核心,将知识织成网、码成块”,这也是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我们就可以确立一轮的复习目标:
1、概念、原理、定理、公式这些基础知识要做到熟练掌握、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跟紧老师复习节奏,加强对基础题的联系,做到规范答题、活学活用。
3、对于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功和能等部分的知识,要做到各知识点内部形成系统,各知识点之间形成网络,让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真正达到牵一发动全身”。
4、总结教训、汲取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犯。
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1、确立范围、找准考点。
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两纲”指的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在一轮复习阶段,首先要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度解读,知道高考物理哪些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哪些知识需要简单了解,只有确立范围、找准考点才能有的放矢、轻装上阵,这样复习起来会更加轻松、高效。
2、全面复习、不留疑点。
一轮复习就是要全面、细致,不能遗漏任何的疑点。不少同学会觉得还有二轮和三轮复习,一轮不懂没关系,如果有这种想法,建议大家尽早修正,一轮复习连最基础的知识还有疑点,到了二轮、三轮全部是综合运用,不仅不会弥补漏洞,反而会放大漏洞的效果。所以,必须在一轮复习中把对基础知识的疑惑全部消灭掉。
3、灵活变通、把握要点。
物理学习同数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物理要求灵活多变,举一反三,这也是为什么物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味的套公式、或者总按一个思路解题,很难得到高分,因此,想要学好物理就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抓住题目的核心物理量和解题的关键点,围绕着这些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而达到准确、高效解题的目的。
4、总结规律、关注热点。
高考物理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不仅仅要考查理解能力、解题能力,还考查归纳总结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那力学来说,高考并不是单单考力学的知识,还会结合电学、磁场等知识综合考查。这就需要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善于总结规律,把握核心,力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很多高考试题都是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关注热点也是一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表
从时间安排上看,通常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都是高三整个上学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三年的高中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分享的这份表格就是一轮复习计划表,可能学习内容和时间与大家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大家可以自行调整。
物理一轮复习如何进行知识梳理
对知识进行有序的梳理是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进行知识梳理呢?下面我们将从基础知识、错题本、综合试题、实验题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
1、以基础知识为中心
一轮复习阶段,最难的就是巩固基础知识,通过目录法、提纲法来理清知识脉络,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公式定理等内容要做到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2、以错题本为中心
错题本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学习物理知识就是错题本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把错题整理出来是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然后让错题逐渐减少是对物理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查漏补缺的能力,才能不断完善物理的解题思路与策略。
3、以综合试题为中心
综合试题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题”,这类题目,通常会考查多个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试题是近些年高考上的常客”,所以,同学们要引以为重。当然,综合试题看起来很难,其实,如果我们学会抽丝剥茧”,将大的要求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就能很快理清头绪、完成答题。
4、以实验题为中心
如果能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知识梳理清晰,那么实验题基本上就能得到很高的分数。物理学科中无论是力学、电磁学、光学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来向我们阐述相关理论,如果能够掌握实验题那么也就能弄懂对应的物理知识。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梳理物理知识,能够更快的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物理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1、守住课本这条主线。
2、跟紧老师复xxx度。
3、规范解题步骤。
3、总结题型、找准方法。
4、建立做题本,定时复习。
上一篇:服务生实习报告(整理8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