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的定义范例(3篇)

时间:2024-09-26

独立思考的定义范文篇1

摘要:当前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问题,社会各界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而红色革命思想是我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财富,是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旨在通过遵义红色革命精神,将红色思想和独立学院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剖析红色革命思想的内涵来积极探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维度,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思想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红色革命思想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新的学生群体,与母体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收费机制、生源质量、社会认同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心理、需求、动机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以独特的形态存在。

1、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希望能考一个好的大学,都怀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但是这部分同学没有很好的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给自己定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而是一味的追求高目标,现实往往是那么残酷,造成了他们高考的失败,这也成为他们进入独立学院后心理生活走向困境的根源。

2、亲人的期望和自身的实力导致压力和失落感

独立学院的学生们,由于高考的失利,面对亲人,他们有着独特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而这些都源于自身的实力不足,把目标定的太高,不切实际的结果。这也为他们思想上出现偏差埋下了阴影。

3、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学生们的就业压力很大

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的学生们毕业所获得的就不再是母校大学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是独立学院颁发证件,这无意间使得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加严峻,再加上中国社会目前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让这些学生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夹杂着阴影,不敢正视自己,从而造成有的学生不堪重负而患上心理上的疾病。

4、思想素质与自身的学生身份不符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家境比较富裕且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从小没吃过苦,因此也比一般同学要具有个性,标新立异,建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极大的影响了本校的其他同学的日常生活,使得不良风气互相传递。

5、综合素质的缺乏导致学生抗压能力不足

目前随着有些独立学院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为了盈利目的不断降低分数线,有的父母也为了让子女混个本科学位,也出现了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种种因素的影响也一再的拉低了独立学院大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如此的恶性循环,让本来就身陷囹圄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们又蒙上了一层压力。

二、遵义会议红色革命精神是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

1、遵义会议的历史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革命精神。

2、遵义会议红色资源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

理想信念是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得以维系和生存的基石,也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梦想和愿望,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美好憧憬追求。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中国革命的必然胜利,正式靠着中国共产党这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才能将广大人们群众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逐步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我们要居安思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必须坚持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稳步前进。

3、遵义会议红色资源是道德情操教育的优质资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遵义会议红色革命精神凝结了现时代先进的道德伦理观念。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里,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记录了革命先辈们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英雄业绩,折射出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是宝贵的历史财富。说:“艰苦奋斗,自觉奉献,是我党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一直是传统礼仪之邦,但是在新时展的今天,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往往忽略了自身道德情操的建设,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带坏,使得社会的道德伦理受到践踏,人们应当学习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在彼此的交往中保持高尚的礼仪风范,学会尊敬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更好的与他人交流。

4、遵义会议红色资源是爱国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和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顽强斗争的献身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诞生于具有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包含了革命先辈们对革命胜利的无限追求,他们本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把满腔热血和辛勤的汗水铺洒在国家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这种红色资源有利于让现代人在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人民的责任感。

独立思考的定义范文

这几年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提改革开放,少提解放思想了,思想理论的创新不多了。最近,吹进一股强劲的思想解放的春风,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振奋。今年6月11日,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敢于质疑”,“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总理在这个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要求:“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要提倡青年人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报告,我想决不只是针对两院院士的,也是针对全国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队伍说的“肺腑之言”。或者也可以说,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报告,是对全党发出的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号令。这号令的“主调”就是质疑、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质疑”是创造性思考的品质;“批判思维”是创造思维方式;“独立思考”是创造思维的人格精神。有质疑才有批判,而质疑和批判郝离不开独立思考。质疑不是怀疑一切,它是科学态度下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批判并不等同于否定,它是一种扬弃,或否定之否定,也有批评与评判之义。独立思考,就是根据事物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演变,提出新的见解和补充意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曾提出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是和中国共产党独立创造的,不是照搬外国的。和平建设时期,提出了对资本家企业实行赎买政策,也是一个创造。“”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共同富裕,这是对毛式社会主义模式的质疑、扬弃与修补。可以说,没有质疑、批判和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成功,不可能给全国人民带来福祉。

邓小平在世时常说,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错了就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光按本本办事,我们这个党的思想便停滞了。这些话,是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关于质疑、批判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总书记和总理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报告的基本精神,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承接和发扬。这是一脉相承的。为社会各界乃至为全党吹来了强劲春风,一股增强创造活力的春风!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消费率上该不该与国际接轨?投资与消费该不该形成一个合理比例?人民的质疑与批判,是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也是对自己权益的保护。质疑可以找到矛盾点,理性批判可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或调整思维方向,进而促进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各方面的平衡。质疑与批判,从本质上是对执政者的智力帮助和形象维护,同时也是求取真理的必由之路。

独立思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留日先进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2)06-0015-03

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给正在为中国寻求出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曙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身体力行深入工人阶级,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留学日本的、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留学日本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甲午战后到二十世纪初年,大批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学习之余大量翻译日文书籍、创办杂志、参与政治活动。、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留日知识分子在此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更有专门攻读马克思主义,为五四时期最早比较系统全面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陈独秀1901年后数次抵日,先后进东京学校、东京正则英语学校等学语言,成城学校学陆军。1902年李汉俊先是入东京法国教会学校晓星中学校,以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1]李达1912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湖南留日官费生,1917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理科。[2]1913年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本科。[3]陈望道1915至1919年变卖部分家产留学学习法科。[4]

留日学生学习之余广泛参与寻求民主的政治斗争。董必武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回国即参与反袁运动。1914年发起组织神州学会,秘密反对袁世凯称帝;后来联络留日学生成立留日学生总会,并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和编印《国耻纪念录》,激励人民坚持斗争。李达带领一百多名留日学生组成“救国团”回国请愿,抗议段祺瑞政府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陈望道则积极投身于留日学生的各项爱国活动。陈独秀总结政治活动成效甚微的经验教训,认定从事思想文化战线斗争乃是中国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回国后创办《青年杂志》。

广大留日学生保持着对新思潮新知识的敏感。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学者片山潜、幸德秋水等介绍了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生平学说,十月革命后山川均、河上肇、佐野学等发表了大量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著作,深刻影响了留日学生。在早稻田大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回国后就超越一般的民主主义思想具有了社会主义的思想。[5]回国请愿的失败使李达进一步认识了俄国革命道路,返日后即放弃理科专业,专门攻读马克思主义。后,李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笃信者和宣传者。李汉俊与河上肇以师生关系常有往来,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由“最喜欢数学”转而选择马克思主义。陈望道亦通过结识河上肇、山川均等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最早比较系统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汹涌春潮的,正是、杨匏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留日先进知识分子。

1918年夏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其后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第一次全面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党。同年8月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10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主张根本改造社会”的性能着眼,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能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制度,解救全世界苦难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介绍给国人,并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广州,留日的杨匏安同年11月发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比较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和杨匏安的两篇文章,可以说是自1898年马克思的名字在中国出现以来由中国人撰写的、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两篇重要文章。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首次正式出版。出版前由陈独秀、李汉俊两人作了校阅。[6]李汉俊同年用通俗的语言翻译《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李达1919年6月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1918年秋至1920年夏,李达翻译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其后李达即同李汉俊、陈独秀、等投入社会主义论战。

留日先进知识分子较早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三、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促进马克思主义与早期工人运动相结合

1919年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支持邓中夏等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长辛店、卢沟桥等对工人进行宣传。陈独秀约请各地进步青年深入工人开展调查,编辑出版了《新青年》的《劳动节纪念号》。1920年5月1日,在陈独秀、等组织号召下,北京、上海等地工人第一次纪念自己的节日。广大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采用多种方式深入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出版通俗刊物。1920年8月,陈独秀与李汉俊发起创办《劳动界》,刊载工人来稿和工人建立联系。同年9月,陈独秀、李汉俊等致函上海工商友谊会,表示愿帮其办《店员周刊》,并于10月创办《上海伙友》杂志。在直接领导下,1920年11月《劳动音》、1921年7月《工人周刊》创刊。

(二)开办工农学校。1920年秋,在李汉俊、李达指导下上海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半日学校开办。邓中夏等在指导下于1921年元旦创办长辛店补习学校。1921年春,陈独秀来广州后先后开办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俄语学校,大量招收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同时拨款开办广州机器和理发工人夜校。

(三)组建工会支持工人罢工。1920年11月21日,陈独秀、李汉俊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大会,并被聘为名誉会员。之后,以为首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建立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成为北方工人的学习榜样。1921年1月在李汉俊等指导下,上海职工运动委员会成立并领导电车、烟草工人举行罢工。

陈独秀、等留日先进分子自觉承担起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中去的历史使命,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现代工会,标志着工人斗争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新阶段,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深厚的阶级土壤。

四、创建中共早期组织,奠定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1919年9月李汉俊萌发了在中国必须建立共产党的思想。[7]在“南陈北李”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和组织下,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陈独秀、、李汉俊、李达、董必武、施存统等作为领导核心和活动骨干,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独秀1920年2月来沪后广泛联络进步人士,共同探讨改造中国社会方案。1920年5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帮助下,陈独秀、李汉俊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商议成立共产党组织。陈望道、李达等相继加入筹备工作。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1月,陈独秀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宣言》。年底陈独秀赴穗后李汉俊、李达先后书记,李汉俊、陈望道负责主编《新青年》,李达负责主编《共产党》月刊。在陈独秀、施存统、陈望道、李汉俊等筹备下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上海党组织成立后,陈独秀即要在北京发起建立共产党组织。1920年3月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0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办公室正式成立。年底,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推选为书记。1920年11月正式建立起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第四次大会上选举为执行委员[8]。

陈独秀、等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和青年团的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函约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建立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初,陈独秀又找到三人商谈建立共产党组织。几次酝酿后组建了广州党组织。[9]1920年夏,李汉俊写信给董必武等要他们组织起来。同年秋,李汉俊到武汉与董必武等商谈建党。陈独秀则派刘伯垂到武汉和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张国恩等秘密联系商讨建党。1920年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董必武寓所成立。此外,陈独秀写信给济南的王乐平,与他商讨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0]。1920年到上海与陈独秀会见,返湘后建立早期组织时与陈独秀保持联系。[11]赴法后的赵世炎、陈公培1921年接到陈独秀来信找到张申府接上组织关系,法国早期组织得以建立。周佛海是在陈独秀等引见下加入上海早期组织,也是在陈独秀提议下[12],1921年4月旅日早期组织成立。团的方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即向各地寄发团的章程,要求进行建团工作。在领导下,北京青年团在北方建团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上海和北京团组织推动下,不到半年,在广州、南京、长沙、武汉、天津、济南、唐山、太原等建立起团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始于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初,陈独秀、等留日知识分子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建党和建团活动,为建党进入实践阶段做了组织准备。

五、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促成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条件日益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李达、李汉俊等留日知识分子积极担负起大会的筹备重任并作为代表参加大会,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党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后与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提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党。根据原先的酝酿[13]和马林建议,李达与陈独秀、联系商议,确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14]李汉俊、李达写信给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旅日早期组织,通知各地速推选两名代表来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在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寓所召开[15]。外地来沪代表大部分经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安排住进了博文女校,会议最后一天李达和王会悟又安排代表去嘉兴南湖继续开会。[16]参会代表中,李达、李汉俊是上海代表,董必武是武汉代表,周佛海是旅日代表。和陈独秀没有出会。陈公博受陈独秀委托带来他给与会代表的信,信中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四点意见,要求大会在讨论党纲时予以注意。[17]

1921年7月23日大会开幕,7月24日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成立情况。7月25-26日休会,由李达、董必武和等组成起草委员会,着手起草会议文件。7月27-29日讨论起草委员会提供的党的纲领。最后一天讨论和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临时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为宣传主任,为组织主任。周佛海、李汉俊和刘仁静为候补委员,陈独秀返沪前书记一职由周佛海。

十月革命后,留日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以其先进的思想、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后来有人离开甚至背叛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党内大部分留日先进知识分子始终没有改变革命初衷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革命史资料:第2辑[M].北京:中国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197.

[2][14]宋镜明.李达[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0.62.

[3]张静如.生平史料编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9.10.

[4][6]邓明以.陈望道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1.37.38.

[5][15][16][17]“一大”前后(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8.368.57.172.173.

[7]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N].1919-9-7.

[8]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670.671.

[9]陈公博.寒风集(甲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203.

[10]党史研究资料(第2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2.

[11]共产主义小组(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518.

[12][日]石川祯浩.青年时期的施存统——“日本小组”与中共建党的过程[J].中共党史研究,1995(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