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学的重点(6篇)
时间:2024-09-27
时间:2024-09-27
关键词采访实践能力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高职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现状
如何才能培养第一线需求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这一直都是困扰高职教育的课题。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对于培养动手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说,显然难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训的方式为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提供一种可能。
新闻采访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习型教育”落后于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把课程内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实训课程也因缺少职业教育的特色而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实践性的课程目标相距甚远。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曾指出,由于高校新闻教育跟不上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不会写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许多大媒体的记者把新闻埋葬在一推空话中,变得越来越同老百姓“不相干”。②因此,超越与突破传统新闻教育之桎梏,构建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③
2新闻采访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职学习以实践为主,可以设立“能力—任务”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设计不同的任务,任务的设计以知识点的学习为最终目标,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一个个实践任务的实现,最终达到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目的。
新闻采访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采访能力;具备新闻发现力,即新闻敏感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冷静客观分析和探求新闻真相和事实的能力。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实践任务,把实践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分阶段实施校园和校外选题采访实践。
2.1课堂实践任务
2.1.1口述新闻与解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新闻采访课程的特殊性,在理论教学环节就可设计实践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以及解读新闻事件的能力,故在课堂上设计口述新闻与解读任务,不超过5分钟。
口述新闻与解读是让学生每人搜集一个最近的新闻事件。课堂上教师抽取两到三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新闻并加以评论。学生不可读稿件,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新闻搜集不限媒体形式。可以剪报,亦可电视、广播与网络新闻。学生述评以后,由教师讲评并打分。期中时总结半学期学生口述新闻与解读的成果及得分情况。
2.1.2案例分析,学生主讲
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后,由组长上台讲解,也就是让学生以“老师”的思维给其他同学上课。此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冷静客观分析新闻事件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在开学两三周之后设计任务。前两周需给学生足够的示范和指导。然后每个理论专题设置一个或几个任务,首先由学生讨论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导讨论和主讲,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的设计可根据新闻节目类型和新闻作品体裁分类。例如,布置作业让学生观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冷暖人生》、《看见》等采访视频,学生分析讨论提问方法和技巧,以及选题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收集资料和讨论,最终随着任务的完成,相应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另外,让学生主动收集优秀的新闻作品,分析新闻稿件背后的信息来源。通过联系采访优秀记者,获知其采写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得同记者前辈们交流经验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并且培养学生采访提问的能力以及叙事能力。
2.1.3情景模拟采访现场
所谓模拟情境教学法即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全新教学理论,在人为创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新闻采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工作情境训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④
新闻采访课程情景模拟采访,主要营造两种采访现场。一是模拟人物采访;二是把教室模拟成新闻会现场。
(1)模拟采访现场。两个学生一组,把教室当作采访现场,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向对方提问,一边提问一边记录。两个同学都完成后,其他同学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由老师点评,除了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点评,还可以对学生的仪表仪态、用词用语、神态神情等方面点评,全面提升学生素质。(2)模拟新闻会、模拟两会、记者招待会、产品宣传会等不同形式的新闻会。⑤
情景模拟采访教学将课堂变成新闻发生的现场,为走出教室实践新闻采写做准备。任务的设置需从开学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实施,因为本任务应是在口述新闻之后进行,至于两个任务的交替时间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成果来衡量。
2.1.4请“模特”进课堂
“模特”是指各个阶层的采访对象,可以是食堂阿姨、建筑工人、校园风云人物、小吃老板等。具体任务是,请这些采访对象到课堂上,学生们细心观察后,按照记者招待会模式逐一相受访者提问。因“模特”比较受限制,所以,这个任务设置一般在第一个学期,以五次以上为佳。
2.2校园实践任务
课堂实践任务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新闻事件、观察、获取信息的采访能力,逐步训练其新闻敏感,多停留于模拟和学习阶段。学生只会看和点评新闻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会采访和写作。校园实践任务是学生走出课堂开始采写能力发掘的第一步。校园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要从熟悉的人和事中寻找新闻线索,开展采写实践,是学生积累学习新闻信心的不二场所。校园实践任务多以学生自主选题、策划、采写为主。
2.2.1发现校园新闻
老记者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跑出来的新闻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记者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新闻发现力是一名准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与核心能力。学生在学习阶段养成在身边找新闻的意识,才能发现不寻常,从而获得新闻线索。找身边的新闻要从找校园新闻开始。充分调动学生找新闻的积极性,不限人和事,可以是校园流浪猫狗追踪、食堂饭菜调查、学院会议与活动,也可以选定不同的采访对象,比如校园风云人物、奖学金获得者、特立独行名声在外的学生、受人爱戴的老师等等。
发现校园新闻的任务,在开学初就可以分配给学生,定期汇总学生发现的新闻线索,一般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左右。汇总时以新闻选题会的形式开展。学生分组报题,由教师点评该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采访,期间其他学生也可参与到选题的讨论中。
2.2.2校园新闻采写
记者能力和素质如何,最终都要落实在采写稿件的质量上。校园新闻采写任务与校园新闻发现紧密连接在一起。校园新闻采写任务实施在发现好的校园新闻线索以后,教师挑选合适的校园新闻选题,学生自由分组后,教师分派选题到各组成员,然后完成采写任务。
校报、校园广播和电视台是学生实践的平台。学生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后,教师提供修改意见,推选成熟的新闻稿件到校园媒体发表。教学与校园媒体可以合作,开专栏或栏目为新闻学生提供载体。这样,学生才会从受众层次与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寻找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由头也更有针对性,并且在写作时选择新闻角度也更恰当。如果条件成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也可创办自己在校内传播的内部刊物,让更多新闻人才彰显职业能力。
2.3校外实践任务
校外实践是学生在经过课堂实践和校内实践的熏陶以后,利用学生的节假日,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校外的各个角落。校外实践的地点可以是车站、博物馆、菜市场、超市、乡村田间等等,只要是学生到过的地方都可以成为他们实践的基地。此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从选题策划到采访获取信息再到新闻写作,培养其新闻敏感、新闻采写以及探寻事实真相的能力。
2.3.1新闻特写训练
新闻特写训练是校外实践任务的初级阶段,包括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这要求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通过观察和采访获取某个特定的人物或者某个特定的场景的信息,从而进行写作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找事实的能力。
新闻特写训练可以同课堂实践教学中请“模特”进课堂的环节相衔接。每次请来“模特”时就可做类似的练习。但因“模特”进学校毕竟是少数,所以还是需要学生走到街上去发现最合适的“模特”。场景特写可以由教师提供线索,比如校门口的麻辣烫、明星见面会或产品推介会现场、等候上公交车的场景等等。学生们一旦学会留心观察和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形成习惯,那就更容易去发现新闻的发生,职业能力也就在其间养成了。
2.3.2蹲点式走基层
自从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落到了实处。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应该以此为职业理念,学会接地气地新闻采写,才能把专业变成真正的职业。蹲点式走基层是带学生到某社区或某村落,重复多次采访,进行深入的交流后写作稿件。
学生在采写过程中才能体会新闻职业精神,培养新闻敏感。笔者所在学院所处之地临近村庄,采写基层新闻的素材较丰富。“走基层”式的新闻也可以成为学生训练采写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新闻发现力和采写能力以后,让学生多与不同阶层的人交流,学会人际交往的平等、尊重和理解。蹲点在某个村庄,让学生去寻找值得报道的新闻素材,发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故事和意义。
3新闻采访实践考核方式
在设计实践任务时,采访课程的实践结果会通过新闻写作、采访手记写作、语言表达等得到检验。新闻采访实践的考核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任务,从被动完成转换为主要完成,需要考核机制和鼓励机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增强学习专业的信心,这是实践考核的最终效果。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57-03
在当前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传媒产业对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必然。在数字时代,各类新闻媒介对人才的要求已呈现多元化、弹性化、实质化的特点。那么,如何及时地为新闻媒体“供血”,关键在于新闻教育的改革,这一艰巨的使命就落在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的肩上。尤其是新闻学专业的设置特点,成为目前各高校研究的重点。本文仅就独立学院的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至2000年独立学院开始出现,2005年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全国各类高校设置新闻学专业的共有661个。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兴起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形成了强烈冲击。但师资、办学经验方面明显呈现弱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采取避实击虚、另辟蹊径的办法脱颖而出。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根据新闻媒体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而且采取加强技能训练的角度引进,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媒体工作者当教师,这样就改变了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现状。这些双师型人才弥补了独立学院师资的不足,他们的授课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案例法教学,案例鲜活能更好地诠释理论概念,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使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国内一些独立学院拿出十门左右的课程到媒体会招标,实行双向流动,即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到高校去讲专业课,高校教师去到媒体去当一段编辑、记者。这对于双方都无不裨益。媒体采编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物色优秀的实习生,高校教师到新闻单位可以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找到更紧密的结合点。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已渗透到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中,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自2000年我国设立独立学院以来,高教研究者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了可观的教学效果。对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来说,有研究者比较了国外一些私立院校后认为,回归新闻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力求让理论教学接近社会实践的需要,奉行实践教学的理念,让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更具影响力。如果新闻学专业教育内涵不断被拓宽,实践教学被越来越重视,那么培养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教学目标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关系,避免重实践轻理论,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避免应用变革与理论知识体系发展中的裂痕现象发生。
二、课程设置别具一格,造就一专多能的传媒精英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普通高校那样样式齐全,一般来说,目前国内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设置的课程分为三类,即新闻史部分、新闻理论部分、新闻业务部分。而独立学院则倾向于第三类,也就是说第三类的比重大一些。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等。一方面来说,独立学院是三本院校,学生普遍理论意识浅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理论部分不是很感兴趣,基于这种状况,课程设置方面应侧重于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学者提出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守职业精神,能执掌社会公信力的人。这是新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也是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发展的立足点。
近年来,新闻事业飞速发展,新型媒体脱颖而出。多焦点、分散化成为主流。以网络传播为背景的媒介融合日趋凸显,因此对于网络传播的课程已摆上议事日程。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变化已将网络传播课程推到一个革命性变化的临界点。
然而,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速度,有些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还长期处在固有的模式化、保守化。即便是课程局部调整,也只是在选修课上做实验,没有大胆的举措。教育部曾提出高校增加实践课课时数,我的理解是增加考查课,减少考试课。因为学生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就业,但是如何才能学以致用这是关键问题。
我们曾对国内某知名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别具特色,不但设有实践课(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片主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而且还开设技术课程(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新闻摄影与摄像)。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设立些前沿科目,比如《广播电视声音研究》《主持人人体语言》《媒介批评》《采编播合一研究》《区域媒体研究》等。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是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优秀的新闻学子要想成功,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形成浑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丰厚了,就可能使自己编采的作品具有高远的立意、丰富的内涵、辩证的思维、最佳的状态。因此,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突破口。如果不顾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盲目仿效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照搬照抄,无论课程是否有用,纷纷上马,就会导致教学体系和教学效果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名师培育工程
长期以来,教师以授课为主,许多独立学院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决定于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满意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已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突破口。
新形势下对独立学院的教师的要求主要有三点: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人才的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的课题研究及相关的理论研究。
有资料表明,从解放初期到20世纪末,中国新闻学专业教师稳定增加,解放初期新闻教师约100人,改革开放初期约170人,1983年增加到518人,90年代初期是1011人,到1999年教师人数是1600多人,但是超常规的扩张新闻专业点,让师资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另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大师资调整结构,破除框框,打破地域限制,提高薪资待遇和改善生活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独立学院任教。同时也可将研究型人才与实务型人才分离,调整实践与理论的分配比例,从而使教师的能力能有效、充分地发挥。
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应建立激励机制。从学习、研究、科研、评价、奖惩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教师自我发展,不断完善。建立学习制度,开展集体学习,倡导教师说课活动。教师也应该及时地反思自我,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改革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各种成果吸纳到课堂上来,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探索发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育。
独立学院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地树立典型,通过教师个人的成长案例,推广示范。从而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学习机会,加强培养指导,增强独立学院的发展后劲。
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教育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形式应由应试教育逐渐地向素质教育过渡。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与传统的“灌”“输”“压”教育相比,更具有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闻学专业这一灵活性较大的学习模式,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了与时俱进的改革,这个教学体系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探索。老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同时也促进老教师知识、信息的更新。
四、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模式,以入口带出口
虽然全国独立学院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院校不是很多,但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一方面入口—招生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出口—就业压力日趋加大。
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来看,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新闻作品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了解新闻媒介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媒体的动态。
独立学院既要强化新闻教育与一线媒体间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又要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合作教育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是新时期人才市场化的有益探索。
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未来新闻人所具有的品格特点。这些性格的养成要强化新闻人的人格要素。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经验少,很难适应多变的社会局势,因此在校期间,学校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观,以便毕业后能适应新闻工作。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开阔胸襟、广阔视野、高远见识,要教育学生“三贴近”,培养他们勤勉、韧性、积极进取和对各种突况的驾驭能力。
新闻学专业设置的特色关注着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新闻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著名新闻学者何梓华指出,新闻学类专业点“超违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校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至今不足,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就挂牌招生,其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基于上述情况,对新闻学专业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能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注本地区发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化趋势,从而增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发展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尽快与国际化接轨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传媒技术新闻理念受到全方位冲击,对新闻人才需求的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一切给独立学院新闻教育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遇。
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时代主流,当今的新闻媒体不仅需要理论扎实,素质优秀的新闻学子,而且需要高超的实践能力,能够充分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技术设备,实现采编播一体化。
“宽口径、厚基础”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口号,这是应对新时期对新闻教育的要求而确定的目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有些独立学院脱离新闻发展的实际,不重视实践教学,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课程设置不齐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不能形成规模,更为突出的是现在独立学院普遍缺乏师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因此,独立学院应正确把握新闻学专业的核心领域和特色,拓展办学思路,深化学科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加大投入。
现在世界新闻学教育各具特点,比如美国,作为世界新闻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教育模式颇为新颖。他们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训练,能够有效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我国独立学院要从国外同行中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把好生源质量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现状调查和理论研究,尝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是今后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事业,主办者应尽快与国际化接轨,在当今信息时代,力争普及数字多媒体教学,实施网络交互式学习,尝试设置网络选修课程,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从而把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闻听力教学;策略教学
一、研究背景综述及现实意义
新闻听力是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新闻的听力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知识组成与交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准。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后简称《大纲》)中对课程的分类,听力课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类别,属于需要重点训练的英语单项技能。
大纲对听力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按级划分的,从新闻听力方面看,每一个级别的教学要求中都重点提到了“听懂英语国家新闻”的能力。根据《大纲》要求,从二级到八级要求(第四学年)共四个梯度,分别为:“听懂VOA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抓住主要内容”;“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四级);到“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六级);到“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如CNN)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答”(八级)。大学英语听力教育必须改变过去普通存在的只注重读与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与说交际能力培养的做法,从而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下社会对于大学教育的要求。
英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难点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听力的教学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听力障碍因素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上,关于网络新闻材料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网络新闻材料应用于听力教学的优点。然后通过与网络新闻材料的结合,给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提供改进的具体实施方法。以便为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提供切实可用的策略及方法。
二、新闻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1.新闻材料缺乏时效性和多样性。教材的出版周期相比于新闻更新的速度往往过长,听力教材中的新闻材料一般都无法算作真正的“新闻”。虽然,英语新闻听力材料在文本结构、语言风格和词汇使用上都是相对稳定的,但相对陈旧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明显滞后于大纲的要求。
2.新闻材料仿真度低。在现行的听力教材中,新闻材料往往采用真实新闻播报或外文报纸的原始文本,然后由录音人员以相对恒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语言内容具有极高的仿真度,但在呈现方式上与真实的新闻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教材学习中往往完成了相应的练习题,面对真实情境的英语新闻却措手不及。
3.学生基础薄弱。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没有专门的新闻教学板块,教师一般是在入学考试前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单项强化训练。故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后,英语新闻听力的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新闻基本词汇和常见专有名词的储备不足。二,对英语新闻的句式结构特征不熟悉,通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听懂孤立词汇却未能把握整体内容。三,对时事关注不够,缺乏对新闻背景知识的了解。
4.学生上听力课仅满足于完成听力练习。学生在听力课堂中只满足于课本设置的听力练习的完成,片面地将课堂作业的正确率和听力的实际能力相等同,忽视了课外自我训练的必要性。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完成真实听力材料测试的正确率与课本听力的差异巨大;前者大大低于后者的正确率。测试结果如此强烈的反差,使我们认识到课本能力绝不能与实际应用能力划等号。(刘国忠,2000)
5.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单一“三部曲”结构。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从教师角度而言,体现不出传授积极地传授听力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意义。此外,课堂上缺乏对策略使用的系统教学。教材基本都提出了策略教学法的重要性,但是教材前言中倡导的教学理念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难以贯彻实施。教师一般是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对学生进行非系统的教学策略的教授,任意性强,教学组织相对松散。
三、网络新闻材料的优点
1.适用性。如VOA、BBC、CNN等国外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是国内英语学习者非常有利的学习资源。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收听不同难度的新闻材料。如VOA有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初级和中级学习者准备的美国之音慢速英语。
2.时效性,丰富性。时刻更新、包罗万象的新闻材料提供了全面、广泛且生动的语言输入。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的环境中不仅学习到英语,还能够提高了对国际政治等时事的了解。
3.共享性,交互性。英语学习者能够在线收听和下载这些广播新闻,除此之外,许多中国英语学习网站还提供VOA等在线广播的全部文字稿,这对学习者来说又是一大便利。
四、改进新闻听力教学
在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中,如何使用不同的听力教学策略,怎样结合网络新闻资源来结合教学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前
1)教师:对材料重组(设计问题,难度分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时效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等几个角度出发,对网络新闻进行遴选后,进行难度分级。材料的“难度取决于材料的词汇量、语速和所涉及的题材等等方面。”(余继英,2005)有意识地进行分难度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自我听力水平的认知,提高策略使用的自我意识,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新闻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词汇准备。英语新闻使用的词汇较为稳定,但与日常生活词汇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新闻材料的使用前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专门对新闻专用词汇进行识记。例如VOA慢速英语有1500个左右基本词汇和常见专有名词,熟悉这些词汇可以大大减少听音的障碍。
(2)事件背景知识。要求学生多关注国际时事,对世界热点事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或者由教师在课上稍作介绍。
例:(VOA新闻导语)KerryandHaguetrytoreviveMideastTalks.Andatleast19soldiersarekilledinanattackinNiger.若学生平时十分关心新闻时事,对“巴以冲突”具有敏感性,则很容易根据新闻导语判断本则新闻的主旨是“美英促巴以和平会谈”。
(3)新闻结构特点。英语新闻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Morrison,1989),这说明了它的第一个特点:英语新闻的语体基本是通俗且符合口语习惯的书面语。此外,英语新闻普遍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导语往往具有标题功能。了解英语新闻的特点可以指导我们在教授学习策略的时候有的放矢。
2.课中
1)策略教学法。“策略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掌握,它将减少习得者学习中的困惑和焦虑,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或者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Maclntyre&Noels1996:383)要使策略教授真正发挥效能,不仅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实施策略指导,学生也应形成“元策略意识”,积极地接受教师的策略指导。
2)注意力集中策略。新闻材料的播报速度和信息密度使得学生很难捕捉到所有信息,这要求我们在新闻听力的过程中要学会妥善地调整注意力分配。在新闻听力中结合猜测策略,根据导语、关键词、话题标记等分配注意力。在实际听音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听力的误区:将注意力平均分配在每个句子乃至每个词语上,造成的结果是掌握了很多零散甚至无意义的信息。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的语篇构造,学会按照新闻的五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的线索来分配注意力。
3)猜测策略。听音前(背景知识猜测)调动对该话题的背景知识储备,对热点事件(如朝核事件中各方的立场等)有一个心理预设。听音中:分三个方面。一,导语猜测,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位置,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新闻走向。二,关键词猜测。当关键词为陌生词汇时,教师应当介绍猜测经验,如根据词组和前后句关系来猜测。如"Recessionisdefinedasatleastsixmonthswhereeconomyshrinks."学生知晓"shrink"的意义是“缩水,收缩”,因此对陌生词汇"recession"可以通过猜测明白其意义为“倒退,衰退。三,话题标记猜测。however、therefore等副词短语通常暗示了语句之间的关系。
3.课后
1)跟读。从播音风格上讲,VOA慢速新闻的播音员语速慢、发音清晰,便于听众模仿。因此可以在课后训练学生的语音模仿能力,有利语音和听力提高。
2)引导课外泛听。课外泛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寻找新闻材料进行泛听。此外也可由教师指定材料,设置问题和听力目标。
五、结论
新闻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来自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方法两个方面。网络英语新闻材料包含大量英语语言使用中所产生的新词及其他新的语言现象。因此,在教学材料中引入网络新闻,可以有效地进行新兴词汇及语言现象的学习,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发展和思想趋势和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在新闻听力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并科学地结合网络新闻资源,对于科学地改进新闻听力教学具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BrownG&YuleG.DiscourseAnalysis[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CohenAD.StrategiesinLearningandUsingaSecondLanguage[M].AddisonWesleyLongmanLtd.1998
[3]顿官刚.在线英语新闻的收听及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6):36-39.
[4]杨学前.在听力教学中使用英语广播新闻材料的四条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0(1):13-15.
[5]赵玉敏.如何引导学生收听美国之音特别英语新闻广播[J].外语电化教学,2000(3):14-16.
[6]陈晓茹,吴少跃.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6):99-101.
[7]蒋祖康.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中国本科学生素质调查分报告之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53-60.
[8]周启加.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对听力的影响――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62-64.
关键词《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87-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有一个单元的新闻教学,它与初中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遥相呼应。因此,有关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新闻的写法(叙述为主,兼有议论、描写)等知识学生都非常熟悉。
那么,高中语文就“新闻”这种文体而言,应该教学生什么呢?本文从网上找了一些案例,试图以《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短新闻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在教什么”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与阐述。
从很多案例传递的信息来看,教学内容具有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新闻教学的共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熟悉初、高中语文知识结构,都没有在“新闻”相关知识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旧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特点,并对特写与一般消息进行区别。因此,教师都很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时间”的词语或句子,从而使学生对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有了具体的感知。如:“划出关于时间表述的句子,思考文章关于时间表述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找出每一个带有时间的句子,体会描写的细致。”等问题的设置。
第二,把主要教学内容放在篇章结构及重要句子的理解上,落脚点是对新闻结构的把握。因此,很多案例都强调标题,重要事件的分析。同时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新闻语言的丰富情感。
可以说,大部分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实现了教师的教学意图,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特点及结构。教师也很清楚自己在“教什么”。
当然,这些案例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巩固和检测方面。有的案例从教案上无法判断是否有课后检测,但从实际的教学目的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实用与素养两大方面,实用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能顺利完成与新闻知识有关的测试题。素养表现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和发现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社会良知,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另外,新闻作品总难免带有记者的主观色彩,或者只是记者从一个侧面进行的报道,可能并没有反映事件的全貌,所以学习时还要引导学生培养在众多信息面前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与能力。
因此,在高中语文必修课中设置新闻单元,不仅仅是为高考服务,也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新闻,学会读新闻,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不但能在校广播站派上用场,更为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服务。近十年,新闻知识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从“压缩一句话新闻”“为新闻拟标题”到“新闻短评”“从新闻中提炼关键词”,可以说是长盛不衰。但是,很多案例都没有把高考涉及到的题型作为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的标尺,更没有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喧宾夺主,使这一节课变成高考复习课,这是难能可贵的。而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则通过以高考题型练习代替文本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新闻教学,同时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每一种高考题型讲授上,完全抛开了课本,也完全抛开了语文素养。
总体上看,这些案例最大的优点是:立足文本,忠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对新闻的感悟。没有让学生只看到高考试题,而忽略了关注社会。
当然,这些案例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忽略的问题。比如,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会觉得这一节课学了什么呢?不错,学生会觉得很开心,他们看了视频、回顾了历史、说了许多感受。但是,所有的内容都只是按教师的要求,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而已。这真的是新闻教学中学生想要掌握的内容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究其原因,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的要求,虽然开拓了语文教学新的广阔空间,但也给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了困惑。致使有的教师备课重在备自己、备课本,忽略了语文的人文内涵与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出现“一言堂”现象,潜在的钳制了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过分强调课堂气氛而忽略了课堂内容,看起来课堂热闹非凡,实际上既没有达到新闻学习的能力目标,也没有达到情感目标。
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更应该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闻教育;战时新闻学;复旦大学新闻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130-03
一、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闻教育情况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不仅是战时全国新闻传播的中心,同时也是战时全国新闻学教育的中心[1]。许多大学新闻院系的内迁和新闻机构在重庆落地,为战时的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众多新闻人才。
(一)三类新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新闻院校和机构
1.进步新闻教育思想:复旦大学新闻系
淞沪战争爆发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38年1月迁至重庆,在渝时间八年零五个月。在渝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由《中央日报》社社长程沧波兼任系主任,后由陈望道出任新闻系主任[2]。陈望道进步的新闻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显现出来,他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坚持和宣扬真理、推动和改革社会。陈望道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逻辑学和伦理学。前后共计举办了一百来次的“新闻晚会”,讨论时事、进行学术研讨。这些晚会正是复旦大学新闻系进步的新闻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
2.实用主义新闻教育思想: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顾执中在战争环境下继续开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他创校的目的是为中国新闻事业培育人才,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正义感的新闻后备军。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成为了我国业余新闻教育的先例,在新闻教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创办的落脚点放在了后备军的培养上,以至于在重庆时期新闻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几乎都偏重于采写编评摄的实践学习,而对新闻理论的探究则很少。
3.政党新闻教育思想: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是国民党新闻教育的典型代表[3],该校教学的目的是为国民党培养新闻人才,其“党化新闻”“政党新闻”的思想较为突出。这些具有政党特色的教育理念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要求学生为国民党党业和新闻事业服务。
(二)战时新闻学兴起并影响新闻教育思想
新闻学研究在中国兴起后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这使得新闻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了“战时新闻学”,1938年《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实施战时教育方针。战时新闻学的核心理念是:新闻如同前线战士手中的钢枪一样就是新闻工作者手中的武器,在文化宣传战线上“冲锋陷阵”[4]。战时新闻学强调的是新闻的工具性价值,这一思想在1936年萌芽,平津新闻学会召开的会员大会中集中讨论了战争爆发之际新闻界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其中就涉及训练新闻人才、创办新闻学术等方面。参加会议的许多新闻工作者都曾在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教育学院和机构任教,这也佐证了战时新闻学的思想,并不仅仅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实际新闻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当时的新闻教育思想中。在战时新闻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新闻教育模式也在转变中逐渐形成。
二、战时新闻学影响下的课程与师资
战时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应战备之需,与抗战紧密相连。这种战时新闻学对新闻工具理性价值的主张也体现在从事新闻教育学者的思想中。
(一)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陈望道担任系主任时期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了较大的调整,在必修课中加入了哲学与伦理学,强调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开了写作和实习的课程,并且给了学生课程上的选择权,注重培养学生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作为战时新闻学倡导者之一的杜绍文也在系中任教,教授报馆管理、新闻政策法规、中国新闻事业概况三门课业[5]。
战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都比较注重通识教育,非专业性的课程占比较大,增开的时事研究课程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战争和社会的现实状况。这样的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新闻后备军更能切中时弊。战时的复旦新闻系在师资上表现出来兼职和专职结合的特点,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有新闻业界的实践经验,且有着多元的学识背景,这成为复旦大学新闻系能够培养通识的新闻工作者的条件之一。
(二)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偏实际需求,他们的新闻教育指导思想是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新闻人才[6]。学校所教授的重点是采写编评等实务课程,所授的外语语种根据战时具体需求有所变化。以1943年开设的课程为例,科目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新闻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识知识,包括外语、时事分析、国际公法、军事常识等,理论课只有新闻学概论这一门课程而已。
顾执中在建设师资队伍上广邀各行业的社会工作者,任用专业性极强,且战时新闻实践经验极强的新闻工作者。他邀请舒舍予教授新闻写作,冯玉祥教授军事常识,自己则教授新闻学概论。顾执中正是受到战时新闻学的影响,才树立了为战时中国新闻界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培养学生方面强调新闻工作的工具理性,侧重于技能性新闻课程的开办。
(三)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大量使用兼职教师是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教育的一大特色,新闻系专任教师只有马星野与俞颂华两人,此外都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不仅能够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且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岗位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使得他们的教学也带有强烈的战时新闻学的色彩。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的系主任马星野,原本依照美国新闻学模式办学,但在战时的国情下,马星野在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上很明显的偏向了戰时新闻的需求。三、战时新闻学影响下的学生新闻实践与研讨
实践是新闻教育的最后一环,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条件下,各新闻教育的院系和机构在教学中仍加入了实践环节。
(一)多元的校内实践方式
陈望道注重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1943年复旦新闻通讯社恢复,由陈望道任社长,学生负责具体事宜,从此复旦新闻通讯社刊物的文本具有鲜明的“抗日”色彩,复旦新闻通讯社成为了抗战时期沟通大学校园和社会媒体的重要桥梁。1944年该系先后创办了三份报纸,其中《复旦新新闻》,是为了解决学生实习问题而专门创办的,办报的全部工作都交由新闻系的学生负责。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注重学以致用,创办了民治通讯社供学生实习,要求学生在第二学年全部都要参加民治通讯社的工作,在顾校长的亲自指导下,进行采编等实习。在课程上,实习工作被专门作为一个类别单列出来。
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一直延续着学生校内实践的制度,该校新闻专修科的学生于1941年出版了报刊《南泉新闻》,该刊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其学生不仅致力于采写、编辑、出版,还将该报刊拿到社会上去售卖。
(二)针对理论开展学术研究
对战时新闻学理论的探讨研究成为当时新闻教育的一大特色。复旦大学新闻系从1943年秋季就开始举办新闻晚会,新闻晚会以探讨学术、研究时事为宗旨,每周六举行一次[7]。晚会的主题多样,所讨论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校园和书本,转而更加关注社会现实这个战争环境,并且更多地去思考战时新闻学的相关理论。
在探讨方面,新闻系的师生拓展了战时新闻学的研究范围,理论上包括对战时新闻政策、新闻自由的探讨;操作层面对战时新闻人才的培养以及战时新闻的采访与编辑都进行了研讨。其中杜绍文认为报纸、杂志等文字图画的出版物是时代的新文器,先天具有浓厚的战斗性。
四、结语
重庆随着国民政府战时陪都地位的确立,成为了当时全国新闻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许多知名的报人和新闻学者汇集到重庆。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跳脱出了之前仿照西方的局限,发展形成了符合战时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些新闻教育的科系和机构还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多个方面的进步使得中国新闻教育在战争环境下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上一篇:班主任新学期工作总结(整理9篇)
下一篇:档案年度工作总结(整理11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