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例(3篇)
时间:2024-10-22
时间:2024-10-22
Abstract:Theparty“17big”reportedthatthecomprehensivereviewandtheprofoundsummaryreformandopenpolicy'shistoriccourseandthevaluableexperience,stress:ThereformandopenpolicyisdecidedthattheContemporaryChinadestinythekeychoice,isdevelopstheChinesecharacteristicsocialism,torealizetheChinesenation
一、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探索中也有挫折。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基本经济制度上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自身难以克服的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弊端,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此时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兴起,世界各国抓住机会,经济迅速崛起。面对困境和压力,邓小平指出:“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更加清晰而宽广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列宁说得好: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继承和发展了在中国第一次革命中形成的思想,成为当代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改革开放实践上迈出的一个个重大步伐。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行动纲领。在坚持改革开放中开辟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手段,需坚持不断的实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没有尽头。
二、改革开放是建设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宝
1、改革开放推动我们面向现代化
改革开放要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到中国的转换,成为中国制度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理论逻辑。中国现代化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从革命到建设、从计划到市场、从贫困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探索、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轫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改革是体制演进的方式,改革也是制度生存的方式。开放是体制变迁的历史发展,开放也是制度创新的时代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发展,是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同时还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需要放开搞活,开放即放开,放开即解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改革开放推动我们面向世界
改革开放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改革开放是解决一系列中国面临的国际问题的法宝,必须面向世界,在全球化的开放的国际背景下,运用改革的办法,主动的解决国内问题。改革开放是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后得出的重要结论。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一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增加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它一方面使国际之间的竞争转到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从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成为关系到中国能否在国际上站得住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争取一个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条件。二是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改革开放变得更为迫切。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关联性空前强化,使得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要求我们具有吸收当代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中国必须坚持走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将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以及兼顾本国和国际社会利益来实现发展,赢得世界的理解和支持,并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推动我们面向未来
改革开放要立足当今,面向未来。社会主义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尤其是发展解决生产力的矛盾,但这个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总体和谐下的局部矛盾,只能用改革的而非革命的手段来协调和理顺一切关系。改革开放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法宝。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是旧的体制,任务是对僵化的传统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代之以充满活力的新体制进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是通过体制革命达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体制革命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坚持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改革开放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革各种具体体制;改革开放不但不是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4、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宝
改革开放是应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赢得主动,抓住机遇的根本法宝。在“”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支持并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使全党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既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处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系统理论,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建设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宝。提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判断,其深刻意义在于指明新世纪新阶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方向。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说到底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的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还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还强调“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从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体制的重新构建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深刻性和广泛性改变来说,改革是有深度的革命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中国注入极大的生机活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历经近三十年的改革涵盖了包括经济政治体制,社会全方位的改革,为社会主义中国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促使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化,同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2、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邓小平在思考和指导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对外开放。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列宁对外开放思想,鲜明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落后,就必须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早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邓小平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这个条件过去没有,后来有了,但一段时期没有利用,现在应该利用起来。”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3、改革开放面临时代压力亦是发展趋势
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趋势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压力。
新时期对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时期,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社会制度不够成熟。
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定要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5-136,129-130
【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6,78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136,242,266,37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5―136,129―13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4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经常听到的话,不可致疑,路在社会进步发展是起着很大作用的,路的改变带来了交通改变,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也带来社会活动活跃,也带来社会的进步,可以说路的改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见证。
路,生活中所见皆是,至于路源于何时,起于何处,也许我们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路就寸步难行!世上本是没有路的,人走得多自然就走出来拉!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一条路,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走的时间最久,也是由最多人共同走出来的一条路,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已是21世纪拉,这条路已经走了5000多年,不过只要有人类的足迹,这条路就必将一直地延续下去……
同样,改革开放也是一条路,这是一条走了不到30年的路,正确的说他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其中一段,是这条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路的延续,不过这段路和以前所走的路有很大不同,打个比喻,将中国发展道路比喻为崎岖难行的山路,是一代接一代所摸索出来的道路,改革开放前期,可能有所迷茫,有点原地打转的感觉,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人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使人眼界一新、豁然开朗起来,从而朝着更为明确的方向前进。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巨大的飞跃,使我们站在更高的点上,今日,我们也是站在这条路上,这条路是改革开放的延续,也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延续,这条路有着更加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上代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后,今日我们脚下的路,更为平坦,方向感也更加明确,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于正处青春勃发、充满活力、干事创业大好时期的我们来说,这条路是由我们掌舵,他的未来是由我们走出。
中国的发展道路与改革开放的道路都是无形,不过却可以在很多有形,实质的东西身上得到体现,比如说实在的路,不管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其所带来的社会改变,生活改变,抑或是今日的社会,今日的生活,都可以通过改革开放期间路的改变以及今日的路就可以得到体现出来,以路为鉴,因为路是实实在在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就是实实在在的见证,他也可以说是城市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从路的改变就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眼前的路在不断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他是跟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步伐共同进步着,他们发展变化的速度是等同的,路在不断的改变,尤记小时候所看的公路,那时侯还没怎见沥青路、水泥路,都是破烂不堪土路,是正正式式走出来的路,即不够宽也不够平,尤其更让人难以接受是一到下雨天就满是坑坑洼洼,沼泽四布,骑自行车的时候,即怕摔到也怕被别人的车把坑里水溅到身上;同时路上的积水都是迟迟不退,提着鞋走,脚经常都泡得发白,皮肤敏感很是经常;还有风大的时候风沙滚滚,满面土灰,空气的质量就更别说拉,反正在外待就点,回来用纸搽鼻孔,纸都是黑色,实在让人不敢也不愿回想!
后来看到的路好像是土与沥青都有,混合在一起,虽然路是平坦了很多,可是下小雨后的沥青路却很滑,骑车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如果急剧转向或制动,随时都有打滑的可能;炎热的太阳下,尤其是在夏天,那种难闻的气味让人都要晕倒,如果那时候就说环保,说绿色环境,说空气质量,估计施工单位就惨了,任何一条修起来的路都过不了关!这些还是一个生于80年代的人在改革开放以后所见的路,已经有这么大的感触,真难以想像改革开放前路的样子,不知还找得到他们的影子吗?以前的路,生于90年代的这代人可能已经没有印象,他或许将成为一种记忆而被封存起来。
路在不断的变化,今日四处可见又宽又平又新又快的路,天上的,水上的,地上的,山不转水转,真可谓“条大路通罗马”,世界因之而变小了,人与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再像之前那么的遥远拉!!其实也可以说路没变,还是之前的路,变的只是形象、感觉,今天平坦很多,随着路的形象变化,走在上面的感觉也跟着在变,遐意都市的喧闹声渐渐显现出来,今日走在其上的人们的脸上多了一份惬意,而少了一份沧桑,多了一份快乐,而少了一份忧愁。
在金融领域,以利率、汇率改革为主为先,而以资本账户开放为辅为后的“先内后外”金融改革次序论曾占据主导地位。金融改革次序论是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推演出的。它有三个理论基础,即金融抑制论、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金融抑制论论证了金融改革的必要性,而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则是决定金融改革次序论的主要理论支柱。按照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成前放开资本管制,跨境套利资金将自由进入国内市场,套取利差和汇差,加大经济波动,削弱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甚至引发经济危机。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三角”中的“三角”是绝对状态,而这些绝对状态并非常态。现实情况往往是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或不完全管制,汇率也并非完全固定或完全浮动,也就是存在着中间状态。各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起点大多都是某种这样的“中间状态”,改革的推进过程,常常也并非指向“不可能三角”的某种纯粹状态。利率平价理论也未必与实际相符。现实中的市场并不像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宣称的那样有效,资本流动与利率变化也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上分析告诉我们,金融改革次序论在理论上并非绝对真理,教条地坚持“大爆炸式”改革理论或者“先内后外”、“先外后内”等金融改革模式,而不考虑国情,无异“刻舟求剑”,当然,以这种理想化的蓝图来指导改革,其成功也在未定之天。实践提供了多彩的图景:拉美国家的大爆炸式金融改革多以失败告终;美国实行先外后内的金融改革取得成功,而英国实施与美国几乎相同的改革顺序并不成功;日本先内后外的金融改革最终失败;德国的各项金融改革几乎都在70年代完成,前后相差不过两三年,各项改革互相配合,协调推进,产生了协同效应,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将金融改革“次序论”僵化,过分强调改革的前提条件,就会使改革的渐进模式蜕变为消极、静止的模式,从而延误改革开放的时机。本书作者反复强调:我国的金融改革应该植根于中国实际,应当全面协调各项改革举措。这是很有见地的。
本书在论证协调推进金融改革理论时,有四个亮点。
第一,将金融改革与宏观经济平衡结合。作者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下,论述了经济金融体系调节的静态及动态机制。静态看,固定顺序的金融改革和协调推进式改革过程中,各经济金融指标不会出现大幅震荡。固定改革顺序是“先内后外”还是“先外后内”,主要取决于改革时的初始状态。如果错误地判断初始条件,改革顺序就会有误,经济运行就会面临较大震荡。动态看,若协调推进金融改革,经济金融体系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内外均衡。若按固定顺序推进金融改革,经济金融系统会以循环的方式向均衡收敛。分步骤看,金融改革时的初始状态决定了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时机,也决定了哪一项或哪几项金融改革可以先行一步。
第二,将金融改革与利率、汇率超调理论结合。为了简化金融改革效果的评估过程,作者作出了几点假设。金融改革中有三个状态,初始状态、过渡期和最终状态。决定金融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过渡期里各指标的变动方向、频度和易变性。如果变动过多,超过社会承受力,改革可能失败。指标变动少的改革方案是好的方案。评估各指标变动情况,首先就要看各项指标是否超调。如果各指标向均衡状态平稳收敛,这样的改革就没有超调之虞。如果金融改革分先后顺序,各个领域逐步完成改革,经济体会沿着先实现局部均衡再实现一般均衡的路径发展;利率、汇率、资本流动莫不如此。若局部均衡值与一般均衡值的方向存在较大差异,超调将不可避免。协调推进金融改革,当可减少局部均衡值与一般均衡值的冲突,减少甚至避免金融指标超调。
第三,将金融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结合。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金融改革当然不可或缺,但是,为了减少经济和金融剧烈波动,金融改革与宏观调控应协调一致,也肯定是必然的要求。从宏观调控一侧看,应当减少软约束的投资刺激计划,减少投资对融资的过度依赖;从货币政策一侧看,则需要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相协调,并做到松紧适度。短期内,经济自身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都可能产生推高利率水平的结果,因此,货币政策不能过紧。同时由于我国杠杆率快速提升,金融风险正在加剧,货币政策又不能过松。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抑制利率的快速上涨是必要的。2014年,央行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宽松政策,包括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等,这些都有利于抑制利率上行,抵消利率市场化的短期影响。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过分追求实现货币供应量目标,可能会导致短期利率波动较大。简言之,由于金融改革自身就有宏观调控的意义,改革与宏观调控相配合,是一个自然的要求。
上一篇: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范例(3篇)
下一篇:二年级小学生秋游作文(整理6篇)
热门推荐